登陆注册
17116200000004

第4章 庭议论萁子伏众

话说萁子被朝鲜国主迎于驿馆,兄弟四人随行而住,自有那大理寺官员伺候,不必细说,萁子在驿馆等待。那国主被萁子深深吸引,心猿意马,春心搅动。试想:国主檀君贵为公主之时,就有多人为其选驸马,只因心高,多少俊俏公子不入其慧眼,心越高越加留意,留意久矣,猛然见萁子如此轩昂仪表,如何能不动心。萁子英俊潇洒,豪气中隐约存有忧郁:亡国出行,咋不忧心。那国主巾帼不让须眉,慈母心肠冉升,更多一份爱怜。回到王宫,思那萁子,沉思不语,萁子的音容笑貌不断的浮于眼前,久久不能忘怀。

大臣们陆续奉召来到朝堂,檀君道:“招驸马一事,已然久也,朕属意中华男儿,如今商朝公子来到我国,并有周国书信一封,朕曾言:‘如男儿有治国之才,朕愿举国相让。’国书言:‘如商公子不堪配国,请予送回,武王另行封典。’众卿看如何是好,朕当如何行之,请众卿言之。”

有朝鲜国宰相屠暨出班奏道:“陛下志大,我等不及,老国王遗愿,婚配由陛下自择,臣焉敢干涉。既然陛下要臣等言之,臣则大胆妄奏,如言辞不当,就当老迈糊涂之语罢了,请勿怪罪也。”

国主笑道:“老相国乃国之靠山,如何出此等之言?以往朕的婚姻,使老相国操心不少,只因朕矜持,数次拂了老相国的意,得罪了父王和诸卿,请勿怪之,卿衷心为国,朕很钦佩,请相国大胆言之,朕洗耳恭听。”

相国道:“先王治国不易,留下一双儿女,我国俗不分男女,不立未冠之君,为的是主小国疑,不利社稷。况小国主体弱多病,老国王在日,随仙家修行,自先王晏驾回来一次,至今三年了,无有音信。自陛下登基以来,我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皆陛下之洪福也。只是我国并不安定,东有罗瀚国,连结海岛之倭,时常侵略,西有黑衣国,勾结东海平灵王,不怀好意,自商纣王灭亡后,闻说黑衣国近日派遣使团,求娶周国公主,有吞并我国之意,只是周朝武王大仁大德,识破其计,不倡杀伐,来信让我国提防,并劝两国和睦相处。现两邻国虎视眈眈,非有为之主不能镇其威,陛下所提驸马之事,也是为国招聘贤才之举,陛下数言非天下英雄不谈婚娶,以老夫看来,那萁子貌相俊美,堪配陛下,只是不知其才学如何,如若华而不实,则有负陛下初衷,望陛下思之。”

国主道:相国之言甚是有理,诸事多多,国事为重,我既为国主,更应如此。只是昨日接待,看其行为,听其言谈,不似无才德之人,但此事不宜久拖,诺与不诺,当以决断,如何试其才学,请诸卿教朕。”

有吏部尚书朴仕出班奏道:“我主明断,臣观箕子神智明敏,非无才学之人,只是旅途劳累,有所疲惫,可将养数日,尽我国礼节后,陛下于议事殿召见萁子,事先安排我国元老重臣和饱学之士坐于其中,迎接萁子入堂后,臣等按礼与其辩论,臣见陛下有爱慕萁子之意,辩论必有诘难之词,恐陛下于心不忍,请陛下于幕后听之,可缓出,如才华卓着,陛下自会断之,若华而不实,则我国按礼送之,不失两国亲和之意,不知可否?”

国主道:“卿言甚善,照此办理。”吩咐是日接见萁子。

话说萁子自见檀君之后,也深为檀君所打动,不意东国偏僻之地,会有如此美貌之女子,萁子贵为皇家公子,见美色多矣,非绝色者岂能动心,一弱女子,若不是君明臣贤,如何保得国泰民安,如此看来,那国主非常人可比,治国为宏才,让国为德贤,其貌可配,其才可取,不意一桩好姻缘在此成就,萁子待在驿馆中,心中暗暗欢喜,举手投足之间,不由志满意得。猛省思道:“武王封我于朝鲜,实是夺人国而来,国主名为婚娶,实则让国,如无德才过人,国主如何会让,不让国又何来婚配,武王国书言:‘如不堪配国,请予送回,另行封国。’我为不受武王封授,不仕周朝,而来朝鲜,如若送回,有何面目立于朝堂。朝鲜国待不下,周国回不去,嘿嘿!萁子不由的自嘲起来:我到朝鲜来,不是自寻绝地吗?今欲效伯夷叔齐不能乎?我曾佩其义而叹其愚,可我不及伯夷叔齐多矣,天下之大却无箕子容身之地,悲也,惨也。真是好姻缘是险姻缘也。”萁子哀叹有时,悟彻道:“身处险地,悲有何用?”胆壮起来:“我本是皇家公子,饱读诗书,才思过人,何惧之有?想当初,父王帝乙在世时,多次言我:谦谦公子,才可当国。’只因思兄长微子在上,让之。既然父王能认可我就帝位,何况就一藩国?我经历多多,才智不输他人。武王欣赏我,太公、周公、召公钦佩我,长白山老母仙家认可我,我手中掌有人参国宝以佐证,又有召公诚意护送,数万熊罴之师屯于边境,以壮我力,如何不自信,天予之,必取之,昨日见那国主檀君,对我脉脉含情,我非草木,焉能不知,好姻缘人人向往,此乃天作之合,岂能错过。我堂堂男儿不能愧对檀君之情意,如见朝鲜国君臣,当见机行事,决不负我平生之所学。”心宽思路多,胆壮豪气生,萁子信心倍出,一心等待与朝鲜国君臣会面。当晚,酣然睡去。

是日,自有那大理寺官员来到驿馆,引领萁子来到朝堂,在议事殿早见那朝鲜国宰相,各部重臣及那饱学之士三十多人,峨冠博带,端坐两边。大理寺官员逐一介绍姓名官职,萁子一一施礼毕,坐于客位。宰相屠暨见萁子衣着光鲜,身材健靓,器宇轩昂,丰神飘洒,比往日更加精神饱满。不由的暗暗赞叹:“好个中华人物,不愧国主当意,就是老夫也是看好,若老夫择婿,也是不二人选,既然国主相托,为国尽力,不得不问。”

那屠暨作一揖道:“贵客自上国而来,本邦偏僻小地,诚有幸。近来上国战乱,有那避难之人逃难于此,述贵国情况,老夫得以略知一二,敬佩贤侯高尚。既然天道已定,望贤侯顺变节哀,重开万世之基业。”箕子拜谢。

屠暨道:“老夫深慕贵国之文明,既然贤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不知能否赐教。”萁子赶忙答礼道:“老相国多礼了,如此讲是折杀晚辈,既然相国寻问,晚辈焉敢不答,请训示。

屠暨问:“贵国此次经历,见证朝代更替,但天道变迁,自古有之。不知古为何来,华夏之国又经历何朝何代,公子能追根循源否?”萁子答道:“华夏文明,博大精深,朝代变化,脉络不断。我学之微末,不能讲全,还请原谅。”相国道:“贤侯勿过谦,请讲之。”

萁子道:“自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经有巢氏,人们筑巢于树,不再与动物争穴居。经燧人氏,人们燧火而食,不再与动物同茹毛饮血。相传至三皇五帝,三皇者,乃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伏羲氏教人牧渔,驯养牲畜,人类兄妹同族不得婚配。神农氏炎帝,尝百草,种五谷,成农耕文化。轩辕氏黄帝也,造文字,作音乐,行历法,织丝布,建宫室舟车等,造福人类,炎黄二帝为华夏民族融合之期,故后代多称为炎黄子孙。三皇之后,传至五帝,乃颛顼、喾、尧、舜、禹也。以上皆是人类始祖,几经分支曼延,分分合合,终归一统。五帝之后,禹传子,启继位,变禅让为世袭,立华夏史上第一朝,夏朝历经四百年传至桀,桀不肖,商汤放桀于南巢,殷商六百年传至纣,我辈不肖,愧对祖宗,断送江山于周,真无颜立于人世也。朝代至此,为夏、商、周也,国之传承,源远流长,我见识不多,还望相国点拨。”

屠暨道:“贤侯真学识渊博也,老夫佩服,想我朝鲜,也为夏之一脉,炎黄之族也,只是相隔遥远,多径变乱,各自为事,已成两国。贵国之事公子不必自责,有关公子之事,老夫也有耳闻,人言,殷有三仁:比干死、微子逃、萁子囚,概不得己也。只是老夫听说武王欲封大邑于你,公子不就,不远千里而来我偏僻小国,何也?”

萁子道:“相国不知,说来令人痛心。商之将亡,囚我于室,天牢森森,呼叫不应。数次欲触墙死,但死无益,徒增王之恶名,死为不忠也。我不畏死,但父母生之身,遇大难时自寻死,乃怯也,父母在天之灵必不佑,死为不孝也。我商家血脉,武王以商地封我,受之有耻,不受周封,不仕周室,乃取义也。东行朝鲜,闻贵国国风淳朴,为人和善,能容人之难,邦外之地,不受周羁,故赴之,此为节也。武王以所赴地封之,我思:朝代更替,天道已变,非人力也,若不知变通而拘泥于此,是不达也,况身来此地,在于贵国纳与否,而不在于受不受封也,受之无损,不听有害,非此何为?在朝歌之时,就知东方有国朝鲜,以忠孝为本,倡行礼义,学生深慕之,为忠、孝、义、节、通达之因而来,怀诚惶诚恐之心,求纳于贵国,此乃我之心境也,在此剖明,不胜愚昧,望谅之。”

听完萁子之言,屠暨拍掌叫道:“善也,好个忠孝义节通达之说,真乃坦荡贤公子,不愧武王欲用之。”

只见座中一人起身问道:“适所言,朝代更替乃天定也,只是周代商,周与商已为敌国,周有夺国之恨,不知贤侯视武王何许人也。”原来是礼部侍郎崇已所问。

箕子躬身答道:“圣人云:“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唯德是居。自夏立朝以来,天下以家族血缘相传,但天眷有德,唯德无仇。箕子虽为皇家血脉,不敢与德为仇,武王大德天子也。因我辈不宵,行罪于民,武王恭天行罚,吊民伐罪,商之江山非武王所夺,实为纣王所送也。个中因果,已有定论,诚如此,箕子不敢多议。武王之德,惠国泽民,分封之事,足以证之。武王分封,功、亲、贵、敌皆有体现,不忘功臣,亲于血脉,敬示先贵,和谐于仇,行天下之共治。非志向远大,胸襟宽广,德逸四海者焉能如此。以此论之,不知如侍郎之意否?望予指教。”崇已赞之。

座上一人立身行礼,乃议郎储陟也,默默笑对萁子道:“公子之贤领教了,深为佩服,但有逆耳之言不知能讲否?”萁子道:“请赐教,我洗耳恭听。”

储陟道:“贤侯虽为皇家血脉,但却是亡国公子,我曾听人言,亡国之人不可言志。且商未亡之时,公子就被囚为奴,何为奴?匹夫也,下下人矣,你观现座上之人,皆高贵者。你以匹夫之身与座上贵人谈经论道,不觉羞惭也,此言非人格之侮辱,世态炎凉,乃俗情也,贤侯若为我国国主,背后必有人以此论之,如何面对?我身为议官,言语无罪,请勿怪也。”

萁子起身拜谢道:“此乃金玉之论也,姑且不论是否国主,亡国之痛,深入骨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此等教训,足为史鉴,我安能怪之。俗语讲:‘知耻而后勇,不为晚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虽身为匹夫,不敢意志消沉而无志向。你以我曾为奴,不足与人语,此言不敢苟同,自古道:‘英雄不问出处’,我祖成汤之所以成大业,全靠拜伊尹为相,那伊尹乃陪嫁之烹奴也,虽为一厨子,但有大才,治大国如烹小鲜,佐成汤建立商朝,连续辅助五代君王,彪炳功勋,无人能及。中兴商王武丁,即位三年,不发一言,起用傅说,成就功业,那傅说乃是一挑土奴也,至今中华国之典章,多出自伊尹、傅说之手,功在当代,惠及后世。想我囚于石场为奴,筑路之时,思想傅说挑土、我担石,又假设那伊尹给予烹调,也是一乐,何耻之有?就是当代周朝开国宰相姜子牙,被武王师为尚父,未际遇时,也只是朝歌街上一贩篱沽屠之徒,为世人冷眼,也为其妻马氏所鄙视,求休书而去,后马氏因不能慧眼识英雄,羞愧自尽而亡。议郎乃高士,量不会与此妇人见识相同。伊尹、傅说、姜尚,此三人名垂青史,但皆曾为奴,自幼受尽辛苦,而我只为受难一时,如将我与之相比,诚不及也。若此三人,来到贵国,诸卿羞于与语乎?”储陟羞愧,不敢与言。箕子语锋一转道:“我朝有言:‘富贵予于,三代而亡,唯德长久。’夏禹、商汤之所以传国四、六百年,在德也。大禹王三过家门而不入,至今传扬;商汤捕鸟,三围一开,惠及鸟兽,思及长远。‘唯德是举,唯才是用,’乃商汤之祖训也,小子不敢有忘。此次来到贵国,若有幸被以接纳,当以此语与诸君共勉,以保家国绵长,不知此语当否?敢与议郎苟同乎?”储陟面红耳赤,诺声而坐。

只见座上一人,峨冠博带,皓首白发,柱者一柄楠木拐杖,欲站起来问话,萁子忙扶老人家坐下道;“老人家请坐,晚辈聆听教诲。”原来是国子学监崔浩徵,年纪高大,德高望重,听家人述说国主选取驸马一事,甚为关心,坚持要来,听完萁子以上述说,很为激动,遂问道:“贤侯之言,甚动人心,感人肺腑,请问,公子上国之人,如何对待国之学?”

萁子答道:老人家为国操劳,萁子甚为钦佩,学生此次来贵国,一路走来,所见国人,皆诚恳待人,彬彬有礼,此乃教习之功也,国学监之功善莫大焉。晚辈以为,人生中应以学为重,学可以明事理,懂兴替,知廉耻,不学难以博古论今,难以兴利除弊,夫《易》,《经》《礼》《乐》,《诗》《书》先王之法,德义之府也,只有习学,才能效先贤,重德义,为民利。所谓:有勇者不如有智,有智者不如有学,概指此也。纵观我商朝,有为之君六、七位,太甲为其一也,智力不殆,不学无道。尊先王令,放逐桐宫三年,伊尹着《伊训》,《肆令》《俎后》三篇令其习学。终成一代明君。现今世之纣王,勇而无德,不学先贤,终断江山。教训惨痛,发人深省,无学难以修德,无德难有作为。上皇黄帝,令仓颉造字,遂有学习,夏刻甲骨,商周铸于鼎,中国重文字,贵国重言传。此次来途中,见一木曰桦,高大挺直,皮白薄且平,易取之,可书文字,令官宦子弟学之,可开朝鲜国之文明,不知当否,也请老大人示下。一席话,说的老学监连连点头,句句赞叹,不停的道:“圣人到,圣人到,民之福也。”

座上又有一人起身,为朝鲜国亚相韩成也,向箕子作一揖道:“贤侯虽为前朝公子,但为武王座上客,受封于敝国,自是上邦之人。自古以来,上邦为泱泱大国,谓之天朝,藐视我邦,待为夷蛮,多有摩擦,时有侵略,此次来敝国,不知上国将如何对待我邦?”

箕子还礼道:“诚如是,亚相之责是也,纣王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数次侵略贵国,我深表为歉,会兵孟津,贵国也出兵赞助,现纣已亡,也为天道报应。只是有天子自有天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然天下一统,自然边邦相联,故应贵国之邀,武王封我到此,形成藩属,此天下势所必然也。贵相可能知道,孤竹国虽不与朝鲜相接,但也为近邻之国。只因不从天朝,不为藩属,为邻国黑衣所灭,黑衣为狄种,无有教化,唯利是图,近日向周国求娶公主,一旦成亲,兵锋必向朝鲜。周公识破其谋,不予应允,来时告诫,应提防黑衣,不知亚相知此否?我观贵国势态,三面环海,一面接壤,接壤之处又有江河高山相隔,四周为天然屏障,真天府之国也。但也有不足之处,国土狭窄,无纵深回旋之地,朝鲜西邻大周、黑衣,东连罗翰、倭国,易被双向夹击之,为险地也,为贵国计,决不可四面为战。天朝与邻邦结为藩属,实为睦邦友好,划定边界,监管平安,不相侵犯。藩属不同封国,不出劳役,不用赋税,不受节制,岂不为好。临来之时,武王叮嘱:“中朝兄弟相称,互为唇齿,东方之国由自治理,不事干涉。”武王德信之君,有此承诺,非国之福乎?依强邻、镇四方、保国之强大,此我之主张也,不知是否赞同,盲目言之,甚为惶恐,望亚相高论指教。”

说得韩成频频点头,离席拜谢道:“贤侯之言,真乃金石之论也,言辞凿凿,字字珠玑,天幸来我朝鲜,乃国之福也,愿贤侯任国之后,以此论行之。”萁子回礼道:“谨受教。”

又有二人起身道:“贤侯所言极是,只是贤侯言道,我国夹在大周、倭国之间,是受战之地,不知贤侯有何良策,可保国泰民安。”萁子视之,乃朝鲜国兵部尚书都皋和工部侍郎杜玹,忙答道:“我朝贤相伊尹曾言:治国犹如治家,耕当问农,织当问妇,治兵当问将军。我思国泰民安离不开安民治兵之道也,二位乃安民、治兵之内家,我安敢妄言。”二人道:“贤侯乃上国之人,自有高论,既是为国,望无缓言,当面赐教。”

萁子道:“谨受命,安民者为安居乐业也,我观贵国多游牧,居住分散,可以道路为限设立道府,以人群聚集处设立郡府,下建村落,以供人居住,此为安居也,然安居必使民乐业为前导。何为业:农牧工商也,事工商者居之都,道郡,殖货物于中;事农者居于村,务耕于周围;事牧者散居之,逐水草而牧之;各设官吏管理,观朝鲜不愧为天府之国也,高山流水,森林茂密,仅都城周围就有壤河,清江,韩江流过,广有平原,开垦以耕种,粮岂不丰收。且销山为钱,煮海为盐,其利通天下,重农耕,兴工商,促牧业,则可税农以粮,税工商以钱,税牧以牛马,用税于治兵,选良将以练兵,兵强民安,国稳也。然用兵之道在于时势也,贵国南北大海为障,东连罗瀚邻于倭国,西接大周间有黑衣,那黑衣国自联姻被周拒之后,与平灵王结盟,那平灵王据有山东半岛,与我隔海相望,黑衣与其结盟,我失大海之屏障也。平灵王残暴无常,黑衣国王之好战,诸卿也早有领略,二国结盟必有犯境之意。以我观之,若受大周册封,可保国之平安,中国自夏商以来,视海内为一统,周武王列土分茅,志不在灭我。今周之实力远胜于商,朝鲜又有被邻国吞并之危,不受封,难以立国。若受封,平灵王有齐国姜太公挚侧,黑衣有燕国召公爽挚侧,其不敢轻举妄动。且那平灵王岂是姜子牙之对手,不久必为所灭。若有大周为盟。我国再行富国强兵之法,东御罗瀚、倭国,避两战之地,无忧也。”二人赞服。

一人哈哈大笑,从班列后面转出,乃相府幕宾姜旷是也,姜旷道:“昔才公子之言,皆为高谈阔论,冠冕堂皇之语,今而只身来我朝鲜,妄用口舌打动我君臣,不亦狂乎?公子来我朝鲜,定有所图,不如明言告知,以示公子诚怀!”

箕子道:“多谢先生明言,刚才与诸卿言论,已表明心迹,就我本身而言,诚如储陟大夫所说,亡国之人不可言志,我曾为奴,知何为匹夫,今能与诸位高贤相论,已足感荣幸,诸君所问,哪敢不答,言辞不当,还请先生原谅。若君等不许箕子容身,箕子自当退步,只是来时初衷,还应向诸卿表明:箕子亡国之人也,手无缚鸡之力,受武王差遣,只身来到贵国,何也?以箕子为一信使,能通达利害,说明武王心迹是也。今天下一统,武王临朝,欲交好朝鲜,但不知朝鲜如何设想,故派箕子来此。我已说明当今时势,能否相听,在于诸君,箕子不敢妄议。箕子安危无惧所失,只为朝鲜考虑,如拒箕子,应视为绝好于周朝,诸君思来,如今周朝广有国土,所忧者,边陲安危也。子牙封齐,平灵将灭,召公封燕,黑衣能独存乎?黑衣灭孤竹,武王举朝立伯夷为榜样,封其子于河南申地而不封于祖居孤竹,何也?留孤竹予燕国也,燕国地界含有孤竹,来时武王颁召令黑衣交出孤竹。黑衣贪恋之国,到手之物何能交出?不日将有兵戈。平灵、孤竹、黑衣为灭。我与大周将相邻而居、隔海相望。若边陲有一敌视之国,使武王寝食不安,于国何利?周大国也,难以抗衡,箕子非莽撞之人,诚为贵国考虑,也为不辱武王使命,求双方共赢,两国和睦,方敢只身来贵国以求容身,早就闻知姜先生大有雅量,不知此初衷能解析否?”姜旷还要语唔,丞相屠暨道:“箕子之言是也,先生不必再言。”姜旷退而坐下。

只见一人身着戊装,身材魁梧,声若铜钟对箕子道:“公子真贤才也,如君之言,国富兵强之时,我将提一旅之师,兵伐中原,助贤侯荣登大宝,复国报仇。”此人乃朝鲜第一力士,兵部司马都突镕是也。

箕子笑道:“诚感激都司马如此仗义,只是我既来朝鲜,即为朝鲜之民,议论处事自当为朝鲜考虑,安敢为一己之私,妄动朝鲜之国力乎?况武王以德治天下,四海悦服,天道已定,安能动之,天下动乱,黎民受苦,不可再动干戈矣。若承接纳,我与大周为两国也,国之君各为国家利益考虑,何来私仇?今如诸位高贤论天下形势,我国若与周朝相安,国事日强,罗翰、倭国与那黑衣定不安然,必寻衅滋事,挑起战端,到时,必有用将军之处,望将军勤练兵卒,成就熊罴之师、虎狼之旅,厉兵袜马,随时报效,如何?”都突镕拍胸受诺。

座上又有几人站起来要问,只听庭外一阵喧嚷,有国舅带领盖文盖武四兄弟而来,原来见萁子被接出,许久不回,予以打听,听人说,众臣在议事堂考问新郎,不觉大惊,忙找到国舅。国舅也为吃惊,嘱托四兄弟包起人参,匆忙来到朝堂。

国舅向众人道:“贵人来临,国有祥瑞,昔凤鸣岐山,周家兴旺,现箕子来到朝鲜,诸位为何如此难为佳婿?”众人道:“不敢,求教而己”。国舅拿起包裹道:“诸位请看,国宝在此,已为吉兆,诸位不可再难为公子了。”说罢,打开红包,展现人参。众人见那人参王白胖润亮,根须悠长,不觉人人称奇,个个赞叹,萁子将长白山老母之事,一一述起。

箕子述说人参之时,檀君从庭中幕后缓慢而出。原来。檀君坐于幕后,听萁子与众臣问答,萁子问一答十,口若悬河,满腹经纶。若非饱学之士,焉能如此。檀君思道:想不到上天如此眷顾,等待数年,终于迎来如此多才多艺多情之俏郎君。昨日接待,其见我有惊喜之态,其之情意我已知,真是‘心有灵犀一眼通,相知岂在长久时’,武王洪恩,赐箕子于我。檀君暗暗欢喜,不觉一丝红润浮于脸上,更加美丽端庄,见那众臣诘问萁子,檀君于心不忍,又不好阻止,见国舅来到,檀君缓缓而出,群臣跪拜,国主道:“平身。”对萁子道:“贤卿来朝,诸臣诘难,非礼也,望卿雅量,勿怪之。”萁子道:“诸卿教授,谢之不及,焉能怪之,请陛下宽心。”

只见那老丞相屠暨作揖贺喜道:“恭喜我国洪福得有明主,贺喜陛下成就姻缘,得此佳婿。”群臣齐齐跪拜,满堂欢喜。国主拜谢,对萁子道:“那人参虽为国宝,乃是长白山老母赐你之物,请贤卿收起。”萁子道:“非也,承蒙陛下不弃,不胜感激,此宝乃长白山老母佐证陛下与不才成就婚姻之物,如今,受陛下恩允,我身已托付陛下,望陛下收起。”那国主究竟是一女子,见萁子如此说,不由得满面羞红。

老相国屠暨见此,挥手和众人一起退出殿堂。

国主引萁子来到闺房,自有那侍行官前来接驾,国主示退下,那檀君虽贵为一国之君,但不失少女本色,把那闺房打扮的相当雅致,诗琴书画样样皆有,花朵争艳,艳芳争香,清净淡雅,神旷神怡。二人分宾主坐下。萁子再拜谢道:“承蒙陛下眷顾,不胜感激。”

檀君道:“我二人名分已定,望郎君不要过谦,免得为妻的无语可言了,夫妻相称是矣。”萁子见檀君如此娴逸大度,很感宽慰,敬躬说道:“勿是过谦,我的身世想陛下也已知道,我乃是落难之人,况年已三十有六,而陛下正当妙龄,华容月貌,我难堪匹配。”

檀君笑道:“真是谦谦公子,我岂不知朝歌民谣:“花开见莲子,莲子如萁子。你乃美男子也,是我之面貌不配郎君也,今已如此,休谈容貌。你若无此经历,如何有此见识;如若无此年龄,如何有此才学;如若无此磨难,如何能来朝鲜;我执政有年,喜爱才华成熟之人,年龄之别,正适合也,此乃是上天赐你与我,应共谢上天才是。成婚之后,你将受禅国主,南面称孤道寡。以后休再言落难之事,免君悲伤。”

檀君一席话,说的萁子心中温暖无限。萁子扫视屋内,见一古琴摆在案几上,过去一看,顿感惊奇,原来和长白山上所见之琴一样,萁子弹起,音翠瑶嘹,着实动听。那檀君也好音律,善长吹箫,二人合奏一曲,之见琴箫之声,唱合如一,宫商协调,瑞音盈耳。音律一停,袅袅之声犹有余音,二人大喜,又遇知音,真是上天赐福。说起长白山老母,二人又拿起人参观看,萁子道:“我给长白山留有余脉,保有仙裔,老母保我们子孙旺盛,江山长远,你看那人参,白白胖胖,多么健丽,愿我二人之子,也将如此,岂不是好。”说得檀君羞憾不已,将身依于萁子怀中,二人情感甚焉。萁子见天色已晚,拜辞归去。

国主和萁子婚姻,自有那老相国操持,择吉日大婚,全国欢庆。

同类推荐
  • 湘西鬼事档案:赶尸客栈3

    湘西鬼事档案:赶尸客栈3

    赶尸客栈3讲述了传说中详细赶尸匠的故事。每次赶尸前,“先生”都要作法——设坛、点香、烧纸,“处理”过的尸体,才可以出发上路。“先生”每摇一下铃,尸队就向前慢慢地走一步,赶尸走的都是人迹罕至的荒野小径,每当差不多天亮的时候,就要找一个专为赶尸人服务的小旅店,打尖休息……
  • 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

    北京,你是我今夜不及的梦

    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北京、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梦想的故事。它发生在大学校园、在地下室、在鼓楼、在酒吧,在这看似繁华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在最飞速和迷茫的年代,无数年轻人在逃离与坚守的抉择中走过自己的成长。生活与爱情,美丽与黑暗,热情与疏离,幻想与眼泪……一座城市永远不会老,因为每天都有人奔向灿烂的青春。对于北京,我们是过客亦是归人。
  • 绝世荣华之一代夫人

    绝世荣华之一代夫人

    他是南阳王,无心无情,冷酷霸道。身边女人不少,能让他看入眼中的没有几个,可是他却碰上了她!成亲一年,根本就不能让他有任何兴趣的王妃!她是南阳王妃,蕙质兰心,足智多谋。在他其他女人的算计下依然能够活得好好的她,对他同样看不入眼!一次次危难中,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携手应对,他渐渐为她倾心,可她仍旧铁石心肠。她替他收下了皇上赐下的美妾,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他气急败坏,她就这么看不上他?就这么想要将他推出去?
  • 走失在秋天的夜晚

    走失在秋天的夜晚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杀人玩具

    杀人玩具

    有一天,玩具不再甘心受人们摆弄,悄无声息地向人类实行复仇,我们怎样才能察觉它的异常,及时对擂?
热门推荐
  •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共和国传奇英雄:叶挺

    共和国传奇英雄:叶挺

    刘战英,1943年生,河北省高阳县人。国家一级作家。曾任中央军委空军文学艺术创作室副主任。1987年转业,任中国侨联机关刊物《海内与海外》杂志社主编。现任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院长兼书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已出版包括长篇小说、传记、散文集等在内的20余部著作,逾500万字。
  • 星级保镖

    星级保镖

    妹子,给我生个孩子吧?什么,不要?不是吧,你看我们郎才女貌,天造地设啊!妹子,你看我救了你,不如以身相许吧!什么!做梦?信不信哥回头黑了你所有的账户!!本文行文搞笑,喜剧,书嘛,就要娱乐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
  • 废材小孤女之痞妃逆袭

    废材小孤女之痞妃逆袭

    当现代游戏练级狂人一朝成为被唐家收养的的小孤女会怎样废话!当然是抓紧时间练级敛财捞美男!唐辛表示生活就是奥特曼打小怪兽,你不玩他就得他玩你!所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一起来来升级吧!可是,这个在某个风黑越高杀人夜被她一时同情心泛滥所救下的男人怎么就一直缠着她要自己娶他呢?唐辛表示,这男人长的貌美跟着自己勉勉强强还够格!唐辛眨眼,既已入了我唐家门,就应该跟随潮流和大伙儿一起来愉快的升级!总之,这是一个无耻奸诈女和一个伪小白真腹黑男之间的故事。
  • 遗失的那两年

    遗失的那两年

    终究会离别,因为有相遇。我们的缘分也随时间的流逝缓缓终了。
  • 一旦错过

    一旦错过

    多年之后,我才知道喜欢与爱不能完全分割,如兼职,如孪生,如同体器官。可几千年前有人就拆散她们,至今,至无尽的今后,越拆越紧……柳明名由初级的迷恋女人的身体,经过约分、化简合并同类项后,只迷恋女人的钱。但,他最苦闷的是,像样的“拿不下”,“拿下的”都不像样……有人死了,有人疯了。有人改行,有人归隐,有人改变了人生方向。但世界还在,世界上的人还在,等于说,培养故事的温床还在。就好像鱼被打上来很多,海还在;树被砍伐很多,山还在;卵被取出来很多,鸡还在;秘方被骗去很多,智慧还在……
  • 异能杀手闯异界

    异能杀手闯异界

    火琉璃,顶级的异能杀手,因厌恶杀戮生活从组织里逃了出来她那所谓的组织正在到处追杀她,火琉璃逃出来后便选择了躲藏起来过隐世生活。
  • 我才是大神

    我才是大神

    我是谁?赵公明认识么?财神爷总该知道吧!对,木有错!我就是掌管天地财务的财神爷!你敢惹我?老子让你穷八代!天地之间,谁是老大?玉皇大帝?如来佛祖?NoNoNo时代变了,有钱才能当老大——我才是大神!
  • 奉子成婚

    奉子成婚

    相恋第十年,那个说会爱她疼爱宠她一辈子的男人移情别恋不说,还差点搞大了别人的肚子。黎曼安慰自己,这样的渣男不要也罢。狠心踹掉,却无奈,根本放不下。有人建议说,既然放不下,那就想办法再次降服他,如果降服不了,那就干脆毁了他。女人不狠,怎么站稳?
  • 穿行在幻想世界

    穿行在幻想世界

    一次意外,姜枫获得了一套可以自由穿行于幻想世界(电影、电视剧、动漫、小说)的神奇系统,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魔法与异能的对碰,真龙与巨蟒的共舞,英雄与恶魔的同行!铸就黑夜之中的传说!与超级英雄并肩而战!这里遍布着致命的危险,这里亦有…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