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72500000003

第3章 引子 直话直说的国际顾问(1)

2009年10月30日上午8时,深圳五洲宾馆的大厅装饰得一片大红,迎宾小姐的笑容、全国记者的闪光灯、西装革履的人们,无不暗示着这里将发生一件重要的事情。

证券行业内的人都知道,在宾馆内,将举行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的开钟仪式。创业板已经酝酿十年,从推出伊始就凝聚了中国证监会(即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企业、券商和投资人的种种期望。一方面,中国证监会希望将创业板打造成中国版的纳斯达克,成为高科技创业公司融资的平台;另一方面,随着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国内经济也深受影响,除了政府推出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外,监管机构也一改拖拖拉拉的毛病,迅速推出了创业板,这个市场于是也被赋予了救市的重任。

那些西装革履的人们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以及首批上市的企业的领导。随着28家公司的董事长带着心满意足的笑容敲响开市的钟声,酝酿已久的创业板正式出台。庄重的仪式无不提醒着与会的人们: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

但是,开市的钟声敲响后,这个市场的表现又是否承受得起人们的期待、担当得起帮助创业企业发展的重任呢?

事实显示,在场的人们过于乐观了。

正是由于承受了过多的期待,创业板从一开始就呈现出高烧的态势。在开市的第一天,创业板28只股票的收盘价比发行价平均上涨了106.23%,平均换手率超过86%,市盈率更是达到了111倍这样不可思议的水平。

换手率高是投机的典型特征,这意味着那些申购股票的人们在拿到股票的当天就抛售了。而市盈率高,则意味着即便人们想投资,这里也不适合,因为回报率太低了。

经济界和媒体一片哗然,人们纷纷议论着,这到底是一个有效市场,还是一台圈钱的机器?为什么刚一出台的创业板就呈现出高烧的态势?中国证监会和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们信誓旦旦地表示创业板的推出是健康的、合理的;而一些经济学家却认为创业板已经呈现了博彩的特征,股价的涨跌与公司的实际业绩已经彻底脱钩了。

除了大陆经济学家的质疑声之外,一位台湾来客的声音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戴立宁。

“不要轻易把储蓄放到创业板去!”戴立宁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发出了沉重的呼吁。

戴立宁是何许人?凭什么他可以对大陆的证券市场说三道四?

答案是:戴立宁是中国证监会请来的国际顾问。然而这个顾问有点与众不同,居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不讳,一点儿也不顾及自己东家的面子,与国人一团和气的行事原则相比,显得不合时宜。

他的批评在所有的批评声中显得透彻而又尖锐。他认为,创业板一推出就已经变成了一个投机市场。“当一个市场的平均发行市盈率达到50倍以上的时候,这个市场还能剩下多少投资者呢?”他反问道。更何况创业板第一天交易后市盈率已经达到了令人咋舌的111倍,这意味着即便上市公司将所有利润都用来分红,股东用来买股票的本金也要在111年后才能收回。对于真正需要投资的人来说,这样的市场已经没有了投资价值。“我们一开始的制度设计可能就是在鼓励投机,而非投资。”

首日超过86%的换手率也说明人们不愿也不敢将股票长时间留在手中,加之投资收益很低,于是整个创业板会沦为投机客哄抬价格、赚取差额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高风险的博傻市场。

那么,这样的市场是如何形成的?戴立宁给出的答案是:“门槛太高,股票太少。”创业板过高的上市门槛导致许多真正有潜力的创业公司无法获得上市资格,能够满足条件的多是一些已经过气的或者有关系、能够做出漂亮财务报表的公司。以中国在美国上市的几家互联网公司新浪、搜狐、网易为例,刚上市时,这些公司都没有实现赢利。如果时光能够穿越,当年的这些真正的高科技公司即便想在中国的创业板上市,也将由于财务条件限制,连申报的资格都没有。

同时,国内的流动性泛滥,导致过多的钞票追逐少量的股票,抬高了股票的价格。如果要改变这个局面,就必须加深水池,这样即便有炒家兴风作浪,由于水深,他也无法掀起太大的波澜。

总之,与人们呼吁抬高上市门槛、加强中国证监会审批职能不同,戴立宁反其道而行,大声呼吁降低上市门槛、减弱中国证监会审批职能,让能上市的公司都上市,提供足够的股票供应,加强股市的深度。中国证监会要做的,只是监督上市企业进行充分的披露,并保证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

与国内无数的“事件”一样,经济学家和媒体的呼吁并没有产生效果,戴立宁的呼吁也没有人听。实际上,他的台湾人身份还使他的呼吁令人觉得有些怪,有人质疑他为什么要跑到大陆来品头论足。

但是,时过一年之后,戴立宁的预言却逐渐成了现实。

创业板推出一年后的2010年10月30日,《广州日报》对创业板一年来的表现进行了盘点。在中国证监会的努力下,创业板上市企业已经从当时的28家发展到一年后的138家(含已过会),不可谓不迅速,但是,这一年来,到底什么人赚钱了,什么人赔钱了?

得出的结论是:赚钱的是公司的大股东、高管、券商、创投公司,赔钱的是中小投资者,有将近七成的中小投资者仍然被套牢着。以上市公司高管为例,为了套现,一年来上市公司高管的离职已经成为常态,此类信息不绝于耳。创业板推出后的短短10个月内已经有24家公司的34位高管离职。离职潮凸显出这些高管们对于公司缺乏信心、急于套现的心情。

更令人尴尬的是,企业一旦在创业板上市,其业绩立即开始大变脸,从上市前的艳阳高照,变成了上市后的秋风秋雨。2010年中期财报期间,所有已公布半年报的A股上市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4.95%,中小板增长45.24%,而一直被认为成长性最高的创业板仅增长了25.63%。

这一切都令人不得不生疑:当初过会时,这些企业的业绩是真的吗?它们上市的目的是圈钱、投机,还是为了企业发展?

创业板推出4年之后的2013年,人们更是意识到创业板已经彻底沦为了一个炒作型市场。整体市盈率比普通A股高5倍,2013年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只有1.61%,可是,由于创业板盘子小、易炒作,成为市场上各种推手轮番爆炒的目标,股价越来越离谱,没有人能看懂,也没有真正的投资者在内了。

这时再回头看戴立宁当初的预言,才发现原来结果早已在预料之中。或者说,在创业板推出之时,就由于其制度缺陷,一切已经注定了。

戴立宁对于创业板的不同看法让人们重新评价这位台湾来客,让人们不得不审视一下他的身份。

戴立宁,台湾证券管理委员会前主任委员(相当于大陆的证监会主席),在任时对台湾股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

台湾的证券市场,有一个与大陆的创业板和美国的纳斯达克功能类似的融资平台——柜台市场,其定位也是帮助科技企业和创业企业筹资,为其提供助推力。从发展上看,柜台市场也的确起到了与纳斯达克在美国科技业中一样的作用。台湾的许多中小型企业最初需要资金时,都是去柜台市场上柜融资,等到企业发展壮大后再去集中交易市场上市。人们评价台湾的柜台市场时,常常将它称为台版纳斯达克(或者台斯达克),认为它起到了科技助推剂的良好效果。

而台湾柜台市场的改造和兴起恰好是在戴立宁的证管会主委任上完成的,这过程贯穿了他的思想。大陆证监会之所以聘用他,也是希望他能够根据台湾经验,对大陆的股市发展提出建议。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从福特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创立福特汽车公司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再现了亨利·福特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世界级的工程师和企业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从中汲取他那种对自己的理想执著不懈的追求精神,以及坚韧不拔、勇闯难关的坚定信念。
  • 在历史的拐点上: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智慧和胆识

    在历史的拐点上: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智慧和胆识

    一代伟人邓小平是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值此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之际,本书选择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以最新的认识视角记述历史的真实,追思这位世纪老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功伟绩,景仰一代领袖的雄才大略,再次领悟一代伟人的智谋和胆识。
  • 何澄(下)

    何澄(下)

    《何澄(下)》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下)》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风雨太行:张德善回忆录

    风雨太行:张德善回忆录

    本书是一部纪实、资料、教育、故事性颇强的回忆录。讲述了一位老战士的坎坷一生,折射了民族百年历史风雨。全书精心选编了80多幅珍贵图片。
  • 心安是归处:我和刘绍棠

    心安是归处:我和刘绍棠

    本书讲述了刘绍棠和杨广芹,非常时期的一段非常情感故事。刘绍棠和杨广芹,一个是大乱还乡的著名作家,一个是善良淳朴的农村少女,在“文革”时期的非常岁月,在他们共同的家乡——大运河畔儒林村,发生了他们人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邂逅。
热门推荐
  • 庶女成凰:乱世太子妃

    庶女成凰:乱世太子妃

    离经叛道的庶族穷女子蓝熙之突然闯入了众多士族贵公子的世界!病弱太子萧卷为了逃离风云突变的宫廷争斗,隐居读书台著书立说。不过,最终他还是一朝登基。浊世翩翩公子石良玉,因为家遭巨变,不得不背井离乡投奔异族,继而明珠蒙尘成为野心勃勃的后赵国太子。她,亲眼目睹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男人如何从太子之位登上帝座,同时,也经历了这两个男人如何把凤印送到自己的手上。且看一代庶族之女如何翻转乾坤成为九天之凤!
  • 总裁霸爱小妖精

    总裁霸爱小妖精

    三年前,她是他的未婚妻,却在大婚之日逃走。三年后,她是别人的未婚妻,却被未婚夫送到了债主的床上。他救她,帮她还债,给她工作,替她解决纠纷,超级宠她,对她有求必应,让她再次爱上他。却在她沦陷之时,将她推向深渊。“你这么讨厌我,为什么还要帮我?保护我?”“我就是让你越欠越多,让你情债肉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岁序总考全集

    岁序总考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之软包子打忠犬

    末世之软包子打忠犬

    末世来临,她只觉得自己变成了丧尸的美食,好好的糖包子每天提心吊胆,生怕被可怖的丧尸啃掉包子皮,明明是炽手可热的治愈系异能,怎么好像有些不太对劲的情况发生?暗恋的学长不见踪影,从哪里蹦出来的这个忠犬少年?“糖包子,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不喜欢你,那么那个人肯定不是我!”这么绕老绕去的,她听不懂啊喂!“糖包子,你这辈子都可以安心当你的包子,让我来保护你。”哎呀呀,她确实很需要保护的说...“糖包子,只要是为了你,我什么都愿意去做。”好像,她也有点动心了呀!
  • 至尊神约

    至尊神约

    三界乱了,关我何事?我只管我的莺儿!疯狂历险、bug成长,打怪、虐人、寻宝……别怪我心狠手辣,你不该惹我!诸神之约在手,就是霸气冲天!“唉,莺儿,等等我!”“一边去,谁让你跟来的,脸厚!”
  • 命定皇后:惊宫

    命定皇后:惊宫

    电闪雷鸣,幽光摇曳,女子指天起誓曰:“倾毕生精力,镇六宫,清君侧!!!”@她爱他,甘愿对他举案齐眉,隐藏深宅。皇后尊位,要来作甚?他弃她,漠然让她陷于水火,直堕地狱。女子柔情,何须珍惜?她恨,夺了别人的皇后尊位也不心甘,定要开创全新王朝,叫他俯首称臣。他爱,弃了自己的皇帝尊位也不后悔,只愿守护她的生命,远享白头偕老。他提剑自刎于她面前,她悔恨交加,终明白曾经的所作所为,皆无意义。然而她所谓的毫无意义的作为,于后世而言,却是意义深远。@他对她崇拜,甚至卑微的恋爱,只求今生与她白头偕老。可是她的心只有别人,他要如何留住她的人?他知她喜好杀戮,他便奉上整个江山,任她血雨腥风。爱他的女人说这一切不值得,请他别再作践自己。他终于决定放弃卑微的爱情,她却杀了爱他的女人。他毫无尊严的跪着求她,说:“珍妃心地善良,还怀龙种,求你慈悲的放过她吧?!”她淡然的回应道:“天下之大,定可找到与珍妃形容相近的女人!”……推荐自己的文【穿越幻情文】《谁慕莲华:公主何时归》★★http://novel.hongxiu.com/a/207478/★★推荐好友力作【轻松都市文】忘之风景《那小妞真靓》★★http://novel.hongxiu.com/a/193074/★★【搞笑穿越文】茶茶糖《伪男穿越:打死也不嫁》★★http://novel.hongxiu.com/a/196202/★★【轻松都市文】胤薇《嘘!别惹水仙男》★★http://novel.hongxiu.com/a/194142/★★【轻松都市文】初晴小小《痴情总裁遗失爱》★★http://novel.hongxiu.com/a/138652/★★【轻松都市文】梨涡浅浅《画地为牢》★★http://novel.hongxiu.com/a/204937/★★
  • 旁爱

    旁爱

    时间弹指,间隙流年。有的人坚持本心,有的人放错了原来的那个自己。我们都曾经历悲失,与欢颜同在。旁爱,述说着别人的爱,迷失中回归自我,韶华之光从不泯灭。
  • 听黄仁宇讲中国大历史

    听黄仁宇讲中国大历史

    黄仁宇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其出版的《万历十五年》等著作畅销海内外,在国内拥有极大的追随者,其独特的“大历史观”思想为许多历史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启发了无数读者。黄仁宇先生的书并非生涩难懂的学术著作,也并不是胡编乱造的野史集成,而是而是写给大多数中国人看的,其观点角度独特,时代感强,非常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但因为他的著作大多是外文写作,而后翻译成中文,难免有些段落和句子略显生涩。
  • 未来系统之无限召唤

    未来系统之无限召唤

    我有一个牛逼滴系统,怎么爱你都不嫌多…强硬逼俺解锁升级呀,每天各种变换是考验…天天日子很新鲜,生活过得很惊险,是梦是实分不清耶~一招在手不用愁,技多压身破千愁,管你豺狼虎豹秒你分分钟。
  • 血噬异界

    血噬异界

    一不小心,他这个孤儿成为了吸血鬼的小小仆从。一不小心,他这个仆从成为了吸血鬼的初拥。一不小心,他这个初拥来到了异界当隐忍一步步被引导,当爆发一次次的来袭,王道之路已经被少年踏在了脚下。约翰·波特:“你们的血,即我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