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71900000022

第22章 为全世界微软用户服务——我领导下的微软全球技术中心(1)

1997年底,我回国创办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当时,美国企业界似乎流行这样一种看法:中国的研究及技术人才很优秀,但往往难以胜任管理工作。对此观点,我是百分之百地反对。4年以后,我们的团队从最初25人扩充到400人,其中来自美国总部的只有我一人——我领导下的清一色中国人的管理团队是微软全球最优秀的团队,“中国人不会做管理”是个伪命题。

黑色星期一,第一次面试中国员工

1997年10月27日,星期一。我坐在西雅图国际机场的候机大厅里,正在等待飞往中国的航班。我奉微软总部之命到上海建立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即“上海微软”),为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的用户提供技术支持服务。我在心里默默自语:别了,美国;别了,我的12年海外生涯……

忽然,我感觉到候机厅里的气氛有些怪异。不知何时,大厅里的几处电视显示屏周围,一些人簇拥着神情紧张地交头接耳。身边座位上一位穿藏青色西装的中年男子,上身前倾,紧盯屏幕。他一只手扯着已经半松的领带结,面部表情就像刚打了过量的吗啡。如果我没有听错,他嘴里一直喃喃自语“我的上帝”、“我的股票”之类。我也向屏幕望,只见那里面的新闻播报员正在报告当日股市遭遇全面惨跌的消息,众多知名的上市公司均受沉重打击。我细听半晌,对我来说唯一的好消息是微软的股票仅微跌而已,毕竟我买的所有股票都是自家公司的。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不折不扣的“黑色星期一”,是美国经济史上最惨重的股市暴跌之一。其中道琼斯指数狂泻554.26点,日跌点数创历史之最。并且,由于跌幅过大,纽约股票交易所首次启用了股市停盘的规定,当天两度停盘并提前收市。

一瞬间,我甚至以为这是一个愚人节式的骗局。美国人怎么用这种方式来欢送我呢?自从我来到美国,这7年来美国经济不一直处于黄金期吗?

上了飞机,我的思绪飞到更远的地方:在日本的5年留学光阴,倒也恰恰是日本经济的巅峰时代,我离开日本之后,日本经济似乎就步入了一蹶不振的低谷。这些难以捉摸的变幻消长,莫非真有些玄机在其中?

搞笑版宏观经济故事:我的娱乐化营销方式

时间到了2002年,时任微软中国区总裁的我陪同访华的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被朱镕基总理接见。朱总理要我介绍一下自己。我忽然想起5年前西雅图机场的那幕“奇景”,于是便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真实的历史事件串合在一起,给朱总理讲述了一个“大时代和小人物”“奇妙相逢”的故事:80年代初期,全球经济一片萧条。但是到1985年10月份,奇迹在日本出现,日本经济的各项指数在那时突然飙升起来。经济学家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他们未曾注意,当时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人到了日本。

此后日本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在1990年9月份,日本的“泡沫经济”全面崩溃,日经指数缩水2/3,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今。而究其缘由,只是因为那时有一个人离开了日本。

同样是在1990年9月,已萧条良久的美国经济却奇迹般地好转,所有经济指数全面飘红,全球经济的风水自此从日本转到了美国。美国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却不知此时有个人正从日本来到美国。

一直到1997年,美国经济继续着莺歌燕舞。但又一个奇迹般的转折在瞬间发生。1997年10月27日,重创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一。那一天有一个人正坐在美国西雅图国际机场的候机厅,等待着飞往中国的航班。

而中国的经济在1997年成功完成宏观调控,步入稳定高速增长的阶段,其势头至今未衰。这一切只是因为那个人回到中国后再未离开。

那个“小人物”当然就是我自己。

对于这样的“胡言乱语”,明察秋毫的朱镕基总理自然不会相信。他立即反驳说:“中国经济发展得好,是因为政府领导有方。”呵呵,我也绝对相信中国经济发展得好,是因为政府领导有方。

我想,这虽然是个半开玩笑的自我介绍(不过一切都是真实的,所有的时间点几乎是一天不差地吻合),但却是一种颇为有趣也有效的自我营销方式。对于这个故事和讲这个故事的人,朱总理想必一定难以忘却。虽然大家不一定非要学我的“宏观经济故事”,但必须认识到,

无论作为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营销自己,传统的营销模式在今日已难以奏效,娱乐作为未来营销的重要手段一定是大势所趋。

放眼机窗之外,太平洋上空的云层波澜壮阔,如同无边无际的大海,偶尔从云块缝隙间露出的蓝色海面倒像是零星点缀的小岛。公司与员工的关系,有时也像眼前的景象这般扑朔迷离……

我的思路又回到一个多月前的那次回国经历上。

那是9月中旬。我已被定为微软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总经理,总部给我3天时间回国完成初期的筹备工作。那时北京的微软中国公司也刚成立不久,我请微软中国公司的人事部经理帮我在上海安排了一次集中面试。面试官是我从微软中国公司借来的两个管技术的经理和3个懂技术的员工,加上我一共6个人。地点在当时上海最高的商务大楼——上海商城。

我们将租来的一个大房间隔成6间,进行流水线式的面试,我是最后一关。对于整个面试流程,我完全复制从微软总部学来的面试方式:第一,要连过6关;第二,一票否决;第三,当场录用。任何一个面试官对来者不满意,都可以当场否决。任何一位应聘者,如果顺利通过前面5关到达我的面前,倘若我也觉得满意,我会立即当场告诉他被录取的结果。后来这第一批员工告诉我,这是他们第一次在中国见到这种面试方式。

其间还发生了一件让我啼笑皆非的事。一位应聘者通过第一道面试后,就再也找不到他了。那时手机还不普及,人事部经理打电话到他家里,他说以为面试已经结束了,正等着通知啥时候去上班呢。那时候国内的企业一般面试一次就过了,他根本不知道微软要面试这么多关。于是我们又把他叫回来继续面试。

50个应聘者,我们一共录用了25人。他们就是上海微软的头一批正式员工。

招聘结束,我又马不停蹄地在上海滩寻找新公司的办公地点。1997年时上海好的办公楼真的不多,最后我选中地处徐家汇中心的美罗大厦。那时徐家汇还没有那么繁华热闹,但已初显商业中心的雏形。我看中美罗大厦最重要的原因是交通方便,我知道对员工来说交通永远是工作与生活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在于,美罗大厦是刚刚竣工的新楼,有足够的空间方便于公司未来的扩展。在我脑子里描摹的蓝图中,这个技术中心的未来不是50人、100人的一家小公司,而将会有500人、1000人的规模。

看楼的当天,我就和美罗大厦签了合约,租下了19、20两层(后来果然因为公司规模扩大又租下了21、22两层)。美罗大厦给我的优惠条件也很好,因为我是第一家和他签约的客户。在他们看来,微软公司一进去,这楼将来一定会很火。

回国之前,我面对总部的上级领导发表就职宣言,承诺要把上海微软建成一个完全微软文化、完全微软管理模式的分公司。看着他们频频点头,我知道这种承诺是我的顶头上司们绝不会产生异议,也是他们最容易控制的。其实,对于我这个管理者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因为这样的公司文化和管理体系,我已经非常熟悉并完全习惯了。不过,一切是否真能如我所愿呢?

中国人也会做管理

在我回国创办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的20世纪90年代,美国企业界里似乎流行这样一种看法:中国的研究及技术人才很优秀,但往往难以胜任管理工作。对此观点,我是百分之百地反对。我不否认,不同的民族在擅长的领域之间存在差异,比如法国人长于艺术,奥地利人在音乐上表现更杰出,美国人更胜任商业创新的工作,但这仅仅是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土壤所决定的。

那时在中国的很多外企中,中国人还没有进入最高管理层。但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只是因为做管理需要经验的积累,本地员工还没有培养起来。那时的我就坚信,5年之内很多中国外企的总经理都会由中国人来担任。因为中国有世界一流的人才,中国人在自己本土的企业当然也能干出世界第一流的业绩。

当时总部对我提出极为苛刻的要求:我可以从美国总部带4名经理来中国参与创建上海微软,但一年之内必须将他们送回去。我趁机作了这样一个尝试:当中心的管理系统初步建成时,我就让这4名经理悉数返回美国。因为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要培养本地人才,他们走了我才有足够的空间提拔本土背景的员工。1997年底,中心正式开始运行,我手下新招募的第一批本土员工有25名。4年以后,这支团队扩充到400人,其中来自美国总部的只有我一人。规模扩大的同时,4年之中上海微软还成功完成“三级跳”:从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升格为亚洲技术中心,又从亚洲技术中心升格为全球技术中心。并在多项技术和管理指标考核中位居微软海外分公司第一。实践证明,由于采用了正确的制度和方法:我领导下的清一色中国人的管理团队是微软全球最优秀的团队,“中国人不会做管理”是个伪命题。

公司开张第一天,我发了火

11月4日,新员工来美罗大厦报道,新公司正式开张。我们新租下的办公区还没有结束装修,就暂借了4层楼的几间房间来办公。那也是没装修好的房间,除了一些借来的桌椅,房间里空空荡荡,甚至连一台电脑也没有。就在那里,我开始了后来被上海微软的员工们称为“黄埔一期”的新员工培训。

我刚进微软时接受过新员工培训,但时间不过半天而已(公司介绍、发放工作必需的门卡和电脑账号等)。我觉得那远远不够,所以定下了两个星期的新员工全面培训计划,我称之为新员工培训营(Service Camp)。员工则叫它“魔鬼训练营”。从第一天开始我就自任新员工培训营的“总教头”,手把手地教他们基本的职业规矩。除我之外,还有另外4名“教头”,他们是我从美国总部挑选的4个华人,如今是上海微软的第一批部门经理。

我的第一堂培训课,讲了足足两个小时,从微软公司的历史讲到世界软件业的发展趋势,从技术支持对于微软全球战略的重要性讲到微软员工的职业规范。从头到尾我都是用英文在讲,讲得激情四射。后来员工告诉我,很多人其实什么都没听懂,或是只听懂了一点点。但他们十分震撼,感觉到这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外企。

本土化的第一步:改变语言习惯

第一堂新员工培训课也是我在中国的第一次演讲。因为多年来讲英文已成了习惯,当时刚从海外回来也感觉还是英文容易一点。更重要的,我以为既然是一家微软分公司,说英文是理所当然的事。包括回国初期我去大学招聘的时候,演讲也全是用英文。我的想法是,英文是国际语言,应该都能听懂,再说我要招的员工如果连英文都听不懂我当然就不会要了。

后来我渐渐意识到,这些想法其实是错误的。毕竟这是在中国。

英文在外企里当然是很重要的交流工具,但无论如何也只是一种交流工具而已。交流时不能只图一方的方便,而要照顾双方的沟通顺畅。

所以,从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起,我就尽量在公司的日常工作中不讲英文(除非某些专业技术方面的词汇)。我更不想用英文来显示我的“海归”身份,面对公司以外的人,我在交谈中也特别注意不夹杂英文单词。所有场合的演讲也用纯中文。经过一段时间的刻意努力,我完全做到了用纯正的中文与人沟通。

这种语言习惯上的改变和我未来的管理理念也很相近:仅把西方的东西原样照搬到中国来是不够的,必须适应本土环境而加以适当改变。在我的管理概念里:西方式的规范必须加上中国式的人情,两者缺一不可。这种管理理念乃是基于我对人性的独特理解。

第一天的员工培训结束,我把所有人召集在一起,在徐家汇东亚饭店的一楼吃晚饭,权作上海微软的开张典礼。25个新员工加上我们来自美国的“五老”,分成三桌。席间,大家边吃边闲聊,一个叫丁毅的新员工随口说到了Linux的技术功能。此前,他在上海一家证券公司工作,那里工资很高,但管理十分松散,几年下来他觉得长进不大,因此前来面试进了微软。

我听见他说:“其实,我感觉Linux的很多功能一点也不比Windows NT差,真的挺不错。”听到这话的一刹那,我不由沉下了脸。当着众人的面,我立即说道:“这个人不是微软人,我不要与这样的人说话,大家也不要和他说话。”空气一下凝固了。此后满桌子的人真的没有人再和丁毅说话。

第二天,脸色苍白的丁毅来办公室找我。我看得出,他背负着极大的压力。丁毅对我说:“作为一位总经理,您昨天那样当着大家面说的一番话,我觉得真的太重、太严厉了。我几乎承受不了。虽说Linux是Windows的竞争对手,可我不就是说了一句Linux的好话吗?而且我刚进公司,就被总经理点名批评,还让所有人不跟我说话,我在公司里以后怎么做人?我想不通。昨天晚上回去,我几乎一宿都没睡着。”

同类推荐
  • 皇权背后的女人

    皇权背后的女人

    她们的地位高高在上,她们的命运充满悲情,她们美丽倾国,红颜绝色。但皇权宠爱,总不能集于一身,于是,争权夺位,攻伐杀戮,贪欲享乐,淫乱宫闱……这些上苑桃花,帘后主宰,让自己的名字,与帝国的风云记入了青史。本书选取了中圈封建史上最为突出的十四名后妃人物,让她们重新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让大家重温那一段段历史、一桩桩往事……
  • 光魂

    光魂

    本书是《中国国防科技科学家文学传记》丛书之一,是中国当代传记文学。 本书介绍了一个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的“尤里卡计划”和中国的“863计划”联系在一起的名字——中国光学之父、中国精密机械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仪器仪表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现代计量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一个集二十多个“中国第一”于一身的人。他就是中国著名光学家王大珩的生平事迹。
  • 一枕荒凉如旧梦

    一枕荒凉如旧梦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进程中非常特别的一段,纷纷乱世之中,那些才子佳人们演绎了无数爱情故事,至今让人们唏嘘不已,至今流传为佳话。《一枕荒凉如旧梦》以鲜活动人的文笔,细致描述了张爱玲、阮玲玉、周旋、林徽因等十位民国女子与梅兰芳、徐志摩、张学良等历史名人以神秘感情为主线的传奇人生。他们的传奇故事在后来为大众津津乐道,伴随着大家对他们的情感追忆,始终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她们聪颖、独立、才智卓群,却为情所困;她们美丽、温婉、风华绝代,却无人能懂。绚烂而又寂寞的人生,谁能读懂?
  • 张大千 徐悲鸿(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张大千 徐悲鸿(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本书介绍了张大千、徐悲鸿两位书画大师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剖析了他们通过不懈努力走向成功的历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有启示意义。
  • 108影响人类的著名人物

    108影响人类的著名人物

    文章是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108影响人类的著名人物》精彩书集。
热门推荐
  • 无底之渊

    无底之渊

    一次无心的家族交易的牺牲品,让冷漠的大胜王朝的大将军李哲渊遇上了周家次子锦年,冉墨莫名的亲近,李哲渊一反常态的收留爱护,让锦年愈发的感到疑惑,他,真的是那个传言中李哲渊么?卫风的默默支持,载渊的倾心相护,到最后是谁负了谁?佛在菩提树下的顿悟,爱,是渴望。
  • 网游之善良的尸体

    网游之善良的尸体

    小饿自黑暗中醒来,因机缘巧合之下吞吃当下最火爆游戏的登陆手镯而进入游戏。在这个叫做破晓大陆的游戏世界中,一只野生的僵尸究竟能够掀起如何的风暴?他又会创造一个个怎么样的传奇?且让我们静静的来看这一代超级大法尸的成长故事....
  • 神迹

    神迹

    郭敬明携《爵迹》与司马锐哲《神迹》PK,谁胜谁负该有读者判定。在埃拉菲斯大陆上,盛传着一个关于【天灾】的预言,暨维持大陆平衡的“七大元素之灵”会在某一天发生暴乱,引起天地倾覆,生灵涂炭。乌托邦组织的诞生,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它继承了曾经救世于水火的乌瑟托的救世信念,汇集了大陆上最具潜力和资质的数名精英,意图于天灾到来之际将其消弭。夏雅,作为耶路撒冷的一名牧师,和同伴弥可一起受邀来到空之殿——乌托邦的所在地。在经历了残酷的学习和考验后,两人双双成为了乌托邦的一员。而在其过程中,两人均发现自己未来的战友中藏龙卧虎,帝焰国皇子、夜羽国公主、少年得志的冷酷将军……
  • 会奖会罚做个好妈妈

    会奖会罚做个好妈妈

    在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你知道如何在孩子犯错时指出他的错误而让他从中成长吗?面对家中孩子的无理要求,你知道如何说不吗?在孩子取得进步时,你知道怎么奖励他以让他更上一层楼吗?你是相信赏识教育,不停地告诉孩子“你真棒”,还是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呢?《会奖会罚做个好妈妈:家教情商课》总结家庭教育研究成果和成功教子经验,结合生动的事例及精当的解析,告诉你如何走出过度溺爱和无理责罚的误区,在家庭教育中遵循少儿身心发育和成长规律,把握适度原则,做到奖罚分明,以及如何通过及时肯定、适当奖励,给孩子正面向上的力量,使孩子步入正确的成长轨道,从而培养优秀的孩子。
  • 守护tfboys十年一起走

    守护tfboys十年一起走

    本书由三位作者写的,不喜勿喷~tfboys和三个不平凡的女生发现了些什么故事呢?想知道就点开来看~~黑粉勿看
  • 网游之商行下

    网游之商行下

    他只是个普通人,一个很普通的人。但是他喜欢别人叫他大少,他的梦想是,有一天,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少,不再是个银枪蜡头的虚假大少。
  • 语言的力度(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语言的力度(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现代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信息在社会各行各业?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项工作往往需要多人的共同合作,需要多个信息的综合作用,语言是最普遍、最方便,也是最直接的传递方式。语言能力强,双方就能达到顺利的交流,信息也能顺利、准确地被对方接收、理解,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反之,语言能力弱,信息就不能很好地被对方接收、理解,交流出现中断,甚至中止,交流目的也就不可能达到。在经济发达、重视信息的社会中,人们常常根据一个人的讲话水平和风度来判别其学识、修养和能力。
  • 解密九型人格

    解密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是一门了解人的学问,帮你透析人的差异。掌握性格密码,开启沟通和管理之门!希望大家在九型人格理论的帮助下,了解自身的局限,发挥自身的优势,并且能更好地了解和管理他人,创造一个美满、和谐的人生!
  • 穿越来的爱情

    穿越来的爱情

    她因为一个玩笑似的愿望而莫名的穿越……她不喜欢富贵向往着平凡……她真的能如愿吗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