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71900000022

第22章 为全世界微软用户服务——我领导下的微软全球技术中心(1)

1997年底,我回国创办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当时,美国企业界似乎流行这样一种看法:中国的研究及技术人才很优秀,但往往难以胜任管理工作。对此观点,我是百分之百地反对。4年以后,我们的团队从最初25人扩充到400人,其中来自美国总部的只有我一人——我领导下的清一色中国人的管理团队是微软全球最优秀的团队,“中国人不会做管理”是个伪命题。

黑色星期一,第一次面试中国员工

1997年10月27日,星期一。我坐在西雅图国际机场的候机大厅里,正在等待飞往中国的航班。我奉微软总部之命到上海建立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即“上海微软”),为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的用户提供技术支持服务。我在心里默默自语:别了,美国;别了,我的12年海外生涯……

忽然,我感觉到候机厅里的气氛有些怪异。不知何时,大厅里的几处电视显示屏周围,一些人簇拥着神情紧张地交头接耳。身边座位上一位穿藏青色西装的中年男子,上身前倾,紧盯屏幕。他一只手扯着已经半松的领带结,面部表情就像刚打了过量的吗啡。如果我没有听错,他嘴里一直喃喃自语“我的上帝”、“我的股票”之类。我也向屏幕望,只见那里面的新闻播报员正在报告当日股市遭遇全面惨跌的消息,众多知名的上市公司均受沉重打击。我细听半晌,对我来说唯一的好消息是微软的股票仅微跌而已,毕竟我买的所有股票都是自家公司的。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不折不扣的“黑色星期一”,是美国经济史上最惨重的股市暴跌之一。其中道琼斯指数狂泻554.26点,日跌点数创历史之最。并且,由于跌幅过大,纽约股票交易所首次启用了股市停盘的规定,当天两度停盘并提前收市。

一瞬间,我甚至以为这是一个愚人节式的骗局。美国人怎么用这种方式来欢送我呢?自从我来到美国,这7年来美国经济不一直处于黄金期吗?

上了飞机,我的思绪飞到更远的地方:在日本的5年留学光阴,倒也恰恰是日本经济的巅峰时代,我离开日本之后,日本经济似乎就步入了一蹶不振的低谷。这些难以捉摸的变幻消长,莫非真有些玄机在其中?

搞笑版宏观经济故事:我的娱乐化营销方式

时间到了2002年,时任微软中国区总裁的我陪同访华的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被朱镕基总理接见。朱总理要我介绍一下自己。我忽然想起5年前西雅图机场的那幕“奇景”,于是便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真实的历史事件串合在一起,给朱总理讲述了一个“大时代和小人物”“奇妙相逢”的故事:80年代初期,全球经济一片萧条。但是到1985年10月份,奇迹在日本出现,日本经济的各项指数在那时突然飙升起来。经济学家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他们未曾注意,当时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人到了日本。

此后日本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在1990年9月份,日本的“泡沫经济”全面崩溃,日经指数缩水2/3,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今。而究其缘由,只是因为那时有一个人离开了日本。

同样是在1990年9月,已萧条良久的美国经济却奇迹般地好转,所有经济指数全面飘红,全球经济的风水自此从日本转到了美国。美国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却不知此时有个人正从日本来到美国。

一直到1997年,美国经济继续着莺歌燕舞。但又一个奇迹般的转折在瞬间发生。1997年10月27日,重创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一。那一天有一个人正坐在美国西雅图国际机场的候机厅,等待着飞往中国的航班。

而中国的经济在1997年成功完成宏观调控,步入稳定高速增长的阶段,其势头至今未衰。这一切只是因为那个人回到中国后再未离开。

那个“小人物”当然就是我自己。

对于这样的“胡言乱语”,明察秋毫的朱镕基总理自然不会相信。他立即反驳说:“中国经济发展得好,是因为政府领导有方。”呵呵,我也绝对相信中国经济发展得好,是因为政府领导有方。

我想,这虽然是个半开玩笑的自我介绍(不过一切都是真实的,所有的时间点几乎是一天不差地吻合),但却是一种颇为有趣也有效的自我营销方式。对于这个故事和讲这个故事的人,朱总理想必一定难以忘却。虽然大家不一定非要学我的“宏观经济故事”,但必须认识到,

无论作为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营销自己,传统的营销模式在今日已难以奏效,娱乐作为未来营销的重要手段一定是大势所趋。

放眼机窗之外,太平洋上空的云层波澜壮阔,如同无边无际的大海,偶尔从云块缝隙间露出的蓝色海面倒像是零星点缀的小岛。公司与员工的关系,有时也像眼前的景象这般扑朔迷离……

我的思路又回到一个多月前的那次回国经历上。

那是9月中旬。我已被定为微软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总经理,总部给我3天时间回国完成初期的筹备工作。那时北京的微软中国公司也刚成立不久,我请微软中国公司的人事部经理帮我在上海安排了一次集中面试。面试官是我从微软中国公司借来的两个管技术的经理和3个懂技术的员工,加上我一共6个人。地点在当时上海最高的商务大楼——上海商城。

我们将租来的一个大房间隔成6间,进行流水线式的面试,我是最后一关。对于整个面试流程,我完全复制从微软总部学来的面试方式:第一,要连过6关;第二,一票否决;第三,当场录用。任何一个面试官对来者不满意,都可以当场否决。任何一位应聘者,如果顺利通过前面5关到达我的面前,倘若我也觉得满意,我会立即当场告诉他被录取的结果。后来这第一批员工告诉我,这是他们第一次在中国见到这种面试方式。

其间还发生了一件让我啼笑皆非的事。一位应聘者通过第一道面试后,就再也找不到他了。那时手机还不普及,人事部经理打电话到他家里,他说以为面试已经结束了,正等着通知啥时候去上班呢。那时候国内的企业一般面试一次就过了,他根本不知道微软要面试这么多关。于是我们又把他叫回来继续面试。

50个应聘者,我们一共录用了25人。他们就是上海微软的头一批正式员工。

招聘结束,我又马不停蹄地在上海滩寻找新公司的办公地点。1997年时上海好的办公楼真的不多,最后我选中地处徐家汇中心的美罗大厦。那时徐家汇还没有那么繁华热闹,但已初显商业中心的雏形。我看中美罗大厦最重要的原因是交通方便,我知道对员工来说交通永远是工作与生活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在于,美罗大厦是刚刚竣工的新楼,有足够的空间方便于公司未来的扩展。在我脑子里描摹的蓝图中,这个技术中心的未来不是50人、100人的一家小公司,而将会有500人、1000人的规模。

看楼的当天,我就和美罗大厦签了合约,租下了19、20两层(后来果然因为公司规模扩大又租下了21、22两层)。美罗大厦给我的优惠条件也很好,因为我是第一家和他签约的客户。在他们看来,微软公司一进去,这楼将来一定会很火。

回国之前,我面对总部的上级领导发表就职宣言,承诺要把上海微软建成一个完全微软文化、完全微软管理模式的分公司。看着他们频频点头,我知道这种承诺是我的顶头上司们绝不会产生异议,也是他们最容易控制的。其实,对于我这个管理者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因为这样的公司文化和管理体系,我已经非常熟悉并完全习惯了。不过,一切是否真能如我所愿呢?

中国人也会做管理

在我回国创办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的20世纪90年代,美国企业界里似乎流行这样一种看法:中国的研究及技术人才很优秀,但往往难以胜任管理工作。对此观点,我是百分之百地反对。我不否认,不同的民族在擅长的领域之间存在差异,比如法国人长于艺术,奥地利人在音乐上表现更杰出,美国人更胜任商业创新的工作,但这仅仅是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土壤所决定的。

那时在中国的很多外企中,中国人还没有进入最高管理层。但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只是因为做管理需要经验的积累,本地员工还没有培养起来。那时的我就坚信,5年之内很多中国外企的总经理都会由中国人来担任。因为中国有世界一流的人才,中国人在自己本土的企业当然也能干出世界第一流的业绩。

当时总部对我提出极为苛刻的要求:我可以从美国总部带4名经理来中国参与创建上海微软,但一年之内必须将他们送回去。我趁机作了这样一个尝试:当中心的管理系统初步建成时,我就让这4名经理悉数返回美国。因为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要培养本地人才,他们走了我才有足够的空间提拔本土背景的员工。1997年底,中心正式开始运行,我手下新招募的第一批本土员工有25名。4年以后,这支团队扩充到400人,其中来自美国总部的只有我一人。规模扩大的同时,4年之中上海微软还成功完成“三级跳”:从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升格为亚洲技术中心,又从亚洲技术中心升格为全球技术中心。并在多项技术和管理指标考核中位居微软海外分公司第一。实践证明,由于采用了正确的制度和方法:我领导下的清一色中国人的管理团队是微软全球最优秀的团队,“中国人不会做管理”是个伪命题。

公司开张第一天,我发了火

11月4日,新员工来美罗大厦报道,新公司正式开张。我们新租下的办公区还没有结束装修,就暂借了4层楼的几间房间来办公。那也是没装修好的房间,除了一些借来的桌椅,房间里空空荡荡,甚至连一台电脑也没有。就在那里,我开始了后来被上海微软的员工们称为“黄埔一期”的新员工培训。

我刚进微软时接受过新员工培训,但时间不过半天而已(公司介绍、发放工作必需的门卡和电脑账号等)。我觉得那远远不够,所以定下了两个星期的新员工全面培训计划,我称之为新员工培训营(Service Camp)。员工则叫它“魔鬼训练营”。从第一天开始我就自任新员工培训营的“总教头”,手把手地教他们基本的职业规矩。除我之外,还有另外4名“教头”,他们是我从美国总部挑选的4个华人,如今是上海微软的第一批部门经理。

我的第一堂培训课,讲了足足两个小时,从微软公司的历史讲到世界软件业的发展趋势,从技术支持对于微软全球战略的重要性讲到微软员工的职业规范。从头到尾我都是用英文在讲,讲得激情四射。后来员工告诉我,很多人其实什么都没听懂,或是只听懂了一点点。但他们十分震撼,感觉到这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外企。

本土化的第一步:改变语言习惯

第一堂新员工培训课也是我在中国的第一次演讲。因为多年来讲英文已成了习惯,当时刚从海外回来也感觉还是英文容易一点。更重要的,我以为既然是一家微软分公司,说英文是理所当然的事。包括回国初期我去大学招聘的时候,演讲也全是用英文。我的想法是,英文是国际语言,应该都能听懂,再说我要招的员工如果连英文都听不懂我当然就不会要了。

后来我渐渐意识到,这些想法其实是错误的。毕竟这是在中国。

英文在外企里当然是很重要的交流工具,但无论如何也只是一种交流工具而已。交流时不能只图一方的方便,而要照顾双方的沟通顺畅。

所以,从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起,我就尽量在公司的日常工作中不讲英文(除非某些专业技术方面的词汇)。我更不想用英文来显示我的“海归”身份,面对公司以外的人,我在交谈中也特别注意不夹杂英文单词。所有场合的演讲也用纯中文。经过一段时间的刻意努力,我完全做到了用纯正的中文与人沟通。

这种语言习惯上的改变和我未来的管理理念也很相近:仅把西方的东西原样照搬到中国来是不够的,必须适应本土环境而加以适当改变。在我的管理概念里:西方式的规范必须加上中国式的人情,两者缺一不可。这种管理理念乃是基于我对人性的独特理解。

第一天的员工培训结束,我把所有人召集在一起,在徐家汇东亚饭店的一楼吃晚饭,权作上海微软的开张典礼。25个新员工加上我们来自美国的“五老”,分成三桌。席间,大家边吃边闲聊,一个叫丁毅的新员工随口说到了Linux的技术功能。此前,他在上海一家证券公司工作,那里工资很高,但管理十分松散,几年下来他觉得长进不大,因此前来面试进了微软。

我听见他说:“其实,我感觉Linux的很多功能一点也不比Windows NT差,真的挺不错。”听到这话的一刹那,我不由沉下了脸。当着众人的面,我立即说道:“这个人不是微软人,我不要与这样的人说话,大家也不要和他说话。”空气一下凝固了。此后满桌子的人真的没有人再和丁毅说话。

第二天,脸色苍白的丁毅来办公室找我。我看得出,他背负着极大的压力。丁毅对我说:“作为一位总经理,您昨天那样当着大家面说的一番话,我觉得真的太重、太严厉了。我几乎承受不了。虽说Linux是Windows的竞争对手,可我不就是说了一句Linux的好话吗?而且我刚进公司,就被总经理点名批评,还让所有人不跟我说话,我在公司里以后怎么做人?我想不通。昨天晚上回去,我几乎一宿都没睡着。”

同类推荐
  • 大思想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思想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劳动人民推动的,这是几千年来思想家们总结出的结论。然而,伟大的思想家们的思想又影响着人们。因为,大思想家的思想是从劳动人民中产生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升华和结晶。本书所选的大思想家,都对世界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行为、思考等等领域。
  •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本书介绍了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四大南宋诗人的文学生涯。
  • 与郑和相遇海上

    与郑和相遇海上

    绕过好望角世界第一人,揭开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开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破解郑和船队之谜。人类“大航海”先驱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1405-2005)!“既是一部弥足珍贵的学术著作,又是一部语言精美的文学读物,更是一部弘扬我国古代文明的极好教材!”
  • 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纪录

    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纪录

    《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记录》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军事系列图书”之一,《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记录》图文并茂,结合狙击手的经典事件、装备以及狙击手训练要领等,介绍了近代以来世界上最顶尖的狙击手,还有狙击手手中的致命武器,《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记录》将为您展现一个精彩纷呈的军事世界。
  • 谭东之歌

    谭东之歌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谭东不愧是这样的好同志,好战友。我为之精神感染的同时,也为之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弘扬谭东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谭东虽然走了,但精神永存,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一曲《谭东之歌》,满怀着诗人的一片赤诚,携带着时代的主旋律,讴歌我们的英雄。谭东不仅是我们公安系统政治工作培养和树立的重大“典型”人物,更是这个时代涌现出来的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热门推荐
  • 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

    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电视台长

    电视台长

    一年一度的选秀即将拉开大幕,各大电视台之间硝烟味渐浓,为赢得收视率各出奇招、死磕到底……选秀“一哥”南城卫视一条路走到黑,继续玩性别概念造“伪娘”;地方台“大佬”滨城卫视放眼世界,引进偶像模式成就“草根帝”;后起之秀苏城卫视剑走偏锋,大搞相亲节目火了“拜金女”,到底鹿死谁手,谁又会功败垂成?本书以小说的形式,犀利揭示了电视选秀背后的潜规则和整个操刀过程,精彩展现了中国电视产业的操盘手电视台长,带着相同的“镣铐”,秉持各异的理念,一起舞动着中国电视发展的大旗。
  • 欢喜冤家好姻缘

    欢喜冤家好姻缘

    “好姻缘两意相答,你本是秋水无尘,我本是美玉无瑕。十字为媒,又不图红定黄茶。我不学普救寺幽期调发。你怎犯海神祠负意折罚?生也因他,死也因他,恩爱人儿,欢喜冤家。”《折桂令》童童学士。不管是江湖儿女,还是富家子女,相见时总有一些矛盾。有些两情相悦,有些互不理睬。但也不是所有的男女相见就是冤家的,一见面就是冤家的主,当然有很多的乐趣。
  • 主脉

    主脉

    强者血脉脉脉相传,一个由异人类强者和普通女子所生的孩子是否能继承父亲强大血脉......
  • 守卫者传奇

    守卫者传奇

    神秘莫测的世界,遍地都是宝石!而想要成为这里的强者,必须要借助这些奇异的宝石提升自己的能力,强大的怪兽对宝藏虎视眈眈,一群少年如何寻得奇珍异宝与之周旋,这是守卫者的故事!成绩平平,家庭凌乱的少年,忽然成为异界的一名宝藏守卫者,在各种怀疑、锻炼、伤害之后,看我如何演绎一段守卫者的传奇!
  • 压寨公主

    压寨公主

    粱都有个恶公主,凶悍刁蛮广流传。粱都有个佳公子,俊美优雅似潘安。自古英雄爱美人,公主爱美男。刁蛮公主看上了佳公子,可惜翩翩公子只爱温柔淑女,硬是冷落了公主一颗芳心。恶女公主阴险一笑:我是公主我怕谁?果断出手将佳公子的心上人远嫁他乡,不料成婚当日,公主小魂魄飞天,神仙怜悯重生之后发配错了灵魂!公主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不幸落入山贼窝的悲催女二……
  • 现实社会的城市

    现实社会的城市

    从一个不知名的农民工,无意中获得一种特异功能,带给他无数次的好运,让他和他的家人都过上了最幸福的日子。让这个现实的社会也充满了爱意。
  • 王者:王俊凯

    王者:王俊凯

    郑重声明:本文纯属想象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本文中所出现的地点人名,请读者不要自动补脑。他,是一个孩子,以后会是一个少年,一个真正的男人。他,会很努力他会很坚强。他,会用很好的运气,机遇。但,他有自己的底线。他的能力,他的魅力。他,无论怎样,都是最耀眼的存在。他,终将是这个世界上的传奇。再次声明:本文纯属想象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本文中所出现的地点人名,请读者不要自动补脑。
  • 薄爱萌妻:高冷总裁请让路

    薄爱萌妻:高冷总裁请让路

    “娶我?我是学生啊学生!你是脑袋长水泡了还是短路了?”What?女大学生被称霸亚洲实力前十强的天樱集团总裁相中并强行要求娶她为妻?为什么一定要和这种超没品,超自我,个性超拽的大叔连成一线?那只会挡她前车之鉴的人,别以为自个儿有几个臭钱就为所欲为了!渣男!明明有着天差地别的两个人,怎么会在一夕之间变成他的妻子?她是品行端正,行侠仗义的优等生,曾赢得WWE职业摔跤大赛总冠军。然而,这位所谓的高冷总裁,又该如何制伏这只随时发飙的小猫?终究是她被制伏,还是他被制伏?“喂!这位大叔!麻烦你,请让路!好狗不挡道,挡道的~都是路障!”
  • 邪皇驯逃妃,臣妾有毒

    邪皇驯逃妃,臣妾有毒

    简介:(本文是现代自强独立的小女子在古代找到真爱的故事。女主个性独立得很别扭,男主腹黑得很欠揍。虽然过程很纠结,结局一定很完美~坑品保证,亲们放心跳坑吧~))菱歌开了新文,求支持~:http://novel.hongxiu.com/a/808233/俏厨娘,秀色可餐-----携子闯江湖。她执掌“鸿鳞阁”,手握天下讯息,见钱眼开,待价而沽,来者都是客,人走茶即凉。却不知她再次穿越而来,只为还一份知己之情。绝情弃爱,薄情负我之人,我亦待之无情。他左拥右抱,妃嫔成群,却迫她入宫,只想重拾旧梦。“朕年过而立,膝下无子,龙嗣不兴,滋事体大,举国忧心,若卿家这一击使朕不能人事,这可是逆天之罪,罪无可赦。”她无奈入主太医院,伺机报复,绝不认输。他一忍再忍,终究忍无可忍。“陛下,此及楚大夫所配之良药,可助陛下大展龙威。”他一脸黑线,怒砸医堂,赐她一夜春宵:“楚卿先试试药力如何?”他如暗夜中的鬼魅,不经意的相遇。“你好香,”初见时,他笑得邪魅,“我会再找你。”“你也不错,下次再约?”她媚笑回应。“我等着你亲手揭下我的面具,拿下我的面具,看到我的脸,你就是我的人了。”他似是诱惑似是胁迫。“哈,夜魃大人的生意经真不错。看了你的脸就是你的人?那摸你一下岂不是下辈子都要跟着你了。”她大为不屑,嗤之以鼻。终于有一天,她发现,原来,他一直守护在身边。-----本文也许稍稍慢热,亲只需一点点耐心,一定会看到一个精彩的故事。如果喜欢,收藏吧,嘿嘿~--推荐:菱歌的已完结文:http://novel.hongxiu.com/a/592171/强宠王爷,我不是你的妃新文:http://novel.hongxiu.com/a/723520/狼嫡女,翻手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