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71700000018

第18章 行动篇(5)

阿里巴巴的这名员工,是因为参加2003年广交会而染上非典的。当时阿里巴巴的中国供应商项目承诺要帮助他的客户参加各种展会,去展示客户的产品和资料,其中当然包括最大的外贸展会——广交会。虽然展览开幕的时候广州已经明确确定为疫区,但阿里巴巴还是派员工去参加了广交会。这位员工从广州回来后本可以休息,但她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完,所以,主动回到公司加了一会班。很快,这位员工被确诊为非典患者,同时,整个阿里巴巴也迅速被杭州政府确定为重点防范对象。公司办公区域被完全封锁,几乎所有员工被隔离在家。整个阿里巴巴陷入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

对于隔离,理论上像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子商务公司是可以用在家办公的方式来解决的,但问题是没有一家中国公司真正在这个方面有过经验,因此,2003年五一长假结束前一天,已经得知公司被完全隔离的阿里巴巴所有高层都忙着整理通讯录,安全电信部门给员工的家里安装电脑、宽带和通讯设备的时候,没有人知道阿里巴巴能否度过这一关。众所周知,阿里巴巴是个电话销售业务巨大的公司,阿里巴巴却要把所有的业务都分配到被隔离员工的家中,这是存在风险的。

更大的风险在于被隔离员工的心理波动,阿里巴巴有相当比例的员工是家在外地的单身员工,他们多半租在一些偏远的农民房里,有的甚至没有窗子,仅仅是一个睡觉的地方。而在隔离期间,这种房子的门口会站上一名警察和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水、食物都由他们送到房间内,员工的活动范围就在房间内。因此,他们能不能在整个隔离期安全度过而不产生心理问题都是未知数,更不用说完成当时节节上升的业务流程了。

阿里巴巴本身也承载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因为阿里的员工感染上非典。“为什么要在此时派员工去广交会”,成为外界对马云的主要指责。马云甚至为此专门写了一封给阿里人和阿里家人的信件,主动承担了不应该让员工去广州出差的责任,那封信件中马云的无奈和无助心理多少有些流露。

正如财经作家郑作时所指出的:几乎所有的条件都指向阿里巴巴将面临一场灾难的结局:错过业务发展的高峰是一场灾难,因为员工出现问题业务流程被迫中断也是灾难,出现大规模员工抱怨造成人心涣散同样是灾难,包括他们的领袖马云。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成为事实。成为事实的是,整个阿里巴巴业务量上升造成的繁忙被撑持过去了,虽然阿里巴巴这个过程没有也不可能招人;甚至没有多少客户知道阿里巴巴处于完全隔离这样一种状态,阿里巴巴给客户的感觉是完全处于正常的状态之中。

即便是现在,都很难去理解和解释当时阿里巴巴是怎么度过这个灾难性的时刻的。可以找到的解释是,这本来就是一家给人提供互联网技术服务,本身具备远程协作能力的公司,他们应对这种远程协作环境有先天的优势。这种对先进技术的掌握让阿里巴巴在灾难面前,能更好地传递彼此之间的相互激励。有一个细节事后被不断提起:为了解决单身员工独处时的心理问题,他们甚至利用网络举行过好几次公司范围内的卡拉OK大奖赛。

非典正好成为一个高度凝聚人心的时刻。这是一场不大不小的灾难,在这个灾难面前,当时已经有几百人的阿里巴巴从一个小型公司重新又回到了马云团队的时代。灾难使这家公司重新得到马云团队在湖畔花园50万元创业时所要面临的那种悲壮的激励。这是阿里巴巴和马云所不曾想到的。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之后的马云和阿里巴巴能这么有底气地放言,经历过华星风波、回到中国以及非典三场内部的考验,马云的阿里巴巴团队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很难想象,其他的互联网公司会有这样的偶遇,别说互联网,好像放大到整个中国工商业,阿里巴巴这样的案例也并不多见。

非典对马云来说的另一个收获是,非典前被秘密安排的一个小分队,正好在非典期间被隔离了,他们抓住这个时间,推出了淘宝。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是个典型意义上的非典宝宝。非典,让这家仅仅4年的互联网公司成就了他的成年礼。“立刻、现在、马上去做!”我想,面对任何突发事件,甚至像非典这样的灾难,毫不缺乏执行力的马云及其团队都会比那些充满了思考和争论的公司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和把握机会的能力——既然如此,那就去做吧,倒立也可以赢。

案例2·个人品牌决定马云的执行力

很多人说马云会忽悠,但没有人会否认马云本人有着极强的执行力。会忽悠算不算执行力呢?马云并非名牌大学毕业,相反,打架转学三度高考的童年反倒像个不良少年,免费为外国人当导游在当年很多人眼中,这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典型,在那个时代,甚至可能再扣上一顶崇洋媚外的大帽子。不过,就像金庸笔下的韦小宝一样,这样的经历反倒让马云有了更多的民间土智慧,以及土执行力,效果还蛮好。

我们看马云6分钟搞定孙正义,上个卫生间确定8200万美元投资,打个高尔夫就跟雅虎达成10亿美元合作,若非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普通人能做到吗?没有个人品牌,能做到吗?再看马云说北上就北上,想南下就南下,纵横大江南北,说请金庸就把金庸请到了,说搞个西湖论剑就真的把互联网的大佬们全请到了,想想看,没有中国黄页和外经贸的积累,没有个人品牌,能办得到吗?

对个人而言,需要段位,需要人脉,需要个人品牌。为什么呢?执行力可不是自己做了就算了,而是要调动资源,实现结果的。自己啥都不是,怎么算执行力呢?比如,自己就是个学生,每天早上自己去跑步,这不叫执行力,这叫有毅力。如果你是学生会主席,三下五除二,把专家名人请来了,把赞助拉来了,把事给办得漂漂亮亮,这才叫执行力。而且,越是有个人品牌的人,执行力越强。个人的执行力,也是一种正向反馈系统,个人品牌也是不断积累的成果,你的个人品牌越强,执行力就越强。

马云小时习过几年武,是个金庸迷,自称风清扬。2000年7月29日,Porter和马云在香港出差。当时阿里巴巴负责公关活动的是市场部副总裁Porter(中文名字是李博达),他是个地道的能说中文的美国人,来阿里巴巴前是北京奥美公关公司的总监。一位记者发现马云喜欢金庸小说,就为马云和金庸安排了一个会面。那天,马云和Porter如约来到“庸记酒家”,马云见到自己崇拜多年的偶像,激动异常。那天谈了3个多小时。在这3小时里,金庸没说几句话,从头到尾都是马云侃。临别,金庸为马云手书:“神交已久,一见如故。”从此,两人成了忘年交。

几个星期后,马云打电话给Porter:“我有个想法,现在中国互联网的CEO都在打架,我想邀请金庸和新浪、搜狐、网易、8848的掌门人一起搞个西湖论剑,你看怎么样?”Porter一听就急了,连忙说:“你疯了!这是不可能的!几个CEO之间关系都不太好,金庸又很难请到,你能不能给他们先打个电话,如果他们都同意,我可以协调。”当时Porter生怕马云让他做这件事,也巴望着马云第二天就把这事忘了。

第二天,马云打电话邀请金庸,没想到金庸当即就答应了。马云再打电话给丁磊和王峻涛,两人都是金庸迷,一听金庸要来,立马答应。马云再打电话给张朝阳,张朝阳虽没读过武侠,但也没拒绝。马云最后打电话找到了王志东,这位网络老大有点矜持。临到最后几天,王志东突然打电话给马云,说他有事不能来了。马云一听就急了:“哥们儿,你这不是坑人吗?”于是立即杀到北京找到王志东谈了2个小时,生拉硬拽把王志东搞定了。

在Porter看来是异想天开的一件事,马云独自一人用了2天时间就搞定了。事后,马云对Porter说:“做Business就这么回事,想是可以想很多,但重点在做不做得出来。”其实也不怪Porter会觉得不靠谱,做公关最核心的就是资源,从政府资源到媒体资源,从名人资源到执行资源,只要有资源再大的事也不是事,也许Porter并不了解马云的小个子所拥有的巨大能量。事实上,马云是真正的中国互联网之父,他涉足互联网产业比号称中国互联网先烈的当年的瀛海威还要早一个月,名副其实是中国互联网“风清扬”级的人物;而后来,号称中国网络营销妖人的周鸿祎也要称马云为老师,杨致远跟马云商量把雅虎中国交给马云的时候,基本上就把周鸿祎这个堂堂的雅虎中国区老总给蒙在鼓里了。

2000年9月10日,74岁的金庸来到西湖,前来赴会的还有新浪的王志东、搜狐的张朝阳、网易的丁磊、8848的王峻涛,同时还有不请自到的上百名记者。开场白自然是金庸:“我最近和张朝阳先生讲一件事。有一位老先生在几千年前,在钓鱼的时候用直的鱼钩,愿者上钩。这就是说他本意并不想骗人家上钩的。后来这位老先生慢慢走到东方,走到杭州,他不钓鱼了,他拿一个网撒下去,愿者上网。他不是故意骗人家上网的,愿意的就上来吧。有一次鱼在水里游,张朝阳先生看见很高兴。我当时问张朝阳,‘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张朝阳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呢?’所以今天这个会,我第一想表达的是:西湖上网,愿者上网,大家都快乐地谈。”

提出网侠的概念,把网络与江湖扯到一起,让中国网络江湖化也许是马云的有意为之。结果那次会上,五位掌门人谈武侠多于谈网络。五位网侠论剑的结果是每人得到了金庸手书的“笑傲江湖”。

第一次西湖论剑时,王志东、张朝阳和丁磊,被人们称为中国网络的“三剑侠”,马云的名声远不及这三位,阿里巴巴的名声也远不及新浪、搜狐和网易。那时人们提起网络总是联想到这三位,而马云这个中国互联网之父却常常被人遗忘。马云对此一笑置之:“我确实比他们三人更早投身互联网,但我不觉得,也不习惯,更不喜欢别人称我做中国互联网之父。这名字不应该是这代人的,应该是上一代的。况且互联网并不论资格,我不喜欢父,只喜欢子。”

第一次西湖论剑之前,三大网站、三大掌门人的说法是有的,但并无五大网站、五大掌门人之说。而西湖论剑之后,五大网站和五大掌门人自然而然被业界和社会接受,虽然阿里巴巴当时的实力与前三名网站的实力相差不少。西湖论剑的成功是不言而喻的。

在联想的柳传志看来,领导人大而化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孔雀型的,以个人魅力取胜;一种是老虎型的,以发号施令树威。从这种分类来看,史玉柱与马云均属孔雀型。无论在外界如何被误解,无论公司陷入如何的困境,追随的人始终没有放弃对他们的信心。

外人看来忽悠的马云,对阿里巴巴的18罗汉却有着不寻常的感召力。“无论什么时候看到他,你在他眼中看到的都是自信,我一定能赢的信心。你跟他在一起就充满了活力。”作为18罗汉之一的阿里巴巴副总裁戴珊如是说。“在你绝望的时候能让你看到希望,能跟着走。”刘伟也如此评价史玉柱。在一些人眼中,史玉柱带着邪气,在刘伟等内部人看来,史玉柱是个重情重义的人。5年前,陈国出车祸,史玉柱连夜从兰州飞回上海,全公司停掉业务给陈国办后事。此后每年清明,史玉柱都会带着公司高层去祭奠。对高层用车,也只用SUV,并禁止在上海之外自驾车。与史玉柱一起爬过珠峰的费拥军,说起追随多年的理由,用的是“亲情”一词。他们相信这一点,在公司财务困难的时候,程晨甚至会从家里借来钱援助史玉柱。

马云与史玉柱都具备领导力的核心特征:提出大家都认同的愿景,并使用有效的激励手段。从创业的第一天起,马云就宣称,阿里巴巴会成为最伟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他也让部将们相信,公司上市时,会得到更多。两三年前,阿里巴巴的员工特别辛苦,待遇也不好。有人抱怨,宁愿不要期权,多发点工资。马云的解决方案是:要有信心,我把我的股份稀释点给你们。1998年,从珠海去无锡的面包车中,史玉柱对那些20个月没领工资的追随者承诺,将来有了钱,一定会补偿。在征途的时候,他会告诉员工们一个梦想,说巨人网络将来会上市。尽管那时候,外人几乎不相信。

尽管同为孔雀型,在关系处理上,史玉柱与马云还是有所不同。马云与18罗汉更多的是师生、朋友、伙伴关系。“不懂”网络技术的他提出愿景,业务与管理放手让部将去做。而对实操擅长的史玉柱,与部将则是一种追随者关系,他也充分放权,无论是人权还是财权。但他也会在每次商业的成败关键环节亲力而为,做脑白金时,他亲自调研了300名顾客,公司将要发的软文,他与大家一起,按10大标准篇篇审核。追随而非伙伴关系,与史玉柱的经历有关。1989年第一次创业时,2名员工与史玉柱在利润分配和股份多寡上发生争执,史玉柱一怒之下摔了2台IBM286。那时起,他就决定,今后身边的人将只是追随者而非合作者。他从来也只考虑子公司与人共股,母公司一定自己控制。对手下,他更喜欢的是战术人才,而非战略人才。

同类推荐
  • 中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中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本书内容包括: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概述、货币资金风险管理、汇率风险管理、成本风险管理、预算风险管理、企业财务报告风险管理等。
  • 史玉柱最有价值的商场博弈

    史玉柱最有价值的商场博弈

    对于巨人的失败,史玉柱总结的教训是:“以前很少想输赢,经历了一次挫折,现在会知道做任何事不能太浪漫,成功、不成不败和失败三种情况都要想到。成功了,接下来要做什么;失败了,我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应对。比如巨人那一次,我应该预计到有没有钱去填窟窿。现在我做一件事,三种情况都会想到。这是摔一跤摔出来的。史玉柱的商场博弈,是智慧的博弈,是勇气的博弈,更是精神的博弈。史玉柱的历程告诉我们,只要精神在,是什么都无法把我们打倒的。史玉柱似乎没有失败过,因为他的精神没有被击倒过。史玉柱是永远的巨人。
  • 实战数据库营销

    实战数据库营销

    本书系统讲解如何进行数据库营销,包括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库营销、进行数据库营销的重要意义,帮您唤醒已经沉睡的客户,挽回即将离去的客户,找寻、挖掘、留住更多价值客户,系统提升客户复购、追销、转介绍能力,让您的市场营销策划活动创意无限并与众不同。重点是让读者认识到数据库营销的重要性,引起重视,同时教会大家进行数据库营销的方法。本书还包含大量的实例,对于想从事数据库营销的读者会有很大的帮助。
  • 照着做,你就能带好团队

    照着做,你就能带好团队

    领导者只是一个角色,何谓领导者?一提到领导者,现在很多人会抛出“天赋论”,认为要做领导者需要相当高的天赋和能力才行。但是,我认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想提醒朋友们不要误解领导者的概念,领导者,说到底就是一个团队或组织在开展工作中的一个“角色”,领导者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也不具有高于他人的价值。
  • 给马云一个团队,他会怎么管?

    给马云一个团队,他会怎么管?

    这是一本直接向全中国最牛团队取经的团队管理书籍。如何带好一个团队?这让许多中高层管理者、职业经理人感到困惑!尽管有很多书籍在向我们不厌其烦地传授带团队的方法,但仍无法完全解决带团队过程中诸多潜在而未知的新问题。本书将用直接简单的语言,以“像马云一样带团队”为视角,展现阿里巴巴这支神秘的团队,向广大读者诠释马云及其团队执行力的管理之道和创新理念。本书颠覆了传统经管书说教式的、高深莫测的管理理论,以马云日常工作中如何抓团队的简单实用语录为主线,用这些企业内部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和全新的不落俗套的幽默生动诙谐的小案例作为辅助,力图帮你解决管理团队过程中复杂棘手的问题!
热门推荐
  • 反派女配上位记

    反派女配上位记

    "不想当boss的女配不是好女配!重活一世不再当炮灰,打压女主,拉拢女配,分裂男主势力,搜刮古董宝藏,出任反派女boss,从此走上人生巅峰,顺便看看那女人怎么上演宫心计!某男微微挑眉,轻笑道,你,咋不上天呢?这只祸害只那蹦出来的?哼,姐才不上天呢?姐要逆天~怎么才能弄死这只祸害?不弄死弄走也成啊!急!在线等!!!"
  • 魔君,请你温柔一点

    魔君,请你温柔一点

    初见,身中剧烈媚毒的他,粗暴的夺去了她的第一次!激情后清醒,看着出现的太过凑巧的她,他将她带回了他的领地!本以为她是敌人想要安插到他身边的一枚棋子,却不曾想,她什么人都不是!不能自控的情感,在他心中渐渐滋生,可当他失手将她打下山崖的瞬间,他疯了…
  • 染指二婚娇妻

    染指二婚娇妻

    你堂堂总裁,怎么会喜欢我这个离过婚的女人!?我躲开他炙热得要把我融化的眼神,低头说道。“天让你离婚,就是让你来到我的身边,让我疼、让我爱,实践证明,只有我配得上去爱你!”他把我的下巴托了起来,话毕就一口吻上我的唇。他的吻是那么霸道、那么用情,让我情不自禁想要回应……”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推开了他……“没有为什么,我不介意你做我的二婚娇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丘小姚恋阡陌

    青丘小姚恋阡陌

    缘分就是如此巧妙,他让我遇见了神界的天之骄子——逍遥神阡陌,既然让我遇见了,我能放手?简直可笑。“小东西,和我一起走吧。”“小姚,不错,挺好听的。”“我叫阡陌,”好像怕我不知道似得,他用手指在我的毛上写了一遍。“阡陌?真好听。”“你,该死,任何人都没有资格伤害小姚,既然你伤害了,那就去死吧。”清冷却如死神般的声音,一眨眼,魂飞魄散。果然,我的阡陌就是厉害。
  • 优秀员工不抱怨

    优秀员工不抱怨

    你还在抱怨工资太低?抱怨工作条件太差?抱怨工作太累?抱怨压力太大?抱怨工作枯燥乏味?……别再抱怨了。在你的抱怨声中,那些默默苦干的人已经远远赶超了你。突破职业瓶颈,获得职场重生,与其抱怨工作,不如改变自我。让自己永不“贬值”。
  • 棺木床

    棺木床

    异木床频发离奇命案,死者皆因恐惧而肝胆破裂死亡;古怪棺椁惊现人间,棺材手莫名自虐自残、或死或逃,幸存者终年长蛆,惨不忍睹。凶手是人是鬼,之间又有何联系?有人言,木床命案可能是因材料源于那口生满咒怨的棺木所致……
  • 逗逼生涯:高冷男神爱屌丝女神

    逗逼生涯:高冷男神爱屌丝女神

    韩念薇是个吃不胖屌丝女神,自从碰上了高冷男神安逸轩(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 走进声音世界(物理知识知道点)

    走进声音世界(物理知识知道点)

    走进声音的世界,聆听关于声音千奇百怪的趣闻,学习关于声音的各种知识,了解声音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你会对声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各种声音,不仅让我们有耳福,还为我们的生活造福。
  • 社交口才

    社交口才

    社交口才是培养社交能力的重要一环,是最为神奇的公关密码。拥有它,你可以使自己说话更具有风度,增强自己说话的魅力,使自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社交口才》一书精心构筑、旁征博引,将引领你快速进入口才艺术的大门。
  • 地外生命探索

    地外生命探索

    本书讲解的主要内容为神秘现象,在资料客观翔实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也许其中的观点并不能为读者接受,但是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就已经达到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