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0900000010

第10章 从"喜鹊登枝"到"金光大道"的人生历程及其创作 (10)

还是那句话,研究文学,就从文学本身出发,细心体会作品在哪些地方触动了自己的阅读感受,一切外在的尺度都无法代替文学感受,虽然浩然抒发的集体主义精神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政治宣传色彩,可在写作方面,浩然用小说有效地证明了他的文学性。翻阅《艳阳天》,乃至《金光大道》,在虚构的阶级斗争故事背后,令读者激动的不是阶级斗争的惊天动地,而是萧长春们为坚守某种生活理念而共同奋斗的激情与愉悦。不管他们坚守的理念在当时和如今有何种评价,哪怕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激情,无论什么时代,年轻人的蓬勃奋斗总是令人振奋的。读浩然小说,其间内蕴的青年人的奋斗与乌托邦激情,使之不同于其他合作化小说,随着阅读我们明显感受到一种激昂的青春气息。《艳阳天》里一群全心投入农业社建设的青年搞起了封山育林、广植果园的试点。在这块新开垦的苗圃上,我们读出青年人的憧憬:"年轻人为什么不欢乐呢?......他们心里充满着春天,春天就在他们的心里边。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欢乐与追求。这片绿生生的树苗,是他们共同的、绿色的希望。在他们的眼前,常常展现出一幅动人美景:桃行山被绿荫遮蔽了,春天开出雪一般的鲜花,秋天结下金子一样的果实;大车、驮子把果子运到城市里去,又把机器运回来。那时候,河水引到地里,东山坞让稻浪包围了;村子里全是一律的新瓦房,有像城市那样的宽坦的街道,有俱乐部和卫生院;金泉河两岸立着电线杆子,奔跑着拖拉机......人呢,那会儿的人都是最幸福最欢乐的人了。"这幅美景预支着未来的希望,这群青年人脚踏实地从小小的苗圃做起,一个小火花传递着无限奋斗的激情,这就是青年人的特质,为了心底的美好期盼,他们努力克服现实中的困难。《金光大道》中的高大泉带领青年社员外出采石,为办好农业社节省开销,他们夜宿松柏坡。小说写到一个青年干部为理想起步而精心打算:"高大泉往宿营地走,寂静的山谷响着他脚踏石子的声音。他用手掂着可做柴草的鸟窝,心里盘算起过日子的事情。

他想,现在已经在工地上干了十几天,除去吃用盘费,买的那辆破旧大车的本钱也挣出来了。他想,往后接着干,再领到工钱,就给组员们买口粮;口粮准备充足,余下钱买些肥料,再用到青苗地里;手头还宽绰的话,应当添置几件秋收用的小工具。他想到秋收,就如同小孩子想到过节日似的,心里充满着向往和激动。组织起来的翻身农民,能够从分到手的土地上拿到第一次收获,就算站住了脚,互助合作也有了根基,从此就能够一步一步地朝前发展。"浩然笔下的青年人,像桃花源里的武陵人,渴望超越现实中的生存局限,将共产主义期许的美好未来作为奋发的蓝图,期望创造先前不曾有过的世界,并为之同甘共苦、重义轻利。即使他们努力的目标和结果受人质疑,即使在今天看来那是一个时代乌托邦,但任何时代青年人为其理想而奋斗的本质是无可诟病的。

从现代"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年轻人作为新生力量的崛起,开辟了中国文化新质,青年一代觉醒了,为民族振兴而奔走相告;新中国建立后,同样有一群青年人披星戴月、万众一心地渴望改变旧制度,为创造前所未有的新生活而共渡难关,这种青年人的朝气特质属于人类本性,在不同时代、不分政治意识形态性质的社会里闪耀着它的光芒。在浩然小说里体现出的这种年轻生命的热忱,即使是乌托邦性质的消耗,也成为剥离小说时代政治意识形态话语,打动读者之心的优质文学特质之一。从某种深层阅读体验感触而言,浩然的这类文本完全可以读作青年人为自我认定的理想、青春而奋斗的故事。每个时代,都有年轻人独有的热血抛洒途径。五六十年代的青年人选择了为天下而公的理想,并为之付之挚诚。尽管时代变迁,从不同立场对他们的理想,我们有着个人见解,但在心灵深处,我们无法否认青年人为理想而奋斗的生命本能。作为文学表达,作家在作品里体现的桃花源寻梦者的真诚理想与努力,这种情怀是十七年文学里其他作家不多体现的情感。在这点上,浩然用小说艺术证实了他的文学感染力,是另一个祛除政治话语,浩然小说依然具有存活理由的文学因素。

怎样看待浩然文学本身保有的独特魅力?评价浩然,不脱离时代政治话语是必要的,可是之后呢,作为文学研究,寻到作品与读者心灵交汇的地带才是最重要的,跳不出政治意识形态,不断纠结在历史政治、政策等外围视线,不愿进入文学本身考察浩然的文学性,始终无法说清浩然小说在政治写作之外的独特性。文学说到底,是个阅读体验问题,是人与人、读者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进入文本内部,我们才真正与浩然进行心灵对话。在这种对话中,我们不仅要知道浩然告诉我们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感受到了什么,这才是文学的本质,也是文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可是,这对于长期受意识形态束缚的研究者却是最难做到的。所以,围绕针对浩然的是是非非的评价,我认为只有走进文学内部,在人与人的心灵对话中,体会哪些感触了我们,又是什么打动了我们,这才是体验文学的根本之道,才是说清楚浩然创作独特性的有效途径。

第三节 浩然如何被"经典化"

前面一节提到浩然创作的独特性,接下来我们继续考察浩然在十七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小说创作是如何被"经典化"的。整体说来,新中国主流文学中被塑造为经典的长篇小说为数不少,在政治与文学一体的时代,文学经典化的塑造印刻着政治的印迹。提到众多的红色经典作品,我们耳熟能详,却少有探究这些作品何以能称为"经典",又是怎样被确立为"经典"的。浩然的代表作《艳阳天》、《金光大道》是两部争议较大的小说,尤其是《金光大道》,从20世纪70年代出版到作家不久前离世,针对这部小说的评价褒贬不一。面对这些是是非非的争议,考察浩然留存的时代文学产物是怎么被经典化的,厘清在作者、读者、评论互动的文学场域中,"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的浩然及其代表作如何一步步成为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文学经典,自然意义重大。在当今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如何生产、传播文学效应,如何人为制造文学"经典",这些都为我们认识主流作家的经典化提供了有效渠道。

一、经典的释义与前提

经典,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是经过历史选择的最有价值、最能显示精髓、最具代表性、最完美的作品。根据这样的解释,能够成为经典之作的文本,首先应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展示人类精神的根本问题,并且与特定时代相结合,有代表性和震撼力。在文学创作与传播泛政治化的十七年,文学"经典"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游离了原初的定义。十七年文学经典的生成,政治取舍是关键,经典的生产在于是否符合典范性的文艺政策。在特殊的十七年文学场域中,考察文学经典化历程,首先应关注它的生成前提。

十七年文学体制的生成是浩然本人及其小说《艳阳天》、《金光大道》被誉为无产阶级文学经典作品的前提。一般而言,作品出版进入读者接受阶段,学术团体、报纸杂志具有关键作用,它们充当着阐释者,对文本经典化起主要作用。当代文学取消了晚清以来以杂志、报刊为中心的文学自由生产、传媒机制,文学传媒的自主空间非常有限。政治权力掌控文学创作、宣传渠道,收缩文学批评权利,极大地凝聚权威批评导向并限制异己声音的发声,大大增强了《艳阳天》、《金光大道》等主流文学的"经典化"成功率。

特定文学体制的生成,不仅约束了文学的生产与传播,同时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大众接受者的主动认可,使文学接受达成共识。"受众需求"为《艳阳天》、《金光大道》这类符合体制化的创作经典化提供前提。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受众需求得以实现,归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扫除文盲工作的大力开展,从1949到1956年,党政工作不断强化这项工作的落实。没有扫盲工作的普及,没有文学意识形态功效接受对象的配合,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较低的全国教育水平上,试图加强文学宣传、控制作用,会极其费力。文学服务的主要对象--工农兵的文化普及,是主流文学经典化得以实现的又一前提。

文学作品实现经典化,除文学机制、受众需求外,发行传播也很重要。作家创作产品,必须通过有效的传播途径,使作品普遍到大众阅读的程度,才能使经典化成为可能。《艳阳天》和《金光大道》能在十七年畅销全国,乃至在农村地区可以购买到,离不开官方文化部门的大力发行和售书支持。新中国成立后,全力建立覆盖全国的图书发行网络。1956年,国家文化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出指示,要求基层供销社经营图书发行业务,加强图书发行力度。文学作品才得以进入分散、偏远的广大农村,为六七十年代浩然小说流行城乡创造条件。

经典的树立,离不开特定的文学体制和传媒机制,十七年文学的生产、传播形式为《艳阳天》《金光大道》等主流文学经典化创造了前提。

二、经典化的实现

浩然的"经典化"地位主要是通过两部长篇代表小说实现的。《艳阳天》是浩然三十而立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金光大道》接续《艳阳天》,确立了浩然无产阶级文学战士的地位。根据经典是阐释者与被阐释者文本之间的互动结果,十七年文学经典化过程涉及文学体制、出版、评论、读者等因素。这两部作品毫无例外地遵循了十七年主流文学的"经典化"运作模式,同时显现出不同寻常的特质。

(一)经典的出版及报刊推广

文学作品只有发表或出版,才能面对更多的读者,而不同级别的出版社或杂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面世的第一步成就。《艳阳天》是一本差点被埋没的著作。据浩然在《口述人生》里讲,当雄心壮志的青年作家浩然兴致勃勃地准备将刚刚脱稿的《艳阳天》拿给人民文学出版社时,电话那头的冷淡浇灭了作者的兴奋,转念给了另外一家大型杂志《收获》。很快,这部反映当前农村合作化运动中阶级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得到《收获》的青睐。在发表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辗转又向作家索稿,年轻气盛的作家拒绝给稿,经过浩然所在《红旗》杂志上级领导邓力群做工作,《艳阳天》最终于196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段小插曲增添了小说面世的曲折,也庆幸权威出版社的出版为《艳阳天》获得极大反响、成为经典提供了良好条件。

《艳阳天》面世后,立即得到文学刊物、评论者的关注。最早的介绍文章是1965年1月《北京文艺》上王主玉的《评长篇小说〈艳阳天〉》,文章阐释《艳阳天》的成就道:"比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村中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作者选择这个时期的重大题材,截取典型的生活面貌加以艺术体现,是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教育作用的。"这几乎成为后来每评必重复的评价。确立《艳阳天》作为社会主义现实教育意义作品的性质,在政治大于文学意义的时代,这种评价是正面的,首先为浩然小说经典化提供了政治性的定位。

接着,《文艺报》在2月组织北京京郊公社农民基层干部座谈小说。最高文学机关刊物《文艺报》组织农民读者座谈并推荐作品,这一举措充分肯定了小说的文学政治地位。在大力提倡为工农兵服务的文学时期,《文艺报》举起《艳阳天》这面文学创作实绩旗帜,为小说经典化的确立提供了重要信号。以《文艺报》和农民读者两个群体的名义发出评论,在当时具有权威意义:一个是代表党的文艺喉舌,一个是代表国家的主人。因为受到机关刊物《文艺报》的关注和肯定,小说在发表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快速进入全国文学关注视野。随后,从1965年2月开始,《光明日报》、《天津日报》、《北京日报》、《安徽日报》、《羊城晚报》等重要国家及地方报刊陆续推荐,推动了作品在全国的影响效应。

集作家更大心血而创作的《金光大道》毫无疑问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于1972年8月和10月发表重要评论文章,随后,更多的报刊介入《金光大道》第一、二部的评论活动,《人民文学》、《文汇报》、《解放军报》、《安徽文艺》、《天津文艺》、《河北文艺》、《黑龙江日报》、《北京日报》从1972到1976年不断推出文章,并且引起香港《文汇报》以及日本《咿呀》文学刊物的关注,很快进入全国性的文学关注视野。

(二)学术研究机构对经典化的推进

同类推荐
  • 晨窗集

    晨窗集

    符江的杂文和随笔我几年前就读过,但作为一本结集领略其全貌,还是在这次他将《晨窗集》交付出版社出版之前。尽管对他的作品风格并不陌生,但通读全文,仍为他的杂文、随笔、小品所显示出的内容的丰富性,多方面的知识性和健康的趣味性所吸引。我认为这是一部可亲、可感、可读的难得的杂文、随笔、小品集。我想,作者是一位年轻的业余作家,能将如此丰厚、适合各种年龄的精神食粮奉献给读者,更令人感到可喜。
  • 雪飘月舞

    雪飘月舞

    本书主要收录了一些著名的诗歌、散文,供大家品鉴欣赏,最后还提出了一些短评供大家参考学习。
  • 听说

    听说

    本书作者宏玖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主持《读书俱乐部》节目已经八年。在这八年的时间里,他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有留守儿童,有顽强战胜癌症的女心理咨询师,有微笑面对白血病的花季少女……作者用真挚的语言将这些人的故事写成《听说》这本书,给人以鼓舞,向读者和社会传递正能量。
  •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这本《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囊括了俄罗斯最富盛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几乎一生的诗歌精品。整本诗集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卷是女诗人前期(1904-1925)的作品;第二卷是阿赫玛托娃中期(1927-1949)的诗歌;第三卷总结了诗人后期(1950-1966)的写作;第四卷是长诗《安魂曲》,这首抒情长诗是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的一个巅峰。
  • 魔鬼辞典

    魔鬼辞典

    本书作者对通行的人名、地名的翻译进行了一次颠覆,采用了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译法,让除了只代表人和地点之外再无意义的音译加上译者所附丽的文化价值意味,把这些译名变得滑稽可笑,幽默好玩。
热门推荐
  • 魅惑之exo

    魅惑之exo

    女主是朴灿烈的妹妹,他们是灵族,他们上课在人世。认识了吴亦凡,鹿晗,吴世勋等人。可,女主犯了一个好大的罪,朴灿烈永远不允许的事!!后来,女主只好努力忘记他们灵族。但永远忘不了
  • 网游之重拾山河

    网游之重拾山河

    这儿是我最熟悉的土地,当我回来那天……男儿生当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当然,电竞圈美女那么多,也是可以……,你们先比赛着,我去那边看看。
  • 达阵的足球

    达阵的足球

    美式足球是全美第一大运动,这是一项速度,力量与智慧完美结合的运动。速度,“雷,又是这个柏油脚跟的跑锋,他再一次用他那超越常人的速度突破了对方的防守……”力量,“这是一次势均力敌的对抗,两队的攻防线真可谓是强强对话,这是吨位达到300磅的人之间的对话……”智慧,“柏油脚跟再一次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变阵,现场场上的阵型,他们换下了一名外接手换上了一名跑锋,阵型一下就从传球变成的跑球……”这是一个光速的世界,巨力的世界,战术变幻的世界,欢迎来到美式足球的世界。
  • 重生之纨绔一世

    重生之纨绔一世

    混了三十来年的周幸运一朝醉酒,闯入了平行世界的第一晚就莫名其妙地获得了美女大明星的......娶还是不娶,袭还是被逆袭,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这是一个可以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时代,这是一个可以娇妻如云、美妾如雨的时代,这是一个穷则独过其身、富则妻妾成群的时代......于是,周幸运用力地向这个世界敞开了怀抱。
  • 时光交易

    时光交易

    想要杀人?没问题!只要用你的寿命来买单!想成为有钱人?小意思!一年寿命一百万,卖掉十年小命你就是千万富翁……想要长命百岁?只要你能付出足够的代价,我保证你能活到世界末日……作为一个资深的时光走私商,我保证满足您的一切愿望!!(四方已经A签了,想必读者朋友已经注意到了。还请大家放心收藏,如果大家觉得还入的了眼,那就推荐票支持一下四方,感激不尽!)
  • 网游之无敌传奇

    网游之无敌传奇

    没落的古老家族,失落的神秘文明,曾一度被掩埋的历史真相,随着一款游戏【天命】的横空出世,神秘青年被卷入了一系列离奇古怪的阴谋之中,抽丝剥茧,还原历史,一幕又一幕的无敌神话震撼上演。
  • 我把你当基友你却想睡我

    我把你当基友你却想睡我

    有一个成天跳大神的基友怎么办?有一个成天看你跳大神还不信你是大神的基友怎么办?很简单,睡了他!!!这就是一对基友,没事儿破破案,抓抓鬼,跳跳大神,然后洗洗抱抱好好睡的故事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浮生未歇之七里红装

    浮生未歇之七里红装

    一切终不过浮华乱世,走走过场。生生世世上演的爱恨情仇。她,莲夜,一生追求的,最后变为了自嘲的东西,还害她失去了最重要的。他,绯色,一生都讨厌别的女子的触碰,却独独喜欢她的靠近;要是她死了,那他估计只有一人孤独一生了。但是,错,哪有她,哪便有他,他是为她而生的,她若死了,他绝不多活一秒。他,禘莲,一世的心如止水,却只为她跳动,他与她本一体,离了谁都会死。他的不食烟火,更为人惊叹的是他的绝色容颜,连男人都为之着魔疯狂,欲拿来天下赠与他,而她为何不在意一眼。她忘了吗,他与她是一体,是分不开的,不说生生世世,最起码这一世她是属于他的。
  • 蜀殇

    蜀殇

    他,本是当世武林第一高手,在邻国五十万大军即将灭亡自己的家国之时,他会怎样选择?他,本是一个国家的大将军,在同样是家国危亡的时候,在兵临城下的时候他又会怎样选择?他,本是俊才少年,可是却因为一场不该有的爱恋而深深的卷入无尽的仇恨当中。
  • 分身无限

    分身无限

    末世到来,黑暗降临大地。万年一次的轮回,人类被圈养的命运,能否被打破。挣扎着生存的背后,还有怎样的危机。加速的进化,带来了强大的力量,进化者,魔化者,变异兽……神秘的黑暗物质,隐藏的是一个巨大的危机,还是人类走出地球,踏上颠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