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0900000001

第1章 从"喜鹊登枝"到"金光大道"的人生历程及其创作 (1)

第一节 关于浩然的概说

誉满中国文坛,跨越整个当代文学,从事文学创作近五十年,写作近一千多万字的农民作家浩然的文学生涯是怎样曲折演绎的呢?

一、浩然文学生涯 (1956-1976)

浩然的文学写作始于发表在1950年《河北青年报》上的第一篇习作《姐姐进步了》。在此之前,浩然是一个自幼经受苦难,1932年出生在开滦赵各庄煤矿小镇的贫困孩子。战时兵荒马乱的童年并没有影响小浩然对母亲口中民间故事的接触,浩然小时候最喜欢听只识得几个字,却胆识、眼光过人的母亲讲神话故事,母亲是他最初的文学启蒙老师。争强好胜的母亲为了孩子能出人头地,咬着牙把不满6岁的浩然姐弟送到学堂读书,可惜只读到小学三年级,由于父亲去世,失去经济来源而辍学,随母亲回到娘家蓟县王吉素村,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13岁时,母亲的离去使原本苦难的生活愈加困难,成为孤儿的姐弟被亲戚霸占了房屋土地,是共产党的来到,判决财产归还,才使幼年的浩然绝处逢生,惊呆于这个结果的浩然从此打心眼里感激共产党。

1946年,14岁的浩然正式参加革命工作,成为王吉素村第一任儿童团长,不久,又当上粮秣委员和公安委员,开始了最早的农村基层革命工作。1948年,浩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新中国成立以后,浩然被派到地委党校学习,第一次知道了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律,在校期间无意中编排小歌剧,小小的成就感成为促动浩然文学生涯的点点火光,从此他开始了义无反顾、痴迷不倦地爬格子梦想。1950年,18岁的浩然发表了一千多字的处女作《姐姐进步了》,这是浩然用一百多篇废品换来的最初成果。1954年,22岁的浩然结束了八年农村基层干部生活,调到《河北日报》当记者,勤学苦练换来浩然文学人生的新起点。当了新闻记者的浩然,更加勤于学习、观察、写作,他本着朴质的本性长期深入农村,积累了丰厚的素材。

1956年,短篇小说《喜鹊登枝》在大型文学刊物《北京文艺》上发表,为浩然的文学人生正式开启第一页。刊物主编巴人亲自为他修改稿件,使当时才学粗浅的浩然受益匪浅。之后的几年里,受到鼓舞、热情高涨的浩然不断发表稿件。1959年国庆前夕,经著名诗人郭小川推荐,在读者中有一定影响的浩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经过十年艰苦跋涉、奋力拼搏,从1949年17岁开始做起文学梦的浩然,终于走进了中国作家队伍的行列。那时候,经过五年业余文化学校补习,已经读完中学课程的浩然,又继续用五年时间读完了大学文科主要课程,为他日后高潮迭起的创作生涯,打下不可缺少的文化基础。

1962年,经过长期文学素材、生活经验积累的浩然开始动笔创作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艳阳天》。1964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五周年的大喜日子里,第一卷《艳阳天》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此后的1966年又先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第二卷、第三卷,并创下发行350万册的纪录。《艳阳天》凝聚了浩然的作家梦想和文学积累,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中国20世纪50年代农村合作化运动,它的问世在文学界和农村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使浩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声誉,成为三十而立的良好开端,也使他在文学史上获得新中国农村作家的称号。六七十年代,《艳阳天》不断被译为多国文字,影响扩大到国外,并根据小说改编成电影、话剧、连环画、广播等形式,扩大了其在中国大地上的传播。《艳阳天》的出现为浩然进入当代文学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成为一个时代中国农村的记录。

1966-1976年这"文化大革命"十年,是中国遭受劫难的十年,浩然在一段表面风光的个人历史背后,实则内含种种苦涩与迷惘。由于《艳阳天》的成功所带来的知名度和工农兵的纯正出身背景,在几乎所有作家知识分子遭殃的时刻,浩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以军宣队为主的工作队推举为北京市文联革委会主任。在此期间,浩然利用职务之便,尽最大努力,本着农民的朴实良心保护了不少作家少受造反派的折磨。时代的巨大风暴中,即使是出身纯正的浩然也只能跟着风浪颠簸。革委会解散后,浩然被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被迫停笔五年。1971年,他从下放的京郊农村回京,开始第二部长篇小说《金光大道》的创作,1972年第一、二部小说问世了。至此,浩然名声大振,成为"文化大革命"中被人称为"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的那个作家。在受到江青肯定后,浩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几次被江青点名召见。1974年,他接受去西沙采访的任务,完成表现西沙自卫反击战的中篇诗体小说《西沙儿女》。"文化大革命"结束前期,浩然因被动接受江青安排的文学写作政治任务,受到波及,1978年被取消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资格。他的人生之路由巅峰跌入谷底。

此为新时期之前浩然所经历的文学生涯。由于本章只涉及1956年《喜鹊登枝》到1976年前《金光大道》创作时期的浩然研究,在此仅简单介绍作家在这期间的情况。

二、浩然前期创作图勾勒

了解到作家传奇的前半生,可见浩然在极其有限的文化水平上能成就今日之名,是极富文学艺术天赋的。在普洒沐光的时代,浩然用农民式的执著和勤奋,以工农兵作家的身份跨入中国当代文坛行列,幸运地圆了他的作家梦。然而,虽受惠于时代,也受限于时代,随着中国政治的阴晴变幻,浩然紧贴政治式的文学创作在不同时期所得到的评价毁誉不定。本章根据作家在此期间的文学风格和创作时段,为突显浩然在不同时期的文学走势和不同于同期其他作家的独特性,把浩然新时期之前的文学经历划作三个阶段:1956-1962年的文学写作发展期;1962-1967年的文学创作高峰期;1967-1976年文学事业上的"一枝独秀"时期。

(一)1956-1962年的文学发展期

浩然一直认为,好的小说应该像刚从地里拔出来的萝卜,不仅带着须子和萝卜缨子,还带着一嘟噜湿乎乎的泥土。事实上,他本人的作品就是以这样一种充满浓郁、朴实、清新的泥土气息"出土"的。1956年,在被拒绝了一大堆废品稿件后,浩然终于借着《喜鹊登枝》的喜气,被《北京文艺》编辑巴人慧眼识重,正式迈入文学创作轨道。1958年5月出版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喜鹊登枝》,收入两年来创作的11个短篇:《新媳妇》、《风雨》、《春蚕结茧》、《喜鹊登枝》、《雪纷纷》、《一匹瘦红马》、《从上边下来的》、《夏青苗求师》、《金海接媳妇》、《老来红》、《监察主任》。

截至1973年,浩然共出版10个小说集:1958年7月的《高德孝老头》,1959年9月的《苹果要熟了》,1959年12月的《一匹瘦红马》,1960年的《月照东墙》,1960年4月的《新春曲》,1962年3月的《蜜月》,1962年6月的《珍珠》,1963年7月的《杏花雨》,1966年4月的《老支书的传闻》,1973年8月的《杨柳风》。直到1964年9月《艳阳天》问世,这个时期是浩然短篇小说创作丰沛时期。沾着清新的泥露气息,以农村新人、新事为主的短篇小说创作初步彰显了浩然的文学审美风格,即热切回应主流意识政治,按照当下时代政策,在真实与虚构之间构设简单的农村生活、生产故事情节,浮光掠影地触及农村新人的情感与精神世界的塑造。清新、简约之余,类同化的人物、故事创作又初显了浩然初登文坛直至终末创作中的弊端:正因为与政治的过分贴近,政策演绎代替个人思考,浩然创作从一开始就出现了缺乏思想精神硬度、模式化紧贴政治的毛病。优势与弊端在作家抬笔之初,已初见端倪。

具体来看,1956-1962年是短篇小说创作积累经验的时期,浩然大致写了近百篇短篇小说。总体说来,就内容而言多是农村轻喜剧,以反映农村集体生活、生产故事为主,通过琐细的农村人物情感反映新时代的活力,以一篇篇短小的故事图绘出时代新春气息。归结此时段的创作,可分为两大故事类别--创造新社会和征服自然恶劣条件,大部分小说都围绕在塑造社会主义农村新型人物的主题上。

无论是创造新社会的《石山柏》、《队长的女儿》、《婚礼》、《车轮飞转》、《铺满阳光的路上》、《茁壮的幼苗》、《灵芝草》、《苹果要熟了》、《热爱》、《箭秆河边》、《葡萄架下》、《队长做媒》、《月照东墙》、《傍晚》、《风雪》、《金河水》、《小树和妈妈》、《珍珠》、《老树新花》、《送菜籽》、《县长下乡》、《写信》、《冬暖》、《半夜敲门》、《中秋佳节》、《高升一级》、《铁锁头》、《砖》、《蜜月》、《晌午》、《彩霞》、《妻子》、《杏花雨》、《万寿》等,还是彰显人定胜天的《泉水清清》、《新春曲》、《人强马壮》、《瑞雪丰年》、《太阳当空照》、《红枣树》等篇章,短篇集里的小说大致有三个特征,可作为浩然"喜鹊登枝"时期的文学特色。

首先,主人公大都以正面人物形象出场,显示农村新人的特征--忠诚、踏实、苦干,具有牺牲精神和乐观气质。这样的新人要么是年轻一代,拥有相对程度的知识或农村实际劳作技术,要么是朴实的老年一辈,凭着过硬的劳动技术和忠厚美德,有很强的号召力。列举两例以示感受。《雪纷纷》写社员红芳自愿照顾孤寡五保户的故事。所有邻居在互助中都嫌麻烦,不愿收养老人,而年轻的女社员红芳不顾家人反对,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体现了个人在集体利益面前的牺牲精神。《铁锁头》刻画了一个一心为公、坚决不占集体便宜的老人,为给公社买一只羊省钱而不坐汽车,自己扛重物,牵羊步行回村。诸如此类的新人故事举不胜举,由于作者过于单一地表达塑造新人的愿望,众多小说出现类型化阅读感受,以至于读完后头脑里没有较为清晰、独特的典型人物。

其次,在新旧社会观念转变期,浩然小说中常有模式化的落后人物向先进人物转变的情节。落后人物与新人成为对立面,往往以利己为中心,思想保守,贪图个人利益,损害集体。而故事情节大多是落后人物在先进人物感化下,轻快容易地改变了思想。如《新媳妇》中原有旧社会习性,好逸恶劳、喜欢恶作剧的中年汉子黄全宝在新媳妇边惠荣不计前嫌、不避男女之嫌,撕破衣服给他包扎伤口的感召下,惭愧得开始重新做人,认真务农。正因为诸多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人们思想中的顽固观念在浩然的小说中轻易改变,使作者的创作流于浮表,缺乏渗透力度。再次,浩然短篇小说经常使用先抑后扬的方法构思故事,注重情节团圆结局,阅读他的小说故事,使人内心充满欢乐,符合轻快向上的时代特征。《喜鹊登枝》即是这一特色最好的说明,两个新农村自由恋爱的青年,在公社活动中暗生情愫,他们积极上进、踏实劳作的精神同时也符合父辈的世俗择偶观念,在人为制造的故事巧合中,皆大欢喜地达成心愿。

在整个1956-1962年文学发展期,浩然的文学没有明显的阶级话语,没有居高临下、斩钉截铁的政治说教,整体上是对新人新事物的由衷赞美,对轻快、明朗时代特质的应和,所以诸多研究者称早期浩然小说是带着"泥土味"和"露水气"的短、轻、简式的政治性文本。前期的创作积累为后续文学巅峰时期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二)1962-1967年的文学创作高峰期 (1)

经历了六年短、中篇小说创作的磨炼和在不断积累塑造正面农村新人的经验后,浩然不满现状,以极大的热情和雄心投入长篇小说《艳阳天》的创作,心怀"为农民写史"的壮志,在前期素材以及经验的积累上,更集中地完善农村正面人物形象,敏锐地按照阶级斗争路线思想,提升正面人物意义,促成较早的农村英雄人物形象"出炉"。从《艳阳天》到后来"文化大革命"中延续篇《金光大道》的出现,不仅推动浩然的个人创作达到顶峰,也把中国当代文学农村合作化小说推向极致。

同类推荐
  •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中华诗词再度兴起,点燃了我写作的热情。对于古典诗词,在我心中可以说是一方圣地,喜欢文学是从唐诗宋词的语境和意象中浸洇萌生的。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即使在万马齐喑的年代,常羡慕先辈们虽戎马一生,却“腹有诗书气自华”;时至离岗,常恨人生苦短、岁月无多,却无缘亲近圣境,为诗国朝香。本以为今世难于一偿夙愿,不意晚年逢盛世,竟操觚一试,旧梦重温,拿起秃笔,发乎于情而形于诗,尤其是现代化的通讯和网络提供了便捷而广阔的写作空间。暇时,或写物会意,或缘事抒情。几位好友以时闻、事物、节俗、民生为题酬唱赠答,以表达对生活的体识和经验。
  • 虚构(中篇)

    虚构(中篇)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你的地铁阅读书单·情怀

    你的地铁阅读书单·情怀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是对我们这种上班族每天真实而又尴尬的写照,没有阅读的时间,面对日益快速更新的阅读内容,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2016学习清单”全新推出《你的地铁阅读清单》系列,主题性分享梁文道先生的精彩书评,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重拾你的碎片时间,深度你的主题阅读!
  • 朱红色的沉思

    朱红色的沉思

    “你想成为诗人吗?到你的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去寻找吧”。读着这集子“乡土梦魂”最初的篇章,我便想起俄罗斯诗人叶赛宁曾经说的这句话。因为我感到,作者冯艺在他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也获得了他的灵感。他仍然依恋那片他早已离开的曾留下他童年脚印的树林,他所《依恋的小树林》的绿波,至今依然抚摸着他的心;他依然不能忘怀很早很早以前的《大山梦》,永远是那般澄澈纯净的儿童时代的梦;他在《村头,那条清清的小河》的怀抱中,孕育了他最初的诗行。也许,叶赛宁这句话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我所知道的不少诗人的歌吟,总或多或少与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有所牵连。
  • 倾听心灵的天籁

    倾听心灵的天籁

    起这个我人生路途中早已消失的故事。我的责编催我写一篇后记时,这个故事强烈地跳了出来。我想我没办法不把它写出来,它和《我短暂的贵族生活》一样,都属于我生命中的东西,是一种“不是为了什么去写”,而是生命中的鼓点和舞步,是不期而至的暗示,是“必须写出来的小说”。《我短暂的贵族生活》和我上面讲的鑫子的故事一样,是一个在于丢失爱情、期望遗落的故事,它需要安静地体味,用心去对话,那样,故事的结论肯定是不同的。几千年,无论场景和道具如何更换,我们总在重复一个相同的主题,因为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谁也没办法把它扔在身外。
热门推荐
  • 感谢那些年的奋不顾身

    感谢那些年的奋不顾身

    只是过了很久,没人提起,便开始渐渐淡忘其实选择很多,只是不想太冲动你知道我有多害怕自己再被空虚包围我想要拥有的是一个可以好好爱护我的人我不想经历那种失去后才明白拥有时的珍贵我只是想知道陪我到最后的人会是谁我只想找一个爱我的人去敞开心扉我不想再一个人累一个人沉醉
  • Letters from the Cape

    Letters from the Cap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农民混都市

    小农民混都市

    天生盘龙命格,承载卧虎风水的王凯,某一天被一个雷给劈重生了。当年打过他脸的人,乖乖出来吧,他一定会好好碾压的!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且看穷山恶水中如何走出一个与人斗、与天斗的混世小农民。
  • 调教李唐

    调教李唐

    重生到武德九年,距离玄武门之变还有三天时间,身为李建成心腹的郑毅该怎么办?
  • 月夜少年

    月夜少年

    ``喜欢月夜的凄美,沉寂而且冷漠的少年``!在他身上发生的一切`,没有任何人能预测`,那些事就象他喜欢月夜的凄美而凄惨美丽`!
  • 雅克萨之战

    雅克萨之战

    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是中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雅克萨之战》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雅克萨之战的有关内容。
  • 混天无寿

    混天无寿

    寿元修之,天书悟之,混沌感之。混沌大陆,一个无上大教林立的玄异大陆,弱肉强食,强者独尊,一切暗合天地间最原始的创世之道。它目睹了一的少年至尊的崛起与成长—玄开灵。坚毅,开朗,冷静,重情义……便是他的性格,而今你将见证一切!
  • 一棵树的生长方式

    一棵树的生长方式

    这是姚洞洞近乎一生的抗争。他从童年时就受到民兵连长孙贵的欺压和侮辱,孙贵和他的母亲有私情,孙贵的儿子孙关水娶了他的心上人慧慧,他们还一直看不起他,此后姚洞洞半生所有的努力……
  • 都市极品校长

    都市极品校长

    苦逼屌丝杨斌师范大学的高才生,由于某些原因,志愿到乡镇当一名仅有一个班的高中校长,几分辛苦,几分磨难,且看杨斌如何翻转人生。有人说剑桥、牛津很牛,杨斌看看道:“呸,就这学校老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都比他老师牛。”啥?你丫经济博士学位?靠,我们这里不要,MBA在老子学校里面就是个屁,赶快滚蛋,小心老子学生对你发动经济战。啥?你丫会武功?切!没见老子学校里面到处都是牛人?你武功再高也怕菜刀,何况,老子学生哪个的武战能力比EO的高级雇佣兵差?出来一个劈死你丫全部。最后说一句,亲爱的同学们,走在路上看到老人摔倒你就去扶,他要是敢讹你,我们学校的法律兴趣小组无偿给你提供法律援助,全球最好的律师都在这里,告他丫的一个家破人亡。同时我们的金融兴趣小组、传媒兴趣小组等等已做好充分的准备,从法律到宣传,从宣传到动武,一条龙服务,你丫要是不赢,老子包你丫吃喝拉撒一辈子。
  • 超级位面大战舰

    超级位面大战舰

    木恩转世重生的位面,已经形成四万九千九百七十二年......但在无尽的位面中,这样的位面依旧是刚刚出生的小孩和木恩灵魂融合的仅仅是一位一百平方米的初生位面.......这个位面难道只能算细胞卵?自己如何养成史上最强位面?【求订阅、求打赏、求收藏、求推荐、求好评、求书评、求点击、求盟主、求妹子、求交流、求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