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24700000042

第42章 挺进黑油山

陆铭宝

1955年6月14日,我们新组成的青年钻井队向黑油山进发了。

6月的天气,虽是初夏,但戈壁滩上迎面扑来的热风,却燥得人们喘不过气来。不过,大家在车上还是有说有笑,甚至有的人扬起脖子纵声歌唱起来。

心情是兴奋的。因为我们是第一个肩负着重任,挺进黑油山的青年钻井队,我们就要赶到那里开辟新的战场了……

黑油山位于准噶尔盆地的西北边缘。据地质专家们推测,这里在两亿年前就开始溢油,后来便形成了奇形怪状的“沥青丘”和“沥青湖”。在中苏石油公司时期,曾在这里打过几口浅井。之后,又曾派出地震队在这一地区进行了地质普查。1955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石油地质勘探会议上,决定要在黑油山打探井,并决定先由独山子矿务局派出一个井队。这一消息极大地鼓舞着独山子石油工人。因为当时除玉门油田外,还尚未发现一个大油田。如果能在准噶尔盆地找出个大油田来,这岂不是新疆石油工人的光荣和骄傲!何况,国家的建设又是那样急切的需要油。于是,人们纷纷报名要求参加青年钻井队,挺进黑油山。最后,我们这一支由8个民族、36人组成的青年钻井队向黑油山进发了。愿望终于变成现实,我们就要去用自己的双手去打出第一口探井来,用豪迈的脚步踏出一个大油田来,谁能不为之振奋!

汽车在戈壁滩上颠簸着。车上的人们仍兴致未尽地欣赏着这茫茫戈壁。过去,一听“戈壁滩”三字,心里总不免有些发憷,而现在我们就置身于戈壁滩的怀抱,却是感到这样的亲切:看那一簇簇、一堆堆的红柳,绿中透红,亭亭而立;看那一团团、一片片的梭梭柴,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甚至我们还几次看到了成群的黄羊在戈壁上追逐。看着这一切,我们真嫌汽车跑得太慢,恨不得能立刻赶到黑油山。

到了黑油山,是第二天的中午时分。只见1号井架巍然屹立在离我们停车处只有五六十米开外的地方(这井架是在我们到来之前由独山子安装部的工人安装起来的)。不少同志一下车,便蹦着高儿向它扬起了双手。

脚下,就是我们的家了;井架下,就是我们的阵地了。说是家,什么都没有,只有脚下的砂砾一片,只有周围的梭梭柴为邻。这天晚上,我们就露宿在戈壁滩上。经过两天的汽车颠簸,人们确实有些疲劳了,有的已带着微笑进入梦乡,有的还在嘁嘁喳喳,好像在说什么悄悄话;有的虽然躺在那里,却静静地望着星空出神,像在凝思今后的战斗生活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应该怎样地去放射出灿烂的光华。我呢,心里只感到有些不安,因为我是第一次远离领导和矿区独立组织作战的。但当想到我们全体青年队在出发前曾经向党表的决心时,又有一股热流在心里激荡着。

第二天,我们全体队员便投入了钻前的准备工作。

当时,我们全队的口号是:“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这12个字,是我们出发前向党表示的决心,也是我们全体青年队员挺进黑油山的誓言。可是,要真正在这里立住脚、扎下根,也并非那么容易。那时,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可以长期生活的条件。戈壁茫茫,只有头上的青天,脚下的沙滩;没有遮风避雨的住处,没有可供生活的水源;风沙常肆虐、蝇蛇横行。在生活上,有时想吃一点青菜都很困难。这一切,并没有使青年钻井队员们产生一丝动摇。没有住处,就露宿戈壁沙滩;缺乏生活用水,就喝小西湖的带有硫化氢气味的苦水;蚊蝇叮咬,就戴上防咬面罩;没有青菜吃,“望柳解馋”。有时,夜间突然起风,被子被掀翻,蚊帐被刮跑,碗盆叮当,无影无踪,人们难以安眠。但青年队员从未怨天尤人,只是赌气地骂一声老天,或一笑了之。全体青年队员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无畏精神,积极进行着开钻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平整场地,摆放管子,整修设备,配泥浆,个个忙得热火朝天……

7月6日,黑油山1号井终于胜利开钻了。钻机高歌,转盘飞旋,整个井场沸腾了!

茫茫戈壁似乎突然爆发了青春的活力,加依尔山好像发出了回响,为石油工人助威呐喊。戈壁红柳、梭梭,也好像在踏着钻机的歌声翩翩起舞。钻塔上空正飘着的几缕白云,像是天仙为石油工人凉着的汗巾,随时准备飘下来为工人擦污揩汗似的。

正是盛夏的季节,天气很燥热,戈壁滩上的温度常常高达四十多度。头上烈日晒,脚下戈壁烤,苍蝇虻蚊周身叮咬,叮处肿胀痛痒难忍。但同志们咬紧牙关,坚守岗位。有时生活用水没有了,同志们便喝从小西湖拉来的苦水解渴。喝下这种水,经常弄得人们拉肚子,同志们却从未叫苦。那时,队上就是那个条件,全队只有一辆汽车,既负责从小拐拉生活用水,又负责从小西湖拉生产用水。有时为了保证满足生产用水的急需,生活用水便受到影响。但作为当时的司机同志,他确实是作出了最大的努力。有一次他去小拐拉生活用水,车到半路水箱没水了。他为了及时把水拉到队里,赢得时间再到小西湖拉生产用水,便独自一人步行十几公里去提水箱里的用水。当汽车从小拐拉上生活用水之后,便又连夜返回队里。第二天又急急忙忙地到小西湖拉生产用水去了。那时候,青年队员们就是以这种只争朝夕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日日夜夜战斗在各自的岗位上。

钻井工人的汗水在流淌,地下的进尺在加深。可是,当打到300多米处在提完钻之后,突然发生了井喷,水柱呼啸而出,带出的石头打得井架叭叭作响。这种场面,井场上的好多人未曾见过。我虽见过,但却未曾处理过,大家一时地都懵了。

必须组织压井制住井喷!但是钻具不在井里如何压井?同时,井上也毫无准备,根本没有充足的压井泥浆。怎么办?第一步必须冒着井喷和石子击伤的危险,先把钻具下到井下。于是,我们组织人员拼死拼活地终于把钻具下到了井里,井口可以控制了。可是,压井的泥浆如何解决?那时,还未发现当地有可配泥浆的土,所用配泥浆的土都是从独山子运来的。在发生井喷之后我们虽然及时地向独山子报告了井喷情况,并要求支援压井材料,可是要从独山子运来,因当时未修公路,仅单行程就得两天。两天时间,就这样的任它自喷?而且,井身将又会遭到如何的破坏?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抢时间,争取尽快地把井喷制住!这时,有人提出,只有回收泥浆,才能救急。于是,我便组织全队人员紧急行动,有端脸盆的,有提铁桶的,有拿碗缸的,有用双手捧的,七手八脚地加收起泥浆来。全身湿透了,不管;衣裤脏了,不管。大家只有一个信念:赶紧回收泥浆,尽快压住井喷!最后就是用这些回收起的又经过一番过滤的泥浆,再加上独山子运来的泥浆材料,终于把井喷压住了。成功的兴奋,胜利的喜悦,使每个钻井队员欢欣鼓舞,有的手舞足蹈地欢呼起来,有的蹦着高儿撒大欢儿。

这次井喷,确实出人意料,可是它却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和希望:井喷意味着地下有水层气层,那么在它的下边就有可能存在着油层。这种希望,又进一步激励和鼓舞着全队职工更加朝气蓬勃地继续战斗。虽然戈壁烈日,灼气逼人,脸烤黑了,皮肤晒脱皮了,但没有一个叫苦的,干劲依然十足;虽然蚊蝇经常像注射针一样地叮刺着皮肉,但人们只是一拂了之,没有一个打退堂鼓的;虽然在生活上经常缺水少菜,但人们以苦为荣,没有一个想离开的。钻井队员们就是以这样的革命精神,经受着艰苦环境、艰苦生活的锻炼和考验,日夜战斗在井场上。终于,经过3个多月的奋斗,1号井胜利完钻了。

完钻之后,全体钻井队员有说不尽的喜悦。但为了能亲眼看到自己用辛勤劳动打成的第一口井出油,钻井队员们又信心百倍地承担了这口井的试油任务……

这一天,当清水替出井内泥浆之后,井下的油气就拼命地涌向了地面,顺着管线喷进了油池内——“出油啦——喷油啦!”在场的人们欢呼着。

钻台上的人们奔下来了,

地窖里的人们飞奔来了,

正在做饭的炊事员们赶来了……

井场上沸腾起来了。有的欢呼、有的跳跃、有的舞蹈、有的大笑,甚至有几个青年兴奋得捞起原油抹在脸上,嘻嘻哈哈地追逐着,打闹着,尽情地享受着经过奋斗而取得胜利的喜悦和欢乐……

我记得,这一天是1955年10月29日。

我们的努力,终于变成了让人振奋的现实;我们的誓言,终于唤醒了沉睡万年的戈壁;我们为祖国寻找大油田的坚强信念,终于化作了奔突喷泻的黑色油流……

不久,我们便又接受了新的任务,开赴黑油山2号井位,又开始了一场新的战斗。

(作者曾任独山子矿务局钻井处1219青年钻井队队长,后任南疆石油勘探指挥部副指挥、新疆石油管理局副总工程师)

同类推荐
  • 此岸@彼岸:一个校长创办新学校的心路历程

    此岸@彼岸:一个校长创办新学校的心路历程

    本书是作者筹备东湖小学开始,以学校建设为主线,记录关于学校管理、教师成长、家校联系等各方面的内容。本书内容为前两年的记录。
  • 被颠覆的村庄

    被颠覆的村庄

    本书分为村庄表情、村庄审美、村庄文化、村庄政治、村庄意识、村庄未来六章,内容包括:一个村庄的记忆、一个村庄的风水、一个村庄的名字、一个村庄的政治等。
  • 路:漫谈好节目的克隆与创新之道

    路:漫谈好节目的克隆与创新之道

    通往好节目的路有千万条,但殊途同归,都需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就是:大彻大悟的智慧、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俯仰天地的境界。这个高度实际上关照了三个不同的层面:理性的智慧、感性的情怀和糅合的境界。怎么能达到这个高度呢?这就像爬山,不过好节目里的爬山却不是用真实的双脚,而是通过——克隆与创新。克隆是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选择合适的模仿对象,在临摹中掌握技巧,在苦干中增长才智。创新则既有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凭借天赋的神来之笔。
  •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钱学森之问,使得教育的问题更加凸显。如何站在历史、人生和全球的高度,找准教育的核心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当下一个热点问题。作者基于大量教育教学实践和案例,结合我国当下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和普遍认识,结合自身理工科学术背景,采用工程过程、方法,结合人从婴幼儿到成年的成长过程,提出了教育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教育工程设计的核心原则、主要目标、体系框架、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在教育工程中的作用,并对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 王国维讲国学

    王国维讲国学

    本书选取王国维国学思维的经典解读,对历史、美学、哲学、文学、戏曲、古史地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以大师的角度关照华夏文化,文中处处显现学术之光,详尽展现国学之深厚底蕴。本书是一部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热门推荐
  • 注意力!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注意力!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本书内容全面,分类清晰,分别从注意力的理论知识,如何提升注意力等几大角度,来进一步阐述注意力的相关知识,旨在帮助每一位父母都可以轻松教导孩子,使孩子的注意力得以更大提升。与此同时,本书还独树一帜,极具特色,比如,本书不仅将“趣味游戏”与“专注力”巧妙结合,而且还从孩子的学习与父母的家教等角度提出了很多专注力训练方法,
  • 衿心动魄

    衿心动魄

    她是生活无忧无路的小半仙,自从送上门来一个帅哥管家后,生活大转变,开始寻身世,一路跌跌撞撞,竟没想到自己身世竟是如此彪悍。“你说喜欢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那就是你追的人,倒追回来,那才叫厉害!”“这,,,,,”
  • 爱到岁月可白头

    爱到岁月可白头

    一个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一个是刚刚留学归来的富二代。她单纯多情,他温厚痴情。命运有巧合,人生有偶遇。一个小小的交通事故,她与他的相逢,注定了一生的不离不弃。鲜花与荆棘相伴,泪水与笑声并存。他对她说:“从我第一眼见到你,就爱上了你,今生不分离。”她对他说:“既然让我爱上了你,就别想离开我,今生和来生。”
  • 邮递员搜奇簿

    邮递员搜奇簿

    秦乐山原本是一个邮递员,因为一起蹊跷恐怖的闹鬼事件,结识了神秘邻居老蔡头,得知老蔡头是个知晓风水的堪舆家。深山小镇信息闭塞,民风淳朴,怪事众多,秦乐山在送信的过程中,亲身经历了一连串神秘古怪的诡异事件——小二楼井底的旗袍女尸、牛骨还魂的书生、被七座老坟包围的槐树……匪夷所思的恐怖遭遇,前所未闻的祛邪怪招,博大精深的汉学玄术,每一个可怕的故事,看是巧合,实则暗藏契机。一个普通的邮递员,从认识风水先生老蔡头那一刻,命运已经悄然改变。
  • 办事兵法

    办事兵法

    几乎没有什么例外,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谋求生存与发展,所要依靠的,不外乎两种能力,一种是专业技术能力,一种是在社会上的办事能力。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尤其是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青年人,所缺少的不是专业技术能力,而是在社会上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和各种复杂关系的办事能力。
  • 至尊武帝

    至尊武帝

    受屈辱,逆修仙,修得无上妙法,俘获绝代佳人!凡间废柴小人物杨默,被兽人灭门,为报血仇拜入人类联盟,从而踏上修仙之路!夺宝库独占鳌头、入混沌翻云覆雨、踏六界唯吾独尊、斗鸿蒙逍遥至尊!动乾坤、踏六界、斗苍穹、破鸿蒙,诛仙逆天屠圣终成大陆第一武帝!
  • 数字修仙

    数字修仙

    程序做器灵,仙器可量产编程可以练功,编程可以画符,编程可以炼器……数字威武,程序万能!
  • 九天纪

    九天纪

    天下九野,亘古万世,腐朽遍野,唯有破,才能立。一个平凡人家的孩子身世曲折,却与身俱来与世不同的滔天煞气。有人说,他是恶魔转世;有人说,他是秩序的变更者;还有人说,他就是破坏和毁灭!这是都不是,他本欲平凡,奈何天不许。战!我们只有勇往直前!
  • 错缘之云殇

    错缘之云殇

    一壁江山,一袖红颜,帝王面前,孰进孰远?他,是她的情劫,而她,却只是他的人生中的匆匆过客。说爱她的,是他;最终害她命丧黄泉的,还是他。经年之后,人们餐后茶余谈论。有人羡艳,说她是他的红颜知己;有人嘲弄,道是帝王无情,奈何?还有人感叹,说她不过只是那个王朝的牺牲品……
  • 前列腺疾病药膳疗法

    前列腺疾病药膳疗法

    本书是《男科专家谈药膳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前列腺疾病的药膳治疗,在介绍各药膳的配料、制法、吃法之外,更重点突出了专家提示,十分清楚地指出药膳的出处、性味、归型、忌口、功效特色等。读了本书,普通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对于药膳可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在生活中选用药膳也更有把握;中医师读了也会从中受到启发,得到借鉴,在临床遣方用药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以据此嘱患者配合治疗,选用哪些药膳,把药疗与食疗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书不仅具有临床医疗保健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医药、饮食文化欣赏的特色,适合于普通大众及中医从业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