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24300000004

第4章 寻梦冰山(3)

不知何时,模糊的视野中突然没有了标志旗,一个高约两米的乱石堆出现在面前。这是一个在野山乱岗中司空见惯的乱石堆,平淡无奇地摊在那里,后面是隐约显现在雪雾中的巨大沟壑。奇怪的是,一些五颜六色的小旗插在那块乱石堆上,或压在石块底下,好像是什么人不经意中收拢的一些遗弃物。他茫然不解地看着这些旗帜,寻找着那突然间终止了的脚印,直到意识一点一点清醒,思维一点一点恢复,帮助他作出一些判断。当那个判断的轮廓终于获得最后的聚焦,“主峰”的概念在头脑中清晰出现的一瞬间,他感到轰然一声巨响,全身获得一种瞬间的释解,带着纱幔落地般的飘然跪倒在石堆前。

顶峰,原来就是如此平淡无奇!在经历了11天的生死拼搏之后,到达的就是这样一个天上灰蒙蒙、山顶雾蒙蒙的毫无华彩的世界。没有鲜花,没有锣鼓,没有欢呼。以往在运动场上仅仅奔跑100米就可以赢得的掌声,这里都没有。有的只是那些在风吹、日晒、雪埋中顽强存身的各色旗帜,标志着这里是一处难以到达,但人们通过自身奋斗却完全可以到达的地方。

想到那些已经离开这里,或者正在走向这里,甚至为了这个目标已经在来路或返程中永远逝去了的人们,他生出了一种沉重的庄严感。一股难以克制的热流一瞬间涌向眼眶……

此后,他想把这个巨大的惊喜立刻通知大家,徒然地用对讲机向自己那些不知在何处的队友们发出干涩的呼叫。但是,暂时没有任何人能够与他分享欢乐。回答他的,只有那些杂乱的天电噪声。由于超短波通讯的直线传播特性,从顶峰到任何一个营地,都是我们这种对讲机的通讯盲区。

他记住了这个时间:1999年7月18日,北京时间12点48分。此时此刻,那些无情地折磨了他11天的所有不适症状全部消失了。他用冻僵的双手笨拙地从背包中掏出国旗,压在最高处的一块石块下,拍摄留念。

返回的路似乎更长。中午1点28分,他开始下撤。没走多久,就陆续遇见了包括罗伯特和朱利耶在内的5名外国队员。登顶的成功和异国队员的祝贺使他豪气大增,他竟然能大步流星地走完最初的一段下山路。而当最初的兴奋退去以后,紧接着袭来的又是那种剧烈的头痛、极度的疲惫、心脏的狂跳和难耐的干渴。经过一上午阳光的炙烤,脆硬的积雪表面开始融化,失去了承载能力,脚踩上去立刻崩陷,没及膝盖甚至大腿。步履维艰中,行进速度明显减慢。就这样连滚带爬,一摇三晃地往下走了两个小时,仍然不见三号营地的踪影。他不敢停留,咬紧牙关继续前行。又翻过了一个个山包后,他终于看到了那顶黄色的、半埋在雪中令人感到无比亲切的高山帐。朦胧中,从帐篷里钻出一个人向他走来。他想大喊一声表达内心的激动,可心理支柱却在瞬间崩溃,被积雪一绊,身体沉重地栽倒在雪地上。

陷入险境的王铁男

如果说,杨立志的登顶过程包含着一种圆满的苦难美意味的话,王铁男的经历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这次慕士塔格攀登行动中,他几乎丢掉自己的性命。

王铁男,一个普普通通的大自然之子,在他那张过于黝黑的脸上,刻写着许多山野活动的印记。

他曾从天山天池出发,徒步3天,翻越博格达峰西侧3650米的三个岔达坂,到达天山南坡的柴窝堡林场,全程90公里。

他曾一行5人徒步从柴窝堡白杨沟出发,翻越4400米的南湖雪山、3850米的依肯起达坂和3650米的三个岔达坂抵达天池,历时5天,全程70公里。

他曾作为向导,带领日本大学生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队,从喀拉米兰河徒步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历时16天。

他曾作为向导,带领日本中日友好楼兰文化考察团,从米兰出发徒步195公里进入楼兰古城,历时30天。

他曾随同日本早稻田大学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队,从塔中公路中段进入沙漠腹地,跨过牙通古斯河和安迪尔河抵达安迪尔,历时20天。

他也曾带领5名先遣队员进入博格达山区,在主队到达之前,打通了前往4700米的道路,建立了突击营地。8月4日,率队登上5445米的博格达主峰,成为中国博峰登顶第一人。

……

这一次,同样也是他,却险些葬身于慕士塔格峰二号营地上方300米的一道阴冷沟壑中。

那天,他坐镇二号营地协调全局,却始终无法跨越无线电盲区与三号营地取得联系。他仅仅是根据一位过路的外国队员的描述来判断三号营地所发生的事情的。当天,我正企图跨越冰川,到江布拉克方向寻找一个制高点,以便设法建立各营地之间的无线电中继。在险峻的冰塔林中徘徊两个小时以后,我不得不放弃这种无效的努力而打道回府。在返回的路上,我听到了他的呼叫。

经过简短的协商,确定由他立即组织部分队员向三号营地汇合,实施增援并伺机进行第二轮登顶。我带领临时组建的第三突击组立即进驻二号营地,并待机进驻三号营地,实施第三轮登顶计划。

20日凌晨,强劲的高空风不停地刮着。昨晚进驻三号营地的王铁男与此前已经留守一天的陈骏池、姚伟伦草草进餐后,于7点出发突击顶峰。慕士塔格7月份的早晨7点,天还没有亮,空中飘舞着浓密的雪花,更降低了能见度,即使打着头灯也难以看清道路。一开始由陈骏池开道,没多久,他胃部感到非常不适,换由姚伟伦开道。由于体力的差异,三小时后,三人的距离明显拉开了,铁男落在最后。高山风异常猛烈,雪流迅速掩埋着前方队员的足迹。幸好在通往主峰的道路上间或有前人留下的标志旗,还不至于在庞大平缓的山体上迷失道路。12点,姚伟伦首先登顶,半小时后,陈骏池也到达主峰。中午时分,顶峰附近的雾气很重,阵风吹来,眼前一片迷茫,几米之外,什么也看不见。开阔的山顶上,标志旗随时可能隐没在雪雾中。由于进驻大本营以后那场疾病的消耗,王铁男落在相距两小时的路程上,可怕的孤独一直在伴随着他,但丰富的阅历支持着他的心理,使他稳步走完全程。14点,当他艰难地向顶峰迈进时,迎面碰上了匆忙下撤的陈骏池。他在冲顶成功之后,意外发现胃出血旧病复发。为避免病情急速恶化,他立即紧急下撤。而香港队员姚伟伦却在顶峰部位抗拒着风雪严寒,一直等待了两个多小时,直到王铁男登顶并陪伴他返回三号营地。为了给即将到来的后续队员腾出空间,他稍事休息后,就继续向二号营地下撤。而铁男却由于体力严重透支,一进帐篷就昏睡过去,也没有注意到在三号营地待命的杨立群和王海角的不佳状态。

21日下午5点,他由昏睡状态中醒来,才发现错过了下撤的有利时机。根据原定计划,我们的第三突击组将在今天到达,仅有的一顶帐篷是难以同时为6名队员提供休息空间的。而突击顶峰的前夜,是队员们积蓄体力的最后机会。

于是,他决定自己当即下撤。

临行前,他一再叮咛杨立群和王海角:明天一早要么突击主峰,要么下撤,但不能再停留三号营地做无谓的消耗。后来分析,这是一个理性和错觉共存的决定。那时的杨立群和王海角,已经出现高山病症状,不仅身体极度衰弱,而且出现意识障碍,理应立即下撤。驻留在6700米高度上的这一夜,使他们本已糟糕的状态雪上加霜,不仅无法冲顶,连下撤都勉为其难了。

王铁男走后,杨立群和王海角就那样不吃不喝地躺在帐篷里坚持着,等待第二天的到来。他们指望,时间会带来转机。

体力同样严重衰竭的王铁男,依靠两支雪杖支撑着身体勉强下撤,每走十几步就要坐下来休息一会儿。那时,我和马一桦、王昕昊结组,清晨离开二号营地,以三号营地为目标,已经在渺无尽头的没膝深雪中跋涉了11个小时,冷汗淋漓。而支撑着我们的,仅仅是清晨出发前喝下的一缸燕麦粥。就在此时,在一个隆起的小雪包的后面,我们与坐在那里的王铁男突然间迎面遭遇了。

由于大家已疲劳至极,当看到坐在雪地上的队长时,只当是他在临时休息,并没有发觉他有什么不妥。检讨起来,他队长的身份也使我们理所当然地以为他总是顶天立地,却忽略了我们同为血肉之躯的事实。

当问及从这里到三号营地的路程时,他给了我们一个令人失望的回答:“抓紧,走了还不到一半。”这个回答使我们对自己的行进能力产生了许多怀疑,并且对天黑之前到达那里并不乐观。

但是,告别他一小时左右,我们就欣喜地看到了三号营地,而并非像他说的那样,还有一半路程。到这时,联想到他一路在雪地上留下的过多的坐迹,以及分别前有些迟钝的眼神和过于零散的话语,我们才猛然省悟到,他可能已经进入体力衰竭、判断力严重不佳的状态中。

但,这一丝淡淡的忧虑一瞬间就被冲淡了。因为,在这静寂的雪原上,前面那顶即将成为我们温暖家园的帐篷,对于新战友咋咋呼呼的到来竟然没有丝毫的反应。

但我们分明知道,这里应该有我们的两名队员。这种寂静,是一反常态的。

高原反应严重的两名队员

我们的紧张,并非没有缘由。

这天一早,二号营地笼罩在雪雾中。由于马上要冲击三号营地,我打开帐篷东侧的瞭望孔观察天气。这一看,我的心立刻收紧了——一幕不祥的景象出现在视界中:四名技术娴熟的滑雪手正由东南侧山坡缓缓下滑,每人手中牵着一条绳索,由四个方向牵引着一个被睡袋包裹着的人形,向营地方向拖来。

对于登山运动可能面对的艰难与凶险,我并非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几天前,我们都已经在队旗前签署了攀登自愿书。但在22日一大早出现的这一幕,却仍然使我心头感到沉重。目前,我们有三名队员处在海拔6300米以上的位置上,另有多个外国登山队也在这个高度上拼搏。那么,被包裹在睡袋里拖下山来的这个人会是谁呢?

我们立即起身,在没膝深的大雪中迎上前去。百十米距离,就弄得气喘吁吁。赶到近旁,一名胡须上结满霜花的滑雪手正半跪在地上,试图用僵硬的手指解开一道道捆在睡袋外面的尼龙绳。我帮他一把手,展开睡袋,一个生满黄胡子的面孔就露了出来。他的队友将这个神智混沌的年轻人小心地翻转过来,帮他解完小便,灌了几口热水,又重新将他包裹起来,准备继续上路。他的另一名队友正在通过对讲机简洁地交代着什么。无疑,这名队员患上了高山脑水肿——一种严重威胁生命安全的高山疾病。令人忧虑的是,在慕士塔格,却只能用这种接近于搬运货物的方式,从7000米高度将病员搬运到大本营,再从那里用畜力转运到公路线,然后送到200公里以外的喀什去抢救。

一大早,登山运动的凶险,就这样近距离呈现在我们面前。

所以,当我们三人到达三号营地,站在帐篷外连声呼唤而没有得到任何回应的时候,就立刻想到今早看到的那一幕。我们急切地掀开了帐篷。

两张憔悴的面孔深陷在睡袋中,四周凌乱地散落着高山炉、葡萄糖瓶、保温杯,以及显然已经被降格为尿壶的太空杯。已经开包的方便面撒在地垫上,内中还混着几粒杂乱的药片。四只血红的眼睛和两张枯焦的嘴巴无声地倾诉着他们所承受过的一切。对于我们的一切问题,都只有唯一的回应:嗯……

同类推荐
  • 梅关

    梅关

    《梅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跟小王子去旅行

    跟小王子去旅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王子;每个人心中都向往一场旅行。小王子驾着飞船重新回到了地球,带着他的灵魂、理想和爱,与作者开始一场奇妙的旋风环球之旅。这不只是一本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游记,更是一次心灵行走的记录。地理与幸福,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元素,却因为小王子的出现,像一道金色的阳光,穿过层层迷雾,直达真理的彼岸。本书选取了所到过的世间最美的地方,有新奇的旅行体验,有无限的冥想遐思。假使合上这本书,你有打起背包去行走的冲动,就带上生命中的小王子,展开一次奇妙独特,又只属于你的旅行吧!
  • 最好的风景在路上

    最好的风景在路上

    这是2013年生日前夕我送给自己的礼物,也算是结束求学生涯之后的毕业旅行。历时二十多天的旅行,我和同伴辗转西班牙瑞士两个国家,大大小小十几个城市,巴塞罗那、格拉纳达、马略卡、伯尔尼、苏黎世等等,我们参观高迪建筑、观看现场球赛、欣赏弗拉明戈表演、参加海岛骑行、爬雪山、游湖景、漫步世界上最富有的银行大街,领略了真正的欧洲风情,赢得了最难忘的经历,收获友情,邂逅心动。每座城市都有独特的风景,每个地方都有动人的故事和全新的领悟,一路上有过困难挫折,但更多的还是欣喜浪漫。这是一场动人的旅行,也是一次难忘的修行。
  • 眷然归与情:法国人家

    眷然归与情:法国人家

    本书是旅游类图书,属于别处系列之一。系作者在法国采访数个家庭后的感悟和体会。
  • 我从印度活着回来了

    我从印度活着回来了

    想做一件事前问问自己,会不会死?会,那不能搞。不会,那就去他的! 气场强大的22岁女汉子Sukey,花了4871元,用59天时间,独闯10座印度城市,经历了一场疯狂、放肆、温暖而又充满心跳的印度大冒险。在这里,她遇见了没完没了的求婚和性骚扰,也遇见了上流社会的王子和痞子,曾在又脏又乱的火车地板上倒头就睡,也曾在琥珀宫城堡的月夜温柔漫步,喝过一杯差点儿让人病死他乡的酸奶,也吃过充满咖喱气息的盛大婚宴……新奇、有趣甚至充满惊险的故事背后,更有独立的勇气与行走的温暖。最热门旅行分享网站蚂蜂窝爆笑怒推,猫力有爱作序,献给每个想要独自上路的年轻人。青春这么好,无论怎么过都是浪掷,旅行这么好,无论何时出走都不晚。
热门推荐
  • 盛宠下堂妻

    盛宠下堂妻

    彼时,她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嫁他为妻,以为两心相许,那便是一生的幸福。白头不相离的誓言犹然在耳,转身他却要纳妾,是非恩怨,她有苦难言,一封休书送到了她的面前,断了她的情断了她的爱,万念俱灰之下,她发现腹中有了他的骨肉……为了腹中的孩子,她走得比任何人都要艰辛。然而,前夫一家却对她步步逼进,甚至还伤害了她的女儿!是可忍孰不可忍!耍手段她也会,甚至比他们还要狠,若不将他们整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她誓不为人!
  • 网游之剑逝

    网游之剑逝

    这是一个由网游延伸的故事,没有俗套的无限装逼打脸,没有每次都是机缘巧合的英雄救美,也没有老是智商下限的敌人,更没有每个美女都会爱上男主的YY,这……只是一个网游延伸的故事。
  • 玄武天下

    玄武天下

    一名来历神秘却天赋极高的叶府少年叶凌一步步成为强者并揭露其身世,终成就玄祖的故事!一枪搅乱世!一拳轰云霄!一刀开天际!一掌碎山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且看叶凌如何逆天而行,成就玄祖!
  • 修仙者归来

    修仙者归来

    他是一个人从位面来到都市的修仙者,他是王者归来,猪脚李浩拥有一身强悍的修为。他来到了繁华的都市,又会遇上一些什么样的事情,惹上他的人又会是怎么样的下场呢?请不要错过精彩内容哦。
  • 冷情公主pk恶魔王子

    冷情公主pk恶魔王子

    她,是一个孤儿,身世是一个密。他,是世界第二大黑帮冷帮的大少爷,有着恶魔之称的他遇到了她.........
  • 畫巫

    畫巫

    原以為他今生能夠簡單生活、簡單愛、三五好友喝喝小酒,偶爾談談小戀愛,想修練才修練,但是……單純的他卻不知,身上背負與生俱來的秘密,卻帶上他走向一條不同的路,在宿命這條路,守護著他,是生死至交,是相守伴侶,留在身邊的人,是真心與承諾,是利益和陰謀,在緣份這條路,苦戀著他,是身份的差距,是背景的差異,愛他的人和他愛的人,相戀卻難相守,儘管困難再多,就算被宿命所束縛,他也要告訴天下人,以巫之名,執守吾心,為情而生,為愛而戰,這是他今生唯一的宣言。
  • 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

    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

    《摇摇晃晃的人间》是女诗人余秀华的首部个人诗集,共收录其精选作品100余首,内容始终围绕爱情、亲情、生活感悟和对外面世界自由的向往。余秀华一直生活在乡村,出生时脑管肢体的部分受了损伤,但这一切似乎与她的诗人角色毫不违和,她以为“就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诗歌)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她的诗有着大胆的想象和刻骨铭心的爱,语言也具有直击读者内心的力量,她的诗苦痛但不阴暗,大胆而又清纯,给人信心,充满阳光。
  • Trees and Other Poems

    Trees and Other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欲望是把双刃剑3

    欲望是把双刃剑3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也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惊世浩劫。这场运动历时十四年,死亡数千万人,给了大清王朝致命一击。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李秀成等天国英雄梦断金陵,却成就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晚清名臣的赫赫功业。本书从人性的视角出发,以人性解读历史,以历史印证人性,生动有趣又真实可信地解读了太平天国运动从萌芽到灭亡的精彩历史,从而揭秘太平天国运动的迷离真相,揭示太平天国前期成功到最终失败的原因所在,以为今人之鉴。
  •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这是两个女孩之间的故事,一个叫王逸欣,一个叫刘恩慧,她们各有一个最喜欢的玩具,王逸欣有一个洋娃娃,刘恩慧有一个玩具熊,而且,王逸欣会弹古筝,刘恩慧会弹钢琴,她们都很爱弹一首曲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他们幸运的成为了小学的同班同学,于是,一个美好的故事从此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