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24300000028

第28章 哭泣的冰川(2)

建立救援大本营

我也是8月3日午夜后不能入眠者之一。那天,与好友驱车进入柴窝堡湖以北绵延的阡陌中,企图进山宿营。由于某个路口上的毫厘之差,未能到达目的地,懊恼而返。此举被嘲笑为“老革命碰到了新问题”。

晚上11点10分,当救援队驱车出城时,山难通报到达了我的手机。于是,我将手机和固定电话移到案头,彻夜守候。

凌晨4点15分,电话突然作响,蒋进原在进入通讯盲区之前通报进展:已经与华子会合,正在大石头附近弃车渡河。救援线路太长,请求人力接应,补充食品。

我对那里的地形了若指掌。大石头以南全是通讯盲区,前方队员渡河以后,前后方的一切配合都只能依赖于彼此间的默契。毋庸置疑,经过那段山地行军,队员体力必将接近枯竭。到达位置后,还要越过两道冰川,攀上那道接近百米的陡坡,才能运送伤员下山,然后沿着逶迤的山道出山。这不大可能由首批队员独立完成。而此时,伤者正在漆黑而寒冷的冰川上流血,那位少年正在忍受着超出他承受能力的煎熬。于是,不得已,在黎明前那个最为宝贵的睡眠时段,我硬着头皮拨打出一个又一个的电话,打扰着一个又一个的家庭,终于征集到一辆车和三名志愿者,于清晨6点冲出了城区。在西山立交桥,临危受命的董务疆为了抢时间,硬是将车开上了逆行道,招来对面司机一阵恶骂。

90分钟后到达达坂城,天已大亮。早餐,采购食品,加油,购夹板时又被勒索一笔,然后北上。中午进入山口,下午到达河岸,汽车趴窝。支援队员立即携带夹板渡河赶路,留守队员随即在河岸高地上建立了救援大本营。趁着等待消息的间歇,我登上西侧山巅,依靠高度优势找到了一处手机通讯点作为备用。在下山途中,我居高临下地发现,在山口附近,一组人马正在迷蒙的山道上匆匆赶路。从那些闪现不定的色彩判断,那是六个身着冲锋服的身影。无疑,又一批山友赶来支援了。

25名志愿者赶到黑沟以北

在山口附近匆匆赶来的,是甄晨光、杨戈等一行六人。凌晨4点,当我的电话拨通后,睡眼惺忪中的甄晨光立即奔向车库,准备出发事宜。及至从同事手中接过车库钥匙时,才想起今天是周一,他无法不受制于严格的工作纪律。于是,一边驱车前往加油站,一边拨打手机。

接听者是董务疆。双休日,他刚刚结束了一次艰难的山地徒步跨越活动,正沉陷在极度疲劳之后的酣睡中。弄清原委,他揉搓一把酸痛的肌肉,匆匆吞下一杯苦丁茶醒脑,便立即打点行装,招呼徒弟开车送自己进城。清晨6点,三方准时在我这里会面。交接的不仅有越野车,还有2000元应急费用。交接后,甄晨光便匆匆返身回家上班。

相对于甄晨光,作为一家传媒老总的杨戈对自身的行动就具有更多的支配权,但他也未必不懂得职业权力被滥用的危害。尽管心急如焚,在那个令人揪心的消息到来之后的整个上午,他还是强压下心头的焦虑,加速处理着急需完成的公务。接近中午时分,终于得以抽身。此时,已经请假获准的甄晨光正在焦急地等待出发,同时加入的还有两名福建山友。他们租车赶到黑沟村,又顺路租用马匹赶往救援大本营。当马队杂乱的蹄声在通往黑沟冰川的山谷中渐渐消失时,混杂着细雨的夜幕也迅速降临在山谷中。

这样,在8月4日黄昏之后,共有25名志愿者以不同方式赶到了黑沟村以北。在大本营的协调下,他们在17公里的救援路线上分组向北移动,形成了梯次前进的接应队伍。杨戈的5骑人马则抄近路直奔黑沟冰川。此时,根据时间判断,最先出发的第一组,应该到达或接近山难发生地点了。

但是,人们并不知道,伤者生命的行程已然终止。

时间在那一刻凝固了

在雨雪交加中,英刚带领的第一组经过13小时行军,在接近3600米的黑沟冰川时,队伍拖垮了。作为一名资深的登山爱好者,这是他预料中的事。这是一支热情高涨,个人能力却参差不齐的临时队伍,其中还包括两名从未涉足过户外运动的女性医务工作者。一旦进入高海拔,热情是无法取代实力的。他指望的是,只要队伍中少数人能及时到达,伤员就有救,那个16岁的少年就能脱离困境。因此,尽管有人陆续掉队,他却黑着个脸,手脚并用地向西侧高地上拼命攀爬。

17点10分,当他与拼死跟进的4名队员终于在上层冰川的冰面上直起身来时,时间却在那一刻凝固了。一个木立在帐篷边的瘦小的身影先是迷茫地转过身来,怀疑地审视着出现在眼前的一切。瞬间发愣之后,踉跄的脚步携着悲怆的哭声迎面冲来,登山汉子们顿时动容。

关雁已于昨夜去世。

那时,华子发出的求援信息正在空中往复传递,各路山友正在快速集结,救援协调会正在紧急召开,多少部电话正在焦急地拨动着。那时,在高山冰川上一个寒冷的帐篷里,一双16岁少年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手,一边蘸着水轻轻擦拭着关雁脸上的血迹,一边把不尽的泪洒在他的脸上……

在来自远方的和身边的无尽的期盼和关爱中,他却匆匆地走了。

“晚了,我们来晚了”

5日,午夜以后的大本营,四双眼睛在黑暗中警觉地捕捉着东北方向可能出现的任何一道光影。接应伤员的所有工作早已完成,为救援队员们准备的食品静静地堆放在一块大青石旁,其中还包括为女医生和伤员准备的牛奶。雨后,通往黑沟冰川的山谷黑暗而阴冷,谷底的流水喧嚣地流淌着,前方救援组仍然杳无音讯。

凌晨2点20分,东北方向遥远的天际有光闪现,一瞬即逝。董务疆立即拧亮大灯,让雪白的光柱间断地射向夜空。不久以后,一串微弱的亮光便飘忽在深浅难辨的夜色中,萤火虫般地游动起来。

我拧亮手电,一直前出到漆黑的高岸边,望眼欲穿地等待着那串游动在夜空中的希望。时间是如此漫长,当马蹄铁撞击石子的声音终于从对岸传来时,我迫不及待地蹚过河去,冲向那支队伍。5年的友谊啊,曾经一起在天池滩涂燃亮腾跃的篝火,曾经一同在冰凉的雪原上入住“总统套房”;关雁那残疾的手,曾经多少次在艰险崎岖的小径上伸向我……此时,我毫不忌讳用奔涌的泪水迎接我那受尽苦难的兄弟。

可是,迎面过来的英刚却神情冰冷,粗大的手掌沉重地一握,便默默离开。

队伍鱼贯而过,没有人开口。暗夜中,只有一个个凝重的身影。

就在这凝重的身影之后,我蓦然间看到了马背上那副高高跷起的空担架的轮廓。

这是一个再明白不过的答案:救援失败。

一个悲怆的声音终于打破了黑夜的肃穆,队员李琪猛然间哭倒在我身边:“晚了,我们来晚了!”

严峻的法则

5日凌晨,杨戈的五骑人马满身霜凌,突然出现在河谷中。经历了一夜的雨雪,个个冻得浑身透凉。前一夜,他们与英刚的救援队隔山而过,未能接应成功。经过一夜搜寻,方知救援队伍已经撤离。

当南坡的救援工作沿17公里的路线展开时,人们并不知道,博格达北坡组建的一个救援小组,也正在西锐的带领下,拼死逆向翻越那个危险的隘口,企图实现近距离援助。

此前,这个救援小组的成员,正沉浸在登顶成功的喜悦中。当他们经历了24小时的努力,终于于5日由北路进入黑沟冰川时,方知尘埃已落。面对那座俏丽而冷峻的冰川,泪水模糊了他们的眼睛。

当晚,一场大雨泼洒在北疆沿天山一带。

6日,得知北路有人参与救援,担心那场大雨的杨军再次组织人员进入黑沟,接应出那支疲惫不堪的救援组,执意同行的还有外籍友人詹姆斯和琼斯。

至此,一次持续了64小时的救援行动终于结束了。

8天以后,市登协8名山友再度进入黑沟冰川,历尽艰辛,移送关雁遗体回家。

由于必须在相距百十公里的距离上召集有救援能力的队伍,从接到报告到首批人员进入山难现场,只经历了19个小时。这对于一次民间自发的救援行动而言,已经表现出可贵的效率。救援过程所体现出的那种人道、友爱、互助、慷慨和自我牺牲的可贵精神,无疑是山友们永远追崇的精神财富。

需要深省的是,一场牵动着几十颗心,众志成城付出百倍努力的救援行动,却最终没能够挽救一个宝贵的生命。

这就是法则,一个沉重的法则。有多少事例说明,山难事故如果不能防患于未然,那么,无论事后的努力多么的可歌可泣,其结果却总是与人们的初衷相去甚远。

在我们为追求生活的内在质量而拥抱自然的过程中,时刻不要忘记这个严峻的法则。

同类推荐
  • 想走就走:住青旅的旅行

    想走就走:住青旅的旅行

    本书以日记体形式,记录了作者受“青旅文化”感召、利用两个夏天背包游历国内15地的行程。其中除了在亲友家做了几回“沙发客”、住不到青旅改投其他旅馆之外,其他日子作者都是“住青旅”,所以称为“住青旅的旅行”。虽不能以此概括国内方兴未艾的青旅文化,但管中窥豹,对于准备出发的后来者自然有所裨益。
  • 西夏陵

    西夏陵

    本书主要介绍了西夏陵的位置与地形,西夏陵建造的起讫时间,西夏陵被谁所毁,陵园陪葬墓,西夏陵的建筑技术,西夏陵出土文物等关于西夏陵的一些内容,
  • 孤独的克里雅

    孤独的克里雅

    一个人,一辆车,十三天穿越无人区的孤独苦旅经历过生死的旅行总是值得和大家分享这是一本关于一个人骑行于克里雅的游记,一个人在无人区待了十三天,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作者勇敢地走进去,活着走出来?恶劣的天气,人心的险恶,并没有让作者打退堂鼓。他与狼接触,并帮助过一个骗子,却因此让自己陷入困境,当然也遇到不少好人,那种无私的奉献,人性的光辉,在书中向人们传递着某种信息,作者将他们一一仔细地记录在这本书中。历经生与死,看着今天早上还在的人,太阳下山后就再也见不到,以为自己在无人地区再也不能走出来,却因为自己顽强的生命以及求生的本能,活着走了出来。
  • 我走得很慢,但我从未停下来

    我走得很慢,但我从未停下来

    本书是“地球旅馆”系列中的一本,地球旅馆提供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生活观念。这本书的作者何袜皮,在美国读人类学博士,脚步早已遍布六大洲,是《看天下》《悦旅》《私家地理》等知名杂志的专栏作家。从小奉行“人生尝试论”的她,无私地分享自己独特的经历,文笔清新却不漂浮,透过旅行中的思考沉稳地告诉你:我走得很慢,但我从未停下来。
  • 旅俄漫纪

    旅俄漫纪

    往俄罗斯;第一天的印象;探访俄罗斯历史的新起点;冬宫内外;徜徉在十月革命总部旁等。
热门推荐
  • 岭海焚余

    岭海焚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魔纪

    佛魔纪

    当佛祖的圣徒遇上恶魔的化身黑暗与光明已经一线之隔心灵的正义与邪恶便错综交替圣徒之名的他可与佛携手普度众生,更可与魔为伍掀起腥风血雨
  • 萌萌公主爱情记

    萌萌公主爱情记

    轩辕皇帝羡慕他国有小公主他却没有,在嫉恨耕耘下,终于看到了小公主哇哇坠地,可是……为啥她刚刚出生就黏着别人,看着高高兴兴和他分别的小公主,他只能咬着手绢仰天长啸,女大不中留阿……
  • 黑道杀手的校园生活

    黑道杀手的校园生活

    在新世纪中,虽然也是高科技时代,但在现实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只有小说中才会出现的异术。如控花术、读心术、意念术、时间定格术……一场阴谋的大屠杀,使她从五岁就饱受磨难,历经艰辛,沦为一名杀手,复仇的信念一直支撑着她,熬过一次又一次的魔鬼训练……
  • 狂倾天下:鬼魅帝妃

    狂倾天下:鬼魅帝妃

    她本是丞相府的大小姐,然而经脉被封,容貌被毁,日日夜夜遭受唾弃,活的连下人都不如。她是杀手界的王,上天堂下地狱,能从阎王手里杀人,然而却被男友和妹妹背叛。当她穿越成"她",一手使针一手下毒,庶妹姨娘白莲婊什么的毁你容,破你相,让你下嫁痞子。他高贵冷艳,绝世妖娆,却唯独对她柔情似水,百依百顺。"倾儿,我把天下送给你可好?”
  • 等你说爱我

    等你说爱我

    她是孤女,成长的路上磕磕绊绊,然而却有那样一盏明灯,为她照亮寒冷的夜晚,驱散孤单和彷徨,带来爱与希望。他是律界翻云覆雨的大律师,风度翩翩,冷傲犀利,却没有人了解,他曾经的过往,和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在她眼中,他腹黑冷面兼毒舌,抢亲弟弟的女友,对她敲诈勒索,甚至连她的初吻都无情夺去,根本就是个妖孽!阴差阳错,两人从最开始的债主和欠债人的关系,发展成了老板和下属的关系,再后来是业主和租客的关系,再再后来……
  • 黑执事之黄泉

    黑执事之黄泉

    她,是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小乞丐,他,是成长在谎言编织下的美梦中,两个地位天差地别的人却因为阴谋而纠缠在一起。她,是灾难的源头,他,是孩子心中所敬仰的天使,两个命运完全不同的人却因为心中仅存的那点渴望而相遇。无辜的孩子在这航脏的时代渐渐变得面目全非,再次相遇时,剩下的只有鄙夷。“善恶乃一念之间,只是,很可惜,我们都选错了,这一念之差,注定我们永坠深渊”(原创女主,剧情不会以夏尔为主线,想要看男主女主在一起腻歪的请自行走开,女主是一步步成长的,当中也会做错很多事,也会嫉妒,也会脆弱,最重要的是,本宝宝文笔很渣,慎入!)
  • 暖温半夏

    暖温半夏

    被爱是一种奢耻的幸福为何你从来不在乎一个人走在忙碌的大街上半路的灯为你点亮孤寞的心双手捧着一颗赤诚的心却得到了冷寞的侵蚀也许一种爱只适合于在背后致曾经爱你的安温凉
  • 李静和张伟

    李静和张伟

    你的名字叫李静,和著名主持人同名,在全国大众名字里排名第七,你有个朋友叫张伟,没错,就是那个每个人的朋友里面都有个叫张伟的张伟。高考过后,你打过一次电话给张伟,一个陌生男人接的电话,你说你找张伟,那人说他就是,一瞬间就忘了要说什么,你磕磕巴巴问他考得怎么样云云,草草挂了电话。你哭了。那个停留在小学或初中时期的小男孩张伟站在你的心里也同样泪如雨下。
  • 天后巨星系统

    天后巨星系统

    墨格是一位在娱乐圈奋斗多年的女星,但是……由于没背景、没身份,到现在还是二线明星。更点背的是,她竟然在一场戏中无缘无故的死了!死后还获得了天后巨星系统……注:她是在死后才穿越到地球的平行世纪滴!然后开始她的抄袭的无良过成^_^PS:多年的经验,发现小慕慕始终是个文案小白,但是大概意思,还是能写明白的。如果觉得文案不对劲,请自动脑补成你喜欢的类型。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