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24100000009

第9章 周汝昌先生一贯坚持的“写实自传说”的失误(3)

脂砚斋认为宝玉形象中有雪芹的生活,但他从不在他们之间画等号,只是把宝玉看成雪芹创造的一个独特的艺术典型。

第二,脂砚斋说贾宝玉只生活在《红楼梦》中,他在现实生活中从未见过这样的人,从而说明贾宝玉决非他朝夕相见的曹雪芹。

己卯本、庚辰本第十九回在宝玉对茗烟说的“可见他白认得你了,可怜,可怜”之下有一条长批:

按此书中写一宝玉,其宝玉之为人,是我辈于书中见而知有此人,实未目曾亲睹者。又写宝玉之发言,每每令人不解;宝玉之生性,件件令人可笑。不独于世上亲见这样的人不曾,即阅今古所有之小说传奇中,亦未见这样的文字。于颦儿处更为甚。其囫囵不解之中实可解,可解之中又说不出理路。合目思之,却如真见一宝玉,真闻此言者,移之第二人万不可,亦不成文字矣。余阅《石头记》中至奇至妙之文,全在宝玉、颦儿至痴至呆囫囵不解之语中,其诗词、雅谜、酒令、奇衣、奇食、奇玩等类,固他书中未能,然在此书中评之,犹为二着。

这段批含有三层意思:一、脂砚在生活中从未见过宝玉这样的人物;二、古今所有的小说戏曲中也没有类似宝玉的形象;三、宝玉只存在于《红楼梦》中。周汝昌先生说“曹雪芹的小说原是当年表写,脂砚斋也当年表看”,不独人物情节是真的,“连年月日也竟都是真真确确的”(《新证》第203页)。这就把小说当成历史看,把小说虚构人物贾宝玉当作历史真实人物曹雪芹看。脂砚斋却一再说他在现实生活中“实未目曾亲睹”宝玉这种人,“不曾亲见这样的人”,宝玉只生活在小说中;设若宝玉是雪芹的自我写照,脂砚决不会这样评批了。脂砚斋就这样把主张写实自传说的路彻底堵死了。

己卯本、庚辰本第十九回在宝玉对袭人笑道“你说的话,怎样叫我答言呢。我不过是赞他好,正配生在这深堂大院里,没的我们这种浊物倒生在这里”之后又有一条长批:

这皆宝玉意中心中确实之念,非前勉强之词,所以谓今古未有之一人耳。听其囫囵不解之言,察其幽微感触之心,审其痴妄委婉之意,皆今古未见之人,亦是未见之文字。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不肖,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账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说不得好色好淫,说不得情痴情种,恰恰只有一颦儿可对,令他人徒加评论,总未摸着他二人是何等脱胎、何等心臆、何等骨肉。余阅此书亦爱其文字耳,实亦不能评出此二人终是何等人物。后观情榜评曰:“宝玉情不情,黛玉情情。”此二评自在评痴之上,亦属囫囵不解,妙甚。

脂砚斋又一次说宝玉是“今古未有之人耳”,宝玉的言谈心思表明他是“今古未见之人”,这就把小说中的宝玉和生活中的雪芹区别得清清楚楚。倘若宝玉即雪芹的自我写照,脂砚和雪芹又朝夕相处,照周先生的说法脂砚即雪芹的妻子史湘云,她每天生活在雪芹的身边,也就是生活在宝玉的身边,天天见宝玉,她决不会写出丈夫宝玉是“今古未见之人”的批语的。形影不离的妻子说丈夫是从未见过的人,这太滑稽了。“今古未见之人”的含义丰富,它既是对雪芹塑造的这一艺术典型的独特性的准确概括,又是对“写实自传说”的否定,同时使雪芹脂砚是夫妻的说法不攻自破。脂砚斋的这条批语,深得曹雪芹的艺术匠心,“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不肖,说不得善,说不得恶……”从多方面中肯地评价了宝玉性格的复杂性、丰富性和独特性。按照写实自传说,评宝玉的话自然也就是评雪芹,假如把这段话移来评雪芹,那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第三,脂砚斋说《红楼梦》的重大情节均属虚构,从而证明把贾府当作曹家的看法根本站不住脚。

脂砚斋不仅通过宝玉是一个“今古未见之人”否定了“写实自传说”,他还通过大量批语指出《红楼梦》的重大情节都是虚构出来的,从而又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否定了自传说。这方面的批语很多,可以说已达到俯拾即是的地步。

甲戌本第一回石兄谈文论艺上有一条眉批:“开卷一篇立意,真打破历来小说窠臼。阅其笔则是《庄子》、《离骚》之亚。”明言《红楼梦》多用《庄子》、《离骚》虚构的艺术手法。在同回“别号雨村者”处批:“雨村者,村言粗语也。言以粗村之言,演出一段假话也。”“假话”,就是虚构的故事,这是统摄全局的一条批语。甲戌本第二回在“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书眉上批:“官制半遵古名亦好。余最喜此等半有半无,半古半今,事之所无,理之必有,极玄极幻,荒唐不经之处。”脂砚所最喜欢的,正是小说的虚构艺术手法。在同回宝玉的“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旁批:“真千古奇文奇情。”甲戌本第三回在凤姐“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旁批:“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此等文字非仙助即神助,从何而得此机括耶?”以“奇文奇情”“仙助神助”来评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实是对作者成功的虚构手法的赞赏。

甲戌本第四回在“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一段有一条眉批,说“其意实欲出宝钗,不得不做此穿插”,批语详细分析了作者虚构“阿呆兄人命一事”,目的在引出薛宝钗。在雨村把葫芦僧“远远的充发了才罢”旁批:“至此了结葫芦庙文字。又伏下千里伏线。起用葫芦字样,收用葫芦字样,盖云一部书皆系葫芦提之意也。此亦系寓意处。”“葫芦提”本意是糊里糊涂,脂批用以借指虚构的故事。“盖云一部书皆系葫芦提之意也”,言整部《红楼梦》均为葫芦僧那样虚构的故事。作者寓意,即为此也。按照周先生“写实自传说”,葫芦僧乱判曹雪芹的妻兄薛蟠打死人命一案必是实事,脂砚斋却在“且说那买了英莲,打死冯渊的那薛公子”处批:“本是立意写此,却不肯特起头绪,故意设出‘乱判’一段戏文。”“故意设出”即精心虚构,套用周先生的话,“此理至明”,毋庸置疑。甲戌本第五回在“宝玉便愈觉得眼饧骨软,连说好香”处批:“刻骨吸髓之情景,如何想得来,又如何写得来。”又在“宝玉在秦氏房中睡去”段上有条眉批:“文至此不知从何处想来。”反复赞叹作者虚构细节和情节的能力。同回在宝玉“耳聆其歌曰”之上有眉批说:“作者能处惯于自站地步,又惯于陡起波澜,又惯于故为曲折,最是行文秘法。”“惯于”云云,肯定了雪芹善于制造波澜和善于虚构曲折情节的能力。

甲戌本第七回在宝钗叙说“冷香丸”制造经过之后批道:“以花为药,可是吃烟火人想得出者?诸公且不必问其事之有无,只据此新奇妙文悦我等心目,便当浮一大白。”显而易见,宝钗的病及以四种花蕊制成的“冷香丸”,全是虚构的情节。第八回在介绍通灵宝玉之上有一条眉批:“又忽作此数语,以幻弄成真,以真弄成幻,真真假假,恣意游戏于笔墨之中,可谓狡猾之至。作人要老诚,作文要狡猾。”如果我们把这条批语看作“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的注释,那是再恰当不过了。它将小说的虚构情节和真实素材的辩证关系揭示得一清二楚。

庚辰本第十二回回末有一条批:“此回忽遣黛去者,正为下回可儿之文也。若不遣去只写可儿阿凤等人,却置黛玉于荣府,成何文哉!故必遣去方好放笔写秦,方不脱发。况黛玉乃书中正人,秦为陪客,岂因陪而失正耶?后大观园方是宝玉、宝钗、黛玉等正紧文字,前皆系陪衬之文也。”这条批专谈曹雪芹的艺术匠心,他是按照艺术结构的需要组织情节、安排人物上场下场的。“此回忽遣黛玉去者”,目的在下一回放笔写秦可卿的丧事和凤组协理宁国府。不然,黛玉若在荣府,不管是描写她对秦氏的态度还是置之不写,均有损黛玉的形象。于是曹雪芹就虚构了林如海生病写信接女回去的情节。“贾母定要贾琏送他去仍叫带回来”,让贾琏送黛玉,意在突出描写凤姐独立管理宁荣二府的超人才干。这条批不仅说明“忽遣黛玉去者”是根据艺术需要的虚构,它自然也说明秦可卿丧事这个重大情节也是虚构。

甲戌、己卯、庚辰本第十六回在“如今只等他请出个运旺时盛的人来才罢”下批道:“如闻其声。试问谁曾见都判来?观此则又见一都判跳出来。调侃世情固深,然游戏笔墨一至于此,真可压倒古今小说。这才算是小说。”这是表现脂砚斋小说观的重要批语。秦钟临死前同鬼判的对话属幻奇情节,是作者虚构的。脂砚斋对此评价极高,“真可压倒古今小说”。虚构的幻奇情节“这才算是小说”,那么也意味着虚构的写实情节“这才算是小说”。只要周汝昌先生承认《红楼梦》是小说,那就不能否认《红楼梦》的主体故事是虚构而成的,周先生的“写实自传说”和“当年表写”同脂砚斋的小说观存在根本矛盾,脱离了小说的实际。己卯、庚辰本第十七、十八回描写试才队伍来到怡红院,在“或流云百蝠,或岁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锦,或博古”下批道:“花样周全之极,然必用下文者,正是作者无聊,撰出新异笔墨,使观者眼目一新。所谓集小说之大成,游戏笔墨,雕虫之技,无所不备,可谓善戏者矣。”这里的“新异笔墨”“游戏笔墨”都指虚构的细节和情节。与其说描写怡红院的手法“集小说之大成”,不如说描写试才队伍在大观园的整个活动“集小说之大成”更稳妥。庚辰本在同回描写石兄“自己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之上有一眉批:“如此繁华盛极花团锦簇之文,忽用石兄自语截住,是何笔力,令人安得不拍案叫绝。是阅历来诸小说中有如此章法乎?”肯定石兄的神话故事是小说章法。甲戌本、庚辰本第二十七回在黛玉葬花一段上有眉批道:“开生面,立新场,是书不止红楼梦一回,惟是回更生更新。且读去非阿颦无是佳吟,非石兄断无是章法行文,愧杀古今小说家也。畸笏。”认为黛玉葬花同第五回“曲演红楼梦”同属虚构情节,二者作为同类事物比较,前者在创新上更成功。红学界包括周汝昌先生在内,一无例外地认为《红楼梦》人物的诗词都是曹雪芹代拟的,《葬花吟》自然也是雪芹代拟的,这就有力证明整个黛玉葬花的描写全是虚构的,全属小说的“行文章法”,它的成功,“愧杀古今小说家也”。以上四条批语表明脂砚斋、畸笏叟是把虚构当成小说的基本手法来看待的。《红楼梦》虽然从曹家汲取过创作素材,但主要人物和情节是通过虚构而成,却是毫无疑问的。

庚辰本第二十一回在宝玉央求湘云替自己梳头一段对话上面有眉批道:“口中自是应声而出,捉笔人却从何处设想而来,成此天然对答。壬午九月。”畸笏赞叹,宝玉湘云的天然对话,怎么虚构得这样好。同回在宝玉续《庄子》一段有条眉批:“然奇极怪极之笔,从何设想,怎不令人叫绝。己卯冬夜。”这是脂砚的批,他也赞叹雪芹虚构宝玉续《庄子》的情节令人叫绝。

庚辰本第二十三回在贾元春命诸姐妹和宝玉住进大观园之上有一眉批:“大观园原系十二钗栖止之所,然工程浩大,故借元春之名而起,再用元春之命以安诸艳,不见一丝扭捻。己卯冬夜。”脂砚没有说大观园在北京,也没有说在南京,更没有说在丰润,总之没有说它是实有的园林,反而揭示大观园是曹雪芹假借元春省亲之名虚构的,“再用元春之命以安诸艳”,虚构这个情节自然真实,“不见一丝扭捻”。

己卯本、庚辰本第三十八回在宝玉说自己吟成一首咏蟹诗,“说着,便忙洗了手,提笔写出”之后脂砚斋批道:“且莫看诗,只看他偏于如许一大回诗后,又写一回诗,岂世人想的到的。”有正本在这一回末有一条总评:“请看此回中,闺中儿女能作此等豪情韵事,且笔下各能自尽其性情,毫不乖舛,作者之锦心绣口无庸赘渎。”在“林潇湘魁夺菊花诗”之后,又写“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世人连想都想不到,作者却用自己的绵心绣口编织出来,致使脂砚斋除了赞叹外再无力加评了。总之,所有诗社的活动都是雪芹虚构的,周先生对此不会有异议吧。

庚辰本第四十四回凤姐泼醋打平儿,平儿委屈,在怡红院理妆,宝玉百般照顾,理完妆后,“忽见李纨打发丫头来唤他,方忙忙的去了”,下面有一长批,全引如下:

忽使平儿在绛芸轩中梳妆,非但世人想不到,宝玉亦想不到者也,作者费尽心机了。

写宝玉最善闺阁中事,诸如烟粉等类,不写成别致文章,则宝玉不成宝玉矣。然要写又不便,特为此费一番笔墨,故思及借人发端。然借人又无人,若袭人辈则逐日皆如此,又何必拣一日细写,似觉无味。若宝钗等又系姊妹,更不便来细搜袭人之妆奁,况也是自幼知道的了。因左想右想,须得一个又甚亲,又甚疏,又可唐突,又不可唐突,又和袭人等极亲,又和袭人等不大常处,又得袭人辈之美,又不得袭人辈之修饰一人来,方可发端,故思及平儿一人方如此,故放手细写绛芸闺中之什物也。

同类推荐
  • 草尖上的漫步

    草尖上的漫步

    涌现众多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而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精品,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丰沛的想象,去探究、体悟和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对时代精神本质做出更为深远的探索与表达,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思想给予积极而敏锐的发现和回应。创作出更多的内涵丰厚而思想独到的文学精品,是时代和人民的召唤,也是江西作家的神圣职责。
  • 当代励志散文精典

    当代励志散文精典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中国当代散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文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必然伴随着历史、时代、社会的源流脉络获得同步发展。因此,从纵向的、发展的角度考察新时期湖北散文的发展态势,厘清来龙去脉,对整个中国散文史的建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历时的统照下,湖北散文的演进过程呈现出以下三个阶段的基本理路。湖北散文始终以沉寂之姿努力地寻求新的发展前景,它的艺术生命力在创作队伍、作品数量、审美拓展上顺应了时代需求,形成了色彩纷呈的局面。
  •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本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此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本书被专业人士评为“端庄杂流漓,尔雅兼温文,有美斯臻,无奇不备”。被大众称之“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
  • 趣味抓捕方案(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抓捕方案(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热门推荐
  • 内家拳口诀释义

    内家拳口诀释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来了

    龙来了

    求票~求票~求票~求票~求票~求票~求票~
  • 三生宫城:十七妃

    三生宫城:十七妃

    十七年前因为一颗心进入沉睡,十七年后醒来带着17年前的面容被一个男人各种折磨,还封了‘十七妃’的称号,这一生该要如何走下去。
  • 天水市的趣事

    天水市的趣事

    这次来讲讲伏羲大典举行的城市:甘肃天水在这里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不过在内容里面我会用到修辞手法拟人的方式来讲述这些有趣的事情。
  • 仙阶

    仙阶

    人生起落,一念之间。仙道无期,白发浸染。沧海江湖,唯有寻寻觅觅......
  • 幻花世界

    幻花世界

    这是个简单的故事,只是谈谈人生,关于这个世界的可能,,,
  • 柴静的气场法则

    柴静的气场法则

    "内心独立,倔强生长。她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著名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记者,畅销书《看见》的作者。她并不是一个禀赋突出的女生,却靠着许三多式努力成为后天型女神……可以说,她是知女里站得最稳的一个,她立足央视这个最强平台,拥趸遍布音乐、出版、小说、导演、媒体等强势行业,而她的人文风格、悲悯路线,在当下文艺青年审美中具有最大公约数的特质。"本书通过解析著名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记者柴静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睿智、优雅、知性、勇敢和宽容等气场正能量,为读者追求事业、为人处世、内涵修养等方面提供一个榜样和参考,从而不断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个人魅力,做最好的自己。
  • 超神觉醒者

    超神觉醒者

    忽然有一天,盖云觉醒,他发现这个世界从此不一样了。斯巴达勇士?开什么玩笑!没有八块腹肌你也敢高喊斯巴达!?二战战场?子弹乱射,炮弹齐飞是没错,但这个红头发自称黑寡妇的萌音小萝莉是怎么回事!?还有,这个家伙怎么长的和我一模一样?什么,你说他是这片世界的‘我’!?不可能,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我要做所有宇宙中唯一的那个!!
  • 大武侠之历练系统

    大武侠之历练系统

    万千世界,谁主沉浮?道不尽悲欢离合。金剑在手,谁能傲笑?说不完儿女情长。离离情愁,侠骨冰心,征途无止休。谁能停,为谁停,茫茫无间,前路空空。只道是,匆匆过客,瞥一眼间,千万年。轮回百转,爱恨情仇,侠之大者,莫能休。造物主造就世界万千,请随萧别离一同历练。
  • 豪门“傻”妻

    豪门“傻”妻

    她嫁他,入豪门;他娶她,出家门!三年无出怎么了,比得上他搂进家门的私生子吗?跟她谈感情,请问,他爱过她吗?豪门恩怨,精心布局,当她是傻的不成!爱你,甘愿痴傻,她的心到底是还爱着他?还是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