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23500000001

第1章 自序:写作需要沉寂的力量(1)

一、我也来回顾

作为作家,我认为我们现在必须回到自己的内心生活之中,不要去表达自己根本不想去表达的东西。我知道,这一点尤其难以做到。因为我们的思维或多或少都被改造过,成了一个工厂所改造过的改装产品。这是我们的不幸,也是文学的不幸。这是我们一旦回顾中国当代文学就感到苍白的原因。

许多年来,我们作家所能得到的营养是十分稀少的,这就像当年定量配给我们的食物一样。西方作家的作品因是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很少介绍到中国来;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学作品也是经过严格筛选,认为对人民的思想没有丝毫“污染”的“主旋律”;我们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则因为是“封建”的东西,而被粗暴地曲解成了意识形态符码。这种天然的营养不良,使不少作家连接受世界优秀文学的心理素质和勇气都不具备。他们根本找不到写作的背景。那种人为的、自始至终要对我们的灵魂和内心进行强制引导的力量使许多作家变成了井底之蛙,这就注定了难以造就具有良知的优秀作家,只能造就大量政客式的文人。

所以,当八十年代初各种西方的文学流派和一些作家的作品及思想一介绍进来,当时的不少青年作家就进行了闪电式的、生吞活剥式的学习、模仿和试验,不管其成功了多少,对我们都是有价值的。它至少给了我们一种创新的勇气。虽然许多作家不可能摆脱意识形态对作家的要求,虽然那种文学的欢腾局面与文学本身并没有多少关系,虽然那诸多繁荣很快就显得虚假,但他毕竟是一个在文学上有所追求的年代。与那之前相比,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完成了文学的基本回归。少数优秀的作家凭着自己的勇气在文学那黑暗而沉闷的荒原上开拓出了新的绿洲。但这些绿色很快暗淡。商业主义使文学急速溃败到边缘地带,政府对文学的普遍利用至此结束。作家作为一个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庞大人群的“代言人”的时代也结束了。一些机会主义者们赶紧去寻找新的机会了,大浪淘沙,可惜留下来的不少精英在精神与物质的消磨和对抗中,很快钝掉了精神的锐气。现在,他们更多地沉浸在过去的荣光里,颐养天年。只有少数人还在思考汉语小说的多种可能性。莫言、残雪等人的写作使我们看到了创作在小说艺术上的真正意义。也使很多人认识到了何为真正的小说家,他们所代表的小说写作仍在推动小说写作的良知。这也是我承认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于中国文学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因。——没有他们,新时期文学就不可能经历那少有的辉煌和崭新的痛苦。

而八十年代的文学历程也基本上是从激情澎湃的无边景象走向几近绝望的暗淡境地的。

他们没有完成文学的探索,严格地说,它刚刚开始就中断了。这是我要重新开始的原因。

其实,对于青年作家来说,对文学创作的探索和试验是我们必须去走完的路。它也是我们在文学末路上不多的选择之一。对文学的认识和觉悟,使我们不愿再去创造有关意识形态的神话。但现在的写作——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的——不可能再仅仅是“用现代汉语模仿、改装、重述、拼合、拆解‘大师’们的话语而已”,它必须以自己民族的精神与品质、阵痛和苦难、光荣与梦想为基座,创造一种能引领人们的灵魂飞升的文字,而不是让他们继续向下,我们要抵制“由一些人带头过分诱发出的极低俗的欣赏习惯”。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认识自己的境况,慢慢从被欺骗、被愚昧、被禁闭的盲目欢乐中走出来。我们要用战士的勇气揭示这些,要像觉悟者那样对前路做出预示。

我们所处时代的人们已接受了的、无处不在的物欲现实,使整个时代的中心价值体系正在土崩瓦解。文化已被宫廷小丑们的表演所取代,它已经沦落为一种做秀的工具。所以说,在这种文学生态下,我们的写作也许是不识时务的。

“无处不在的经济目的,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灵光。它把医生、律师、教师、诗人和学者变成了跟着它屁股转的狗”(马克思语)。但它也基本瓦解了文学的“服务”功能。这种功能的瓦解为文学的回归提供了一种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即使主流意识形态依然存在,在实利社会也给了作家逃避的可能性。而时代所汇聚的各种矛盾,所隐含的各种危机,正是检验作家写作良知的时候,无论按什么方式写作,我们都必须回归到对人的关注,记录现代人精神的异化及自我丧失的普遍性,以及商业社会中人性的大范围堕落,这些困扰人类的重大生存危机需要作家寻求解决的途径。

因此,我们不能不理会对文学的接受、试验、解救和突围。这需要一种极大的勇气。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那些僵化而苍白的文字。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力争给每个文字以精神力量,给每个段落以新颖感,给每个章节以崭新的形式。我相信人类在理想领域内的发展趋势会越来越要求作家在有限的叙述中提供更丰富、更准确的精神内容。在大众传媒广泛覆盖和商业主义统治一切的当今和未来,人们会用急切的心情去寻找解救自己的良药、认识自身的危机,寻求支撑自己生命的力量。“故事性”、“情节”在肥皂剧中随处可寻,它自然有披挂着“世俗意识”的写手来奉献。

我所做的,就是希望在自己的灵魂中重建文学的真理,从世俗世界逐步向精神领域靠近。

二、我的姿态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小说内在的锋芒就已不复存在。一些在八十年代那种特定的文学环境中博得了声名的、一度才华飞扬的先锋小说作家们,为了适应“市场化写作”的需求,纷纷转换了写作方式,叛离了自己的写作方向,使具有探索、试验特质的先锋写作很快沉入水下,开始了艰难的潜行。

富有探索精神的先锋写作犹如宝剑的利刃,它一旦从剑鞘中抽出,寒冷的光芒总会令人胆战从而使很多人退却,它从来都带着一种苦涩而又孤独的气息。所以,它是一个隐修者,而不是大街上的招摇者,更不是任何一个舞秧歌者,也不是老年交谊舞大赛上的频频获奖者。它是一个骑着快马的刀客,它所到达的地方只有他自己知道,只有后来者赶上去后才知道——哦,他妈的,早在很久以前,那家伙已经到达过这里了——那时,他们开始在这里寻找启示录。

据说中国每年都要出版1000多部长篇小说,有人统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长篇小说不止一万部,但绝大多数作品都是无质量的自我繁殖,相互繁殖,它仍然只是发达的传媒为作家提供的一场喧闹的舞台表演,尽管老幼青壮蜂拥而上,但准确地说,它仍只是在眩目灯光下的秧歌舞表演,无非是热闹一番后,留下一堆面具和垃圾走人,然后再换一个名目,继续热闹调笑去。

很多小说都长着同一张面孔——一曲多么豪迈的合唱啊。我想,没有比这更可怕的了。

所以,我想,任何一个没有加入这场合唱和狂欢的作家都是幸运的,也是值得尊敬的。

这使我更加相信沉寂的力量。我认为,不管这个文坛多么热闹,如果没有一点探索精神,它就是病态的,虚弱的,也是悲哀的。

所以,这些年来,我虽然仍带着先锋写作这把利刃,却一直背对文坛,这其实就是当下和以后一个先锋写作者不得不选择的、命定要坚持的姿态。

同类推荐
  •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

    中国诗歌有三千多年历史,唐诗为诗歌之高峰,许多唐诗至今仍盛传不衰,脍炙人口。唐诗选本众多,至今最流行者乃蘅塘退士所编之《唐诗三百首》,其后无论如何翻新重选,均无出其右者。
  • 回龙山下

    回龙山下

    取名于作者三台县祖居老宅后的一座小山,主要收集了作者近两年创作的诗词文章159篇。作品分盛世微言、琴趣盎然、兴观群怨三个部分。
  • 告别的话,由风转达

    告别的话,由风转达

    沧浪亭边悲欢交织的《浮生六记》,秦淮河上关于董小宛的末代传奇。仆仆红尘中的可歌可泣,皆在这娓娓道来的爱情故事里。作者以婉转温存的笔墨重述那缱绻蕴藉的风花雪月,感受那情深不悔的绝代风华。
  • “乌有”之义:民国时期的乌托邦想象

    “乌有”之义:民国时期的乌托邦想象

    本书通过爬梳和归纳民国时期有关乌托邦思想特质的文学现象,探察乌托邦作为一种思想类型,进入民国时期小说文本后所呈现的叙事形态及其想象方式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以期从文学的角度切入乌托邦功能和意义的研究。
  • 天使走过人间

    天使走过人间

    本书由近百篇短小精悍的充满亲情爱意的故事组成,展示了丰富的生活哲理,清新透亮,潇洒超脱,读者群广泛,是家人互赠礼品的最佳选择。
热门推荐
  • 悄悄告诉大海

    悄悄告诉大海

    付小豪的青春史,那个夏天我们一起读过的校园,追过的女孩,结拜的好兄弟!
  • 死亡播种机:轰炸机

    死亡播种机:轰炸机

    飞机开始作为军用是从侦察开始的,空中侦察的作用是无可置疑的。而在侦察飞行的过程中,“抽空”甩几颗手榴弹或迫击炮弹就成了“轰炸机”的开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期已出现了专门研制的轰炸机,它就是俄罗斯的一种“重型”四发轰炸机,称西科尔斯基“伊利亚·穆罗梅茨”Ⅱ型,从此开始了轰炸机的发展历程。
  • 末世女配上位记

    末世女配上位记

    为了找回散失多年的弟弟,墨雨答应了组织的多加出的一个任务,但是却被组织派出的人手给杀死,墨雨认为被杀那也是她自己活该,但是让她郁闷的是,她居然是死在了小屁孩的手下。墨雨再次睁眼已经到末世,只是出现的地方有点匪夷所思啊,而且还成为一个女配,但是墨雨决定一定要逆转命运,将命运掌握在手中,拥有强大的异能,杀怪夺宝,虽然没有女主的金手指却有自己的金钥匙,看女主在末世怎么依旧潇洒自如。
  • 冰域

    冰域

    无助的少年是否能找寻一切的真相?无奈的性别伪装能否改变他自己?充满未知的学院他能否制霸?他只等待着那日他破空而去。。。。
  • 天台睡懒觉的那只猫

    天台睡懒觉的那只猫

    从出生等各方各面来看尹大公子无疑是一个人生赢家,无知无觉的在‘傲娇’病在少年都有的叛逆期越走越远,一面很不诚实的自认看透了红尘,一面却又想要逃避责任躲进安静的空间中谁也不接触,自生自灭;从出生等各方各面来看杜大老师无疑是一个注孤生的屌丝,他是常见的‘理想主义者’抱有很大的抱负却无法施展,同这世间许多平凡人一样,想要做些什么却因为现实潜在规则困得寸步难行,他想‘锄强扶弱’,可实际上他也是‘弱’者的其中一员,现实很残酷却不得不面对,人无法改变世界,只能随世界而改变,他却仍在罅隙间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试图用自己卑微的力量去改变什么;而这样两个矛盾的人却相遇了......
  • The Sequel of Appomattox

    The Sequel of Appomattox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个海关学院学生的日记

    一个海关学院学生的日记

    2014年7月,我考进了上海市海关学院,正式成为一名关院学子。很多人对这所准军事化管理的学校相当好奇,很希望一探它的真实面目,这部日记能够满足你的需求。也许还有学弟学妹们想了解大学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也欢迎与我交流.还有这部日记也送给那些关心我的朋友们,我将借这个平台与你们分享我的生活
  • 寡人有疾卿有药

    寡人有疾卿有药

    重活一世,她说到做到,步步为营,终于易了江山,换了帝王!咦?结果,还是出问题了……这君王,有、病、呐!君:寡人有疾,唯卿可医。臣:皇上,臣不懂医术。君:无妨,你就是那药。臣:……明明年幼时那般腼腆的孩子,怎么越长大越不知廉耻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异世之潇洒走一回

    异世之潇洒走一回

    一个高考落榜的体育特长生,无意中被外星人“请”去做了实验的“小白鼠”,又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带着身上的实验装备穿越到了一个魔法与斗气的世界……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骄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骄傲

    本书是澜涛专门为中学生量身打造的青春励志读本,意图传达给读者尊重生命、直面挫折、追寻成功和爱等等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