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21900000031

第31章 探访阿尔寨石窟(2)

草原之夜的静谧,给两束车灯划破了。去蒙古包吃了蒙古餐,我们同车回宾馆。何杰正要晕车时,哈斯给我们唱歌,唱了一首她从蒙古国学来的蒙古歌,其歌名叫《母亲》。于是歌声在车子里回荡,激动着我们的心;歌声又飘出车窗,飘向深蓝的夜空。哈斯讲她超喜欢这首歌。她是用蒙古语唱的,然后用极标准的汉语普通话,极专业的语调和节奏,清晰而简洁地口译这首歌。

“这是怀念自己母亲的一首歌。她说外面下着蒙蒙细雨,我的母亲你到我的梦中来了没?我很想念你,你会回来看我么……”这是我所知道的最感人的一首蒙古歌。其歌词我是听到的蒙古歌中最细腻的一段。哈斯叫何杰唱,何杰不肯唱,究竟什么原因,是因为晕车,是害怕掠美,不得而知。

这时候,我们看到一只狐狸,于是把车子开到草地上去追,车灯几次打到狐狸身上。哈斯讲那个狐狸尾巴白了,这是今天第二回看到它。老秦问,蒙古人打狐狸么?哈斯说,不能打。老秦问为什么,哈斯说不能杀生。老秦又问宰羊不是杀生么,哈斯说宰羊是为了吃。这本该当笑话笑起来的,但车子里没一个人笑。显然哈斯的淳朴直率,一如何杰的内敛深情,均有异于都市人的世故圆滑,不该为我们品头论足。

在蒙古包中吃蒙古餐

面对辽阔的鄂尔多斯草原,极目远眺才看得清离得最近的那几个蒙古包,于是我们约了何杰和哈斯,又约了给我们开车的厨师长阿古拉,一起去蒙古包吃蒙古餐,领略下蒙古牧民的饮食文化。“阿古拉”的汉语意思是“大山”,这位蒙古族男孩安静得像大山一样沉稳;即使喝了不少白酒,开车也开得稳当。

车子开到牧民那里,女主人把我们迎入一个当餐室的小蒙古包中。传统的蒙古包是那种逐水草而迁徙的用柳树棍儿搭起的圆毡房,如今很少能够看见。我们进入的这个蒙古包是固定式的,甚至拿水泥砖头,砌了圆弧形围炕,铺了毡子,由客人坐卧两便。中间摆了一张大圆桌,奶茶、奶酪以及各式菜肴,都摆在桌子上而不是摊在地毯上,大家都坐在炕沿上而不是席地而坐。

毡房门口立着两柄苏勒德矛,且有彩色布幡予以悬挂。据说苏勒德矛是成吉思汗的神圣权杖,显然蒙古牧民是以此表达他们对大汗的追念与尊敬,并祈求大汗以神的力量保佑他们。哈斯讲这是风马旗,好像跟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有关。而藏族风马旗的旗杆,是随便一根木棍,并无这样的三叉戟。后来在鄂尔多斯的别处,多次看到苏勒德矛的前面有一匹白马塑像,才明白这种仪式性的祭坛,是蒙古文化受了藏族及汉族的影响。

女主人将奶茶灌入大号暖水瓶中,哈斯不时给我们续热茶。奶茶里面通常搁炒熟的小米、酸的或甜的奶酪、摊成煎饼样子的白奶皮,以及一种像馓子一样的蒙古语叫臧斯的面制食品。后来就陆续有手扒羊肉、水果罐头、生黄瓜、大蒜头、肉粥等端来。我尤其喜欢喝那个肉粥,味道好极了。

毡房里充满了奶香味和肉香味,以及门外飘来的那种清新的湿草气味,以及我们一见如故的海阔天空的闲聊。何杰讲她喜欢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正巧我们刚从阿拉善左旗过来,去了广宗寺,瞻仰了仓央嘉措的灵塔。话题就这样越聊越多,讲到文物管理所的巴特尔副所长,哈斯就特别兴奋。她说巴特尔叔叔啥都懂啥都会,懂草药会看病,懂摄影会拍照,阿尔寨宾馆里的那些壁画和岩画,都是他翻拍的。

蒙古餐最具特色的一项内容,便是大口大口喝酒。据说喝酒前有弹天弹地之举,影视中多次看到过。其实呢,蒙古人的这种饮酒风俗,因地域的不同,环境的不同,时代的不同,有相当的差异。鄂托克旗是三杯白酒敬客人,一杯敬天,一杯敬地,一杯敬亲友,哈斯代表鄂托克人敬我们时,尤为善解人意,喝不了三杯喝一杯就行。阿尔寨是四杯白酒敬客人,女主人代表阿尔寨人敬我们时,也是只喝了一杯,领了心意就行。哈斯提醒老秦,这时候可以还敬女主人一下,请女主人替你喝一杯,结果女主人一饮而尽,皆大欢喜。

通常敬酒的时候,是要唱敬酒歌的,或长调,或呼麦,气氛逐渐热烈,喝酒越发勇武;往往是主人高歌一曲,客人咕咚一杯。可当晚我们的蒙古餐,一是哈斯讲她有讲解任务不能喝白酒怕喝坏了嗓子,二是阿古拉矜持,不起哄,所以我们的喝酒,只各随各便,喝多喝少,无所谓。再说,我们谈话的兴致,早压过了喝酒的乐趣,就免了劝酒的客套。散席之后,在回去的路上,哈斯用蒙古语给我们补唱了一首敬酒歌,阿古拉一面开车,一面和着她的唱。

“我们欢迎远方来的客人,来到我们这个地方。我们希望他有第二次来我们这里,跟我们成为很好的朋友……”哈斯唱罢讲道,要拿着银杯子给客人敬酒的。

成吉思汗的安葬地

时至今日,死于1227年的成吉思汗究竟安葬于何处,仍是尚未破解的一个谜。成书于1252年的《蒙古秘史》有这样的一段记载:“戍年秋,成吉思汗出征唐兀惕百姓。妃子中携也遂妃以去。途中,猎野马群于阿儿不合。时成吉思汗所乘赤兔马,见野马群来,赤兔惊而成吉思汗堕马,肌肤痛甚,营于搠斡儿合惕之地。”

专家考证认为,文中的“戍年”指公元1226年,“唐兀惕”指西夏国;而当时的“阿儿不合”,就是现在的阿尔巴斯苏木;当时的“搠斡儿合惕”──蒙语意指“多窟汇聚之处”,即北魏以来开凿的那108个石窟聚于同一座红砂岩上的阿尔寨。

阿尔寨壁画中有一幅被学者命名为“成吉思汗安葬图”。学者认为画中低头痛哭的那位妇人,就是随军出征的也遂妃。甚而有专家指出,阿尔寨红砂岩顶部的那个下挖式石窟冬暖夏凉,既是成吉思汗坠马后的养伤之所,也是成吉思汗去世后的停灵之处。

阿尔寨石窟西边有一个地方,当地人称它为“包特根西力”,译成汉语是驼羔梁。当地牧民认为,此处就是成吉思汗安葬时杀骆驼羔子的地方。有传说讲,成吉思汗入葬于草原后,令一万匹骏马反复践踏,致使墓穴处被践踏得跟其他地方一模一样,即便安葬者也看不出墓穴在哪里。随汗王遗体入葬的有一个骆驼羔子,惟有生下这个羔子的母骆驼,才能顺着它的驼羔的气味,寻到墓穴的准确位置。据说驼羔梁以前有一块中间有孔的圆形巨石,当年是拿它来拴那个亲眼看到自己的羔子被宰杀的母骆驼的,怕它发怒时横冲直撞,踢践宰杀者。可惜这块巨石,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给炸碎了,不见了。驼羔梁与阿尔寨之间,另一个地名叫“包拉陶勒亥”,译成汉语是小山丘。据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途经此地时,手中的马鞭不慎坠地。他对卫兵讲了一句在鄂尔多斯广为流传的话:“这地方美丽富饶,可为我百年之后的安葬之地”。

由此看来,讲阿尔寨地区是成吉思汗的安葬地,并非无稽之谈。古代蒙古人信仰萨满教,认为人的去世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便用垂死者的鼻息,将他的灵魂吸附于一撮驼毛上,如汉族的灵牌,被长期供奉,被永久祭祀。鄂尔多斯东部的伊金霍洛旗有成吉思汗陵,为蒙古族达尔扈特部落守护、祭祀,至今达700余年之久。而这个蒙古族王陵被守护的,正是附有成吉思汗鼻息的那撮白驼毛。在蒙古人心目中,他们更重视大汗的灵魂,而不是他的遗体或随葬品。

阿尔寨的毁坏者

次日上午,我们由阿尔寨去东胜。我们跟两位蒙古族姑娘哈斯、何杰告别,也跟高耸于无边草原的红砂岩石窟告别。阿古拉开车送我们到前面有六座白塔的路口,它们分别对应于藏传佛教六字真言的“唵嘛呢叭咪吽”。班车由蒙西开来,于每日上午9点10分路过这里。早上阿古拉身穿镶了红边的白制服,头戴高高的厨师帽,给我们揪面片。那些面片儿方方正正,不厚不薄,上百片全大小相同,就跟一个模子里压出来的一样。而且,那面片儿味道醇厚鲜美,感觉十分养胃,我是吃了一碗再吃一碗的。

单是阿古拉的那顿早餐面片,就使我萦怀于阿尔寨,永久不会遗忘。而更多摄录于相机的、映入于眼帘的、感触于内心的那些石窟、壁画、历史、宗教、传说、红砂岩、风马旗、蒙古包儿,敖包堆儿,更有那里的男孩女孩、男牧民女牧民,以及他们的敬酒及敬酒歌,都使我陶醉于当时,萦怀于永久。

按理北魏时期的石窟,多数是有石像的,且精美细腻绝伦,如大同的云冈、洛阳的龙门,可阿尔寨除了浮雕塔及一个个空荡荡的石洞,看不到一尊石像。我猜想,阿尔寨所在的鄂尔多斯草原,曾数度为铁马金戈的战场,创造者与毁灭者在此地均前赴后继,所以理应出现于阿尔寨石窟中的石像,怕是早就毁坏或失踪于战乱中。

历史的诡谲,常令人始料不及。早年阿尔寨祭祀成吉思汗的庙宇建筑,毁坏于公元1632年,毁坏者是蒙古大汗林丹巴特尔;而这个林丹汗,正是成吉思汗的第二十二世孙。

清朝僧人罗布桑隆日布在《智慧明灯》一书中,写有这样一段话:“林丹汗是法王,忽心中钻入恶魔,率兵来到我们鄂尔多斯,破鄂尔多斯的部落,劫走博硕克图济农夫人。欲进兵西藏毁黄教,劫取宫帐内的圣物,在途中因阎罗王的阵势和成吉思汗的灵气而甲狗年逝于青海希尔塔拉。”

跟众多蒙古人一样,林丹汗是信仰藏传佛教的;起初信的是藏传佛教中的黄教格鲁派,后来改信花教迦萨派。因为这种偶然,才忽然起了恶魔一样的坏心,一举毁了信奉黄教的阿尔寨寺庙,使现有的历史遗存,不及其繁盛时一个零头。

我们渐行渐远。那座宏大奇伟的红砂岩,在我们的视野中越来越小,成了茫茫草原上的一个黑点儿,最终完全消逝。历史也是这样,突然出现了,又倏地消失了。如此诡谲的情形,常使人意外而惊愕,茫然而遗憾。

同类推荐
  • 穿越恐怖之都

    穿越恐怖之都

    本书是Seeker Chinese探险团队系列图书的开山之作,优酷网、旅游卫视全程记录了张昕宇、梁红一行在索马里的疯狂之旅,其中许多内容均为首次披露。从探寻“黑鹰坠落”之地到遭遇绑架威胁;从荷枪实弹的安保团队到触目惊心的索马里“美食”;从满目疮痍的难民营到广袤无垠的东非草原……他们近距离接触索马里人的生活,他们走访爆炸案的幸存者,他们与索马里总统擦肩而过,他们在摩加迪沙寻找中国的印记,本书带您走进真实的索马里,真实的摩加迪沙。
  • 亚洲:马尔代夫·斯里兰卡(世界我知道)

    亚洲:马尔代夫·斯里兰卡(世界我知道)

    本书内容包括:“狮子国”的窥探;地理大发现;崎岖温润的地理环境;储量丰富的宝藏;历史回眸;美丽的传说;封建专政;殖民统治;独立发展;政体与外交;政体与政党等。
  • 大地的阶梯

    大地的阶梯

    一位法国汉学家认为,在阿来作品中,《大地的阶梯》的文学价值其实超过了他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尘埃落定》。《大地的阶梯》是著名作家阿来在游走西藏的旅途中写的所看、所想、所感、所闻。文章构思独特,笔风流畅,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藏的地理人文、过去与现在。于是全文既有散文的随意与洒脱,又有着小说的生动与感人。在他的笔下,藏族文化不再只是一个神秘、遥远、浪漫的代名词,而是一个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存在。阿来以纯美的语言、超拔的意象表现了追风流云而又辽阔寂静的高原生活。他把从成都平原开始一级级走向青藏高原顶端的一列列山脉看成大地的阶梯,文字与景色一样气象万千。
  • 西风裁翡翠:爱尔兰中南行

    西风裁翡翠:爱尔兰中南行

    《西风裁翡翠:爱尔兰中南行》为读者提供了如何利用一周的时间在爱尔兰中南部进行深度旅游的独特线路。以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为起点,包括如今被誉为欧洲最年轻的城市科克,水晶制品成名镇沃特福德、香侬湖区……仿佛一场大戏,作者以亲历的方式,记叙了整个行程,并有很个性的推荐。
  •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山西省祁县的乔家大院,涉及其环境特色、营造兴建、建筑趣谈、装饰艺术、楹联匾额、百年传奇等。
热门推荐
  • 龙的协奏曲

    龙的协奏曲

    这是一个关于龙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布兰·菲尔德的冒险故事。昨夜,精灵,食人魔,巨魔,半兽人,矮人族,魔族,吸血鬼......他们参与其中,为了生存,为了利益,为了爱情,或为了荣耀与胜利。今日,沉寂的古钟再次响起,他的路,正式启程。
  • 灵魂交易站

    灵魂交易站

    被骗了身心,遭男票抛弃,怎么办?被未婚夫欺骗卖去他国,怎么办?...........你想报仇吗?...呐,恶魔在你最绝望的时候出现,你会伸出双手拉住恶魔给的交易吗?欢迎进入绅士的恶魔世界在绝望中出现的恶魔究竟是救赎还是地狱新人新作,求收藏,求评论,求呵护~
  • 紫狐天下

    紫狐天下

    前世,她是世界缔造者,他只是一届小仙。今生,他是高高在上的仙界至尊,她只是逃亡寻仇的小妖。本无交集,却被红尘之缘束缚。爱的越深,恨得越深,当她堕入深渊,他才知晓何为珍惜。“墨尘渊,记得你如今的选择!”她回首一笑,走入混沌,徒留他茫然在地......
  • 重生后的小日子

    重生后的小日子

    方小菲,一个小学美术老师,重生后努力过上自己的幸福生活。不要渣男,认真工作,争做白富美的上进女青年。
  • 重生之红狐传

    重生之红狐传

    浪漫邂逅,缘分天定?只不过是人为的阴谋。婚后出轨,一时糊涂?原来另有隐情。她漂浮在半空中,看着床上躺着的自己。是的,那是前世的自己。她记得那是她二十四岁生日,很愉快的一天,结局却不怎么美好。世事就是如此,愉快的过程不一定有美好的结局!她曾经用刻骨的伤,锥心的痛来切身证实了这一点。狐族九尾为尊,她却华丽丽练出了十二尾,她自认洒脱却仍陷在命运之手,不甘妥协就只能,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 3步赢得人心

    3步赢得人心

    在工作和生活中,为什么有人把事办得恰到好处,进退方寸间俘获人心,而有人总和人话不投机,与成功失之交臂?《3步赢得人心》为你找到成败得失的根源,提供实用的说服方法,让你快速赢得人心。人际沟通培训专家鞠远华潜心研究20年,从实践中打磨出高效沟通的“上方宝剑”,助你在“人际江湖”上左右逢源,所向披靡。
  • 七情绝之半魔人

    七情绝之半魔人

    他的父亲是魔界魔君,年轻时,爱上了凡间女子,生下了他,半魔人——钎祭。他被人界所畏惧,被魔界所不齿,而当他母亲的背叛,被魔君所知时,幼时单纯的他,亲眼目睹了他母亲被父君所杀的场面。他的父亲爱他,却更恨他。他让他绝七情,斩六欲,高兴不能笑,悲伤不能哭的魔界强者。他忘了单纯,只有统治六界的野心。而最后一情、一欲便是爱情。她是修炼成仙的七叶花,却因误毁仙草被贬人间受七世轮回之苦,永世不得动情,而前六世,她都平稳度过一生,第七世,应该也不远了吧……
  • 木阁楼情人

    木阁楼情人

    小镇、古集、老街、木阁楼、女主人、三个情人、 一个丈夫, 一个女人和这四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还有一个花季少女、 一个腐败分子的贪官、以及一个惊天动地的爆炸案:构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生活画面。作品以原生态的笔触描写男女性爱场景,讴歌美好的爱情,也鞭笞人性的丑恶。人物刻划鲜明,极富个性,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悬念跌宕、扣人心弦、好看耐读。
  • 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

    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医食疗

    中医食疗

    《中国传统中医史话:中医食疗》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国传统中医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