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17000000017

第17章 闻鸡起舞(3)

孝先接着说:“板儿离不开绳。”

双杏应和道:“绳儿离不开板。”

孝先自我讪笑道:

“唉,你我没文化的人,今天咋变成秀才啦?”

“就是么,口歌子对得有板有眼的。”双杏也自感意外地道。

“你给娃娃们也教教,大的带小的,往后多个玩头,不能成天玩泥巴。”孝先若有所思地道。

“你谋算的总是那么周到,人还没说出口,你就做出来了,你总能摸到人的心思,叫人心服口服,叫人动心倾心。我会教他们的。”

双杏佩服地道。

“娃娃们过来,你妈教你们打秋千。打秋千好,能练人的胆气。”

孝先一招呼,孩子们都涌了过来。由于父母展示了打秋千的好身手,老大老二争先恐后。先让老大老二并齐坐在秋千板上。双杏用手推着轻荡。两个小家伙坐在上面得意忘形的那开心劲儿,逗得老三老四欢呼雀跃。孝先收拾不住,只好轮班,两个大的下来,两个小的上去,在父母的推送下荡悠悠,荡悠悠。有的悠然自得,有的意气风发,毫无怯意。

小夫妻俩带四个孩子一同出来散心娱乐,还是第一次,孩子们开心,做父母的更开心。

女人似有所悟地说:

“打秋千是能练出胆气。五哥,你说得在理。我在想,要不是妈妈从小陪我荡秋千,练出那么点胆气,敢跟你这个生汉子千里闯西域吗?你说是不?五哥。”

孝先频频点头,说:

“我想是的。十四五跟着男人走江湖,闯荡几千里,是蛮稀罕的。凭的就是忠心胆气!”

“看你把我捧得高贵的,忠就忠了你。这一辈子,我算是服了你。”双杏心悦诚服地道。

小夫妻俩又陪小家伙们玩耍一阵,看看天色不早,还惦记着去给老先人烧纸,便带着孩子们尽兴而归。

如此理解体谅体贴妻子的丈夫,怎能不赢得女人的诚服与忠心呢?兴许这正是丈夫的无穷魅力之一。桃源人怡然自乐的日子难道仅仅满足于衣食无忧和男欢女爱么?

四、闻鸡起舞

这年不到秋末,孝先的农活已收拾得利利索索,提前赶上两驾牛车去了古城子。

肚子已出怀的双杏怕孩子跑远了操心,遵照丈夫临走的叮嘱,从里将大柴门上了锁,任孩子在院内玩耍。

一天正午,孩子们刚放下饭碗,尚来不及出门,院内的狗叫声吵翻了天,母子不由一惊。不待双杏发话,孩子们本能地撒腿往外跑,自然是老大、老二跑在前头。

双杏顿觉蹊跷。五年来,几条看家狗虽不时小吵小叫,但均因野兔进院或野猪拱围墙而引起的,从未如此狂吠吵闹过。夫妻俩常常为这鲜为人知的桃源胜地怡然自得,为恬静舒心的日子而陶醉快活。

难道这太平日子到头了?双杏正这般苦思闷想着,狗叫声停息了,继之老大、老二跑进来了。

老二说:“不知哪里来的一伙子人,骑马向北追过去了。”

“追啥呀?”双杏吃惊地问。

“马群。”老大补充道。

“还看见了啥?”双杏沉沉地追问。

“从大门缝里哪能看得清?”老二委屈地回道。

老大补充说:“再没啥。一溜风就不见影子了。”

咋办?!恰巧惟一可依赖的丈夫不在。这一惊对双杏非同小可。

自打平安生下老大以来,双杏心里头一次抹上一缕阴影。

究竟纯属偶然呢?还是从此不得安宁的不祥之兆?总之,她预感不妙。

为此,她不禁联想起前些年孝先每次外出的情景,他丢下她和孩子,当时无所谓,现在觉得好生后怕。作为男人他不可能不外出,事不由人。

双杏自此意识到:男人再能再强,绝对替代不了自己,完完全全依赖男人保护是不周全的。她一时性急,焦虑地招呼孩子们:“老大老二,你们快快长,学到你爹那一身本事,咱娘儿们就不怕了。”

“我爹有啥本事?”老二抢先好奇地问。

双杏不无钦佩不无自豪地说:

“傻娃娃,你爹的本事可大啦!了不得哟!”

“噢。太好了!”老大老二拍手齐叫好。老三老四鹦鹉学舌的同时零零落落地模仿拍手笑。

双杏见状,一时乐得忘却了那一缕愁思。

乌飞兔走,光阴荏苒,不觉年复一年。孝先夫妻俩又迎来一个春暖花萌的季节,清明末了,喜得一子,排行老五。

双杏虽说虚算二十挂零,可已坐了四个月子,自生自接,一一顺利,自然越生越有信心,越有把握,越有经验。虽说不足半月,可她觉得身子轻爽,便偷偷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干完了,赶快捂在炕上,免得汉子回来说话。

虽说春暖花萌,但依然春寒料峭,孩子们户外没啥可玩的,打秋千冷,不是时候;放风筝,尚未糊出来;打牛儿已冰消无着。他们只好都圈在屋子里,围在妈妈身旁。他们闲得急躁,闷得无聊,纷纷要求妈妈讲故事。双杏呢,凡适合孩子听的故事,能听得懂的,她会的都已讲得差不多了,所剩无几的是些乌七八糟不堪入耳的闲话,她只能守口如瓶。于是,她教小的(老三老四)学着翻线绳,拿出一根三尺长的红线绳,两头一结,绷在孩子小手指上,经她手指这么一勾,那双线就成面旗(菱形)形,再用小指一挑一掏,变成凳槽形……老三绷着老四改,老四绷着老三改。让他们反反复复玩弄着,也少了许多是非。老大老二呢,没事可做,跳上跑下,闹腾得婴儿睡不老实,尽拿奶头哄。不得已双杏想了一招:“老大老二听着,不管是你爹讲过的,还是妈说过的,每人能学出(照原样复述)三个猜话(谜语),妈就给你们讲故事。要不,就弹壳脑子(用手指弹脑袋),少一个弹十个。老二,你先说。”

老二有些不服,推托说:“应该叫大哥先说。”

“不行,你不是嘴巴巧吗?你先说,老大思量一下再说,也不迟。”

“说就说。”老二一赌气道。

第一个:

“一个勤劳的主人翁,天色一亮就出工,若有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太阳。

第二个: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月亮。

第三个:

“花儿红彤彤,开在锅底下,不能去浇水,不能用手抓。”——

火。

双杏听老二一口气不打坎地连说三个谜语,喜出望外,右手在老二的脑壳上轻拍了一下,说:

“看把你能行的。”

老二说谜语时,老大默默地回想着,待老二一收口,不用妈妈催,老大便背诵起来。

第一个:

“翻穿大皮袄,草叶吃个饱,过了寒冬后,献出一身毛。”——绵羊。

第二个:

“身壮力气大,干活常带枷,耕地和拉车,都要劳驾它。”——

牛。

老大稍停了下,瞪大眼睛努力回忆着。双杏有些担忧,希望他尽快说出第三个。老大终于说出第三个:

“小路走不远,围着转圈圈,响雷不下雨,飘雪不觉寒。”——

磨。

“好!兄弟俩都学说了三个,妈也说三个,你们猜,猜对一个,赏一个核桃。”

“妈,您快说。”老二催促道。

“说奇怪,真奇怪,肠子绕在肚皮外,身子下面三条腿,长个尾巴向下拐。是个啥物件?”

老大和老二口中反复念叨着“说奇怪,真奇怪,肠子绕在肚皮外……”思索着,一下子懵住了,急得老大抠耳朵,急得老二抓头皮。双杏提醒了下,说:

“咱家就有,每天都用哩。”

“井台上的辘轳,妈,对不对?”老二自鸣得意地道。老大一联想,高兴地说:

“对,对,就是辘轳,辘轳上缠的绳子像肠子,绞把子不就是向下拐的尾巴吗?”

双杏笑着说:“对,就是辘轳。”

“我先猜着的,妈,哥是听我说的。”老二神气活现地争道。

双杏笑着说:

“对,是你先猜着的。听第二个是啥?”

老大老二洗耳恭听,生怕漏掉一星半点。双杏瞧着兄弟俩那认真劲儿,心里乐了,继续说:

“头上长着一对角,脖子系着一根绳,解开绳子躺倒了,肚子也瘪了,是啥?咱家有。”

老二口中念叨再三,尚不得要领。老大却瓮声瓮气急急抢先说:

“装粮食的口袋!妈,对吧?”

“对对对!老大先猜着了。猜完了一块儿赏。”

老二不服气地说:“大哥常给爹撑口袋,当然猜得着。”

“第三个,听清了:‘桥在人肩头,人在桥下走,两头都有水,人走水不流’。”

老大老二思谋再三,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

“挑水!”

双杏兴奋地直拍巴掌,两个孩子乐得东倒西歪。

双杏从黑箱子里取出四个核桃,兄弟四个每人有份。

“妈,该给我们讲故事了吧?”老二牢记妈妈的许诺。

双杏学着说书人的腔调说:

“故事哩,短一些,讲两个。”

兄弟俩一听妈妈要讲两个,兴奋得直拍小手。

“话说哩,从前,就是老早老早,很早很早的时节,有个姓孔的小娃娃,名字叫融。四岁那年,有一次,朋友送来一篮子梨,兄弟姐妹好几个,梨子有大有小,咋个分法呢?谁吃大的,谁吃小的?妈妈作难了,心想,融最小,让他先拿,好挑个大的。你们猜,孔融拿了个大的还是小的?老二先猜。”

“大的。”老二坚信不移地回答。

双杏没表态。

“小的。”老大不费思索淡淡地道。

“老大猜对了,是小的。在场的人都好惊奇。妈妈问,‘融,你咋偏偏捡个小的?’你们猜,孔融咋个回答?他理直气壮地说:‘我小,就该吃个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姐姐们’。孔融的做法、说法,使在场的人不管大小,都很佩服。从此,‘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就传遍了天下。后来,孔融成了材,做了大学问家。”

老二听后有些气馁,稍有羞色。

“听你们母子那高兴劲儿,说啥呢?”孝先跨进屋子,笑呵呵地道。孩子们的神思都集中在故事上,竟没觉察父亲回来。

老大汇报说:

“我们听妈妈讲故事。”

“讲啥呢?是不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啊?”

老大老二齐声回答:

“是!”

“讲完了。”孩子妈补充道。

“还有一个哩!”老二高声大气地道。

“就你抠住不放。外面冷,你看,都在屋子直闹腾,只好讲故事哄弄他们。下一个就叫你爹讲吧。”双杏也来个借坡下驴,掀起衣襟给孩子喂奶。

“咱也不识字,文,教不了他们;武,还可以。娃娃渐渐长大了,总是这么呆在屋里,围着当妈的也不是个事儿。该学点本事了。”

孝先似有早虑胸有成竹地道。

“我想也是这么个理儿。离干活年岁还早,该练练武了。去秋追马的事,至今还叫人后怕呢。”双杏完全赞同地道。

“咱们立志做个善人,不亏人,不欺负人;可别人要欺负咱,硬在咱头上屙屎撒尿,那咋办?”孝先说着学武练武的理由。

“就是么,你不招人,人家还惹你哩,要不是你武艺好,乌鞘岭那一次,你连媳妇都保不住,哪还有今天这一炕娃娃。”双杏深有感触、记忆犹新地道。

“老大五岁时,我就盘算过这事。成了家,立了业,不缺吃,不少穿,该腾省出些工夫教教孩子了。可又想,光老大一人,孤孤单单的,学起来也没劲,没有个比较,提不起精神来。现今老二也快五岁了,该是时候了。可话又说回来,练武是苦差事,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要流汗,要挨冻,睡不得懒觉,要‘闻鸡起舞’。”

“啥叫‘闻鸡起舞’?”老大老二不约而同地疑问。

“好,那就讲‘闻鸡起舞’的故事吧。”孝先话音未落,除了吃奶的孩子外,便都饶有兴趣地鼓起掌来。

“话说西晋末年,北方石勒势力强大,后来把黄河流域的国土给占了。”孝先也模仿当年说书人的声态,侃侃讲来。

“那时节,晋朝皇帝逃到东海边的南京去了。国家破败不堪,黎民,也就是老百姓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四处逃散,眼望国土大片大片地沦丧,也就是丢失了,成了别人的地方。老百姓都眼巴巴盼望收复失地,返回家园,过上太平正常的日子,也就是像我们今天这样,有住有吃有穿,不到处流浪的日子。可由谁收复呢?当官的不管,当皇帝的也不管。”

“不是说,天下是皇帝的吗?他咋不管?”老大天真地质问。

“该就是苔杆(没能耐)皇帝么。我要是皇帝,我就管。”老二不知天高地厚地说。

“去,不得胡言乱语。那时节,有个叫祖逖的年轻人,和他的好朋友刘琨志同道合,意气相投,相互鼓励说:‘光说不练,学不到真本事,有啥用。’他两个相约:每天清早,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谁也不睡懒觉,谁也不耽搁宝贵的光阴。他两个终于练出了好本领。祖逖为啥闻鸡起舞呢?因为他很想干一番大事业,收复北方的辽阔国土。后来,他向皇上要求发兵,可皇上只给了他一千人的军粮,三千匹布做军装,没给一兵一卒,叫他自己招兵拉队伍。要收复长江以北大半个中国领土,谈何容易!这个祖逖很不简单,他不灰心不泄气,变卖家产,带领家人和部下渡过长江,招兵两千多人。他先大破石虎,后大败石勒,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后来,由于皇上不放心他,怕他功高权大,拥兵自重,解除了他的兵权;不然的话,他的宏伟誓愿一定能实现。太可惜了!”孝先略停顿了下,对老大老二严肃地说:

“从明日起,你兄弟俩也‘闻鸡起舞’。记住了吗?”

“记住了。”兄弟俩不知酸甜苦辣,不知深浅,爽爽朗朗地回答。

孝先又朝着女人恳切地说:

“娃他妈,练武就是吃苦,娃娃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可不能在这方面疼省他们。”

“我懂!还不是为他们好,将来一可防身,二可成材,活得有出息。等娃娃不吃奶了,我也练几手哩。”女人一个心思爽爽快快地响应了汉子的要求。

“从今晚起,你兄弟俩要早点睡,不再红火处卖母猪肉。鸡叫就要起,耽搁不得,就像从军当兵一样。”孝先不厌其烦地叮咛。

“五哥,你也要早点睡,除非万不得已,别再熬夜干零碎活儿。啊!”女人对汉子也提出了要求,这是对男人的真情呵护,因为他不比孩子,孩子练完了可耍可睡,他有干不完的农家活儿。

同类推荐
  • 老鼠仓

    老鼠仓

    在股市里,庄家经常扮演股民的上帝,其实只是魔鬼。庄家让股民进地狱的办法,总是万变不离其宗,先让大家嗨起来,跟上他的步伐,但就在大家望见天堂的那一刻,他会釜底抽薪,让一切美景瞬间崩塌。资本市场其实就是一个屠宰场,看起来一团迷雾,但想赚钱并不难,因为一切纷争皆起源于人的欲望。
  • 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

    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

    伊万·安德列耶维奇捉奸的两天:大街上令人恶心的自白,床底下肮脏的表演……这一切都构成了一幅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生动画面。作家就是靠别出心裁的结构,抓住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及生动、幽默的语言,把一个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 费洛斯河上的磨坊

    费洛斯河上的磨坊

    弗洛斯河旁圣奥格镇上磨坊主杜利弗因欠债而发生诉讼纠纷,败诉破产后其子女汤姆和玛吉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聪明而勤奋的汤姆终于经过几年的努力,攒够钱还清了债务并买回了磨坊,但玛吉的爱情却因汤姆的反对而频遭挫折。当两人在危难之中和解时,凶猛的洪水却最终将兄妹俩吞没……
  • 博士男女

    博士男女

    本书是一部反映当下博士生的生活状态及其精神真相的长篇小说。诗人和师姐,一个是善于写诗和与女人骚情,在情感上永远感觉自己单身的已婚博士,一个是有精神洁癖,不知何枝可栖、内心纠结彷徨的大龄未婚女博士,他们之间难分难解,不能爱却又欲罢不能。他们在校园内外所面临的学与术、情与欲的躁动焦虑,以及他们周围形形色色的博士与导师们在文化转型左支右拙的内心沉沦与自我救赎,无不生活化又戏剧性地勾勒出了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群像图。
  • 你是我学生又怎样

    你是我学生又怎样

    十八岁的赵水光遇见二十七岁的谈书墨,他说:“我大你九岁又怎样,这有什么不好的呢?所有的快乐我与你分享,所有的苦痛我比你先尝。”于是这个极品男人步步进攻,从高中到大学一路相守。她说:“遇上谈书墨是我一生最大的福气,以后,不再有。”青涩的女生一路成长,迸发出动人的花朵。十八岁的你在做些什么,有没有为青涩的初恋黯然神伤,有没有对前途举棋不定,如果有一双坚定的手,给你力量,有那么一个人给你温暖,毫无保留地去呵护你,未来是不是就会从此不同?
热门推荐
  • 情之结

    情之结

    六年前,我们相遇,相识,相恋。我们是大家眼中的甜蜜情侣,可惜却走到了分手的路口。六年后,她才知道当年分手的真正原因。两人再次回到了当初,半路却杀出程咬金,磕磕碰碰的爱情还能重新回到最初吗?
  • 贵族学校之卧底小文员少爷请自重

    贵族学校之卧底小文员少爷请自重

    欧芷君是千盛投资银行的一名小文员,每日都在勤勤恳恳地在文件堆里埋头苦干的平凡日子中度过,直到有一天,千盛的执行总裁让她伪装成学生混入耀光高中说什么去拉拢那个克罗帝家族的少爷.....天哪,她宁愿死在文件堆里也不要去勾搭那个可怕的大少爷啊!
  • 皇上请走开

    皇上请走开

    “何为缘,何为命,从不信命的我,却也被迫屈服。”“我爱过你,却也终究爱不起了,这是命,无法预知的命。”“放手吧,这样对你我都好。”
  • 零之死亡

    零之死亡

    世界因毁灭而诞生,因长久而改变重生,世界试图宣告着新的未来,崩坏的交响曲响彻四方,落下的雨点仿佛眼泪的音色。崩坏过世界,不曾在改变,但是世界的命运从这一刻开始转动
  • 武仙图

    武仙图

    凡人李修奇获武仙图,与各路天骄仙道争锋,开启璀璨传奇。
  • 寻访“画儿韩”

    寻访“画儿韩”

    画儿韩和甘子千曾是一对擅鉴古玩字画的好友。解放前,混迹于市井的小报记者那五安排了一场恶作剧,使他们之间产生了隔阂;画儿韩被迫离开文物界。@解放初期,政府有关部门打算录用画儿韩,却因甘子千个人得失作祟,没能成功。十年浩劫后,文物界人才荒芜,青黄不接,甘子千怀着内疚和忏悔,想到了画儿韩。于是他不顾重病在身,四处寻访,终于如愿以偿。
  • 明月下西楼

    明月下西楼

    每这里有风霜刀剑的江湖,有波澜诡谲的殿堂,也有气壮山河的沙场。但说到底,这是一个和爱有关的故事。最悲惨的爱,是明明相隔咫尺,却永不能相见。最深沉的爱,是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每日遥望想念,却各安于天涯。最残酷的爱,是明明知道你爱着别人,可我却依然爱着你。 最痴傻的爱,是“只要你好,我就春暖花开。”
  • 无神界

    无神界

    这是一个修真世界,但不仅仅如此,这里除了修真者,还有法师。两者是生死天敌,一位少年,是修真者和法师的血脉传承者。拥有别人所不知的神血成仙,成圣。都不是问题,但若不能永生,我便成神。
  • 噬魔高手

    噬魔高手

    重症病人林恩,重生为贵族噬魔者。左眼虽天生顽疾,他却能因祸得福,偶尔逆转时空,召唤上古圣灵,斩妖魔除恶徒,再玩玩萝莉养成,修行爱情两不误。这么好的人生,至少也要活上个一两百年才够本!可林恩掐指一算,糟糕,自己好像没剩下几年可活了?【打滚求收藏,求推荐!新人新书需要您的支持哦!交流讨论群:190162126】
  • 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监控与保障

    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监控与保障

    本书分为四篇共12章,内容包括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意义和内容、理论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效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