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14900000003

第3章 月球之谜(1)

荒漠死寂的广寒宫

传说嫦娥奔月,住在广寒宫,人们看见月亮上忽明忽暗的阴影,就想像出一片鸟语花香的神仙世界,有长青不老的月桂树,有蹦蹦跳跳的玉兔。在西方也认为月中有美女常驻。在天文学家和太空人眼里,月球是什么样子呢?

如果你有架望远镜,不难看见月亮上有大片暗色的平地,它们就是“月海”。这是17世纪天文学家定下的名称,他们以为月球上也有地球上那种波澜起伏的广阔海洋。

我们能看到较大的月球“海”有10个。它们都有很诗意的拉丁文名字,如位于西部的静海、澄海、丰富海,位于东部的雨海、云海、暴风洋。每月阴历初五前后的黄昏,我们可以看到出现在西方天空的一弯眉月,上面的两个明显阴暗区,就是危海和丰富海。等到阴历二十五前后的清晨,月亮出现于东方天空,我们会观察到一大片阴暗区域,那就是暴风洋和雨海。这10余片“海”都在月球面向地球一侧,在月球“背面”,这种“海”面是少见的。

月球上最具特色的就是座座环形山,它们数量惊人。地面天文学家借助天文望远镜能够辨清近3万个这样的圆形坑。我们越是凑近月球,看到的越多。估计,直径在1千米以上的环形山有100万个以上。普遍认为环形山大部分是由陨星冲击而成的。月面没有空气保护,因而坑洞满布。大的环形山都是用一些杰出的科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的姓氏命名的。如月球可见面中南端的第谷环形山,东部哥白尼环形山,月亮背面有四座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命名的环形山。

月球上也有嵯峨起伏的山脉,高可达8000米(与周围平原相比较),大多数山脉的名字与地球上的山脉名字同出一辙,因而月球也能找到亚平宁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高加索山脉和喀尔巴阡山脉。

仔细观看月面,还有些迷人的细节。比如从一些比较年轻的环形山(第谷、哥白尼环形山)向外辐射出亮线状条带。这些呈辐射状的条带称为辐射纹,它们是月面上的隆起部分。在满月时,看得很清楚。

这一切表明,月球不是仙宫。

以往神话传说中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美丽仙女全是人们遥望月亮时美好的联想。登上月球,迎接你的只是凹凸不平的不毛之地。没有大海,没有蓝天,没有空气,没有生命——一个死气沉沉,冷冷清清的世界。惟一的活动是不时飞来的流星体、小行星和彗星及尘埃的撞击。

月与日同辉吗在地球的天空中,月亮和太阳是同样显著的天体,看起来一般大。太阳是白天主角,金光灿烂,月亮是夜晚明星,明亮皎洁。因此,古人曾长期把太阳和月亮相提并论,日月同辉。

然而,月球无论从哪方面都无法与太阳平起平坐。日月并提只因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球距地球384400千米,如果波音飞机能飞到月球,要连续不断地飞12天左右,这种距离在太阳系里简直不算什么。可以说近在咫尺。太阳距地球是1.5亿千米,是月地距离的390倍。

月球距离近,看起来大小和太阳差不多,月球在大卫星世界中,其大小还能占据一席之地,纵观太阳系的这些卫星,它们明显地分为两大类。66颗卫星中,有7颗称得上是“大卫星”,直径在3000~6000千米,可与大行星之一的水星媲美。另外的卫星大多在1000千米以下,非常小,有的直径只有几十千米,被戏称为“飞行的大山”。

在7颗大卫星中,月球列第五,仅次于土卫六5120千米、木卫三5276千米、木卫四4820千米、木卫一3632千米,月球直径为3476千米,是地球半径的1/4,是太阳半径的1/400。

现在,虽半径只有太阳1/400的月球,距离地球比太阳近390倍,于是,太阳看起来和月球一般大。

月球本身不发光,夜晚的“明灯”效果是反射太阳光的结果。月面真实颜色是灰黑的,月面吸收了93%的太阳光,反射率仅7%,但已足使人十分欣赏。其亮度可与白天的太阳交相辉映。

月球质量是地球1/81,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4。据此,人们知道月球表面引力很小,月面重力是地面重力的1/6,这一点使登月的宇航员感受很深,他们觉得整个人像要飞起来,轻飘飘的。举足很轻易,要落足却费力,可以轻而易举地做一回飞檐走壁的侠士,也可以扮一回力举千钧的力士。在地球上举起50千克重物的人,到月球上便能举起地球上300千克的重物。一切的行动极像电影中的“慢动作”一样轻灵飘忽。重力那么小的月球无法保持住大气,月球上比真空还要真空。无大气的月球又显现出地球所没有的景观。

月球的昼夜都是突然来临的。月球面对太阳的一面光明而酷热,看到的太阳比地球上明亮千百倍,温度可达127℃,石头热得烫手。背对太阳一面却黑暗、奇冷,温度可一直下降到零下183℃,温差竟达300多度。在月球上看太阳东升西落需很长时间。月球白昼长达两个星期,月亮上的一天等于地球上29天半时间,需要耐心地等待。

月球没有空气,抬头可看到的人们,声音却无法传播,任何人在月球上都会又聋又哑,太空人靠无线电通话,广寒宫是死寂一片。

月球大气无水,更没有风、云、雨、雪、电等风起云涌、闪电雷鸣的天气变化。

日食、月食奇观

日食、月食长期吸引成千上万的人们的兴趣。

满月之夜,一轮明月悬挂在天穹上,突然一块阴影跑来,把圆月遮去一牙,有时甚至整个月面都在阴影中,过了一段时间,月亮才缓缓恢复原状。这就是月食。

晴朗的白昼,骄阳当空,光芒四射,突然明亮浑圆的太阳逐渐发生缺口,光色越来越暗,甚至完全失去光辉。不过,不久,光辉又倾洒大地了。

古时日食特别令人恐慌,以为是天狗啃太阳,地球上的人们便敲锣赶走天狗,让太阳重现光辉。据说,哥伦布1504年在南美的牙买加与当地人严重冲突,就在他们被重重围困、又断水缺粮的时候,月食发生了。哥伦布灵机一动,利用月食恐吓土著人,“如果今晚不把食物送来,就不给月光”,当地人惊恐异常,纷纷请求宽恕,哥伦布这才躲过一难。

太阳和月亮相比,太阳看来有着完美的圆满和耀眼的光芒,月亮却是有圆有缺,“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月球绕地球旋转;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旋转,月球是既不发热,也不发光的,我们能看到它主要是反射太阳光而发亮。随着月球的转动,我们所见的月面会经历稳定变化的太阳光角度,而这个角度要看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状况来决定。在农历中一个月的开头,只有在日落时分才能看到一弯月牙出现在夕阳的东边。月球这时正好运行在地球与太阳之间,地球上见到的月面几乎照不到太阳光,这叫新月。夜复一夜,月球沿轨道离太阳越来越远时,弯弯的月牙愈来愈厚,等到有一半月面照到阳光时,我们看到月亮变成半圆,称为上弦月,月亮的厚度仍在增加。当月球运行到与太阳相对的位置时,月球隔着地球与太阳相望,太阳光便通过地球的“肩膀”照亮整个月面,我们便看到滚圆的满月。

圆月之夜只有一两天。夜复一夜,月亮明亮部分逐渐变少,我们又可看到半个月亮,但明亮部分和上次半圆相反,叫下弦月。最后又回到最初的一弯峨眉出现在朝阳的西边,但弯钩的方向和月初的月牙相反,这时,月球再度通过太阳。这以后,月亮开始回到月初,又开始一轮盈亏圆缺变化。以29天半为周期,叫做一个朔望月,这是早期人类历法的基础,也是我国旧历历月的长短依据。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你应该注意到太阳、地球、月球有两次机会是并列成直线或近于一直线,一次是月初,月球和太阳位于地球的同侧,月亮隐没不见,我们称为朔。太阳被月球遮挡。我们知道形影相随,如果月球的影子扫在地面上,站在阴影里的人们,便照不到光线,也就看不到被月球遮蔽的太阳,在月影通过的地带,就产生日食,日食总是发生在朔。

月球的影子有三种类型。影子的主要部分叫本影,本影的延伸部分叫伪本影,它们的四周叫半影。

当日食发生时,在本影内的人,完全看不见太阳,看见日全食。在半影中的人,只能看见部分太阳,缺少一角,见到日偏食。月球的本影还有延伸部分“伪本影”,月球本影未到,但本影的延长点到了,在伪本影区的人们可有幸看到太阳剩下的一圈光环——日环食。

太阳是被月球遮住了,“天狗”原来是月球,它也吃不了太阳。月球在轨道上运行速度较快,日食的时间总不会很长,大多只有两三分钟。月食的发生是月球进入了地球本影,地球遮挡了阳光,月食总发生在望,且时间长达两三小时。

20世纪来,1997年我国漠河地区发生日全食,成为天文一大盛事,吸引无数人竞相观看。日食,是人们认识太阳色球和日冕的极好机会,可以研究太阳辐射变化、月球运动理论及搜寻隐藏的水内行星。那么,发生日月食机会多吗?

一年中发生日食的次数比发生月食的机会多,但日食带只在局部地区,一生都没目睹过日食的人是大有人在的。月食发生时,整个夜半球的人都能看到,所以给人感觉上好像月食比日食见到要多些。

一年中,至少会发生两次日食。

一年中,月食可能一次都不发生。

一年中,最多会有五次日食、两次月食,或者是四次日食和三次月食。

一般情况下,常见的是一年有两次月食,两次日食。

人类登月壮举

历史会记住这一天——1969年7月20日。这是人类第一次离开地球抵达其他的天体,这是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特殊日子。

人们也记住了第一个踏上月面的太空人——美国人阿姆斯特朗,以及他登月时说的第一句话:“这对一个人来说只是一小步,但对人类而言却是向前进了一大步。”这句话早已成为名言。

“阿波罗11号”成了举世瞩目的飞船明星,第一艘实现载人登月的飞船。阿波罗计划从1966年2月起,就经过一次次的试验飞行,做了最完整的准备与精确的调整。其间,还发生了三名太空人在练习中被烧死在太空舱内的惨剧,他们成为太空时代最先牺牲的太空人。

同类推荐
  • 奇妙的日食与月食现象

    奇妙的日食与月食现象

    “天狗食日”这是中国古代人们对于日食的最初的认识。由于对日食和月食认识的局限,保留下来了很多这样的传说和故事。现代人已经不会再对日食和月食产生恐惧,偶尔出现的日食和月食成为了天文爱好者们的观测目标。天文学家对于日食和月食的研究,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人类根据日月食形成的规律制定了计时的历法。根据日食的科学研究观测潮水的涨落等。
  • 必知的生物科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必知的生物科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惊人大发现(科学知识大课堂)

    惊人大发现(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天机

    天机

    从人类诞生起,我们就处于无穷无尽的谜题之中。抛弃一般的科学和历史常识,想不到竟然会找到如此可怕的蛛丝马迹。本书通过八大章节分别介绍了最新的考古发现、西方宗教演化史、近现代科学发展史、濒死研究、20世纪物理学和纯粹数学成就、古典哲学、以及中国、古印度和古埃及宗教玄学等内容。
  • 环保生活100问(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环保生活100问(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20世纪60年代末,一位25岁的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在美国发起了一个覆盖全美各地的宏大的社区性活动计划。1970年4月22日这一天,有2000万人参加了一个叫做“地球日”的声势浩大的活动。《环保生活100问》深入浅出,为广大青少年读者详细介绍了有关环保的100个问答知识,以期能丰富他们的环保知识。《环保生活100问》由刘芳编著。
热门推荐
  • 一念恋伊千折转

    一念恋伊千折转

    一身踱灵,翻转恋世。本无缘,奈折转。可叹天机,莫言愁眠。若是那灿烂之笑融了他的心,可教那无情之眸碎了她的魂?清风扬尘,愿君安好;泪湿帛书,你可探得那空灵双目之黯然?曾经的她,太傻;曾经的他,太笨。曾经的山盟海誓,曾经的对吟窗前,曾经的共剪窗烛,曾经的暖心合抱,最终究竟化为何物?
  • 破译性格密码

    破译性格密码

    为什么有人认为性格决定成败?为什么有人说偏执狂才能成功?为什么乔布斯这种自负、唯美的人能改变世界?为什么索罗斯这样自私的人却创建世界最无私的基金会?为什么涉世之初,我们要在自我与社会之间痛苦纠缠?为什么我们在职场不如能力差的人混得爽?为什么有人活得洒脱轻松又成功,又有人谨小慎微、唯唯诺诺还一辈子憋屈?
  • 天降王妃

    天降王妃

    这个世界也太没天理,就在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时刻,只因一个好奇心就把她送来了古代,而且他和他长的还是一模一样,怪就怪在居然是同一天举行结婚典礼,以至于自己也没有弄清楚,就和他成为了夫妻,这是什么跟什么嘛,想想她宁夏意也没有得罪过任何神灵啊,难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冥冥之中天注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书法少年

    书法少年

    小学丑字大王尚志远无意中唤醒书法仙人赵孟頫。小发明家易铭致力于发明自动书写毛笔以取代传统书法。书仙深感有责任在如今这书法史上的黑铁时代宏扬书法之道,使圣贤之道沛然于后世,阻止易铭的邪恶发明。志远在书仙的帮助下,踏入书法之门,但是征途并不平坦:在校兴趣小组被师兄奚落,升级A组遭到连串打击,差点儿落选市中学生书法大赛,在比赛中三连败,被易铭的自动书写毛笔羞辱。灰心丧气的志远渴望回到丑字大王行列。易铭自动书写毛笔的研发获得发明家爷爷大力支持,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在校内、市里扬名,被誉为百年一遇书法奇才。野心膨胀的易铭扬言颠覆千年传统,挑战书仙,赢尽天下。
  • 娱乐光芒

    娱乐光芒

    他就一盏聚光灯,无论身在何处,他永远是众人的焦点。本文讲述的是一个2010年的青年穿越到日本,在日本娱乐圈的故事。日娱,愤青慎入。此文纯属虚构,切勿一一对应。
  • 皇之领域

    皇之领域

    黑暗的社会,就算有光明也很短暂。但就算如此,我萧明日后一定会有一方天地!
  • 古族

    古族

    在现代都市中觉醒古老血脉,还未等他走上巅峰却遭遇时代的破灭。他是冷眼旁观,还是救赎世人,请关注《古族》看古天扬如何在末世中踏上洪荒世界。他说:尽在咫尺,不如咫尺天涯!------------------------------新书上传还望多多关照!
  • 删补文苑楂橘

    删补文苑楂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妙手医女在现代

    妙手医女在现代

    一个曾经身怀绝世医术的少女,在被行刑的时候,魂穿到现代一个小职员的身上。她空有一身医术,却不能光明正大的行医,只好歪打正着的做一些与医生有关的事。
  • 用耳朵听最优美的名著

    用耳朵听最优美的名著

    系列图书精选的各类故事、散文、演讲、时文及名著片段,均用词精准简洁,语句流畅优美,将引领你进入趣、情、爱与理的博大世界,使你更加充满信心地去追求梦想。这里有嘻嘻哈哈的幽默故事,有体会幸福与生活的感悟故事,有帮你战胜挫折给你勇气的故事,有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美德故事,有发人深省的智慧故事,也有在成长路上给你动力的哲理故事。相信本系列图书能为你展现一个美丽新世界并使您的英语学习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