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13400000012

第12章 大爱无疆

徐军峰

在鲜花盛开的阿勒泰草原上,有一个180多口人的大家庭,这也可能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家庭。

在鲜花盛开的阿勒泰草原上,有一位叫阿尼帕的70岁的老妈妈,40年来她含辛茹苦地养育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的10个孤儿,加上自己亲生的9个儿女,阿尼帕老人的家现在已经是拥有6个民族、180多口人的大家庭,这也可能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家庭。

阿尼帕1956年随父母从蒙古国回到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不久,父母相继病逝,5兄妹中最大的阿尼帕承担起生活重任。1957年她嫁给了从部队转业到县公安局工作的维吾尔族小伙子阿比包,一家7口人过上了虽清淡但很幸福的日子。1970年,他们的邻居牙合甫夫妇(丈夫是维吾尔族,妻子是哈萨克族的再婚家庭)相继去世,撇下了19岁的吐尔达洪、16岁的库尔班和14岁的托乎提。

在那个年代,家家都不富裕,阿尼帕全家7口人仅靠丈夫一个月45元钱的工资生活。而这3个男孩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龄,这可难坏了阿尼帕。她看着丈夫的眼睛说:“咱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3个孩子没人管吧?……”从此他们家又多了3个儿子。

1977年,阿尼帕又收养了回族姑娘王淑珍和她的3个兄妹。11岁的王淑珍和她的兄妹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改嫁到汉族继父家,不久母亲又撒手人寰,继父又体弱多病,兄妹几个便开始流浪街头。阿尼帕的妹妹看到冻饿交加的小淑珍后,便将她领回家。淑珍一进家门,在屋里玩耍的其他孩子都捂着鼻子跑了出去,因为淑珍身上的衣服又破又脏,头上长满了头癣和癞疮,流着脓水。看到小淑珍这个样子,阿尼帕的怜爱之心油然而生,她心疼地把淑珍拦在怀里,眼泪不禁流了下来:“可怜的孩子啊,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要是你妈妈看到会多心疼……”

阿尼帕马上烧了一锅开水,将小淑珍浑身上下洗干净,给她换上暖和的衣服,并做了一顿香喷喷的拌面。

为了治好小淑珍的头癣和癞疮,阿尼帕妈妈从第二天起就每天带淑珍去医院上药。两个月后,小淑珍长出来浓密的黑发,脸上也现出小姑娘的清秀。到了今天,已是中年的王淑珍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她说,是阿尼帕妈妈给了她这头青丝,她要用这长发见证铭记阿尼帕妈妈博大无私的母爱。

王淑珍的命运改变了。她被收养几个月后,她的继父又一病不起。看到几个衣不遮体的孩子蜷缩在一张破旧的毡子上,阿尼帕的心都快碎了。她默默地把王淑珍的哥哥和两个妹妹也带回了自己的家。

后来,王淑珍的继父去世,又留下自己亲生的3个孩子,最小的只有1岁多,阿尼帕又将他们3个孤儿接到了家里。这样,加上自己生养的9个孩子,阿尼帕就有了4个民族的19个儿女。

有一次在阿尼帕家,面对一张30年前的老照片,记者与县里的干部辨认照片上哪个孩子是谁、是什么民族时,阿尼帕老人突然插话说:“在我这里不分民族,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家里有这么多被阿尼帕收养的孩子,那她自己的孩子心里会怎么想呢?

阿尼帕亲生的大女儿卡丽曼说起妈妈偏爱收养的孩子时,至今还感到非常委屈,她说:“我14岁那年,妈妈从亲戚家回来带了一条淡绿色的新裙子,我们家的女孩子都没有穿过裙子,我想我是老大又是妈妈的亲女儿,裙子理应给我,可没承想妈妈却把裙子给了王淑珍,我伤心地大哭起来。妈妈搂着我说:‘你是大姐,要让着妹妹。’”

至今,那条绿裙子还被王淑珍精心地收藏着。

阿尼帕的回族儿子王作林讲起小时候的事情,满脸笑容,眼里却含着泪在讲述:又一年,别人送了一双球鞋,他与阿尼帕老人亲生的大儿子阿奔为这双鞋争打起来,抢到球鞋的阿奔还没把鞋穿到脚上,就被阿尼帕老人一把夺下递给了王作林。妈妈一边打阿奔一边说:你这当哥哥的,就不知道让着弟弟!

王作林是让阿尼帕夫妇最操心的孩子,初中毕业后受不良少年的影响,在1989年严打时被判了3年刑。阿尼帕老人为此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她觉得自己对孩子关心不够。他要求全家的兄弟姐妹不要歧视这个误入歧途的兄弟。她和丈夫几次去400公里远的监狱探望王作林。

1992年王作林刑满出狱后,两位老人又张罗着给他找工作,张罗着给他找媳妇。后来王作林夫妇双双从水泥厂下岗后,老两口又东拼西凑了几千元钱,买了一辆二手车,让他们夫妻跑运输。现在的王作林开起了旅社和饭店,生意红红火火。

阿尼帕的大女儿卡丽曼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说,他们几个亲生孩子当时特别不理解妈妈,家里那么穷,干嘛还要再收养别人家的孩子呢?全家住在4间土房里,十几个孩子睡在一张垫着麦草、铺着旧毡子的土炕上;衣服往往是老大穿完,经阿尼帕缝补之后,老二老三接着穿,直到穿破为止。阿尼帕最小的亲生女儿到了上初中时还没穿过一件新衣裳。

那时候,最让妈妈发愁的是全家20多口人的一日三餐问题。她专门买了一口直径1米多的大铁锅,但做一锅饭一个人分不了一碗,锅就见底了;打一坑馕,十几个孩子围在馕坑边,熟一个吃一个。为了让孩子们吃上饱饭,阿尼帕几乎把所有的收入都换成可以吃的东西了。

阿尼帕的丈夫阿比包下了班就去打土块卖钱;还去帮助别人宰牛宰羊,为的是能得到一些牛羊的杂碎,改善一家大小的生活。阿尼帕也经常在春天里去挖野菜,秋天出去捡麦子、拾土豆,用这些换面粉、玉米面给孩子们吃。

为了贴补家用,阿尼帕曾在县食品厂找了一份工作——清洗羊肚和羊肠,每个月计件可以挣36元钱。这是个苦差事,每天早晨6点起床,做好孩子们的饭后,她就来到青格里河畔,双脚浸在冰冷的河水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阿尼帕夫妇俩省吃俭用,从牙缝里省出钱来让孩子们去上学读书,家里用不起电灯,阿尼帕就找来破棉絮搓成条,放在羊油碗里照明,让孩子们学习。她的19个孩子没有一个因家里穷而辍学。

阿尼帕收养的孩子们回忆起童年的生活时,感触最多的不是苦难和忧愁,而是幸福和快乐。王淑珍说,阿尼帕妈妈家虽然穷,但很温暖,家里的笑声比别人家都要多。

性格开朗、乐观、善于持家的阿尼帕,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垮,始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她相信,孩子们终会长大成人,日子会好起来的。

阿尼帕的一生温暖和影响着她的子女们,也感动着青河县16个民族的几万名群众。她的汉族邻居田玉英说:阿尼帕是全县最幸福的人,她的孩子和孩子们的孩子都特别孝顺。2008年,阿尼帕的老伴去世,孩子们都回来了,180多口人。特别是她收养的孩子,像亲生的孩子一样亲,他们刚进县城就哭着朝家里奔去……

阿尼帕的亲儿子阿奔是一个乡的武装部部长,1999年在帮助牧民修建暖圈时被倒塌的墙砸倒,再没能起来,留下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儿子在石河子上大学,女儿在阿勒泰卫生学校读书,正是花钱的时候。生意刚有点起色的回族兄弟王作林,搂着两个可怜的孩子说:“有你们四爸在,你们就放心吧。”从此,王作林每月给两个孩子寄去生活费,并把每年的学费早早给孩子们准备好,他还经常打电话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

阿尼帕的大女儿卡丽曼正在资助一个牧区的女学生,而她与丈夫的收入每月加起来刚过2000元。

从小吃阿尼帕的奶长大的侄女热孜万古丽是青河县希望小学的教师。她资助了3个贫困学生,她说:“从我姑妈身上我们学会了爱,学会了帮助更困难的人。”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阿尼帕夫妇天天在家看电视,他们从不多的收入中拿出1000元捐给了灾区。阿尼帕找到县上民政部门的领导说:“我们现在的生活不知比过去好了多少倍,我愿意再收养10个孤儿。”

在阿尼帕老人的感召下,全县有10多个家庭向民政部门提出收养地震孤儿。牧民们还纷纷到县城捐款,在这个贫困县,各族人民向地震灾区捐款130多万元。

阿尼帕的家是一个温暖的、多民族的大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家里的孩子们总是爱唱一首哈萨克民歌《母亲》:“我在很远的地方想着您,不管是在天涯海角,忘不了啊我的母亲……”

这歌声深情悠远,在县城的上空飘荡、回响……

同类推荐
  • 旋转在石磨上的岁月

    旋转在石磨上的岁月

    收录了作者近几年来业余时间创作的38篇散文随笔,共16万字,分“性情走笔”、“乡情记忆”、“亲情素描”、“世情评弹”4个部分。这些作品文笔细腻真诚,意蕴丰富,很多篇章看似信手拈来,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一些深度观察和思考,有很强的思辨色彩和可读性。杨华1967年出生于静宁县深沟乡,曾担任静宁县政府办公室督查信息科科长,静宁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华亭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职,现供职于静宁县政协。
  • 时光印痕

    时光印痕

    盖闻文章之道虽千变万化,但究其蹊径,唯天趣与学力二端耳。以学力胜者,冶铸百家,下笔高古,然非老成宿儒不办;以天趣胜者,则自出机杼,情见乎辞,虽不能核综群籍,其自然之妙, 亦别有心会, 令人于霁月光风中, 有蓦见惊鸿之慨。
  • 欧阳修文集3

    欧阳修文集3

    本书为欧阳修的诗、词、文精选集。其中收录了:古诗三十八首、古诗二十首、古诗二十四首、律诗六十首、律诗五十七首、律诗五十六首、赋五首等。
  • 化蝶

    化蝶

    邵焕芬,天津海韵诗社会员,天津滨海新区汉沽作协会员,曾作为新生代作者被推荐给《天津日报》,擅长诗歌和散文。曾先后有诗歌发表在《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也曾有散文发表在《天津日报》满庭芳栏目。诗歌散见于《中国文学》《蓟运河》《诗文杂志》《直沽文化》等刊物。
  • 女人心经

    女人心经

    《人经》是著名作家殷谦最新心灵美文集,分为“女人心经”、“情感本经”、“心灵真经”三部曲。《人经》勇敢地与腐蚀我们美好心灵和健康精神的败坏性文化风潮划清界限,清醒地与外在的任何奴役性的力量保持对抗的姿态,以便使人们的精神和思想处于一种活跃的增殖状态。换句话说,《人经》是一部引导人们重拾健康信仰,重拾美好心灵的文学作品,只有经由对抗,我们才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只有介于一种有益的、积极的紧张关系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会复苏正常,我们的思想才有可能生成,我们的心灵才能重生。  《人经》拒绝不偏不倚和随顺妥协,拒
热门推荐
  • 慢慢的语

    慢慢的语

    苏眠,苏:苏醒,眠:寐也,矛盾的结合体,正如我本人一般。我时而感性时而理性,我深刻也肤浅,我喜欢安静却又爱上喧嚣,我阴暗却迫切的渴望得到阳光。不知从何时开始,我爱上写字,爱上这种徒劳的方式。我固执的认为,这是能触碰到我灵魂的最好方式。我希望遇到更多好的故事,然后可以一直写下去。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是一个平凡且胸无大志的人,所以能够拥有一个这样美好的梦想已是万幸。我只愿怀抱着这小小的心愿,在我小小的世界里安然。
  • 盛先生,好久不见

    盛先生,好久不见

    “大叔?讲讲理好吗?我是在正常行驶。是你在讲电话,违反交通规则,OK?”韩惊蛰生气的回道。“谁是大叔啊?”盛轩泽没想到韩惊蛰一开口就这么雷人,居然叫自己大叔。盛轩泽不禁想,自己真的有那么老吗?便很愤怒的问。“还能是谁?你呗。”韩惊蛰瞪着盛轩泽,不服气的说道。韩惊蛰揉了揉自己被小黄车压着的腿,打算将小黄车挪开,结果奈何力气实在使不上,只好放弃。“我才二十八,哪里就是大叔了?”盛轩泽和韩惊蛰理论到。
  • 臆想的汽车梦

    臆想的汽车梦

    曾经,民族汽车的希望转眼,转眼间成了民族汽车的败类。强烈的落差让他无法承受,他选择了懦弱的自杀。这样就结束了吗?老天似乎跟他开了个玩笑。他重生了!带着前世的经验,怀着比前世更坚定的信念,他再一次,站上汽车这个舞台。凭借他国经济危机,他无耻的发起了国难财,他建立了强大的自主汽车品牌,扛起了自主汽车反击外敌的大旗。他兼并捷豹路虎,收购悍马,只为红旗!他是敌人严重的恶狼,却又是普通大众眼中的良心,他是否能走到最后?请大家同臆想一起,拭目以待。
  • 三世:第二世界

    三世:第二世界

    一世为帝,她为妃,却伤他最深。二世为民,她为歌妓,可是他成了女儿身,爱她却不能说。三世为人,她高贵不可攀,他仍转世成了女子,带着前两世的记忆,爱了两世,也被伤了两世,他想放弃,却纠缠不清。也许只有在游戏里才能忘掉前世,前世太伤,今生不爱。
  • 象世界之武族

    象世界之武族

    世家林立,万族争霸,武族血脉,力压群雄。一个从大荒山走出来的少年,一把剑,一柄刻刀,一个人的问鼎之路。一支奇葩而又传奇的团体,在没落的学院中相遇,开始走上大陆巅峰。他们是武族人,注定了金戈铁马的武族人。
  • 天界秘史

    天界秘史

    成者为仙,败者魔……
  • 嚣张宝宝总裁妈

    嚣张宝宝总裁妈

    闺蜜抢老公,这么老套的剧情竟然发生在她欧阳的身上,不就是个贱男么,她慷慨一笑,成全了这对男女,潇洒而去。谁说离婚女人不能活,她活的更自在,闯商界,戏美男,啥,他就是传说中的执行长?晕,她可不想第二次再卷进婚姻的坟墓,只好带着球跑啦……
  • 快乐服务

    快乐服务

    面对工作的压力,很多人感到迷茫、无奈,不知道如何解决。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是态度。本书中的主人公凯瑟琳用她近二十年的工作心得给大家讲述了这个问题:工作是一面镜子,你想从中看到什么样的自己由你做主。这本书通过凯瑟琳一天的工作,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快乐的服务者。每一个读此书的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凯瑟琳的感染和鼓舞,她让我们学会了热爱工作、热爱生活。
  • 至尊掌门

    至尊掌门

    他,一个修真者,竟神差鬼使的来到了魔法的世界。凭借着他的修为,在异界留下了不少奇妙的故事,然而命运仿佛捉弄他一般。他在异界并没有混出什么风光。当他再次回到自己的世界,凭借着他在异界学到的一切,最终统一了修真界,成为伟大的掌门。
  • 基因灵帝

    基因灵帝

    一个年轻有为的科学家,在研究超科技产品基因电脑时,不幸被带入到了异界,并穿越到了一个天资卓越的少年身上。穿越后的他因为某种原因却丧失了优秀的修炼天赋,从而变为了家族废物。直到有一天,他的天赋回来了,伴随而来的,还有那台奇妙无穷的基因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