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13100000013

第13章 经济发端(3)

因为这句话,刘顺华动心了。过完年,他就跟着这个裁缝朋友来到新疆,提着装着理发用具的篮子,走街串巷给人理发。

那时候,因出演《庐山恋》而迅速走红的男女主角郭凯敏和张瑜又合作了一部电影《小街》,影片里张瑜干净利索的假小子头,在浙江沿海等地很是流行,被称为“张瑜头”。

刘顺华来到新疆后,遇见年轻且性格外向的女士,就会推荐“张瑜头”,一名七纺女职工在他的建议下,狠心将蓄积10年的长发剪短。此后,许多七纺的女职工都因为“张瑜头”慕名而来。

老顾客多了,1984年年底,刘顺华在七纺家属区找了一间15平方米的房子,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店。由于想念远在家乡独自照顾孩子的妻子,他用“夫妻理发店”命名。刘顺华说,当时拿营业执照并不难,介绍信等证明都是顾客帮忙张罗的。次年,他还将妻子接来一起创业。

上世纪80年代初,个体理发店跟国营理发店竞争最直接的表现是在营业时间上,个体理发店平均营业时间比国营理发店长两到三个小时,剪发5毛钱,比国营理发店低一些,每天的营业额大概有20多元。

在刘师傅的印象中,当时整个乌鲁木齐市只有不到20家个体理发店,多以理男士发型为主,由于烫发设备太贵,个体理发店还不能给人烫发。

自制烫发药水成传奇

跟刘师傅同时代的个体理发店老板李忠英说:“刘师傅自己配制烫发药水,烫的头发比国营理发店都好,那在上世纪80年代简直是个传奇。我们看见刘师傅烫的头,自然飘逸,都很眼馋,知道他都是自配药水后更觉得烫发很神秘。”

其实,1984年,刘顺华从老家带回了配制烫发药水的配方。用各种化学试剂按照比例配制,烫出的头发富有光泽和弹性。一时间,去七纺夫妻理发店烫头成了年轻女性最时髦的事。

“刺猬头”、“瀑布长发式”、“组合式”等发型因为烫发水的改进应运而生。随后,刘顺华又从上海带回了价格便宜的成品烫发精,烫发精在美发市场迅速普及,许多人开始在家里烫发,街上随处可见顶着卷发棒的女士。

在刘顺华收集的资料里,《新疆日报》1988年3月22日报道了“首届发型制作仪表美大奖赛”,刘顺华获得优胜奖,这更让“七纺夫妻理发店”美名远播。那一年,他们在友好路展览馆附近开起了“梦发廊”。

设计发型引领时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电视的普及,首府的美发师们有了更多接触时尚的渠道,从之前盲目追随北京、上海等地的发型,到模仿春晚演员、电视剧主角等人的发型。刘顺华说:“费翔在春晚上演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也点燃了男士们变换发型的潮流,而之前男士发型都以平头为主。”同时,高鹰、散高鹰、招手停这些造型各异的女士刘海都是从春晚上女演员的发型演变而来。

男士蓬松的“费翔头”,女士高耸的刘海,都必须依赖定型产品,发胶和摩丝由刘顺华从内地带来,引入首府美发行业。许多女士为保持用摩丝定型出的高耸刘海,半个月不洗头。同时,塑料烫发用具走进首府美发店,螺丝棒、波纹棒、拐子卷、浪板,这些烫发用具都被沿用至今。

1986年开理发店的陈苏虹说:“那时,他店里做什么发型,一两个月后,乌鲁木齐的其他理发店就做这个发型,三四个月后满大街都是这种发型。这时他又有新发型推出了。”

为稳定地位引进美容

1992年,乌鲁木齐的美发店已有千家左右,而为了体现时尚,名字都起成了某某发廊。此时流行的发型,多来自于港台影视剧,其中,“郭富城头”成为最受青年人青睐的头型。

刘顺华说:“那时候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进一步丰富,整个行业的人纷纷去外地学习,引进新发型。我从外地引进新发型的优势逐渐消失了。”此时,染发成为新兴事物,最先将头发染色的是美发店里的学徒。而如今,先烫发再整体着色已成为美发的必要流程。

1995年,刘顺华开办了“黑月亮连锁美发店”。当时他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就是从国营青年理发店走出的冯向光,他的“银兔美发店”也拥有了多家分店,并开始尝试办美发培训班。而刘顺华则效仿广州等地,为增强美发店的竞争力,把美容引入首府。

但当时做得最出色的美容店并不是刘顺华,蔷薇美容院、雪婷美容院,让只知道搽雪花膏的首府女性,开始使用各种专业的美白、润肤产品,戴着口罩穿着护士服的美容师在女士们的脸上敲敲打打,就是早期美容店的经典印象。

随后,首府一些美容院开始从事隆胸、隆鼻等整形手术。

退隐江湖后的反思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股市的兴起让许多手里有闲钱的个体户投身股市,刘顺华也是其中之一。1999年,股市大跌,他赔上了十几年的血汗钱,这也让他的事业走上下坡路。由于管理上的诸多问题,2002年,刘顺华旗下多家黑月亮美发店纷纷倒闭。4年后,他不再拥有自己的美发店。

40年的理发手艺、26年美发行业的经历,刘顺华对于改革开放后个体经营理发业的历程颇为感慨。

单从名称讲,从理发店到发廊再到现在形象设计店;从剃头师傅到发型设计师,“改变的不仅是称呼,更是美发行业个体经营户的地位。”他说。1992年后,国家对个体户的政策明显放宽。之前他们开分店都不敢用相同的店名,担心执照办不下来,到最后工商部门鼓励他们开分店,美发事业才越做越大。

30年的发展,首府市民对美的追求更趋多元化,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型,而不是简单追随流行趋势。用美发师们常说的话:全盘照搬别人的发型已成历史,只有设计和改良出适合每一个顾客的发型,才能改变顾客的整体形象,从而在竞争中获得进步。(王晶晶)

流行语

万元户

万元户,意指一户人家有了一万元人民币。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出现的这一新名词很快席卷大江南北,并演变为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的代名词。

《半月谈》1985年第四期报道:广西梧县潘地村,四五年间冒了富,全村30户人家,除了原五保户刘大娘年收入2000元外,都是万元户,小山村被人誉为“小金库”。

当时,普通工人每月工资仅有几十元人民币,提起万元户,大伙眼睛都放光,很多乡镇、工商行业以出现了多少个万元户为光荣指标。如今看来似乎有些夸张,但正好印证人们在改革开放初期,致富的强烈渴望及其所产生的空前喜悦。

从此,“致富光荣”的意识深入人心。

旧闻新看

《地方风味服务热情》

乌鲁木齐市北门知青牛肉面馆受欢迎

乌鲁木齐市北门东风路口,有一家铺面不大的牛肉面馆,但每天顾客盈门。许多顾客称赞这里的牛肉面“清爽可口,物美价廉”。

这家牛肉面馆是自治区农垦总局汽车配件供应站的知青开办的。牛肉面是西北一些地方回民的风味小吃。为了办好面馆,他们特地请来兰州名师传艺,小面馆很快创出了牌子,到这里来就餐的顾客越来越多,每天千人左右。一些常到这里就餐的顾客说,这里的牛肉面一是分量足,实打实;二是味道鲜美,诱人下箸;再加上服务态度好,人们都爱到这里吃面。

牛肉面馆的青年们十分注意搞好营业作风。为了方便顾客,他们经常延长营业时间,一忙就忙到晚上11点多钟才下班。

由于青年们的辛勤工作,牛肉面馆开业半年来,平均月营业额近万元,人均日营业额21元左右,人均收入每月80多元,除还清投资外,还有数千元公共积累。青年们在这里觉得很有干头,有个青年曾得到去市房产局工作的机会,但她舍不得离开这里。

——《新疆日报》1981年12月11日有删节(作者晓星)

第五节

百姓生活

一见熟人躲桌下初赚27元难入眠

五一星光夜市闯出“筛脾王”

1992年5月1日,29岁的王志华带着3公斤羊肉和15个筛脾,第一次站在五一星光夜市的摊位前,她不敢吆喝、不敢抬头,甚至烤筛脾时都拿碗挡着脸……如今,一走进五一星光夜市,就能听见王志华清脆的吆喝声,带着顾客送她的“筛脾大王”名号,她将筛脾制作技术注册了专利。

位于乌鲁木齐市五一路的“五一星光夜市”,是改革开放后首府第一家由政府出面开办和管理的正规夜市。夜市上个体商户们鲜活的创业故事,承载着改革开放后搞活流通的使命。

管理部门当起守卫

当年五一星光夜市的创办人之一、现任沙依巴克区政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的李兰生回忆说,乌鲁木齐一直有摆夜市的传统,五一星光夜市开办前,零散的夜市随处可见。其中,位于胜利路和解放南路交界处的二道桥夜市最出名,每到掌灯时,道路两旁的风味小吃摊一家挨着一家。夜市均由回族、维吾尔族师傅经营,最多的就是烤羊肉串,还有手推小车上的羊羔肉、羊杂碎汤泡麻花、面肺子以及大柳条盘子里摆着的窝窝馕。

乌鲁木齐市工商局离休干部吕基业介绍说,改革开放初期的夜市集中在二道桥、中山路等地,由于没有固定的营业地点,无法办理营业执照,夜市摊贩多因无证经营而被管理部门扣押物品。

这种局面在1992年被打破。当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号召搞活个体经济。沙依巴克区区政府一些领导从北京等地考察后,决定搞起一家夜市。

1992年5月1日,两条红布拦在了奇台路两端,一辆卡车堵在路口,李兰生所在的沙依巴克区环卫环保局工作人员站岗护卫,目的是不让来往车辆通行,专门腾地方让小商贩经营。每晚只收5块钱管理费,不用办理其他任何证件。他们说:“我们原先的任务是清理街上随意摆摊的商贩,那年一个180度大转弯,当起了夜市的守卫者。”

第一天,夜市只有7个商贩,如今他们被称为五一星光夜市的七大元老,王志华就是其中之一。

第一笔盈利27元

透亮的食品陈列柜,镶嵌着金黄色花纹的烤肉槽,蒙古包形状的烤炉上烹饪着烤鱼——这就是王志华精心设计、极富新疆民族风情的摊位。如今已是夜市第一大户的她,16年前,所有家当就是一个一米长的小烤肉槽。

王志华说,上世纪90年代初,大家渐渐接受了在门面房里做生意的个体户,可在街上摆摊的人却被人看不起。当年,她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公婆都没有退休工资,孩子在上学,家里处处需要钱,可她和老公的工资连基本生活都维持不了。所以,当街道办工作人员来动员她去摆夜市时,她心动了。

“第一天和第二天摆夜市,我不赔不赚。”王志华回忆说,那时候最怕的不是赔钱,而是遇到熟人。一看见认识的人她立马蹲下,躲在桌子后面,等人走远才敢起身。

第三天,王志华赚了27元钱。那一晚,她激动得一整晚没合眼。从那以后,王志华每天早晨6点钟起床,去市场买好羊肉和筛脾,趁午休时间,将肉腌制好并穿成串,晚上一下班,就和老公推着车到夜市上出摊。

没多久,电视上鼓励第二职业和下岗再就业的宣传多了起来,这让下班后摆夜市的王志华挺直了腰杆。“从见人就躲,到一下班就招呼同事晚上去逛夜市,我请客,这种实实在在的改变就发生在我身上。”她说。

五一星光夜市开办一周后,摊位增加到100多个,公交车经过时,车上所有人都探头张望。“这在当时是非常新鲜的,因为全乌鲁木齐再没有一个这样的地方。”李兰生说。当时除了烤肉、羊头肉、面肺子之外,还有少数百货。

1993年,由于摊位太多,长江路街道办事处将夜市整体搬迁至现在的五一路。也就在这时,工商部门主动上门服务,为夜市商户办理营业执照。“先上车后买票”这一点,和当时全国其他地方搞活经济的整体趋势相似。

钻研品种创品牌

从1995年开始,田螺、虾尾成了夜市顾客的新宠。2000年左右,夜市上很多摊位都卖起了砂锅。而如今,“手抓饼”、“韩国小吃”等特色小吃也入驻夜市,夜市上的食品越发丰富。

王志华为了保持竞争力,潜心钻研起筛脾内填充的馅,胡萝卜、大米馅已经不能满足顾客要求。糖尿病人多了,推出了南瓜馅的烤筛脾;喜欢吃辣的人多了,她就将青椒剁碎塞进筛脾。1999年,王志华将筛脾制作技术注册成了专利,成为夜市上第一个申请专利的摊位。“那时候,每晚筛脾都不够卖,我每天的营业额能达到2000多元。”她说。

2003年,五一星光夜市的摊位从最初的7个发展到了500多个,平均每天的客流量达到两万多人次。它的成功也让所有人看到了商机。2005年,乌鲁木齐市夜市数量达到70多家,而销售食品的抽检合格率只有7.69%。2005年2月7日,乌鲁木齐市《早夜市管理办法》开始施行。随后,卫生部门也制定了《乌鲁木齐市早夜市卫生要求》。

打造食品陈列柜

2005年,五一星光夜市的商户们将创新重点从食品种类转移到提升夜市整体形象上来。

王志华说,当时夜市上招牌各异,生意好的人就搞大灯箱,普通商户用小灯箱,一些小户则用简易木板当招牌,显得杂乱无章。为此,管理部门统一了招牌灯箱的尺寸,这是改变夜市整体形象迈出的第一步。

同类推荐
  • 当务之急:2014—2017年中国的最大风险

    当务之急:2014—2017年中国的最大风险

    未来三年,将是推动改革的关键时期,本书紧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热点,对房地产调控、医疗改革、行政改革、自贸区建设、人才危机、世界能源格局、国际贸易规则等问题进行了透彻的分析,观点独到,语言犀利。作者或援引、或驳斥了吴敬琏、郎咸平、林毅夫、迟福林等多位名家学者的观点论断,分析了中国将在未来三年遇到的难题和风险,讨论了中国面临的改革和转型困境。
  • 大学生村官的使命与创业

    大学生村官的使命与创业

    本书包括:大学生村官的使命,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理性认识,创业项目的选择与项目计划书的编写,创业资金的筹集,创业企业的组织形式与创业团队组建,创业企业的市场竞争策略以及企业文化建设。
  • 责任胜于能力(公务员读本)

    责任胜于能力(公务员读本)

    畅销100万册,公务员责任意识与职业精神养成的第一读本。立党为公,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执政为民,贯穿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作一名有责任心的公务员,做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人民与社会。
  •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辩证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的本质内涵,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演进规律,系统总结了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给理论以深化、给实践以指导、给未来以启迪。
  • 走向绿色的欧洲:欧盟环境保护制度

    走向绿色的欧洲:欧盟环境保护制度

    欧洲联盟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根据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成立的,1993年正式运作,其前身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为避免混淆,本书中出现“欧共体”之处特指1993年欧盟成立之前,出现“欧盟”之处则表示1993年欧盟成立以后的名称。
热门推荐
  • 神仙野闻录

    神仙野闻录

    别收藏,别阅读,此书有毒不当读。别点开,人走开,此书没料不当看。
  • 封界之旅

    封界之旅

    当你走出这个世界,你会发现原来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在等你,当你走出这个更大的世界呢?是否还会有一个更大更大的世界呢?
  • 《古有燕行》

    《古有燕行》

    我从未想过,这一天会这么早来临。入宫之行,于父亲,于燕家来说,是有极大的好处的。若是自己在宫中得势,不论后廷于朝堂,燕家都会立于巅峰,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可若不是,自己便会老死于宫中,一生不得到大千世界中游历见识,又有何意义。可是,父亲和燕家一众人却是不以此为虑,他们认为,只凭我的容貌,足可以讨得皇上欢喜,为此,他们宁愿牺牲我的自由。
  • 与伤痕干杯

    与伤痕干杯

    人的一生是一条长长的项链,坠满了各色各式的珍珠。有明这的,有灰暗的,有圆润的,有怪异的,有我们自己抬起的,也人命运赐予的,有乐意接受的,也有无法拒绝的。每一颗都记满了喜怒哀乐,每一颗都有沉重的分量,同样,每一颗都附在生命的路上。
  • 天嫁良媛:炮灰天后翻身记

    天嫁良媛:炮灰天后翻身记

    二十八岁的Debby,是华娱国际的当家花旦,也是娱乐圈首屈一指的无冕女王,影视剧票房的保证者。没有人知道,她曾经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庾荼白。更有深爱她入了骨的青梅竹马原清桓,和护佑她一路成长的哥哥庾容止。可惜一朝突变,她被人陷害毁了容,从此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里。一年后归来,娱乐界大亨傅靖寒赐予她星光,让她从一个小艺人飞到演艺圈最顶端,成为最璀璨的一颗星。【夜店女王的励志路。】
  • 美人倾城:摄政王太黑心

    美人倾城:摄政王太黑心

    一次登山遭遇雪崩命丧黄泉,魂穿古代,魂附在了夏微凉这个落魄懦弱的千金之躯上,改头换面,惊艳重生。她胆小懦弱?一个与大秦帝国位高权重的王爷斗的天崩地裂的女人,无能胆小从何说起?她丑陋不堪?当她步步生莲,妖娆之姿,倾世容颜展现之时,又是令多少男人女人为之嫉妒疯狂?加上美女会武术,这才是“谁也挡不住”!
  • 校园诡异录

    校园诡异录

    本作品其实已经写了很久,只是现在才和大家见面,其实只是想保留原来写作,那时的快乐;这本书讲述了一群大学时代的学生,发生的诡异的事情,本文轻松活泼,以此纪念曾经美好的学生时代.
  • 自在剑游

    自在剑游

    天生双心脏双经络的楚闲,一朝废柴翻身!天才榜十强算个鸟?让你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盖世天才!丹师?老子手握天下丹道总纲!剑道?老子就是万千剑道最强剑宗!来加群喷撒:263977896
  • 七天公寓

    七天公寓

    一个凭空消失在风雨中的老人,一只从电梯缝里伸出的纤细的手……那只神秘箱子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各种诡异事件接连发生,他仿佛一下子成了那些神秘力量手中的玩偶……他真的不该踏进这所亡命公寓!可惜一切早已注定……七天,七个人、七把花锁、七个心结、七个碎片,结局会是怎样?
  • 杠上断袖妖殿下

    杠上断袖妖殿下

    别人穿越都是美男多多,艳遇不断。她穿越后却注定得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一见钟情的对象竟然是个断袖?!天若情欲哭无泪了。为了抱得美男归,她只好含泪走上将弯男掰直的漫漫不归路,女扮男装接近好来个日久生情。可是,为什么所有人都告诉她,这妖孽看似无害却是真真一肚子坏水儿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