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12900000015

第15章 深藏不露,熟知中庸之道(6)

西汉时期,项羽和刘邦起义反抗暴秦,二人曾经以楚怀王为尊,并与诸侯立下“先入关者王之”的誓约。后来刘邦先破咸阳,但他知道自己的实力不如项羽雄厚,便随后退出了咸阳城,让项羽成为西楚霸王,自己接受偏远之地的分封。为了赢得项羽的信任,他还将妻子作为人质留在了项羽身边,这些示弱的做法让项羽看到了刘邦的一颗臣服之心,同时也让刘邦成就了一颗霸者之心。后来在垓下之战中,刘邦逼得项羽自刎乌江,他自己也终于登上了皇位。

真正的强者不会依靠匹夫之勇去夺取胜利,而是采取计谋去争取成功。示人以弱既可以保全自己,也可以隐藏自己的实力,同时还能够让对手放松警惕,变得骄傲轻敌,这都是于己有利的。

当自己处于弱势或者力有不逮时,可以示弱;当自己比对手强时,也可以示弱。示弱可以隐藏自己,为自己赢得时间,走向强盛;也可以迷惑对方,让对方轻敌,即强在弱中取,进在退中求。

战国时期,魏韩两军交战,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决定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统兵出战。魏国统帅庞涓是孙膑的师弟,也是残害孙膑的人,二人战场相逢,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生死较量。

战役之初,孙膑的计策是,齐军不前往韩国解围,而是长驱直入把攻击的矛头指向魏国的都城大梁。庞涓听说齐军进击魏国都城,连忙放弃攻打韩国的计划,回师救援大梁。

孙膑得知庞涓回师都城的禀报,便对田忌说:“魏军一向自恃骁勇,现急于同我军决战,我们正好可以利用他们这种心理,诱使他们上当。”

田忌疑惑地说:“军师的意思是?”

孙膑接口道:“我们可以装出胆小怯战的样子,用减灶的办法诱敌深入。”

田忌一听大喜,立刻依言做好了部署。

庞涓日夜兼程赶回魏国本土,并立刻下令追击齐军主力,誓死与其决一雌雄。不料,齐军不肯交战,稍一接触即向东退去。庞涓见状,挥师紧追不放。

第一天,庞涓见齐军营地有10万人的饭灶;第二天,还剩5万人的灶;到第三天,只剩3万人的灶了。

庞涓得知这个重要军情极为高兴,得意地说道:“齐国人好放言空谈,士兵都是胆小怯懦之人,如今不到三天就逃跑了七成!看来,此番我军必胜。”

于是,他立刻传下将令:留下粮草辎重,步兵随后,集中骑兵轻装快进,追歼齐军。

孙膑接到探马回报庞涓轻骑追击的消息,高兴地对众人说:“庞涓的末日到了!”田忌忙问原因。

孙膑说:“前方不远处有一地叫马陵道,地处两山之间,此地树多林密,山势险要,可作伏击歼敌之所。我等可以就地伐树,将小路堵塞,命一万弓箭手埋伏在两边密林中,待庞涓到时,合围歼灭之,即可获全功。”

田忌听后,迅速做好了准备,还将路旁的一棵大树刮去一段树皮,在树干上面写道:“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

不久,庞涓率领的魏军骑兵果真来到了马陵道。听说前面的道路被树木堵塞,庞涓忙上前察看。朦胧间他见到路旁有一棵大树,其中白茬上隐约有字,遂命人点起火把看个究竟。

当庞涓看清树上的那一行字后大吃一惊,说道:“中计了!”正要吩咐撤退,只听四周弓弦之声大作。埋伏在山林中的齐军万箭齐发,猝不及防的魏军死伤无数,乱成一团。庞涓也身负重伤,知道败局已定,无力回天,遂拔出佩剑自杀了。齐军乘胜追杀,将魏军的后续部队一并打垮,连魏太子都给俘虏了。

示弱是一种手段,可以隐藏实力,诱敌深入,获得更大的效益。但示人以弱大有学问,妥善运用才可能有极大的获益。全力求进未必能够赢得胜利,失败常常源于猝不及防,示弱就可以让对方猝不及防。从某种意义上说,示弱也是一种低调、低姿态,它可以让自己养精蓄锐,又可以麻痹对手而出奇制胜。

锋芒毕露者前途无“亮”锋芒毕露的结果是没给自己留一点退路和余地,把自己暴露在弹火纷飞的壕沟外,因此更容易招致明攻和暗算。锋芒本意是刀剑的尖端,就像人们显露出来的才干。锋芒是个人立世的前提、事业成功的基础。一个人若无锋芒,那就是立不起来的藤蔓、提不起来的豆腐,在社会上是不可能行得通、站得住的。

然而显露锋芒有好处也有坏处。锋芒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因此显示自己的锋芒时应该小心谨慎,多数时候应该将其收敛在剑鞘里。

清朝康熙年间,皇帝一直都在为一件事头痛,那就是立太子一事。

最初,康熙皇帝立了二皇子胤礽为太子,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和事态变化,使得太子数度被废。

第一次废太子后,不久康熙皇帝就后悔了,又想重新立胤礽为太子,便以推举为名考察众臣。谁料到,众臣在明知康熙皇帝意旨的情况下,仍坚决摒弃暴戾变态的胤礽,一致推举八皇子胤禩为皇太子,这一下极大地触怒了康熙皇帝。

原来,皇八子胤禩聪明能干,在大臣中声誉甚佳,众臣称之为“贤王”。胤禩也非常会笼络人心,朝中不少大臣都与胤禩相交甚密。

然而,风头正盛的胤禩不知道的是,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是不能容忍一个威信几乎与自己相等的皇太子存在的,更何况众臣竟然无视自己的意思,对康熙来说,这口气很难咽下去。

结果,康熙否定了推举,而将人心尽失的胤礽复位。经过此事之后,八皇子胤禩在康熙心中的地位急剧下落。

过了不久,太子第二次被废,胤禩以为自己的机会到了。聪明一世的胤禩竟然被一时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他密奏康熙,询问自己现在应担任什么职务。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还在上书中表示,为了避免众臣再次推举,情愿卧床在家。

康熙皇帝看了胤禩暗示性的毛遂自荐之后更是反感,但是他还是隐忍不发。

两年后的冬天,康熙皇帝率部分皇子出巡塞外,胤禩由于生病未随行,便派太监去给康熙请安,并送去了礼物。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太监带来的礼物居然是两只奄奄一息的海东青。康熙觉得此物的寓意很明显,那就是讥刺自己老弱多病,即将离世。

恼怒到极点的康熙几乎被气晕过去,他痛骂胤禩,斥责他是大奸大恶之徒。

按常理来说,胤禩进献礼物的目的是为了邀宠,绝不敢故意捉弄皇帝。这很明显是有人陷害,但盛怒中的康熙皇帝已经对胤禩完全失望了。事后,胤禩大受刺激,甚至一度病危。

一个人只有隐其锋芒,才能让自己更接近成功。其实隐藏锋芒也是强化自己的学识、才能和修养的过程,有利于培养自己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与技巧,是一种走上自己人生辉煌的方法。

与八皇子胤禩不同的是,四皇子胤禛为人就沉默多了。

胤禛极具心计,在储位之争中一直保持独行客身份,对皇位继承问题表现得毫不关心,同政坛上敏感者也刻意保持距离。他平时常常与文友谈诗论文,给人以喜欢清闲的印象,还吃斋念佛,并自诩为“天下第一闲人”。

不过,这个表面上看起来十分悠闲的人其实一点都没闲着,他暗地里早有夺位策略。胤禛在谋臣的建议下对康熙皇帝表现诚孝,适当展露才华,这样既不让人觉得他无能,又不会锋芒毕露引起康熙嫉恨;对兄弟表示友爱,容忍为上,这样就使有才的人不嫉妒,无才的人把自己当做靠山。

最关键的是,胤禛懂得拉拢一些举足轻重的人物,而不是像胤禩一样,对所有的大臣都施展拉拢手段。胤禛表面上不显山不露水,连康熙皇帝也觉得他诚实可用,实际上,胤禛却在挖最重要的墙脚,比如川陕总督年羹尧和步军统领隆科多。

胤禛的“闲”和胤禩的“贤”是有天壤之别的,其造成的结果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以“贤”著称的八皇子尽管得到了大臣们的支持,出尽了风头,却备受挫折,相反,以“闲”自诩的胤禛却为自己创造了最好的进取条件。

在康熙的心目中,胤禛是个踏实的人;在对手眼中,胤禛是没有野心、无足轻重的闲汉。可是,他对内抓住了掌有戍卫京师兵马的步军统领隆科多,一旦京师有变,即刻可以平定;外有川陕总督年羹尧,可以防止皇十四子胤禵挥师东进,切断对手与京师的联系。潜伏不动、外表悠闲的胤禛其实早就已经胜券在握了。谁也没有想到,平时闲人一个的胤禛会在康熙死后登上皇位,更没有想到,平日里吃素念佛的他登上王位之后会杀掉自己的兄弟。这一结果告诉我们,从一开始,他就已经在谋划这一切,只不过他一直藏得很深。

优势过多易遭忌,深藏不露保自己那些不起眼的小花小朵往往能够开足花期,成熟为果,而那些美丽的花朵虽然为人艳羡,却常常为人摧折。人也是一样,如果太突出了就容易被人伤害。聪明的人懂得隐藏自己的实力,不让自己太刺眼。财不可露白,才也一样不可轻易露白,一旦表现得过分优秀,就会引来别人的妒忌和打击。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在魏国为魏武侯效劳,镇守河西,立了大功。吴起为人正直廉洁,治军有方,才能出众,因此深受魏武侯的器重。

魏相田文死后,公孙叔继任为相,但是,公孙叔无论是才能还是功劳都不及吴起,对吴起的能力很是嫉妒,尤其看到吴起受宠,内心便如火烧。思忖了很久,他想了一个计策。

公孙叔故意接近吴起,并邀请他到家里摆宴喝酒。对公孙叔的邀请,吴起虽然有些意外,但也没有拒绝。谁料到,当天正值二人酒酣耳热之际,公孙叔的夫人突然对公孙叔大骂起来,公孙叔则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一声不吭。看到别人的家事,吴起也不好插嘴,更何况公孙叔的夫人还是魏国公主,于是,他连忙起身告辞。

不久之后,公孙叔对魏武侯说:“吴起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应该让他长期为魏国效力,但是魏国小,秦国强大,这样吴起就可能背魏而去秦国,实在令人担心。”

魏武侯一听,连忙问:“你有什么主意可以让寡人知道他是否忠心?”

公孙叔便向魏武侯献了一计说:“可以让他娶公主,如果他答应,他就是愿意长期为魏国效力,如果不答应,就说明他不够忠心。”

魏武侯听后,觉得这个办法很好,就决定试一试。

可是,当魏武侯提出要把公主嫁给吴起时,吴起坚决拒绝了。原来,吴起看到作为一国之相的公孙叔窝窝囊囊地受公主老婆的气而不敢反抗,便想:“一国宰相尚且受气,何况自己还是外国人。”

然而,魏武侯并不知其中就里,看到吴起拒绝了婚事心中不爽,自此就疏远了吴起。幸好吴起也不笨,发觉自己处境不妙,就立刻离开了魏国,去了楚国。

同类推荐
  • 把不幸当做幸福的起点

    把不幸当做幸福的起点

    本书系励志类图书,内容包括:调整心态;快乐处方;放飞心灵;学会放弃;打破瓶颈;处世哲学;感情生活;智慧生活;体味真爱;掌控命运等。
  • 顿悟

    顿悟

    本书分十章,从禅宗、彻悟的角度来解读“顿悟”对生活和心境的帮助和理解。语言充满禅意,洒脱随性中包含机锋,简单的佛教故事中包含中无尽的人生哲理。
  • 成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大全集(超值金版)

    成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大全集(超值金版)

    推开了虚掩的心门,成功比你想象的容易。成功与成功人士一直鼓吹的“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悬梁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成功过程的感受也并非如地狱般痛苦不堪。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有兴趣,并能够长期坚持下去,不惧怕一时的失败,你就会取得最终的成功。你与生俱来的智慧和每天充裕的时间足够你完成每一件事情。你之所以没有成功,并不是因为事情难你不敢做,而是因为你不敢做才让事情变难的。
  • 左右你一生的心态

    左右你一生的心态

    本书共分十章。前四章为第一部分,主要是指导人们如何调整心态、把握心态。给予是一种快乐,平衡自己的心态,以补偿的心理超越自卑,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失败。第二部分为五到十章,主要阐述了如何度过心情的低谷、消除心中的“毒瘤”,做自己心态的引导者,体谅他人心情的一些具体方法,即在绝望中要抓住快乐,相信自己能主宰自己,消灭自卑才能自信,调整自己的心情,追求淡泊恬静,笑看输赢得失,心存美好的期盼等。
  • 方法比想法更重要

    方法比想法更重要

    本书列举了古今中外的经典事例,配以简短明了的点评,内容包括:方法为王,智慧成就人生;端正态度,方法总比问题多;心动变行动,让想法更有价值等。
热门推荐
  • 我歌吴斌

    我歌吴斌

    本书在第一时间,联合浙江省内诗人群体,推出赞美最美司机吴斌的诗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颂人间大爱真情。
  • 穿越之异世大元帅

    穿越之异世大元帅

    龙逸高中文凭又不愿当保安或者保镖。选择摆地摊,但是被城管追逐,躲在一户人家的屋顶上,以此来躲过城管的搜查。没想到天地异象他被一道光给击中,醒来穿越到异界。靠着身体里带着他穿越的任务系统在乱世中生存,情况会如何…
  • 雷玄之怒

    雷玄之怒

    万焰世界,以武为尊;雷玄化身为龙,为复仇;雷玄之怒,伏尸百万。
  • 神棍天降:妖妻来袭

    神棍天降:妖妻来袭

    她,是享誉全球,从无败绩的国际大盗,灵邪动人,神鬼莫测。他,是幼年失去双亲,独自一人建立一方巨擘的少年尊王。冷漠出尘,风华无双。一朝穿越,国际大盗变成家族耻辱,天才神棍重生为废柴痴儿。她成了父亲不疼,母亲不爱的家族弃子。养母恶毒,姐妹狠辣。她明明有倾城容貌却被传丑如夜叉。明明有绝世天赋却被养母下药尽毁。灵魂附体,天眼再现。且看女主如何以一双逆天之眼报仇灭敌,风云天下!
  •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教程)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教程)

    全书分14章,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开放性,对于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随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学科的重构而形成的较为成熟的新的教学成果,全部纳入《教程》范围,予以编写出版。
  • 鸢步入商心

    鸢步入商心

    与他的相遇是一场意外,若能重来她必不愿有此,可她如何舍得……他似雾如谜,使得她看不清他的心。他强迫她成了他的女人,后又无从抉择的成为他的王妃,如若愿意她应会是这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可他定然不知,那些从未是她想要的,她要他的或许从来都不多,或许一个他就够了……商斗、皇位、江湖,当暗涌来袭,硝烟四起,一切又将如何落幕!繁花落、佳人泪、帝位临、何处归……
  • 百晓——江南传统文化的N个由来

    百晓——江南传统文化的N个由来

    百晓,在吴语中可以理解为见多识广、百事通晓。江南传统文化中,有无数令人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东西,自幼浸淫其间,仿佛从来不需要思索。比如吃饭为什么用筷子而不用手?吴和鱼是什么关系?园林里是否要种庄稼?最初抽“淡巴菰”的人是谁?昆曲怎么催生了三弦?孟郊为什么要写《游子吟》?比甲骨文还要早一千年的文字是什么?……许多问题若想追根究底,就让人挠头皮了,往往讲不出子丑寅卯。然而一旦有所发现,却有无穷的快乐。
  • 凌武天穹

    凌武天穹

    天玄大陆,武者林立,天才尽出。家族帝国、门派世家,武者、武师、大武师……武帝!少年叶尘,重生在天玄大陆后竟然觉醒了消失几千年的青龙武魂…………
  • 灵异与玄学

    灵异与玄学

    本书介绍各种民间怪事和人物经历,譬如出马仙,养小鬼,鬼挡墙,各种科学无法解释事物都会在本书中介绍,但本书的目的并不是让读者盲目的去学习而是去探索,未知事物的根本,同时让读者更好的了解作者对佛道之间的认识,
  • 魇入天辉

    魇入天辉

    先练拳脚,后习内功,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阴外阳,内外贯为一气,玄气成,定造化,化四极,掌乾坤,动彻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