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7700000003

第3章 零和博弈:“损人”不一定能“利己”(2)

因为汉朝对外大肆征伐,汉武帝时一连串的战事消耗了许多钱财,而对内又大兴水利,所以国家的财政支出也急剧增长,为了有足够的财源,才有了盐铁国营之说,而这项政策正是由桑弘羊经手实施的。桑弘羊主外朝,主张富国强兵;而霍光却主内朝,主张实行恤民政策。于是,外朝和内朝早就对立起来,直到汉昭帝始元六年的盐铁会议,才把两派人的意见摆到桌面上。虽然桑弘羊在此次会议中做出让步,可是仅仅让出了一小步,所以两派之间的斗争就由桌面转移到实际的政治斗争上。

因为废除酒类专卖而其他国营和税制依然如故,所以此举事实上对桑弘羊的打击不大,对霍光一方也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收益。后来霍光终于抓住了除掉桑弘羊的机会。当然,如果他抓不住这次机会,也许就被桑弘羊除掉了。

在“燕王之乱”时,太仆命上官桀杀掉霍光,准备拥立昭帝的兄长——燕王旦为皇帝,却因为被人泄密而失败了。后来查出桑弘羊也和上官桀谋逆事件有关联,所以桑弘羊的全家都被霍光杀掉了。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桑弘羊被杀后,霍光掌握了朝廷的领导权,可是他依然沿用着盐铁国营制度,并且没有废除它的意思。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在盐铁会议中,那些文学和贤良不过是被霍光所利用,他的本意是先制造出舆论,再找机会把外朝派的桑弘羊彻底打倒。

零和博弈是一种很重要的博弈法则,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在零和博弈中没有共赢的关系,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如果想要在竞争中获得胜利,就一定要精通零和的游戏规则,掌握其精髓。

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零和博弈是指全部博弈者的最终得益总和是零,比如各种赌博就是一种零和博弈。举个例子,如果是5个人参与的赌博,其中4个人一共输了5000元,那么另外一个人一定赢了5000元。其实,再说通俗一点,人们平常所说的“损人利己”其实也含有零和博弈的意思,参与博弈的双方,一方失去的利益将被另一方得到,所以人们对这种游戏是非常热衷的。

在证券交易所里,A先生是一位常胜将军,非常善于算计对方,在炒卖股票的时候,假如遇到同样有眼光的对手,就会立刻想方设法激怒对方,让对方失去理智,而对方多数都会中他的计,他于是便从中获利。

有一次,A先生预见一家大型食品厂的股票将会上涨,就准备大量购入。但是这一次,他遇到劲敌了。因为对方也是炒股高手,对方也同时看中了这家食品厂的股票,也准备大量买进。这样一来,他们二人就形成壁垒分明的两个阵营。

A先生用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扰乱对方的心神,对方仍然很冷静地继续抢购股票。

A先生见股票价格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从20元上涨到30元,而且在双方大量的抢购下,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A先生知道,如果对方再继续抢购下去,股票价格还会上涨,那么他就只能得到很少的利润,因此一定得想办法让对方败下阵来。

A先生看股票涨到35元时,突然抛售出到手的3万股。对方不明白A先生突然抛售的原因,于是采取了观望的态度。A先生这一手让这支股票的情势大变,股价迅速下跌,低到和原来相同的价格。而在这时,A先生又异军突起,立刻购入30万股,股票的价格又立即飞涨起来。

这个策略不仅让A先生手中的股票多了起来,而且对方也因此阵脚大乱,没过几天,对方再也无心持有这少部分且不稳定的股票,于是把手中的股票抛售出去了,当然,这些股票大部分落入了A先生的手里,使A先生又大赚了一笔。

零和博弈是与非零和博弈相对而言的,它是一种非合作性的博弈,参与博弈的双方在严格的竞争中,一方的损失往往是另一方的收益,博弈双方的损失和收益加起来总和为“零”,也就是说双方根本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合作。也可以说,受益者的幸福是建立在失去者的痛苦之上的,因为二者所得或所失是相等的。

“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快乐守恒规则

无论处于哪种社会状态下,都有各种不同的事件验证零和博弈。好像整个世界随时都在进行着一场巨大的“零和博弈”。在幽默范畴中,零和博弈又被引申为“快乐守恒规则”——有人高兴,就一定有人失落,换句话说,就是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它是二元对立,只会是善或恶、胜或负、生或死。

比如,在股市中就存在着零和博弈,它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达:赢家收益+融资+交易成本=输家损失+现金分红(等式左边是股市资金的索取者,右边则是股市资金的提供者)。

零和博弈并不只存在于可以算出结果的经济圈内,在其他各种竞争中它表现得更为明显甚至残忍。

中国历代王朝在其传承帝位时,大多会有一番争夺过程,或者经历一段手刃同胞、夷戮子侄的血腥历史。其中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宗赵匡义因帝位之争而上演的“玄武门之变”和“烛影斧声”更是广为人知。从博弈的角度来看,嫡位之争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零和博弈”。

“玄武门之变”在历史上也有所记载。李渊有3个儿子,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按照常理,太子李建成应该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可是次子李世民却心生不服,因为在唐王朝建立的过程中,李世民认为自己出力最多,而且功绩彪炳,如果让李建成继承帝位,他是不能忍受的,于是他因妒生了杀心。因为想继承帝位,哥哥和弟弟都是心腹之患,如果不除掉他们,让他们得知自己的心意后,势必将自己置于死地,于是,他在心里埋下了弒兄杀弟的种子。

而李建成呢?他自知李世民是有野心的人,虽然看李世民表面上行事低调,但他依然嫉妒弟弟的才能,也怕他觊觎自己的嫡位,因此就想把李世民置于死地。当二人的矛盾激化时,李世民于公元626年7月2日,亲自率领部将尉迟恭等伏兵玄武门,等候李建成入门之后一拥而上,当场用箭把李建成射死,而且开弓之人正是李世民。紧接着尉迟恭开始追杀齐王李元吉,结果李元吉也死在李世民的野心之下。在杀死兄弟后,李世民又把兄弟的儿子都杀死以斩草除根,最后又逼李渊退位。这场弒兄政变就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帝位的得来称得上是残忍、血腥的,可以说唐太宗的名字是用残忍换来的,其血腥程度连他自己也不加隐瞒。显然,唐太宗在这场有你没我的博弈中取得了全部胜利,他是笑到最后的人,而他的笑是建立在兄弟的死及父亲的悲伤之上的。

相比较而言,宋朝太宗皇帝的政变则显得疑云密布了。因为宋太宗赵匡义的弒兄篡位疑案在正史上并没有记载,好像这样的事情从未发生一样。不过,《宋史》是依照《实录》编修的,而《实录》里是很难把这段真实的历史留下来的,这未免有伤太宗皇帝的形象。虽然正史上没有记载,但一些笔记却是不会放过这件事的。根据宋人笔记《湘山野录》中的记载,曾有“烛影斧声”事件的全过程。所以后人只好根据传说和常理来挖掘这次政变的过程。

这次政变是在烛影摇红,柱斧戮地中演出的。宋太宗是宋朝的第二个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在“陈桥兵变”后,被其下属扶上帝位,“黄袍加身”说的就是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的两个弟弟分别是赵匡义和赵匡美,当时赵匡胤还有德昭和德芳两个皇子。赵匡义登上皇位有3个疑点:第一,为什么赵匡胤没有把帝位传于长子德昭?第二,赵匡义在做了皇帝之后,德昭为什么会死于非命?第三,假如宋朝推行的是“兄终弟及”,而不是父死子传,为什么在赵匡义死后,他的儿子却继位了?由以上这3个疑问可以看出赵匡义的继位是扑朔迷离的,让人想一探究竟。

00更大的疑问则是:赵匡胤死时居然没有召重臣顾命,也没有亲侍在旁,他是在夜间突然暴毙的,身边只有赵匡义一个人,真可以说死得不明不白。不过,据站在远处的宫人描述,这二人曾经发生了一场争论,之后烛影摇晃,紧接着就传出斧杖戮地声。后来,这段话被文莹和尚记到笔记里,也就是前面说的《湘山野录》。赵匡胤不是病死,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却在和弟弟发生争论之后突然死了,可以想一下,赵匡义跑去和赵匡胤争什么呢?想必应该是继位的问题,其目的没有达到,最后就把赵匡胤杀害了。“烛影斧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赵匡义杀死赵匡胤做上皇帝后,为了名正言顺就制造了所谓的“金匮之盟”:在赵匡胤官拜后周的点检节度使时,似乎没有篡位的想法,可是赵匡义则虎视帝位很长时间了,他早就留心身边的机会,借口把握有兵权的赵匡胤弄上龙椅再做打算。他编造了“契丹入寇”的假情报,以得正式的派兵命令,让赵匡胤得以带兵出征。军到陈桥时,他就趁机发起兵变,把一袭黄袍强加在赵匡胤身上。这便是有名的陈桥兵变。也就是说,赵匡胤的皇帝是被赵匡义逼着做的。赵匡义在做皇帝前就和赵匡胤有个秘密协定,第二任皇帝由赵匡胤传位给他,这个协定就是“金匮之盟”。而这张白纸黑字的协议就留在母亲身边,以做日后的证据。而且“金匮之盟”据说是奉太后之命而订的,说宋朝皇帝的继位采用“兄终弟及”的制度,如果谁反对,就是违背朝规,会遭到歧视。于是,这个无人作证的谎话证明了宋太宗继位的合理性。

可若事实如此,也应该假戏真做才是,但赵匡义在死后并没有把帝位传给赵匡美,而是恢复了“父死子传”的传统,当然,为了让继位问题更合理,他早就把有皇位继承权的赵匡美和侄子德昭全部灭口。这怎么能让后人相信赵匡义的帝位是合法得来的呢?

然而赵匡义的所作所为,正符合了快乐守恒规则,用零和博弈来解释赵匡义的行为是再符合不过的。如果他不把对手消灭,自己是无法遂意的,在这场博弈中,赵匡胤是输家,而赵匡义则获得了本该属于赵匡胤的东西。

如今“零和游戏”的观念慢慢被双赢的观念所代替,很多人意识到“利己”也不一定要“损人”,通过双方的合作,完全有可能出现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是真正从“零和游戏”过渡到“双赢”的局面,是很不容易的。双方不仅要有真诚合作的勇气,而且还要极力克制自己的“利己”行为,否则“双赢”的局面就只能是个幌子。在生活中,虽不应存害人之心,但也要防备被“零和游戏”吞噬。

同类推荐
  • 自在:人生哲学

    自在:人生哲学

    星云大师把他在全省五百多场学校或社团,甚至国外演讲的内容归纳成自在(人生必修七堂课)一书,依两大主轴—人与己、人与人论述。人与己方面从“情绪管理”出发,进而到“沟通艺术”,再呼吁如何“远离蓝色的忧郁”、“如何防止自杀”;人与人方面,则从“亲子关系”谈起,扩及两性的“感情世界面面观”到“人际关系你我他”,皆是多数人可能碰到的问题,以深入浅出的笔法叙述问题的发生,分析其原因,说明其现象,提供预防与解决之道,并不时辅以生活小例,幽默的口吻常令人莞尔,语气虽轻松却深含玄机,最易收潜移默化之效,故颇负参考价值。
  • 演讲与口才知识(全集)

    演讲与口才知识(全集)

    戴尔·卡耐基说:“假如你的品才好……可以使人家喜欢你,可以结交好的朋友,可以开辟前程,使你获得满意。譬如你是一个律师,它便吸引了一切诉讼的当事人;你是一个店主,它帮助你吸引顾客。”“有许多人,因为他善于辞令,因此而擢升了职位……有许多人因此而获得荣誉,获得了厚利。你不要以为这是小节,你的一生,有一大半的影响,产生于说话艺术。”
  • 每天懂点职场生存之道(MBook随身读)

    每天懂点职场生存之道(MBook随身读)

    《每天懂点职场生存之道》是一本让当下年轻人顺利渡过“断奶期”,少走和不走弯路的职场必备读本。本书从易懂、接受性强的寓言出发,结合职场实例,阐述了年轻人必知的职场生存策略、工作态度、自我定位、有效行动等内容,从而帮助年轻人悟透职场道理,掌握工作方法,并在工作时能更加得心应手。
  • 成都淘金记

    成都淘金记

    走在人声鼎沸、流光溢彩的大街上,仰望着一座座高大的电脑城,我已经很难想象出磨子桥十年前的样子……看着书中的描写,我仿佛又回到那个喧嚣沸腾……
  • 一生中要养成的100个小习惯

    一生中要养成的100个小习惯

    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别,来自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圣·德克旭贝里说:“一个新习惯就可以给我们完全陌生的惊喜。”人的一生中,小习惯无处不在,对人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人的成长需要好的习惯,当你感到困惑的时候,不妨轻轻打开这本智慧书,让它带领你去培养新的好习惯……
热门推荐
  • 辉煌之剑

    辉煌之剑

    当命中注定之人拔出了那把剑,传奇便已经开始了。天堂耸立在不可遥望的云端,众神的注视下,大陆风云变化。七位贤者在绝望中寻找着那道曙光,那道划破天际的辉煌。一个人,有了重来一次的机会,他会抓住自己曾经的感动吗?手握辉煌之剑,开启天堂之令,却是帝国余辉,敢问路在何方?是屈服于命运,还是站在人生的至高点,对满天的神祇高呼:“便是众神的安排,本王今日,亦要逆天改命!”PS1:此书是在某肺炎更新缓慢的情况下写的。PS2:从作者名就可以看出此人写作风格。PS3:作者不是基佬,更不是萝莉。作者是作风严谨的少年。嗯,正太。
  • 荒洲剑侠传

    荒洲剑侠传

    剑乃百兵之君武林中人多有习练,成就一代剑侠传奇。三千年前,剑术走至巅峰,再开天道,三教神仙中添剑仙之位。只是剑侠虽众,剑仙难寻,百年江湖也不过一两人传奇而已。小荒崖上有千年大宗,专研剑术,偏是此辈能人尽出。又值荒洲风云四起,天下动荡……
  • 金刚般若经依天亲菩萨论赞略释秦本义记

    金刚般若经依天亲菩萨论赞略释秦本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下堂小妾要休夫

    下堂小妾要休夫

    水乐儿没想到,假装跳楼竟然失误的从二十楼掉了下去,最狗血的是,穿越了……凭什么别人穿越不是公主就是皇后,她偏偏是个贝勒爷的小妾。而且还受尽正妻的虐待,偏偏这个贝勒爷对她也是恨之入骨。镜子里明明就是一个国色天香的脸蛋,为什么这么不受欢迎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佣兵笔记

    佣兵笔记

    为了爱情,为了生活,当兵,退伍,雇佣兵,当岁月燃烧,当青春不再,我们的人生还会剩下些什么,除了战斗,就是回忆,除了这个一腔热血,我们一无所有…
  • 盘古天地

    盘古天地

    地球上的李龙意外穿越到另一个世界,成为了另一个世界的南宫家族的第三少,名为南宫殇。无奈不能争夺准家主之位,只能去天朝宗做个弟子,但又因为姿质差,只能做一个外门弟子。不久后发现自己获得中国神话盘古的传承,开始了他的修仙之旅。
  • 盗宝王

    盗宝王

    一个嗜血的男人,一个神秘的盗宝王者,黑暗的世界,强者的舞台,且看他如何巧妙的运用自己的智慧,一次次化解致命的危机,盗取价值连城的至宝,得到强于一切的力量!
  • 宫女女配求欢乐

    宫女女配求欢乐

    人生总是有意外,通过书楼一朝穿越小说中。温婉觉得这样的人生太喜感了,首先面对的是爬床。这是一个穿成配角的宫女,在宫中奋斗不息,抓紧一切机会,娱乐人生的故事。
  • 青春岁月中的校园

    青春岁月中的校园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无论是快乐,还是难过,等到我们长大时来回忆都是甜蜜的
  • 中外戏剧文学故事(上)

    中外戏剧文学故事(上)

    为了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朋友,参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最优美的文学名著篇章,我们精心选编了这本《中外文学名著故事总集》,它将世界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名著,一一改编成故事形式,文字尽量通俗易懂,内容尽量保留精华,以使广大读者可以通过最简捷的形式,畅快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