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5300000007

第7章 廉洁自律,勤奋自勉(3)

“内圣外王”的观点不仅给当时的读书人指出了一条明路,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是基于“内圣外王”的为人处世之道,曾国藩才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也正因有此人生思想的指导,他才能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巅峰,成就一番伟业。

那么,何谓“内圣外王”呢?答案很简单。分而言之,所谓“内圣”,就是成就自己;所谓“外王”,则是成就外物,也就是济民利物。

不过,20岁前,曾国藩胸中并没有“内圣外王”的高尚志趣。道光十年,其父觉得自己的才学不及儿子,自己所知的也教完了,就把曾国藩送到衡阳汪觉鹿先生处学习。在那里,曾国藩眼界大开。

后来,曾国藩回到本县涟滨书院就读,得到师长刘元堂先生的指点,使得他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毅然将自己原来的字“伯涵”改为“涤生”,按照他自己的解释,“涤”就是“涤其旧污之染”,“生”即“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曾国藩改字“涤生”,既是自勉之意,也表明自己期望告别旧我、走向新生之意。就在这时,他给自己写下了那条著名的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务耕耘。”

自此以后,曾国藩常以这一座右铭自勉,并逐渐形成了高尚的志趣。

曾国藩经常自比为汉兴之初的李斯、陈平,汉末的“布衣之相”诸葛亮等,梦想“夜半霹雳从天降”,将他这个生长在僻静山乡的巨才伟人振拔出来,成为国家的栋梁。

对此,他并不以为是幻想,而是十分自信地在诗中表示:“荡荡青天不可上,天门双螭势吞象。豺狼虎豹守九关,厉齿磨牙谁敢仰?群乌哑哑叫紫宸,惜哉翅短难长往。一朝孤凤鸣云中,震断九州无凡乡。”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那时的曾国藩已经具有远大的志向了,更为重要的是,他是那么自信,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如同云中展翅翱翔的孤凤一样,一鸣则引来九州的震动。

自古以来,人们用来自勉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是读书人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跻身仕途、发家致富、陶冶性情、消遣自娱等,因此,古人曰:“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曾国藩却不是以此来自勉,更没有以做官、发财为目的,而是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尚志趣来勉励自己。

在给诸弟的信中,曾国藩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述,以图自卫其身。”一方面,他认为读书是为了提高品德情操,增长知识才干,使自己成为“贤人”、“君子”以至“圣人”;另一方面,则继承“经世致用”之说,认为读书大可报国为民,小可修业谋生。

凭着追慕圣贤、报国为民的人生追求,曾国藩反对为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而读书,他表示:“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毫不相涉,则读书何用?”可谓读书、做人的真知灼见。

然而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读书只是为了混一纸文凭或混个官做。这些把读书当成时髦或装饰的人,是很难有所成就的。为一体之屈伸而读书者,虽有所成,但只会小;为民为报国而读书者,虽路途远,但必将能成其大、立其功。

在高尚的思想追求下,充满信心与豪气的自勉,让曾国藩时刻不忘进德修身。他为官清正无私,为将机智沉稳,为父为兄更是严于律亲。凭着一腔谦和内敛,把自己的、别人的狂傲之气压得严严实实。这种严格修身的做法,使曾国藩逐渐达到了内圣外王的人格高度。

正是抱着这种“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志趣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人生信条,曾国藩才从一名“朝为田舍郎”成为一名“暮登天子堂”,再到一名“中兴以来,士人而已”的封疆大吏,成就了他非凡的人生。

自律修身,控制情绪

若论做人,先问修身;若论修身,先讲自律。只有懂得自律,修身才会有切实的效果,做人才会有原则。

曾国藩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他平生的著述中,很多见解都可称之为“戒”,尤其是关于修身做人的道理方面,多有戒条。由此观之,自律对于成功者的要求之高。

梁启超将曾国藩视为唐宋以来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尤以个人意志力“坚苦卓绝”著称于世,他对曾国藩能够戒烟深表钦佩。

曾国藩对当时流行的鸦片烟毒深恶痛绝。然而,他却有抽水烟的嗜好。曾国藩意识到“吃烟太多,故致困乏”的危害,为“保身”计,决心戒烟。

然而,曾国藩平素吸烟成瘾,甫一戒烟,承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戒烟初期,曾国藩时感六神无主、精神恍惚,犹如婴儿断乳般难受。他一方面告诫自己断不能复吸,另一方面拼命找朋友下棋、聊天,转移注意力。

关于这一段痛苦的经历,他在日记中有详细的记载:“即宜守规敬事,乃闲谈荒功,又溺情于弈。归后数时,不一振刷,读书悠忽,自弃至矣。乃以初戒吃烟,如失乳彷徨,存一番自恕底意思。此一恕,天下无可为之事矣。急宜猛省。”

戒烟中期,曾国藩的烟瘾时有反复。“自戒烟以来,心神彷徨,几若无主,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讵有济哉!”每到这种时候,曾国藩便“不能静坐,只好出门”。

就这样煎熬着,一个月后,曾国藩终于成功地戒了烟。

修身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自律,如果没有自制力,就无法做到自我约束,也就无法自己管理好自己,根本谈不上修身。自律不仅在于行为习惯,对于自己的情绪也同样需要自律。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也是修身的一部分,更是自律的重要方面。

在曾国藩看来,为官者如果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总是做出情绪化的反应,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事实上曾国藩是一个十分倔强的人,要控制住脾气并不容易。

早年的曾国藩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有一次,他在家中为父亲祝寿,他的一个朋友也前来助兴。吃饭时,两人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很大冲突,结果曾国藩对这位朋友破口大骂,忘了场合和身份。

曾国藩脾气最不好的时候,是在被咸丰皇帝免去兵权、回家守制期间。在这段日子里,曾国藩因为心情不顺,性情变得格外粗暴,经常因为小事而大骂自己的弟弟和弟媳妇。在这一年之中,他与曾国荃、曾国华、曾国葆都闹过别扭,而且每次闹别扭,都是曾国藩挑起来的。后来,曾国藩对这段经历感到十分后悔,尤其是第二年曾国华战死于三河镇,他更是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

此后,曾国藩下了一番工夫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逐渐改掉了易怒的毛病。即使有不顺心的事情,也都能理智地去处理。

曾国藩认为,人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欲成大事者,更要加以控制。古往今来的失败者,包括那些英雄们,大都败在气度不够开阔、不耐烦、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上。对此,曾国藩引以为戒。

同治三年(1864年),发生了沈葆桢与曾国藩争饷的事情。沈葆桢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在最关键的时刻,却拆起了他的后台,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愤懑。

但是,曾国藩并没有把自己的愤怒发泄出来,并且从大局出发,没有将事情弄大,最后忍让一步而息事宁人。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使曾国藩处事多了几分成熟和理智,少了几分意气用事,这使得他在处理与其他人关系的时候更加游刃有余。

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个人情绪,都需要自制力的约束,不过,这些都是做人修身的外在,自律修身的根本在于坚守原则。人有了原则,才会拥有真正的“自我”。拥有了“自我”,也就拥有了坚定的精神核心。坚守原则,看似失去了一些暂时的或表面的自由和快乐,实则成就了人格的伟大与高贵。

梁启超在总结曾国藩能够成功的原因时,认为其核心原则是“自制之力”。纵观曾国藩修身做人的心得,其根本点就是在“自制”两个字上。

曾国藩是个要求完美的人,无论是从学问上、修养上,还是为人处世方面,都可以看到他的自律表现。就是他的自律,使他后来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凡的功绩和深远的影响。

一个人的品德修养,需要一步一步地锻炼,而其中自制能力的影响不可或缺。总而言之,做人严于律己、不断追求,那么这个人的一生将非同寻常。

同类推荐
  • 成功创富者一直在做的33件事

    成功创富者一直在做的33件事

    差距,就在不起眼的地方;微小执行力,却能造就大不同的人生!创富成功与否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而其起源却在一些寻常事上。成功的创富者重视这些事,一直在做并且尽力做好这些事,他们通过这些事积累成就财富的资本;而失败的创富者忽视这些事,敷衍地做着这些事,从而与财富渐行渐远。本书引用了众多成功创富者的案例为你揭秘成功创富的秘密,告诉你成功的创富者们一直在做的事,引导你像成功的创富者们一样去做、且做好这些事,从而走上创富的康庄大道,并最终成功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人生。
  • 哈佛最受欢迎的口才课

    哈佛最受欢迎的口才课

    一直以来,口才作为每一位哈佛学生必须掌握的沟通技巧,它时刻强调精英的思维习惯,倡导真正实用的人际交往理念,让哈佛学生自然发挥潜在的表达实力,在各种场合下挥洒自如。我们希望成千上万的普通人通过学习哈佛课程中阐述的沟通理念,能够成为成功的演说者、有效的判断者、人见人爱的交际家。
  • 藏獒精神:企业员工忠诚度培训读本

    藏獒精神:企业员工忠诚度培训读本

    藏獒的优秀品格:自尊自敬,自强自立;善解人意,感恩为怀;精忠报主,忠诚可靠;勇往直前,毫不畏惧;百折不挠,坚忍不拔。职场人士危机中,求生存、谋发展指南——学习藏獒精神,领会藏獒文化,帮助职场员工克服困难、重塑自我、提升业绩、成就辉煌。
  • 藏拙的智慧

    藏拙的智慧

    本书撷取了古今中外众多善于藏拙的事例典范,同时也列举了一些因张扬和卖弄而导致失败的例子,使读者在欣赏生动精彩范例的同时,体会到藏拙的智慧。
  • 绝境求生存:如何在逆境中发现机会

    绝境求生存:如何在逆境中发现机会

    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在绝境求生存、求发展、创造机遇和把握机遇的典型案例,并加以说明和评论,从十二个方面分别展开,力求给读者新的启示,在求职、工作、创业和发展过程中,没有机会创造机会,化劣势为优势。
热门推荐
  • 完美祭

    完美祭

    穿越神秘世界,这里是遥远的荒古,亦或只是星空的彼岸?神魔的坟墓,仙妖的葬场,万族的亡域!浩瀚的仙侠世界,光怪陆离,变幻莫测!热血似海啸汹涌,欲望如深渊无止境!
  • 爱神爱神

    爱神爱神

    我会慢慢想想滴,我写完了再写简介比较好吧?总之大家先看看
  • 慕娇娥

    慕娇娥

    按摩巧手雾濛濛有个金手指——她按谁谁怀孕!并附带按摩后遗症——催情!所谓,一技在手,天下我有,是以穿越成乞丐,她忍了;撞上灭门之祸,她认了;为保命为奴为婢,她受了,但这中二皇子动不动就要活剐她,是个什么道理?堂堂九皇子殿下一脸阴沉,“本殿就是道理!”很多年后,雾濛濛让不讲道理的皇子殿下养的朱唇粉面、外娇内媚,她谄媚娇笑的手搭上他肩,怀着感恩的心为皇子殿下一条龙按摩服务,“一让殿下龙精虎猛,威风凛凛!”“二让殿下儿孙满堂,血脉绵绵!”“三让殿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字鉴

    三字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颜乱:妃常嚣张(全本)

    红颜乱:妃常嚣张(全本)

    莫名其妙的穿越,莫名其妙的被推出去帮他挡剑。醒来后更是莫名奇妙的成了最受宠的雪妃。他时而温柔如水,时而残暴嗜血,一样的他却是不一样的性格,熟知到最后连自己的心也不知不觉沦陷。她要逃离,誓要逃离这红墙绿瓦的深宫,逃离他!他宠她,纵容她,甚至连自己的尊严被她践踏都不忍怪罪,他依旧爱她无悔。只是,他的痴情却换不来她的一丝丝柔情,她还是不顾一切的要逃离。既然不爱,那就恨!她骂他残暴,他就让她见到他的残暴,她骂他恶魔,他就让她见识真正的恶魔!他和她有着千年的羁绊,爱恨在他们之间互相变换着,曲终人散后,是爱还是恨?◇◆◇◆◇推荐小紫连载中的穿越文◇◆◇◆◇【凤降龙:朕的皇后很彪悍】一句话简介:她是史上最火爆的皇后,是史上最冲动的‘淑女’,见到小三开打,见到色狼开跩,秉承着现代女性的态度把整个朝纲整得可谓是鸡飞狗跳!http://novel.hongxiu.com/a/253377/小紫新文推荐【爷,本小姐就租你!】http://novel.hongxiu.com/a/257779/===推荐小紫完结文====【总裁的代罪情人】http://novel.hongxiu.com/a/211257/【帝国焰:惹上花心CEO】一句话简介:当她恋上了他霸道的温柔时,他却狠狠的推开了她,原来灰姑娘的童话永远不会被打破。http://novel.hongxiu.com/a/203256/【契约殇:痴傻皇后】一句话简介:相传皇上不能近女色,女人都会离奇暴毙,只因他命中带煞,需要一个可以互相抗衡的人相克而那个能够和他相克的女人就是相传已久的痴傻女。http://novel.hongxiu.com/a/197653/【王爷,你给我滚回来(穿越)】一句话简介:一场猪与鸡拜堂的闹剧,她顺理成章的成了逍遥王妃。听说那逍遥王放.浪形骸,听说那逍遥王帅到天理难容,还听说那个逍遥王到处招蜂引蝶。http://novel.hongxiu.com/a/224791/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泡尽女文豪

    泡尽女文豪

    赵昀得意的笑:哥的目标就是泡尽女文豪,哈哈哈哈。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妈妈怎么办?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妈妈怎么办?

    对任何人来说,注意力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遗憾的是,今天的很多孩子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只有打开孩子的注意力之门,才能真正挖掘出孩子的潜能。本书从注意力是孩子心灵的窗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与危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给孩子创造有利于专注的环境、全面提升孩子的生活品质、利用孩子的兴趣提升注意力、重视调适孩子的不良情绪、教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对孩子进行注意力训练这9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并给出了改变这种情形的有效方法,从而帮助妈妈培养出一个做事专注的孩子。
  • WTF战

    WTF战

    2114年,科技飞速发展,网络游戏也变得不仅仅只能存在于某种扁形长方形中……22世纪,人们能利用3D立体影像系统将游戏中的画面投射到现实中并实体化,且使用第一人称视角,让玩家身临其境……
  • 红绿盘

    红绿盘

    一个海外归来的神秘人物带着大笔资金杀入国内股票市场,股市内顿时硝烟四起。金融机构和庄家之间尔虞我诈,为获取暴利不惜坑害散户。小股民成了任人鱼肉的牺牲品,在以逐利为目标的股市中,人与人之间的情义被忽视。本书不仅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股票战,也融入了作者对当今股市内一些不正常现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