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5100000021

第21章 法术大家——韩非之死(3)

因此,韩非的法治思想在总体上是不足为取的,而且这种法治理论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韩非过分强调人性自私的一面,而忽视了人性中存在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这些无私的一方面,他片面地曲解了人性。所以,导致了他对“赏罚”的迷信,他没有从人性的角度去做深入、深刻地了解,甚至对人的自尊心和人性的尊严都没有最基本的认识,他坚持了荀卿的“性恶论”,不知道人也存在着高贵的品质。

韩非及所有法家人物处处都为君主着想,他们的思想都是为君主专制的统治者服务的,尽管在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域曾受到过某个君主的重视,但始终没有独霸天下,而逐渐与儒家结合。其原因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

1.韩非的重刑思想与人民大众所能承受的忍耐力之间的差距,可能会引起人民大众激烈的不满。韩非提倡以重刑来约束人民的行为,但他并没有想到民众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一旦超过这个限度其结果将会很严重,甚至会招致反抗和叛乱的造反行为。当然这也可能与韩非过高估计统治者的力量,而忽视人民的力量有关。

2.韩非过分强调君主与大臣和贵族的对立关系,而忽视了这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韩非用了很多篇幅来说明臣子弑君夺权的事情,如“若郑太宰欣、楚白公、周单茶、燕子之,此九人者之为其臣也,皆朋党比周以事其君,隐正道而行私曲,如此臣者,唯圣王智主能禁之,若夫昏乱之君,能见之乎?”可以说韩非是费尽心思维护君王的利益,时时刻刻为君主着想,但是,君主与臣子之间和谐共处才能使国家的政权稳定。君主统治国家也要依靠贵族阶层的辅佐,不可能与之脱离,没有大臣以及贵族的辅助,君主是寸步难行的,然而韩非的思想割裂了君主与贵族大臣之间的关系,他只看到了大臣和贵族对君主不利的一面。

3.韩非的法治思想有急功近利的特点,这与统治阶级的立场相吻合。韩非主张奖励耕战,重刑少赏,从而实现国家富强,达到国家统一。统治阶级为了巩固统治地位,有时候也会采取一些对百姓安抚的措施,但韩非的主张往往过于激烈,而会损害到人民的利益,甚至可能会引起人民大众的不满。作为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韩非的立场始终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所以,他的思想会失去民众。

通过这几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的思想都是存在一定缺陷的。社会要稳定发展,需要有一个法律来维护秩序,然而这个法律一定要立足根本,要从实际出发。说韩非的思想失民众,并不是说这种法治就是糟粕。他所提出的积极的历史进化论、法制思想逻辑辨证方法等等,都是他学说中不可磨灭的闪光点,在当时的特定社会环境下代表了一种进步观点。而这些闪光点中最为耀眼的,还是他的法治学说本身,也就是“以法为治”。韩非所理解的法,已经超越了他所处的封建落后时代,尤其他在法治的实施过程中,提倡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很趋向于现代社会的法。韩非的思想,是法治不断演进、不断完善的必经之路,所以说韩非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五、必死无疑的法家鼻祖

死,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和最终要面对的问题。

对于韩非的死,有多种解释。

第一,韩非是死于李斯的嫉妒。

韩非是韩国的诸公子,与李斯都是荀卿的学生。韩非天生口吃,不善言论,但文章写得很好,这是李斯嫉妒他的地方。当时的韩国政治环境很差,韩非曾上书韩王力荐实行变法,但韩王并不赏识他,抑郁不得志的韩非只得退而著书立说,以阐明其思想。当他的书传到秦国后,秦王却非常欣赏韩非的才能,于是下令攻打韩国,只求得到韩非。

第二,韩非死于秦王之手。

韩非之死,多数人都归罪于李斯。李斯的卑劣行径纵然难辞其咎,但直接导致韩非冤死的则是秦王嬴政。李斯对秦王说,韩非是韩国的贵公子,肯定不会帮助秦国,这只不过是一个冠冕堂皇的说法。因为“郑国间谍”的事件,秦王曾下令把全国的外国人都驱逐出去,李斯也在列,只是由于他写了《谏逐客令书》,力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道理,秦王看了十分欣赏李斯的才能,才撤销了“逐客令”,由此可见,秦王的大度胸怀。再者,嬴政也该知道庞涓与孙膑的悲剧,他绝对能看出李斯的私心。所以经过一番选择,最终韩非成了牺牲品。韩非一生中惟一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就是他的学说和思想被秦王采纳,由此创造了一个帝国,开启了一个时代,并一直影响着后世。

韩非是被赐毒酒而死的,死时大约只有四五十岁。韩非的这种中道夭折,很难说与变法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尽管他主观上已做好了为变法献身的准备。

韩非身为韩国人,客死在秦国,而且死于秦的原因不是因为嫉恨,而是因为受到了秦王的欣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是韩王的悲哀。韩非身为韩国人,对韩王的忠心是日月可鉴的,可是对于韩非的赤胆忠心,韩王竟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反而是秦王发现了韩非的才能,当秦王读到韩非的文章后,拍案叫绝,长叹:“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秦王为此甚至不惜动用兵力围攻韩国,只为得到一个韩非。秦王视韩非为难得的人才而欲委以重任,但他没有想到韩非作为韩国的“诸公子”,他的思想、他的气节都不允许他为秦所用。就像商鞅一样,他是卫国的庶孽公子,对秦国忠心耿耿,却难免五马分尸的结局。

但是当时毕竟是个特殊的时代,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希望抓住机会建功立业、飞黄腾达的人很多,“楚材晋用”的局面也就毫不奇怪了。不过秦王的确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有一部分人怀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有的人为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不在乎身在何处;有的人执着于情感,甚至不计较利害的得失。秦王忘了一点,那些不生于秦却为秦效犬马之力的大臣,都是自投其门的,但韩非的情形可就不同了。当秦国进攻韩国的时候,韩王在知道秦王的真实意图后,他决定派韩非出使秦国。这个让秦王不惜动用兵力挖来,之后又被韩国抛弃的韩非,在秦国呈上的惟一一篇奏折,却是一篇《存韩》。当然,他还没有迂腐到公然与秦对抗、公开为韩国说话的地步,而是建议秦国把想攻打的对象由韩国改成了赵国,曲线救国。但此时的秦王已经意识到,韩非作为韩国人,终究只会为韩国着想而不会为秦国效力,此乃人之常情,所以他对韩非一直存有疑心。但是,韩非确实是一个人才,如果把他再放回韩国无疑将是放虎归山,这也是秦王所忧虑的事情。

韩非的死也不完全是被秦王所害。秦王素以招揽贤才著称,他不会因为李斯的一点谗言而杀掉韩非。

第三,韩非自身的原因。

回过来想一下,韩非做的是有些过火,至少给秦王的感受是这样的,若不是他身在秦心在韩,李斯的谗言又能起多大作用?归根到底,韩非是为韩国而死的。李斯的话并没有说错,秦王也能体会韩非的心情,但是秦王想要的是一统天下,他不会为了一个韩非而放弃更多的东西,所以为了秦国大业,秦王不得不忍痛割爱。韩非身在秦国,却上书了一篇《存韩》,并因此而受到谗害,如果不能拿迂腐来评价韩非的话,那只能说他的气节和他对韩国的衷心。就历史的发展而言,秦国的统一代表了历史前进的趋向,秦国之后有一系列彻底而成功的变法,秦朝的许多举措就是以韩非理论为背景依据的。秦王对韩非的才华十分赏识,可以称得上志同道合。从当时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来看,只有在秦国韩非的才能才会得到赏识,然而,我们只能说是韩非放弃了自己的性命。

韩非是不是识时务者,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也许不能用片面的观点来掩盖他对韩国的衷心和他坚贞不屈的性格,但是韩非空有了先进的认识,却不能把它付诸实现,留下一个爱国的问题让后人说不尽、道不清。人终究是人,不是概念,人有血、有肉、有情感,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下让韩非在秦国实现自己的法治理想,带领秦兵来屠戮韩国的国民,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毕竟是出生于韩国的公子,韩非在秦上书《存韩》,似乎既不契合他的理论,也不适合他的处境,但却非常符合他维护韩国的本能,符合一个性情之人的做法。比起那些见风使舵、变节苟生的所谓“识时务者”,韩非这样的不识时务者则更令人敬重,但也正是这种不识时务造成了韩非的冤案。韩非是一个极其理性、冷静甚至有些木讷的人,他的理论非常成功,但却难以实现。虽然他把自己成熟的理论说得头头是道,却不能自己亲身去实践,所以秦王不得不为自己着想,杀掉韩非。

韩非自己也认为,“事以密成,语以泄败”,看来他并不是没有先见,他对现实政治斗争中的残酷与黑暗非常明了。他之所以这样义无反顾地往前走,完全是因为求真的意志驱使着他放下自己的安危,将真理奉献给国家,把韩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王国。尽管韩王对他那样冷漠无情,但韩非对于祖国的感情还是没有改变,如果要他呈现计策帮秦国去攻打韩国,他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这样看来,他并不像李斯一样趋炎附势的厚颜无耻之徒,李斯这种人根本不在乎什么仁义道德,只要有人赏识他,他会随时准备为之效力,而从来不考虑什么正义感和自尊心。但是,一些君主还是很喜欢这种比较听话的奴才的,因为这种人容易驱使,容易驾驭。所以比较韩非和李斯两人,纵然韩非忠心耿耿,但也改变不了他最终被杀害的命运,他的死是绝对的冤案,这种结果不在于秦王的立场,也不在于李斯的谗言,而在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对于韩非来说,纠缠在他心中的是真理的诱惑,是后人的质问与责难。权力意志本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反其道而行之。为了推行彻底的法治,就必须拥有一个绝对的权威,但是主张君主拥有一切权力、不受任何制约,这就为君主无限纵欲权力准备了逻辑前提,也在行为模式上提供了行动条件。既然已经挑破了这层薄薄的遮羞布,任何邪恶无耻的结论就会呼之欲出,不可阻遏了。

说到底,韩非终究是性情之人,而不是在特定背景中产生出的极端理论的化身。如此来说,对韩非冤死将会是一个最好的诠释。

同类推荐
  • 暴虐之君:商纣

    暴虐之君:商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暴虐之君:商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暴虐之君商纣的一生。
  • 陆游传

    陆游传

    本书记述了陆游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
  • 长征领导人5

    长征领导人5

    描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所经历的故事,在这漫长的艰辛征途中红军所表现出的种种英雄气概,记载了他们为祖国的解放所作出的种种牺牲,献身于革命的伟大精神,以及打过的一个个漂亮胜战的精彩片段,记叙了他们所立下的不朽的功勋。
  •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变成唯我独尊的帝王,率领农民义军打败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风雅文弱的南方士民在他的手下变成了逐鹿天下的雄师,果断与谨慎,权谋与机变,信任与多疑,铁血与怀柔,在他的身上奇异结合,他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六百多年来,他被称为是影响中国人性格最深的帝王,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那种虽谦恭却傲岸,虽卑微却昂扬,即便潦倒也不肯放弃理想的性格,在他那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 鲁迅读书记

    鲁迅读书记

    这是一部具有新视野的人物特色大传,作品通过跋涉在传统文化书山、放舟于西方近代学海、沐浴自然科学之光等华彩乐章,充分展示了鲁迅读书治学的三大板块,给人以去天盈尺欲泊无涯之感,通过对传主读书目的,态度及其方法的精审条陈,读者从中获致深刻肯綮与良多教益,而有关传主之盘桓书肆、披沙简金雅事趣写,则将一代传人行藏,万种书缘风情染得相当丰饶与葱茏。本书作者可谓将其有关积累扫数捐出,而心境笃读在致,笔墨平朴不奢,琢华夏之璞,写五岳之势,于是,鲁迅白一个新的切面向我们走来,剑锋般的人生态度,色正芒寒,巨轮似的求索之路,履深载厚。
热门推荐
  • 一鸣惊云

    一鸣惊云

    她本是九重天上高贵的凤凰尊者,却因一场巨大的阴谋被推落轮回台,转是为人。却又因肉体不凡,惹来灭族之祸。诺大的家族,唯剩她一人......被路过的玉山掌门人救下,拜师,学术,开始了漫长的寻仇之路......原本冷情的师傅,竟是热心肠!?对她疼爱极致的师姐却是恨她入骨!?对于师徒恋违伦道,她该何去何从?......
  • 寻宝异闻录

    寻宝异闻录

    世界上有数不清的宝藏:古代王公贵族所留下的不尽财富,深山老林中的奇异生物,大海深处的珍异瑰宝,但能找寻到这些宝藏的人月朗星稀。正所谓没有不透风的墙,在珍奇的宝藏也终有人能够寻到,他们是专业的寻宝人,在旧时代被称为“憋宝”,专门找寻世上的奇珍异宝,是典型的外八行。他们行迹难测,或是在大山沟,或是在荒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寻找那隐藏在最深处的宝藏。
  • 科学展望(世界科技百科)

    科学展望(世界科技百科)

    本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往生界

    往生界

    曾经繁华昌盛的世界…仅仅在那一个晚上变得面目全非。仅仅在那一个晚上,文明退化,整个世界被改变,现实不断冲击着人类的认知,让人类感觉地球,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十年前的那个晚上,天空中出现了巨大的黑色大门,出现了让人胆寒的怪物——妖魂。不仅如此,地球上也开始凝聚出妖魂、游魂,甚至具现化出只有远古传说中才存在的英灵、神灵。整个世界,一片混乱…
  • 再遇大boss:娇妻你别跑

    再遇大boss:娇妻你别跑

    【甜宠文】“怎么,还想要?”皇甫瑧揭开皮带,对着刚被他扔在大床上的女人。好笑,这位先生,明明她就是不想要受宠了,好伐?“怎么会?呵呵。”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某女被吃得死死的,想农民翻身都翻不了。明明是七年后的相遇,他却成了她的顶头上司,她却变成了小绵羊,半夜,某女在网上救助,“怎样能让大boss不再缠人?在线等,急急急!”“睡服他!”隔天早上,某女躺在床上,看着这个ID名为大boss最强的人,简直想拿块豆腐砸死他。【男女主双处】
  • 张居正评传

    张居正评传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共八章,每章又有不同的小节,以叙述为主,详尽生动的记叙了张居正的成长经历和主要事迹;张居正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内阁首辅地位,并逐步操纵朝政大权,进行自己的改革的。
  • 大明特区

    大明特区

    在腐朽的清朝建国前夜,为了随之不久就要悲惨出现的中华最屈辱的近代那一百年最黑暗的时光,一个穿越到了崇祯二年的大汉子孙——天朝特别战略预备近卫师中尉文刀,在大明即将灭亡的最后16年中,为整个中华民族率先建立一个特区,可否?可以,则反转世界,殖民海外,一超独霸。不可以,那就在每个中国人都要甩着一根大辫子满世界丢丑的那一刻,纵身一跃吧——如果是东海,那就为diaoyu岛溅起一朵浪花,如果是南海,那就为最远的曾母暗沙化作那日夜啼鸣的一海鸥……
  • 社交攻心术:社交中的心理策略

    社交攻心术:社交中的心理策略

    本书可以帮助你处理好各种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你多长几个心眼从容处世。
  • 一夜秋风

    一夜秋风

    主人公多才多艺,却深深厌恶应试教育,在一次考试交了白卷之后,发生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他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古与今,仙与凡....他感慨万千,百感交集....
  • 杀手王妃王爷不要太过分

    杀手王妃王爷不要太过分

    一个现代女杀手在一次逃脱中不幸摔下一百多层高楼意外穿越,在古代的身份竟是一个无权的王妃,面对如此的困境还要对付变态王爷,冉然该如何应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