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2300000003

第3章 溺爱是一把温柔刀(2)

8。无论是看电视的时间,还是上床睡觉的时间,都有规律可循。

9。需要做决定时,知道自己要什么,不会不知所措。

10。做家务劳动的时候尽职尽责。

11。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12。遇到问题首先会想到自己解决,不会马上让父母协助。

13。见到别人会自然地打招呼。

14。善于反省自己的问题。

15。不会乱发脾气,生气有原因。

16。能够欣赏别人的优点,而不是嫉妒。

17。对父母的付出懂得感谢。

18。家里家外一个样。

19。能合理地支配自己的零用钱。

20。总是喜欢自己,欣赏自己,对自己很有信心。

21。容易亲近,善于与别人合作。

22。喜欢自己动手帮忙做家务,不懒散。

23。在环境及外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依然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24。不会和人比较物质条件。

测试分析

37分以上:你不是特别宠爱孩子,你的孩子具备很好的社会化能力,能应付这个繁杂的社会。

36~25分:你有一点宠爱孩子,现在你要培养他与人交往的能力。

24~12分:你很宠爱孩子,有时过度保护,有时又太放任,这样会阻碍他发展相关能力的意愿,影响他的判断标准。

11分以下:你已经过度宠爱孩子,阻碍了他很多能力的发展,不可以再宠他了。

不要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当一个孩子什么时候知道有所放弃,他才真正长大了。

——佚名

原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总编卢勤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作“知心姐姐”,她深谙孩子的心理,对于教育孩子有很多真知灼见。

一次,知心姐姐卢勤去商场买东西,看到一个大约4岁的小女孩非要缠着妈妈给她买一个很贵的玩具,妈妈不同意买,小女孩便大哭大闹,到后来居然动了手,她先是对妈妈拳打脚踢,后来索性坐在地上“撒泼”,引来很多人扭头望着她们,弄得这位妈妈十分尴尬。这位妈妈怎么劝、怎么哄都不管用,最后只能叹口气,拿出钱包,准备“屈服”了。

这时,卢勤走上前去制止了她,卢勤说:“不能惯着她!不能让无理取闹的孩子得到任何好处,不然你将一辈子受苦。”卢勤劝那位妈妈马上“离开”,不再理女儿。于是,妈妈走了,小女孩哭得更厉害了。

卢勤就对这个小女孩说:“你就坐在地上哭吧。你看,你的妈妈已经走了,她才不会给一个不懂礼貌的孩子买玩具呢!大家也不会理你的!”说完,卢勤摆摆手,让围观的人也都散开。

小女孩把抹眼泪的手指分开一道缝,看了看,大家真的都走了,妈妈也“走”了。她立刻停住了哭声,爬起来去追妈妈。当看到妈妈后,她又大哭起来。妈妈有点犹豫了。卢勤便冲小女孩的妈妈喊:“往前走,别回头!”看到妈妈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小女孩终于着急了,大声喊着:“妈妈,等等我!我不闹了!等等我!”

就这样,妈妈赢了,无理取闹的孩子输了。

试想,如果那位妈妈心一软,买了玩具,那个小女孩也就“没治了”,从此以后,妈妈将永远被孩子牵着走。

过于迁就孩子,对孩子的需求全部满足本身就是一个大错误,因为这样,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随心所欲,形成唯我独尊的观念。就好像上例中的小女孩,她懂得用“大哭大闹”的手段来逼迫妈妈“就范”。如果妈妈总是迁就她,就会使她认为只要一发脾气、一哭闹,自己想要的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以后每每遇到类似的情况,她会变本加厉,愈闹愈凶,变得更任性和不可理喻,相信没有一个妈妈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

所以,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妈妈绝对不能迁就和顺从。但是,如果孩子提的是正当要求呢?比如,孩子考上了重点高中,希望妈妈给自己买一台名牌电脑作为奖励,这时妈妈也要慎重考虑,如果基于家庭的经济条件无法满足,妈妈更要三思,决定之后,再把自己的理由坦率、认真地告诉孩子,使孩子最大限度地理解自己。

有一条新闻曾被炒得沸沸扬扬:中关村一家苹果产品的专卖店门前,有个女孩一脸愠色。离她不远处有一名中年妇女正蹲在墙角,手捏纸巾,低头抽泣。一问才知,原来这个女孩即将去外地上大学,拉着妈妈特意过来买数码产品,她上来就要妈妈给她买“苹果三件套”,即苹果数码产品iPhone、iPad和MacBook,而且还要求都得是高配置。但是超过2万元的支出实在让妈妈有些吃不消,女孩却不顾妈妈的难处,大喊一声:“不给我买,就让我在大学里丢脸去吧。”说完便扔下妈妈,扬长而去。

如今,很多孩子的要求确实越来越高,比如考个好成绩,就要求父母给予奖励,当然,这也是很多家长激励孩子好好学习的一项“法宝”。而精明的孩子也越来越懂得利用这个方法博得“奢侈品”。现在的孩子伸手要的奖励五花八门,且胃口越来越大,比如上千元的户外自行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甚至还有出国游等,这些都已经成为常态。即使是一个初中生拥有苹果数码产品的奖励也已经不稀奇了。

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而家长也为了不让孩子在学校里、在同学面前“丢面子”费尽心血地满足他的要求,一位老师笑称:“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再这样奖励下去,以后就要变成买房、买车了。”

家长不愿苦了孩子,又不愿被当做提款机。但正是家长的溺爱与纵容撑大了孩子的胃口,使孩子形成了喜欢攀比、贪慕虚荣、自私冷酷的性格,完全依赖父母,永远都长不大。

有人说:“当一个孩子什么时候知道有所放弃,他才真正长大了。”孩子的欲望永远是最强烈的,他甚至想让妈妈把天上的月亮摘下来给他。作为妈妈,当孩子对你说他想拥有全世界时,你要做的就是告诉他:“没有人可以拥有世界,这个世界并不是我们的,我们只拥有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并且还要付出足够大的代价才能拥有。”

妈妈必须要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并非他可以为所欲为的,人必须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要对孩子施以理智的爱,学会对孩子说“不”,并且说了“不”就一定要坚持到底。要知道,一个不曾被拒绝的孩子长大后是经受不住任何挫折考验的。

孩子的玩具箱里永远少一件玩具

让孩子最着迷的玩具,往往来自大自然。

——佚名

很多妈妈都会有这样的感触:看着孩子几大箱的玩具被堆在角落里摇头叹息。那些形形色色的玩具,有的刚买回来就被弄坏了,想扔掉觉得太可惜;有的还没来得及玩就被孩子束之高阁,落满灰尘。

就好比女人的衣橱里永远缺少一件衣服一样,孩子的玩具箱里似乎永远缺少一件玩具。

看看现在的孩子,几乎个个手上都有玩不完的玩具,很多小男孩虽然已经拥有了十几辆玩具汽车,可是每次到超市或玩具店还会央求妈妈再给他买新的玩具汽车。许多妈妈都为此感到头疼:“为什么我的孩子总是在要玩具?”

在给孩子买玩具的事情上,很多妈妈都喜欢用买玩具当筹码,哄骗孩子照自己的话去做。比如,告诉孩子如果他能认真完成作业就给他买玩具,如果能乖乖上学也给他买玩具。于是孩子就会认为这样的奖励来得太容易。当孩子为买玩具哭闹的时候,妈妈也经常轻易地妥协,因为觉得孩子当场哭闹实在太丢脸了。

就这样,孩子不断地要玩具,妈妈不断地买玩具,新玩具不断地被孩子破坏,弄坏了又要求买新的,甚至是刚买的新玩具拿到家里后很快就被弃之一旁,这样不断循环,孩子仿佛永远都有“好理由”要求买玩具。

还有的年轻妈妈认为,给孩子越多的刺激,孩子的大脑就会越发达。所以,她们都愿意给孩子买各式各样的玩具,恨不得孩子一玩玩具就会瞬间变聪明。其实玩具太多反而更不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因为孩子的选择能力和控制能力都不够成熟,如果刺激过度、信息过杂,就容易使大脑形成的各种兴奋点之间互相干扰和制约,反而会阻碍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

所以,玩具虽然是孩子重要的玩伴,但玩具太多也不是好事。事实证明,玩具太多会促使孩子养成散漫的性格,会让孩子在幼儿时期就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这样的孩子最容易见异思迁,兴趣爱好也会变幻无常。

一天,一个妈妈随手丢给年幼的孩子三个空饮料瓶玩,却不想孩子玩得很开心,只见他翻来覆去地“研究”着,又是咬,又是敲的——或许在孩子看来,一个瓶盖、一个空瓶子、一块小木头比那些买来的高档玩具更好玩。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让孩子最着迷的玩具,往往来自大自然。”

不信你可以留意观察,很多孩子都喜欢在雨天里踩水洼,并且非要溅一身水才高兴。不管妈妈在身后如何指责、阻挠,也非要看看水花是怎样往上溅的。若是下大雨,还非得要冲出屋子在雨中淋得浑身湿透。除了大雨,沙子和泥巴也是孩子的最爱,这些不受成人欢迎的东西,却可以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孩子在海边快乐地挖着沙子,做个“小山洞”,或者挖个“小河沟”,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作品”。

对此,妈妈其实不难理解,因为自己的童年也是在这样的玩耍中度过的。自然界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用来玩耍。比如水,孩子就可以随心所欲、变幻莫测地玩。水可以静静地流,也可以拍打着溅出水花;在平静的水面上扔一颗小石子就会溅起一个小旋涡;把水灌进瓶子里,还能再倒出来;水还可以用来玩水枪,打水仗;把小纸船放进水里,居然能漂在水面上等。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学会了思考、探究、琢磨,奇思妙想也层出不穷。

妈妈只要善于观察,就会有同样的发现,自然界中的沙子、米、豆子、面粉、石头、冰、雪、小虫子、鸟的羽毛、花瓣、树叶等都是大自然制造的“玩具”,它们的千变万化和丰饶是任何人工玩具都不能比拟的。

甚至还有平时常用的扫帚、洒水壶、计算器等,这些大人看来很无趣的东西也能让孩子兴奋地玩上半天。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到早期教育的发源地美国访问一所幼儿园。在那所被认为是丹佛市最好的幼儿园里,教育专家发现根本就找不到幼儿用的教具、教材一类的东西,甚至连一般幼儿园里经常可以见到的玩具汽车都没有。那里有什么呢?在那里,只有宽阔的草地、泥土和汽车轮胎之类的东西。那所幼儿园的老师是这样说的:“孩子们如果想要什么东西的话,他们会自己研究并动手把它们做出来。”在那里的老师看来,成品玩具只会阻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所以他们是绝对不会使用的。

原来,最好玩的玩具不一定是那些最高档、最贵重的东西,而是可以让孩子们动手创造的东西。

妈妈为孩子买玩具的目的不外乎是鼓励、培养孩子喜欢钻研、创意的精神和动手能力。从这一点看,或许一颗纽扣、一个瓶盖的价值会胜过一个电动玩具的价值。

也许你会说,谈了这么多,是不是在奉劝妈妈以后不要给孩子买玩具了?其实不然,玩具也有它存在的意义,玩具可以有,但如果对孩子太过溺爱,给孩子买太多的玩具则会失去购买玩具的意义。

玩具不在多,而在于让孩子专心致志地玩;玩具也不在贵,而在于让孩子动手去做。

所以,妈妈在给孩子买玩具前最好先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孩子的需求是什么,在选择玩具时不要以自己的期望和兴趣来替孩子选择,更不要带有任何功利性,比如让孩子去互相攀比。同时,购买玩具也不要太过频繁,因为孩子对一种玩具的感知和探索是专注而持续的、是有所创新的,如果玩具添加得过于频繁,则会对孩子的探究造成干扰,使其兴趣不断转移,因而无法得到深刻的体验。

一句话,玩具不要太多,与其为孩子索要玩具的要求烦恼,不如带孩子多接触大自然中的“天然玩具”。像那种今天买了玩具明天就扔掉的做法断不可取,要知道,每一个玩具都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玩法,只有玩透、玩转一个玩具,孩子才能真正从中获益。

“小病大惊”要不得

在受到溺爱便会忘形这一点上,所有的人都和孩子一样。因此,不应当对人宽厚,也不应当对人太优柔。

——叔本华

如果妈妈留意观察就会发现,现在的孩子一提起吃药往往很高兴,这不仅是因为如今的儿童药大部分都是水果味的,关键是妈妈为了让孩子顺利地吃药,常常会允诺:“快点把药吃完,吃完后我会奖励你一个好东西。”或者说:“既然感冒了,今天就不要去学校了,在家好好休息。”于是,这就在无形中让孩子产生了一个想法——把生病看做是自己的特权。

因为生病之后不仅可以博得妈妈的同情和怜悯,还可以不去学校,甚至做错事也不会被惩罚。

有位妈妈发了一篇名为“孩子生小病,要不要坚持上学?”的博文,立刻引起网上的一番大讨论。很多支持的妈妈们认为,孩子病了就该休息,因为身体永远是最重要的:“我的孩子在家学习比在学校学习的效率更高呢。”

但是反对者的声音大大压过了支持者:“这看似是一个小问题,其中却隐含着对孩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

有一个孩子在吃过早餐后呕吐了,原因是他在饭后偷偷地喝了凉饮料。这个孩子的妈妈再三考虑,最后还是塞给孩子一个面包,然后把他送到学校,她这样做就是想让孩子知道随着性子喝凉饮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还有一个孩子“生病”在家,他只是对妈妈说觉得不太舒服,就不去上学了,妈妈认为孩子少上一天课也没有关系,便不再过问。事后才知道原来孩子选择了语文课最多的一天在家休息,他“生病”休息的目的是逃避学校大量的作业。

同类推荐
  • 哈佛教子决胜之术

    哈佛教子决胜之术

    本书精选了近100个启迪心智的小故事,通过这些小故事引导父母从孩子的内在品质人手,涉及自律自立、坚韧意志、诚信教育、责任教育、挫折教育等诸多方面,力求以小见大,完善孩子的性格,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的奥秘究竟在哪里,希望读者能从本书中品出端倪。 《哈佛教子决胜之术》是一本家庭教育的指导用书,更是一本励志书,一本“心灵鸡汤”,无需你正襟危坐,只要在你的闲暇时光,信手拈来,随意翻看,不在乎从何读起,片刻之中就能有所收获,让你有所思考。 对于孩子来说,它是一部教科书,而对我们来说,它也是一部修身指南。
  • 如何做孩子性格好: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秘诀

    如何做孩子性格好: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秘诀

    一个人具备什么样的性格,有先天的因素在里边,但影响更大的是后天的因素。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是:孩子与父母双方的性格都有很大差异,比如:父母性格都比较内向,孩子的性格却又比较外向。所以说,人的性格,往往更取决于他后天所受的教育。一个人在未成年的时候,性格尚未定型,有很大的可塑性,是接受性格教育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如能培养出良好的性格,对他的一生将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
  • 家风正,子孙兴

    家风正,子孙兴

    家风也称作“门风”,是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的基因。家风跟生物一样,是可以遗传的,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一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庭或者这个家族能否兴旺,以及对外的社会形象。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本书是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教授最新力作,列举了数十个优秀家风故事,让读者感受优良家风的熏陶,明白“家风是什么”,并且确立自己的家风,让子孙世代受益。
  • 花季女孩儿阳光成长必读

    花季女孩儿阳光成长必读

    青春期是女孩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段,花季一般的青春让人向往。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你的生理会迅速发育,心理世界也会逐渐成熟起来,大致的世界观、人生观开始形成,同时又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思考和困惑。青春期的你经历了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环境改变,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对各方面知识的求知欲也越来越强。女孩子天生的细心和敏感让你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容易注意到这些变化。你对自己身体出现的种种变化感到焦虑,对异性同学感到害羞和好奇,对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无措和渴望,你有很多问题想去了解又羞于去请教别人。而这本书就是教你怎么处理这些疑虑和困惑的,帮助你从一个懵懂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位成熟的大姑娘。
  • 父母平和 孩子快乐

    父母平和 孩子快乐

    本书分为“自我调整”、“培养亲情”、“引导而非控制”三大部分,这既是本书的三大特色和基本理念,也是让父母循序渐进的三大阶梯,即父母首先需要解决自身的问题 ,其次建立起理想的亲子关系,然后才可能采用高效的育儿技巧。这本革命性指南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感,针对学步期到中学阶段的儿童,通过合理的限制、换位思考和清晰的交流,书中提供实用高效实用的应答措辞和教子方案,培养具有自律品质的孩子。
热门推荐
  • 异能耽美:枪神之魔舞风云
  • 亡灵出没

    亡灵出没

    异世界最后一位亡灵法主带着亡灵大军席卷了世界,最终被全种族联合剿灭,带着记忆重生亡灵位面。……当别的亡灵法师刚刚召唤出骷髅兵的时候,夜墨就开始锻炼自己的骷髅兵;他们能召唤出骷髅战士的时候,夜墨继续鼓捣自己的骷髅兵;他们能召唤出骷髅头领的时候,夜墨还是在鼓捣他的骷髅兵;他们能召唤出骷髅法师的时候,夜墨的骷髅兵打碎了骷髅法师的头颅。于是夜墨又开始鼓捣自己的骷髅战士、骷髅头领,直到有一天,骷髅战士打败了黑暗武士,骷髅头领骑上了恐怖骑士的马……至于夜墨的恐怖骑士呢……不小心骑上了亡灵骨龙,所以就叫——亡灵骨龙骑士!
  • 空之旅

    空之旅

    被禁锢的土地,被禁锢的世界。如今回想起那个可怕的人,我依心有余悸。也正是如此,在某天的清晨醒来之际,我内心的不安积蓄到了某个程度,令我决定在当天晚上,离开原本居住的家。说实话,其实打从一开始起,那里就根本不存在家。被暴风圈所禁锢的世界中,有八大物种。深海,与高空,我该去往何方……
  • 致命迷惑

    致命迷惑

    好在她身手不凡!男人?多多益善!仇家?来者不拒!阴谋?见招拆招!她向来脑子不笨,心思缜密,在爱恨纠缠中,抽丝剥茧,在阴谋漩涡中,步步为营,得罪我?老娘定搅得你人仰马翻,鸡犬不宁,此生不得安生!
  • 一师竺成千古爱

    一师竺成千古爱

    “师父,我晚上一个人睡觉害怕。”“那便关上窗锁好门。”“师父,我晚上一个人睡觉冷。”“为师不冷,不如为师的房间与你换?”“师父!我是体质不好,不易产热,换房间也没用!”白墨盯了她好一会才叹息道:“竺知画,看来你还是没有用心练功!”然后竺知画开始泪奔了,她的师父听不出来潜台词也就算了,竟然最后还加大训练力度!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 正视青春危机

    正视青春危机

    生命走到青春时节、也就是到了最灿烂的花季。这是一个如梦如幻的季节,一个渴望自由的季节,也是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季节。
  • 夜空学院

    夜空学院

    他,被人侮辱,他,是一个侦探。他,又频频洞察宇宙的奥妙,……在愤怒与不屈的烈火中成长吧。
  • 重生鼠精

    重生鼠精

    杨毅重生了,附身在一只被憋死在石磨里的老鼠身上。磨牙的时候,他无意间得到一块神奇的石头,并被这颗石头带到了一个神魔纵横的世界。为了重新变成人类,他巧取豪夺,偷、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开始了漫长的修真与进化之路……我的QQ:578186169,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还请不吝赐教。(注:作品标签为重生,穿越,升级练功。重生已经有了,穿越还会远吗?)
  • 天武一号

    天武一号

    一块智能微芯片,数据部分丢失,保留基本功能,它的名字叫“天武一号”。利用这“天武一号”,秦岩能否成为天武大陆的“一号人物”?
  • 神劫之秘

    神劫之秘

    落魄的商人凌天宇在偶然的机会下获得了神秘的封印能量,并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个世界本源的力量,但与此同时他也被卷入了一场令他无法想像的巨大矛盾漩涡之中。神秘的苗疆、无边的大山深处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凌天宇究竟背负着怎样的责任?让我们在书中去寻找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