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2300000015

第15章 每一棵小树在成才前都要剪枝(3)

小女孩一下子就躺在地上尖叫起来:“我就要,现在就要!”看到外孙女的表现,索桃丽感到十分羞愧,她走了出去,在外面站了一会儿,但索桃丽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于是就进去对外孙女说:“我知道你很伤心,很生气,但有时候生活就是这么让人沮丧。不过我倒有个好主意,你愿意试试吗?”小女孩觉得祖母很理解她,又想尽力帮自己,所以就停止了尖叫。索桃丽说:“你想要滑板,可是我和你妈妈都不愿意给你买。那么,我们可以到别的商店去看看,看看有没有商店愿意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你。”这个建议马上得到了小女孩的肯定,她高兴地拉着祖母的手来到另一家商店,索桃丽便把外孙女介绍给售货员,问他是否能满足孩子的愿望。售货员摇摇头说:“不,我们没有。”

于是两人又走进了四家商店询问,结果都碰了钉子,到了第五家商店的门口时,小女孩终于说:“我不买滑板了,我还是玩家里的那个吧。”

索桃丽说:“在这种情况下,妈妈可以做些什么呢?通常情况下,妈妈的反应都是‘stop’,我们会说‘你不该尖叫’‘不许哭’。但作为一个人,出现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情感,允许他们表达。如果我们不许孩子表达情感,他们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我错了,要么是爸爸妈妈不爱我了。慢慢地,他们就会习惯把情感藏起来。”

作为妈妈,在孩子犯错误时最应该做的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给孩子正确的情感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惩罚。

情感引导不是直接告诉孩子他错了,也不是直接否定他,而是通过妈妈的一些简单的情感提醒来引导他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行为。就像索桃丽的做法,她没有拒绝外孙女,更没有对她的无理行为进行惩罚,而是通过协商,将她实现愿望的方式(妈妈买给她)引导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结果在碰了多次钉子后,她自己主动放弃了这个不合理的要求。

在唐朝也有一个母亲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孩子纠正了错误,这个母亲学识渊博,教子很严,在孩子李畲很小的时候,她就十分注重对孩子的品德教育。

后来,李畲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专门负责检查官员们在军事、政务等各方面的情况。

一天傍晚,李畲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身后跟着一辆大马车。一到家,李畲便呼家仆赶紧打开仓门,让他们卸车,把一袋袋粮食搬到仓房里去。

马蹄声和杂乱的说话声惊动了母亲。母亲走到院中,明白了发生的事情。

李畲告诉母亲,这是自己从官家仓库里领回的薪水粮。看着孩子脸上得意的神色,母亲没有吭声,而是在仓房和马车旁静静地转了一遭,发现薪水粮似乎有些太多了,便问衙役:“送来的粮食是多少?”

衙役说:“30斗。”

何止30斗?母亲量过之后,便把儿子叫到一边,问是怎么回事。李畲满不在乎地说,自己是当御史的,装粮时,粮库的人可能没量。母亲又问:“你雇的这辆马车,车钱是多少啊?”

“当御史嘛,雇马车当然是不用付钱的。”李畲还是那样满不在乎。

母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身为监察御史,检查的就是那些贪赃受贿的不法行为,想当年,有人牵着成群的马和牛来献给你的曾祖父,他老人家只不过喝了人家的一杯敬酒,一匹马、一头牛都没要。你也知道,你父亲在世的时候,最讨厌的就是那些贪赃受贿的人,多次揭发他们……”

没等母亲说完,李畲就打断了母亲的话,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随即,李畲带着人把多余的粮食一粒不少地送回了官库,并照付了马车夫的钱。

后人有一副对联形容李畲:“奉公守法如翠柏苍松;廉洁情操虽老死不移。”

可以说,李畲的清正廉明正是受到了母亲谆谆教诲的影响。一个正确的情感引导可以让孩子端正对自我的认识和对世界的认识,纠正自己不当的行为,认清自我、发展自我,最终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

对待孩子的过错一定要慎重,太过宽松和严厉都不如情感引导效果好。聪明的妈妈要懂得适当地引导孩子,根据孩子的特点,用情感引导代替惩罚,帮助孩子更好地修正自己和认识世界。

不要当着外人批评孩子

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就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

——约翰·洛克

在中国有一句古训:“人前教子。”其初衷是孩子小,面子窄,有什么错误和过失,尽管现场问罪,则可落得个“家教严明”的美名。

然而这个观念在瑞典人看来却是匪夷所思的。在瑞典人的眼中,孩子自降生那天起,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存在的,因此他们都对孩子十分尊重。

瑞典人普遍认为,孩子是一个生命个体,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任何人包括父母都无权违背孩子的意愿,抹杀孩子的个性。

瑞典父母更是把这种对孩子的尊重体现在生活的具体细节中,比如,父母在同孩子说话时会蹲下来,与孩子在个头上“保持一致”。这个动作意在告诉孩子:咱们是平等的。

父母在和孩子讲话时,语气也是“和风细雨”式的,很少“命令”或“呵斥”。

在瑞典人看来,孩子也有自尊心,所以父母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孩子的自尊,保护孩子的面子,这是培养孩子自信品格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当他们看到一些父母当众大声呵斥孩子“真没出息”“笨蛋”“不争气”时,就会觉得那是对孩子人格的侮辱,是匪夷所思的。因为那些话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患上自卑症。

瑞典父母对孩子的尊重,直接的影响就是瑞典孩子在待人接物上热情大方、彬彬有礼,遇到困难总能开动脑筋想出办法,并具有鲜明的独创精神。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普兰顿学校的校园里,镌刻着18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约翰·洛克的一句名言:“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就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这大概就是瑞典人“尊重孩子”的理论根源。

一向以遵守纪律闻名的日本人也认为父母要避免对孩子当众处罚,给孩子留下尊严。

对一个日本家庭来说,父亲具有绝对的权威。正是因为习惯了服从,所以日本人才成为最守纪律、最富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他们教育孩子时也从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日本父母可能会取消孩子外出游玩的计划,甚至让孩子饿上一顿,即使孩子在公共场所犯错,父母也不会当众处罚孩子。

因为在公共场所处罚孩子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而且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

反观我们的教育,“人前教子”竟成为一句古训流传下来。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不乏这样的家长,不管在什么场合,孩子稍有过错,父母就大声呵斥,大揭其短。

要知道,孩子与大人同样具有不可凌辱的独立人格,即便孩子真有过失,教子的基本方针也应是在维护孩子自尊、尊重孩子人格的前提下,适时适地地揭“丑”,如此方能激发孩子的自愧、自警和自戒之心。

并且,在必要的时候,父母还要对孩子的某些错误加以保密,使孩子在承认并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在时间上有一个缓冲的余地,也使孩子觉得父母是真正爱自己的最可信赖的人。

著名学者胡适的母亲就从来不当着外人的面打骂胡适,胡适说:“母亲在批评我,不是要告诉别人她在教育孩子。”胡适做错了事,他的母亲只是用严厉的眼光望着他,如果犯了大错误,母亲就等到夜深人静时,关了房门,再责备他。胡适在怀念母亲的文中这样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总之,批评孩子不要当着外人的面,尤其是不要当着孩子朋友的面,因为没有哪个孩子愿意在朋友面前“丢丑”。此外,父母在批评孩子时也要讲究批评的艺术,不要动不动就“上纲上线”。著名心理学家张怡筠博士曾经说过:“父母最忌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各方面作比较,在外人面前批评孩子。现在的许多父母在平时的教育中不注意顾忌孩子的感受,容易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所以,要想让批评发挥真正的效用,就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维护他们的面子。

给孩子失败的机会

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

——戴维

一位妈妈在女儿的书包里放了一瓶水。她告诉女儿,渴了就自己拿出来喝。女儿点点头便上学去了。

中午女儿放学回家,妈妈接过她的书包,发现里面正在往外滴水。糟了!肯定是瓶盖没盖好。果然,妈妈打开书包发现,一瓶水只剩下一丁点了,女儿的书和本子全被水浸透了。妈妈不由得怒火中烧,想要批评女儿一顿。可就在这时,她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句话:“犯错误是上帝给孩子的权力。”于是她深吸了一口气,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

妈妈对女儿说:“宝贝,过来,我来教你如何盖盖子。”第一次,妈妈故意没拧紧瓶盖就将瓶子倒立过来,这时水就从没盖好的缝隙中流出来。

妈妈对女儿说:“你看见了吗?你就是这样盖的盖子,所以水才会从里面流出来。现在妈妈再教你。”

第二次,妈妈将瓶盖拧得严严实实的,然后将瓶子倒过来。女儿欢呼道:“水没有流出来。”

妈妈对女儿说:“看清楚了吧?”女儿点点头。最后,妈妈就让女儿做示范,女儿尝试了几次之后终于学会了盖瓶盖,从那以后,女儿的书包再也没有被水浸湿过。

有人说:“不允许孩子犯错,就是不允许孩子成长。”在孩子懵懵懂懂的成长过程中,终归会有做错事、面对失败的时候,这时,如果妈妈动不动就批评、责备,甚至孩子一做错就禁止他再去做,就等于是剥夺了孩子体验失败的机会。

美国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那些溺爱孩子的父母,常常以“孩子太小”为借口,帮孩子做这做那,孩子一件事没做好、一件事做错了,父母干脆就不让孩子尝试了,因为他们不愿看到孩子面对失败的表情,总是说:“孩子现在的能力还不足以完成这个任务,等他再大一些,就能够胜任了。”可是等孩子再大一些时,他们已经习惯了被父母大包大揽,已经失去了独自成长的信心。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人生就应当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

英国著名科学家戴维也说过:“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所以,作为父母,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这一点,英国人麦克夫妇就非常赞同,他们常常会让孩子去做些容易产生挫折感的事情。

麦克认为,只有经历过失败的艰辛,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只有一步步地获得成功,孩子才能真正长大。

麦克的儿子查理就是这样长大的,如今这个10岁的小男孩不但会管理自己的起居生活,还会修水管、修电器,甚至还懂得修汽车。

查理在2岁的时候就开始了“失败的尝试”,一天,他看到麦克正在洗碗池里洗碗,感到很好奇,便拉着麦克的腿,也想尝试一下。见此情景,麦克干脆就把查理抱到洗碗池上,让查理来洗碗。查理马上就跳进洗碗池里干了起来。

这哪里是在洗碗,分明是在洗澡,不一会儿,查理的衣服就湿了个透,碗不但没有洗干净,还摔碎了一个。大多数家长看到这样的情景,都会赶紧把孩子抱走,可是麦克却没有制止孩子,也没有指点孩子该怎么做,他只是一直站在旁边,笑着看着查理的一举一动。

刚开始时,查理还觉得好玩,觉得坐在洗碗池里玩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可是,慢慢地,他觉得这一点儿也不好玩,油污涂满了衣服,凉水也粘在身上,查理感到很不舒服,他求助似地看着麦克,麦克却把头转向了窗户。查理无聊地把水龙到水池外面,把碗推开,把水龙头打开……终于,他忍不住哭了起来。这时,麦克才把他抱出来,给他洗了澡,换了干净的衣服,然后又把他放到洗碗池旁边,这次,麦克自己戴好围裙,把洗碗液挤到水里,然后,在查理的注视下,一个个地把碗洗净,抹干。接着,便把查理的玩具碗筷放进了水池,让他自己洗。

这次洗玩具碗筷,查理的衣服只湿了一半。到第三次时,就只有袖子湿了一点儿。麦克又教给查理洗碗的技巧,结果查理做得越来越好。

洗碗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危险的是烧水。

在煤气灶上,壶里的水被烧得嗞嗞响,麦克熟练地用一块手巾垫在手下,把壶拿了下来。

查理学习烧水时才4岁,对他来说,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不但可能会烫到手,还可能会把整壶水洒到身上,造成大面积烫伤,甚至有生命危险。

麦克知道查理对烧开的水壶很感兴趣,他原本也同意妻子说的,不让查理接近水壶。

然而,他能保证查理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不动装满开水的水壶,但却不能保证,查理在大人的视线之外不去动那个水壶。因此,麦克最终决定,教查理正确拿水壶的方法,让他知道,如果失败了会发生什么危险以及如何避开这种危险。

同类推荐
  • 孕期如何吃宝宝最聪明

    孕期如何吃宝宝最聪明

    本书针对怀孕母亲如何在孕期科学合理地摄取营养而编写,内容包括:关爱妈妈就是关爱宝宝、盘点有益于宝宝脑部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让胎宝宝聪明的31种益智食材等。
  • 如何让孩子与未来握手

    如何让孩子与未来握手

    回眸我们曾经走过的路,父母为我们奉献过,幼稚园为我们服务过,社会为我们给予过,那我们也要为下一代建筑一条健康之路。我们要耐心为孩子服务,这样的服务不是伺侯,是为孩子提供良供良好的成长条件,让他们学会生活所需要的技能,学会独立、学会尊重、学会自信、学会坚强、学会创造性的思维。
  • 与孩子沟通其实很简单

    与孩子沟通其实很简单

    父母与孩子最有效的沟通。从父母的改变开始!放弃那些对孩子没有帮助的说话方式,不再对孩子大声嚎叫和训斥,恰当地运用沟通艺术。让亲子沟通变得更简单、更有效。
  • 孩子尿床怎么办

    孩子尿床怎么办

    要了解孩子尿床该怎么办,得先从尿床的基本知识说起:如什么样的尿床算病?什么样的尿床不算病?尿床与遗尿症是什么关系?尿床分哪些类型?尿液从生成到排出有什么程序?什么样的疾病可引发尿床?尿床能不能完全治好?本章将对这些基本概念做一介绍。
  • 就把孩子当孩子:好家长应懂的60条心里法则

    就把孩子当孩子:好家长应懂的60条心里法则

    儿童的内心世界与大人很不相同,他们的心理成长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耐心地引导。但实际生活中家长往往没有耐心去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就给孩子贴上成人世界的标签。要帮助孩子,家长不能从人品、从思想去看待孩子的心理脆弱问题,首先必须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先去理解孩子问题背后的心理动机,帮助孩子渡过成长中的难关。
热门推荐
  • 雏成鸟

    雏成鸟

    我,无貌无才无靠山,刚踏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通常都像被束缚的老鹰,有巨大的理想可是脚步被显示所捆缚。偶然的机会,发现自己可以另一种形式改变一切。我是我,我也是回声。
  • TFBOYS青春有你

    TFBOYS青春有你

    一个是让自己怦然心动的男生,一个是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哥哥,另一个,则是与自己志同道和的萌少年。她会如何抉择?
  • 皇宫情殇

    皇宫情殇

    《皇宫情殇》是国内第一部突出皇家情感悲剧的图书、“妒火”燃烧的皇宫、剥夺他人情感的皇家“试婚”、皇帝和女人们的裸泳馆、中国古代最早的红灯区、皇帝的难言之隐和断袖之癖、丑恶的性贿赂和性奏疏、“采阴补阳”的火骗术、让你更深层次地认识封建社会。
  • 三千年来跌宕人心的英雄史与悲剧史

    三千年来跌宕人心的英雄史与悲剧史

    作者博文以丰富学识、扎实的专业功底解读历史人物,以生动的笔触描绘权谋与人性,详尽而真实地讲述了三千年来那些悲剧英雄传奇的一生。本书没有受困于历史的羁绊,去刻意拔高或者贬损其中的某一个历史人物,而是以崭新的视角,深刻揭示了那些英雄从崛起到覆灭的过程。尽管因篇幅所限,选择的都是吉光片羽,但却折射出了他们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悲壮人生。希望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既有气吞山河的荡气豪迈,也有扼腕长叹的幽怨凄美,还有对英雄人物再度品味的盘点斟酌。当然,《三千年来跌宕人心的英雄史与悲剧史》不会误导读者的评判和思维,因为涉及本书的所有历史人物,都是在参阅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而被客观还原的。
  • 红颜祸水之我把四国闹翻天

    红颜祸水之我把四国闹翻天

    现代杀手穿越时空,却把四国闹翻天了。哎,红颜祸水啊。
  • 烽烟流轮

    烽烟流轮

    寒冥大陆,分七国,灵国富饶,引无数恶匪尽折腰!.....四国合兵,圣都城破,国君托孤,弱文臣无能欲拼死护少主......万军丛中,老将军奋力杀敌,横刀所向,斩敌救孤。人力所限,从此断头取火,隐姓埋名,天下再无灵之姓氏,待回转记忆,要何为?
  • 总裁的磨人小妖精

    总裁的磨人小妖精

    五年之后她以著名服装设计师的身份,带着儿子回国,本以为一切都可以恢复平静,可世事总不能如人愿……一个又一个的误会,一次又一次的争吵,将彼此都推向了万劫不复之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旋风少女之七号夫妇

    旋风少女之七号夫妇

    元武道,始自唐代的技击技历经明代戚家军的习练早已在日韩开支散叶,如今更是全球热门的中国功夫。而在发源地岸阳,加入一家道馆习练更是年轻人比吃饭还重要的大事。但十年前全胜道馆的曲向南在国际比赛中夺冠却成为岸阳人最后的辉煌与最大的耻辱,他因使用兴奋剂被取消资格,岸阳自此一蹶不振。这一届的国际大赛开战在即,年轻一代选手中,贤武道馆的方廷皓和松柏道馆的顾若白与隐退已久的喻初原是岸阳人洗刷耻辱的最大希望。主要讲述了一群为了梦想坚持奋斗、公平竞争、相互勉励的少年男女成长的故事。
  •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散文篇”精选了《巴黎的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天目山中笔记》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书信篇”精选了与陆小曼所写的信件,记录两人不为人熟知的情史。
  • 农田美景

    农田美景

    23岁的苏陌,身无长处只拥有一颗价值千金的大脑。意外穿越,让她成了个13岁的农家女,十岁只差,待遇却是大的很。有文化,咱不怕!且看她如何名扬天下,站与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