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1400000001

第1章 不做“懒”父母(1)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够做一个成功的人,可是现实中却存在着许多“懒”父母。

事实上,这些父母并不是真正的懒,可能是由于自身事业的原因,所以忽视了孩子,把最好的物质生活给了孩子,却忘记把自己的关心也给孩子,甚至没有时间陪陪孩子。其实,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比给孩子任何丰富的物质生活都好。还有一些父母看起来不“懒”,可能还很“勤快”,勤快到为孩子的未来做好一切准备,这其实也是一种“懒”。这类父母“懒”在没有用心去体会孩子的想法,“勤快”在忙着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这两种“懒”都可能耽误孩子的一生,所以要想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就不要做“懒”父母。

老师替代不了家庭教育有些父母因为忙于事业,索性把孩子完全交给学校就不管了。这些父母往往认为学校就是教育孩子的地方,老师有教育孩子的责任,而且他们也十分信任老师。当然,父母和老师之间有这种信任是好事,但如果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到老师身上,往往会使孩子因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导致心理不健全。父母应该意识到,虽然学校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可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洋洋是个上三年级的孩子,很聪明,但也很懒惰。班主任李老师觉得洋洋缺乏自制力,因为他不喜欢写作业,哪怕只用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习题他也不愿意做,而宁愿第二天挨罚。

这还不算什么,李老师还发现洋洋很喜欢撒谎。有一次,洋洋告诉李老师练习册忘带了,还发誓说他绝对写完了,第二天就会带过来。但是到了第二天他又说练习册丢了,还说一家人都帮他找,把家里翻得乱七八糟的也没找到,后来奶奶说可能是在给他洗书包的时候弄丢了。李老师看到洋洋诚恳的表情,觉得孩子没有说谎,就告诉他让妈妈再给他买本练习册。

第三天早晨,李老师正好在路上遇见了洋洋的妈妈,便顺便问了一句:“洋洋的练习册买到了吗?”洋洋的妈妈听了感觉莫名其妙,原来洋洋的练习册并没有丢,他这两天晚上都在“开夜车”补作业。李老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洋洋把所有人都骗了。

李老师知道洋洋是个叛逆的孩子,批评只会让他更加叛逆,只有把他说谎的根源找出来,才能帮助他改掉说谎的习惯。于是李老师经常在课间和洋洋谈话,在交谈中李老师了解到,洋洋的家境十分富裕,爸爸妈妈是开饭店的,爷爷是做其他生意的。可能是由于父母很少陪伴洋洋,觉得对他有所亏欠,所以平时他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即使有时不写作业,父母也舍不得责骂,时间长了,洋洋就养成了不写作业的坏习惯。至于他说谎的毛病则是爸爸“教”的,洋洋的爸爸有时会因为一些原因在家里撒一些小谎,这在无形中影响了洋洋。

李老师犯难了,该怎么教育孩子不要学习爸爸的不良习惯呢?从洋洋说话的口气中可以听出,他完全以爸爸为傲,甚至想成为像爸爸一样的人。如果李老师批评洋洋的爸爸,对洋洋而言就是一种伤害,而且作为老师无权批评孩子的亲人。

于是李老师抽时间找到洋洋的爸爸,并和他认真地进行了一次谈话,其中隐约提到了一些父母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影响问题,并告诉洋洋的爸爸要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如果把教育孩子完全推给学校,那么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也不利于亲子关系,只有学校、家庭相结合才能让孩子受到完整的教育。洋洋的爸爸其实也意识到了洋洋的问题,他也发现洋洋越来越难管了,于是同意了老师的建议,并动员全家关注洋洋的问题,经常和孩子沟通。自从那次谈话后,洋洋的爸爸还会时不时地打电话向李老师询问洋洋在学校的情况,在辅导上遇到难题时也会向李老师咨询。

没过多长时间,洋洋就有了转变。他开始按时写作业,也很少撒谎了,虽然偶尔有些小毛病,但是一经爸爸妈妈提醒,他就会马上改正。

很多父母都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他们希望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发展空间,然而又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孩子,所以父母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把孩子送到学校。他们找了大量有关学校的资料,精心地为孩子挑选了“适合”他们的学校。在完成这个任务后,父母便以为万事大吉,从此可以安心地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然而事实上,学校虽然可以教育孩子,良好的物质条件也可以让孩子得到一定的满足,但是缺乏父母关心的孩子却往往有一些性格上的缺陷。有一项调查显示,被父母忽视的孩子更富有攻击性,且多数比较叛逆,尤其是那些很早就被父母送到托儿所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日后的人际关系也不会很融洽。即使是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也不能满足孩子对父母之爱的需求。

所以作为父母,必须要对家庭教育重视起来,在配合老师工作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自行教育。父母要以身作则,不能放弃教育孩子的责任和权利,多和孩子进行沟通,正确地引导孩子。

孩子对老师的感情可能出于尊重或畏惧,而对父母则是信任。所以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虽然占主导地位,但是家庭教育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家庭教育代替不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同样也替代不了家庭教育,老师更代替不了父母,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

过早地把孩子送入“培训班”有一些父母因为工作原因过早地把孩子送进培训班,认为在那种环境里学习对孩子有益无害。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盲目依赖培训机构而忽视亲子交流对孩子是一种伤害,使孩子每天忙于“赶场”上课,每一分钟都被安排得满满的,在不同的培训班之间周旋。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好吗?父母把孩子送进培训机构又是什么样的心态呢?

明明的妈妈给他报了英语、数学、美术等课外学习班,妈妈的观点是:孩子还小,我也不清楚他的兴趣到底是什么,所以就尽量多让他参加一些培训项目,等看出明明的兴趣在哪儿时再有针对性地给他选择课程。而且我也没那么多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送到培训班省事。可是明明并不喜欢去这些培训班,每次去之前都要和妈妈哭闹一番。但妈妈总对他说:“你看别的孩子都在学,现在竞争这么厉害,你不学怎么赶得上别人?”

其实许多父母和明明妈妈的心态一样,就算孩子不喜欢,看到别的父母这么做了,他们也愿意花钱找点心理平衡。这类父母其实是在跟风,没有考虑到孩子自己的意愿。还有的家长为孩子报培训班纯粹是为了升学考虑,因为有特长的学生在升学时可以加分,所以即使孩子不愿意,父母也会强迫他去学习。

还有一部分父母是出于对孩子的过度期望而把孩子送进早教机构或培训班,他们甚至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这样的父母很少想到孩子也有自己的人生和爱好,这样对孩子其实是不公平的。父母不妨扪心自问:我是不是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了?是不是因过度的期望值才让孩子进培训班?我要的是一个快乐、健康的孩子,还是一个郁闷的天才?

乐乐是个4岁的小男孩,他很崇拜成龙,想去学武术。有一天,爸爸告诉他给他报了一个特长班,乐乐很高兴,因为他认为父母知道他的心愿。可是最后,乐乐去的竟然是钢琴培训班。这让乐乐很郁闷:“爸爸每天到学校接我后,就知道催我快点回家练琴。以前他还让我在外面玩一会儿,可是现在即使我的伙伴们都在玩,爸爸也板着脸不让我去,本来我就不喜欢钢琴,现在见到钢琴就害怕。”

由此可见,报培训班多数是父母的意愿而非孩子的。这种强迫孩子学习的办法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它只会让孩子变得内向、不自信、过度依赖父母,还有的孩子因此变得叛逆。相信这不是父母想见到的。

童童上六年级了,他的爸爸并没有给童童报任何培训班。爸爸不是没看到培训班里小学生爆满,也不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供不起,而是不想给童童太大的负担和压力。童童的爸爸觉得,小男孩天性好动,无拘无束的生活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利,所以从小到大,童童都没有上过任何培训班。虽然童童的学习成绩不是最好的,但也算得上中上等,最重要的是童童过得很开心。

童童曾因为同学都报培训班而有疑问:“爸爸,我为什么从来没上过培训班?”爸爸问:“你想报培训班了?”童童回答:“我才不想,同学们说都要累死了,我只是好奇为什么你不像其他父母一样约束我。”爸爸说:“你的体育比其他同学都好,尤其在游泳方面强过别人,还可以处理电脑方面的小问题,出外旅游还会自己拍照,你做得已经很好了。当然如果你对什么感兴趣的话,爸爸会支持你学习的。”童童听了爸爸的回答很高兴,他很庆幸自己不必像同学一样,把所有的假期都用在上各种培训班上。

近些年,社会上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培训班,其实这些培训班带给孩子更多的是压力。许多孩子甚至因此和父母闹翻,把父母当成敌人一样看待,这都是由于父母强制孩子学习造成的。如果把孩子本不想学的东西强加给他,他很可能学不好,还会把原来的兴趣扼杀掉。

不少父母图省事,就把孩子送入培训班不管,殊不知这只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一方面,上培训班可能不是孩子自己选择的,这违背了他们的意愿;另一方面,父母伤害了孩子的感情,缺乏和父母交流的孩子很难身心健康地成长,而且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没有安全感,这种伤害是无形且巨大的。所以,给孩子报多少培训班,都不如父母多教育孩子好,因为再好的培训班教的只是知识,而父母却是在教孩子做人。

孩子“笨”多因为父母“懒”每个孩子都可能是天才,关键看父母怎样去教育他。陪伴孩子是家庭教育的第一堂课,然而许多父母却忽视了这个问题。他们为了孩子有更好的物质生活,再苦再累都不怕,可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却变得“懒”起来,因此才造就了许多“笨”孩子。

东东的爸爸和妈妈因为忙于工作,就把3岁的东东送到托儿所,而且是那种每星期只接一次就可以的,这的确让他们有更充足的精力去工作。

可是每次东东从托儿所回来后,总是跟在妈妈或爸爸身后和他们说个不停。有一次,东东居然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知道你们没时间在家陪我,可是我实在不想去托儿所了,可不可以不要让我住在那儿?我想天天都回家!”和东东爸爸商量过后,妈妈并没有同意东东的要求,因为他们有时候要出差,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

东东依然在每次回家后兴奋地对爸爸妈妈说在托儿所里发生的事,即使有时父母表现得不耐烦,他也会继续说下去,因为他太需要一个忠实而且值得信任的听众了。

遗憾的是,东东的爸爸和妈妈在开始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儿子这种需求,总是感觉听孩子那些幼稚的话是在浪费时间。所以,每次孩子和他们说话的时候,他们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去应付,或者眼睛看别处,或者一边听一边看书。

让东东的爸爸妈妈没想到的是,正是他们的“忙碌”造成了东东的语言障碍。因为东东知道父母听他说话的时间有限,于是就说得非常快,可是由于每次都急于表达,他居然变得结巴起来。

这引起了东东妈妈的注意,开始她认为儿子说话不如从前是变笨了。后来,经过专家提醒,她才意识到可能是自身的教育出了问题。于是东东的父母开始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尽量抽出时间去听东东说话,让他不那么着急。慢慢地,孩子结巴的毛病没有了。而妈妈也因为倾听东东说话才知道当初孩子是多么希望父母能多陪陪他,而且她还发现,自己的儿子竟然十分聪明,表达能力比一般孩子都强。

由于工作,许多父母的时间很紧张,所以在给孩子好的物质生活之余,对孩子有时会采取敷衍的态度,很少陪他们。即使在孩子身边,也很少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而是想其他事,认为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听孩子幼稚的言行上。可是父母的这种态度是很容易被孩子察觉的,他们有一种天生的敏感,于是孩子在父母的态度中慢慢变得喜欢隐藏自己,不再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他们变得“笨”起来。

许多时候,父母并不会真正去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而是为图省事,把孩子错误的行为训斥一番,这往往给孩子造成很多痛苦。痛苦过后,为了不再有类似的遭遇,许多孩子选择了不再思考,于是慢慢地变得麻木了。假如孩子已经处于这种状态,父母要及时对其进行引导。

有一次小刚按照老师的要求,在家里的花盆中种了几棵花生。他每天都给花生浇水,期待花生长大。过了两天,他就忍耐不住把土扒开拿出种子来看,发现没什么变化后,又把种子重新放进花盆。

同类推荐
  • 教出最棒的儿子:男孩教养代表作

    教出最棒的儿子:男孩教养代表作

    查斯特菲尔德勋爵是一位英国上层社会的绅士,他的名字在西方一度成为优雅、博学、高尚、礼仪的代名词。他在儿子菲利普?斯坦霍普还未成年之时,就开始给他写信。在他的这些书信中,几乎是将自己毕生的人生经验和处世感悟,通过深情的教诲和极富文学魅力的灵动笔触,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儿子,并且对儿子在学识、处世、品格、能力、仪表、事业、生活等很多方面提出了非常宝贵的人生忠告。
  • 让孩子自己去打拼

    让孩子自己去打拼

    本书集家传教育、传统教育、美式教育和亲身体验于一体。解放父母、简便易行而惠及后代。现在各类家庭教育多强调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父母必须为此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有的书籍谈到的教育方法很细致。而当代父母大多数都工作紧张、重任在肩,让他们在孩子身上花过多的精力是不现实的,而且父母过于细致地管理教育孩子本身就存在极大的弊端。这也是本书不同于其他教育类书籍的另一鲜明特点。
  • 高龄孕产妇全程指导

    高龄孕产妇全程指导

    本书通过科学的指导方法,给高龄准妈妈吃一颗“定心丸”,帮助每一个有顾虑的高龄妈妈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孕期,生出健康聪明的宝宝。
  • 准妈妈枕边书

    准妈妈枕边书

    怀孕,是每个女人一生中最期待、最渴望的幸福时光,同时在这奇妙的280天,无论身体或是心情,都会经历各种前所未有的变化。妊娠期内孕妇的身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作为孕妇就要正视这些变化。本收将为你介绍准妈妈怀孕期间的各种健康和护理知识。本书能帮助所有准妈妈,从预约一位超级宝宝,到照顾自己与胎儿的身心健康、快乐,乃至增长智慧、爱心与EQ能力都给了您切实的建议。这不只是准妈妈可以参阅的书籍,而且所有准备孕育小宝贝的人,都可以从本书中,得到孕育小宝贝更大的力量与更深刻的观点。
  • 培养孩子好性格就这么简单

    培养孩子好性格就这么简单

    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一位教育家曾说:“性格所具有的一切特质是人的成功与幸福最根本和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而帮助孩子发现自我价值并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一个具有良好性格的孩子,往往比别人更容易获得成功。”但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父母注重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性格培养,那么孩子长大成人后就会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天下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是,任何父母只要用心就能找到一些培养孩子好性格的方法,让孩子从小就自信、阳光、活泼、乐观、坚强……
热门推荐
  • 一怒逆天:绝色尊上的独宠

    一怒逆天:绝色尊上的独宠

    她原是世外仙姝,无情无欲,奈何一朝情错,万劫不复!悠悠千载,昆仑重生,初见他,惊为天人,他惊采绝艳、大权在握,芸芸众生,却独独为她处处筹谋。双成:尊上,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尊上微微一笑:那我便踩他、弃他、唾他、骂他、诽他、毁他、杀他、灭他!无双:尊上真要如此残暴?尊上:宠你,自然要将你捧成天地至尊!
  • 普通人的魔法之旅

    普通人的魔法之旅

    巨龙在怒吼,魔女在哭泣,英雄已倒下,世界终毁灭。看官,你准备好进入这个血腥残酷又瑰美奇幻的世界了吗?
  • 麦肯锡方法

    麦肯锡方法

    本书从五大方面揭示了麦肯锡工作的小窍门,作者从麦肯锡思考问题的方法开始,不仅介绍了麦肯锡解决商业问题的方法,同时也介绍了其于无声处听有声的推销方法。想知道麦肯锡的生存之道吗?想知道如何敲开麦肯锡这个顶级公司的大门吗?想知道关于麦肯锡最有价值的回忆吗?在麦肯锡方法的背后透视和规划了职场人的职业之路,本书是走向职场的必读之物。
  • 凡生传

    凡生传

    夜半醉眼品明书,书中尽是殊途。正邪忠奸难猜透,一半是明了、一半是糊涂。日午憨笑看世事,事里都是迷糊。是非错对谁能断?嘴里喝一壶、心里喝一壶
  • 浊世问道

    浊世问道

    天道,为何?无数修士已为其舍弃一切,更有无数之人将为其舍弃一切。修真,为何?是为探究天地之至理,还是妄图以一己之力颠覆这苍穹?且看毛头小子浊世修真,问道天下!
  • 踏碎神魔

    踏碎神魔

    身死轮回,今何在,死尸满目。魂未灭,剑痕犹在,内心难悟。角斗场中杀千命,横刀立马天地怵。万夫敌,笑眼望人间,谁人怒?为兄弟,断头骨。火海闯,刀山度。忆前尘仇恨,血洒前路。此恨难消踏神魔,步步血溅人鬼哭。英雄志,难掩坟前泪,情难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MC魔幻世界

    MC魔幻世界

    在MC这庞大的世界,你可能会一挑五杀僵尸,你也可能徒手单杀群尸,你没有一点畏惧心理,可是,如果当你真真面临MC这个世界,你是否还能保持你正确的世界观么?
  • 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

    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奇迹之民

    奇迹之民

    因为——人类本身很弱小,他们必须使用工具武装自己的身体能力,使用信念强化自己的精神能力。但是想象一下,如果有这样这一种生物,他们长得很像人类,同样拥有的双眼双耳,大脑四肢。但是他们却有着远超人类的寿命,体能,智力。同时他们还有一种力量,用现代的眼光来看简直就是超能力的力量。而且不光光这样,他们也拥有着高度的社会文明,不需要电话这种靠电磁波传达信息的工具远距离通信。不需要飞机这种空气动力装置来带着我们飞向天空,同样也能飞向天空。那么这样的文明会是有什么样的发展。新人新作,诚意满满。非小白文,后宫文,种田文,穿越文等。
  • 天域破

    天域破

    神说,“天若大乱,必先乱其人心。”他说,“若我成天,必先斩道!!!”他说,“若我成仙,必先斩魔!!!”他说,“若我成魔,必先斩己!!!”成天,成仙,成魔。。。渡人,渡魔,渡仙。。。终渡不了己。神说“天若大乱,必先乱其人心。”只好渡三千瓢水,渡情,立地为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