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0700000012

第12章 偏见越少,女孩越自信(田伟)(5)

4.在对待女孩的问题上做父母的应该保持理智,避免和她们发生正面冲突,更不要试图以暴力解决问题,那只会让女孩的反抗无限延长。想通过一次教训让女孩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教育和指导让她们尽量少犯错误。

5.在女孩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时候,父母不要在旁边指挥她们,告诉她们怎么做是正确的,而应该放手让她们去做。孩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让她们自己动手往往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对女儿的期望要从实际出发

家有女孩的父母都有望女成凤的心情,可是也要摆正心态才能对女孩实施教育,切忌对她们期望值过高,这样做不仅会让父母的想法落空,也会伤害了你的女孩。

有这样一项调查结果: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58%的父母要求孩子“必须拿第一”,有79%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拿到大学文凭,可问及孩子自己的时候,却很少有对自己这么严厉的。由此可见父母对孩子期望值普遍过高,父母这样做的确是出于对子女的爱,可是,父母也要把握对孩子的期望值的高度,一旦父母的期望值超过孩子的能力,尤其是女孩,当她们看到目标可望而不可即时,很容易放弃目标,即使勉强应付,也会对身心健康有影响。

父母对女孩的期望值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势利导,不要用各种理由逼迫她们做事,要知道,对她们期望值过高的后果是伤了你,也伤了她们。

有一个孩子对钢琴十分敏感,他天生音乐感悟能力非常强。做音乐人的父亲发现了他的才能,于是决定自己教育他,所以他的早期的教育是在家里完成的,父亲自担当他的老师。可父亲非常的执拗,在他看来孩子只有按照他的想法才能会取得成功。所以他说什么孩子就必须严格遵守。在还小的时候,这个孩子的钢琴技术已经非常高超了,但他的心灵也同时严重扭曲了。专制的父亲已经“烫伤”了他稚嫩的心灵,他的每一次专断,都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一块伤疤。但是孩子同他的父亲一样执拗,从不显露出自己的脆弱。

在这种高压环境中,孩子长大了。父亲还专门为他聘请了一位音乐教授,后来他在16岁的时候同时被美国的一所知名音乐学院录取了。出于对孩子的保护,这位父亲无论如何也不让儿子远离自己,他认为孩子还太小,脱离了他的支配和他的教育方式,孩子会一事无成。孩子再一次顺从了父亲,继续在父亲的思维模式中生活。但他内心的承受力已经到了极限,在他成年后时常与父亲发生口角和争执。

最后,由于精神上的压力,他住进了精神病院。几年后,他从医院出来了,过起了流浪街头的生活。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走进了一家酒吧,看到一架钢琴,他坐下来就弹。他的弹钢琴的技术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谁能想到一个流浪汉是一个钢琴天才!周围的人这样评价他:在做人上是废物,在弹钢琴上是天才。

父母对女孩的期望要实事求是,顺其自然,要设身处地地为她们排忧解难,而不是逼着她们做这做那,不切实际地期望无异于拔苗助长,故事中的悲剧不应该出现在生活中。父母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孩子,对于你现在的要求又会作何感想?

一位妈妈曾经和女儿做过一个换位思考的游戏,这个游戏让她开始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女孩做“妈妈”时问“孩子”:“你看看你,这么没出息,人家小明的妈妈都是副总了,你却还是助理,小明妈妈每月都挣2000块,你怎么挣100块元……”“孩子”听了“妈妈”的提问几乎要生气了,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平时最爱对孩子说的话么?因此这位妈妈明白了一个道理,对女儿的要求应该要实事求是,符合情理。

在生活中,父母无一例外地对孩子的有所期望,望女成凤也是可以理解的,很多时候,父母的期望正是女孩努力的动力。可是一旦期望过高时这种动力则会化为她们肩上沉重的担子。一旦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就会出现干涉孩子言行的行为,父母往往不自觉地命令孩子做事,这会让孩子变得没有主见。当父母对女孩的命令和批评多于表扬和鼓励时,实际上是扼杀了她们做事的能力,让她们一次次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时女孩很容易认为自己就是不如别人,此时父母的期望值与现实的落差只会越来越大。

每个女孩的父母都有望女成凤的念头,但通常对待女孩却是指责比鼓励多。父母挑出女孩的毛病是为了让她们改正。但是只会挑毛病而不会赞美女孩的父母,会把女孩的自信一起挑走。她们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怎么做都不对,更有甚者还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

有些父母总是习惯性地给女孩制订一些高不可攀的目标,这些目标让女孩望而却步,即使她们再努力,也很难达成父母的愿望,所以她们最可能会放弃努力。尤其是父母为让自己女儿有竞争意识,拿她们与别人做比较的时候,更会打击她们的自信。女孩愿意达成父母的期望,但前提是她们经过努力可以做到。如果女孩在努力过后,看到了成果,她们会有一种成就感,相反的,如果自知努力也不能达成父母的要求,她们则会不愿多做努力。

讽刺和挖苦等于精神虐待

虽然现在的许多家长已经从“鞭子”教育的形式中走出来,但是还有一些家长没把讽刺和挖苦的习惯改掉,他们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激励孩子学习,对于敏感的女孩,鞭策作用更好一些。所以在教育女孩的时候,为一点小事就责骂或讽刺她们。可现实是受到责备的女孩往往并不会因为父母的讽刺和挖苦变得顺从父母的意思。

有一位非常严厉的父亲一心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出国留学,在他看来,能去国外上学是件光宗耀祖的事。女儿在他严厉的教育下,努力学习,最后还是差2分与出国的机会失之交臂。在痛斥女儿后,这位父亲并没有放弃让女儿出国的想法,他又四处找关系托人,想让女儿出国留学。后来,他用了3万块,终于通过一个中间人把女儿送去英国,这时,父亲才高兴了。

女儿在出国后没多久,就把自己打工挣的钱寄给父亲了。这位父亲更是高兴了,他逢人就说:“我女儿出国留学了,还把钱寄回来了。”但是后来,女儿给父亲打回电话说想回国,不想在英国发展了。父亲虽然勉强同意了,但在女儿回来后,他还是很不高兴地对女儿说:“你真给我丢脸,我还向人们说养了个有出息的孩子,这下好了……你真该找个没人的地方呆着。”

许多父母对于教育子女都有些心浮气躁,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父母的虚荣,当然也有对孩子错误的爱。然而父母的虚荣心会给女孩带来很大的痛苦,甚至是一生的阴影。比如当孩子考试成绩不佳时,父母可能因为觉得让自己没面子,所以就出言责骂;她们做了什么让父母丢了面子事,父母便会冷眼相待;一旦孩子做了什么让父母觉得脸上有光的事,父母则会向他人炫耀。这样的父母其实是把孩子的人生和自己的荣誉连到一起了,父母把孩子的缺点看了耻辱,而把孩子为他们带来的面子当成了招牌,虽然父母爱孩子,但这种行为却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作为父母,孩子不管犯什么错误,都不应该说出挖苦他的话,尤其对心思比较重的女孩。

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的确付出了很多辛苦,什么事情都替她们想好了,甚至把十几年后的人生都为她们设计好了。可是父母忘了,孩子是个独立的人,他们有自己的路要走,不一定你的方法和道理才是正确的,而因为孩子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去挖苦她们,则是对她们最大的伤害,这也在无形中违背了父母爱孩子的本意。

有的家长一看到女孩犯错误就大发雷霆,讽刺或挖苦她们,因为父母认为训斥可以让女孩长记性,其实父母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这样只会让女孩慢慢变得对这些声音无所谓。多数父母看到她们这样的态度,往往变得更加严厉,其结果却让女孩更加放任自己的错误行为。所以讽刺挖苦远不如和女孩多沟通。女孩都有和父母沟通的渴望,只是有时候父母的态度让她们抑制了自己的这种渴望。所以在父母和她们沟通时,应该注意以下这些细节。

1.作为父母应该注意倾听女孩的谈话。当她们说起她感觉有意思的事情时,父母不要用心不在焉的态度打发她们,这会让她们感觉自己不受重视,打消和父母说话念头。如果自己实在有事走不开,可以对孩子表示歉意,让她们知道自己是真的抽不出时间,请求她们理解。

2.试着听完女孩的不同意见。对于一件事,女孩自常有自己的看法和见地。即使她们的想法有些荒谬,父母不是很同意,也一定要耐心地听他讲完,因为女孩需要别人的重视。如果她们的想法确实不可行,可以在听完后向她们提出自己的意见。要用尊重的语气和女孩说话,切忌一味的说教和责难,那样只会让女孩与你的距离越来越远。

3.不要强迫女孩接受自己的观点。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这样对她们不公平,而且只会束缚她们的发展。作为父母,只需要提醒她们在前进的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即可。

4.最需要鼓励的是你的女孩。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心里越紧张,事情就更难做好。所以,这时最需要鼓励的是女孩,因为女孩都希望得到父母老师的肯定或鼓励,这是你应该与女孩们一道总结经验,而不是挖苦她们的失败。让你的女孩领悟到“胜不骄,败不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具备这种精神的女孩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同类推荐
  • 我们怎样做父亲

    我们怎样做父亲

    这是一本现代文化名人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文集。书中所收的文章,有散文、杂文、随笔、论文,还有讲演稿、书信。作者中有作家、艺术家,也有哲学家、美学家、教育家。他们都是中国现代史上成就不凡的文化名人,如鲁迅、蔡元培、陶行知、徐志摩、丰子恺、老舍、叶圣陶等。他们的文章中蕴含着对孩子赤诚的爱、谆谆的苦心、人生的智慧,以及对国家的抱负、对社会的责任、对理想的坚持、对进步的追求。
  • 培养孩子成功个性的66种方法

    培养孩子成功个性的66种方法

    本书由小故事入手,将富有哲理的故事与睿智的理论结合,向父母们翔实地诠释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将形成的种种良好个性及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变不良个性以及培养成功个性的最有效的方法,从而帮助父母引导孩子,锻造优秀的自我,由平凡走向卓越人生。
  • 听懂孩子的话,读懂孩子的心

    听懂孩子的话,读懂孩子的心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外界对孩子的影响日益加大,而摆在家长们面前的家教问题也日益艰难,不论情况变得如何严峻,教育孩子一个最重要的原则离不开倾听孩子的内心,这样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帮助、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本书从理论入手,加上平民化的生活案例,通俗地讲述大多数广泛意义中的孩子的话语及如何和孩子沟通,如何更容易接近孩子、了解孩子,让家长和孩子中间不再有一堵无形的强,让家长和孩子真正多大心心相印!
  • 280天孕期营养事典

    280天孕期营养事典

    本书共分为五章,包括孕前的营养储备、孕产期营养指导、孕产期所需营养素、安产食物营养分析等内容。
  • 英才是父母炼成的:22位成功父母对我们的家教启迪

    英才是父母炼成的:22位成功父母对我们的家教启迪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激烈竞争,人们愈来愈能够体会到人才的价值与英才的珍贵。于是乎,在我们这个富有重视教育的传统的国度,每个家庭的父母,都十分渴望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英才。
热门推荐
  • 总裁大人要下我

    总裁大人要下我

    妹妹和男友劈腿,自己却被逼嫁给了妹妹命不久矣的未婚夫楚家赫。何雨檬渐渐发现,这个身患绝症的人,晚上的时候居然比正常人还要健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踏入万界

    踏入万界

    几万年的百族争霸已过,人类在这场争斗之中脱颖而出,此时人类世界空前繁荣。人族鼎盛,百族势微。人类之中大能之士不甘居于一界,开始向外探索,上天入地,显露神通。当诸多手段一一使出之后才发现自己生活的地方如此微不足道,自己的力量如此难登大雅之堂。而这一切,也只是整个世界微微露出的一角。
  •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这十篇漫步者遐想录,是卢梭对话自己内心的产物,是对自己心灵的分析。把卢梭宣扬感情、褒奖自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它也通过自身的力量,荡涤了世俗社会中无数卑劣的灵魂。这漫步不仅是身体的漫步,也是心灵的漫步,更是文学的漫步。
  • 领导力

    领导力

    来源于斯坦福大学的一次公开课程,解析众多成功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独特头脑思维,并提供了诸多的决胜策略。本书以领导力为主题,详细解说如何在企业发展中凝聚力量,如何在竞争拼搏中延伸领导力,如何让领导者具备一种永恒的品质。
  • 勇者传说

    勇者传说

    方阁、方晴和杨如意三人本是神界之人。因为上次神界动乱,被迫封印力量下到修真界来,完成任务之后,才能破碎虚空回到神界。他们能否重回神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级电影

    超级电影

    业余视频导演——罗与,在失恋后意外获得了一个来自于未来的“梦幻虚拟娱乐家用机”。
  • 一学就会做宵夜

    一学就会做宵夜

    《一学就会做宵夜》精选了近百种宵夜的做法,实用性强,操作方便,制作简单,一学就会,是喜欢吃宵夜和经营宵夜的人士的必需读本。
  • 绝色全灵师:殿下宠妻要给力

    绝色全灵师:殿下宠妻要给力

    【一对一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她是21世纪金牌杀手,却在一次飞机失事中穿越时空,开启了异世冒险之旅。修灵力,收灵宠,虐渣渣……苏锦醉在通往强者的路上越走越远。顺便……招惹了一堆桃花……某殿下醋意大发,傲娇地板着脸掐掉一朵朵桃花。耳根泛红,依旧霸道:“你,是我的。"
  • 启示录:起源

    启示录:起源

    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生存规则就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 旧爱总裁别乱来

    旧爱总裁别乱来

    “苏沫,你不过是苏家不要的养女,你以为你嫁给我就能永远荣华富贵吗?”婚礼后他撂下这一句狠话,决然离去。她低低一笑,流泪了整整一个晚上。……一个人的心有多大,苏沫不知道。她只知道她想要一个家,一个爱着自己的家人。可是这一切命中注定仿佛与她无缘。六岁,她父母双亡,被人收养。从此她只是小她两岁“妹妹”的跟班。替她做作业,替她挨罚,替她做永远不愿意做的事……养父母的冷漠与漠视并不能让她有什么委屈,毕竟她不是苏家人,可是直到有一天真相揭开,她才知道自己真正不受欢迎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她被诅咒的出生。十八岁,她发现自己爱上了那总是含笑的邻家的大哥哥江霄天,可是他的笑容总是因美丽娇气的妹妹而存在。她把爱恋深埋心底……五年后,她耀眼归来,身边的小小男孩机灵可爱。再相遇,他看着她手挽整个A市最炙手可热的钻石级王老五,犹如陌生人。“沫沫……”他喃喃念出深藏五年的名字。她嫣然回头一笑:“先生认错人了。”再不回头。片段:“苏沫,苏晴就靠你救她了!”他说,冷漠的薄唇吐出她最害怕的一句话:“那孩子我不期待他的出生,打掉!”“苏沫,我们离婚吧。”他深夜归来,胡渣拉渣,眼中的决绝却是认真的。她终于死心,颤抖签下离婚协议,一走五六年。********亲们要支持朵朵哦!点下面的“放入书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