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92500000037

第37章 一年级,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2)

“昨天忘在家里了,我让你记得今天带着,并且已经发信息提醒你妈妈了。难道今天又忘记了?我还是打个电话跟你妈妈核实一下吧!”说完,李老师拿起手机准备拨电话。

童童一看真要核实,马上改口说:“我昨天忘记写了,作业本在书包里。”

李老师把童童的情况电话告知了他的妈妈。电话里,他的妈妈还没听完,就喋喋不休地说:“这臭小子,小小年纪就学会撒谎了,看我回来不揍他。”

第二天,看着童童有些泛红的眼睛,李老师知道他被揍了,她心疼地摸摸孩子的头问:“童童,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你的作业没写,你要撒谎说忘记在家了呢?”

童童看看老师,委屈地说:“我怕妈妈打我,每次只要我一犯错,她也不问问原因,就开始骂我,有时候还打我。”

教师分析课

事情已经很显然了,童童作业没写完,跟妈妈有一定的关系。从童童的事例中,我们似乎应该反思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的谎言是怎么来的。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为什么有些父母总是认为孩子有错。

用成人的行为准则要求孩子。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世界,父母自以为了解自己的孩子,其实不然,有时候我们常常用自己的行为准则、用成人的行为标准来要求孩子、看待孩子的行为,所以我们眼中的孩子总是有错的。

用成人的虚荣心要求孩子。有时候父母的虚荣心让我们把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比如听到老师电话通知说自己的孩子出现问题时,觉得不好意思,面子上过不去,就把气撒在孩子身上,觉得都是孩子的错。

成人的权威心理严重。有些父母为了在孩子心目中保持权威的角色,总是摆着做父母的威严,虽然嘴上说跟孩子做朋友,可是每次遇到孩子的问题或者孩子提出质疑时,总是用一种“小孩子懂什么”的心态对待孩子,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做不好,觉得孩子有错。

成人落后的教育思维。我们常常听父母说“我小时候怎么样,怎么样……”父母喜欢把自己小时候的经历迁移到自己孩子的教育中来,其实这是不科学的,毕竟时代不同了,现在孩子连水稻长什么样都弄不清,你跟孩子讲你当年插秧时的辛酸,他怎么能感同身受呢?所以,父母用自己的经历来试图说服孩子跟自己一样的做法并不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思维。

互·动·论·坛

作为父母,尤其是一年级孩子的父母,当您面对孩子犯错误时,您可以怎么做呢?

1用正确的教育观念来看待儿童

小孩子没有不犯错的,因为他们有天生的好奇心,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探索世界,他们必须通过不断“试错”来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所以,我们要有儿童犯错是正常的观念来看待孩子。这样我们就不会总是抱怨孩子有错。

2用儿童的行为标准要求孩子

儿童的有些错误完全是我们成人自认为的,因为我们总是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有一天,小豪和童童到户外活动,两人之间发生了一点小矛盾,结果扭在了一起,小豪的鼻子被地擦破了一点皮。当时小豪妈妈分别将他们两个人训了一顿,并问他们为什么不好好玩,还打架。小豪委屈地说:“我是和童童好好玩的,我们想看看谁的力气大,玩摔跤呢,就摔倒了。”童童说:“对,都是那个地不好,硬硬的,把小豪的鼻子都弄破了。”听到这里,小豪妈妈又觉得好笑了,是啊,孩子们并没有因为受伤的问题而不高兴,他们还沉浸在摔跤的乐趣中,摔跤所带来的乐趣远远大于鼻子被碰破这点儿小事。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的。作为成人,我们要做的事就是告诫他们,以后玩耍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太皮了。

3和孩子一起认识错误

当我们认为孩子有错的时候,我们要试着听听孩子的解释,知道孩子为什么会那么想。只有清楚孩子的真实想法,才有可能帮助孩子改掉错误。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和孩子一起认识错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有错误不要紧,但是要及时寻找原因、改正错误,这样才是对待错误的正确做法。

孩子虽然还小,但是他们身上展示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许多成人都不及的,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他也许会犯错误,但是不要担心,那只是他增长社会经验的一种途径。所以,父母脑海中的那种总认为孩子有错的心态是时候去掉了。

我家儿子最听话,怎么会主动打人——盲目护短

家有宝贝一年级

作为老师,我们经常会处理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的事情。这不,前几天,“调皮大王”小豪和阳阳两人因为玩橡皮这一点小事又打起来了。

张老师处理完这件事后,电话告知了两个孩子的父母。阳阳的爸爸倒是很平静,认为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没什么,可小豪爸爸却打来电话,他很激动地说:“老师,我听说你今天批评我们家豪豪了?好像是因为一个孩子拿了他的橡皮,那个孩子很讨厌地不给他,所以豪豪就轻轻地踢了他一下,所以你就批评他了,对吗?”

张老师一听小豪爸爸这么说,立刻澄清几点说:“对不起,小豪爸爸,第一,我没有批评孩子,我只是在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对孩子进行正常的谈话;第二,小豪不是轻轻地踢了一脚,而是把阳阳的腿踢肿了。”

听张老师这么一说,豪豪爸爸立马反驳说:“我们家儿子回来后跟我说了今天的事情,我认为是那个孩子有错在先,好好的,拿别人的东西干吗!”

听小豪爸爸这么一说,张老师说道:“小豪爸爸,我理解你的心情,你是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委屈,被同学欺负了。但是阳阳和小豪两人平时是好朋友,玩得特别好,这孩子之间发生点小矛盾,尤其是小男孩,这不是很正常吗?今天是小豪踢了阳阳,你的反应那么大,心情我能理解,但是你这么说,我有点不理解。”

教师分析课

小豪的爸爸是典型的护短型父母,听到自己的孩子被批评了,不问青红皂白,却来找老师说理。其实,袒护自家孩子可以说是做父母的天性,它符合自然规律。但是如果盲目护短,就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仔细分析,有些父母盲目护短,可能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

过度溺爱孩子。有些父母总是带着一种“我的孩子最棒”的心态去看待孩子在学校里面对的情况。当发现自己的孩子表现不好时,就会将矛头对准孩子周边的同学,甚至是老师,认为是同伴影响了孩子,或者是老师没有引导得当。这样过度溺爱孩子的行为会慢慢影响孩子,孩子会变得自私、傲慢、不合群,造成孩子交往困难。

过度紧张孩子。其实有些父母是“被护短”,这也是一种盲目护短行为。有些父母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受到了欺负了,所以得知孩子出状况后,不问原因,首先把责任推给别人,想先把自己孩子的责任推掉,保护自己的孩子。这种为人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做法实不可取。究其原因,无非是父母过度紧张孩子,担心孩子受欺负而产生的一种应激的反应。

过度相信孩子。还有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过于信任,每天回家问孩子学校里的一些情况,当孩子说了一些情况后,就以为孩子说的是实情,所以不经过再次确认就找老师,甚至直接找到跟自己孩子发生小矛盾的同学,这样的行为也是不可取的。

互·动·论·坛

既然盲目护短并不合适,那么,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应该怎样处理呢?

1耐心沟通,消除矛盾

在《现代快报》的一份调查中,有超过60%的父母的做法非常理性,他们选择“耐心沟通,消除矛盾”。孩子毕竟还小,他们之间发生一些纯属孩子间的小矛盾时,父母需要站在客观的立场去看待。上述案例中,阳阳的爸爸就是一位理性的父亲,虽然他心疼阳阳被踢肿的小腿,但是在与老师沟通之后,他还是表示理解,并且希望能够与小豪爸爸沟通一下,希望小豪今后和阳阳在相处过程中能够和睦。理性的处理方式对孩子的性格、气质的养成是有好处的,可以教会孩子宽容处事,融洽人际关系,有利于将来的进一步发展。

2合理诉求,合情要求

当然,当发现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负,甚至是受伤等情况时,父母要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为自己孩子受到的不公讨个说法。当然,这里我们不提倡对着干的处理方式,当发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了,如果确实是对方有错,那么可以提请校方主持解决,在校方的主持下,双方父母和孩子坐下来谈具体的诉求。该要求对方道歉的,要求对方道歉,涉及赔偿问题的,在相关法律和规定的范围内,尽量争取自己的权益。

总之,我们爱护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但是爱要有度,爱要有利于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考得好,爸爸给你买玩具枪——滥用物质奖励

家有宝贝一年级

有一天,皓辰的爸爸来学校,向周老师了解孩子开学一段时间来在校的表现。大家坐定后,就孩子的作业、听课、发言等情况交流了意见。聊着聊着,皓辰爸爸突然说:“老师,我发现我们家孩子快变成一个小网虫了,怎么办啊?”

周老师听后呵呵一笑,说道:“才上一年级,孩子怎么就有网瘾了吗?”“哎,老师,不瞒你说,我们家是比较开放民主的。我自己是个游戏控,平时闲暇的时候,爱宅在家里玩电脑游戏,所以儿子从小受我影响,对电脑特别敏感,现在虽然小,但是电脑游戏早已玩熟了。”皓辰爸爸说道。

“难道你就没有控制他玩游戏的时间吗?”周老师问道。

“控制了啊,自从上了一年级,我就跟孩子讲,玩电脑作为学习奖励,只要考试在前五名,我就给他每天玩半个小时,结果这小子还真每次都考到前五名了!所以就一直玩了!玩着玩着就上瘾了!”皓辰爸爸笑笑说。

“玩电脑游戏怎么会和学习挂钩了呢?这是两码事啊!难道没有游戏玩,就不需要学习了?”周老师笑着说道。

教师分析课

现在物质越来越丰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有一部分依赖于物质刺激。父母经常许诺,考试怎样就给买什么玩具,带去什么地方玩等。但是,滥用物质奖励对孩子是有害无益的。

奖励会成为才能提升的阻碍,原因有三。第一,迷信奖励会使父母忽视了对原因的探讨。比如孩子因不习惯孤独而晚上不上床睡觉,因不会做题而走神,父母企图靠糖果催眠,靠奖励带来专注,都是不恰当的。第二,奖励能促进的只是简单劳动。强烈受到奖励驱策的孩子,学习时肯定是回避风险,选择熟悉和安全的方法,不为好奇心所动,于是他的关注必然狭窄。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奖励扼杀兴趣,而兴趣在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兴趣是高度主观的,是不讲道理的,更不是能受奖励所引导的。

奖励会成道德成长的障碍。道德的前提是行为自主,是拥有选择的权利。被迫的外部性行为再好也不是道德。奖励其实构成了干扰自我决定的诱惑,它极有可能诱发孩子追求奖励而非道德。奖励可以造就驯服,买来服从,却很难想象它能够哺育出“责任感”。

孩子精神境界的提升不依赖奖励。如果孩子陷入物质奖励的汪洋中,他就少了一些锐气,少了一份追求,孩子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匮乏,容易丧失目标和前进的动力,不容易理解很多困难的事情必须要努力的意义而产生畏难情绪。物质奖励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要慎用,要用好。一味地滥用奖励,只会造成孩子的自私和懒惰。

互·动·论·坛

作为一年级孩子的父母,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如何使用奖励呢?

1重视奖励的导向性和教育性

父母奖励孩子时一定要掌握好导向性问题,不应该单纯为了奖励而奖励。在奖励孩子的时候要让孩子明白对他的奖励不是因为他做的事情的本身,而是因为他做事情的态度。例如,父母可以对孩子与人为善的行为进行奖励,通过奖励让孩子知道应该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2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奖励方式以物质为主,这样容易将孩子的目标引导到物质享受上来。父母在奖励孩子的时候,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一句赞美的语言、一个微笑,看似简单的动作和精神上的鼓励都会激发孩子的进取心。父母发自内心的赏识可以得到孩子的情感共鸣,所以父母要重视对孩子的精神奖励,重视对孩子的精神奖励就会不自觉地减少物质奖励。

3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恰当的奖励方式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父母要采用不同的奖励方式。物质奖励只是一种奖励的方式,单一的金钱奖励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要综合采用其他方式,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对于年幼的孩子,父母要多采用精神鼓励的方式,及时给予孩子表扬。对于小学生,应讲究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可以给孩子买他喜欢的东西。对于能够支配金钱的年龄稍大的孩子,必要时也可采用金钱奖励,但是数额不宜过多,并且还要引导孩子合理使用金钱。

“河东狮吼”——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

家有宝贝一年级

最近,佳怡的成绩不太理想,这次数学测验才得了85分,根据她的学习水平,正常是在95分的。而且最近一段时间,她总是闷闷不乐,下课了,也不出教室,就是自己低着头,看着课外书。一天中午,老师把她请到办公室,找她谈心。

“最近一段时间,老师发现你总是无精打采的,你是觉得有什么压力吗?”老师关切地问道。

佳怡小声说道:“也还好,就是最近感觉压力有些大。”

“主要是因为什么呢?”老师柔声说道。

同类推荐
  • 好妈妈要掌握的心理学:谁的孩子将会一鸣惊人

    好妈妈要掌握的心理学:谁的孩子将会一鸣惊人

    本书介绍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心理发育和生理成长同等重要,具体体现在读懂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有方法、给孩子插上新的翅膀、从触动心灵到争取主动等。
  • 父母强大了,孩子才优秀: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父母强大了,孩子才优秀: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本书凝聚着教育者周倩十几年执教与心理辅导实践的经验与心血。作者横向对比传统教育习惯、学术理论及网络育儿心得,对中国式家长“专政统治”的误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自身育儿心得归纳出一套全新教育知识体系。全书以“自由+爱”为立足点,以“积极应对+相互成长”为逻辑指导,倡导父母与孩子携手同行、共同成长。
  • 你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你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你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首选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父母,你的态度和方法是否正确。告别兔一样的平凡,走向鹰一样的非凡!本书帮助天下的父母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教会父母科学的教子方法。应用这些理念和方法,相信每位父母都能成为子女教育的专家。一句话,你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只要努力,你就可以达到你的愿望。
  • 让孩子一生难忘的36件事

    让孩子一生难忘的36件事

    本书通过选取孩子成长过程中对他们影响深远的36件事,展现孩子当时的心理状态,帮助父母了解孩子成长的心理诉求,同时帮助孩子迈出成长的第一步,摆脱成长的烦恼,使孩子度过快乐,难忘的童年。
  • 家庭教育指导手册(中学生)

    家庭教育指导手册(中学生)

    本书分为三部分,主要内容为0~3岁乳婴儿的家庭养育、3~6岁幼儿的家庭教育、婴幼儿行为异常案例分析及治疗。
热门推荐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陀罗尼念诵仪轨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陀罗尼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紫葫修仙传

    紫葫修仙传

    没有灵根,没有天赋。看她如何成为书中强大的主角。
  • 感悟亲情

    感悟亲情

    以一颗纯净的心灵感悟人生,在父爱、母爱的亲情环绕下感悟友情、爱情,童年、恩师、故乡、智慧、平常心,不一样的感悟,一样的感动……
  • 瓦罗兰历险

    瓦罗兰历险

    在瓦罗兰的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的不为人知的秘密,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真正的了解这些。而我只想写一本以艾洛为主角,引动整个英雄联盟当中的背景故事,这不是一本YY小说,而是尽量符合所有英雄背景的小说,我会尽量连接瓦罗兰的背景故事,希望你们能喜欢和支持它。
  • 网游倾城女土匪:大神别怕

    网游倾城女土匪:大神别怕

    她真的不是故意要打劫他的,她根本不想打劫他的装备,更不想打劫他的色,甚至都不想把只剩下一件裤衩的他丢到后山,真的是纯属手残而已。就算半年后她身后跟着个NPC儿了,他拿着把剑来找她算帐,她还是不会承认自己是故意的。可是这家伙实在是太可恶了,都说不是故意的了,还要杀她,那就别怪她为匪不仁了,再劫你一次,让你丫是个大神就得瑟!
  • 给你掏心窝子的人

    给你掏心窝子的人

    那年,汉生十七岁,青山十六岁。我们在一个班上。我说的故事和他们有关。我说了,青山十六岁,正处在争勇斗狠的年纪,汉生和他差不多,而我却是个例外,我这么说没有包庇自己的意思,当时我十五岁,像个傻瓜,胆小怯懦,什么狗屁也不知道(按汉生的说法),只知道戴双手套在球门后捡球(我是个守门员)。虽然我们在一块看了很多张片子(尤其是外国的),我也难以想象长大后得和女人那样干才行,那已完全超乎我的经验之外。那些让人热血贲张又十分吓人的镜头让我好几天来都茶饭不思,更别提什么欲望了。
  • 破邪论

    破邪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豹隐纪谈

    豹隐纪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兽王·封印神兽

    兽王·封印神兽

    沙漠部落、军部、向家堡三股势力在沙漠上展开了彼此攻伐。神秘莫测的桃花源叛徒哈里兽突然出现在地下城中,原来他是受到新联盟的委派,前来帮助向家堡消灭沙漠部落和兰虎等人。修为高强的哈里兽试图用自己精制多年的神剑坯体封印腾蛇,炼制成威力无匹的神剑,腾蛇不甘心被封印,与哈里兽厮杀起来……沙漠部落派出全部精锐战士,联合云岩城中倾向沙漠部落的军队首领,对向家堡发动了最后的反攻……向家堡被攻了个措手不及,向天道狗急跳墙,从自己的地下基地中引来了秘密研制多年的尚未完善的成千上万的各种基因兽,对攻打向家堡的众人展开了报复……
  • 千奇百怪之谜(全集)

    千奇百怪之谜(全集)

    《千奇百怪之谜全集》一书由钱源著,于2006年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即使拥有了众多的高科技,世界在我们面前依然是那么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