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91800000013

第13章 回复三代(4)

这种现象的达成,究竟是由于农民“斗争”,还是某种“情让”(或所谓“道义经济”),即传统儒家理念作用的结果?抑或是市场上“交易双方的一种日常性调试”?对此还存在不同的意见和争论,也很难给出一个断然的回答。

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说中国历史上存在若干农民大起义(十八世纪几乎没有),同理,在日常生活中农民也可能有很多方法来对付地主,并由此渐渐修改了制度。我们不应把农民的这种能力,总与其行为的成果割裂开来。也不应把他们的形象理解为只是逆来顺受,懦弱不堪。这,应该说是一种互动的结果,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常态(用“日对仇讐”来形容这种关系并不妥当)。

依据张五常“佃农理论”的说法:随着某一地主土地由个别佃户向着更多的佃户出租,同一地亩的地租率将会下降,而总产出却可能上升。若在这句话前边加上“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加”,后边所发生的,岂不恰是清代中国的历史事实?

13.粮政上的新举措

在粮政上的新举措,才是乾隆初年政事中的重中之重。雍正十三年九月,上谕王大臣等,就说到“仓廪实而知礼义”,欲“养民教民”,实现“三代之治必可复,尧舜之道必可行”的理想。

十月,严禁地方官匿灾。

乾隆元年殿试,制题曰:

夫民为邦本,固当爱之,爱之则必思所以养之,养之则必先求所以足之。朕欲爱、养、足民,以为教化之本,使士皆可用,户皆可封,以臻唐虞之盛治。

其基本构想,即首先解决民生衣食的根本问题,再在“爱民”、“养民”、“足民”的基础上实行“教民”,以期达到三代之治的最高理想。同时虽提到“仓廪实”及“惟恐一夫不获其所”云云,似未确定具体的行动目标。

在乾隆初政,预期将有一番新的作为的情况下,从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到乾隆元年一年之内,内阁学士方苞连上三疏(“请定常平仓谷粜籴之法札子”、“请备荒政兼修地治札子”及“请定经制札子”),以第三疏于增加积储,言之犹为激切:

臣闻三王之世,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汉唐以后,岁一不熟,民皆狼顾,犹靠海内为一,挹彼注兹,暂救时日,然每遇大祲连歉,君臣蒿目而困于无策者,比比然矣。盖由先王经世大法堕失无遗。

所谓“汉唐以后”云云,似即针对清代粮政现状而言。

全祖望说:今上即位,有意大用方苞。寻迁礼部侍郎。“诏许数日一赴部,平决大事。公虽不甚入部,而时奉独对,一切大除授并大政,往往谘公,多所密陈,盈庭侧目于公”;“公之密章秘牍,世所未见”;和硕履亲王尝曰:“其强聒令人厌,然其尧舜君民之志,殊可原也”。

乾隆二年,方苞再以雍正八、九年间河南旱荒,“尽发数年所积仓谷五十余万石,兼截漕粮以散之,谷尚不敷,乃折银以代谷,而无谷可籴”的例子,证大灾大饥之必应备,复上疏称:

诸臣设更有如雍正九年卫、彰等处之旱荒,将何以赡之?倘有如汉、唐、宋、明一二千里之水旱,皇上即不惜数百万帑金以赈之,而水路不通之地虽有米粮,将如何转运,况邻省亦无积谷乎?……

臣愿我皇上,熟计审处,断自圣心,勿以浮言而阻实政也。

方苞的上述想法,可以说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也很能动人听闻,对于皇上坚定增强仓储的决心乃至粮政上的巨大改变,可能起过重大的作用。

乾隆以前,清代仓储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清代初年,政府即使有心也无力于增加仓储。康熙朝平定三藩之后,屡次劝捐仓谷,但屡积屡散,实储多不足恃,有事多靠中央储备。雍正间尤赖省际调拨,而辅以民间商业流通。其时国家仓储虽有定额,实储远为不足。故曰:“康熙间仓储,有银无米;雍正年间,虽经整饬,亦未详备”。因此不管方苞所奏是否动听,当时仓储的实际情况和粮政本身的重要性质,确实为今上提供了一个选择的可能和施展抱负的宏大舞台。

乾隆二年五月,上宗谕:“养民之政多端,而莫先于储备”;“今天下土地不为不广,民人不为不众,以今之民耕今之地”,理应“储蓄有备,水旱无虞”;而“我国家休养生息,民物滋繁,宜其户庆盈宁,蓄积饶裕,乃犹时虞匮乏之虞,其咎安在?”表示在粮政方面将有一番大的作为。

清代政府手中的粮食,分为中央和地方储备两种。清初以来因财税支给制度的某些变更,本色税粮已远较明末为少,其构成以漕粮为主,起运贮存京师。这四百余万石税粮,在满足宫廷、政府机构和军队使用之外,常有剩余,可以拨济受灾地区(即所谓“截漕”)。但就用途之专、数量之大而言,分布于各地的仓储则显得更为重要。其中包括常平仓(设于省、府、州、县城市),社仓(设于乡村),义仓(设于市镇),以及旗仓(设东北),营仓(设近边),盐义仓(设濒海)等。其中最重要的当属专为赈恤和平抑粮价而设的常平仓,按规定于春夏出借(有息),或平价出粜,秋冬籴还;凶岁则给散贫户。其来源则主要动用正项采买及捐输(如捐监或按田粮分捐)等。

采买涉及政府财政,给地方政府的日常行政带来很大麻烦,如用何种价格买补,买价能否超过(平粜)卖价;在粮食的保管方面,则有亏损、挪移、赔补等等问题。所以当日的问题,乃一在于“买”,一在于“存”。为避开这些矛盾,最好的一个办法,可能就是捐监了。

继各地采买开始之后,乾隆三年正月谕令开捐,于本省交纳本色。计划除各省额设常平仓谷二千八百余万,应予买足之外,增定捐监谷三千二百万石。以使常平仓谷总数达到六千万石之多。

过去学界不免想当然的以为,皇帝是一个“热血青年”,并不了解底下的实际情况,最新利用档案资料的研究表明,不同级别的官员通过不同手段向他反映了许多真实情况(无论是在仓粮的使用上,还是在其存储上),他对底情是相当了解的,只不过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知其不可而为之”罢了。而且,正如他所说的:有治人无治法,惟在卿等大吏与司道府县各员,竭力奉行,因时制宜。舍尽力而为之外,并无其他更好的方法。在昔日仓粮较少的情况下,这可能不难应付,在仓储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事情就不会这么简单了。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注定了日后粮政努力的最终失败。

随后发现,捐监的成绩并不理想,实际上大量的仓粮还是采买来的。政府采买遇到的最大难题,正是粮食交易的定价问题。清代实行轻赋与永不加赋的原则,因而预算是固定的,在总收入固定的同时,各类开支项目及款数一经确定,也历数百年不再变动,而不复能随物价的变动而加以增减。但粮价却不能使之不变,特别是经过雍正年间的相对平稳之后,乾隆年间,出现了长时间的“(微)通货膨胀”。此外,“官谷”与“市谷”相较,必须干园洁净、斗斛较满,也对价格不无影响。因此派购、勒买,弊端百出,成为仓粮买补中的常见问题,官府购买几乎成了低价强购。

仓谷粜价不敷籴买、以致赔累,是仓粮买补的最大障碍之一,针对这些现象,乾隆元年,饬督抚筹划籴粜便民之策,禁止派买。二年命筹常平仓出粜买补之法,不许短发价值。并决定买补若遇价贵,“准动存公银两”,照依时价,“据实报销”;改变州县“俱于本地采办”的“向例”,为向邻封价贱处购买;仓粮运脚,亦准报销。但都不像表面看来那样容易解决。

为加强仓储,乾隆初年,御史陈其凝曾请将田赋照时价输谷;都统布兰泰请于直隶、山西边外地亩“改折本色”,以筹边方积储;七年,漕运总督顾琮请将两江来岁田赋额征(五百余万两),悉征本色;八年,鸿胪寺卿梅瑴成请将漕粮已改折者暂征本色;江西巡抚陈宏谋请于捐监无人、难于采买之处,“以谷代银”交纳田赋。这些建议虽大部未被采纳,但仍被多次提出,并经过反复“筹量”,显见决非偶然。

为防止谷贱伤农,政府还多次提出敞开收购余粮的政策想法。乾隆二年,陕西暂禁商贩,饬各州县“照依时价采买”;三年,令山东、河南,贸易之余,再有余粮,地方官动支库帑,照时价籴买;四年,江南为防价贱伤农、商民囤积及贩卖出境,请准“不必拘定数目”,照市价收买存仓(价昂即止)。甘肃亦于元年、七年数度“不拘原数广买”余粮存仓储备。

为此,清政府还提出鼓励生产,限制种植烟草等作物,禁酒,禁止遏籴,禁止囤积,开米禁,免粮税,以及完善粮价呈报制度和建立人口统计制度,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同类推荐
  • 崩溃的帝国3:日薄西山

    崩溃的帝国3:日薄西山

    光绪二十四年,时艰势危,光绪再一次被推到历史的风口浪尖。在康有为等人辅佐下,他贬谪六臣、变法维新,开始了最后一次的博弈。然而,有心栽花花不开,慈禧太后抓住时机,联合顽固守旧势力,主动出击,悍然将这位开明帝王囚禁瀛台……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失败了,慈禧太后再次垂帘了,随着八国联军侵华的步步逼近,随着光绪皇帝的撒手人寰,大清王朝在“儿皇帝”的统治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苟延残喘!
  • 朔方集

    朔方集

    本书收入作者研究宁夏史志、地方历史名人和地名渊源以及区域文化等方面内容的文章百余篇。
  • 千古学院

    千古学院

    只想偷的浮云半日闲乐旗在隋唐与现代争扎的故事
  • 灭胡之铁血篇

    灭胡之铁血篇

    五胡乱华,生灵涂炭,狼烟蔽天,哀鸿遍野。这是一个血腥的时代,这是一个悲剧的时代,弱肉强食,强者为尊,多少英雄走入末路,多少寒士一飞冲天。
  • 清末大学霸

    清末大学霸

    学渣拿到考卷,被扣分了,大骂老师太狠,但是没人理。学霸拿到考卷,被扣分了,找了N久找不出错,又找来几个学霸一起为答案的正确性争得面红耳赤。学神拿到考卷,被扣分了,找到老师,老师马上改正参考答案。大学霸兼学神沈浩,穿越到了1895年的美国,发现这里排华比较严重,少的东西有点多…PS:本书已签约~书友们放心收藏啦~~
热门推荐
  • 异能农民混都市

    异能农民混都市

    开个小车,泡个小妞,种个小田,赚个小钱,混个黑道,世界之大,任我横行,请看异能小农民上天入地,如何在都市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集文字禅

    集文字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运之轮

    魔运之轮

    新书《异界神拳》
  • 一个老兵的故事

    一个老兵的故事

    他与豆豆是好朋友,每次回来都给豆豆带些好吃的,讲战斗故事,讲革命道理。一群由一个老兵任班长,九个男兵,一个女兵,训导员五人,连长一人。
  • 阎罗之地府代言人

    阎罗之地府代言人

    幽冥破碎,鬼面门上血海滔天。横断的黄泉奈何,浮尸千里,只有一杆破败的黄旗飘荡,那桥下是忘川的叹息。沾染血迹的判官笔,在生死薄上写下的是谁的名字。当百鬼夜行,这阴曹已重现人间。那年夏天,魂穿异界的夜烁坐在离阳王朝的城墙之上,黑白无常近侍左右,牛头马面抵守城门,他望着眼前来自诸天的神佛妖魔,说出了来到这个世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宣言。“我是夜烁,我为地府代言!”
  • 请把你的灵魂交给我

    请把你的灵魂交给我

    一个无处逃亡,被所有人认为早已不复存在的家伙,当某天,他带着身后的恶魔重归,站在整个世界的对立面,颠覆这世界所有的规则,收获所有人的恐惧……来吧,请把你的灵魂愉快的交给我!!!
  • 医本正经

    医本正经

    这是一个泌尿科炸毛女医师同海龟闷骚男医师419之后的故事,正所谓有缘千里419,不是闷骚不碰头。隐婚是被逼的,结局是待定的,约定是一辈子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首席独爱小冷妻

    首席独爱小冷妻

    云沐晨,出身高贵,美貌聪慧却隐瞒身份在一家知名企业中做一名经理。在男友生日会的那个夜晚,她遭设计误与那个传闻是商场阎罗的人发生了一夜情,事后却甩了二百五给床上还没醒的“牛郎”。却不知,事情还有后续发展……赫连森,跨国企业帝国总裁,拥有一张人神共愤的脸和一颗季度冷漠的心,让所有女人仰慕的同时不敢靠近。然而,在一夜春宵后看到床边的纸条和250RMB,俊脸上出现裂痕,他发誓,一定要那个该死的女人付出代价!一场爱情的角逐开始演绎……
  • 目击天安门(一)

    目击天安门(一)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
  • 催款专家

    催款专家

    生活在当今社会,无论是你借钱给别人还是别人做生意欠你的债,要及时收回来都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你的账款收回来,的确是一门重要的学问。本书向您讲述如何解决坏账、死帐、难收帐的催款策略。本书针对催款问题提炼了几十种高效解决方法,另辅以精彩案例说明,语言流畅,观点新颖,令人耳目一新,读者若能细细品味把玩,实践中再加以融会贯通,相信定会受益匪浅,其他的不说,单说能帮您把钱要回来就是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