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91200000003

第3章 常见的名字与文化审美(2)

“易卜拉欣”( Ibrahim)源于《古兰经》中记载的著名先知,是伊斯兰教尊崇的圣祖,《旧约全书》称“阿伯拉罕”( Abraham),与阿丹、努哈、穆萨、尔撒和穆罕默德并称为真主安拉的六大使者,也是犹太教和基督教推崇的圣人和希伯来人的祖先。“穆斯塔法”( Mustafa)原为穆罕默德的别名之一,意为“神选者”。奥斯曼帝国历史上有四任苏丹名叫“穆斯塔法”。据记载,穆斯塔法一世( 1592—1639)是一个弱智人士或至少有精神疾病。他在位期间(1617—1618,1622—1623)实际上只是宫廷派系斗争的一只棋子。穆斯塔法二世( 1664—1703)执政时期( 1695—1703),他的权力只是象征性的,没有很大的作为。穆斯塔法三世( 1717—1774)在位时期( 1757—1774),他是相当有所作为和明智的苏丹,试图改革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和国家管理体系来使得奥斯曼帝国能够与西方欧洲国家相抗争。为此他聘用外国军官来改革步兵和炮兵,并开设了数学、导航和科学院。但是此时奥斯曼帝国已经相当虚弱了,所以他的改革措施没有任何效益。他的体制改革计划立刻遭到了保守的禁卫军和阿訇的反对。穆斯塔法三世知道奥斯曼帝国的虚弱,因此他试图避免战争,无奈地看着俄罗斯沙皇吞并克里米亚。但由于俄罗斯继续在波兰扩张,穆斯塔法三世无法继续忍耐,因此他在死前不久向俄罗斯宣战。穆斯塔法四世( 1779—1808)在位时间不到一年( 1807—1808),他在宫廷斗争中惨遭失败,并被新任苏丹马哈茂德二世下令处死。

以基督教为文化核心的欧美国家给男孩取名字一般比较喜欢“雅各布”( Jacob)、“亚历山大”( Alexander)、“哈利”( Harry)、“大卫”( David)、“卢卡斯”( Lucas)、“诺亚”( Noah)、“杰克”( Jack)、“路易斯”( Louis)、“乔治”( George)、“伊万”( Ivan)、“威廉”( William)、“梅森”( Mason)、“安德烈”( Andrey)、“丹尼尔”( Daniel)、“奥利佛”( Oliver)、“查理”( Charlie)、“维克多”( Victor)、“汤姆”( Tom)、“詹姆斯”( James),等等。以2012年为例,美国取名人数最多的前三个名字分别是“雅各布”“梅森”“威廉”,英国最多的前三位分别是“哈利”“奥利佛”“杰克”,法国人最喜欢“路易斯”,奥地利人钟情于“卢卡斯”,俄罗斯人和冰岛人首选“亚历山大”,白俄罗斯人偏爱“伊万”。

以上例子中,“亚历山大”的含义是“守护的男人,捍卫者”,“乔治”的本意是“地球工作者,农夫”,“威廉”则是“意愿、欲望”之意,“梅森”之意为“石匠”,“安德烈”是“男性”之意,“奥利佛”源自“橄榄树”,“维克多”之意为“胜利者,征服者”。其他的名字没有明确的字面义,多数源于《圣经》中的重要人物或基督教的圣人名字。比如,“卢卡斯”源于《圣经新约》中的“路加”( Luke),他是保罗的门徒、《路加福音》的作者,在天主教、东正教、圣公会以及一些新教教派中,被列为圣人。他本是一名希腊医生,被奉为医务工作者和医院的主保圣人,世界上有很多以“路加”命名的医院和医科大学。

“雅各布”源于《圣经旧约》,中文亦翻译成“雅各”,他是以撒( Isaac)的次子,出生时用手抓着孪生哥哥的脚跟,故取名“雅各”(“抓住”的意思)。后来,神给他改名为“以色列”,并给他祝福,使他的子孙成为一个民族。所以,雅各的后裔就称为“以色列人”。2012年,“雅各布”成为美国男孩的首选名字。

俄罗斯男性最喜欢的名字是“亚历山大”、“马克西姆”( Maxim)、“维克多”和“安德烈”,这四个名字都有字面义,“马克西姆”是“最大者”之意。从这四个名字上,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人所追求的“雄浑的男子汉气概”,他们要做“守护者”、“最大者”、“征服者”和“男子汉”,这样的名字充分展示了俄罗斯人的霸气。

英语成语用“Tom,Dick and Harry”来指代任何人,这说明在这一成语产生的17世纪英国,大多数男孩都取这三个名字。你走在大街上随便喊这三个名字中的一个,准有几个男人会回答你。“汤姆”( Tom)是“托马斯”( Thomas)的昵称,源自《圣经新约》中记载的耶稣十二信徒之一多马( Thomas)。据《约翰福音》记载,耶稣知道拉撒路死了,就要去救活他。拉撒路的家离耶路撒冷很近,当时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正想捉拿耶稣,门徒们劝耶稣不要冒险到那里去,耶稣不听。这时,多马挺身而出,对大家说:“我们也去与他同死吧!”耶稣复活后向门徒们显现,第一次多马不在场,就表示怀疑。过了8天,耶稣又向他们显现,多马亲手摸摸耶稣被钉的伤痕后这才相信耶稣真的复活了。因此,后人称他为“怀疑的多马”,成为文学作品中性格多疑的典型。“迪克”( Dick)是“理查德”(Richard)的昵称,源自日耳曼语,是“权力,勇敢,坚强”之意。“哈利”( Harry)是“亨利”( Henry)的别称,现在又成了“哈罗德”( Harold)的昵称。“亨利”也来自日耳曼语,是“家长”(home ruler)之意;“哈罗德”则来自古英语,为“军队先锋”(leader of army)之意。

从俄罗斯人和英国人喜欢使用的男性名字中可以看出,欧美文化里的父母也希望儿子能出人头地,引领世界。不同于中国人的是,他们的目的不一定是为了光宗耀祖。

欧美文化里,父母喜欢给女儿取什么样的名字呢?维基百科的文章《最受人欢迎的名字》显示,2012年美国、意大利、俄罗斯的父母首选“索菲亚”( Sophia),英国父母首选“艾米利亚”( Amelia),法国、丹麦、比利时的父母首选“艾玛”( Emma),德国父母首选“米娅”( Mia),瑞典父母首选“爱丽丝”( Alice),爱尔兰父母首选“艾米丽”( Emily),奥地利父母首选“莎拉”( Sarah)。除此以外,排在欧美各国最喜欢的女性名字前十名的还包括:安娜( Anna)、玛丽( Mary)、奥利维亚( Olivia)、莉莉( Lily)、杰西卡( Jessica)、格蕾丝(Grace)、露比(Ruby)、萝拉(Lola)、露西(Lucy)、伊莎贝拉(Isabella),等等。

以上名字多数都有字面义。从字面义上判断,这些名字也很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取向。“索菲亚”是“聪明、智慧”的含义,相当于中国父母给女孩取名字时喜欢选择的“敏”和“慧”字。毛泽东的夫人“杨开慧”和女儿“李敏”就取自这个含义。“格蕾丝”是“优雅、典雅”的意思,对应的汉字“雅”和“淑”经常出现在中国女孩的名字中。“爱丽丝”则有“高贵”的含义。虽然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贵”字用在女性名字中显得有点俗气,但在过去它是常选之字,连皇帝最宠爱的妃子都被赐封为“贵妃”。西方的一些父母给女儿取名字时有以“花”为名的倾向,比如,“莉莉”是“百合花”之意,为“纯洁”的象征,相当于中国女性名字中的“洁”字。常用的女性英文名字中含有“花”之意的还有“Rose”(玫瑰花)和“Jasmine”(茉莉花)等。汉语中,女性名字常常有“花”,只不过品种不一样,如“兰”“桂”“莲”,但象征含义还是相同的,取其“高贵”“纯洁”“优雅”“清香”之意。“奥利维亚”以“橄榄树”为意,象征“和平”,汉语中虽没有以橄榄为名的女性名字,但“和”和“平”都是常选的字。“露比”为“红宝石”之意,相当于女性名字中的“玉”字。

当然,有些名字的字面义在中国女性名字中不常见。比如,“萝拉”含“忧郁、忧伤”之意,“杰西卡”有“预见”之意,“艾玛”含“全部、普遍”之意,“艾米利亚”和“艾米丽”源于日耳曼语amal,为“工作,勤奋的,多生育的”之意。“露西”源于拉丁语,为“光”之意,中国女性名字中也有取“光”之意的,但不常见,多数都是取“月光和星光”。此字义常出现在中国男性名字之中,对应的字有“光”“辉”“耀”,等等。

西方女性名字中也有不少源于基督教的。据《旧约·创世纪》记载,“莎拉”是希伯来始祖亚伯拉罕的妻子的名字,亚伯拉罕原名亚伯兰( Abram),妻子撒拉原名撒莱( Sarai)。“亚伯兰”意为“尊贵之父”,“亚伯拉罕”意为“多国之父”。“撒莱”意为“我的公主”,“撒拉”意为“公主”,去掉了限定词素后,成为“多国之母”。“米娅”有两种来源,其一为“Miriam”,是“神秘”之意,其二为“玛丽”的另一称呼。而“玛丽”让笃信基督教的人一下子就想起了耶稣的母亲—圣母玛利亚。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文化语言中,只要有足够权威的统计数据,我们完全可以找出最常见的、最受人欢迎的名字。汉语名字则不然,两个字的排列组合可以产生无数个名字出来,我们只能估计出常用字出来。中西方文化在“姓名”上产生了一定的差别:中国人的姓是有限的(常见的姓在300个以内),名字是无限的,你可以任意排列组合,得出你所要的,体现个性特征的名字来。西方文化中的名字是有限的,是没有个性的,而姓有很多很多。自古以来,有绝对权威的中国人对自己的名字以及父辈的名字享有专属权,不允许至少同时代的人取相同的名字;西方除了耶稣基督和真主安拉以外,任何人(尤其是世俗的人)对自己的名字没有专属权。不仅如此,一旦某个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名字就会引起强烈的跟风潮,如果他在世时能看到这一点,他不但不忌讳,反而感到无比的荣幸和自豪。

同类推荐
  • 谎言与真相∶人类文明惊天骗局与悬疑全破译

    谎言与真相∶人类文明惊天骗局与悬疑全破译

    追述过去一两百年来的各种骗局,从军事、政治、科学、文学到灵异,无奇不有。骗局的英文为hoax,来自过去魔术师的咒文hocus pocus。有的骗局是犯罪行为,有的只是玩笑,有的可能是二者的混合体。
  • 《高兴》大评

    《高兴》大评

    这本书收有关长篇小说《高兴》的评论、重要报道等40余篇文章。
  •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本书收录了作者2008—2011年的文化研究成果,分为上海文化、文化形象、传媒文化、文化教育、世博文化五辑,呈现了新媒体时代文化和文化批评的现状。该论集的文章获得极好的社会反响:《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定位问题研究》一文获得第七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一文发表后为《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整版刊载于《文汇报》学人演讲栏目。
  •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

    《龙文鞭影》形象地反映了该书“逸而功倍”的效果。该书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 《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广泛收集故事。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轶闻趣事。全书共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该书全文都用四言,成一短句,上下对偶,各讲一个典故。 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是一本重要的蒙学读物。
  •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文化之美)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文化之美)

    我国的当铺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千年以前的汉代,典当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了,到了宋代,由唐代的专营与兼营并立,逐渐向专营发展,正式成为了一种行业。这是中国典当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大变化,虽然它们曾经备受争议,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它们以超前的经济意识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最终促进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
热门推荐
  • 宦官与太监

    宦官与太监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宦官与太监》对宦官和太监这一人们不易区分的 概念进行讲解,《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宦官与太监》从历代统治者身边的好坏宦官与太监谈起, 把推动王朝繁荣兴盛、对统治者尽心竭力的宦官和太监进行了赞扬与肯定, 也把其中的为患朝政、祸国殃民之流加以抨击和批判,并且深刻指出了这一 中国特有的人物群体是受封建王朝统治者的支配,受当时社会环境和历史的 制约,更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星空下的眷恋

    星空下的眷恋

    我说这些只是想说这样的人为什么还会一直呆着我们班,而没有掉下去呢,原因就是原来他是有后台的人,怪不得这么的有恃无恐呢,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
  • 傲娇殿下蛇蝎妃

    傲娇殿下蛇蝎妃

    新婚之夜,芙蓉帐内缠绵缱绻,快天明,他声音柔柔如媚如丝道“娘子这般热情,为夫怕是吃不消……”她点了点头松开了掐住他柔软的手……一场宫变,母妃被逼自尽,哥哥被软禁至死!她有生之年,定要将那些人剜心拆骨饮起血弑起肉,报那丧母失兄之痛!皇后又怎样?整不死你!太子又怎样?照样废你!皇帝爹爹套近乎?一个字滚!代替皇妹嫁了个克妻克母克亲爹的病弱残的丈夫又怎样?本宫命里缺克!敢动他试试!当她再次归来,手携之人美若妖姬,清美绝伦,如此神仙眷侣羡煞旁人皇妹心有不甘,衣衫半褪欲以美色诱之,某男见如此佳人,秀眉微挑,妖气四溢的眸子微眯,唇角微勾,声音酥骨撩人“果真是美人,做成人皮灯笼怕是更美
  • 吻醒我的怪胎王子

    吻醒我的怪胎王子

    一场迷糊恩怨爱恋,一场兄妹之间恋情的完美邂诟,一场情敌之间的友谊,一场年少的约定,一场烂漫的跨国际豪华舞会,一场深厚的友谊交情,一场沉睡4年的待续爱恋,一场延续到最后的完美爱情。
  •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与新闻传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政府“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运用传媒提高政府部门执政形象、引导舆论的“新闻执政”理念不仅是西方现代政府的共识,同时也是我国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本书介绍了境外主流媒体、驻华新闻机构及其涉华报道的主要特点,在分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的各种策略。适读对象:各级政府对外宣传管理人员,国际关系、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广大师生。
  • 宠妃难为

    宠妃难为

    十七岁,仟夕瑶进宫两年,无宠,想的不过是怎么逃离这后宫,结果那许多嫔肚子里没有消息,她却一下子蹦出个皇长子来。二十一岁,仟夕瑶进宫六年,依然无宠,想的不过是怎么让自己和儿子深藏功与名,以后儿子封王自己当个太妃就自由了,结果有天,三岁的儿子竟然一目十行的把千字经给背完了。仟夕瑶忽然觉得头疼了。这特么是逼着老娘在后宫杀出一条血路,踏上后位节奏嘛。皇帝却对迁夕瑶勾了勾手指,别挣扎了,坑都给你挖好了,快掉下来吧。
  • 生花

    生花

    三百年匆匆而过,人间是否还是原来的人间?天下无仙否?天下无仙否?神医下山,恩泽一方,在偏远小城,偶遇主人公,于是有了后面的故事,有了讲故事的人……
  • 梅花道人遗墨

    梅花道人遗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白无常

    都市白无常

    奈何桥的保质期到了。投胎的鬼魂都在过桥时掉进了忘川河。男人和女人再怎么努力也生不出孩子。这时都市白无常李黄粱出现了。奈何桥修复行动正式展开!美女别怕,安心过桥,不行的话,我可以背你过河!
  • 和楼上美女谈恋爱

    和楼上美女谈恋爱

    即将告别青春的他,劝慰了失恋的发小后,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或许是老天垂怜,一个性感美丽的女人出现在眼前,更叫人惊喜的是,这个女人就住在他的楼上!似乎结束单身的机会来了。不是英雄的他偏偏救美——又遇到了那个知性的女人。而此时他不但面对两个强有力的竞争者,也面临着另外女人的诱惑。他决定为最后的青春写下爱情誓言:爱无悔。山里的一封信搅扰了两个人刚刚开始的甜蜜,她走了,到山里去兑现许给孩子们的承诺,剩下他一个人等着心爱的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