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88400000004

第4章 被遗忘的啤酒历史(3)

因此可以看出,在某些时候,这两者是同一个对象,例如购买啤酒供自己消费的时候;但是许多时候,购物者不是消费者,一个非常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婴幼儿产品领域,父母通常是购物者,而他们的孩子就是消费者,在啤酒行业,这种情况也比较常见。如果购买啤酒的目的不是供自己消费,那就是购物者而不是消费者;反过来说,如果消费的啤酒不是自己购买的,就只是消费者而不是购物者。

因此,销售渠道的分类是根据购物者进行分类的,因为他们是购买的决策者。

在酒类行业,我们还根据购物者和消费者的消费时机及场所的不同,将渠道分为两大类:堂饮(即饮)渠道和非堂饮(非即饮)渠道。

堂饮渠道就是购物者购买后立即饮用的场所,如酒吧、餐馆等地方,在这里,购物者与消费者的重合度比较高。但是也不是说这里的购物者就一定是消费者,如在餐馆请朋友吃饭点酒,朋友是消费者,而请客的人则是购物者。

非堂饮渠道:跟堂饮渠道相反,这里的购物者购买产品后不是立即饮用,而是带回家或者在其他场所进行消费,这里的购物者与消费者的重合度相对较低。

渠道的分类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一个行业或者一个公司的管理基础。

合理的渠道分类有利于了解不同购物者的购买行为,从而在产品品类供应、定价、陈列、促销和人员配备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配置和管理。

从销量分布的角度来分析,通过行业中典型的代表性啤酒厂家的统计,我们发现其中堂饮与非堂饮的比例几乎各占一半,而堂饮渠道中的中小型餐饮店的啤酒销量又几乎占到该渠道的一半;在非堂饮渠道,不起眼的杂货店渠道,其销量甚至占到该类型渠道销量的60%,并占到总体渠道的30%左右,而看起来很高大上的现代渠道(大卖场、超市、便利店和大型购物网站)反而成为啤酒消费的鸡肋型渠道,该类型渠道的总体啤酒销量只占3%~8%,当然随着网上购物的兴起,该渠道的销量在快速上升,也成为啤酒厂家竞相争夺的领域。

第五节 大浪淘沙:中国啤酒行业的发展历史

根据前面了解到的中国啤酒历史,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将中国的啤酒行业的发展进行梳理:

第一阶段 原始阶段(从远古到1900年)

跟中国的本土酒类产品相比,啤酒几乎没有任何位置,中国人几乎不习惯消费啤酒,没有真正的啤酒生产厂家或者产业,可能在某些特定的地方有些小作坊生产“类似啤酒”的粮食酒类产品。

第二阶段 近代启蒙阶段(1900年到1958年)

1900年俄国人在中国建立最早的位于哈尔滨的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此后五年时间里,俄国、德国、捷克分别在哈尔滨建立另外三家啤酒厂。

1903年英国和德国商人在青岛开办英德酿酒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为2000吨,这就是现在青岛啤酒厂的前身。1904年在哈尔滨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啤酒厂——东北三省啤酒厂。1914年哈尔滨又建起了五洲啤酒汽水厂,同年北京建立了双合盛啤酒厂,1935年广州出现了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的前身)。

这一阶段基本是以外国人建立啤酒厂为主,中国本地啤酒厂很少,总体有规模的厂家不会超过10家,行业的年总体生产规模也在20000吨以下,消费啤酒的人基本上是以来华工作或者生活的西方人为主,当然也包括部分与西方人有密切关系的中国人。

第三阶段 现代发展初级阶段(1958年到1979年)

新中国的成立后,1958年,天津、杭州、武汉、重庆、西安、兰州、昆明等大城市投资新建了一批规模年均产量2000吨左右的啤酒厂,成为中国啤酒业发展的一批骨干企业。到1979年,全国啤酒厂总数达到90多家,啤酒产量达37.3万吨,比建国前增长了50多倍。

许多日后的大型本土啤酒企业基本诞生于这个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我国处于严格的计划经济时代,加上农业物资的短缺及工业基础的落后,啤酒行业的总体规模还是不大,消费者开始尝试消费啤酒,但是跟许多粮食产品一样购买啤酒需要凭借粮油供应券,并且供应量也十分有限,基本不存在市场行为。

第四阶段 现代高速增长阶段(1979年到1992年)

1979年到1989年,中国的啤酒工业每年以30%以上的高速度持续增长。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遍及神州大地。到1988年中国啤酒厂家发展到800家以上,可以说几乎在每个省的地级市都有一家甚至几家年生产能力达到或接近1万吨的啤酒厂。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的啤酒行业在此阶段实现了真正的市场化,消费者对啤酒的接受程度开始猛增,啤酒厂家的生产技术和规模也有了较大的提升,行业总体生产规模接近1000万吨,但是总体还是以各地本土化的小型企业为主,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也开始有较大的分化,这为后面的行业整合埋下了种子。

第五阶段 当代整合初期阶段(1992年到2002年)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外资企业开始大规模进入,啤酒行业也一样。在这个阶段,以贝克、百威、蓝带、嘉士伯、生力、狮王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外啤酒公司和品牌大举进军中国本土市场,纷纷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或外商独资企业。

与此同时,国内啤酒行业的先知们也开始了“圈地运动”和兼并与收购的步伐,以青岛啤酒、华润雪花、燕京啤酒为代表的本土啤酒集团开始了以品牌带动资本的行业扩展行为。

许多生产规模在10万到20万吨的地方啤酒企业,几乎在一夜之间,被国外的啤酒投资集团或者本土的几大巨头实施了兼并与重组,并且其代价也不是很大。这时行业仍旧保持每年超过10%的增长速度,行业规模迅速超过2000万吨;随着外企的进入和国内啤酒大品牌的竞争加剧,中国的消费者开始有了更多的选择,啤酒行业开始进入品牌竞争阶段。

第六阶段 当代整合中期阶段(2002年到2014年)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啤酒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兼并与重组,其中包括世界上第五大啤酒集团Interbrew(英特布鲁)和世界第七大啤酒公司AmBev(美洲饮料)于2004年进行战略合并,组建了世界第一大的啤酒集团InBev(英博)。

在国内,以华润雪花啤酒集团、青岛啤酒集团及燕京啤酒集团为首的三大啤酒企业继续保持以自有品牌为依托的新厂建设与兼并收购同时进行的策略,企业发展迅速。

同时国外啤酒集团也加入了中国啤酒市场的争夺战,主要以刚刚成立的世界第一大的啤酒集团InBev(英博啤酒集团)和世界第二大啤酒集团SAB Miller(南非酿造-美乐啤酒集团)及通过收购英国纽卡斯尔(Newcastle)后规模近一步增强的丹麦嘉士伯啤酒集团(Carlsberg)为主的外企啤酒集团为代表,开始采用国际资本介入的方式,对中国本土超过10万吨以上的规模啤酒企业进行兼并与重组,许多超过30万吨规模的大中型国内啤酒企业开始进入国际啤酒集团的大家庭。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英博啤酒集团于2006年投入58.68亿元全资收购位于福建的雪津啤酒,之后又于2008年在全球砸下520亿美金全资收购百威啤酒;自然而然,百威的中国业务也被其全部拿下,尽管百威啤酒的投资公司安海斯-布希(Anheuser Busch)收购了位于黑龙江的哈尔滨啤酒。

世界第二大啤酒集团SAB Miller(南非酿造-美乐啤酒集团)拥有中国第一大啤酒集团华润雪花49%的股份。

嘉士伯也收购了重庆啤酒集团,加上之前其收购的位于中国西部的拉萨啤酒、大理啤酒和黄河啤酒及新疆的乌苏啤酒等西部主要品牌,嘉士伯已经另辟蹊径,抢在所有人之前,坐上了中国西部啤酒王的位置。

在这个阶段,啤酒行业的竞争更加白热化,品牌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出现了规模超500万吨的企业集团5家,超1000万吨规模的企业1家,华润雪花啤酒的单品牌产销量也于近年首次突破千万吨规模,成为世界上销量最大的单个品牌。

但是即便如此,啤酒巨头们的战争并没有结束的迹象,啤酒行业在全球范围和中国范围内仍然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激烈角逐,同时随着理想的兼并与收购对象的减少,收购的成本已经大幅度地提升,因此,依托自有品牌的新厂建设成为啤酒企业发展的重要策略与手段。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整个啤酒行业的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的啤酒市场规模在5000万吨左右,但是中国啤酒行业的总体生产能力,无论是酿造能力还是包装能力,都远远超过了1亿万吨),许多大型啤酒公司还在中国的各个地方大兴土木、拼命圈地建厂,个中缘由莫过于此。

因此,一个从事啤酒行业30多年的老员工深有感触地说:“前10年我是躺着卖啤酒、中间10年我是坐着卖啤酒,最近10年,我不得不跑着卖啤酒,还卖不好啊!”

同类推荐
  •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地方官员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争取国家政策扶持,首先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只有把国家政策弄懂弄透了,把国家政策支持的投资方向和重点搞明白了,才能紧紧抓住一系列稍纵即逝的机遇,打开争取项目工作的好局面。企业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做到合法经营就必须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创造条件享受各级政府乃至国家的各项鼓励和优惠;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与调整往往体现了特定时期的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特点,因此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制定适当的企业发展战略。投资界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无论是金融投资、实业投资还是风险投资,读懂国家的政策环境都是成功的前提之一。
  • 复活的日本财阀

    复活的日本财阀

    是什么让日本这个“落后生”摇身一变,成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优等生”?如今,中国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总量上超过了日本。可一旦品“质”不论“量”,用国民生产总值(GNP)和人均GDP来衡量,中国却仍远落后于日本。“日本在2010年的人均GDP为4.2431万美元,中国是4412美元。中国的人均收入落后日本10倍,还停留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水准。”面对中国GDP总量超越日本的事实,《日本经济新闻》这句底气十足的评论,值得我们深思。平心而论,日本的强大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这个事实,直到今天,依然有效。
  • 冰与火的洗礼

    冰与火的洗礼

    本书的写作是基于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多次对民营企业所进行的调研和访谈,同民营企业家进行的亲身接触,以及多次会议和论坛。融汇了民营院两年多来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并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以期从更深的层次、更全面的方位,展现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

    我国的当铺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千年以前的汉代,典当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了,到了宋代,由唐代的专营与兼营并立,逐渐向专营发展,正式成为了一种行业。这是中国典当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大变化,虽然它们曾经备受争议,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它们以超前的经济意识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最终促进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
  • 你的钱呢:点击经济学关键词

    你的钱呢:点击经济学关键词

    本书从经济学中的“数字”入手,比如GDP、基尼系数等等,话题从这些关系国计民生、贴近百姓生活的数字开始,介绍这数字、指数、常数的渊源等的作用,我国目前所处的水平以及和老百姓的关系。
热门推荐
  • 农家小神碗

    农家小神碗

    穿越到农家,家贫又地少。年幼的弟弟、鬼马的爷爷以及这极品的亲戚,啧啧!周晓白表示压力很大。幸好地里刨出小神碗,保鲜、催熟……还能变异!要不要这么给力啊!至于男人嘛,青梅竹马的憨厚小哥、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腹黑霸道的斗气冤家、还有冷面热心的闷骚少年,甭逼俺,俺还小,介个,等俺发家了再说啦。~~~~~~~~~~~~~~~~~~~~~~~~~~~~~~~~~谢谢我叫李脸脸和卿萌童鞋的封面,亲一口。qq群:129526394,敲门砖书中任一角色名。
  • 唐小棠今年21

    唐小棠今年21

    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姑娘,她叫唐小棠,今年21岁。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她的青春充满着对爱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着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一心只想平平淡淡地生活,但家里的纷争让她感到疲惫。她深知幸运的人并经少数,是继续做着那不会实现的梦,还是向生活妥协。
  • 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

    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帝魂弑天

    帝魂弑天

    兄弟的背叛使他心死,朋友的死亡死使他的心坠入了无边深狱,师傅的死更是令他变得冷酷无情。........爱情使他的脸上出现了微笑,但死亡却成就了他无情之道。一句“有情道中死,无情道则生。”使他杀爱人,逐友人。..........“孤独,原来是这种滋味,如今我知道了,懂得了,却也后悔了。”
  • 灵异聊天群

    灵异聊天群

    热爱灵异事件的我,因梦中一串奇怪的数字加入了一个灵异爱好者的聊天群,谁曾想我的命运也就此改变………我变得非人非灵,属于我的成长才刚刚开始……一个个故事,隐藏着不平凡的东西,跌跌撞撞,最后会迎来一个怎样的结局?如有兴趣,可加qq群522248821骗广告者勿加!!
  • 一路童行:想带你去看看这世界

    一路童行:想带你去看看这世界

    这是一位职场遭遇挫折的父亲,送给妻子、女儿和自己的礼物——这一趟,意外的美洲之旅。三个月的旅途中,他们一路星光明月,一路高山坦途,走过巨杉、优胜美地、火山、黄石、红土世界,畅游洛杉矶与拉斯维加斯,并以此作为女儿阿朵三岁生日的礼物;然后,他们以更大的勇气,开始了在墨西哥的探索之旅,寻找失落文明,拥抱雨林,握手危地马拉……对于他们,这不仅仅只是一趟旅程。阿朵说:“明天,我们要去哪儿?”
  • 色若

    色若

    这些年总有些事情是你是不愿再提,有些人你不想再见了,有个人曾经对不起你,也许你想过要杀了他。但是你不敢,或者你觉得不值,又或者你不舍。其实,杀人……很容易的。
  • 国清大庾韬禅师语录

    国清大庾韬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平经合校

    太平经合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生哲理枕边书4

    人生哲理枕边书4

    书中充满了智慧、温暖人心和震撼心灵的故事和哲理。能够激发我们的灵感,涤荡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经验,升华我们的人生。 谨以本书献给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愿意通过学习和自己的努力迅速改善人生境遇的人。 要想让人生充实一点,让生活质量高一点,让职场生活丰富一点,为人处世潇洒一点,就要时刻把本书放在枕边,不断从中吸取经验、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