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87000000002

第2章 特写(2)

第二步,制定转型主题。通过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设定,结合自身实际,将目标细化为具体的战略主题并提出相应的举措。

第三步,搭建管控模式。通过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的管控模式,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和建立实现远景和目标、执行企业战略所需要的管控模式、组织架构及管理流程。

第四步,设计转型机制。通过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的转型经验,结合自身实际,设计科学的转型机制。

第五步,拟定工作计划。通过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在执行和操作方面的具体实践, 为转型设定周密、具体的行动计划。

企业的转型和提升,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否定过去单单以发展为主题的发展模式,否定仅仅靠投资与设备提升提高自身业绩的运营方式,转而向内看,看组织内部的管理、效率以及创新。这就为中国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课题。

中国企业应该对标世界,找到差距、找到可以提升的空间。同时应该在缩短差距、提升自我的过程中,有毅力、有能力、有动力,从上到下持续推动,坚持专业化、国际化管理与运营,并不断总结和分享成效。

徐浩洵博士和王炬是麦肯锡上海分公司全球资深董事;

孙俊信和王平是麦肯锡上海分公司全球董事。

通过运营转型和管理提升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徐浩洵王炬孙俊信王平

中国企业必须改变原来的运营模式,通过运营转型和技术升级先行,从粗放增长转向精细化管理下的增长。

过去两年,中国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经历着剧烈的动荡和变化。金融危机尚未平息,欧债危机又来袭,使得“中国制造”的海外市场大量萎缩;雪上加霜的是,中国企业积累多年的另一显著竞争优势,即低生产成本,由于工资和原材料的快速上升亦不复存在。我们认为,无论是缓解当下的生存压力,还是创建新的竞争优势,又或是实现未来的跨越式发展,中国企业必须改变原来的运营模式,通过“运营转型”和技术升级先行,从粗放增长转向精细化管理下的增长,才能在整体上、根本上、长远上解决这一系列挑战。

仅三成中国企业转型成功

事实上,过去30年中,中国企业引入了大量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以帮助提升运营。如丰田的精益运营、摩托罗拉和通用电气的六西格玛和全面质量管理等工具和方法,已经在很大范围内被中国企业所采纳。不少中国企业边吸收边创新,发展出了自己的模式,例如邯钢的“倒逼成本”、宝钢的“大班组”管理等方法,都受到了广泛的称道。

但是我们也看到,持续运营提升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程,只有三成的中国企业能够取得真正成功。一项涉及2261家企业的调研表明,在采用新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的变革道路上,只有大约三成的企业能够真正维持运营改善的结果,并进一步实现持续提升,其余70%的企业仅能勉强维持短期改善成效,部分企业甚至由于对新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消化不良”,导致运营体系混乱,业绩倒退。

深入挖掘造成变革失败、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原因,39%是由于员工的抵制,另有33%是管理者本身的行为和转型的目标相互抵触,仅有28%是因为资源投入不足或其他障碍。可以说,对于管理层和员工的理念和行为的变革,即企业文化的变革,在根本上决定了运营转型的成功与否。

在与众多中国企业家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很多企业进行运营提升的经验和教训,针对中国企业引入新的管理工具和方法过程中的“水土不服”也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中国企业,尤其是国企在目标设定、工具选择、管理投入和持续改善等方面面临四重误区。具体说来,目标设定的“高标准、低收获”,就是企业目标设定瞄准世界一流,但执行过程中层层打折,且缺乏运营目标与企业战略的协调;“见招拆招,不成体系”,就是企业不停地推广新工具和新方法,但缺乏系统性的整合和整体设计;“基础管理基层管”,即管理层尤其是高层参与少;“搞运动,一阵风”,就是缺乏系统的“变革管理”方法,缺乏有效的手段巩固和放大改善效果等。

从运营改善到运营转型

麦肯锡总结了近5年来全球上千个运营提升项目的经验,结合了过去20多年立足中国、服务中国所获得的对于中国本土企业的深刻认知,并吸收和整合了大量的基础管理的先进工具和方法,推出“运营转型”这一系统改善方法,将精益理念渗入管理环节,强调“运营系统”、“管理架构”及“理念和能力”三位一体的转变和提升,关注“业绩”和“健康”,成为帮助企业提升运营的核心工具。我们相信,此“运营转型”方法显著优于以往的“运营改善”。

系统性、高起点的目标设定——确保运营提升“服务全局”,即运营提升与企业整体战略高度吻合,围绕影响企业经营的最关键的指标开展工作;强调“高起点”,在对标世界一流和技术极限的基础上,设立明确、具体的改善目标。

系统性的工具选择和整合——强调工具的“整体选择”,即融会贯通多种运营提升工具,并根据自身特定情况,选取适用的工具组合;注重“授之以渔”,即重点培养企业管理者选择和使用工具组合的能力,而非工具应用本身。

上下齐动、横向贯通的广泛参与——“上下齐动”是指“运营转型”服务于企业的“战略转型”,是由最高层发起的“一把手工程”,各级领导干部在其中有明确的任务和责任;同时,运营转型的范围也超越生产企业,要求总部职能部门的密切参与;“横向贯通”是指打破垂直条线的隔离,组建跨部门、跨单位的团队进行全面诊断并推动变革。

持续改善的体制和机制——重视“能力培养”,采用“训练培训师”的模式,以滚雪球的方式开展对于管理层和基层能力的针对性培训;除了技术和管理能力外,尤其注重通过“领导力模型”构建核心管理团队的变革领导力;强调“系统构建”,即系统地归纳、整理和优化散布在企业内部的优秀做法,形成可复制、有生命力的生产和运营系统,塑造关注业绩和持续改善的企业文化;狠抓“团队建设”,即将团队建设及其能力的培养视为变革的核心任务,为变革骨干量身定做专门的培养计划,形成企业持续改善的核心推动力量。

我们实施的案例也表明,这一系统工具包和方法论在中国企业,尤其是国企中能够发挥独特作用,帮助企业在获得“业绩实效”的同时,提升“健康度”的长效因素,即理念、能力、团队和机制。

“运营转型”的推进关键

麦肯锡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运营转型”项目,帮助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的众多企业获得了显著的成效。更重要的是,通过“管理架构”和“理念和能力”的持续投入,这些企业获得了在更长时间段内的持续收益,真正把运营转型内化为自身的运营优势。很多行业运营的领先企业,身后都有“运营转型”的身影。

从我们实施的实际案例看,在典型的中国国企环境中,“运营转型”也能收到极大的成效。下面就与大家深入分享“运营转型”的推进关键。

(1)自上而下对标世界一流寻找差距,自下而上发动基层参与设立目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我们的经验,自下而上设立的目标值并不一定低于原先自上而下设定的目标值,但由于其得到了基层的认可和承诺,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将大大提升。

(2)管理层,尤其是高管层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必须深入基层,践行三个“亲自”。即“亲自抓转型”、“亲自讲转型”和“亲自带转型”。这样做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企业中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运营业绩是高层持续关注的重点,贴近基层、贴近业绩产出点是管理层应有的状态。

(3)重点突破,建立“模范工厂”,快速复制最佳做法,进而带动所有区域的整体提升。

(4)借助成熟的工具,带动企业文化转型。企业领导人必须牢牢地把握好理念变革的五个阶段,即统一目标、认识差距、明确路径、采取行动和持续前进。在每一个阶段中,都必须同时对“业绩”和“健康”进行持续关注。

(5)重视长期的系统建设。转型后续的效果究竟能否维持,并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是很多企业头疼的问题。为此,一要构建整体运营系统,二要建设持续改善的机制和体制。

我们希望中国企业家们清醒地认识到,运营转型、管理提升绝不会一蹴而就。依据企业复杂程度,先期导入阶段的跨度往往在6个月到两年不等,而实施和持续改善的过程更是一场持久战,其跨度甚至可能长达10年之久。

运营转型与其他所有变革一样,每一家企业应对的挑战皆有不同。但都需要同时关注业绩与健康,才能奠定基业长青的坚实基础,向世界一流企业的征程迈进。在此,我们愿意分享在全球各地积累的变革管理经验,协助中国企业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徐浩洵博士和王炬是麦肯锡上海分公司的全球资深董事;

孙俊信和王平是麦肯锡上海分公司的全球董事。

同类推荐
  • 7-11教你开便利店

    7-11教你开便利店

    “总有一间在你身边”。除非不食人间烟火,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人,不可避免地会与便利店打交道。从针头线脑,到柴米油盐,给生活以便利,就是便利店存在的意义。世界上的小便利店不计其数,而做成国际知名品牌的也不乏其人。7-11(7-Eleven)就是世界上做得最为成功的便利店之一,《7-11教你开便利店》借鉴了7-11的成功经验,从开店筹备、管理营销等方面为读者展示出便利店成功的经营之道,是便利店经营者走向成功的有益借鉴。
  • 体制转型推动实际人力资本形成

    体制转型推动实际人力资本形成

    本书内容包括:实践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关键作用、制度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作用、制度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作用的计量检验等。
  • 打通脉络,创新才能活!

    打通脉络,创新才能活!

    本书作者以“企业中的人类学家”自诩,带领团队进行田野观察,深入探研各类组织在进行或导入创新时,为何会成功或失败。他将读者带到创新事件发生的现场,抽丝剥茧,让读者学会脉络思考,寻找到不让创新成为遗憾的解答。
  • 管理要懂心理学

    管理要懂心理学

    合格的管理者会依据每个员工的特点来激发出他的内心需求,让一个自由散漫、暮气沉沉的员工变得自信自强、积极高效、敢于负责、视平庸为耻辱。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单位还是那个单位,团队还是那个团队,只不过因为其领导者的更换,随之带来的管理方式的改变,会让我们看见不同的结果——变得更好或者更坏!因此可以确定:一个团队或单位的命运更多地取决于他们的领导者。
  • 销售的45个黄金技能

    销售的45个黄金技能

    如何从普通的销售人员成长为顶尖销售高手,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从业人士,这是萦绕在所有渴望成功的销售人员心中的问题。本书从销售工作的实际出发,在多年企业实践经验和培训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销售人员自我提升的45个必备技能。这些技能适合各行各业从事销售工作的人士学习和借鉴,是所有销售人员打开销售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本书在讲述每一个销售技能时,开发了一套由五大板块组成的学习体系,以保证读者科学有序地进行自修与学习。
热门推荐
  • 成为现实的神话传说

    成为现实的神话传说

    神话降临现实,地球变成了广袤无垠的洪荒。学校里学的是修仙,外出是飞剑,姐姐变成了强大的武者,还多了一个青梅竹马。有谁能够告诉我,这一切到底是怎么了··········——源自穿越之后张凌的心声
  • 伊本良人怎可放过

    伊本良人怎可放过

    两个人的专业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却走到了一起,偶尔逗逗比,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女主:吃货是本质,腹黑是假象。男主:温柔是外表,腹黑是实质。水情要在这声明一下,那篇秦殇没有弃,只是想更好的呈现给大家,毕竟历史型的和架空不同,最后呈现给大家的名字会变。水清想把这本写完后,再写一篇穿越的小说后就正式的写秦始皇了。
  • 快乐者生存

    快乐者生存

    本书的深刻用意即唤醒你那沉睡的幽默及灿烂的笑脸,与你共同度过那段“艰难”的时期,搭上幸福的快车,共创美好的明天。
  • 乱天斗帝

    乱天斗帝

    他本是掌控大道本源的战帝,却因一场浩劫寂灭轮回。后世名为宇然的他,与生俱来识海中就存在着一段难以忘却的经文,这段经文让他渐渐从懵懂中走出,从稚嫩中蜕变。
  • 诱夫成瘾:陆少的无价妻

    诱夫成瘾:陆少的无价妻

    一夜缠绵,她将他设计,让他成了自己的老公,在与他的婚姻里,她秘密点燃了一把复仇之焰,日日与他欢爱,然而,她却恨不得挖他的心,啃他的骨,剥他的皮……火热在明,憎恨在暗……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他救她于水火,在她险些丧命时,他撕心裂肺地痛哭不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使徒的力量

    使徒的力量

    我迅速收回光剑,缓步走向海德。他躺在血泊中一动不动,腰间挂着一块泰拉石。很好。决斗之前,我本来对能不能战胜对手还有点拿不准,毕竟,从未有人完成过第三次觉醒。我已经完成了一半。阳光普照大地,微风略有寒意……我可没时间写诗,有更重要的事等着我去做,因为昨天的那番谈话。
  • 源来凯玺欢我

    源来凯玺欢我

    "想死吗?那就离我远点!”黑道?杀手?社会?集团?大哥大们,通通让到。看小女子如何守住爱情。开朗女生却有不为人之的难过,无人地,她就像死了一般的宁静。
  •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乃郑振铎先生在抗战烽火劫难中搜求古书之记录,其间种种为之欢喜为之愁之行状,为灾难中的祖国保存文化薪火之情思,无不怦然动人。这是一幅真正的爱书人的绝美的自画像。
  • 方山先生文录

    方山先生文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罗至尊

    修罗至尊

    不成神,不为魔,只为自己活!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恢弘大世,人人如龙,如天之骄子,自出生时便能修行武力,让天地颤抖,鬼神惊伏!有少年楚天携宗门无上传承异界重生,看他如何在这个辉煌的时代,斗天骄,成为无上强者,重扬前世蜀山的威名。‘这一世,为自己活,以手中长剑护我所珍视的人,杀我一切得罪我的人。’有少年抬头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