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08800000023

第23章 黑土风情(7)

一位叫董树檀的老人,为我们介绍了这些烈士的事迹:二九一农场是1954年从山东广饶地区移垦北大荒的农建二师二九一团创建的。二九一团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它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九十七师二九一团。在解放战争时期,全团指战员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转战山东各地,参加过孟良崮、张店、济南等战役,为祖国的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部队刚来到北大荒,团部驻扎在密山县的知一镇,为了建场筹集木材。二九一团以一营机炮连(即我父亲所在连)为主,组成一支三百多人的运木大队。战士们来到虎林县境内的二道山头,用树干、树枝、羊草搭起了简易工棚,在山坡下的小清河打捞早年日本鬼子扔下的困山材。另一队战士则赶着马车,将打捞上来的原木运回驻地加工。一天一宿运一趟,全程60公里,每天早四点钟摸黑出车,冒着严寒,赶到大岗。吃饭喂马后又继续行进,赶到二道山头,太阳早已下山了,装上木材又重新返回。战士们身上虽然穿着棉袄、皮大氅,但因长途赶车,早被刺骨寒风打透了,好多战士的脸、鼻子、耳朵都冻烂了。这一冬,他们打捞出两千五百多立方米木材。

快过新年了,运木大队的干部战士,接到了团党委口头传来的慰问,同志们都特别兴奋,因为他们要在北大荒欢度第一个新年。1954年12月28日,二道山头到处洋溢着歌声、笑声。这天,任务完成得也格外轻松,太阳就要落山的时候,几十辆爬犁就全部装满了木头。在收工的路上,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过年了——”远山深处传来了回声:“过年了——过年了——”人们觉得好玩,大家便一起呼喊,回声把大家逗得笑个不停。炊事员陈洪常,晚上把大子饭煮得特别烂,并把仅有的一条带鱼也洗了,炖了一锅汤,一百多人喝着刚能嗅出一点腥味的鱼汤,美美地吃了顿晚饭。

然而,不幸的事件发生了。晚上8点钟,一座工棚失火了。当时,劳累已极的战士们已进入梦乡,惟独战士陈福昌坐在火炉旁烤着鞋里的乌拉草,他太困乏了,但为了第二天野外作业,他不得不把湿漉漉的乌拉草烤干。一不小心,炉火将草烤着,火苗腾空而起,一下子蹿到低矮的棚顶。紧接着烧着了在棚内用树枝、树条搭成的床铺。霎时,整个工棚和另一个相邻的工棚变成了火海,火势十分凶猛,又无救火工具和水源,两间工棚都被浓烟和烈焰所笼罩。在梦中被浓烟呛醒的战士,奋力扑打着烈火,他们想把活的希望留给别人。机炮班班长、24岁的共产党员张继通,是位来自山东省高青县的小伙子。他当时已经从烈火中冲了出来,这时他猛然想起工棚里还有不少枪支,如不抢出来,烧响的子弹会威胁他人的安全。他大喊着又冲进了工棚。当人们在失火现场找到他的遗体时,他的怀里还紧紧地抱着五支钢枪。张继通本来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领导多次劝他下山休息,但他仍坚持留在山上,顽强地工作着。

机炮连副班长赵洪福,从火里钻出来后,在雪地里寻找不到救火工具,只听他大喊一声:“拿脸盆——救火!”又重新冲进火海,外面的战士呼唤着他的名字:“小赵,赵洪福……”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一双双焦灼的眼睛再也没有看到他的身影。

当熟睡的董树檀被烈火烤醒后,他来不及穿衣服,使劲拍打着身边还在酣睡的战友:“快起来,着火了!”当他准备跳出一米多高的门口时,忽然感到脚下被绊了一下,他顾不上火烤的疼痛,抱起倒在地上的战友,钻出了熊熊大火……

想到工棚内被火吞噬的战友,外面的战士眼睛都红了。此时,连长韩瑞华头脑异常冷静,多进去一个战士,就等于多失去一个同志,他大声地喊着:“谁也不准进去,这是命令!”

在这场大火中,既无水源,又没有防火工具,虽然两个工棚里的72名战士中大部分人脱险,可还有赵太和等23名战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陈守仁和马克明牺牲前一天还在密山县驻扎地,当听说团党委准备调骨干人员支援二道山的消息后,主动找领导报名。结果当天晚上到二道山后就在这场烈火中殉难。

在家排行最小的董兴池,那年才24岁。他父亲50岁得子,特别疼爱他,他也很孝顺,经常给老人写信。白天他还抽空儿写了一封不让老人挂念的信,没想到老人接到这封字少情深的信竟是儿子的绝笔。

其实每位战士都是一部永远也写不完的书,因为他们是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写的;每个人都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英雄赞歌,因为普通之中蕴涵着伟大。

1955年1月3日,农建二师党委和虎林县政府召开了五百多人参加的追悼大会。黑龙江省军区批准殉难的同志为烈士。据老人讲,当时的会场一片哭声。会后,将二十三烈士安葬在虎林城北“开国纪念林”烈士陵园。

1995年9月,二九一农场在建场30周年时,战友们流着泪,排着队,将烈士的骨灰和墓碑从虎林迁回农场,建立了烈士陵园,举行了隆重的“二十三烈士纪念碑落成典礼”。纪念碑坐落在场部福山林木掩映的鲜花丛中,正面是八个雄健、隽永的大字:“二十三烈士纪念碑”。

当年那位不慎引着火的陈福昌,后来和我父亲他们一起来到了九三农垦局,并且和我父亲在一起工作。我参加工作以后,大约是1975年左右,在九三分局粮油加工厂里,我又遇见了他。当时我在榨油车间上黄豆,他在后勤铁匠炉。我每天干完活就上他那去玩,当他听说我是谁家的后代,对我可亲了。他长得很魁梧,脾气很大,可谁家求他做个什么炉钩子、煤铲子,他都答应。后来,他也跟我说起过这次失火的事,他心里总是很内疚,通过他的面部表情,我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痛苦。

我爸爸在病重时,一直想回到二九一农场看看。他从九三局来到佳木斯我姐姐家住时,常常站在阳台上往远望去,他凭着自己的猜测,朝着二九一农场的方向望着。我那时还在九三分局工作,来姐姐家时,几次看到他站在阳台上。后来,他直到临终也没能了却这桩心愿。这次我以一个老垦荒者第二代的身份,来完成父亲的遗愿。

23位年轻的烈士当年为之奋斗的北大荒,今天已经成为富饶的北大仓了。

安息吧,为开发北大荒献身的烈士们!

清水飞龙汤

15年前的一个秋天。我作为《黑河日报》社的特约记者,去黑河参加40周年社庆。整个活动安排得很丰富,在从罕达气金矿参观回来的路上,我们乘坐的那台车突然停了下来,因为撞死了一只鸽子那么大的鸟,司机下去捡上来说:“这叫飞龙鸟,回去给大家做汤喝。”

当天晚上,一个驻外县的记者,给我们讲起了飞龙鸟名字的来历:

飞龙鸟,原来叫榛鸡,也叫松鸡,产于大兴安岭一带,是黑龙江特有的一种珍贵的飞禽。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皇帝因京城发生暴乱出逃来到东北大兴安岭。

有一天,皇帝和几个随从走进森林里迷了路,一连走了很久也走不出来。皇帝饿得实在走不动了,就让跟随他的人去寻找食物。可是,这里连个人家也找不到,哪里能找到吃的东西呢?正在这时候,有个老猎人打猎归来,背后背着猎物。几个随从一见猎人顿感有救了,便向他问路求食。老猎人一看这几个人,一个个都是筋疲力尽。再看这位皇帝,靠在一棵大松树下坐着,垂头丧气,气喘吁吁,疲惫不堪。

老猎人感到很奇怪,于是就问:“你们几个人为何来到这深山老林?”随从见老猎人忠厚,便把皇帝逃难到此的事说了,又说:“今晨,又有追兵捉拿,我们就走进森林。不料,这里森林无边无际,迷失了方向。”老猎人听罢,连忙上前跪拜皇帝说:“前面不远就是我的家,如若皇帝不嫌,暂住舍下,追兵是不会来到这里的。”

老猎人家里只有他一个人。到了家里,他想拿什么给皇上吃呢?想来想去,也只好将打来的猎物做了吃。猎物中有几只榛鸡,当地人也叫松鸡。于是,老猎人就将几只松鸡拔毛洗了洗,在取出五脏后切了切,放入锅中煮了煮,就给皇上和他的随从们端上来了。

皇帝一尝,感到肉嫩味鲜,大为惊奇地问道:“这是什么肉,如此好吃?”老猎人说:“这是一种鸟肉,原没有什么名字,因为它常在松林里,人们就叫它‘松鸡’。”有一名随从听后说:“皇上这样爱吃,又是一种鸟,何不取名‘飞龙鸟’。”皇帝一听大喜。

后来,皇帝结束了逃难生活,重返京城。皇帝为了独享这种佳品,就正式赐名“飞龙鸟”,不许百姓再食用,所猎飞龙鸟,一律上交,作为供品。从此,飞龙鸟的名字流传至今。

当天晚上我们听完这个故事,很想马上就喝上飞龙汤,可时间已经太晚了。

因为当时十几个驻外县的记者和我们都住在报社,第二天,食堂的师傅给我们做了一大碗飞龙汤,端上来后,大家都不客气地急着品尝。我当然也在其中了。

虽然没有喝出皇帝喝的味道,但确实也很有特色,比一般的汤要好喝得多。

现在按照菜谱做这道菜,可就比当时复杂多了。主料需要三个飞龙;配料还得两个鸡脯,冬笋尖、口蘑各半两;调料像什么鸡蛋清、淀粉、鸡骨头、食盐、味素都得用。

先将鸡脯剁成泥,用凉水二两搅匀;鸡骨头砸碎;锅内放上一斤凉水,下鸡骨头和鸡脯泥,用文火烧开,撇去汤沫,盛在碗里,上屉蒸一小时出屉,过箩出渣。锅里放好汤,将飞龙脯片成薄片,用蛋清、淀粉抓匀,逐片下,如汤锅烧开,撇去浮沫,加盐、味素、口蘑片、冬笋片,盛在汤碗里,就算完成。

当我明白了这种汤的做法后,我下决心一辈子都不会去做这种汤,太麻烦,太复杂,花上半天工夫做了一碗汤,怎么能忍心喝哪。看来,我们还得享受那百吃不厌的粗茶淡饭。

三进雁窝岛

金秋时节,当我第三次来雁窝岛时,一种新感觉油然而生,与前两次来时的感觉大相径庭。

那是1993年的5月16日,我陪同《王震传》编写组的新疆兵团的老作家安静,第一次走进了心驰神往的雁窝岛。

雁窝岛,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中部完达山脉西北脚下,八五三农场四分场就在岛上。这是一个由挠力河、宝清河和镜面湖环抱的小岛,方圆二百多平方公里。当年,在挠力河岸边的渔亮子附近,小燕成群结队,筑巢繁衍。偶有捕鱼打猎的人走过,燕群受惊便一哄而起,因此,这里俗称燕儿窝。1957年初,刚刚建立的八五三农场为了扩大耕地,开始开发燕儿窝,作业环境艰苦,生活条件困难,可这些垦荒战士传奇般地战胜了困难,在燕儿窝扎下了根。同时,人们也被这里肥沃的土地、珍稀的飞禽吸引住了。在平常的谈论中,垦荒战士们避而不谈自己开发燕儿窝的英雄事迹,而总是赞美岛上的鸿雁,讲大雁、小燕的故事。1958年的一次劳模会上,《牡丹江日报》社的一位记者采访了潜水挂钩的任增学同志,根据任增学动人的叙述,这位记者把燕儿窝写成了雁窝岛在报上发表了。从此,人们开始叫雁窝岛。1960年,话剧和电影《北大荒人》公演后,雁窝岛之名开始在全国流传。1961年10月,董必武副主席给垦荒战士们写的散文集《雁窝岛》题写了书名。从此,雁窝岛才被正式定名。

在雁窝岛的东北角上,有一片方圆不过一公里的杂树林子,它像雁窝岛上的一只犄角,向北神秘地插进茫茫的大水泡子,被称为“古城林子”。有人说,这里曾是唐朝屯兵的城。1957年3月,八五三农场副场长王云仙,第一次到这里踏查时,还见到城堡的断墙残壁。也有人说,这里曾是辽金戍边的兵营,大和镇一个姓周的老人在这里挖到一柄短剑。还有人说,这里曾是日本鬼子的一个据点,日本兵在这里挖战壕、筑碉堡,围剿抗联战士。到雁窝岛视察工作的原黑龙江省省长陈雷,望着这片林子感慨万千地说:“我在这里打了八年游击,我的许多战友倒在了这片林子里……”

岛内还有距今850年前女真人时期的古城遗址,城墙基宽13米,顶宽3米,南墙有一城门,瓮城在城墙内侧,墙为夯土板筑,城外四周有护城壕,城北侧三十余米有古墓群,出土过磨制骨镖、骨扣饰,手制黑陶罐、红衣罐等文物。1990年被省政府定名为“雁窝岛古城”,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8月的一天,我陪同回访的文化名人丁聪、吴祖光一行,第二次走进雁窝岛。

那一次,我陪同两位老人拜谒了烈士陵园。走进四周青松卫护着的陵园,看见陵园正中矗立的烈士纪念碑,碑前排列着三方用水泥砌筑的陵墓。墓碑上分别写着罗海荣、张德信、陈越玖三位烈士的英名。这是成千上万北大荒人的代表。转业官兵的代表罗海荣,四川重庆人,共产党员。1949年参军,1958年3月由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转业来场。生前任一队农工班长,哪有困难,哪里就能见到他。1958年8月,在雁窝岛艰苦创业的岁月里,为抢运粮油光荣牺牲,时年26岁。支边青年的代表张德信,山东莱阳人,共青团员。1959年7月支边来场,生前任五队联合收割机手,党叫干啥就干啥。1961年8月,在龙口夺粮的麦收战斗中,为抢修收割机,负塔形齿轮渡河而光荣牺牲,年仅22岁。知识青年的代表陈越玖,浙江宁波人,共产党员。1969年5月支边来场,生前任一队畜牧卫生员,立志扎根边疆,1975年身患癌症仍顽强坚持工作,临终遗言:“我是北大荒人,把我的骨灰葬在北大荒。”年仅24岁。

同类推荐
  • 普希金诗集

    普希金诗集

    本诗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普希金传略,介绍普希金的生平事迹;第二部分为普希金的抒情诗,共50首;第三部分为童话故事诗,共5首,都是普希金的名作。本诗集译文准确,图文并茂,别具匠心。
  • 前方也在下雨,何必匆忙赶路

    前方也在下雨,何必匆忙赶路

    我们无法左右每一件事情的发展趋势,更无法左右每一个人的想法和态度。迢迢人生路,茫茫人海中,短短几十年光景,其实我们能做的事情并不太多,我们能接触的人也不太多。既然如此,为何要一路狂奔呢?或许前方在下雨呢!
  • 情感的故事

    情感的故事

    本书是一部以情感为主题的大学生文化读本。情感是人生的一个基本内容,没有情感就构不成人生。人的情感是以其生物存在为基础的,但又是超生物的,是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的表现。情感的核心是爱。爱是人生的动力,也是人生的目标和归宿。本书选择了古今中外文化史上著名的思想家、诗人、艺术家、军事家和政治家的书信、文章,编辑成书,从亲情、爱情、友情、生死等多层次展示情感的故事和情感的人生意义。读这本书,你会深切地感受到人生是丰富的,因为情感是丰富的;人生是美丽的,因为情感是美丽的。这个读本将帮助读者扩展情感视野,深化情感意识,增强爱的信念和自觉。
  • 悠悠我心

    悠悠我心

    本书收录了作者数十年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的各类作品,主要辑录了作者从事新闻出版行业以来的诗歌、散文、小小说、文艺评论、新闻作品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包括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态度和感悟,宁夏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状况等。
  •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围绕在她身边的,是当时最浪漫的诗人徐志摩,最优秀的建筑家梁思成,最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沈从文、胡适、费正清。 她的一生是掌声与鲜花包围的一生。《林徽因诗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撷取她诗歌的片段,以诗观情,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她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多彩生活。诗歌的简练与散文的优美相融合,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位真实的绝代佳人。
热门推荐
  • 不败神王

    不败神王

    转世重生,逆天改命!仙魔大战,域外魔神携亿万神兵屠灭仙界,仙尊洛星飞自爆重生,回到修真时代,从无名小卒起步,怀揣万古记忆,掌握仙宝奇脉,凭借前世记忆,寻秘宝异兽,炼仙器神丹,降服灭世黑莲,寻觅旧爱恩师,弑神屠魔,重登巅峰之境!
  • 金牌毒妃

    金牌毒妃

    她本是21世纪金牌杀手,为了改写命运,借助时光机,只身闯古代,不想穿越到了蓝府的懦弱嫡女蓝凌月的身上,嫁给了齐云国无能的六皇子东方瑾为妃。却发现了看似懦弱无能的六皇子,其实睿智强大……
  • 玄冰铠甲

    玄冰铠甲

    末世,地球与另一个生命星球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偷取敌人的科技,产生了铠甲,用来武装自己,与可怕的敌人————外貌类似精灵但又喜欢决斗的宇宙人。。。
  • 续补永平志

    续补永平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府传

    天府传

    一个来自天府的少女,心如坚冰,只为报得她的父仇...........一个下界的热血少年,坚韧不拔,只为实现他的梦想----进入天府.......两人的相识,是互相利用,还是互相依托.......看他们如何跨越艰难,谱写出属于他们的生命之歌!
  • 静静绽放的幸福

    静静绽放的幸福

    我在茫茫入海中寻访我唯一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幸福如打碎的水晶球,有人捡到大块,有人捡到小块,有人却弄伤了手如何捍卫、保鲜自己的幸福?
  • 诛神之道

    诛神之道

    你曾经为自己是废材,而感到苦恼吗?你曾经为自己是懦夫,而感到自卑吗?没关系,本书会告诉大家,即便是废材、懦夫,亦可成为强者!龙杰就是这样一个两者兼备、惊世骇俗的“天才”,看他如何战胜自己,成就一段属于他的神话!本书全面创新,充满了奇迹。当然,更主要的是,充满了和谐,充满了爱……----------群号:1418868PS:前期每日稳定更新两章,中午、晚上各一更。大家有票的给点票,没票的给点收藏,谢谢!
  • 总裁霸爱:独宠萌妻

    总裁霸爱:独宠萌妻

    天上掉馅饼的有吗?有!她一职场菜鸟就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得头晕眼花的!刚进公司就可以直升总裁助理很惊悚有木有!总裁各种优待很惊悚有木有!各种流言蜚语很惊悚有木有!迫于各种谣言,她实在是觉得自己忍无可忍,霸气把辞职往某人办公桌上一拍,“我要辞职!”某人头也不抬,“休想!”输人不输话语不是,“我就要!”某人终于抬头,微微一笑,“把违约金赔了,你可以走。”什么?违约金什么时候的事?“合同第四页,乙方提出辞职需赔偿甲方一千万违约金。”微笑微笑再微笑。呆萌配腹黑,其乐无穷!坐看萌妻被捕获!
  • The Memoirs of Louis XIV

    The Memoirs of Louis XIV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手出山

    高手出山

    高手出山,非同一般,滚滚红尘,诱惑无边。出世十八载,一朝入世,便是风起云涌。本想过着“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权”的快乐都市生活,哪里想到会陷入一个又一个麻烦之中。少年一路披荆斩棘,纵横都市,所向披靡,终有一天,他要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俯瞰世人,做一个真正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