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9700000015

第15章 宫女作乱 (6)

李世民也听得一愣一愣的,嗯,好吧,那咱也饶养马人一命吧。因为宠物而杀人,的确不明智。

低头认错:“老婆,刚才我太冲动了。”

皇后面前,李世民很像个乖孩子。

长孙氏就是这样一个人,厚道。

可长孙氏厚道得有点过,不仅“厚”,而且“憨”——憨厚。用这俩字形容“第一夫人”有点滑稽。不过,她的厚道,的确成了李世民“花心”的资本。

“迎纳弟媳”事件,就是个典型例子。

弟媳姓杨。迷信点的说法是:整个大唐史,就是一部“李杨相克”的历史。后宫更是如此。

唐玄宗时期,出了个杨贵妃,害得大唐差点咽气;唐文宗时期,出了个杨贤妃,也是备受宠爱,却害得文宗绝后,子嗣无留;一代名君唐太宗,也有好几个姓杨的妃子,受到格外宠爱的,就有两个。

按说,皇帝纳个妃子,管她姓杨还是姓武,没什么不可以。

问题在于,唐太宗的这俩杨妃,身份都很特殊。

一个,是隋炀帝的女儿。隋亡,她成了唐太宗的“战利品”,还为唐太宗生了两个儿子,其中一个是吴王李恪。李恪的风头,一度超过李治(即后来的唐高宗),差点成为太子。

另一个,就更特殊了。

——她是唐太宗的弟媳妇,齐王元吉的老婆。齐王死了,齐王的老婆也就相当于战利品,太宗照单全收。当然,过程没这么简单。

好色是传统,世民也不例外。元吉的老婆杨氏,姿色出众,在李家数一数二。

玄武门事变前,长孙氏和元吉的老婆杨氏,关系就不错,妯娌嘛!两人比较合得来——关键是长孙氏脾气好、没架子,待人和善,因此常来常往。

兄弟间那些事儿,妯娌俩多少知道一些。长孙氏作为二儿媳妇,观点是:女人嘛,守妇道就可以了,男人间的那点事,别瞎掺和。四儿媳妇杨氏,受她影响,也比较自觉,姐妹间谈天说地,不谈政事。

不掺和,不等于成了“绝缘体”。女人心肠软,见不得流血、杀人,杨氏偶尔听说元吉要和李世民血拼,就劝元吉:兄弟之间,和为上。斗来斗去,何时是尽头?

元吉哪里听她的,最终死于非命,子嗣无留。

幸亏唐高祖下令不杀余党,杨氏保全性命。但毕竟成了寡妇,依然郁闷。长孙氏十分体谅,经常邀她过来,拉家常、唠唠嗑,帮她转移注意力,以免陷入悲伤,无法自拔。

一天,皇太子李世民回家,正巧碰见妯娌俩唠嗑。杨氏一见世民,立即起身相迎,待世民坐定,居然跪下,嘤嘤哭了起来。

李世民本以为杨氏会大骂自己一通,发发怨气,哪料,杨氏哭得婉转可怜,说的也令世民心疼:“臣妾是罪人家属,齐王叛乱当诛,作为内人,何忍偷生?您把我也杀了得了……”

毕竟是美女,即便痛哭失声,也韵致别具。世民暗道:“这等可人儿,杀了岂不浪费。”心下已有打算,可一时无从下嘴,僵在了那儿。

憨憨的长孙氏,憨憨地拉起杨氏,安慰说 “事已至此,哀怨无益”等语。

李世民回过神来,忙道:“齐王作乱,和王妃没有干涉。有世民在,没人敢动你一根汗毛!”

杨妃还是哭个不住,世民愈加怜惜,忙道:“你们妯娌俩,可多在一块,叙叙旧情,转移精神。王妃(指杨氏)不如索性搬来,姐妹间也可解闷。若还住齐王府,睹物思人,难免伤感。”

长孙氏觉得有理,就说让杨氏离开伤心地,搬到东宫吧。李世民醉翁之意不在酒,长孙氏实在没有看出来,真的不是故意的。

对杨氏,咱也不能按烈妇要求她。政变,丧夫,已十分孤苦。随波逐流,甚至趋炎附势、寄人篱下,也是迫不得已。这一点,和萧后有点类似。

长孙氏引进了“情敌”,却憨然无知。当然了,这与引狼入室不同,因为两人关系不错。杨氏目的是保全富贵,无心越俎代庖。

听说杨氏同意搬来,李世民内心便如猴抓猫挠一般了。杨氏的房子,家居物品,丫环仆人,都亲自安排——当然啰,丫环仆人必须是“自己人”,以免坏了好事。

杨氏搬到东宫,李世民虽然猴急,多少也顾忌长孙氏。皇太子嘛,面子还是要的,两口子万一吵起来,传出去不好听啊。

等啊等,等到626年阴历八月的一天,机会来了。

快中秋了,不都赏月吗?这天晚上,老爹把世民叫去陪酒,顺便宣布了一件大事。

世民高兴,多喝了几杯,胆子就有点大了。酒壮色胆,这家伙从皇宫回到东宫,没到太子妃那儿归巢,直奔杨氏住的地方去了。

听说太子驾到,杨氏吓了一跳:半夜三更,带着酒气,来了还能干啥?早明白了几分。过来人嘛。

两个人闲唠了几句,杨氏就问:“你怎么这么晚了来我这儿?”虽然明知故问,还是要矜持一番。

皇太子当然不会直说,答非所问:“晚上老爹请我喝酒,非要禅位给我,我推辞了,说再过几年吧。可他老人家着急啊,说你都这么大了,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皇帝还是你当吧。推辞不过,我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一来二去,就多喝了几杯,到你这里醒醒酒。”

杨氏一听,内心的崇拜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又如长江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敢情面前竖在这儿的这位,过几天就是九五之尊的皇上了!

两腿一软,不觉跪下,给世民道喜。

世民也顾不得矜持了,拉住杨氏,搀将起来,如此亲切的动作,一下拉近了两人的距离:“我还没当皇上,怎能道贺呢?”

杨氏有点顾忌周围的侍女,犹豫退却。

世民道:“天色不错,佳节将至,不如喝酒赏月吧!”“春宵苦短”四个字冒到嘴边,忍了忍,咽回去了。

还没待杨氏答话,侍女早看透玄机,道:“太子放心,厨中还有好多酒肴,马上备好!”转身去了。

未几,侍女带酒肴回来,笑道:“赏月得到楼上吧!”

太子道:“那是自然。”

楼上?什么楼上?公主妃子们不能住平房,楼上,自然约等于闺房了。

犹豫?杨氏哪有犹豫的机会,被侍女麻溜溜拥上楼了。

主宾落座,把酒开宴。酒未过三巡,菜未过五味,这边已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那边侍女,见好就收,悄然开溜。

若干时辰后,侍女们上来,但见残羹冷炙,那对欢喜冤家,早已到芙蓉帐暖去了。

次日凌晨,太子懒洋洋起床,舒舒服服去了。

没过几天,唐高祖果然下令:李世民继位,自己当太上皇。

李世民当了皇帝,长孙氏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成了皇后;忧的是,门没把好,李世民公然把杨氏纳为妃嫔。

要说不后悔,那是假的。好在长孙皇后随遇而安、超然物外,何况木已成舟,也就不再计较了。

爱屋及乌,杨氏成了妃嫔,李世民心想,齐王把老婆都贡献给自己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别让他永世不得翻身了,再给他封个官吧。可封他官,不就等于给建成翻案吗?算了,翻就翻吧,人都死了,别追究了。

于是,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谥号“隐太子”;追封元吉为“海陵郡王”,谥号“刺”,后改封巢王,故又称“巢刺王”。这等于宽大处理,既往不咎了。

李世民这么做,表面看是为杨妃的美色所迷,更深层的原因,还得归咎于李世民行“仁政”,不愿背上“手足相残”的恶名。

古人很重视死后的名誉,李世民的这一举动,有助于拉拢中间力量,凝聚人心。

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记录玄武门之变的,必然是太宗手下的文人,拿太宗的薪水,吃太宗的俸禄,少不了妙笔生花、添油加醋,把世民描述成正义化身,对建成元吉肆意贬低。

文人的尖刻,反倒和李世民追封建成元吉,形成强烈对比,更反衬出世民的宽容、厚道。

唐太宗时期的历史很有意思。比如,唐太宗“霸占”他人的老婆的故事还有不少,但有一个,却是作为太宗“虚心纳谏”的例子,流传下来的——

庐江王李瑗搞了一把“黑色幽默”式叛乱,被王君廓所杀——这次叛乱,稍后再讲。单说李瑗身边,有一位美女小老婆,成了“战利品”,进贡太宗。

这个时候的唐太宗,境界与以往不同,毕竟当了皇帝,日理万机,国家大事关注得更多一些。后宫美色如云,对这个新“战利品”,并不特别贪恋。

不过,既然送上门来了,总得给点面子,不能铁板一块。连美人都不收,岂不让人笑话?万一再传出“皇上能力不行”的绯闻,岂不麻烦?

打打哈哈,美女收下。

一天,侍中王珪拜见皇上,见太宗身边有个美人,以前没见过,又不像正儿八经的妃嫔,决定刺探一下,故意偷窥。

太宗一看,这小子贼没出息,怎么跟我当年一样。便指指美人,说说美女的来历,顺便劝诫一下这小子:“她本是庐江王李瑗的小老婆,知道她这个小老婆是怎么来的吗?”

王珪道:“愿闻其详。”

太宗道:“嗯,说出来,也提醒一下你们这些后生晚辈,不能乱来。她本是别人的老婆,李瑗听说她姿色出众,居然杀了她丈夫,强行霸占!你说,李瑗如此行径,怎能不亡?”

王珪一听,很不屑:哦?您老人家就拿这个来劝诫我们?您自己呢?心里这么想,话不能这么说啊,道:“那您觉得,庐江王做得对不对呢?”

唐太宗嘴角一撇,道:“杀人取妻,还论什么对错?”是啊,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嘛。

王珪暗道:“那您还不是杀了元吉、庐江王,‘取’了他们的老婆!”可话也不能直说,打人不打脸嘛,何况是皇帝。于是,先给太宗讲故事(老高有话:那时的文臣流行这么做,不仅效果好,也显得自己有学问):

“姜小白(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名字),陛下总该知道吧?今天给陛下讲一下姜小白的故事。有一天,姜小白路过郭国都城的废墟,就问当地的父老:‘郭国为什么会亡呢?’父老答:‘因为国君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小白一听,很奇怪:既然知道善恶,怎么还成了亡国之君?父老乡亲说话大喘气,还没说完呢。接着说:‘国君知道什么是善,却不去做;知道什么是恶,却不能改,所以亡国’。您既然知道庐江王错了,却对他的小妾来者不拒,俺私下认为,您内心还是赞赏庐江王的,要不怎会重蹈覆辙呢?”

最后一句话,王珪说的比较含蓄,直白一点就是说:您这也是知道什么是恶,却不改正!

太宗脸色微红,暗想:“咱虚心纳谏的名声都出去了,就再虚心一回吧。”好嘞,你说得对,朕赦你无罪。随后,把庐江王的小老婆打发回老家了。

唐太宗的历史,有意思的就在于此:能表明他虚心纳谏的,就算也能透露他的好色本质,正史里也会记载——皇上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嘛!

对于贵为一国之君的李世民来说,封建社会的数百位皇帝中,比李世民好色、纵欲无度的,大有人在,可为什么宋明理学家却对大唐宫室耿耿于怀?

除了大唐强盛、树大招风之外,还有一个因素:李世民等人的好色,隐患不仅在宫廷,而且蔓延到宫外,影响了政治。这是大唐的一个独特之处。男女之事,和政治的关系,千丝万缕。

唐太宗虽然功勋卓著,却没有想到,自己一着不慎,给后代留下祸患,险些亡国。这一祸患,就是14岁进宫,成了唐太宗的小老婆之一的妩媚无比的美女武媚娘——武则天。

当然,这些弱点,难掩唐太宗的文治武功。

继位后,他御驾亲征,平息突厥战火;灭李艺(即罗艺,因战功赐李姓)叛乱,灭朔方梁师都,一统中原,功绩显赫。

这些“乱臣贼子”中间,最有趣、最滑稽的,非李瑗莫属。

李瑗和唐高祖李渊是堂兄弟,李渊对他比较照顾,封庐江王。

萧铣在江陵称帝,李瑗曾跟人一块征讨,没什么功绩,后来让他干洛州总管,没想到这家伙土布做旗袍——不是那块料。窦建德旧部猛将刘黑闼率兵进犯,李瑗吓得差点尿裤子,城池一丢,撒丫子跑了。

弃城逃跑,理应处死。李渊可怜自己这个小兄弟,不忍杀他,又把他调到幽州任都督——这本是一错;李渊知道他能力有限,掌控力弱,就派王君廓辅佐他——更是错上加错。

正是王君廓,要了李瑗性命。

王君廓是什么人呢?一言以蔽之,强盗出身,凶猛野兽。打起仗来,这家伙强盗作风,横竖不要命,愣往死里冲,降唐后,亦有战功。但有一点:心眼不好使。

李瑗呢,人太愚,又懦弱,光晓得王君廓战功累累,哪知他心肠如何,居然把王君廓视为心腹,甚至结成亲家。

王君廓的强盗逻辑是:有奶便是娘。只要对我有益,掉的是谁的脑袋,都没什么大碍。这一天,机会来了。

朝廷来人,让李瑗去趟京城,皇太子李世民有事要问。

问什么事呢?来的人没说。其实和太子集团的覆灭有关。李建成集团覆灭后,有人举报,李瑗曾和建成通信,企图谋害世民。世民得知,责令李瑗入朝对质。

朝廷来人让李瑗火速入朝,李瑗先慌了,做贼心虚啊。其实,就算跟建成通过书信,建成的谋臣魏征尚可重用,作为世民堂叔、李渊堂弟,至少也能免死,甚至保全职位,也未可知。

同类推荐
  • 封神后傳

    封神后傳

    封神百年后封王转世,是否能够从新夺回江山?通天教主招感众仙下凡从立截教,是否能够成功?封神台被谁摧毁?新一轮封神又由谁来指掌?这是一个架空在平行世界的故事,也是遗漏在历史洪流中的一段轶闻,如今,由我们揭开这个未曾记录的历史……
  • 新汉灵帝传

    新汉灵帝传

    在东汉末年,穿越当一个小兵再建王朝会比当皇帝重振朝刚来得容易。谁也不愿意附到这在33年皇帝生涯中,见过无数英雄,尝遍天下美女的皇帝身上。11三千佳丽,裸游馆中五万少女。“牛顿,你真聪明,来跟我学习大汉力学三大定律。”“孟德尔,大汉早就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中得出遗传学说了。”“爱因斯坦,你真是天才,不过人家大汉朝几千年前就从‘龙王嫁女’的神话故事中得出时间与光的关系了,只要超过光速,时间就会倒流的理念,可不就是与你的理论一样嘛。”“冯诺依曼,你不要再看易经了,你是悟不出二进制的,别以为你跟大汉人一样聪明。”长久以来,外国人在研读中国经典时都会发出一句感概,汉人要是能把他们的知识稍稍再那么一下,科学界就没西方什么事了。易经最早的物理与天文学,炼丹最早化学,至于生物学,重农的祖宗经验多得可怕,同样也可惜。倾力打造一个绝然不同的汉灵帝,绝然不同的大汉天下。
  • 欧陆永远都是血腥的

    欧陆永远都是血腥的

    首先,根据王国风云的地图为参照,并且当地的贵族也依照这个游戏,名字也是随机的--最后声明,绝对不是小白文,其次属于娱乐作,多半不会太监,但更新除非一时间兴起或者心情好,或者有人监督--总而言之就是这样啦。简介:真实的欧陆就是这样的吗?第一次离开城堡的主角屏住呼吸,眼角抽搐着发布了他继承了伯爵头衔后的第一个法令“从今以后所有人都必须到厕所去大小便!”片刻后,他无力的捂住鼻子“厕所就是现在让人去城外挖个坑!大小便在坑的边上解决!然后……填埋起来!”事实证明,这个命令非常欠妥,主角也第一次认识到了现实与游戏之间巨大的差别……“说好的前途无量呢?这该死的中世纪!”
  • 一品逍遥侯

    一品逍遥侯

    我叫方浩,生活对我一帆风顺,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想想,还真的有些小激动。可惜,我也穿越了,很不幸,我居然成了一个小乞丐,一个蜷缩在破庙里的小乞丐,唉,命运的这个玩笑开大了。什么?你问我宋徽宗为什么成了开创徽宗盛世的千古一帝?辽金皇帝为什么听到我的名字就战战兢兢?为什么世人都赞我为大宋第一才子?我这些老婆为什么都这么漂亮?我家大门上为什么还有逍遥侯三个大字?我家那些遍及天下的商铺、钱庄、地产、良田是怎么得来的?别急,且待我喝口茶润润喉咙,你也别忘了抽空去收藏推荐一下,咱们坐下来慢慢聊……聊天基地:460823997欢迎加入
  • 大宋九千岁

    大宋九千岁

    一夕之间就成了大宋的小王爷,前有澶渊之盟,后有靖康之耻,面对羸弱的大宋,他决定用科技的力量武装大宋,洗刷民族耻辱,建设繁荣大宋,为万世开太平!科技开道,黄金铺路,重色不轻友……
热门推荐
  • 修仙极品

    修仙极品

    这个世界很无奈,同样来自一个地方,你却活活的把我坑了。没办法,坑了也得往前上,来吧,美女们,我来了!
  • 苍古天界

    苍古天界

    在这里,有着不一样的玄幻故事,不一样的世界,相信会带给你不一样的精彩......当大陆最天才的父亲沦为普通人,异族的母亲也不知踪迹,还有那消失多年的爷爷也无一点点消息,拥有超乎常人天赋的主角,却也是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庄中......身兼重任的主角刑天,沦落普通人的父亲,又该如何逆袭呢?敬请期待《苍天古界》..................菜鸟新作,梦做得太多,却从未放弃过做梦,一直在努力,希望兄弟姐妹们能够支持支持一下菜鸟,谢谢,再谢谢!!!最重要的是希望你们每天都能够开心......
  • 废材逆袭之上官芷溪

    废材逆袭之上官芷溪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一名普通大学生,她是天启大陆的一名大世家出了名的废物大小姐.两人因缘巧合中互换了灵魂,修炼?炼丹?契约兽?美男处处有?且看她二十一世纪新新人类如何在这玄幻的世界里闯出一个名堂。
  • 太上老君说益算神符妙经

    太上老君说益算神符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黄泉路上的影子冥王的护灵

    黄泉路上的影子冥王的护灵

    婵月大陆的她,下界试炼却不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里坠下了依月大陆的轮回崖,她在风、雨、电交加成的轮回道理,被抹去了从前的记忆,脑海掺进了不属于她的记忆,她来到了属于她的轮回道里的终点——天界,她在天界重生,不久,成为天界中的一代高手……冥界的君王,不知为了什么,隐藏身份寻找御神令,在无意间闯进了敌对的天界,成为天界新一代的天帝......
  • 战国七雄的纷争

    战国七雄的纷争

    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较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后期,仅剩下七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分别为齐、楚、韩、赵、魏、燕、秦,合称为“战国七雄”。
  • 超级提取

    超级提取

    陈枫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某天大提取系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什么是大提取系统?就是可以提取一切!提取知识!提取功夫!提取异能!而陈枫发现,自己不仅仅可以提取现实人物的能力。张无忌!令狐冲!乔峰!美国队长!钢铁侠!蜘蛛侠!……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从此,陈枫的人生开始变得光辉灿烂起来,牛逼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我必须得高调啊,不让你们羡慕我,崇拜我,对我欲罢不能,我又怎么牛逼呢?”——陈枫QQ群:63482040,欢迎大家入群!
  •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

    居里是著名的女性物理学家,两度获得诺贝尔奖,与其夫共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战穹

    战穹

    穿越得重生,却发现自己是一个受人欺凌的废人,不甘命运的玩弄,发誓要站在世界的巅峰,要把所有欺凌自己和家族的人踩在脚下,苦苦寻觅终于在神秘家谱中获得了最为强大的隐秘力量,来吧,那些自命不凡的人!战气冲天,浩劫重现,顿悟七把战剑孕育而出的神则,肩负远古始祖的遗命,命悬生死间的光复之路延血而开。
  • 天下匪兵

    天下匪兵

    国破,山河依旧在,是热血男儿,就志保家园。抗战初期,国军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只知欺压百姓,主角姜耀祖愤而出击,收编部队竖起保家护民卫国的铁血大旗,走上真正的抗日之路,打得日寇闻风丧胆。然而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却面临来自同胞的算计……他该如何化解这重重危机?(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