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83900000012

第12章 河水五(2)

西南侧城有神马寺,树上修整,西去白马津可二十许里,东南距白马县故城可五十里。疑即《开山图》之所谓白马山也。山上常有白马群行,悲鸣则河决,驰走则山崩。《注》云:山在郑北,故郑也。所未详。刘澄之云:有白马塞,孟达登之长叹,可谓于川土疏妄矣。亭上旧置凉城县,治此。白马渎又东南,迳濮阳县,散入濮水,所在决会,更相通注,以成往复也。河水自津东北,迳凉城县,河北有般祠。《孟氏记》云:祠在河中,积石为基,河水涨盛,恒与水齐。戴氏《西征记》曰:今见祠在东岸临河,累石为壁,其屋宇容身而已,殊似无灵,不如孟氏所记,将恐言之过也。河水又东北,迳伍子胥庙南,祠在北岸,顿邱郡界,临侧长河,庙前有碑,魏青龙三年立。河水又东北,为长寿津。《述征记》曰:凉城到长寿津六十里。河之故渎出焉。《汉书·沟洫志》曰:河之为中国害尤甚,故导河自积石,历龙门,酾二渠以引河。一则漯川,今所流也。一则北渎,王莽时空,故世俗名是渎为王莽河也。东北迳戚城西。《春秋·哀公二年》:晋赵鞅率师,纳卫太子蒯瞆于戚,宵迷。阳虎曰:右河而南,必至焉。今顿邱卫国县西戚亭是也。为卫之河上邑。汉高帝十二年,封将军李必为侯国矣。故渎又迳繁阳县故城东,《史记》:赵将廉颇伐魏,取繁阳者也。北迳阴安县故城西。汉武帝元朔五年,封卫不疑为侯国。故渎又东北,迳乐昌县故城东,《地理志》,东郡之属县也。汉宣帝封王稚君为侯国。故渎又东北,迳平邑郭西。《竹书纪年》:晋列公四年,赵城平邑。五年,田公子居思伐邯郸,围平邑。十年,齐田汾及邯郸韩举战于平邑,邯郸之师败逋,获韩举,取平邑、新城。又东北迳元城县故城西北,而至沙丘堰。《史记》曰:魏武侯公子元,食邑于此,故县氏焉。郭东有五鹿墟,墟之左右多陷城。《公羊》曰:袭邑也。《说》曰:袭,陷矣。《郡国志》曰:五鹿墟故沙鹿,有沙亭。周穆王丧盛姬,东征,舍于五鹿,其女叔<女坐>,届此思哭,是曰女<女坐>之丘,为沙鹿之异名也。《春秋左传·僖公十四年》:沙鹿崩。晋史卜之,曰:阴为阳雄,土火相乘,故有沙鹿崩。后六百四十五年,宜有圣女兴,其齐田乎?后王翁孺自济南徙元城,正直其地,日月当之。王氏为舜后,土也。汉,火也。王禁生政君,其母梦见月入怀。年十八,诏入太子宫,生成帝,为元后。汉祚道污,四世称制,故曰:火土相乘而为雄也。及崩,大夫扬雄作诔曰:太阴之精,沙鹿之灵,作合于汉,配元生成者也。献帝建安中,袁绍与曹操相御于官渡,绍逼大司农郑玄,载病随军,届此而卒,郡守已下,受业者,衰绖赴者,千余入。玄注《五经》、《谶纬》、《侯》、《历》、《天文经》,通于世。故范晔《赞》曰:孔书遂明,汉章中辍矣。县北有沙邱堰,《尚书·禹贡》曰:北过降水。不遵其道曰降,亦曰溃。堰,障水也。至于大陆,北播为九河。《风俗通》曰:河,播也。播为九河,自此始也。《禹贡》沇州,九河既道,谓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洁、句盘、鬲津也。同为逆河。郑玄曰:下尾合曰逆河,言相迎受矣。盖疏润下之势,所通河海。及齐桓霸世,塞广田居,同为一河,故自堰以北,馆陶、癭陶、贝邱、鬲、般、广川、信都、东光、河间乐成以东,城地并存,川渎多亡。汉世,河决金堤,南北离其害。议者常欲求九河故迹而穿之,未知其所。是以班固云:自兹距汉,北亡八枝者也。河之故渎,自沙邱堰南分,屯氏河出焉。河水故渎东北,迳发干县故城西,又屈迳其北,王莽之所谓戢楯矣。汉武帝以大将军卫青破右贤王功,封其子登为侯国。

大河故渎又东,迳贝丘县故城南。应劭曰:《左氏传》齐襄公田于贝丘是也。余按京相璠、杜预并言在博昌,即司马彪《郡国志》所谓贝中聚者也。应《注》于此事近违矣。大河故渎又东,迳甘陵县故城南。《地理志》清河之厝也,王莽改曰厝治者也。汉安帝父孝德皇,以太子被废为王,薨于此,乃葬其地,尊陵曰甘陵,县亦取名焉。桓帝建和二年,改清河图曰甘陵,是周之甘泉市地也。陵在渎北,邱坟高巨,虽中经发坏,犹若层陵矣,世谓之唐侯冢,城曰邑城,皆非也。

昔南阳文叔良以建安中为甘陵丞,夜宿水侧,赵人兰襄梦求改葬。叔良明循水求棺,果于水侧得棺,半许落水。叔良顾亲旧曰,若闻人传此,吾必以为不然,遂为移殡,醊而去之。大河故渎又东,迳艾亭城南,又东,迳平晋城南。今城中有浮图五层,上有金露盘,题云:赵建武八年,比释道龙和上竺浮图澄,树德劝化,兴立神庙。浮图以坏,露盘尚存,炜炜有光明。大河故渎又东北,迳灵县故城南,王莽之播亭也。河水于县,别出为鸣犊河。河水故渎又东,迳鄃县故城东。吕后四年,以父婴功,封子佗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善陆。大河故渎又东,迳平原县故城西,而北绝屯氏三渎。北迳绎幕县故城东北,西流迳平原鬲县故城西。《地理志》曰:鬲津也,王莽名之曰河平亭,故有穷后羿国也。应劭曰:鬲,偃姓,咎繇后。光武建武十三年,封建义将军朱祜为侯国。大河故渎又北,迳修县故城东,又北,迳安陵县西,本修之安陵乡也。《地理风俗记》曰:修县东四十里有安陵乡,故县也。又东北,至东光县故城西,而北与漳水合。一水分大河故渎北出,为屯氏河,迳馆陶县东,东北出。《汉书·沟洫志》曰:自塞宣防,河复北决于馆陶县,分为屯氏河,广深与大河等。成帝之世,河决馆陶及东郡金堤,上使河堤使者王延世塞之,三十六日,堤成。诏以建始五年为河平元年,以延世为光禄大夫。是水亦断。屯氏故渎水之又东北,屯氏别河出焉。屯氏别河故渎,又东北迳信城县,张甲河出焉。《地理志》曰:张甲河首受屯氏别河于信成县者也。张甲河故渎,北绝清河于广宗县,分为二渎。左渎迳广宗县故城西,又北迳建始县故城东。田融云:赵武帝十二年立建兴郡,治广宗,置建始、兴德五县隶焉。左渎又北,迳经城东,缭城西,又迳南宫县西,北注绛渎。右渎东北,迳广宗县故城南,又东北,迳界城亭北,又东北,迳长乐郡枣强县故城东。长乐,故信都也。晋太康五年,改从今名。又东北,迳广川县,与绛渎水故道合。又东北,迳广川县故城西,又东,迳棘津亭南。徐广曰:棘津在广川。司马彪曰:县有棘津城。吕尚卖食之困,疑在此也。刘澄之云:谯郡酂县东北有棘津亭,故邑也,吕尚所困处也。余按《春秋左传》:伐巢,克棘,入州来。无津字,杜预《春秋释地》又言棘亭在酂县东北,亦不云有津字矣,而竟不知澄之于何而得是说。然天下以棘为名者多,未可咸谓之棘津也。又《春秋·昭公十七年》,晋侯使荀吴帅帅,涉自棘津,用牲于洛,遂灭陆浑。杜预《释地》,阙而不书。服虔曰:棘津,犹孟津也。徐广《晋纪》又言:石勒自葛陂寇河北,袭汲人向冰于枋头,济自棘。棘津在东郡、河内之间,田融以为即石济南津也。虽千古茫昧,理世玄远,遗文逸句,容或可寻,沿途隐显,方土可验。司马迁云:吕望,东海上人也,老而无遇,以钓干周文王。韩婴云: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七十则屠牛朝歌,行年九十,食为帝师。皇甫士安云:欲隐东海之滨,闻文王善养老,故入钓于周。今汲县城亦言有吕望隐居处。起自东海,迄于酆雍,缘其迳趣,赵、魏为密。厝之谯、宋,事为疏矣。张甲故渎又东北,至修县,东会清河。《十三州志》曰:张甲河东北至修县,入清漳者也。屯氏别河又东,枝津出焉。东迳信城县故城南,又东,迳清阳县故城南,清河郡北,魏自清阳徙置也。又东北,迳陵乡南,又东北,迳东武城县故城南,又东北,迳东阳县故城南。《地理志》曰:王莽更之曰胥陵矣。俗人谓之高黎郭,非也。应劭曰:东武城东北三十里有阳乡,故县也。又东,散绝无复津迳。屯氏别河又东北,迳清河郡南,又东北迳清河故城西。汉高帝六年,封王吸为侯国。《地理风俗记》曰:甘陵郡东南十七里,有清河故城者,世谓之鹊城也。又东北,迳绎幕县南,分为二渎。屯氏别河北渎,东迳绎幕县故城南,东绝大河故渎,又东北,迳平原县,枝津北出,至安陵县遂绝。屯氏别河北渎,又东北,迳重平县故城南。应劭曰:重合县西南八十里有重平乡,故县也。又东北迳重合县故城南,又东北,迳定县故城南。汉武帝元朔四年,封齐孝王子刘越为侯国。《地理风俗记》曰:饶安县东南三十里有定乡城,故县也。屯氏别河北渎又东,入阳信县,今无水。又东为咸河,东北流,迳阳信县故城北。《地理志》,渤海之属县也。东注于海。屯氏别河南渎,自平原东绝大河故渎,又迳平原县故城北,枝津右出,东北至安德县界,东会商河。屯氏别河南渎又东北,于平原界,又有枝渠右出,至安德县遂绝。屯氏别河南渎,自平原城北,首受大河故渎东出,亦通谓之笃马河,即《地理志》所谓平原县有笃马河,东北入海,行五百六十里者也。东北,迳安德县故城西,又东北,迳临齐城南,始东齐未宾,大魏筑城以临之,故城得其名也。又屈迳其城东故渎,广四十步,又东北,迳重丘县故城西。《春秋·襄公二十五年》:秋,同盟于重丘,齐成故也。应劭曰:安德县北五十里有重丘乡,故县也。又东北,迳西平昌县故城北。北海有平昌县,故加西。汉宣帝元康元年,封王长君为侯国。故渠川派,东入般县,为般河,盖亦九河之一道也。《后汉书》称公孙瓒破黄巾于般河,即此渎也。又东为白鹿渊水,南北三百步,东西千余步,深三丈余。其水冬清而夏浊,渟而不流。若夏水洪泛,水深五丈,方乃通注般渎。又迳般县故城北,王莽更之曰分明也。东迳乐陵县故城北,《地理志》曰:故都尉治。伏琛、晏谟言:平原邑,今分为郡。又东北,迳阳信县故城南,东北入海。屯氏河故渎,自别河东迳甘陵之信乡县故城南。《地理志》曰:顺帝更名安平。应劭曰:甘陵西北十七里有信乡,故县也。屯氏故渎又东,迳甘陵县故城北,又东,迳灵县北。又东北,迳鄃县。与鸣犊河故渎合,上承大河故渎于灵县南。《地理志》曰:河水自灵县别出为鸣犊河者也。东北迳灵县东,东入鄃县,而北合屯氏渎,屯氏渎兼鸣渎之称也。又东,迳鄃县故城北,东北合大河故渎,谓之鸣犊口。《十三州志》曰:鸣犊河,东北至修,入屯氏,考渎则不至也。

又东北过卫国县南,又东北过濮县北,瓠子河出焉。

同类推荐
  • 蕙风词话

    蕙风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治安文献

    治安文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洞渊北帝天蓬护命消灾神咒妙经

    太上洞渊北帝天蓬护命消灾神咒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康熙政要

    康熙政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孙子批注

    孙子批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遁世天宫

    遁世天宫

    “从来就没有遁世天宫,只是失败者的遗骸和不甘失败的遗憾。”---------守墓人
  • 婚不由己

    婚不由己

    莫名被豪门祖母相中,平凡女孩叶以沫为医治母亲的病,带价入豪门,与冷酷总裁秦晗奕进行试婚。哪知新婚夜,他就逼她签下离婚协议书,怀抱情人耀武扬威,将她的尊严狠狠地踩在脚下。离婚不许离家,就连蜜月都是三人行。有名无实的痛苦婚姻中,她只想守住自己的心,尽一个“商品”该尽的义务,他却步步紧逼。后来,她才知,囚了她,不过是为了成全另一个女人的幸福。一年缠绵,她失了心,他的床上却不知换了多少女人……
  • 炎黄记

    炎黄记

    1272年,北元攻打南宋正如火如荼。南宋内外交困,炎黄正朔已经到了即将消亡的边缘。其时,一个身份复杂的小人物家破人亡,迫于无奈,被逼着走上了救亡图存,挽炎黄于即倒的道路上。英雄?枭雄?敌人?情人?国仇家恨,爱恨交织,成就本书《炎黄记》!乱世里,儿女更多情。笑傲中,意气霓虹生。英雄血,犹未冷。铁骨铮铮,誓要挽天倾!
  • 儿童职业启蒙120:我的第一本职业体验书

    儿童职业启蒙120:我的第一本职业体验书

    本书紧扣孩子的心理特点,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以五个小伙伴、四个大家庭的生活故事为主,为孩子介绍社会上各式各样的职业。本书分为四个篇章,分别帮助孩子了解各种熟悉的职业、佩服的职业、有趣的职业以及好奇的职业,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亲身体验各种职业的乐趣。本书涵盖上百种职业,不仅有妙趣横生的成长故事,而且配有生动有趣的漫画,让孩子在了解职业知识的同时,激发无限的想象力,并且更加充分地认识自我。
  • 痛魇

    痛魇

    这不是小说,而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只为了把心中的情感抒发……
  • 恶魔狩猎档案

    恶魔狩猎档案

    你相信恶魔的存在吗?仔细想想书本与网络中所得到的消息真实性有多少?不用怀疑,其实……恶魔就在所有人的身边。末法时代,失去信仰的神灵离开的离开,沉睡的沉睡,唯独恶魔依然潜伏在世间。这是一个半魔,一个吸血鬼,“一只”变异魔物开办事务所的故事。我叫亚诺,我喂自己袋盐。
  • 魔法夏天

    魔法夏天

    一颗漂亮的流星划过天空落在史上第一渣的少年夏天旁边“嘭”发生了爆炸一旁被惊醒的夏天小心翼翼的走过去坑里有一本看似十分古老的书夏天轻轻的碰了一下……一段神奇的冒险开始了本作者只是个新人写的不好望指点
  • 贵知行

    贵知行

    本书关于贵州历史、地理、民俗、文化的人文散记。全书分三编,第一编“自在之道/在边缘上演绎中心”,主要围绕贵州的历史展开,以历史遗迹、名人、事件串起了贵州从史前时期到21世纪的历史;第二编“知行聚合在智慧里穿越历史”,主要围绕红军长征和八年抗战展开,通过战役遗址、会议遗址展现贵州的现当代历史,突出贵州在新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第三编“锦绣黔程/在坚守中绽放价值”,主要介绍了贵州与全国各省的人文、地理联系,并对贵州的自然风情、民族人情进行了简述。
  • 隐形官阶

    隐形官阶

    《隐形官阶》无疑是一部官场小说,但不是反腐小说,作者也没有在一惯用的上下级关系上浪费笔墨,而是将笔触伸向了同级别但存在差别的公务员之间,择取了他们各自为了自身发展而在仕途上顽强挣扎、相互倾轧、费尽心机的故事作为骨架,敷衍成文。读来让人啼笑皆非之余又怅然若失。
  • EXO:心岸

    EXO:心岸

    乔舒雅曾经说:“感情是一艘漂浮的船,心是主宰它的摆渡人,岸却是它最终要停靠的地方。”那时候,吴世勋是这样的回答:“岸,有远有近,也有大有小。有些人喜欢则近的岸停靠,有些人却喜欢多摆会儿,找远的岸停靠。有些人在黑暗中摆渡,错过了该停的岸,而还有些人,明明看到了岸就在那,却倔着脾气,不靠过来。”好的。那就翻一翻他们的故事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