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82600000013

第13章 李密败绩入关中 秦王出奇平陇右(1)

却说越王侗既称帝东都,命段达、王世充为纳言,元文都为内史令,共掌朝政。会闻宇文化及率众西来,上下震惧,有士人盖琮上书,请招谕李密,合拒化及。元文都等赞成琮议,即用琮为通直散骑常侍,赍敕赐密。先是密亡命入瓦岗,适东都法曹翟让,逃狱至瓦岗寨,纠众为盗。有单雄信、徐世绩、王当仁、王伯当、周文举、李公逸等,群起响应。密遂劝让举议,让自谢不能。凑巧东都来一李玄英,入伙访密,自述民间歌谣,有桃李章,共计五语。语云:“桃李子,皇后统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玄英下一解释,桃逃同音,李指李氏子,释为李氏子逃亡。皇与后统言君主,宛转花园,谓隋主在扬州,终无还日,将宛转自毙园中。莫浪语、谁道许两语,暗藏一个密字,因此闻李密名,遂来寻访。既与密遇,即将歌谶告密。

密益觉自负,意欲藉让起事。让有军师贾雄,素为让所亲信,密遂与雄相结,嘱令说让。雄乃语让道:“李密系蒲山公后裔,将来必成大事。”让谓密能自立,何必从我。雄复道:“将军姓翟,翟有泽义,蒲非泽不生,故须倚赖将军。”玄英所解已是附会,雄说更觉穿凿。让信以为真,与密情好日笃。

密遂劝让攻下荥阳诸县。齐郡丞张须陁,骁勇善战,奉调守荥阳,引兵击让。

让欲奔回瓦岗,密竭力劝阻,且为让画策,用埋伏计掩击须陁。须陁败死,让大喜,令密自立一营,号蒲山公营。密又与让袭据兴洛仓,连败东都援兵。

让于是推密为主,号为魏公,改元永平,置长史以下官属。让为上柱国司徒东郡公,亦得置吏。单雄信、徐世绩等,俱任大将军,各领所部。祖君彦为记室,传檄讨隋。略取河南诸郡,与唐通书结好,就在此时。第三回已见大略,故本回再行补叙。凡赵魏以南,江淮以北,所有揭竿诸徒,多半归附。

让奉密命,为行军总管,夜率步骑袭东都,焚掠外郛,东都居民,悉数迁入宫城,由王世充等登陴固守。让乃退去。巩县长柴孝和、监察御史郑颋及虎牢守将裴仁基,次第降密,密各授官职。又得秦叔宝、名琼以字著世。

程咬金、罗士信、赵仁基等,均令统兵,声势大振。嗣是与东都将士,屡相攻击,胜败不一。武阳郡丞元宝藏,又举郡降密,密封宝藏为上柱国武阳公,宝藏令门客魏征作启谢密。征系钜鹿人,少贫好读书,始为道士,由宝藏召为书记。密爱他文辞惬当,特召为参军,兼掌记室。征后为太平宰相,故此处叙明履历。宝藏更会同徐世绩军,袭破黎阳仓,发粟赈民,选丁壮为兵。

不到十日,得兵三十万名。永安、义阳、弋阳、齐郡,闻风趋附。连窦建德、朱粲等,亦遣使附密。

会王世充调兵十万,来攻洛口,与密夹水列阵。密渡洛与战,为世充所败,奔还洛南,柴孝和等溺死。世充涉洛追击,恰被密回军击退,败窜石子河,再战又败,世充西走。于是密威益振。所有降附诸徒,且奉表劝进。密以东都未平,暂从缓议。偏翟让兄弘,竟语让道:“天子汝当自为,奈何与人?汝若不为,不妨与我。”让司马王儒信,亦劝让自为冢宰,夺密大权。

让迟疑未决。总管崔世枢、左长史房彦藻,受让责侮,潜以所闻告密,且劝密除让。密尚未肯从。左司马郑颋道:“毒蛇螫手,壮士断腕,公奈何顾恋私义,自误大局?”导密卖友,不足为训。密乃与数人定计,置酒召让。让与兄弘,及兄子摩侯,司马王儒信,践约入席,俱为所杀。密乃声明让罪,慰抚各营。让本残忍,身死后没人衔哀。但因密忍心负友,也未免心怀顾忌,渐渐地疑贰起来。

密进攻东都,复与王世充相持,越王侗且募兵益世充。偏世充屡战不利,密得据金墉城,东都大震。唐抚宁大将军李建成、副将军世民,又率兵至东都。名为援师,实是略地。城中越加惶急。密军乘势攻城,建成麾兵阻密,密乃引退。既而建成等还归长安,密再拟进攻,适值宇文化及引兵至黎阳。

密将徐世绩扼守仓城,忙遣人向密告急。密回驻清淇,与化及隔水遥语。密朗声道:“汝本匈奴皂隶,投入中国,父兄子弟,世受隋恩,累世富贵,举朝无比。主上失德不能死谏,反行弑逆,不学诸葛瞻的忠诚,反效汉霍瑀的悖恶,天地不容,汝将何往?若速来归我,还可饶汝性命。”化及瞪视良久道:“今日只可言战,说甚么书语?”密顾语左右道:“化及庸愚至此,还想自作帝王,一何可笑!虽折杖亦可驱他了。”乃深沟高垒,不与化及争锋,且寄语世绩,亦令他掘堑固守,俟化及粮尽退师,再击未迟。化及大修攻具,进攻仓城,苦为城堑所阻,不能得手。世绩从堑下穿通地道,潜师出击。纵火焚化及营。化及大败,攻具多被毁去,惟尚未肯退兵。

密正恐东都夹击,巧值盖琮赍书到来。以上俱是补叙前事。密乃将计就计,自草降表,愿灭化及以赎罪。当下遣使赍表,与盖琮同报越王。越王侗时已称帝,再回顾一语以醒眉目。即册拜密为太尉,兼封魏公,俟荡平化及,入朝辅政。册使既去,元文都等以密肯来降,天下可定,遂就上东门置酒作乐。未免太早。王世充独正色道:“朝廷官爵,轻授贼人,敢问意欲何为?”

文都闻言,很是不平,因说世充私通化及,不可不防。由是两人有隙。既而化及粮尽退师,北趋魏县。密追蹑得胜,报捷东都。文都等相率称贺。世充偏扬言道:“文都等系刀笔吏,看不透盗贼心肠,将来必为李密所擒。且我军屡与密战,杀他部下兵士,前后不可胜计,若密来执政,部众必图报复,我辈将无噍类了。”文都得知此语,转告段达,欲乘世充入朝,伏甲除患。

不料段达反通报世充,世充遂乘夜袭含嘉门。文都闻变,即奉隋主侗御乾阳殿,闭门拒守。世充进攻太阳门,斩关直入,令段达进执文都,乱刀处死,即遣部将代为宿卫,然后入见隋主,拜伏谢罪。隋主本无权力,怎好加责,只得引与共语。世充更披发为誓,词泪俱下,说得隋主易疑为信,竟命世充为右仆射,总督内外诸军事。嗣是大权尽属世充,兄弟子侄,各掌重兵。隋主似傀儡一般,一切不能自主,只有南面拱手罢了。

李密已逐去化及,拟入朝东都,闻变乃还,令开洛口仓即上文洛仓。赈民,不设限制,随意取给。群盗竟来就食,不下百万口。东都兵民,亦多因丐食来降,粒米狼戾,随散道旁。密喜语贾润甫道:“这乃所谓足食呢。”

润甫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今百姓襁负而来,无非为就食计,乃有司毫不爱惜,一任取携,待至米尽民散,何人与公成大业呢?”言之有理。

同类推荐
  • 无量寿经序

    无量寿经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台湾通志

    台湾通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申日经

    佛说申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光明忏法补助仪

    金光明忏法补助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诏狱惨言

    诏狱惨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网游之风萧萧兮

    网游之风萧萧兮

    温润男主+黑客女主腹黑男配+直率女配PS:另有无数搞笑酱油党和N个炮灰=V=这是一篇黑客们在游戏世界满天飞、斗智斗勇的网游文。女主风萧萧是高级黑客,潜入游戏中欲盗取机密文件,不想原来这竟是早已设好的局。游戏内与游戏外,或许并非是两个世界。
  • 天帝重生记

    天帝重生记

    因转生出差错,被转到不知名的星球去的经历。天帝会有什么经历呢?爱还是恨?情还是仇?他将得到什么?女人!金钱!实力!权利?比天帝更高的权利!他有多少女人?令人期待的王母将在何方?
  • 佛说一切法高王经

    佛说一切法高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们可曾爱过

    我们可曾爱过

    我曾经爱过深爱过可你呢?一次次的伤害我为什么我对你是真心的干嘛要这样?呵呵就当我犯贱
  • 萌后妖娆,冷皇折腰

    萌后妖娆,冷皇折腰

    乐彤彤很蛋疼!一朝穿越,居然成了太后!!!顿时间,乐彤彤被雷得外焦里嫩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帝龙魂

    帝龙魂

    平凡的人,总会发生不平凡的事!不平凡的人,总会经历平凡的事!一个人,注定了不不平凡!
  • 黑白道终结篇:沉默

    黑白道终结篇:沉默

    李斌良调任奉春市公安局春城分局局长不久的一天夜里,他孤身前往一条小巷赴约,突遭袭击,陷入昏迷中。他被救醒后发现,他的身边还躺着一具尸体。他带伤亲自指挥破案,很快查到,这一蹊跷血案是本市一个杀害警察的在逃犯所为。然而,随着工作的深入,各种人物和事件围绕着此案一一呈现出来,奉春的种种社会矛盾也摆在李斌良面前。
  • 龙芯之九龙传

    龙芯之九龙传

    相传上古黑龙生有九子下到人间随君征战以定天下,然人心贪婪九子遇害封印于华夏大陆。。何为道,问苍天。拔剑仰望遥指仙;情如风,情如烟。琵琶抚琴一曲荡千年;今生缘,来生缘。沧海桑田,龙芯恋...
  • 邪帝破天

    邪帝破天

    序言天穹大陆,一片血雨腥风的天地。看主角如何在神秘莫测的天穹大陆驰骋纵横?如何翻云覆雨?如何成帝破天!!!天穹大陆危机与机遇并存,实力与地位相关,生与死一线相隔,看主角如何混的风生水起,纵横天下!!!天穹大陆红粉佳人,倾城倾国,看主角如何收入后宫,如何为红颜伏尸万里,如何执众美之手,一同踏上道之巅峰!!!一路伏尸,只因踏上道之征途;尸山海骨,只为征服道之巅峰。红粉佳人,却是因心中那放纵的爱;逍遥天地,仅是为心中那醉人的情!主角一身邪气,是邪魅的化身,是正义的代表,也是恶魔的使者!!!且看我邪帝如何破天!!!
  • 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

    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

    作为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统一王朝,明朝的历史受到了中外史学界长时间的关注和研究。但与许多改朝换代的结果不同,从今天的角度看,明王朝的统一有其局限性。首先,它的控制区域上不及元,下不逮清,蒙古、西域始终以独立的面貌与明朝相始终。其次,元朝并未被真正灭亡,而是退居漠北,尽管为内部斗争和分裂所困扰,它却始终没有臣服于明。而且,传统意识中的正统标志——“大元”国号在其退出中原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