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80100000064

第64章 杀刘畅惧罪请师 系郅寿含冤毕命(2)

是时北匈奴岁饥,部众离叛,邻国四面侵扰,优留单于为鲜卑所杀,北庭大乱。南单于屯屠何新立,上表汉廷,请乘北虏纷争,出兵征伐,破北成南,并为一国,令汉家无北顾忧。窦太后得表,取示执金吾耿秉,秉极言可伐,独尚书宋意上书谏阻,因未定议,窦宪乃想此出去,为逃死计。究竟窦太后顾念同胞,未忍将长兄处死,不过一时气愤,把他锢禁;转思宪既有志图功,乐得遣他出去,得能立功异域,也好塞住众口,免诮失刑。于是依了宪议,且命为车骑将军,使执金吾耿秉为征西将军,为宪副将,发兵讨北匈奴。宪得出宫部署,仍然威震一时。兵尚未出,忽接护羌校尉邓训捷报,乃是击走羌豪迷唐,收服群羌等语。先是元和三年,烧当羌迷吾,与弟号吾率领羌众,复来犯边。陇西郡督烽掾李章,颇有智略,独不举烽火,暗地号召戍卒,埋伏要隘。号吾见陇西无备,轻骑入境,陷入伏中,慌忙突围返奔,偏值李章紧紧追来,强弓一发,射伤号吾坐骑,号吾被马掀下,为章所擒。章执住号吾,将献诸郡守,号吾乞怜道:“我既被擒,也不畏死,但杀死一我,无损羌人,不如放我生还,我当永远罢兵,不再犯塞了。”章以为说得有理,遂转禀太守张纡,纡乃放还号吾。号吾果解散羌众,各归故地,迷吾亦退居河北归义城。至章和元年,护羌校尉傅育,贪功启衅,募人阴构诸羌,令他自斗。羌人不肯从令,复生异心,走依迷吾。育发诸郡兵数万人,即欲击羌,大兵未集,仓猝出师,迷吾徙帐远去。育尚不肯罢休,自率三千骑穷追,恼动迷吾毒性,设伏三兜谷旁,邀截育军。育夜至谷口,尚不设备,顿致伏兵齐起,两面掩击,把育军杀死无算,育亦做了无头鬼奴。真是自去送死。还幸各郡兵赴救,拔出残众一二千人,迷吾引去。败报到了京师,有诏令张纡为护羌校尉,出驻临羌。迷吾复入寇金城,纡遣从事司马防,领兵截击,大破迷吾,迷吾乃致书乞降。纡佯为允许,待迷吾挈众到来,陈兵大会,置酒犒众,密将毒药置入酒中,羌众饮酒中毒,陆续倒地;迷吾亦筋软骨酥,不省人事,纡得指麾兵士,一一屠戮,且剁落迷吾首级,祭傅育墓,再发兵袭击迷吾余众,斩获数千人。诱杀迷吾计,与班超相同,但超诛诈降,纡戮真降,情迹悬殊,不能并论。迷吾子迷唐,独得逃脱,恨父被害,有志复仇,遂与诸羌种结婚交质,誓同休戚,据住大小榆谷,与纡为难。纡不能制服,拜表请兵,朝廷因纡赚杀诸羌,很是失计,因将纡免官召还,改任故张掖太守邓训代为护羌校尉。训字平叔,系故高密侯邓禹第六子,少有大志,厌文尚武,禹尝斥为不肖。哪知训熟习韬略,善抚兵民,章帝时已任乌桓校尉,与士卒同甘苦,大得众心,番虏惮训恩威,不敢近塞。嗣复调任张掖太守,边境清宁。及张纡免职,公卿多举训往代,因令改官。训莅任未几,迷唐即领兵万骑,来至塞下,一时未敢攻训,先胁令小月氏胡人,从早投服。小月氏胡,尝散居塞内,约有数千名,就中多勇健富强,不服羌种。汉吏辄随时羁縻,令拒羌人,他却能用少制众,为汉效力;只因平时有功少赏,所以依违两可,向背无常。此次迷唐招降,威驱利迫,胡人倒也不愿相从,誓与死斗。训察知情迹,便派吏安抚诸胡,叫他不必致死,自当一体保护。吏佐以为羌胡相攻,干我有利,待他两下俱疲,正好出兵尽灭,为何无端禁护,留下后患?训却出言指驳道:“近因张纡失信,群羌大动,屡来犯边。综计塞下屯兵,多至二万,按时给饷,空竭府藏,尚不能有备无患,凉州吏民,命悬呼吸。今尚欲羌胡相攻,羌败胡盛,胡亡羌兴,终为我害,哪能一举灭尽?且诸胡反复无定,俱因我恩信未厚,所以致此!今若因彼迫急,用德怀柔,彼必感激厚恩,乐为我用。服胡平羌,就在此着,汝等亦怎知大计哩?”成竹在胸。当下大开城门,召入群胡妻子,安处城中,严兵守卫。羌人无从胁掠,相继引去。胡人果然感德,并言汉吏常欲图我,今邓使君待我有恩,开门纳我妻子,使免兵刃,这却是我重生父母,怎得不依?于是群集训前,跪伏叩头道:“唯使君命!”训乃简选壮丁,择得数百人,使为义从,推诚相待。胡俗耻言病死,每遇病危,即用刀自刭,训闻降胡有疾,辄使人拘持缚束,禁令自裁,但给他医治,往往服药得痊,胡人愈加感动,无论男妇长幼,莫不归仁。旋复赏赂诸羌,使相招诱。迷唐叔父号吾,便率种人八百户来降。训全数收纳,妥为抚慰;一面征发湟中秦胡羌兵四千人,出塞掩击迷唐,斩首虏六百余级,得马牛羊万余头。迷唐抵敌不住,弃去大小榆谷,逃入颇岩谷中,羌众亦逐渐散去。训方上书奏捷,汉廷共庆得人。既而和帝改年号为永元,春光初转,塞外雪消,迷唐欲复归故地,屡遣侦谍,往来榆谷,为训所闻,训亟发湟中兵六千人,使长史任尚为将,叫他缝革为船,置诸筏上,乘夜渡河,袭取颇岩谷。迷唐猝不及防,被任尚乘隙掩入,斩首千余,获生口二千人,马牛羊三百余头。迷唐仓皇走脱,收集余众,西奔千余里,诸羌种遂尽叛迷唐。烧当种豪酋东号,情愿内附,稽颡归命,余众亦款塞纳质。训抚绥诸羌,威信大行,随即遣散屯兵,各令归郡,惟留弛刑徒二千余人,分田屯垦,兼修城堡,务为休息罢了。实是邓禹肖子。

且说车骑将军窦宪,部署人马,已将就绪,便拟辞阙请行。因恐出征以后,子弟犯法,特使门生赍书,投递尚书郅寿,托他回护家属,毋令得罪。哪知郅寿铁面无私,竟将窦氏门生,拘送诏狱,且上书极陈宪罪,比诸王莽。宪当然大愤,便欲设法害寿。寿尚不以为意,入朝遇宪,当面讥刺,说他大起第宅,擅兴兵甲,种种不法,显犯国章。宪怎肯服罪?自然争论廷前。偏是寿始终不让,仍是厉声正色,侃侃直谈。宪理屈词穷,转向太后前进谗,劾寿私买公田,诽谤宫廷。窦太后正在临朝,听得寿声浪甚高,也嫌他倨嫚无礼,便褫去寿职,命左右执送廷尉。廷尉阿旨承颜,谳成死罪,当即复奏,廷臣莫为解免。独太尉掾何敞,破案有功,得升任侍御史,此时又不忍袖手,即上书进谏,略云:

寿以机密近臣,匡救为职,若怀默不言,其罪当诛!今寿违众正议,以安宗社,岂其私耶?臣所以触死瞽言,非为寿也!忠臣尽节,以死为归,臣虽不知寿,度其甘心安之,但不欲圣朝行诽谤之诛,以伤晏安之化,杜塞忠直,垂讥无穷!臣敞谬与机密,言所不宜,罪名明白,当填牢狱,先寿僵仆,万死有余!

窦太后接阅敞书,才命减寿死罪,谪徙合浦。寿愤不欲生,竟致自刎;家属幸得免徙,仍归西平故乡。寿即郅恽子,郅恽事,见前文。窦宪既害死郅寿,气焰越盛,且因启行在即,越摆出大将威风,颐指气使。三公九卿,也有些看不过去,因联名上书,谏阻北伐。接连奏了好几本,终不见报,太尉宋由,未免惊疑,不敢再行署奏,诸卿亦多半退缩。惟司徒袁安,司空任隗,还是守正不移,甚至免冠朝堂,极力固争,仍不见从。侍御史鲁恭,素怀忠直,因再详陈利害,抗疏切谏道:

陛下亲劳圣恩,日昃不食,忧在军役,诚欲以安定北陲,为民除患,定万世之计也。臣伏独思之,未见其便。社稷之计,万人之命,在于一举。数年以来,秋稼不熟,民食不足,仓库空虚,国无储积;又新遭大忧,人怀恐惧,陛下方在谅阴,阴读如暗,天子居丧之名。三年听于冢宰,百姓阙然,三时不闻警跸之音,莫不怀思皇皇,欲有求而不得。今乃以盛春之月,兴发军役,扰动天下,以事戎狄,诚非所以垂恩中国,改元正时,由内及外也。万民者,天之所生;天爱其所生,犹父母之爱其子,一物有不得其所者,则天气为之舛错,况于人乎?故爱人者必有天报。昔太王重人命而去邠,故获上天之祐。夫戎狄者,四方之异气也,蹲夷踞肆,与鸟兽无别,若杂居中国,则错乱天气,污辱善人,是以圣王之制,羁縻不绝而已。今边境无事,正宜修仁行义,尚于无为,令家给人足,安业乐产。夫人道乂于下,则阴阳和于上,祥风时雨,复被远方,夷狄自重泽而至矣!盖以德胜人者昌;以力胜人者亡!今匈奴为鲜卑所创,远藏于史侯河西,去塞数千里,而欲乘其虚耗,利其微弱,是非义之所出也!前太仆祭彤,远出塞外,不见一胡而兵已困,白山之难,不绝如綖,都护陷没,指陈睦。士卒死者如积,读若胔。迄今被其辜毒。孤寡哀思之心未弭,奈何复袭其迹,不顾患难乎?今始征发,而大司农调度不足,使者在道,分部督促,上下相迫,民间之急,亦已甚矣!三辅并凉少雨,麦根枯焦,牛死日甚,此其不合天心之验也!群僚百姓,咸曰不可,陛下独奈何以一人之计,弃万人之命,不恤其言乎?上观天心,下察人志,足以知事之得失。臣恐中国且不为中国,岂徒匈奴而已哉?唯陛下留圣恩,休罢士卒以顺天心,天下幸甚!

这篇奏章,也好算是痛哭流涕,说得激切,偏窦太后情深骨肉,置若罔闻,鲁恭亦只好罢论。惟鲁恭颇有异政,脍炙人口。他系扶风郡平陵县人,童年丧父,哀毁逾成人,嗣入太学习鲁诗,讲诵不辍,因此成名。章帝初年,召恭至白虎观讲经,为太尉赵熹所荐举,拜中牟令,专务德化,不尚刑罚。邻境有蝗虫为灾,独不入中牟界内。袁安方为河南尹,恐传闻失实,特遣掾属肥亲往视,果然不谬。恭与肥亲偕行阡陌,并坐桑下,见白雉过集座前,适有童儿在侧,亲顾语童儿道:“何不捕执此雉?”童儿笑道:“雉方怀雏!”亲不待说毕,瞿然起立,向恭告别道:“我奉公到此,实欲觇君政绩,今虫不犯境,便是一异;化及鸟兽,便是二异;我若久留,反劳贤令供给,多致不安,请从此别!”言讫自行,返报袁安,安亦大为惊异。嗣又闻得中牟署内,生有嘉禾,乃即奏报朝廷,极言恭以德化民,屡迓天庥。章帝因征恭入阙,擢为侍御史。后人尝称鲁恭三异,作为口碑。小子亦有诗赞道:

鲁公德政起中牟,阖邑兴仁俗不偷;

草木昆虫皆沐化,一时三异足千秋!

窦太后不从恭奏,仍遣窦宪等北征;且迁窦笃为卫尉,窦景为奉车都尉,颁发国帑,为造邸第。免不得物议沸腾,又有人出来谏阻了。欲知何人进谏,待至下回表明。

----------

刘畅以外藩奔丧,事毕即当返镇,乃恋恋不去,求见太后,果何为者?窥其意不特具幸进心,并且为求欢计。窦太后以美丽闻,度其年不过三十,色尚未衰,畅之欲为审食其也明矣。史称其素行邪僻,言简意赅,太后屡次召见,几已入彀,微窦宪之从旁下手,几何而不为雄狐之刺耶?然宪究不当擅杀藩臣,讳无可讳,乃欲出师徼功,自赎死罪;太后又为所惑,竟允宪议;杀一人且不足,尚欲举千万人之生命,作为孤注,何其忍也?郅寿直言谏诤,反致得罪,蒙冤自尽,而三公九卿,又屡谏不从,偏憎偏爱,固妇人之常态,而国纪已为之毁裂矣!太傅邓彪,名为总己,乃片言不发,袖手旁观,其负国也实甚,国家亦焉用彼相为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魔王娶妃:虎父无娘子

    魔王娶妃:虎父无娘子

    她被亲生父亲封印,毁去内丹,痴傻度日。幸得他不离不弃倾心相与,却不料封印一朝被解,她原来肩负重则,势必要重整乾坤。他遥遥相望,盼她归期,不离不弃。
  • 顾若有爱

    顾若有爱

    五岁那年,沈绊遇见八岁的顾若。二十岁那年,他毁了她全家,他却说因她父亲所起。她远走高飞,消失五年,直到五年后,她回来,却听到他和别人订婚的消息。五年前的栽赃陷害,五年后的报复,迎接两人的将会是什么结局?
  •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为丛书之一,对当前文学症候作了深入的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当代十三位评论家的作品,这些集子都是他们在自己文学研究与批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无疑,这套规模相当的文学研究与批评丛书,不仅仅是这些批评家自己的成果,也代表了当今文坛批评界的最高水准,同时它又以不同的个人风格闪烁着这些批评家们独立的睿智光芒。
  • 白妮

    白妮

    白妮从小自强不息,乐观聪明,努力改变生存环境。改革开放后,她的相貌不但不遭非难,甚至在一些场合受重视。家人和男友不断利用她的相貌去投机、钻营甚至骗取贷款。而她自己依靠自己的努力抢抓机遇,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诚信敬业,不断迎取客户,进而开僻出一条毛纺产销之路。为自己、为家人、也为那个当年赶她的祖父出门的陈家,赢回了亲情和尊严。
  • 剪灯余话

    剪灯余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音俘众生:妖孽邪王的宠儿

    音俘众生:妖孽邪王的宠儿

    穿越异世,拥有百年不遇的召唤师体质,身世迷离,自己竟然是混血精灵。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各个人心险恶,肮脏不已。却不料,会遇见大陆上的最强天才,和他又会有怎样的火花?真相之路困难重重,却因为有他的陪伴,都成为了最美好的回忆。
  • 筑梦师

    筑梦师

    简介这一年,父母远游被困遗迹百年方归。这一年,小妹唐昕暴尸街头,污秽不堪。这一年,大哥唐峰大嫂秦岚唱响爱情绝唱,双双殉情。这一年,唐坤遭人陷害丹田尽毁,跌落神坛,受尽世人嘲讽。沧桑百年,唐坤醒来,父母尚未远游,小妹尚且活泼,大哥大嫂秀着恩爱。这一世,隐匿在背后的阴谋家,无论你是谁,我唐坤必将让你万劫不复
  • 君临天下只为她

    君临天下只为她

    玉露凋伤枫林霞,痴心仗剑走天涯。今起洛阳从军去,君临天下只为她。他,从乱世搬迁,到背井离乡;从懦弱无为,到敢于担当;从少年游侠,到驰骋疆场;从旌旗初展,到乱世为王。这一切,都只为她,君临天下!历史纯情系列,希望大家支持……
  • 恰巧娜阳年华

    恰巧娜阳年华

    “如果一切重新开始……”林琳搅拌着咖啡,答非所问的随意说道。如果一切重新开始,我和花娜之间的结局也会是这样的吧……因为我们恰巧在那样的年华里相识相知相爱!在那样的年华里,她有她的期盼,而我有我的梦想!她固执己见,而我犹豫不决!没有人来提醒我们应该妥协,如何妥协……本小说讲叙的是一个屌丝程序员逆袭为富一代的过程中的爱情与事业,所以会有些关于程序方面的专业术语,大家不要太在意,只要当它是个名词就行。PS:本文第一人称,是透过男主视角看女主的。
  • 美女编辑不上当

    美女编辑不上当

    “凡是我知道的,人人都能知道——只有我的心,为我独有。”她,最喜欢琢磨的这句话。她,率性而活,由心而行。中国最美丽的南方城市——深圳,是梦起航的地方。怀着喜欢一个城市就背着行囊投入其中的心,她来了。在这里,萌芽了唯美的爱情!千千万万的男女之间,爱情是一模一样的,可产生爱情的故事各不相同!他,帅气而霸道,可......她,美丽而坚强,却......梦想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缠绵纠结过后,却是无可奈何的离开!那一刻,天崩地裂,海枯石烂......翻过迷乱的历史,进入崭新的篇章,另一个他破空而出,却是她最真心的爱!爱情焉有先后乎?(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