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9100000012

第12章 起源与景观 (丙)文化之间的关系(1)

(丙)文化之间的关系

尽管关于各种文化本身的考虑在逻辑上应当先于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的考虑,但是一般的现代的历史思想却颠倒了这种次序。实际上,现代历史思想对于那些共同将世界上发生的事件形成一个表面的统一体的生活过程越知之甚少,它就越热衷于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去探求生活,因此它也越少理解这些关系。这种探查、废弃、选择、重新估价、错误、渗透及欢迎的心理是何等丰富啊!——不但在相互直接接触的、相互惊奇的、相互斗争的文化之间是如此,就是在一个现存的文化与一个在景观中仍然可见其遗迹的死文化的形式世界之间也是如此。另一方面,史学家称之为“影响”、“继续”及“永久效果”的这些概念又是何等的狭隘而枯涩啊!

这正是地道的19世纪。人们所探求的恰是一系列的原因与结果。千万的事物相继出现,并没有一件是原始的。因为每一年轻的文化在其表面上全都显示出古老文化的形式因素,所以人们便假定这些因素在继续发生作用,而且当一组这样的效果已经贯串在一起时,史学家就心满意得地把它当做一篇见解正确的著作。

事实上,这种处理方式依照的是多年前曾启迪过伟大的哥特人的那种观念,也就是,一种有重大意义的全人类历史的单一观念。他们看到了,在大地上,人们及民族在变化,但观念却持久不变的情景,并且这幅图景给人的印象是非常强烈的,即使到今天也不曾减退。最开始,这幅图景被看作是上帝借着人类苦心而完成的计划。事实上,只要“古代—中古—近代”体系的禁制依旧存在,而且人们只见到表面上的沿续现象而未见到事实的变化时,那么便是到了非常晚的阶段这幅图景仍将被看作是这样的。但是同时,我们的见解也已经改变了,并且变得更加冷静与广阔。我们的知识早已超越了这种航海图的限制。那些仍需借它去航海的人们,正在徒劳地迎风而驶。并非结果在“发生影响”,而是创造者在“吸收”。人们将存在与觉醒的存在混同了,将生活与它借以表现的手段混同了。批判的思维,甚至简单的醒觉意识,看到理论的单位处处都服从于运动。这是真正动态的、浮士德式的思想,因为在其他文化中无人曾如此想象过历史。希腊人由于对世界的理解是完全具体的,所以他们从未探求过诸如“雅典戏剧”或“埃及艺术”等纯粹表现单位的“效果”。

最开始发生的是:一种表现形式的体系被赋予一个名称,如此便在我们的头脑中唤起一种由许多关系组合而成的特殊合成物。然而这种情况时间不长,随即便有人在这个名称下假设有一种存在,并在这种关系下假设有一种结果。当我们今天谈到希腊哲学、佛教或经院哲学时,我们的意思是指某一正在用某种方法生存的事物,一个力量单位,这个单位不断地成长,直到其强大到足以掌握人类,征服他们的醒觉意识甚至他们的存在,并且最终迫使他们按这个存在的生活方向继续下去。这是一套完整的神话,而且非常有意思地是仅有西方文化的人类——与这种图景共生活并生活在这种图景中的仅是西方的人类——的神话中才充满了这一类的魔怪,比如“电学”与“位能”。

事实上,这些体系只存在于人类的醒觉意识中,而且它们是以活动的各种方式而存在着的。宗教、科学、艺术是醒觉意识的各种活动,而这些活动又是基于一个存在的。信仰、沉思、创造和作为这些看不见的活动的结果所需要的所有看得见的活动——如献祭、祈祷、肉体的尝试、雕像、用交往语言陈述经验——都无非是醒觉意识的活动罢了。其他人仅看到能够看见的东西,仅听到一些言辞。在这样做的时候,他们在自身中体验到某些事物,但是他们无法说明这种体验和创造者本身所经历的东西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一种形式,然而我们不知道那种形式在他人心灵中产生何物;我们对事物仅能有某种信仰,而且我们以贯注到自己心灵的办法来信仰。

无论一种宗教能够怎样确切地、清楚地用言辞将自己展现出来,它们无非是言辞罢了,而听者却将自己的感觉贯注其中。不管艺术家的乐调或色彩怎样令人感动,观者在其中所看到的与听到的只是他自己罢了,假如他无法这样做的话,这种艺术对他将是毫无意义的(少数历史上很有名的人物所具有的“设身处地”这种极其罕见的和十分近代的禀赋,在此无需考虑)。蓬尼菲斯使之改宗的德国人并未把自己转注于传教师的心灵之中,这就如在那些日子里穿过所有年轻的北方世界的春季震荡,它意味着任何一个人都在改宗中突然发现一种表现自己信仰的语言。正因为这样,当我们告诉一个儿童他手中拿着的物件的名称时,他的双目便会闪闪发起光来。

因此,并不是小宇宙的单位在运动,而是宇宙的实体在选用它们。假如不是这样——假如这些体系便是能够进行活动的存在物(因为“影响”是一种有机的活动)——历史的图景则会与它的现状完全不同了。思考一下任何一个成熟的人与任何一种现存的文化是怎样不断地浸润于数不尽的潜伏的影响中吧。自所有这一切潜伏的影响之中,只有少数被如此地采纳——绝大多数却都没有。选择所涉及的是工作呢,还是人呢?

企图建立因果联系的史学家仅致力于揣摩现存的影响,而揣估的另一方面——那些非现存的影响——却并没有出现。“积极的”影响的心理学和“消极的”影响的心理学是相互联系的。这是一个从来没有人大胆一试的领域,但正是在这个领域内却有能够收获的果实,而且它是必须着手解决的,除非我们任凭所有问题的回答是模糊的话;因为,假如我们打算对其规避不问,我们便被迫只得虚构世界历史事件的幻象,即将它们视为一个在其中万事万物都能得到适当说明的连续不断的过程。两种文化也许在人与人之间相接触,或者一种文化的人也许碰到另一种文化在其可传的遗物中呈现出来的已逝的形式世界。在以上两种情况中,动因便是人自己。

甲完结了的行为仅能由乙借着甲自身的存在使之振作起来,而且凭借他自己,他的内在特性、他的工作和他自己的一部分,变成乙的行为。并没有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运动,而仅有印度佛教徒的丰富的表象中的一部分被具有某种宗教倾向的中国人所接受,他形成了一种对于中国佛教徒且只对于中国佛教徒有意义的新的宗教表现形式。在全部这些情况中,重要的并非各种形式的原始意义,而是各种形式本身,它们将寓于观察者自己的创造力之中的种种潜伏方式揭露给观察者的能动感受性与领悟。内涵是无法转移的。两种不同文化的人,各自存在于自己精神的孤寂中,一条无法逾越的深渊把他们隔开。尽管印度人与中国人在那些日子里双方都认为自己是佛教徒,但是他们在精神上仍然离得非常远。一样的经文,一样的教仪,一样的信条——但是心灵却并不相同,他们各走各的路。

查遍所有文化,然后,人们将常常会发现:早期创造物在一较晚期的文化中的继续仅是表面上的,而且事实上较年轻的存在仅与较古老的存在建立了少许(很少)的关系,却始终不问较古老的存在让自己成为的那种事物的本来意义。那么,哲学与科学的“永久征服”结果如何呢?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听到希腊哲学怎样到今天还继续存在着,但这只是一种无实际内容的夸张罢了,因为首先是枚斋型的人类,其次便是浮士德型的人类,各以其未受损害的本能的深奥智慧,摈弃了那种哲学,或弃之不理,或在根本新的解释下保持了它的程式。在此,由博学的热情而生的天真的轻信欺骗了自己——希腊哲学的各种概念本可以构成一个长长的目录,它被采取得越多,则被确定的残存部分的比例也会消失得愈来愈小。

我们的习惯只是将德谟克利物的原子影像说、柏拉图的“理念”的那个实物世界与亚里斯多德的宇宙的五十二个凹形的天球等如此的概念作为偶然的“错误”而忽略过去,好似我们真能比已逝的事物自己还要好地去了解它们的意义!这些事物是真理并且是必须的——但是,并非对我们而言。我们在事实上而不尽是在表面上所掌握的希腊哲学的总合,实际上等于零。让我们说老实话并相信老哲学家所言吧;没有一个赫拉克利特或德谟克利特或柏拉图的定理对于我们是真实的,除非我们已经把它变为己用的时候。那么,我们从希腊科学的方法、概念、目的、手段中到底接受了多少东西呢?更不用说它的基本上无法理解的名辞了。据说,文艺复兴全然受到了古典艺术的“影响”,但是多里亚式庙宇的形式、爱奥尼亚式的圆柱、圆柱对于额柱的关系、色彩的选用、绘画中背景和远景的处理、关于肖像配置、瓶画、剪嵌细工、蜡画法的种种原理、雕像的构造因素、来息帕斯的比例等等都如何了呢?为何所有这一切都未曾发挥过“影响”呢?

由于某人(这里指文艺复兴艺术家而言)意欲表现的东西,就是他自身中先天所有的东西。从他所面临的一大套过去的形式中,他真正只看到了少数他想要看到的形式,并且在他需要它们的时候才去看它们——换言之,同他自己的意愿相同,而非与原始创造人的意愿相同,因为从来没有现存的艺术认真地思考过那种意愿。如果你能试图逐个地去了解埃及雕刻术对初期希腊的“影响”,那么结果你将会发现:除了希腊人的追求形式的意志从较古的艺术储藏中吸取些许它无论怎样都会在某种形式中为它自己发现的特征之外,根本没什么。在古典的景观的周围,有埃及人、克里特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波斯人、腓尼基人正在工作,或已经工作,并且这些民族的工作——他们的建筑物、装饰品、艺术作品、祭仪、国家形式、字体及科学——希腊人了解得很多。但是从这所有的工作中,古典的心灵又选用了多少东西来作为它自己的表现方法呢?我再说一遍,我们所观察到的仅是被接受了的种种关系。

但是那些未被接受的关系又如何了呢?比如,为何我们未能在前一范畴中看到金字塔、塔门、埃及的方尖石塔或象形文字、或楔形文字呢?未被西班牙和西西里的哥特艺术与哥特思想接受的拜占廷的储存与摩尔人的东方的储存又如何了呢?选择和对于选中的事物的真义的快速改变,被一种智慧所支配,对这种智慧的过分称赞是不应有的。任何一种被接受的关系不仅是一种例外,而且是一种误解,而且一个存在的内在力量并没有如同它在这种有目的的误解的艺术中那样清晰地得以证明。我们赞美一种外来的思想的各种原则越热烈,我们事实上对于这种外来思想的性质的改变也越根本。只要思考一下西方对柏拉图所作的种种赞美就能说明这一点了!从沙脱尔的伯纳和马尔西里阿斯·菲西诺斯一直到歌德与谢林!另外,我们对于一种外来的宗教接受得越谦恭,对那种宗教早已采取了新心灵的形式这一事实便越确定。

同类推荐
  •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古代文明探索之旅系列丛书发现古老的文明,探寻逝去的记忆,掀开古 代世界神秘的面纱,介绍古代文明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展示各大 文明的经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辉煌,带你领略几千年前古代人类的风采 ,充分了解人类无穷的智慧和叹为观止的成就……  拨开历史的层层迷 雾,人类文明之谜向你娓娓道来!
  • 重门天险:居庸关

    重门天险: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论语一日一读

    论语一日一读

    本书以随笔和札记的形式来解读论语,针对当前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人处世、工作求学、人与人的关系、生命的目标和价值等等,提出了源自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解决方法和参考思路。
  •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一个人跳舞:西方文人的独身

    该书探究西方近现代一些知名艺术家、哲学家、文学家的独身现象,包括尼采、叔本华、萨特、卡夫卡、金斯伯格、凡高、安徒生、乔治·艾略特、简·奥斯丁、波伏瓦、梭罗、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他们因着孤高的精神向度,特立独行的生命选择,对存在的根本性的探求,最终选择了独身,这种生存方式的选择,诠释着他们毕生的道德观、伦理观和价值观。该书即从他们的独身问题出发,探究这些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秘密。
  • 虎踞梅岭:梅关

    虎踞梅岭:梅关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热门推荐
  • 始爱不渝

    始爱不渝

    赢春衣编著的《始爱不渝》是一个关于破镜重圆的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步渝原本有一份很好的教师职业,却因为一个叫做蕖夜白的男人发生重大改变,他以周记的形式每个星期抄一首泰戈尔情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向步渝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就在感情渐趋平稳的时候,蕖夜白发现步渝晚上却在酒吧打工。他还来不及质问步渝是怎么回事,却被自己强势的爸爸发现。蕖洪无法接受步渝这样的女人当自己的儿媳,以保护儿子为名,迫使步渝离开这座她熟悉的城市。五年前的离开,五年后的归来。步渝再次和蕖夜白相见的时候,蕖夜白已经有了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而步渝也早于转行,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
  • 西魔东乱

    西魔东乱

    天堂与地狱的斗争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鬼使、神使规则的守护者!灵魂乃所以力量的源泉!众生皆为上帝与撒旦的棋子!
  • 我还是欠你一个答案

    我还是欠你一个答案

    每一个时间段的我们,总有不同的心情,其实只是还没有完全看懂世界而已,看懂之后,我们每个人其实都能无所谓的面对,然后品味世界的幸福
  • 词学集成

    词学集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终极败类

    终极败类

    没什么,出来混的,都是败类!大哥说,大家都是出来混的!大哥把败类分成了七个等级,最高等级就是第七级——终极败类!终极败类:我们的混斗目标。混的是义气不是意义!混的是心情不是心愿!
  • 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刑罚适用研究

    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刑罚适用研究

    我国立法中明确了对未成人犯罪采取的处理原则,即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本书着重研究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现状,并进一步寻求适当的刑罚适用方法。
  • 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超值金版)

    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超值金版)

    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所选的中国经典神话,在故事的类型上,与世界神话学及中国神话学的体系是相同的,既对应了神话学的学理要求,也对应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及北欧神话的类型。也就是说,本书的四辑分类从学术的角度上看是科学的,从东西方比较的角度上看也是严谨的。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在前人的整理基础上,对中国神话重新进行了彻底的梳理,编者将支离破碎、点线分割、散落各地的中国神话彻底地回归到了一个有着基本脉络、基本情节的体系上,以期较完整地献给中国读者。尤其是广大的中国青少年提供一套详实可靠、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的神话故事读本。
  • 无限虚无

    无限虚无

    宇宙是否无限?虚无化万物?宇宙终极问题无限和虚无,神秘面纱是否会一层层揭露?虚无大道,终极无限。无限精彩尽在本书,让你热血柔情每一天。
  • 小道士下山传奇

    小道士下山传奇

    创作唐代历史灵异,生于福建,1982.11.27出生。生于农村,初中,现代农业单位。
  • 腹黑竹马暴萌妻

    腹黑竹马暴萌妻

    他竭尽所能爱她,护她,把所有的爱全部给她。可是换来的却是他出车祸醒来的第一眼,看到她把一把匕首插在他的心脏处,就那么毫不留情的插在了他的心脏上。他以为他会死掉,没想到当了三年的植物人他却又醒了过来。而她却不知所踪。再次见面,她领着两个可爱的小包子,告诉他,她要离婚,孩子归他养。他很好奇,她的心到底是什么做的?给了他一刀还不算,为了离开他连孩子都可以不要。(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