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7700000015

第15章 信仰下的天空 (2)

中国人的信仰存在着许多令人无法理解的东西。然而,祖先崇拜这一点却是明明白白的。它十分清楚地表明,中国人坚信人死后,存在着魂灵。这一观念可以解释中国人所做的许多其他的事情,并让人们相信,普遍存在的祖先崇拜是必然的需要,而非偶然的选择。这也对中国绝少有单身汉这一事实作出说明。因为中国男子必须结婚,以生育男孩来履行世代祭祀祖先的使命,以确保这一代人在世间与冥界永久的幸福。一个家庭可以没有女儿,但儿子却是必需的。这一情况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尽管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参与祭祀祖先的活动,然而主持者必须是男性;第二,女儿嫁出去之后,就不再关心父母这边的家事,而是作为入门的媳妇,成为夫家的一员。以上这些事实对奔波于他乡或异国的中国人为何不在异地殖民做出了解释;同时也说明了客死他乡的中国人为什么会事先想尽办法要求别人将自己的尸骨运回故乡,安葬在祖坟旁边的原因。因为这样做就意味着他们执行了那套传统的礼教,其尸骨也将成为被祈福的一部分。倘若葬在异国他乡,脱离于肉体的魂灵便注定成为孤魂野鬼,在饥寒交迫中四处游荡。

在中国,祖先牌位是任何家庭都必需的摆设。从理论角度而言,每天,家庭成员都要跪在其面前叩头,以示敬畏。这种祖先牌位是由一块竖起的木板与一个木质的底座组成,通常漆成红色。木板上刻着祖先的名字及相关内容,字都漆成金色,显得非常神圣。牌位一般被置于一个很小的、经过雕饰的神龛里。每半年在祖坟上举行一次非常正式的祭祀活动。其龙种程度视举办者的财力而定。仪式举行的时候,首先除净坟墓周围的杂草,重新整修好坟的形状后,就在坟前设好桌案,放上供品。贡品一般有各种肉类,常见的有猪肉和鸭子。此外还有米饭、糕点、酒及丝绸。丝绸是供祖先用来做衣服的;作为中国各种庆典祭祀中必不可少的东西,鞭炮便会在此时响声大作,声声不绝;还要焚烧大把的纸钱——它们就是借助火力,成为阴间的硬货币的。

世界上再没有比中国人更节俭的民族了。当他们用丰盛的贡品慰劳各位祖先的神灵,等他们充分享用其中的营养之后,活人们便会将这些“残羹剩水”全部装进自己的肚子里。实际上,祭祀祖先的这一天的确算得上是个盛大的节日。一些无法置办如此丰盛祭品的穷人家,以及一些吝于花钱的吝啬家庭,则会在去的时候,借用别人家的东西到祖坟上祭祀一番,回来时再归还这些东西。这并非道听途说,都是证据确凿的事实。还有一些人在祭祖的时候,会买来一些纸糊的、经过装饰的烤乳猪及烤鸭来以假乱真。在他们眼里,比起活人来,那些脱离肉体的鬼魂应该更容易糊弄过去。

要想正确认识和理解三大宗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接受以下的说法:除了皈依基督教的教徒外,数量庞大的中国人口大多是儒教的信徒。这也就表示,中国人将“儒教”这一名称赋予了一个并非由他们发明的宗教体系,所以这些人对此并不了解,因而也不具备发言权。他们所知道的只是对天地、祖先的崇拜,最多再加上学者们对孔圣人的崇拜,这就是儒教的全部——中国最原始的、信徒最多的、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而除此之外的两门宗教,在中国都是处于补充与辅助的地位。明确了这些事实之后,将会对读者正确理解中国的宗教大有帮助。

道教是否源于中国,尚有诸多争论。而多数的观点倾向于认为它并非中国的产物。道教的始创者是一名曾经游历过亚洲其他国家的中国人。他的全部学说无不反映着印度婆罗门教的教义。尽管他比孔子年长,却与孔子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且两人至少有过一次会面。“道教”这一教名,或“道”主义,其本身就已道出了这一信仰的实质。“道”是中国的一个汉字,本意是“道路”或“途径与方法”的意思。道教创始人宣称创立这一宗教是为了研究宇宙、人、万物与“道”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并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我们从他的著作中选出了两段话,从中可以看出,他是如何轻而易举并且如此滑稽地阐释了自己的思想。或许这就是此种宗教所要求索的本义。第一句是“有形生于道,道生于物”;第二句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通过这种阐释,学者们无非会想到一只狗无休止地追逐自己尾巴的情形——完全是毫无意义的。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至少在其原始形态,道教并没有对盲目的偶像崇拜持肯定态度——它并不主张对有形之物的崇拜。但是现在,其中却充满了凡人能够想象到的五花八门的偶像形式。并且毫不夸张地说,新偶像的形式还在不断被创造出来。一开始,道教向人们宣扬苦行僧主义,认为研究和遵从纯粹的“道”是人们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对俗世的七情六欲要加以控制。而长时间以来,这种教义早已变得面目全非。道教的布道者们不知何时成了耍杂技、变戏法的艺人,成了算命先生、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永葆青春的神仙、长生不老的药丸与传说中长在蓬莱神岛上万年不败的仙药……所有这一切就是这些人常常挂在嘴边的陈词滥调。可以说,这些荒诞不经的鬼话所反映出的某种思想便是他们信仰的重点。同时他们还吸收了(倘使不是他们发明的话)那些欧洲骗子的老把戏,向人们吹嘘自己具有超能力,可以将泥土变黄金。

在此基础上,认知以下列举的事件意义重大:其一,中国政府正式将孔子立为全国崇拜的偶像,因而儒教得以成为正宗;其二,耶稣的诞生;其三,传入佛教。这三件事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发生。在中国,传说大约在救世主耶稣临世之际,当时的中国皇帝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屡次告诫他:不久,西方将会诞生一位大智大慧的圣人。建议他最好派遣使团,前往西方将这位圣人邀请到中国来。此外还有一则故事:五百年前,孔子说过一句非常神秘的话:“西方有圣人。”皇帝看到这句话之后,便真的派了一个使团前往西方求教。这第二个故事有一定的可信度:大约在基督诞生的同时,中国向西方派遣了一名使者,为的是寻求一种新的信仰。而使者最终游历到了印度,结果从那里请回了佛教。

遍布全国的佛教庙宇是中国各地非常显著的景点。在比较大的城市往往会有上百座佛寺,小城市也有几十座;而一个较大的镇最少也有两三座。正像失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一剧便会毫无意义一般,失了土地神的佛寺也因没有香火供奉,年久失修而最终破败。通常情况下,这些寺庙都是通过个人捐资集款而建,此后寺庙正常运行与维修的费用也是通过捐款的方式筹集的。迫于公众舆论的压力,乡镇中的每一位成员都会承担一份,尽管极不情愿;也有一些寺庙是通过每年财政拨款,或者是政府的资助来维持。那些国家资助建立的庙宇大都富丽堂皇,令人眩目——都是黄瓦盖顶,流光溢彩。在中国,黄色是皇帝专用的颜色,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普通百姓是不允许用的。

除了那些能够称为礼拜释迦牟尼的正式庙宇外,我们还能够看到遍布中国乡村小镇的路边小庙。这些庙里或者供奉着释迦本人,或者供奉佛教万神殿里那些地位低微的小神。有一次,我曾游历山西省境内。在离佛教圣地五台山还有十多里远的地方,我曾看到一座非常寒酸的小神庙。庙是用泥土垒成的,如同狗窝一般大小;用以祭祀当地的“一千二百四十九位无名的地上、天上和海里的众神灵”。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神灵大杂烩。显然,中国的各路神仙都有供自己专门享用祭祀的庙宇。然而那些不愿触犯任何神灵的中国人却想到,无论如何,也应该供给那些为数众多、易被忽视的小神一席之地。因而他们便列出那些小神,为他们建立那些小庙将其供奉起来。尽管这一行动都很体贴周到,然而却荒诞不经,很难令人理解。

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以及特定的节日,庙宇都会举行非常盛大的祈祷活动。除此之外,一年到头,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寺宇都向众人开放;不管何时,总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人在现场主持祈祷仪式。佛祖前的灯碗里浮着一根灯芯,发出的光极为幽暗微弱,然而全年却常明不灭。每次的祈祷仪式只为一人举行。从来没有听说过同时为两人或更多人做祈祷的例子。一般的祈祷仪式十分简单,几分钟之内便可完成。祈祷者进入大门后,从僧人那里花几文钱买几柱香,由僧人将它们凑到佛灯前点燃,再递给祈祷者。然后祈祷者亲自将香插进如来佛像前的一张桌子上的铜质香炉中。

这一过程完成后,祈祷者连续三次双膝跪在一个垫子上,面向佛祖叩头三次,同时,守在一旁的僧人为他击鼓或敲钟,以告知如来佛有香客光临。做完这一切后,整个祈祷仪式就完成了。香客起身后,该干嘛还干嘛去。这即是中国寺庙中的一般祈祷过程。既简单又实惠;既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不会让人觉得麻烦。在较为大型的庙宇中,通常会有很多资历深厚的僧人和新收的小和尚。这里的小和尚要像海轮上的水手一样轮着“值班”;在一些特殊的日子,不分昼夜地为香客们主持祈祷。作为中国社会里的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僧侣因其愚昧无知与不良行为而颇受世俗的非议。他们只能学到极其有限的宗教礼仪。往往只是一两句梵语而已。在通过别人反复的传诵之后,他们便掌握了。整天口中念念有词,翻来覆去地唠叨着。

森严的等级制度也存在于佛教僧侣之间。因为还未找到一个更为合适的称谓,我们姑且把佛教僧侣间级别最高的人士叫作大主持。在所有宗教事务中,他的权位仅次于西藏的活佛。在此前提到的佛教圣地五台山,我就曾拜见了这样一名高僧。他面容亲和,举止从容;大约有七十岁。因此他是西藏人,所以汉语说得不是很流利,然而我们之间的沟通却十分顺利。他选泡上等的茶叶招待我,里面还加了盐和酥油(汉人则没有这种饮茶习惯),而我觉得这种茶的味道好极了。那位老人十分健谈,滔滔不绝。除了中国,他对国外的事物一无所知。因而在我们的长谈中,他表现出了十分强烈的好奇心。从他那里我得知,大主持是由众高僧投票选举产生的,任期六年。他已连任三届。再过几个月,便开始下一届的选举。这位老人坦言自己这次并没有连任的把握。事实上,他已早已厌倦了这一单调乏味的职务,自己已届花甲之年。并且还说,与大主持这一职位所能收获的荣誉、报酬以及额外的一些好处相比,获取连任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除开这种明确的僧侣等级制度外,还存在着一种近代所流行的活佛转世的说法,认为活佛即是佛祖本人的化身。尽管他并不参与实际的佛教组织及日常的事务管理,但身居最高尚、最神圣的地位。但不幸的是,其一生都要盘坐在莲花宝座上接受世俗的顶礼膜拜。从理论上而言,佛祖不会死,只有羽化成仙。随后僧人们便到处寻找,最后找到一个男孩——一个据说是释迦牟尼化身的男孩。如果依照此理,那么应该只有一位转世活佛。然而令人感到不解的是,近代的中国,转世活佛竟有四位:一位在西藏拉萨;其他三人分别在三个相互对立的佛教圣地。

同类推荐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撩开中国西部神秘的面纱。还历史以本貌,还现实以真实。这片曾被儒教文化遗漏了的土地,饱受风吹雨打,干旱饥馑,在呼嚎,在雀跃,在欢笑,在悲泣,她恣意挥洒着无穷无尽的欲望与渴求……著名作家高建群,以《最后一个匈奴》式的历史感与洞察力,为中国西部大开发鼓呼,建言,给政府决策部门以提醒,给西部“淘金者”以建议,为你深入了解西部打开沉重的大门。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北省份——甘肃省最具魅力的地方之一。这里是全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中国“彩陶王”的出土地、“大禹治水之极地”、“自然生态旅游的乐园”、“中国花椒之乡”、“中国民歌(花儿)采录地”,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资源物产,勤劳淳朴的父老乡亲。
  • 穿越晋江

    穿越晋江

    晨曦,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晋江大地,一群晋江人从岩洞里走出,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这是一个春寒料峭的季节,可他们并不怕冷,不管男女老少,都清一色裸露着身子。他们的模样有些奇怪,前额很低,嘴巴前突,个头也不高,最高的也不过1.6米。他们来到离岩洞不远的一个空地上,地上堆满了前一天吃剩的鱼虾、贝壳以及用来生火的木柴。他们围坐一圈,一边生火,一边用一种我们听不懂的语言说话。说到动情处,他们会手舞足蹈起来,原来是正在安排新一天的工作。一起来翻阅本书吧!
  •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产业研究性学术期刊,以理论分析、政策解读和前沿观察的形式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展开理论性、批判性、历史性和国际性的研究论述,倡导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现象和趋势,希望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发表的论坛,成为凝聚华人学者文化产业研究通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桥梁。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一些基本的人情风俗就产生了。我们今天虽然知道见面握手是一种礼貌,结婚时要遵守种种礼仪,以及全国各地的风俗迥然有别,不懂地方风俗的人甚至还会闹出笑话来,人情风俗是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累和沉淀才逐渐形成的,那么谁又是这些风俗的创始者呢?不要着急,谜底就将在本书中一一为你揭晓。
热门推荐
  • 都市之不二和尚

    都市之不二和尚

    不二佛因六根不净,自罚下界,重修心性,尝遍人生百味,顿悟空门,踏上自己的修佛之路。
  • 今古奇谈:荒郊老店

    今古奇谈:荒郊老店

    这是一部悬疑、惊悚、涉案经典集成,共收录了十五篇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每一篇都惊奇不断,令人心跳不已。《荒郊老店》气氛恐怖,人物怪异,似人似鬼,似魔似妖,但最终皆为人在作祟;《巨麝谜案》中的一群中药贩子为了利益不杀人越货,铤而走险;《和谐卫士》中的刑警机智勇敢、破获了高铁爆炸案;《血热江冰》谱写了缉毒警察与大毒袅殊死决战的悲壮诗篇……惊悚的场面,出奇的悬念,惊心的案情,真挚的情感,令人击节慨叹。
  • 风水奇谭4:昆仑灵谷

    风水奇谭4:昆仑灵谷

    最后一代突厥白眉可汗的王棺之内,除了一身黄袍之外,还有四颗流光溢彩的翡翠狼头。这四颗翡翠狼头之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金万流和灰衣人之间,凝结十年深怨的那个孩子,此刻又在那里?踏着昔年淘沙司马西去的脚步,风冷情和水灵,铁中坚三人又踏上了雪域昆仑——在那冰峰雪谷的裂隙深处,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直所探究的真相……
  • 从前有个瓦罗兰

    从前有个瓦罗兰

    当一个萌萌哒的少女站在罗翊面前扑闪着大眼笑嘻嘻地说道:“我叫锐萌萌,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的主人了。”罗翊原本以为少女是哪家精神病院跑出来的cosplay女孩,结果他却发现自己错得离谱……
  • 穿越之紫影蝶飛

    穿越之紫影蝶飛

    一个纹身,让她陷入千年前一场国恨家仇的争纷之中。几段情,让她尝尽悲欢离合。英俊的王爷,好色的皇上,权力的漩涡,阴谋的斗争,她究竟该站在谁哪一边?谁又会和她执手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之认识你

    tfboys之认识你

    我们第一次认识,就混熟了!说明我们有缘。——by王俊凯(苏青)我们的故事,从一次偶遇开始,慢慢的变熟了。——by王源(刘冰)认识你,我的性格变成暖暖的,不再像以前那样高冷。——by易烊千玺(夜言)
  • 杨柳清风

    杨柳清风

    《杨柳清风》是一部以拟人化的动物形象描写英格兰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散文作品,文笔细腻典雅,对大自然的描写丰富流畅,而且故事曲折有趣,富含哲理,被誉为英国散文作品的典范。小说塑造了一群生动的动物形象:行事鲁莽但天性善良的蟾蜍、踏实而又不乏诗趣的河鼠、忠诚而又天真的鼹鼠、性情执拗而又富有慈父般爱心的老獾,等等。这些鲜活的形象各自保留着动物特有的习性,但动物的性格、思想、行为已经人格化、社会化了,作者关注的重心已经超越了动物生活和动物心灵而投向了人类的生活和心灵世界。因而,读者从中可以获得关于人类生活经验和价值的体认。
  • 相见欢·落花如梦

    相见欢·落花如梦

    1时间,真的是一个可怕的东西,每天将一个人遗忘去一点点、一点点又一点点,就那样,竟果真能将一个人忘得干干净净,曾经以为会痛不欲生的我们却依旧活得好好的,不,活得甚至比以前更好。2生死那样容易,活着却是那样艰难……可我们依旧倔强地活着,因为只有活着,我们才能看到梦中的那个她,哪怕只是远远的一眼,便已是足够。3我们的爱情,究竟谁比谁更卑微?我们的命运,究竟谁比谁更可怜?我们的前世,究竟谁比谁相欠更多?4一个人,如何替代成另一个人?5三杯酒,一杯祭奠爱,一杯祭奠恨,一杯祭奠前尘过往。三杯饮尽,相逢陌路。
  •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

    当代的大学生——时代的宠儿和天之骄子们,跨过高考的门槛,朝着向往的科学殿堂,带着对大学的憧憬,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带着对未来的追求,带着对人生的希望,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师长.背上行装,告别故乡,怀揣12年寒窗苦读的结晶——大学录取通知书,带着新奇与兴奋,交织着困惑与迷惘,去寻找新的人生驿站。去开始人生新的远航。从此,人生历程将翻开新的一页,人生将会在这里谱写新的乐章。
  • 霸气校草宠溺甜甜萌女

    霸气校草宠溺甜甜萌女

    啦啦啦啦啦啦啦易烊千玺跟女主会发生什么呢~拭目以待吧!第一章第二章纯属凑字,女主可不是这个名字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