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6900000010

第10章 《易》说纲领

朱子曰:圣人作《易》之初,盖是仰观俯察,见得盈乎天地之间,无非一阴一阳之理。有是理,则有是象,有是象,则其数便在这里。其所谓象者,皆是假此众人其晓之物,以形容此事之理,使人知所取舍而已。自伏羲、文王,虽自略而详,所谓占筮之用则一。盖即那占筮之中,而所以处置,是事之理,便在那里了。故其法虽若粗浅,而随人贤愚皆得其用。盖文王虽是有定象,有定辞,皆是虚说。此个地头,该是如此处置。初不粘着物上,故一卦一爻,足以包无穷之事。不可只以一事指定说:他里面也有指一事说处。如利建侯,利用祭祀之类,其他皆不是指一事说。此见《易》之为用,用无所不该,无所不偏,但看人如何用之耳。到得夫子,方纯以理言,虽未必是义文本意。而事上说理,亦是如此,但不可便以夫子之说为文王之说也。

伏羲画八卦,只此数画,该尽天下万物之理。学者于言上会得者浅,于象上会得者深。王辅嗣、伊川皆不信象,如今却不敢如此说,只可说道不及见这个了。且从象以下说,免得穿凿,某尝作《易象说》,犬率以简治繁,不以繁治简。

说《易》得其理,则象数在其中。固是如此,然沂流以观,却须先见象数的当下落,方说得理不走作。不然,事无实证,则虚理易差也。

圣人一部《易》,皆是假借虚设之词,盖缘天下之理,若正说出,便只作一件用。唯以象言,则当卜筮时,看是甚事都来应得。

《易》只是与人卜筮,以决疑惑。若道理当为,固是便为;若道理不当为,自是不可做,何用更占?却是有一样事,或吉或凶,或两岐道理处置不得,所以用占。《易》中利字,多为占者设。

今人读《易》,当分为三等。看伏羲之《易》,如未有许多《彖》、《象》、《文言》说话,方见得《易》之本意。只是要作卜筮用,如伏羲画卦,那里有许多文字言语,只是某卦有某象。如乾有乾之象,坤有坤之象而已。今人说《易》,未曾明乾坤之象,便先说乾坤之理,所以说得都无情理。及文王周公,分为六十四卦,添入乾,元亨利贞,坤,元亨利牝马之贞,早不是伏羲之意,已是文王周公自说出一般道理了。然犹是就人占处说。及孔子《系词》,作《彖》、《象》、《文言》,则以元亨利贞为乾之四德,又非文王之《易》矣。

读《易》之法,窃疑卦、爻之词,本为卜筮,断吉凶而具训戒。至《彖》、《象》、《文言》,传之作始,因其吉凶训戒之意,而推说其义理以明之。后人但见孔子所说义理而不复推本文王、周公之本意。因鄙卜筮,以为不足言而其所以言者,遂远于日用之实,类皆牵合委曲。偏主一事而言,无复包含该贯,曲畅旁通之妙。若但如此,是圣人当时自可别作一书,明言义理以昭后世,何用假托卦象为此艰深隐讳之词乎?故今欲凡读一卦一爻,便如卜筮所得,虚心以求其词义之所指,以为吉凶可否之决,然后考其象之所以然者,求其理之所当然者。

推之于事,使上自王公,下至庶民,所以修身治国,皆有可用。窃为以此求之,似得三圣遗意。修看《易》,须是看他未画卦以前,是怎生模样,却就这里看他卦爻象数,非是杜撰,都是合如此。未画以前,便是寂然不动,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只是个至虚至静而已。忽然在至虚至静之中,有个象,方说出许多象数吉凶道理。《易》之为书,是悬空做出来。如《书》便贞个有这政事谋谟,方做出《书》来。《诗》便真个有这人情风俗,方做出《诗》来。《易》却都无这已往的事,只是悬空做的。未有爻画之先,在《易》则浑然一理,在人则湛然一心。既有爻画,方见得之爻是如何,之爻又是如何。然而皆就这至虚至静中,做出这许多象数来,此所以为灵。

此书本是难看底物,不可将小巧去说,又不可将大话去说。

《易》大概欲人恐惧修省,今学《易》非必待遇事而占方有所戒,只平居玩味,看他所说道理,于自家所处地位合是如何。故云: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词,动则观其变玩其占。孔子所谓学《易》,正是平日常常学之。某作《本义》,欲将文王卦词,只大纲依文王卦词略说。至其所以然之故,却于孔子《彖》辞中发之。且如《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只是占得《大畜》者为利,正不家食而吉,利于涉大川。至于刚上而尚贤等处,乃孔子发明,各有所主,爻象亦然如此,则不失文王本意,又可见孔子之意,但而今未暇整顿耳。

某解一部《易》,只是作卜筮原作十筮。

之书。今人说得来太精了,更入粗不得。如某之说虽粗,却入得精,精义皆在其中。若晓得某说,则晓得义、文之《易》,本是如此,元未有许多道理在,方不失《易》之本意。

近得赵于钦书,云《语》、《孟》说极详,《易》说太略,此譬如烛笼,添一条骨子,则障了一路明。若能尽去其障,使之统体光明,乃更好,盖着不得详说也。

看《易》先看某本义了,却看程传以相参考。如未看他《易》,先看某说,却也易看,盖不为他说所汩故也。

同类推荐
  • 聆听大师胡适

    聆听大师胡适

    胡适一生,涉及了大量的学术文化、思想文化和政治文化的言论,其文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朴实无华。兼具了可读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聆听大师胡适》系列以独特的视角,从人生、治学、政治、社会等方面入手,在胡适作品中精选出能够代表胡适思想的篇章,收录图书:《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西洋文明的本质:胡适讲西学》《孤独与大胆:胡适自述》等七册。
  • 论语·孟子

    论语·孟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
  • 庄子诠言

    庄子诠言

    本书分为“庄子总论”、“道与德”、“天与人”、“物与我”、“群与己”、“神与形”和“结论”等七章,论述了庄子关于个人自力与外在关联的哲学思辨。
  • 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道家的智慧,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并且浸透了中国人的思维。除了儒家智慧,道家智慧又是一股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即使到了高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还在否定之否定、背叛与反背叛中接受它的影响与推动,获得重新思考生命、世界乃至宇宙的激情。
  • 培根论人生事业(大师的人生忠告丛书)

    培根论人生事业(大师的人生忠告丛书)

    培根是近代美国思想最伟大的人物,也是人类史上最优秀的人物之一。本书收集了培根论说手札数十篇,充分显示了哲人的睿智,是一本见解独到的传世佳作。
热门推荐
  • 腹黑殿下的恶魔王妃

    腹黑殿下的恶魔王妃

    天性吃货的她却没有人给做饭。天性好动的她居然经常被关在家里。天性话唠的她却得人逼迫不能说话。天性恶魔的她竟遇上个比自己还恶的人。一朝穿越,同行四人竟忘了自己的原身,连自己是穿越来的都不知道,何时才能恢复记忆?‘美男’王爷,一个不够来两个。‘美女’情敌,一个就够了啊!不行,王爷这么帅,一个怎么够!大不了都把她们当成小喽啰呗!倾城之恋--五皇子VS二皇子。绝色美人,江山社稷,谁赢,谁才是王者!
  • 金华冲碧丹经秘旨

    金华冲碧丹经秘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山民

    山民

    瑞雪送春至,游子归故里。遥望新坟立,可是曾相忆。望村心恐急,路人见不识。新坟傍旧坟,谁是墓中人。
  • 一个普通人的视角

    一个普通人的视角

    一个普通人,写的普通事。可能我会在某个城市与你擦肩。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只想做个普通人,为生活忙的狗血淋头。
  • 惊魂六记之罗刹女

    惊魂六记之罗刹女

    那个人握手的剑此时正搁在萧七的右肩上。冰冷的右手。萧七的右肩,立时感觉到那股冰冷。人的手怎会这样?‘吱’的那一声也不像剑削入人体的声音!萧七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寒噤,不由自主的回头望一望!一望之下,毛骨悚然!从他后面扑来的竟然不是一个人!是鬼!一个青面獠牙的罗剎鬼女!
  • 月华天

    月华天

    她是常国皇族最精炼的杀手,却被皇帝为了一己私欲而作为祭天贡品。为了报仇,她以魂魄做了筹码,换来了重生。她被迫寄生在宰相女儿身上,白日她装成千金大小姐,夜里乘着月光杀人。她被迫嫁给仇人之子,在朝夕相处之下,对他产生了感情。仇恨与爱情交织,该选择什么?当历史重演,又会否有人相救?
  • 三国演义语典

    三国演义语典

    对于中国人来说,自明清以来民间文人陆续创作传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五部古典通俗章回小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所皆知的经典著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明逍遥录

    大明逍遥录

    抗日名将李如松之死究竟有何猫腻万历四十年的大明京城,究竟隐藏了多少黑手两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学生,究竟是怎样卷入明清鼎革的漩涡之中已经微微倾斜的天平上,在一旁加上两根微不足道的稻草会发生怎样的偏转谍明以伐清,以小而战大尔为大国,而我中华亦不小也!
  • 乞彩笺歌

    乞彩笺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