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6100000040

第40章 艰难困苦的另一面

【原典】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爻辞新解】蹇卦,象征陷入困境,难以前进;面对这种情况,利于向西南行动,不利于向东北行动。此时利于出现大人物,只要能够坚守正道,始终如一,就一定可以获得吉祥。

【原典】《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爻辞新解】《象辞》说:《蹇卦》的卦象是(山)下坎(水)上,为高山上积水之表象,象征艰难险阻,行动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君子应该很好地反省自己,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渡过困境。

【原典】初六,往蹇,来誉。

【爻辞新解】初六,前进将会进入险境,后退将得到赞美。

【原典】《象》曰:“往蹇来誉”,宜待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前进将会进入险境,后退将得到赞美”,处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安心等待,寻找时机,不要轻举妄动。

【原典】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爻辞新解】六二,臣子为了解救君王的困境努力奔走在危难之中。如果是为了自己,他是用不着这样做的。

【原典】《象》曰:“王臣蹇蹇”,终无尤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臣子为了解救君主的困境而努力奔走在危难之中”,那么结果将不会有什么过失。

【原典】九三,往蹇,来反。

【爻辞新解】九三,前进陷于危难,最好还是退回原地,不要再继续往前走了。

【原典】《象》曰:“往蹇来反”,内喜之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前进将陷于危难,最好还是退回原地”,这样内部的力量必会来依附于己。

【原典】六四,往蹇,来连。

【爻辞新解】六四,如果它要奔赴危难,就该联合其他的力量,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解救危难。

【原典】《象》曰:“往蹇来连”,位当实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前去解救危难,应该联合其他的力量”,是指这一爻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应该这样去做。

【原典】九五,大蹇,朋来。

【爻辞新解】九五,处境极为艰难,却有众多的人来协助他渡过危难。

【原典】《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处境极为艰难,却有众多的人来协助他渡过危难”,表明他能够坚守正道,行为合乎准则,所以有众多的人前来协助他。

【原典】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爻辞新解】上六,如果前进就会陷入险境,退回来却可以大有收获;这样做就会吉祥如意;有利于出现大人物。

【原典】《象》曰:“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人”,以从贵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如果前进就会陷入险境,退回来却可以大有收获”,是因为关键在于首先要联合自己内部的各种力量才能够共同度过艰难时世;“利于出现大人物”,说明应当追随尊贵的君主去建功立业。

【读解】

蹇卦的本义是艰难险阻,而蹇卦所阐述的主题是君子如何在艰辛的处境中,审时度势,采取明智正确的决策克服艰难险阻。

艰难险阻横亘在前,君子面对险境却能保持清醒理性的明智态度,不可张皇失措,急功近利,也不可消极对待,不求进取,应对现实的处境做出理性的分析。“见险而能止”,这里的止,不是停滞不前,畏惧退缩,而是冷静地反思,谨慎地估量,这样才能避免错误,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是吉利的。

蹇难虽然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但君子反身修德,反过来对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深刻认识,从主观上寻找原因,最终能克服蹇难。

遇入坎险,愈陷愈深,不能自拔,在这种情况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见险能止”,抑制自己躁动的心态,静以待时是适宜的。

君子贵在对蹇的处境有所知,知才能明。在大的困难面前,身担重任的人既要刚健有为,又要有自知之明,正视客观现状,注意自身修养,身先士卒,明智处事,渡过蹇难。

【事典】

苏武牧羊

苏武北海牧羊十数载,守节不屈,正可说明此爻爻义。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凭着父亲的职位,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并逐渐被提升为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的官。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庭也扣留他们以相抵。

公元前100年,且鞮刚刚立为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到了匈奴那里,摆列财物赠给单于。然而,单于不但不以礼相待,而且越发傲慢,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

单于正要派使者护送苏武等人归汉,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

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缑王等都战死;虞常被活捉。单于派卫律审处这一案件。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因此想自杀。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许多贵族前来商议,想杀掉汉使者。左伊秩訾说:“假如是谋杀单于,又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应当都叫他们投降。”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自己抱住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苏武好不容易才苏醒过来。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拉回营帐。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苏武却毫无反应。卫律说:“你顺着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

苏武痛骂卫律说:“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当初,苏武与李陵都为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访求苏武。时间一久,单于派遣李陵去北海,为苏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愿谦诚地相待你。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的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以前你的大哥苏嘉做奉车都尉,跟随皇上到雍的棫宫,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碰到柱子,折断了车辕,被定为大不敬的罪,用剑自杀了,只不过赐钱二百万用以下葬。

你弟弟孺卿跟随皇上去祭祀河东土神,骑着马的宦官与驸马争船,把驸马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骑着马的宦官逃走了。皇上命令孺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杀。我离开长安的时候,你的母亲已去世,我送葬到阳陵。你的夫人年纪还轻,听说已改嫁了,家中只有两个妹妹,两个女儿和一个男孩,如今又过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长久地像这样折磨自己!我刚投降时,终日若有所失,几乎要发狂,自己痛心对不起汉廷,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我李陵呢!并且皇上年纪大了,法令随时变更,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安危不可预料。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希望你听从我的劝告,不要再说什么了!”

苏武说:“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常常愿意为朝廷牺牲一切。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儿子效忠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恨,希望你不要再说了!”李陵只得悻悻而归。

汉昭帝登位,几年后,匈奴和汉达成和议。汉廷寻求苏武等人,匈奴撒谎说苏武已死。后来汉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在夜晚见到了汉使,原原本本地述说了几年来在匈奴的情况。告诉汉使者要他对单于说:“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着帛书,上面说苏武等人在北海。”汉使者万分高兴,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问单于。单于看着身边的人十分惊讶,向汉使道歉说:“苏武等人的确还活着。”于是单于召集苏武的部下,送他们回国,除了以前已经投降和死亡的,总共跟随苏武回来的有九人。

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感悟】

当人们无意陷入困境,总不免意志消沉。比如经济困难,事业不顺,亲人远离,位居低微,工作困难,人际紧张,别人轻侮,丧失自信,人生历程中,这些困难就像是一串穿起来的糖葫芦接踵而至,身陷其中任何一种,都会让人倍感艰难,不能自拔。有许多人经受不住巨大的压力,忍受不了特殊的痛苦,走向人生过程中可悲的放弃。自杀固然简单,也是一种无能的解脱,但是一个人暂时的轻松给活着的亲人朋友留下难以磨灭的痛苦和伤害,是缺乏责任心的轻率之举。这样的人是弱者,是生命责任的逃避者,不足取。在痛苦艰难中迷失自己,变得消沉委顿,毫无自信,失去了自己做人的原则和独特的个人风格,即便对生命没有放弃,其实把自己的责任已经无可奈何地放弃了,陷入这样的人生,是非常痛苦的,一日不拔出来,一日就像在沼泽地里艰难而行,生命里充满不堪忍受之重,同样不足取。

兑宫 水山蹇

山高水急路难探

莫向东北利西南

得遇贵人能相助

贞者大吉渡龙潭

同类推荐
  • 孟子

    孟子

    《孟子》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中华家训(第六卷)

    中华家训(第六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修身读老子

    修身读老子

    《读老子学处世之道》主要讲述了: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日明,守柔日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 中庸全鉴

    中庸全鉴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传统文化之“经学”中“立天下之大本”的学问,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虽然《四书》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却是其中最富意蕴、最具理论和最见气象的著作,最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和哲学洞见。本书以《中庸》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从处世和人生经验的角度出发,阐发了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人生处世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化理解《中庸》这一传世经典所包含的智慧。
  • 持平常心 修生活禅

    持平常心 修生活禅

    自从有了佛陀拈花,施加微笑,便有了蝉的诞生,蝉宗就是这样开始的。蝉的宗旨是从佛教传下来的,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它在印度出生,在中国成长,在日本开花,如今,蝉文化作为一门炽手可热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文化风景,因它涉及的是人生名中实实在在的东西,被人们推崇为“一种探究生命意义的及高智慧”。
热门推荐
  • 北冥之剑

    北冥之剑

    本书讲述北冥长老护剑奇谈,三界之争,各种好看,各种好读
  • 进击的废材

    进击的废材

    顾灵之是在充满仇恨和绝望中闭上眼睛的。受尽嘲讽的废材体质,被人设计嫁给人渣到绝望赴死。她有太多太多的不甘。没想到再次睁开眼,却回到了命运转折的那一天。脑中突然出现的空间传承,是她安身立命的保障。余毒尽除,逆天资质再也无法掩藏,五行灵力信手拈来。一步步,以耀眼的姿态将上一世亏欠她的账一一讨回。斗嫡母,坑嫡妹,撩汉子,斩白莲……等等,三皇子,你的人设是不是崩了?
  • 818那个穿越的天使

    818那个穿越的天使

    梦境天使出去一趟带回了一个东方面孔的男人的消息一传出去整个天堂一片哗然。#说好的不近男色呢?惊恐脸##扒一扒辣个攻(gou)略(yin)了殿下的男人#ps:写的是出去时发生的事,之后也会涉及回到天堂之后的事pps:不会有废材逆袭不会有废材逆袭不会有废材逆袭,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帅盗修仙传

    帅盗修仙传

    天下第一帅盗唐无恋为盗仙元玉石,不幸与爱人落难死去醒来竟发现变回十五岁呆蠢模样,一个美女哭着求着拜他为师要学习盗术三个耿直兄弟哭着求着要做他小弟在这个人吃人进化的死人世界,他发现自己妙手空空竟能轻松盗出别人体内仙元武印从此开启一段死人修仙,盗行天下的死人故事【打破穿越文创新】【修改多年的处女作】【著有两百万作品,入坑有保障】
  • 千山长夏

    千山长夏

    落染下山形形色色见过那么多对的恋人,却还是对自己的感情犹豫不决,到底是遂了自己一生都困住他,还是放手天高任他飞。哎简介无能!!!!请转至看书
  • 冰.B

    冰.B

    每个人都有幻想,但在她眼里那是不存在的,她有神奇的力量,却不随意展露,只因寂寞陪几个美少年玩几场游戏。他温文尔雅,心地善良;他嚣张跋扈,桀骜不驯;他冷漠无情,贪图利益;他平平凡凡,默默无闻;他忠心耿耿,为情所困;。。。。。。。。。。。。。。。。。。。。。。。。。。。她和他们的相遇是缘分,还是预谋,谁才是最后的大赢家!!!
  • 都市霸王

    都市霸王

    平凡的大二学生张立达,性格猥琐却又懦弱,突然得到了上古鸿蒙大仙陆压的传承和记忆,记忆中有各种极品功法,炼丹配方.本来猥琐懦弱的性格融合了陆压的孤僻、霸道意识,混迹于都市中,奇遇不断。演绎了一场上古功法、都市异能以及现代热武器的对撞。
  • 魂屠

    魂屠

    “魂魄”古往今来,无人能道清,自古相传,人死灯灭,当入阴曹地府,经奈何桥,饮孟婆汤,忘却前尘往事,历经转世轮回,再世为人。一代名将白起,因凶煞之气过甚,魂引地狱十九层......
  • 幻梦(百花小说)

    幻梦(百花小说)

    百花文学的源头当有二:“一是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如果说先秦两汉乃至魏晋志怪,为武侠小说的产生构筑了坚实的基础,为之前奏;那么唐传奇在文学史上一领风骚时,武侠小说即真正开始萌芽。
  • 传承:青铜古剑

    传承:青铜古剑

    距今四十年前,一场长达十年的浩劫给整个国家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同时,当年叱咤风云的各个宗教门派与门阀世家销声匿迹。在如今这个现代化的科学时代,道教已经成了只在人们嘴里口口相传的神秘而古老的门派。但是殊不知在这样一个平静安宁的时代,却是暗流涌动,古老世家,五大道门,中外的教派渐渐浮出水面,一场阴谋和暗流即将迸发。一把古剑,一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