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57200000042

第42章 20世纪中期以来的黑人教育(上)(4)

这种状况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根据1986年的盖洛普的民意测验,对公立学校给予A或B级评价的家长比例达到55%。虽然给予学校较高评价的黑人家长比例要略低于白人,但认为学校失败的黑人及其他少数民族家长的比例只有5%。1975年,虽然黑人高中毕业率与白人相差18个百分点,但18~24岁黑人高中毕业生升人大学的比例与白人相同,都是2/3,这说明取消种族隔离带来了黑人教育机会的改善。在黑人学业成绩方面,有研究表明取消学校种族隔离对黑人有持续的正面影响。

瑞塔·马哈德与罗伯特·克瑞恩考察过一系列学校一体化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他们发现学校一体化开始越早的地区,黑人的受益越大。他们的研究表明在实行学校一体化的地方,低年级黑人学生的成绩提高了1/3个标准差。总的来看,在取消了种族隔离的学校,学生的成绩要比在隔离学校的学生高出一个等级。他们的研究得到了全国教育成绩评价协会的支持。NAEP为教育部所做的大量研究也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南方大规模的学校一体化过程中少数民族(包括黑人)学生获益很多,1971年17岁年龄组黑白阅读成绩的差距是1.25个标准差,1996年差距缩至0.69个标准差;数学成绩之间的差距也由1.33个标准差降至0.89个标准差。除了成绩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学校一体化极大地提高了黑人的“生活机会”。据詹姆斯·理伯曼的研究,打破学校种族隔离,特别是将低收入的黑人学生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孩子混合在一起,带来的是黑人少女怀孕及违法违纪的减少,中学毕业率、升人大学的比例及在大学中赢得好成绩机率的提高。而且有证据表明取消学校种族隔离还能导致黑人获得较好的职业,也会提高个人选择居住在混合社区,交异族朋友,在种族混合的环境中工作的可能性。

很多研究表明取消学校种族隔离与“白人迁移”没有直接关系,研究认为白人往郊区迁移始于20世纪40年代,也就是说在布朗案裁决种族合校之前就开始了。白人外迁主要是慑于城内犯罪率的增长和对日益增长的少数民族居民的恐惧,而非源于取消学校种族隔离。

总之,对取消学校种族隔离抱乐观态度的人更多地看到了取消学校种族隔离给黑人带来的正面效益,认为学校一体化是成功的。

但也有很多批评者认为取消学校种族隔离是失败的,它既没改善黑人的成绩,也未能从整体上消除隔离。

批评者认为虽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黑人的学业成绩在提高,但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黑人家长识字率的提高,完成中学及大学学业的黑人家长的增多,即关键的因素不是学校一体化,而是黑人家长总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研究表明,尽管从1968年起黑白成绩差距开始缩小,但在过去十年中差距又增大了。1988年黑人租白人在学术性向测验中的分数差距是189,而到了2001年差距又增大了3分,达到201分。阿瑟·胡的研究表明,黑人在任何地方成绩都差于白人。

他研究了1995年学术性向测验成绩,发现黑人不论是在最好的学区还是在最富裕的学区成绩都差于白人和亚裔,他认为学校一体化不是解决黑人学业成绩差的答案。还有批评者认为取消学校种族隔离导致了白人中产阶级大量从城市迁移到郊区,造成城市中心的贫民化。如波士顿在20年的时间里黑人学生的比例由49%降至19%,1980年的人口普查表明从1970年起12%的城市人口——约8万人搬离城市(主要为白人),拥有18岁以下孩子的家庭中有1/3搬离。白人人口在大城市的减少是一个普遍现象,《今日美国》在1994年5月12日一篇文章中揭示,白人在一些大型公立学校系统中的比例极少超过20%,这使得一些学区很难达到《紧急学校补助法》第7条所规定的任何一所学校少数民族学生不能超过50%的要求。人口分布的变化使得很多地区的学校一体化难以进行,为达到种族平衡所采取的强制校车计划加重了学区的财政负担,但未取得预期的效果。批评者认为学校一体化的最大失败在于它不但没有从整体上消除隔离,而且隔离还在加重。

哈佛大学的民权项目研究小组发现黑人上少数种族占多数学校的比例从1968~1969学年度的77%降到1986~1987学年度的63%,但1991~1992学年度回升到66%,1998~1999学年度又回升到70%。科恩·德威特的研究也表明20世纪90年代有十多个州一半以上的黑人孩子所入的学校黑人比例在50%~100%之间,依利诺斯、纽约和密西根更是80%以上的黑人孩子进入黑孩子占绝大多数的学校,依利诺斯的比例最高,为88.8%,其他各州的比例分别为:纽约85.7%,密西根84.6%,新泽西79.6%,加利佛尼亚78.7%,马里兰76.1%,威斯康星75.3%,德克萨斯67.9%,宾西法尼亚67.5%,康涅狄格65.9%。在芝加哥,597所公立学校中有158所黑人占90%以上,其中110所100%是黑人。从全国来看,取消学校种族隔离实行了40多年,种族隔离学校非但没有消失,在许多地方种族隔离又以新的面目出现了。

新的隔离又称之为“第二代隔离”,它是指学校内通过诸如分流,能力分组等手段造成的种族隔离。与1954年以前存在的隔离不同的是,这种隔离可以出现在种族人口均衡的学校内。在这样的学校中,可以通过将白人学生全部分流进学术轨,将黑人或其他种族的学生分流进其他轨的方式来达到种族隔离。这种隔离方式全国普遍存在,且这种隔离并不是出于偶然,而是有意为之。1990年发生在亚拉巴马州西尔玛的事件就极具典型性。

西尔玛像南方的很多社区一样通过分轨的方式将黑自学生隔离。在西尔玛中学,90%的白生被分在学术轨,只有3%的黑生被分在此轨,这种分轨只是基于教师的意见。当西尔玛的第一个黑人督学诺伍德·罗素博士试图将黑生的比例提高到10%以纠正这种极不平衡的现象时,白人占多数的校董会警告他要将他开除。西尔玛事件并非极端的例子,肯塔基的路易斯威尔黑人学生的比例为30%,但进入优等班学生仅有10%;在克利夫兰郊区,黑生比例为50%,但快班中只有10%是黑人;在南卡罗来纳,黑生比例为43%,优等班的黑人比例为13%。这种普遍存在的学校内部的种族隔离与学校外部的社会经济秩序是一致的,分轨使得大量黑生在毕业后无法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

学校内种族隔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种族的学生受到不同的对待,犯同样错误,白生得到的是责备,而黑生往往是停学。学生内部种族间的界限也日益分明,有些学校白生控制了学生会和大部分学生活动,有些活动黑生一旦参加便立即遭到白生的排斥。混合学校里种族界限的继续存在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现实的反映,种族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学校一体化只能保证入学机会的平等,它不可能打破社会上长期存在的种族藩篱,力图使学校解决社会问题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了。

二、取消学校种族隔离的未来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学校一体化的核心是通过诸如校车计划、学校选择、磁石学校、重新划分学区等方式将黑人和自人融合在一起。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取消学校种族隔离出现了新的趋势,这些趋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关解除法院强制学区实行取消学校种族隔离的案子日益增多,就近入学成为一时之尚;二是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日益关注,从关注取消学校种族隔离本身,即主要关心学生派位以达到种族融合转到关注学校内部的公正和融合。

1991年在“俄克拉何马教育委员会控德外尔”一案的裁决中,最高法院宣布一旦以往实行隔离的学区已经采取了取消隔离的实际行动,可以解除这些学区法院要求的强制校车计划。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学区在学生及教师中采取了取消种族隔离的措施,并且达到了强制取消学校种族隔离的其他条件,如交通及设备等,学区就可以不再接受法院监督。最高法院还进一步裁决学区不承担纠正地方问题的责任,如隔离的居住形式。根据这个裁决,学区更容易从法院强制的学校一体化命令中解脱出来。

1992年,在“佛瑞曼控皮慈”案中,最高法院裁决联邦地方法院可以取消法院对学区在学校一体化过程中的命令,同时最高法院对“实际的”取消学校种族隔离的行动又做了进一步解释。在此案中法院裁决在学校各个方面未完全达到规定的标准之前,可以宣布学区实现了“一体化”,但学区对取消学校种族隔离计划必须有充分的保证。换句话说,一个学区没有必要达到“格林要素”的全部标准,取消学校种族隔离可以渐进地达到。

1995年“密苏里控翟金斯”一案,最高法院裁决仅仅因为少数民族学生成绩保持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采取的学校一体化计划没有必要继续。不能要求密苏里州为各种课程及学校改进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或为旨在从郊区吸引白人学生的计划掏钱(从1985年起堪萨斯市学区在法院命令的学校一体化计划上花费了14亿美圆),只能要求州为纠正以往歧视造成的后果采取实际的行动,对于学校内可能存在的不平等,州没有责任去进行矫正。

最高法院的这些裁决意味着多年来影响教育和财政政策的强制性取消学校种族隔离的法院命令走到了尽头。在这些裁决之后,一些学区已经取消或正在取消实行了多年的校车计划,宣布采取“色盲”的学生派位计划,让孩子们重新回到邻近学校。1998年,美国地区法院法官皮特·迈斯特宣布在未来6年内结束乔治王子县的强制校车计划,要求建立13所邻近学校。1999年7月,波士顿学校委员会以5对2的投票结果决定从2000年9月起采用“色盲”入学政策。波士顿市长托马斯·门尼诺也宣布波士顿要回到原来的邻近学校制度中去,要让家长而非政治家来决定孩子该上哪所学校。更引人注意的是1999年9月,美国地区法院法官罗伯特·波特宣布北卡罗来纳的夏洛特一迈克兰伯格已实现了学校一体化,并消除了“以往歧视的痕迹”,这意味着从1971年开始实施的强制校车计划的完结。重新回到邻近学校的观点受到包括黑人在内的许多人的支持,支持者认为取消学校种族隔离的代价太昂贵,而且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提倡邻近学校会使取消学校种族隔离期间迁移的白人中产阶级回到离家近的学校中来,而且黑人呆在邻近学校中要比远离家门到一个陌生的常常是不受欢迎的环境中要好得多。批评者认为目前在许多学区取消法院强制的学校一体化及随之出现的重回邻近学校的趋势是历史的倒退,它只能使学校重新变得隔离。专门研究学校一体化问题的哈佛大学教授盖瑞·奥费尔德认为,重回邻近学校对于白人孩子而言得到的是邻近学校,而对于少数民族孩子而言得到的则是劣等学校。因为只有5%的白人学校面临学生贫困的问题,而80%的黑人及拉丁裔学校是高度贫困学校,即一半以上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这种贫困的高度集中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教育过程,正如科尔曼在1966年指出的,同辈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发挥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对黑人而言,从一个种族混合的学校中返回到邻近学校的结果很可能是从一个中产阶级的学校环境中回到一个贫穷学校,这对黑人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

尽管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重回邻近学校的趋势,但在种族日益多样化的时代,取消学校种族隔离的方向不会改变,而且它的范围更加深远。它不仅要求打破黑白间的隔离,还要打破所有种族间的隔离和隔膜。人们不仅要通过打破隔离增加种族接触交流的机会,避免偏见的产生,同时,还要求为黑人孩子提供和白人同样质量的教育。因此,第二代取消学校种族隔离的计划(盖瑞·奥费尔德这样称呼)在强调种族融合的同时,也强调通过诸如学前教育、早期阅读计划、缩小班级规模等方式改善黑人学生就读的学校的教育质量,而且人们开始关注消除学校内部的隔离。1993年,发生在依利诺斯州洛克福德的案子使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学校内部隔离的问题上。在“关心者控洛克福德教育委员会案”中,地方法院发现在:件族平衡学校内隔离相当严重,黑自学生在课程的学习和课外活动方面被给予不同的对待。法院要求学区采取“有限选择”派位计划,将中学所有的课程和教育服务一体化,使黑自学生在种族融合的学校内有平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同类推荐
  •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本书主要针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所产生的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现实矛盾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这些社会矛盾包括城乡矛盾、区域矛盾、阶层矛盾和思想矛盾,其中在阶层矛盾中深入剖析了贫富矛盾。通过考察这些矛盾产生和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并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视角提出了缓和这些社会矛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藉此希望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
  • 当代北京电视史话

    当代北京电视史话

    本书的目的是记录和宣传北京在新中国成立后,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发展和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绩;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当代北京史的研究成果,帮助大家了解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同时,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向世人展示当代北京的成就和风貌。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本书收集了2011年在山西财经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财经教育研究会思想政治教育协作委员会年会”会议论文和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师生的来稿,约40篇,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理论”“思想政治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有的学术质量还较高。
  •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记者招待会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或个人邀请记者参加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开特殊会议,是宣传与新闻结合的较好样式。记者招待会为举办方提供了在同一场合面对众多媒体发布信息、宣传自己的机会,也为记者提供了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权威、全面信息的便捷途径。政府记者招待会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和新闻价值最大的记者招待会形式,它所传递的信息相对直接、权威和丰富,是新闻媒体重要的新闻来源。
  • 警察素质与警察意识

    警察素质与警察意识

    本书把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与公安人才培养研究结合起来,探索了公安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人民警察意识的培养和人民警察素质的提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热门推荐
  • 科技大唐

    科技大唐

    当科技与大唐碰撞,当一位现代人穿越成为长孙无忌的庶子,历史在某一刻已经悄然改变。且看科技与大唐发生的奇妙化学反应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璀璨的繁华。加读者群259250864。
  • 杀手英雄传

    杀手英雄传

    这是一个碧血纷纭的江湖年代一个杀手的传奇经历一个英雄的风雨历程究竟他是杀手?还是英雄?
  • 冰封下的魔王:一怒为红颜

    冰封下的魔王:一怒为红颜

    一朝穿越,她居然成了王府马童,白天侍候他的马,晚上当奴服侍他,还时不时地气得她团团转。马童怒:“喂,我从冰块你把你砸出来,你好歹也谢谢我。”“怎么谢?”他挤眉弄眼。“你想怎么谢就怎么谢?反正你要谢谢我的救命之恩。”“哦?本王想怎么谢就怎么谢是吗!?很好,本王好好谢谢你。”马童脸一红:“准!”
  •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为了让读者从《三国演义》中更好地领悟如何做人,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典型故事,将其中人物形象简略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结合社会现实来揭示做人的方法和技巧,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三国演义》为引子,或以全局为立足点,提纲挈领,或以局部为落脚处,小中见大,剖析出了较为全面的做人智慧,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给读者带来更有价值的启迪。
  • 未来都市犯罪系统

    未来都市犯罪系统

    简介:本系统为犯罪系统,为犯罪者提供服务,接受本系统任务不管大小必须完成!如诺失败系统将抹杀掉宿主和宿主一起消失在这个时空。
  • 绝代魔师

    绝代魔师

    圣地显、至尊出、大帝始现踪...来到大荒的陆少卿,竟成为了一名神朝安插在方外第一魔宗的细作。当他得到上古剑宗传承的那一刻,注定魔名震四方,一剑胜九千。……宁可永劫受沉沦,不从诸圣求解脱。ps:新人新作,求收藏,求推荐!!
  • 清忠谱

    清忠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花一天堂之桃花姬

    一花一天堂之桃花姬

    当穿越女遇上重生复仇女,什么?!剧场一:一袭艳色红衣,容颜绝色,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手持上清仙琴,奏出死亡之曲。凄凉冷厉,哀转久绝。玩世不恭,放荡不羁。轻轻勾唇,妖魅邪气,红唇微启“天下与我何干,本宫只要你。”白衣如神邸般男子微微一笑“宁负天下安不负你。”剧场二:她盛开在那个安谧静好的夏日,凋零在二月的那场大火中,清雅如莲,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明珠蒙尘,一朝觉醒,其芬芳绵延千里。湖蓝衣袍女子撞进一个温暖的怀抱,“娘子,为夫来接你回家。”
  • 触目惊心:交通事故灾害的防范自救

    触目惊心:交通事故灾害的防范自救

    人类文明史的进程,是一个与各种灾害相抗衡、与大自然相适应的艰难历程。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快速积累,人口相对集中,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安全构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些年来,地震、洪水、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各种突发性疫情、火灾、爆炸、交通、卫生、恐怖袭击等伤害事故频频发生。这些“潜伏”在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危险因素,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会造成人员伤亡,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幸。这些事件看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事实上,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安全风险中,而且谁也无法预料自己在何时何地会遇到何种灾难。
  • 扬州芍药谱

    扬州芍药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