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57200000038

第38章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黑人教育(6)

基金会的“平等机会项目”使部分资质优异的黑人得以进入以往无法进入的白人院校,这无疑改善了他们的受教育机会,但是这种单向的种族融合计划并没有考虑到黑人学生在一个充满偏见与歧视的白人校园中痛苦的心理感受,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而且由于此项目只关注那些符合白人院校入学标准的“天才”黑生,因此它传达给黑人的信息是黑人院校是末流院校,是收容资质平庸者的场所。随着社会局势的变化,基金会逐渐改变了捐助政策。1964年底亚特兰大的两所黑人院校摩尔豪斯学院和斯白勒曼学院成为基金会的捐助对象,捐助资金用来为处境不利的天才黑人学生提供特殊的教育。这些学生从10年级中选拔,一共60人。三年中每个夏季到这两所学院中接受为期8周的集中学习,包括阅读、写作、数学和化学。1965年,田纳西的黑人学院克诺斯威尔接受揖助,为来自南方小城镇和农村的黑人中学生提供暑期课程。这些课程集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使他们在全国性的大学入学考试中获得高分,获得奖学金。基金会还向塔斯克基学院和汉普顿学院提供了捐助,以便为那些在语言和数学方面存在不足的学生提供补偿教育。

1966年亚特兰大中心大学、费克斯大学和林肯大学也成为被捐助对象。尽管20世纪60年代洛克菲勒基金会为一些黑人院校提供了援助,但在数量上很难同白人院校相比,而且在基金会眼中黑人院校的教育质量是低劣的,因此基金会委托美国教育理事会和教育服务社在白人院校为黑人院校的教师提供暑期培训,以便使他们能够跟上各自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1964年在北卡罗来纳大学开设了数学班,1965年在印地安那大学开设了英语,在州立威那大学开设了经济学,在纽约大学开设了管理学。1966年,作为“平等机会项目”的组成部分,基金会又启动了“伍德柔·威尔森教学实习项目”以提高黑人院校的教育质量。此项目为期三年,项目教师在所需黑人院校中工作一年,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激发学生的智力兴趣,开展各种智力活动,为那些有望进入研究生院和专业学院的优秀学生提供帮助。

虽然“平等机会项目”在实施几年后领域有所扩展,基金会最终还是认识到要使黑人融入到美国社会生活的主流之中,仅仅为少数有才能的人提供机会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基金会从1966和1967年起不再将重点放在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高等教育机会上。

尽管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平等机会项目”没能真正触动种族隔离的高等教育制度,但从客观上看,它毕竟冲破了种族隔离的藩篱,为部分黑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它的历史功绩还是应该肯定的。

第四节“向贫穷宣战”与教育变革

20世纪60年代早期,通过记者哈灵顿的《另一个美国:美国的贫穷》一书以及默罗有关农业季节工人的名为《耻辱的收获》电视记录片的报道,大量美国人认识到在经济繁荣的背后,有1/3的人口处于极度贫困之中。这些人中绝大多数是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贫穷将他们抛在社会生活的主流之外,使他们成为社会的弃人。更为严重的是,贫穷会成为恶性循环,从父辈传给子女再传给孙辈。而且贫穷的循环还导致了“贫困文化”的形成,穷人们缺少希望和抱负,不知道该采取有效的行动以改善自己的处境。他们的虚弱、惊恐、被动和无望直接传给他们的孩子,使得孩子也处于贫困的文化之中。如何消除贫困,打破贫困的循环成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关注的问题,也导致了约翰逊总统“向贫穷宣战”一系列社会改革措施的出台。1964年,国会通过了《经济机会法》试图通过实施社区青年队、职业训练队、“工作经验计划”等措施,对处于不平等经济机会境地的阶层予以援助。同时教育再一次被推到前台,承担起打破贫困循环的责任。人们强调学校要关注受教育结果的平等,要使得每个社会和种族群体的儿童都能以同等水平开始他们的成人生活。但是穷人的子女受贫困文化的影响在入学时处于不利地位,因此社会要负责给这些不利条件以补偿。基于此,在贫穷儿童中实施“补偿教育”成为消除贫困,以期达到“教育结果平等”的尝试。

一、开端计划

“开端计划”是补偿教育最著名的项目,它是由经济机会办公室而不是联邦教育署实施的扩大教育机会的努力。它是一个夏季学前教育方案,服务对象是3~5岁的儿童。其目的是通过专业教育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指导顾问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激发贫困儿童的认知能力,作好入学准备,以适应公立学校的文化,从而打破贫穷循环,使贫穷家庭发生根本的改变。“开端计划”的实施根据是马尔丁·德伊奇、麦克维克·亨特以及布卢姆等人的研究,人出生后最初几年对一个儿童以后的学习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有些心理学家甚至认为儿童出生后头几年的学习经验决定他以后认知成绩的一半或一半以上。贫困家庭的家长由于不能给孩子提供适当的刺激,导致这些孩子在入学时语言以及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落后。

如若对这些孩子进行早期干预,他们的文化剥夺现象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纠正。开端计划便是通过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游戏和材料,唤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想像力,使他们建立自主意识,从而达到弥补他们文化不利的目的。据此联邦政府向社区机构及教育系统提供资金,建立各种日托中心实施“开端计划”。“开端计划”包括五个方面:其一是为贫穷家庭的孩子看牙治病;其二是为儿童提供社会服务和家庭教育;其三是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服务;其四是做好人小学的准备,使贫穷家庭的儿童与富裕家庭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其五是加强对志愿人员的使用。到1966年夏天,全国建立了近3000个儿童中心,受益的儿童达到60多万,这些儿童中有不少是黑人儿童,1968年参与此计划的黑人儿童占19%。

“开端计划”参与的人员有专业教育家、社区工作者、咨询辅导人员以及家长,而且它很强调家长的作用。研究人员开发了很多学前儿童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儿童的发展。1967年起,联邦拨资金展开对“开端计划”效果的调查研究,很多研究表明“开端计划”短期内的效果不明显,但有效期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20世纪70年代以来,参加“开端计划”的儿童的标准分数几乎是1965~1969年参加此项目儿童的两倍,因此“开端计划”对低收入和少数民族家庭的儿童有长远的良好的影响。但此计划也遭到人们的批评,认为它未能增进贫穷儿童的认知成绩,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教育计划。尽管人们对此计划褒贬不一,但它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它使全社会关注贫穷儿童营养和保健的需要,并建立起了满足这些需要的机制;它使全社会注意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它使家长卷入其中,使他们获得必要的促进孩子发展的经验;它给予参与此项计划的教师日后指导贫困家庭儿童学习和成长的有益经验。

作为扩大教育机会的手段,“开端计划”到20世纪80年代面临越来越多的困境。政府改变了对“开端计划”的资助政策,由注重质量到注重数量。由于孩子越来越多,结果每个孩子的人均经费变少且日益下降,教师的质量也有所下降。虽然“开端计划”是一项由联邦支持的全国性的项目,但并未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在普遍认为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是家庭而非社会的责任的社会氛围中,人们尤其是中产阶级认可的是不同经济收入的家庭在教育市场上为孩子购买不同质量的教育服务。而且由于美国存在两大政党,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政策不一,“开端计划”也往往处于两党的政治拉锯战中。

二、1965年《初中等教育法》(ESEA)

就在“开端计划”实施不久,国会通过了迄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联邦教育法案——《初中等教育法》,它也是以消除贫困为目标的社会经济改革的组成部分,正因为此,处境不利的贫穷家庭的孩子成为此法案被关注的对象。制定该法的人指出这些孩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且主要来自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家庭。

该法案分五个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条。该条款规定联邦政府向那些所在州提交的取消种族隔离计划获得教育署批准的地方学区提供资金,每个公立学校可以获得的资金数为州生均经费的一半乘以学区内家庭年收入在2000美圆以下的学龄人口数,非公立学校也可获得援助。在法案生效的第一年,国会将7.75亿美圆拨付给各州和各学区,这部分资金占了总资金的78%。第一条的目的是为那些教育上处于不利的孩子提供帮助。该条款特别指出“国会藉此宣告美国的政策是提供财政援助……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和改善教育计划……特别要满足处于教育不利地位的孩子的特殊需要。”

其他的条款也是从不同的侧面对第一条予以支持,如第二条规定国会拨款一亿美圆资助学校图书馆建设,拨款可用于购买教科书、图书馆用书、期刊、磁带等教学辅助材料和设施。法案要求学校保证所有的孩子在平等的基础上获得这些资助。第三条是为地方建立辅助教育中心提供资金,帮助地方通过辅助教育中心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

1966年国会用于此项条款的拨款为7500万。第四条的目的是为教育研究和在大学以及在各地建立教育研究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在为期5年的计划中联邦拨款一亿美圆,用于建设和装备国家及地方的研究机构以进行基础研究、课程开发和师资培训。第五条的目的是加强各州的教育管理。国会在为期五年的计划中第一年的拨款为1700万,按法案规定,国会连续拨款两年后,各州须追加相当于联邦拨款33%~50%的配套资金一并用于改善各州教育部门的管理水平。同时为加强联邦教育署与各州教育部门的联系,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法案中还规定了教育署与各州教育部门间须有人员间的交换。

1965年的《初等和中等教育法》在美国教育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扩大了联邦控制教育的范围,另一方面,它意味着消除教育不利。它通过对实行种族合校的学校增加资金援助的方式使1964年《民权法》第六条的规定得以强化,有力地促进了取消学校种族隔离的进程。对于普遍处于经费紧张的公立学校来说,这是一条极为奏效的措施,因而在该法案颁布后,种族合校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20世纪中叶对美国黑人教育影响最大的便是1954年最高法院对布朗案的裁决以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黑人争取民权的斗争,它们使得黑人教育进入了一个以取消种族隔离为特征的时代,伴随着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黑人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同类推荐
  •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期许,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年集宗旨,凝聚学界、业界人士的最新探索和思考,《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即将付梓。2007年和2008年我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汶川大地震、第29届奥运会成功举办。新闻传播学研究紧紧跟随这些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件,不断地从新的视角进行理性思考和总结。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考察人民日报时,就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体育运动锻炼,既可以帮助人们强健筋骨,又可以帮助人们健美心灵,还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融入社会群体当中。因此,在此种意义上来讲,体育这项运动是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的。本文主要研究社会体育方式休闲化发展趋势、体育选择多样化发展趋势、体育区域扩大化发展趋势、体育性别鲜明化发展趋势、体育职业多元化发展趋势、体育健身科学化发展趋势。从这些方面研究体育对和谐社会构建起到的作用。
  • 农村教师培训读本

    农村教师培训读本

    本书内容包括:成为高素质的农村教师、做无悔的奉献者、在业务上胜人一筹、精心备好每一堂课、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等。
  • 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

    本书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概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遗传资源多样性、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公约的履行与国内立法等。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创办旨在为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学者提供学术讨论的平台,倡导具有科学性和创新价值的传播研究,彰显网络传播研究对传播学的理论贡献,促进传播学者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中国网络传播研究》鼓励以经验性方法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基本问题,倡导多学科、全球化视野的传播学术研究,亦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相关科学认知。本书是2010年第4辑。
热门推荐
  • 大建筑师

    大建筑师

    高楼大厦、别墅城堡、宫殿神庙...皆出自白天之手!跑马圈地,整个地球都成为白天的乐园!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一代大建筑师的成长历程由此开始。
  • 魔尊的庞后

    魔尊的庞后

    她不过是一介凡人,嫁人生子,简单过完一生,怎么招惹了这么多来历不明的神仙魔尊!她是人不是东西,谁也别想左右她!神仙如何?照甩!魔尊如何,她照样不理!敢跟她横?有种别爱她!
  • 我被施蛊那些年

    我被施蛊那些年

    你听说过“蛊”吗?听上去有点玄。本来我也不信的,但自从那件事后,身上开始出现异常,我才知道自己被施了蛊。那是一种古老诅咒,我不知道为什么会穿越百年找上我,对我又有什么影响,我会死吗?为了解除蛊毒,我开始与美女雅静,贱嘴胖子一起寻找答案,可谁知,他们竟然也意外中招。我能挽救自己吗?真相又是怎样?关注下去你就明白了……
  • 初夏未晴

    初夏未晴

    “小念,我爱你,只爱你一个…”或许是时间过得太久了,人心都变了,曾经只对她一个人发誓的阳光少年拥着另一个女子。算了,不爱了就不爱了,我林初念拿的起放的下!可是就在她想要重新开始新的生活的时候,一位妖孽的美男闯进了她的生活,从此便不再平静…“你不是喜欢韩千修吗?抢回来啊,看他不顺眼我替你教训他!”“不用你多管闲事,我不喜欢他…”从此这个恶魔便在本来平静的生活中深深扎了根…
  • 换换爱:樱桃别之恋

    换换爱:樱桃别之恋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回忆是痛苦的,记忆是美好的,没有一种爱可以与生离死别相提并论,当爱已经远去,无法改变的只有那颗已经破碎的心,当重新遇到爱时,偏偏劫难接二连三发生,让彼此.........
  • 冰钰诀

    冰钰诀

    万年出一旷古奇迹,武功秘籍冰钰诀的出世令江湖人争相抢夺,苏妙戈自知祸因她起,决心定要拿回冰钰诀,没想到一入世就卷进武林是非中,爱恨茫茫无路,最后她是选择宠她无下限的尊师之子江无痕,还是选择暗自守护她从不说出口的英雄榜单第一名的摄政王夜墨寒?面对个性洒脱的夜轻染、多少年伴其左右的追影,她又该怎么做?如果爱你,我一定不会让你受到伤害。可惜我不会爱你,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
  • 极品兵王在唐朝

    极品兵王在唐朝

    从特种兵中精挑细选的特种兵学院学生许青在毕业考试科目之一野外生存训练中误入时空转化通道,来到唐朝武则天执政时代,救下差一点被武则天外甥贺兰敏之奸污的太子妃杨庄若,化身薛绍,娶太平公主,情挑上官婉儿。这三位绝色佳人和许青扮演的太平公主第一任驸马薛绍一角按史书记载都没有好下场,为了能与三大美女长相厮守,为了能活得潇酒,活得自在,活得安稳,也为了让唐朝避免安史之乱后盛极而衰的悲剧重演,许青不得不将自己当兵王的经历搬到唐朝,建立一支足以保卫自己和包括三大美女在内的众多红颜知己的强大私人武装,在武后乱政,武家与李唐皇室争权到白热化的时候,许青毅然出手,决定了政权最终将走向何方……
  • 摄政王,属下慌恐

    摄政王,属下慌恐

    母亲斗不过姨娘,怒极放火,全家葬身火海?——不怕,不怕,她福大命大,逃过一劫。夫家要以正妻之礼娶平妻?——有什么了不起,她和离下堂腾位置。师父被追债躲进茅厕?——不怕,她倒卖消息,给冷酷摄政王当侍卫,赚银子还债。太后、郡主合谋整她?——不怕,你有张良计,我有摄政王这个过墙梯。晋太子劫走她,圈禁在太子府?——不怕,本姑娘嫁过人下过堂,又不是没见过男人!神马?摄政王要娶她?——怕什么怕,本姑娘嫁过人下过堂…既然诚心可见,还是考虑考虑吧…*片段一一曲终了,何清君如释重负,令狐薄意犹未尽。“再吹一曲。”“…啊?”令狐薄闪着寒光的眸子睨着她,不说话。何清君顿觉不寒而栗,心里将他车裂一百次,面上却是低眉顺目:“是。”樱唇轻启,笛曲响起,是一首《月下会》。令狐薄皱眉,这曲子欢快是欢快,只是吹曲者太过生涩,把欢快畅然的曲子吹得很是晦涩难忍,让他有种想起身捂住她嘴的冲动。“换一首。”“啊?换…噢。”换成《乐淘淘》。令狐薄眉毛一挑,“本王说换一首。”何清君汗滴滴地又换成《月下会》。令狐薄嘴角连抽数下,有点抓狂,“何姑娘,请问你会几首曲子?!”何清君讪笑,施礼,“其实…只会两首。”令狐薄顿觉一群乌鸦在头顶飞过,两首?!这也敢大言不惭叫做会吹笛?还附庸风雅地别一支玉笛在腰间唬人?*片段二令狐薄淡淡却又坚定地道:“本王要娶你。”“砰——”某人晕倒。…令狐薄坚定地站着,何清君坚定的晕着。“何清君,你是本王的护卫,我们天天相伴,你能逃避到几时?”“…”能逃到几时算几时。“何清君,本王既非断袖,亦无隐疾,是个正常的男人。”“…”她又没验过,谁知道正不正常?“本王至今未娶的原因,是个隐秘,只能告诉本王的嫡王妃。”“…”那就去告诉你的嫡王妃,不要打扰她继续晕。
  • 得意人生

    得意人生

    本书tj,新稿修改中,准备再开一本书,准备重新发,信心兄弟们的支持了。
  • 我的异形分身

    我的异形分身

    屌丝宅男荣获异形分身从此开始维(杀)护(烧)世(抢)界(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