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57200000024

第24章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黑人教育(3)

首席法官修斯指出,向全体公民提供教育机会是州当局的义务,而且这种义务必须在本州内实现。为本州的白人而不为黑人提供法定的教育,“就是否定本州确定的公民享有优惠的法定权利一律平等的原则,而且,为在其他州中学习提供奖学金,也并没有消除这种歧视。”最高法院的裁决影响深远,迫使那些实施种族隔离教育制度的州当局不得不在黑人接受研究生教育和专业教育方面做出让步。但他们又不情愿在原有的白人学院里为黑人提供教育机会,于是,密苏里州为黑人建立了新的法学院,佛吉尼亚为到外州学习的黑人学生增加补助费,南卡罗来纳在原有的黑人学院中设“法学讲座”,马里兰和西佛吉尼亚则允许黑人进人过去由白人独占的大学。

在以后的岁月中,黑人继续为高等教育而斗争,他们强烈希望能在他们所居住的州内得到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而且有色人种促进会的律师们也逐渐向“隔离但平等”的原则发起攻击。1946年,艾达·西普尔诉俄克拉何马大学法学院一案上诉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责令该州为其提供学习条件,大学董事会便在两周内建立了一所种族隔离的法学院,艾达拒绝进入这所学院,又继续打起官司,1949年终于被获准进入大学的法学院。与此同时另一位黑人麦克劳林也被获准进入研究生院。当大学当局在教室、图书馆和自主食堂对他实行隔离时,麦克劳林提出控告,最高法院于1950年6月5日命令校方停止这些种族隔离的措施。

同一天,最高法院命令德克萨斯大学法学院向黑人申请者H·M·斯外特敞开大门,尽管该州已经有一所专为黑人设立的法律学校。首席法官文森指出,大学法学院拥有强大的教师队伍、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有影响的校友、有社会地位、传统和声望,这些无形因素的存在,使得专为黑人开办的法律学校不可能为学生提供和大学法学院同等质量的教育。斯外特一案的判决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因为这对于南方的白人来说,是惊人地背离了1896年普莱西控弗格森一案中所规定的隔离但平等的原则。此后一系列法律诉讼的胜利终于导致了1954年最高法院的判决,而公立高校也逐渐向黑人打开了大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黑人教育的发展是战后政治经济形势的产物。20世纪世纪黑人大量从农村迁往城市,尤其是迁往北部和中西部城市,其结果是黑人受教育的机会有所改善。城市纳税多,较多的税收可以用到教育方面上去。此外,城市人口密集,起到了降低生均经费的作用,同时城市比农村办校更容易。进入城市后,黑人的文化意识和教育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与在南方农村务农不同,当工人需要有更高的文化水平,而且黑人由农转工,收入远比务农为多,尽管经济危机期间,失业大军中黑人居多,但总体来看,黑人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相应的提高和改善,这些都促进了黑人教育的发展。

同时这一时期政府越来越多地承担了以往由慈善机构或黑人自助方式承担的教育职责,为黑人办理学校,尤其是义务教育制度的普遍实施,使黑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机会。再者黑人争取政治、经济和教育权利的斗争也推进了黑人教育的发展。一次大战使大量的黑人士兵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他们更加珍视民主、平等、自由的法则,并为此的实现而努力。黑人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尤其是参加工会的黑人日渐增多,使白人优越论者不敢再轻视黑人的政治力量。以有色人种促进会为首的黑人组织也不断为黑人争取平等的政治、经济和教育权利,1939~1947年,有色人种促进会的成员从5万增加到45万。这众多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促使黑人教育在一战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这种发展还是相当有限的,与白人相比,黑人教育远逊于白人教育。“隔离但平等”的残酷现实不仅迫使他们生活在一个远离社会主体的世界里,黑白教育也日趋成为两个世界。

二、黑人与白人教育的差距

据1950年美国人口调查局的调查,18~24岁国民受教育的平均年限接近12年,25岁以上人口达9.3年。与此相比,黑人2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9年,同年龄组中31%的人为“功能性文盲”(所受学校教育低于5年的人),全国的平均数字为10.8%;同年龄组中完成4年中等教育的黑人比例为8.1%,全国的平均比例为21.4%;2.1%的黑人完成4年或4年以上的高等教育,全国的平均比例为6%。尽管在5~24岁年龄组中差距相对较小,但黑人平均受教育年限比全国的平均值低1~1.5年。黑人在高中及高中以上教育层次上与全国的平均差距惊人,尤其在专业教育领域差距更为明显。对11种典型专业进行研究分析表明,各专业领域中黑人从业人员的比例大大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如教师是1:2,会计和审计是1:35.6,这意味着总人口中会计与审计的比例是黑人审计与会计占黑人人口比例的35.6倍。同样,建筑师为1:17.6,设计师和绘图师为1:22.3,工程师为1:34.2,测量员为1:16.4,律师为1:12.7,药剂师为1:7,医生(包括牙医)为1:4.7,护士为1:3.1。

由于高等教育中黑人数量在很长时间内增长缓慢,因而这种差距的缩短也非一日能成。导致黑人教育落后的原因很多,其一是大部分黑人生活在美国最贫穷的地方。由于分权型的教育管理体制导致各州在公立教育管理方面的各自为政,而且往往越穷的州所拥有的适龄入学人口越多。同样在同一州内各个县或学区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在教育上都会有所差别。一般来讲南方的适龄入学人口相对于北方为多,而资金却相对少,而2/3的黑人生活在南方。在这种情况下,南方白人拥有的教育机会都要少于北部和西部,更何况是被压迫、受歧视的黑人呢。第二个原因是由于大部分黑人经济地位低下。

众多研究表明一个孩子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与其家庭成员的职业和收入有着极高的相关性,即教育机会取决于受教育者父母的经济水平。

卫特莫与寇廷斯基的研究表明,生活在新英格兰、中西部、南部小城镇拥有上等收入的家庭中,几乎所有子女读过中学,90%的孩子进入大学;而中等收入的家庭,60%的孩子完成中学学业,只有15%的孩子进入大学;在低等收入的家庭中只有30%的孩子毕业于中学,上大学的只有1/20。黑人家庭大多属于低收入多子女家庭,黑人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收入低且不稳定,因而一般情况下黑人家庭的平均收入只有白人家庭的一半。

1949年黑人家庭占美国家庭总数的9%,但他们的收入只占总收入的5%。具体而言,1949年黑人家庭的平均收入为1650美圆,白人家庭为3232美圆;城市白人家庭的平均收入为3619美圆,黑人家庭的收入只相当于白人收入的58%。按当时美国国会委员会的规定,城市地区家庭收入在2000圆以下,农村地区在1000圆以下的家庭为低收入家庭,属于这类的黑人家庭几乎是白人家庭的2.5倍。

在城市,3/5的黑人家庭属于低收入,而白人家庭不到1/5;在农村,7/10的黑人家庭属于此列,白人家庭不到3/10。相反,在最高收入的群体中,白人家庭是黑人家庭的5倍。了解了这些事实,我们就们就不会惊讶于为什么高等教育及专业教育中白人是黑人的3~4倍,黑人普遍的受教育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了。

如前所述的两个原因无疑是导致黑人教育落后于白人的重要原因,但隐藏在这两个因素背后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抑或说是第三个原因导致了前两个原因,这个原因便是黑人生错了种族,只是因为他们是黑人,他们便处在社会秩序中最低等的位置,遭人压榨和歧视。黑人家庭之所以占据低收入家庭的主体,原因是由于就业中的歧视。黑人不但很少获得收入高的工作,而且即使是同样的工作,黑人所获也比白人少,同样的受教育水平并不导致同样的经济回报。

1950年人口调查充分地说明了这一问题,我们从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白人在任何一级的教育水平上收入都比黑人多。受过8年教育的白人平均收入要高于受过3年高等教育的黑人。黑人和白人相同的受教育水平却带来不同经济回报的事实对黑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使黑孩子失去学习的动力,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黑人教育成就低下,但更重要的原因显然是隔离的学校系统的存在。南方17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长时期实行种族隔离的学校教育制度,白人上白人学校,黑人上黑人学校。虽然宣称隔离但平等,但南方白人对黑人根深蒂固的偏见与歧视使实际生活中黑白教育在经费和设施等方面极不平等。黑人学校使用的设备往往是白人学校弃之不用的,孩子们使用的书本有时都是白人使用过的,有的书皮上甚至还写着白人孩子的名字。1900年,黑白教育在生均经费上的差距是60%,到了1930年差距达到了253%。虽然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差距有所缩小,但据估计在1952年仅物质设施一项,如果使南方13个州的黑人学校与白人学校平等就需要经费3.5亿美圆。

黑人学校不仅经费拮据,教师的水平也难与白人学校相比,1933年全国性的调查表明15个南方州22.5%的黑人小学教师达不到中学毕业的水平。大萧条时期黑人学校受到的冲击更大,经费被消减,教师被解雇,许多学校几乎到了无法维持正常教学的地步。而且如果我们进入教育系统内部进一步考察,我们还会发现黑人与白人隔离所造成的黑白教育的更多不同。如1939~1940年度,南方17州白人学校的平均学期长度为170.8天,黑人学校为156.3天;入学学生的平均出席天数白人为145.0天,黑人为125.7天。黑人教师的工资也远低于白人(白人教师平均为1046圆,黑人为601圆)黑人学者威尔克森在《黑人教育的特殊问题:教育咨询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公立中小学所存在的种族不平等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导致黑人学生学业成绩的落后。北方学校系统中黑白学生在学业成绩上的差距几乎完全可以归咎于来自南方黑人学生学术上的不足,而且北方中学的黑人毕业生与南方的黑人中学生相比在南方黑人学院中保持较好的学术成绩这一点也充分说明南方隔离的教育制度给南方黑人带来的影响。

在实施种族隔离教育制度的各州,1950年前,黑人完全被排除在州立大学之外,而且也没有任何为其单独设立州立大学的规定。

如果黑人想学习诸如工程、医学等专业,他必须到这些州以外的地方去学习,这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又给学生求学带来很多不便。1950年最高法院裁决州立大学应不分种族接收学生,黑生才得以入学,但17州中仍有5个保持原状。

黑白教育的差距不是简单的教育现象,黑自学校的隔离也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它是黑人低下的社会地位的集中体现。黑人要求平等的受教育权是与其要求拥有与白人一样的社会地位是一致的。

黑人试图通过城市化来改变自己的处境,但城市化带来的只是生活状况有所提高,并没有解决获得足够的或平等的教育机会的难题。

问题的解决显然需要政治机制——投票、法院、立法等。黑人也确实一直诉诸于政治机制来争取自己的权益。1954年,黑人终于赢得了黑人教育史上最有意义的胜利,最高法院宣布学校教育中的“隔离但平等”违宪。虽然隔离学校和种族歧视不会仅仅通过一纸裁决而消失,但法律毕竟能规范人们的行为。此后伴随着日益高涨的民权运动,黑人教育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

同类推荐
  • 谚语荟萃

    谚语荟萃

    集经典谚语于一家,给你不一样的谚语体验。既是增长知识的必备宝典,又是方便的谚语工具书。
  • 安全伴你成长:安全教育简明读本

    安全伴你成长:安全教育简明读本

    亲爱的同学们,学校是传播和延续人类文明的神圣殿堂,是大家求学、求职,以及全面发展的广阔天地,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最活跃的推动力的源泉。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为旺盛、思维和社会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校园里随处可见莘莘学子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身影;同时,学生时代也是学生生理与心理、个人与他人、理智与情感、专业学习与素质拓展等各种矛盾最集中的阶段,所以,充满能量的释放、交际的矛盾运动和跌宕情感的起伏也不时冲击着校园生活静静的堤岸。
  • 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

    本书分析了高等教育扩张后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起薪状况;通过构造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和起薪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
  • 诸葛亮文集译注

    诸葛亮文集译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不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业绩,而且以其精辟的著述,丰富了我国思想史的宝库。诸葛亮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论及治国富民的篇章,又有谈论发展生产的内容;既有治国治军的宏论,又有举贤斥佞的表文;既有畅谈外交、形势的文章,又有提出战略决策的雄文。其中,有关治军、用兵的论述,又成为诸葛亮著作中引人注目的、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光辉的瑰宝。罗志霖译注的《诸葛亮文集译注》即对诸葛亮的著作进行了翻译和注释,题解着重介绍时代背景、著作内容,并简要揭示其思想意义。
  • 中华句典2

    中华句典2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热门推荐
  • 我的锦衣卫大人

    我的锦衣卫大人

    古代女版霸道总裁爱上我。女追男!女主又傲慢,又痴迷男主,又喜欢作天作地,男主闷骚又傲娇:刘泠:沈大人,我觉得你一点都不爱我。沈宴:我每天陪着你无病呻吟,还不够爱你?
  • 易烊千玺之遇见你是我最美的邂逅

    易烊千玺之遇见你是我最美的邂逅

    如果世界上有那个人出现过,那么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Ifthereisthatonepersonintheworld,thentheotherpersonwillbecomeawill,andIdon'twantto.(本文纯属虚构,请勿上升真人)
  • THE AGE OF INNOCENCE

    THE AGE OF INNOCE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仙也抽风

    神仙也抽风

    “大师兄是我的。”某女霸道的吼着,她可得捂严实了,免得让别的女子偷窥了去。“嘿嘿,你头上的角还蛮好玩的。”她作死的捏住某妖的角。......“老爹,我可不可以不要进宫嫁给那个老牛吃嫩草的皇帝哇。”她抗议,她还是个如花似玉的女孩儿好不好。“不如你将我许配给风度翩翩的教书先生?”她若是嫁了过去,就不用担心别的女子再垂涎她的先生了。“美男子,你好可怜。”别怕,她来保护他。啊!她就是只心想事不成的小可怜,原来神仙也不好命啊!
  • 玩世三国

    玩世三国

    他是一个玩世不恭的小混混,却偏偏又是九五至尊的命。一个游戏风尘,放荡不羁的浪子;一个藐视苍生、桀骜不驯的揶揄客。穿越到三国时代,群雄争霸,众美竞艳,看他之后如何揽美女戏江山。
  • 婚然天成

    婚然天成

    穆天然遭男友劈腿了,赌气之下嫁人了,反正天下乌鸦一般黑,嫁谁不是嫁?司空绝感觉自己年纪到了,是时候成家了反正天下女人都一样,娶谁不是娶?一句话:闪婚捡到极品老公。
  • 虏血

    虏血

    满清建虏不仅是汉族的死敌,也是蒙、维、回、苗各族的死敌,更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倒退的主因之一。当打开山海关的吴三桂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满清建虏还能入主中原吗?用什么来阻挡建虏的铁骑?——地雷+水雷+手雷+破虏军中国人率先发明的火器,自然应该由中国人发扬光大!**********扬州时日不可能再发生,努尔哈赤的坟倒是可以挖出来看看嘉定三屠也不可能发生,多铎、岳托、代善、鳌拜这些头颅却难免要屠上一屠!*********前进,前进,敌人的脏血,将灌溉我们的土地……QQ群:25306024(破虏军)欢迎加入……(暂定为每天两更,偶有爆发!)
  • 我为球狂

    我为球狂

    这是继畅销80万册的小说《我为歌狂》、《我为画狂》之后,再度隆重推出的一部火爆的青春校园小说《我为球狂》,延续畅销80万册的销售记录,中国第一部校园即时读本,发生在这个春天的故事,星城高中的足球王子杨奔奔VS篮球帅哥张欧杰,到底谁是强中强?还有活泼靓丽的艺术队队长苏画画,温柔婉约的美女班长舒婷婷,闪动着友谊、情感、梦想的时代之歌,让您无时无刻不感受着这群年轻人身上跳跃的激情和生命的活力。
  • 释天迷卷之饮鸩剑

    释天迷卷之饮鸩剑

    剑杀人,人寻剑,饮鸩止渴,剑可怕,还是人心诡谲,万千变化?长生卷,西王母,青鸟传书,那只是一双看不见的手,模模糊糊的指点了几下方向,一卷长生,让人趋之若鹜,不,飞蛾扑火。有人做局,有人入局,有人破局。君不闻,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都说我命由我不由天。但是天命起比人们心中的欲望又如何?释天迷卷互动交流群:160981772欢迎大家进来打闹玩耍,开心就好
  • 那人那情那词

    那人那情那词

    我国古代诗词一如灿烂的珠贝,点缀着历史的海滩:又如明媚的星光,照耀人们的心灵。虽然那些诗词已是过去的辉煌,但是却依然值得我们一读再品。有这样的符号激荡在我们的心口,有这样的文字充盈在我们的脑海。每一次的品鉴都像一次远游,使我们的灵魂挣脱枷锁,在那片或美丽或凄婉的世界里徜徉,放眼望去,美不胜收。温健所著的《那人那情那词》把影响了整个宋词走向的词人一一罗列,并把他们的代表作一一解析,不是用那种冰冷的专家式的口吻,而是用一种热情洋溢的笔法,以词为主轴,人为主角,铺陈出一篇篇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