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5600000035

第35章 第三帝国——明清(下) (2)

由于国力的强盛,导致这一段时间学术的全面兴盛。这个时期以惠栋、戴震等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和平安定的社会条件下,利用考据方法,系统发掘、整理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戴震对《周易》、《尚书》、“三礼”等著名经典的分析与考订,为人们准确了解古代社会创造了重要的条件。而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赵翼的《廿二史札记》、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都标志着中国古史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盛世修史”,在文人学者沉醉于古代历史文化的同时,政府也积极组织各种学术活动。康熙时曾编有《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等重要图书文献。而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聚集于敏中、戴震、纪昀、王念孙等著名学者,编成《四库全书》,将中国历代重要典籍完整抄录下来,分编于经史子集四部四十四类之下,卷帙极繁,内容浩瀚,包罗万象,成为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汇。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康乾盛世,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显示出中国传统社会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鼎盛状态。那么,又该如何认识这一现象呢?

黄仁宇先生说,清朝的改革与整顿,纪律与技术上的成分多,组织和制度上的成分少。清朝也进行过一些财政方面的改革。比如,顺治年间就开始了整顿赋役制度,清理赋役簿册。但这种整理,其前提却是相信明朝的兴盛与灭亡,乃是在于“当明之初,取民有制,休养生息,至万历年间,海内殷实,家给人足。及乎天启、崇祯之际,因兵增饷,加派繁兴,贪吏滋奸,民不堪命”,也就是说,他们无法从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上找原因,无法适应社会新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只能在传统的老路中寻找出路。

开国以来,清政府对汉人充满猜疑心理,各部尚书、侍郎均是满汉各半,这个现象一直持续到太平天国时期,领兵打仗的汉人才逐渐占据从中央到地方的要职。

由于赋役不均,导致清代的赋役征收相当混乱。因为清初赋役的征派是按地亩、人丁两重标准进行的,而随着土地的日益集中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丁税成为广大贫民的沉重负担,从而不断引起逃亡和反抗。为稳定税收额数,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宣布,以前一年的全国丁银数为准,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多征,这就是著名的“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但这只是不再增加丁银,却并不是免除丁银。

由于人口变动的情况相当复杂,每户人丁的子孙情况各不相同,很容易发生以多承少、以少承多的现象。所以到康熙末年,四川、广东等省已有实行将人丁摊入地亩的征收办法。到雍正时,清政府又进一步实行了“摊丁入亩”的办法,把康熙五十年固定下来的丁银,摊入田赋银中一并征收,称为“地丁制”。

从此,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人头税基本上被废除。这有助于农民对国家依附性地位的削弱。不过,这与现代国家的社会经济职能之展开,还有相当的距离。

然而,除了以上这几项措施,我们再也找不到更多的事例,算是清朝在制度上的重要创举。火耗归公的推行(所谓火耗,是指历来收税时,以白银部分在熔化时会有损耗,因此需要征收附加税,而这笔收入向来为经手者侵占),本意是雍正帝希望将这种非法收入,公开核算,合法的分配用途,增强皇帝与各省总督巡抚间的直接联系,减少收税时的贪污,增加地方的正常收入,让政府除了“管理”之外,也能参与“服务”性质的工作。但是这改革只在短期内生效。

当时最大的障碍,则是以大多数的小自耕农作税收对象,税额无法确切的提高,纵使皇帝与臣僚有心改革,也无法突破环境。况且清初人口大量增加,一般人民生活艰难,更使措施困难。到了1800年前后,火耗归公的改革已经无意义。明末的不良状况也开始重现,其原因仍然在于,如果低层机构不变更,就是上层机构再想改弦更张,也无济于事,最终也只能仍是“一穷二白”。

不明智的退缩:闭关锁国

只要想到中国即将与西方冲突,就会觉得,中国此时退缩回简单一致,在时点上非常不智。局势需要进行调适时,官僚却最无法调适。希望他们能有大胆的创意时,他们却永远处在自满的状态中。

——黄仁宇:《黄河青山》

黄仁宇先生对于“闭关锁国”这样一个重大问题,没有专章进行论述,但是通过他散见于各处的言论,我们还是可以知道他的看法。

中国是不是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呢?当然不能这么说。稍微懂一点中国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在秦汉时期,我们有横贯中西的“丝绸之路”,类似于现在的“亚欧大陆桥”(从中国经中亚,横贯欧亚大陆,直抵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在隋唐时期,京师都是举世瞩目的国际大都市,地位有点像现在的纽约;而宋朝因陆路受阻,海运兴盛一时,整个国家的财政都依赖于海关税收,国门更是大开。

既然中国不是一个有“闭关锁国”传统的国家。为什么一到明清,这种情况就开始转变,而且越到后期,情况越厉害?恐怕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当然有这方面因素的考虑,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殖民主义体系已经开始在全世界初见端倪,明清以来,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国家对中国早已垂涎三尺,且到明朝后期,葡萄牙已经占领了澳门,台湾也被荷兰强占。同时,沿海也并不太平。比如,明朝中期有倭寇之乱,清初有郑成功的台湾抗清,这些都是现实的因素。

不过,问题又出现了。既然是这样,那为什么到康熙中期以后,当这些问题大都解决,而离鸦片战争的爆发,还有100多年的时间,为什么闭关锁国的步子会越来越大?这显然不是以上理由所能回答的。

笔者以为,问题的关键,还是要从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的角度来分析。我们知道,第一帝国(秦汉)是中国文明的初创时期,还带有贵族性格。而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地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黄仁宇先生说,若将第二帝国与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及“非竞争性”的迥然不同。由于有这方面的不同,所以将其扩充到财政方面,则其性格差异也尤为明显。第二帝国带有扩张性,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清楚,为什么唐宋时期,中外的经济交流会那样的频繁,而明清会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黄仁宇先生指出,明清的财政大约可以归纳为“洪武型”,即有意让中国更加成为村落体的大聚合,以小自耕农为社会的基础。在税法和政府财政方面,也将自身限定在狭窄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政府不可能考虑到,通过海外贸易,通过税收,来增加收入。同时,为保证管理的同一性,也不允许“异端”思想的进入,如此一来,也就只好走向闭关锁国了。

由于黄仁宇先生对于十三行相当重视,下面,我们就以清朝的十三行制度,来说明这个问题。在清代前期广州中西贸易相分离的外贸体制中,十三行是一个重要环节。十三行位于清代广州西关太平门外珠江北岸一带,包括十三行商的行署和供外商居停贸易的商馆,是清代前期垄断广州中西贸易的外贸机构。在宁波和厦门也曾有过经营对外贸易的洋行,但总的说来,是以十三行最为著名。

清政府是在对十三行的管理中,逐步健全清代广东洋行制度的,它还企图通过这一制度,由行商垄断中西贸易,承担防范约束外商的责任,保证关税征收和满足政府官吏的勒索。而由粤海关负责征收关税和管理行商,达到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确保税收的目的。

清代广东洋行制度又称行商制度,它确立始于康熙开海贸易之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广东巡抚李士桢将行税和住税两种税目区分开来,并把从事国外贸易的洋货行与从事国内商业的金丝行区分开来,十三行即为洋货行的别称。而这一制度的健全,是在乾隆年间广州独口通商之后。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同文行潘振承等九家行商呈请设立公行,专办欧洲各国货税,称为外洋行,得到批准,于是十三行从对亚洲国家的贸易和本国的洋船贸易中分离出来,成为垄断广州中西贸易的外贸机构。

保商制度是行商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种制度。它的实质是将保甲制度移用于中西贸易,内行商承担保证缴纳税款和管理约束外商的责任,贯彻制“夷”防“夷”的政策。清政府从乾隆初年开始,逐步确立保商制度。乾隆九年规定,与外船贸易的行商,必须对外船的违禁行为负责。十年规定,不论货物是否由保商买卖,一律要负完税责任。另外,监督等官员购办备贡的珍奇物品,也要由保商收购。这样,行商的各项职能,已经完备。

乾隆末年,保商不再由少数殷实行商担任,全体行商轮流为外船作保,各行商都必须对外商的违法行为负责。其后,保商制度的职能一直变化不大。保商之上,通常有资历较深,身家殷实者一二人充当行首,又称商总或总商,负其全责。到嘉庆年间,清政府还特别规定总商的职责。

十三行商又被当时人称“行商”,因为它带有极强的行商特点。有行商,则必有公行,而公行是行商共同组成的且有行会性质的组织。公行最初创设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由主要行商举行宰鸡歃血盟誓的仪式,它的目的在于共同议订货价,保证货物质量,并固定各自的贸易份额,抑制竞争。从这一年起到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行商先后五次组织。公行的存在,加强了行商的团结和对外商的约束力,受到官府的支持,却深为外商所忌,被称为“悬在大班头上的一把剑”。

英公司对设立公行反对最为有力,或以拒绝进口贸易为威胁;或以商欠挟制,进行分化瓦解;或收买个别行商贿赂官吏勒令解散,以致公行屡设屡废。到四十七年复设公行时,其作用仅限于对进出口货物征收行佣金,以应付官府的勒索及赔还倒歇行商所欠税款和商欠。

但是,由于中国缺乏独立的商人阶层,商人受政府的盘剥,总是在所难免。行商作为清代与徽商、淮商和山陕商人齐名的官商集团,在十三行全盛时期,已经受到官府和外商的双重挟制,是一群处在夹缝中的特殊群体。清政府限定广州独口通商以后,逐步加强广东洋行制度,也加强了行商的垄断地位。行商内部开始急剧分化,少数行商由于勾结外商、贿赂官吏而获得发展,“藉夷起家”,世代饶富,其家族在中西贸易和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外关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官商逐步转化为买办商人。起家于乾隆年间的潘氏家族就是其中的一个。多数行商则在政府和外商的双重压力下,由于商欠和积欠官府税饷而迭遭破产、抄家、下狱和充军的厄运。

总之,十三商是当时中外关系中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它是清政府为保持其传统对外政策,又不愿失掉这一笔收入而采取的变通措施。但正是由于这一弱点,也导致它无法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阻碍了中外贸易的发展,并为日后的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笔。

要点

此专题是“第三帝国”的第二部分,即清时期。这是第三帝国的最后一部分,也是传统中国社会的最后一部分。这部分里,我们着重分析了明清易代、康乾盛世和闭关锁国。这其中,明清力量之对比、康乾盛世之评价、闭关锁国之根源,都需要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去体会。

概念解释

“剃发令”:清初强迫汉人依照满人习惯剃发的命令。满族男子头发剃去前额和四周,留存头发编成辫子垂于脑后。清政府以认同剃发令作为归顺的标志,结果引起民族矛盾的空前激化。

“商欠”:又称行欠或夷欠,即行商欠外商的债务,是清代前期广州中西贸易中一个重要问题。商欠包括行商欠英、法、美、荷、西、葡等国商人的债务,主要是欠英商的债务。

“军机处”:雍正时设立的秉承皇帝意旨办理军机事务的机构,后扩大到管理所有机要的政事。其设立年月说法不一,大致认为始于雍正七年。军机处无正式衙署,办公处所设于内廷隆宗门内,称为值房,无专职官员,全部工作由军机大臣主持,设军机章京办理一切事务。

思考题

1.清朝是怎样以劣势地位而最终统一全中国的?

2.谈谈你对“康乾盛世”的认识。

同类推荐
  • 重生之游戏三国

    重生之游戏三国

    东汉为何动荡?黄巾起义为何起义?游牧民族为何缕缕犯我边境?大汉分崩离析之际,世家大族做何选择?朝代更替是必然还是人为?历史谜团,真相如何?落寞英雄,何去何从?带着建村令的姜毅如何力挽狂澜?同一个三国,不同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谱写我们的三国故事!
  • 西晋原来不风流

    西晋原来不风流

    三国鼎立,终归于晋,其兴也勃焉。然巍巍西晋,仅历短短五十余春秋,二帝成俘,山河断送,其亡也忽焉。兴也,孰之功?亡也,孰之过?本书以正史记载的史实为基础,政治军事大事为主线,用轻松诙谐,易于理解的笔调,介绍西晋从肇始、承继,到丧乱、覆亡的全程,试图从思潮文化对社会变革和士人心理的影响出发,讨论西晋灭亡的根源,聊发千年一叹。
  • 彼岸遗梦

    彼岸遗梦

    这是一本有关我和我兄弟量子的书。我不是量子肚子里的蛔虫,何以对他的心思了如指掌呢?只因我对他的了解甚于对自己的了解。他才会找我代写传记,才会给我一个借他来自我发挥的机会。因此,我之所写无非是自述历史。如果我有一百个心态,那就有一百个历史,如果我的心态不稳定,那历史将是一片混沌,这是很恐怖的。为着唯一而明晰的历史,我只留一个心态,其它心态的涌起都被我打下去,仅留的那个是没有意图的心态,没有意图也就不会歪曲历史事实。我以单一的心态回顾历史,走进过去,不是要重塑外在的自己,而是要强化内在心魂。
  • 节度天下二

    节度天下二

    他甘心平凡,上天却让他不能平凡。在这风云变幻的大地上,他将如何安然立世呢?*****再次开新书,四本完本VIP人品保证!求推荐!求收藏!求点击!感谢Q友羽墨泽友情制作封面。
  • 三国演义之谜

    三国演义之谜

    刘备、曹操的长相究竟如何,为何关羽是红脸、张飞是“豹头环眼”“三英战吕布”是否确有其事,诸葛亮为何要娶丑妻,诸荀亮将周瑜活活气死了吗?刘备有没有封过“五虎大将”,曹操是军事天才吗?“七擒七纵孟荻”是真是假。
热门推荐
  • 我是黑社会

    我是黑社会

    张琦,一个小男人,一个丢了工作,守不住女友的小男人,在离开让他伤心的北方小城后,在繁华的大都市并不如他想像的美好,在生存与尊严,挣扎与痛苦间,他渐渐迷失了自己,他溶进了他本所不屑的世界,在一次次恐惧与征服,欺骗与情色,暴力与无助间,他走出了一个又一个圈套,可他的双手却沾满了鲜红的血,当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吝啬得什么都没有给他!再回首已是满眼孤独的空旷,让灵魂四处流浪,就如一叶秋色,坠落时,却不知风的方向。
  • 佛说六字神咒王经

    佛说六字神咒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唐

    仙唐

    武侠之外,尚有仙侠大唐!且看名将之子,如何逆转乾坤,步步登仙!!!
  • 异能少女阴阳师

    异能少女阴阳师

    她是个独立谋生的茶饮店店主,也是个天生阴阳眼的异能少女;她将降鬼除魔当作业余爱好,她把狼族之子养成了宠物;她在异世界出入自如,她和一群妖怪称兄道弟……当千年难遇的神奇妹子决心要颠覆三界的时候,她的故事,又将以何种方式收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命中注定的北极星

    命中注定的北极星

    我喜欢北极星丫头,我愿意做你的北极星我害怕迷路丫头,我愿意指引你一辈子那么我愿意
  • 冷CEO,你好狠

    冷CEO,你好狠

    一个三流模特安小小,一个冷酷总裁宋潇然,在相遇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一切。在相遇后短短几天内,安小小以闪电般的速度嫁给了宋潇然,这段人人称羡的婚姻,其中的辛酸又有几个人知道?爱上宋潇然了,安小小虽然知道这是一条万劫不复的道路,她还是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这条路。男朋友的背叛,父母的抛弃,宋潇然的狠心,安小小又该何去何从?
  • 莲舞倾城,妃你莫属

    莲舞倾城,妃你莫属

    自古男子多薄幸,九五至尊的帝王是否会有真爱?李从珂,位尊权贵、玉树临风的皇子。第一次进青楼,一出“英雄救美”,他与莲上起舞的花魁刘莲溪相知相惜。身份地位上的悬殊,阻隔不了两个倾心相爱的人,力排万难,终成眷属。然而,一场宫廷政变,李从珂生命中注定出现另一个女子——石傲冰,这位巾帼将军相助他成为了坐拥天下的皇帝。一个是自己至真至爱的妃子,一个是患难与共的皇后,李从珂却无法将心分成两半。三个人的情感纠葛,注定有人会受伤。当繁花落尽,是继续勉强强求,还是放手成全?
  • 唐言墨音Maywct社

    唐言墨音Maywct社

    热闹的市区,五彩的霓虹灯,拥挤的人流,人们沉浸在自己的夜生活的。在某条深巷的角落里,巷子里只有几盏闪着暗光的路灯,还能听见不远处闹市区的声音。一位少女站在一个路灯下,昏暗的灯光照在少女身上。少女扎着马尾,穿着白色T恤和长裤,和很明显的白色板鞋。少女倚着电灯,看着对面那幢偏古风的房子,房子的主体颜色是深棕色,深棕色的牌匾上写着几个暗色的字:Maywct社。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少女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到这儿的,莫名其妙地就走到这儿了。她刚刚明明在……少女望着牌匾上的字,很奇怪地想着:一般的门面不都是越鲜艳越好吗?这店给人的感觉反而是不想让人发现它。真奇怪!
  • 元逆苍天

    元逆苍天

    一位现代人在一次意外之中,竟意外穿越到元气大陆。在这里,实力才是一切……他天品元脉觉醒,踏上征途,逆乱苍天……
  • 瞳之孽缘

    瞳之孽缘

    讲述的是一位继承着冷血之瞳的女子:梦,和一位暗恋着梦的臭大叔的男子:黑,会在梦的复仇之旅中会发生怎样的困难和怎样的情缘呢?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