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4900000002

第2章 不自知的狮子与绵羊 (2)

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生活,“自知”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只有正确地认识到自己是骡子是马、是狮子是羊,我们才会知道下一步该怎样走,才能离开灌满苦酒的夹缝,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选上一块沃土。也只有一个人的自我感觉与大众感觉接近的时候才不会使别人难过,自己也才会有乐趣。可惜,我们还远不如那只羊和狮子,因为我们还没有照过镜子,我们更缺乏自知。

婴儿的自知能力就很强了,那是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老人的自知能力也很强,那是历经困苦以后的彻悟;喜欢读书的人的自知能力更强,因为他们会时时拿自己与书中的智者能人或是平庸小民作对比,在不断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区别时,意识到自己是个怎样的个体,意识到怎样的位置是自己站得稳又很喜欢的。

当然,这种自知不是只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贬低自己。那样做只会让你成为混迹羊群的狮子,失去自己可以发挥的广阔天地。那不是我们所说的自知,我们所说的自知其实是一种自信。拥有这种自知的人从来不容别人在自己自知的范畴内撒野,因为自知者自知自己做的事是对的。这种自知源于这个人能站在事外第三人的角度冷静地审视自己,审视别人,审视我们生活的“局”。当然还要有那种忍受痛苦的勇气。

任何一种变动都是痛苦的,都意味着割裂和分离。任何一种认识的过程也是痛苦的,因为那意味着迷惑和无助。任何一种认识过后,留下的还是痛苦,因为那意味着你必须改变,意味着你已陷入困境,不去变通只会步步逼近死亡。

不仅仅是作为个体的人需要自知,企业要想在商海大潮中生存更需要自知。假如一个企业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等待他们的无疑是破产、被兼并的命运。假如他将自己的实力估计得过低,过剩的资产无法优化利用,那不啻是一种浪费,更是一种削减自身生命力的行为。

还记得联想成功“狙击”戴尔后,杨元庆对记者说:“我们知道自己哪里行,哪里不行,成本比戴尔高,绝对在很长时间处于劣势,但我们也知道自己一直占有技术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有谱……”

其实,做人、做事往往也是同一个道理,那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做一个有谱的人,一个知道自己是谁的人,一个意识到错误后不怕疼痛,勇于改正的人。

柏杨曰: “执迷不悟狮化的羊,终于会死于狮子之口;而执迷不悟羊化的狮子,会死于羊群的踏践糟蹋。”……

◎做不做海归

出国焉,留学焉,成了这个时代的特征,不可不大书特书。五十、六十年代的出国留学,和二十年代的出国留学,其本质上大大不同。从前留学,基于爱自己的国家,以便学得手艺,回来改善自己的国家;而今留学,基于厌恶自己的国家,以便学得手艺,就在外洋落户,不再要自己的国家。这区别非常重要,只有对知心亲友,才肯吐露这种心理上的动机,把屁股打烂都没有人肯形诸文字也。

——《权势:官崽哲学的流弊》

“海归”顾名思义就是海外归来的人,中国自古就对海有着疯狂的崇拜,并深信海的那岸,文明高度发达,可以完成我们力所不及的事情。于是,无法解决“生老病死”这么高端问题的秦始皇,掀起了我们向海外学习的狂潮。而徐福作为中国第一位远渡重洋的“留学生”被史册记载了下来,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自此,中国人扬名立万的手段就有了一种名为留学的新花样,最有名的那位,还成了某部知名畅销小说的主人公——唐三藏。

但是以上的那些人,虽有留学之实,却没有留学之名。若论正史上记载的第一批留学生,还是1874李鸿章派遣到美国的“幼童出洋肄业局”。也就是从他们开始,中国正式有了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留学生,也正是这些远赴重洋孩子为我们打开了看向世界的窗子。自那以后,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人走出了国门,前仆后继,有如飞蛾扑火。记得在张恨水先生的《金粉世家》里面,白秀珠曾对金燕西说过:“你随我去了德国,走了这一遭,也算见了世面,回来还怕没有出身吗。”可见当时的人们对留学评价之高,要知道中国人视出身为“命根子”,是文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为了这个“出身”不晓得在二三十年代有多少人掏出腰包里的银子,离乡背井去受那份洋罪,回来之后又有多少人,因为它而身居要职。虽然也有金燕西之流的,时运不济的,留学后当了戏子的。但这类倒霉蛋毕竟只是留学大军中的一小撮,他们中的更大一部分人,在学成归国后都是成就斐然的。中国近代政坛中那些为我们所乐道的人物基本上都是其中,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可待到国家初定,这股留学风潮随着战后经济的低迷而衰落下来。直到七八十年代,百废俱兴,那些怀揣梦想的人们才又开始了西移之旅。且,也不知道是对知识的迫切渴望,还是对祖国的不屑一顾,那些学子们,多数在离开故土后就乐不思蜀,归期不定了。而那些学成归国的,正应了“物以稀为贵”这句话,好不抢手。如果你是留学生就算你是卡西莫多,姑娘们也会往你身上靠,硬是让你产生自己是白马王子的错觉。一旦你的玉笔钦点了某个单位,就看吧,那天晚上厂长会活活乐醒,好像效益已经翻了几个百分点似的。于是,就像柏杨形容台湾五六十年代的父母一样,中国的父母们也发了狂性。

都盼望子女小学毕业入中学,中学毕业入大学,大学毕业去美国,在美国娶妻生子,找个差事,成为美国公民。

我们在这样氛围之下,也当真认为:

只有这一条路,才是光明大道,小学毕业上中学,中学毕业上大学,大学毕业千方百计去美国,洗盘子焉,擦汽车焉,半工半读,弄到手一个博士硕士,找个职业,然后见女人就猛追,追不到就大骂祖国不够强大,追到啦就结婚生子,老死黄金之国,或回家光宗耀祖。

怀着这样的心思,我们“忽忽悠悠”地走到了二十一世纪。国力增强了,人民富裕了,留学生也越来越多了。就像七八十年代留学生抢手的原因一样,他们的身价一落千丈。从前那个“吃三天洋面包,胜食十年糠”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以前我们说留学回来,身上就包了层金,从此跃升为复合型人才。如今你到了人家公司应聘,先要像选美一样,被挑拣一番。等过了这关,到了面试的时候,主考官首先就要对你说:“我们公司的海归很多,今天跟你一起来面试的就都是从加拿大、澳大利亚回来的。”听听,言下之意,你要是去个什么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坦桑尼亚这样的国家学习,是绝对不会有面试机会的。当然了,如果你不是留学生就更不会有面试机会了。

于是“饿死的骆驼比马大”,再不济的留学生,行情也还是比苦哈哈的国内大学生要好得多。所以,我们优秀的革命传统全部在我们伟大的留学事业上体现了出来,继往开来,生生不息。

有一天,无意间瞥见电视画面里的一条街道,高矮错落的半旧楼房,五花八门的招牌,无不给人一种分外熟悉的感觉。当我正努力回忆它属于哪个城市的时候,就听主持人说:“我们现在正在日本的……”

印象中那个起码发达我们十年的国家,此刻竟显得有些落寞。当国人还在那挤破脑袋想着如何出国时,我们的国家正像一头老黄牛一样,踏踏实实地前进,终于积跬步而成千里。可惜呀,自豪劲还没过,一看到各种托福、雅思学习班里一片黑压压的人头,就像兜头冷水一样,浇熄了我所有的热情。实在是不明白,祖国进步了,好些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了,为何还要这般疯狂地要跳出国门呢?

不需多说,就一个问题,念书是为了什么?

当今的社会太人性化了,所有的东西都有人格,尤其是公司。试想一下我们买东西时所表现的谨慎、细致,也就明白他们为什么要留洋的,不要国内的。假如我们都是电子产品,那么留过洋的就是功能多的新款,国内的就是批量生产的旧款。你说,买东西的人会选哪款呢?看着电子产品的功能一天比一天多,看着越来越多的多功能产品的出现,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

曾经有一位友人,拿着新买的电子产品感叹道:“天哪!我才刚买到手几天呀,就开不开机了,还没有我以前的那款好用呢。”听听,贵的不一定好,外表华丽的桔子里面搞不好是生了蛆的。古人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来教育我们“不要以貌取人”,可是我们还是愿意多瞅两眼漂亮的。朋友大骂新款机型的不耐用,但下次买时还是照样买最新最漂亮的那款。何况,名厂生产的电子产品只要不是假冒伪劣的,其耐用程度也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再者,司马迁曰:“不知其人,视其友。”中国人是很看重朋友的,这一点,看看我们从古至今伟大的关系网就知道了。一个公司用一个“国产货”,再好用,也顶多是只黄牛,宰了吃肉,又能有多大用处。“进口货”就不一样了,就算不是凤凰,也是只与凤凰生活在一起的孔雀。虽然平时摆在家里面供奉着,没什么用处,但只要它张开尾巴,别人看见了,你就会与有荣焉。再则,如果要是幸运,真的抱了只凤凰,或者是只能招来凤凰的孔雀呢?好吧,就算他招不来凤凰,“近贤则聪,近愚则聩”,与凤凰在一起那么多年,姿态步伐也不会差到哪去。万一要是个假冒伪劣的也没关系,那么多候补选手,炒了就是嘛?

而那些刚刚毕业的,或者尚未毕业的,看到这种情势,为了给自己找条出路,怎么能不去打破脑袋挤身留洋大军之列。看到那些打破脑袋的年轻人,当爹当妈的怎能不急,于是,得,咱们从小抓起。看到那些从小抓起,一定要给孩子送出国的,准备当爹妈的又怎会不未雨绸一番,从胎教做起。于是,留学生的数量就这么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而增加。那些“挑玩意儿”的,看到如此之多的孔雀,怎能耐得住心动。看到大家都买孔雀,根据中国人一贯性的“一窝疯”,大家又咋能忍住不都买孔雀?就算他是个耕地的,也要抱回去一只显摆显摆。周而复始,中国的出国怪圈就此成型,而且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势。

在留学之风盛行的年代,人们可还记得留学的初衷。

“留学生”一词起源于唐朝,是日本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而派遣来唐的学生。他们在中国学习语言、文字、“诸子百家”和“射御书数”,然后装载着这些先进的思想理念回到自己的国家,去建设他们的盛世桃园。及至1871年,在美国佩里将军打开日本国门后的十八年,日本为了改变现状,再一次派遣了一个由近百人组成的参观团,踏上了向西方学习的探索之路。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短短的二十三年间,日本摆脱了“小弟弟”的身份,一度跻身到了瓜分我们的列强之流。

从向我们学习再到向西方学习,日本都是成功的。它没有浪费一点时间在无谓的探索上,为何?目的明确是以,从不做梦是以。它深知自己的弱小、贫瘠,所以它看透了政治背后的“弱肉强食”,从不去做什么“天朝上国”的美梦,只明确了自己的目的——生存下去,富强起来。清醒、自知、目的明确,正是这些优秀特质打造了强国日本。同样的,那些拥有这种特质的人,也都走向了自己的成功之路,成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成为欲火而生的凤凰。

同理,那些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企业,也多是些能看清自身需要之辈,他们知道自己的位置,更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所以从不做“大材小用”这种蠢事。他们会合理安排每个人,让人们在适当的位置上去发挥。这是“知人善用”,也是一种对人才的尊重。要知道,孔雀再好看,又怎么能有黄牛耕地的本领高。将孔雀放到田里,只是浪费它的美貌,你的时间。凤凰更是如此,不将庭院打扫美丽,怎能请得它来栖息。然而没有牛的辛勤耕作,庭院又怎会变得干净美丽。由此可知,黄牛也好、孔雀也好、凤凰也好,都是各司其职,同样重要的。故,何以厚此薄彼呢?用牛刀杀鸡绝不是聪明人的做法。

同类推荐
  • 当年的体温

    当年的体温

    本书系王开岭文集之散文随笔卷,包括“散文辑”和“诗档案”两部分,文字承袭作者一贯的温润的金属感的风格,表达对现实世界中灵魂温度的怀念与渴望,希望能将历年写就的抒写灵魂的文字结集,以献给自己逝去的父亲。作者王开岭1969年生,祖籍山东滕州。著有:《激动的舌头》《黑暗中的锐角》《跟随勇敢的心》《精神自治》等散文和思想随笔集。
  • 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主要内容分为话本小说概述、宋代话本小说、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等章节。“话”在古代有一层含义是“故事”,这种释意在隋代就已经通行了,唐、宋、元、明都沿用这一意义。
  • 最好相思不相负:古代才女的情与诗

    最好相思不相负:古代才女的情与诗

    作者才情堪比安意如、白落梅,用绝美的文字风格,辅以情意缱绻的古典涛词,讲述了33位古代著名才女且行且爱的一生:上官婉儿与初恋李贤、蔡文姬与夫君卫仲道、薛涛与才子元稹、鱼玄机与词人温庭筠等。她们为了一颗初心再次相逢,她们为了一次邂逅恋上红尘,她们为情一次次爱恨缠绵抛却锦瑟华年。中国古代至真至情的女诗人,从历史长河中踏歌而来,掀起阵阵涟漪。她们为情而涛,因爱而行。无法拾捡过去、将来,只在当时付与了一行行倾心刻骨的诗句。美好的爱情令人心动,痴情哀婉的诗篇催人泪下。翻开这本书,拉开历史的罅隙,让所有喜欢古典诗词、向往爱情的文艺青年总能想起自己的青葱岁月。
  • 临渊而不羡鱼:张中行散文

    临渊而不羡鱼:张中行散文

    《张中行散文》是散文大家张中行的散文精选集 ,内容涉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等,有浓厚的古 典韵味和人生哲学。本选集对浙江文艺出版2008年版的《张中行散文》进行整理并重新出版。同时,为 便于读者阅读,将全书篇目按内容分成“心声偶录” 、“旧迹发微”、“睹物思情”、“灯下忆友”四个 部分。
  • 随园诗话(第一卷)

    随园诗话(第一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热门推荐
  • 我是虫族之心

    我是虫族之心

    林枫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虫族主宰,看林枫如何带领虫族扫荡宇宙,建立不朽帝国(书友群:455086277
  • 烟杳之梦魇

    烟杳之梦魇

    雾霭般的女子在这人世间的情感经历,缘聚缘散,她又该何去何从。天下之大,哪里又是她的安身之所,漂浮迷离的一生令她注定与情纠缠不休......
  • 九世哀歌

    九世哀歌

    叶浩天,在末世获得特殊能力,接着有在一次偶然中穿越到了其他界面空间!原来世界不仅仅只有地球。随着叶浩天的一步步变强,叶浩天因为一次疏忽而毁灭了一切,到了最后,叶浩天才发现这一切的一切已经是第八次轮回了,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而这次轮回转世叶浩天被赋予了更加厉害的超级能力,他能够成功阻止这次轮回吗?请看小天的另一部饕餮大作,敬请期待!
  •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官场奇闻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官场奇闻

    本书《官场奇闻》精选了《三言》中脍炙人口的官场经典故事17 篇,像《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月明和尚度柳翠》等,无不展现中国封建社会官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百态场面。其情节委婉曲折,引人入胜,堪称明清民间文化的杰作。
  • 一诺惊婚

    一诺惊婚

    她本是富贵的千金小姐,却在醒来之时,成为了一个陌生的女人。身份,面容,都被另一个女人代替。亲情,爱情,都被另一个女人占据。究竟是谁?夺走了她的一切?
  • 魅惑女王爷

    魅惑女王爷

    莫名穿越,她誓言也要混个风生水起,女扮男装,她潜入市井,助母亲查案,却不想招惹了一个个风华绝代的美男,如来佛啊,她是喜欢看美男,追美男,可这么多美男齐齐站在她面前让她娶?她胆颤了,三十六计,她逃为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至尊古帝

    至尊古帝

    一个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的孤儿,当他突然得到了一个神秘的戒指,他自此踏上了一段崭新的征程,在新的世界中争霸天下。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治病合药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治病合药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妻有新欢:弃六夫选乞丐

    妻有新欢:弃六夫选乞丐

    几位夫君联合起来商量对策,“不好了,不好了,娘子又有新欢了……”只见,一个浑身脏兮兮的乞丐被带入相府。“小乞儿,你放心,有为妻在,再也不会让你受到任何欺负!”她本是个唯利是图的女人,她从不相信感情,坚信着钱永远比感情更可靠。穿越后,终于得来了六位有钱有权有美貌的夫君,可她却爱上了那个一无所有的乞丐。他只拥有一个馒头,却分给了她三分之二。他没有钱,没有权,一盆热水让蓝颜尽毁,只剩下了一颗脆弱却善良的心。
  • 述报法兵侵台纪事残辑

    述报法兵侵台纪事残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