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4700000006

第6章 认识我们的世界 (1)

正文

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注释

首:首要、重要。

次:其次、次要。

见闻:看到和听到的事情。

知某数:认识数目。

识某文:明白文理。

做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敬爱兄长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一些基本的数学和文化知识。

心解

博闻强识

“首孝弟,次见闻”在全篇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一句是在总结之前的内容,后一句则引出下文。以数字来概括知识要点是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之一,具有简明扼要、容易记忆的特点,因此有了“知某数,识某文”。

古人认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因而人们应该在端正学习方向的前提下广闻博知。“首孝弟,次见闻”正反映的是古人这种重视德育的思想。《论语》中有这样的话:“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的“行”和“文”分别指的是道德行为和文化知识。孔子强调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文化知识教育之前。除孔子外,古代很多思想家都强调过这一点。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一个教育者的职责,首先是“传道”(思想道德教育),其次才是“授业”(传授业务知识)和“解惑”(解决疑难问题)。随之提出“好学”、“力行”、“知耻”三个步骤,特别强调“知耻”是做好“好学”和“力行”的原动力。

在增长见识、认识世界方面,古人强调要“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古人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一段话,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这一程序性行为纲领的起始就是格物致知。由此可见,这一思想在儒家学说中的重要地位。

但是对于这个词的解释古人却没有定论,现在一般的解释是: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更深层次的意思是:透过物质的表面而了解其本质,从而达到智慧的境地。这就给我们传达出一个信息:看事看物,甚至看人都不能仅从表面入手,应该尽力了解其本质,这样才能到达“至善”的境界。关于如何认识事物,《礼记·大学》有这样的说法:“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所以,要研究物象必定要知道物象的根源和枝末。要通达事理,就必定要明白事理的先后得失。那么如何“知人”呢?古人认为首先就是要看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历史真迹,因为文学最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自然状态,而历史真迹是最为客观的存在。其次,就是要了解哲学,因为哲学是一个人思想的足迹。

除此之外,古人还认为外出游历是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必要步骤。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大约二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外出游历——“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为以后写作《史记》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在西方也有类似的思想。英国培根就说过:“对年轻人来说,游历是教育的一部分”,这和我国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不谋而合。这是我国古人治学的态度,也是古人对于做人的一种终极追求。生活在全新时代的我们,除了可以从自身的经历以及书本中了解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之外,还有一个强大的工具——网络,能够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世界。俗话说“有得必有失”,确实不错。功能强大、使用便捷的工具极易使我们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迷失方向。更为可怕的是,这让我们养成了懒惰的习惯,不会主动地学习和思考。我曾经在网络上看到在试题下面写着“百度一下,就知道”的中学生的试卷。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正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注释

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数由一开始,由一到十,由十到一百,由一百到一千,由一千到一万。

心解

这四句话讲的是数的基本知识。数学是我国从古至今的基本教学内容。《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也就是所谓的“六艺”,数学就是其中之一。和我国类似,西方国家有“七艺”教育——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其中也包含了数学,可见人们对数学教育的重视。下面,我们就具体来介绍“六艺”的内容。

数学古称算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被古希腊学者视为哲学之起点。数学在希腊语中的意思就是“学问的基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以汉代《九章算术》的出现为重要标志。656年,唐初统治者在国子监设立算学馆,设有算学博士和助教。宋元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也带动了数学的发展,出现了计算技术改革的高潮。明清时期,我国数学的发展经历了中西融合的阶段。由此可见,数学在当时的重要地位。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抽象思维发展的结果。人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就同时受到归纳、推理思想方法的训练。数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动了许多重大的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当前,随着电脑应用的普及,信息的数字化和信息通道的大规模联网,依据数学所作的创造设想已经达到即时试验、即时实施的地步。数学技术将是一种应用最广泛、最直接、最及时、最富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实用技术。

何谓“礼”?古人认为“礼”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管子·牧民》中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自古民间婚嫁、丧娶、入学、拜师、祭祀都有礼乐之官(司礼),孔子曾为司礼之官,且少即习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在国家宗庙祭祀方面,古代官方常设太常寺、祠祭署等礼仪衙曹,设立读祝官、赞礼郎、祀丞等礼仪官。如唐代设立有郊社、太乐、鼓吹、太医、太卜、廪牺六个部门,明代则设置太常司,太常司设卿、少卿、丞、典簿、协律郎、博士,赞礼郎。古时的“礼”并不仅指礼貌和礼仪,更是保持社会正常秩序的重要手段,称之为“礼治”。西周时期礼治的基本原则是:亲亲尊尊。亲亲就是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尊尊就是要求奴隶和平民服从奴隶主贵族,不得逾越。孔子也主张“为国以礼”的礼治论。他认为剥削阶级享受特权是“天下之通义”;人们必须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乐兴,刑罚中;礼之用,和为贵。他还特别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认为刑罚只是辅助手段。

关于“乐”的内容,我们在后面会专门讲到。

“射”在这里指的是射箭;“御”是指对驾驭战车技术的培养。孔子在《论语》中说过:“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因此,“射”不但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培养君子风度的方法。唐代武则天设立了武举制度,在武举制度里规定了九项选拔和考核人才的标准,其中五项是射箭,包括长跺、马射、步射、平射还有筒射。由此可见古时人们对射箭的重视程度。同样,由于战车是当时重要的军事装备,因此驾驭技术在战场上就非常关键。驾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现代企业管理学的重要内容。

“书”指的是在文字方面的学问。汉语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学习,感受其魅力。

古人用这六艺来衡量人才,作为一个人立足的基本素质。“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在高级阶段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之所需,是初级阶段的必修课。当时,只给予庶民子弟以“小艺”的教育,只有贵族子弟始能受到“六艺”的完整教育,也就是能受到自“小艺”至“大艺”的系统学习。在今天,人们又赋予了“六艺”以新的内容。礼,指的是礼仪、礼貌,类似今天的德育。知书更要达礼,力戒傲慢无礼,尤其不能因熟而失礼,一个有知识又彬彬有礼的人,在职场中会如鱼得水。乐,指的是音乐,类似今天的美育。

如古人工于琴瑟,意在加强修养,今人虽有高学历,往往给人浮躁之感,就是因为底蕴不厚,内涵不深,缺乏后劲。射,指的是射箭,类似今天的技能。大学生不如中专生、技校生,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眼高手低,光会说不会练,知识不能转化为能力,就业难也就不足为奇了。御,指的是驾御马车的能力,类似今天拥有驾照。实际上不管是会开车,还是会外语,都会让你视野开阔,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书,指的是书法绘画,可引申为形象思维。文字不光是表情达意,还可锻炼手的灵活性。手勤则脑灵,手巧则脑聪,可惜今人过分依赖电脑,手写汉字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疏远。数,指的是算法,可引申为逻辑思维。“六艺”的具体内容具有时代的印记,但是其文武并重,知能兼求以及注意到年龄的差异、学科的难易程度而区别教育的思想却是永恒的。

正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注释

才:基本的东西。

所说的“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所说的“三光”指的是日光、月光、星光。

心解

三才三光

这四句讲的是我们需要认识的自然世界。“三才”的说法出自于《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意思是,从前圣人创作《易》时,是要用它来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所以确立天道为阴与阳,确立地道为柔与刚,确立人道为仁与义。天、地、人就是“三才”。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炎黄曰:所谓道生一,意即无极生太极;一生二,为太极生两仪;二生三,为阴阳交感化合。由此形成了“先天地而后万物,万物盈天地之间,人居万物之中”这样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这也进一步成就了中国文化中天地人“三才”的基本框架。《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同类推荐
  • 金羊毛的寻找者

    金羊毛的寻找者

    本书收集了78篇研究人类学这一课题的文章,且内容都只涉及我国本土民俗文化,如《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茶艺美学论》、《论镇物与祥物》、《广西民间故事〈金仲和阿翘〉的采录与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基于注重基层群众的实践活动而辛苦获得,因此,不似其他有些研究课题,书斋气十足。
  • 童兵自选集

    童兵自选集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心印复旦园

    心印复旦园

    本书主要由复旦大学退离休教授撰写的纪实文集。全书分“风范篇”、“创业篇”、“师泽篇”、“缤纷篇”,共收文章111篇。风范篇是对资深专家学者和管理干部的素描;创业篇是创业者艰辛创业的诗篇;师泽篇谱写的是师生情浓、薪火传承的乐章;缤纷篇是复旦人多姿多彩生活的扫描。
  •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由江锋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讲述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没有活动便没有集体。一个班集体如果除了上课便是考试是不会让学生产生感情的。一次又一次花样翻新、妙趣横生的活动,使班级内始终充满生机并对学生保持着一种魅力。学生会油然而生自豪:“我们班真有趣!真有意思!我们的班有别班所没有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教育艺术的角度看,在集体活动中培养集体观念,是通过淡化教育痕迹的方法来获得并非淡化的教育效果。这是教育的辩证之所在,也是教育者的明智之所在。
热门推荐
  • 赤焱书

    赤焱书

    南骊吴家历来以铸剑闻名,四十二代家主吴清更是重铸“七星冢”中排名第七的赤焱,奈何赤焱重铸之后火毒难消,持者莫不受火毒侵体,近而走火入魔,故被吴家世代封存于养剑阁中,不料赤焱被盗。
  • 超越虚空

    超越虚空

    本文讲述了一个退役的武警战士的传奇经历,从现实的世界进入虚幻的社区,再超越虚幻回到现实,却发现……
  • 魔机嚣仙

    魔机嚣仙

    【做人难,做好人很难,做一个坏人更难。】【做坏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死不悔改的不停的做坏事。】【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坏人,有好人,既然坏人永远存在,那不如就让我来当这个坏人,我当了这个坏人,这个世界不会变好,但是至少不会变的很坏。】【去修真的都是怕死的家伙,就是因为怕死才会去追求虚无缥缈的天道,从而达到不死的目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修真界很原始,基本上可以称作是奴隶社会的初级阶段,因为在修真界只有一条法则,那就是拳头大就是老大。】【我最喜欢戳穿伪君子披的那层外衣,看着那些人惊慌失措,这简直就是人生最美妙的享受,额,好吧,我这个爱好的确有点阴暗。】【本书纯属虚构,如同雷同,我靠,真他妈的太不幸了。】
  • 死之轮回

    死之轮回

    当死忙降临之时,人之醒悟之时。没有死哪来的生,没有生就不存在死。只有战斗才能显示人生,只有死忙才能成就生命。
  • 万界之门之唯我至尊

    万界之门之唯我至尊

    旭阳大陆云辰因跳入落尘崖,无意间却穿越至地球上一个同名少年的身体上,随着时间发展,一个个惊天大密慢慢浮现,一个宏伟的宇宙画卷徐徐展开。“这个连通千万世界的门,就有我来掌握!”——云辰
  • 紫枫战纪

    紫枫战纪

    阿枫—华夏帝国之小王子,出生后被紫枫学院高手在刺杀行动中掳走,带给了汉盟十多年和平,因为身体中被设下了阻隔功力运转的禁制大法,懵懂不知身世秘密的他走上了坎坷艰难的修行之路……非穿越,非种马,主角要有一番痛彻肺腑的人生经历后才会步入辉煌……
  • 绝世剑魔

    绝世剑魔

    《初级剑法》,最基础的剑诀。只是记录了刺、劈、撩、扫、截、挂、崩、云等基本剑式,并不是什么剑诀,只是一种学习剑术之前的基础。
  • 无处不飞花

    无处不飞花

    无艳下山之前,师父嘱咐她:“除非遇到真心喜欢你的人,否则不能告诉他你的秘密。”无艳问师父:“怎么才能知道他是真心喜欢我?”师傅曰:“为了你,他会无所畏惧,甚至付出生命。”尉迟镇三次娶亲,三次妻死,流言四起,陷于“克妻”漩涡,他以为他会一直这样“克”下去。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一个人。她是“丑丫头”,却有一双明亮如星的眼睛。她身量瘦小,却有妙手回春的本事。她什么也没做,只是叫他一声“大人”,却惹得他心乱如麻。他觉得了解她,却又看不清她。当面纱一层层揭开,他终于看清自己的心。为她,他无所畏惧,甚至付出生命。只愿得此情,艳与齐天!
  • 天命至高

    天命至高

    (新人,不会控制更新节奏,新书期字数有点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为强者,主宰世间!万千世间,神魔众生的野望,天命至高的奥秘。经过万千世界的毁灭重组,无尽洪荒的凝练,天命之剑再次现世。凝聚千万宇宙的夙愿,天命一线的无上追求,再度重新。一切从那经脉堵塞十多年的青年,那个成为末世武者的萧枫开始……前面几章慢热,逐渐调节中……
  • 守护甜心之凌诺公主

    守护甜心之凌诺公主

    被友谊与爱人的不相信,她会如何复仇?可是......陷害之人竟是自己的妹妹?魔法世界与人类世界即将会到末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请看看吧,本人第一次写小说,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