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4700000029

第29章 少壮多努力 (5)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有很多神童:甘罗、曹冲、孔融、蔡文姬、司马光等等。有人将古代神童的共同点总结如下:善于独立思考,不盲从,能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才思敏捷;记忆力强;想象力异常活跃,他们考虑问题时,常常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有着很强盛的求知欲;心理比同龄儿童成熟。当然,在现代社会中也不乏天赋异禀、才华横溢的“神童”。他们在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中被大众熟知,但是未来成功的可能性却无人能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每当此时,人们都会搬出王安石著名的《伤仲永》,感叹一句“泯然众人矣!”近年来,中国儿童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共同在北京推出“人才抢先”——四至五岁灵智超常儿童培养计划。“一石激起千层浪”,神童的培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人们纷纷质疑这样是否会有拔苗助长的倾向,是否会摧毁了孩子的天性?可以说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所成就,但是如果教育的方法不得当,就只能得到物极必反的苦果。沉重的压力和残酷的竞争会让他们的灵气和才华逐渐枯萎,直至最后消失殆尽。因此,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社会公众,都应该理性地看待神童现象。

《三字经》在这里并不是宣传神童而是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人勤奋学习。这一点是需要明确的。

正文

犬守夜,鸡司晨。

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

注释

司:掌管。

苟:假使,如果。

曷:怎么。

狗负责晚上看家,雄鸡负责早晨报晓。人们如果不思用心学习,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蚕吐丝以供我们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不能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会连这两种小动物都不如。

心解

学习是一种信仰

狗会忠心耿耿地为主人看家护院,防止盗贼入侵;公鸡会准时在每天黎明时分报晓,提醒人们该起床做事情了;蚕会吐丝,供给人类作丝帛的原料;蜜蜂能采花酿蜜,供人类食用。

万事万物都有自然界所赋予的特质,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也是如此。和低级动物相比,人类拥有独特的思维能力,因此如果我们不求进取只是一味地苟且度日,也就丧失了作为人的资格。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人们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世界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原本因为家境贫寒,在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而是自强不息,利用晚上的时间自学数学,并到清华大学旁听。后来终于摘得了哥德巴赫猜想这颗明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让世界为之震惊。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美国的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即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在家庭老师的指导下,她学习盲文,学习语句表达,还学会了说话。二十岁时她考进哈佛大学,并完成全部学业。之后,她又把爱散播给所有不幸的人,带给他们光明和希望。如果她不曾努力学习,而是自暴自弃,相信只是一个被动接受别人帮助的残疾人。人类也少了一段奋斗不息的励志传奇。

学习的途径有很多。父母、同学、老师、书本、网络、社会都是我们很好的“教师”,我们从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事的原则、维持生活的技能等等。其中,书本可以算得上是一位知识最为渊博的“老师”了。从1995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将每年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希望藉此鼓励世人尤其是年轻人发现阅读乐趣。我们的总理温家宝也积极倡导青年人多读书。他认为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也许有人会说,现在这么忙怎么会有时间读书呢?其实,我认为读书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个人每天抽出半个小时读三四页书,一个月就可以读上百页,一年就可以积累到几部书。另外,读书要有选择,阅读那些有闪光思想和高贵语言的书,那些经过时代淘汰而独存下来的书。只有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引发你的思考。

读书还要讲究方法。对于读书的方法,我国南宋时期教育家、理学大家朱熹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他的弟子们归纳为“朱子读书法”。第一,循序渐进。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第二,熟读精思,切忌读书贪多。第三,虚心涵泳。既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书中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古人本意,也不能死守着之前的观点,不肯接受新的进步观点。第四,切己体察。读书必须联系自己,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第五,抓紧用力。时间上要抓紧,精神上要振作。第六,居敬持志。读书必须精神专一,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认为读书重在求意。他还主张读书不必求“全”,读书须掌握重点、分清主次、最终为我所用。他进而主张“学一半,撇一半”,所谓“十分学七要抛三,各自灵苗各自探。”

读书时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要摒弃读书的功利性。古人所谓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功利性思想的体现。真正的爱书家固然手不释卷,但不是为了学问。他是将书当做了友人,将读书当做了和朋友谈话一样的一件乐事。通过和书本的交流,阅读者获得的是更为充实的精神愉悦。从古至今,很多人根据自己的读书经验,为后人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由于个人的阅历和悟性不同,因此我们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正文

幼而学,壮而行,

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

光于前,裕于后。

注释

致君:辅助君主成为尧舜那样的明君。

泽民:用自己的行动为百姓造福。

人在幼年的时候学习圣贤之书,长大以后就要行圣贤之事,对上要辅助君王,对下要造福百姓。如果做到了这些,你的声名得到了宣扬,祖先得到了尊容,也给下代树立了好的榜样。

心解

学习的目标

当今社会,人们要经过胎教、幼年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教、成教这些终身教育之后,还要经历临终前的教育,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煞费苦心的“教育世界”究竟是为了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曾国藩曾经说过:“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自卫其身。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三字经》认为,幼年志在求学,长大以后,步入社会就要学以致用,将自己的学问反馈给社会,上报效国家,下为苍生造福。这在今天依然有积极的意义。

古时还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学习是为了光宗耀祖。“扬名声,显父母”,出自《孝经》:“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人行孝道有始有终,孝道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孝之终”就是要“扬名声,显父母”。“裕于后”是为子孙后代积累福德,让自己的德行像奔腾不息的江河水一般,一代代地川流下去。儒家思想偏重于入世,因此唐以后的读书人,均以建立世功、光前裕后、封妻荫子为理想目标,都涌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科举道路。

一则公益广告《知识改变命运》,给予很多青年以学习的动力。这句话出自华人首富李嘉诚。1928年李嘉诚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两年后,父亲病逝。为了生计,李嘉诚被迫辍学。1950年,年仅二十二岁的李嘉诚在筲箕湾创办长江塑胶厂。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1984年,“长江”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股权。1960年,香港地产业陷入低谷,李嘉诚大胆投资地产;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已超过420亿美元。

2000年,长江实业集团总市值约为8120亿港元。2008年3月19日,李嘉诚以李嘉诚基金会、长江集团、和记黄埔集团的名义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亿元人民币,用于为灾区学生设立特别教育基金。2009年4月22日,李嘉诚旗下长江集团、和记黄埔联合向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捐赠人民币1亿元。从贫困少年到“塑胶花大王”,从地产大亨到救市的白衣骑士,从“超人”到新经济的领袖,从管理大师到传媒高科技弄潮儿。在以120亿美元的财富成为港澳台百富榜首富的同时,他也以浓缩了无数人财富缔造梦想的亲身经历成就了自己在华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一个穷困的少年,凭借自身的勤奋与智慧,用几十年的时间,缔造了财富创造的神话,以自己的不凡经历书写着“知识改变命运”的传奇。

同类推荐
  • 数字眩晕

    数字眩晕

    本书作者对互联网弊端进行了反思,并以发生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网络群体事件为线索,思索大暴露、大展览时代,现代人应该如何美好地生活。在本书中,作者并不反对科技进步,而是指出误用科技将会对人类的价值观、经济与创造力造成严重伤害,互联网如何异化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企业如何贩卖我们的隐私用以赚钱,而我们却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也丧失了自我保持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国内外公认的佛教研究权威,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季羡林从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切入,修正了原来的很多假设,考证了佛教是间接传进中国来的。全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经典的佛教研究文章,旨在反映季羡林先生重要的佛学研究成果,呈现季羡林先生在佛教研究中体现的思想和文化观。
  •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 胡适讲国学

    胡适讲国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其对国学的通彻见解,让他人恐之不及。《大师讲国学文库:胡适讲国学》全面收录了胡适先生精华的国学理论,结集了多篇胡适先生在国学领域的不同文章,其内容更是涉及诸子百家、文学等多个领域,为读者更好地了解国学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本书是一部可以同《旧制度与大革命》对照来读的书。这在热销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大革命并非一定发生在一个国家的贫困时期,在经济发展较好,却导致严重两极分化的时期也可能引发革命。两个时期虽然面临的问题不同,但引起的后果却可能相同。胡适的解剖刀对准的是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深恶痛疾的是旧中国的种种痼疾。他主张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是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而历史却选择了革命。而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同样的风险,又听到了类似的主张。我们能做什么?胡适当年的思考也许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本书采用问答的形式,简要介绍了心脏、血管及循环系统的基本知识;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心脏瓣膜病、心肌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知识以及血管性疾病形成的影响因素;重点阐述了血管疾病的病因、症状、临床类型、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知识。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方便阅读和查询。本书适合医疗保健人员、中老年朋友,尤其是患者朋友阅读和参考。
  • 带爱上路

    带爱上路

    井雨凡转班认识了两个特别好的哥们儿,毅洋、邵家辛,开始了三个人宿命的纠缠。井雨凡暗恋邵家辛,而邵家辛心系李琪,为了维系好三剑客的关系,谁都没有说破。高中毕业后,三个人选择在同一个城市读大学,由于李琪突然提出分手,三个人的关系彻底改变了……
  • 直播帝国

    直播帝国

    斗鱼小员工撞破上司奸情,被逼的家破人亡,重生到斗鱼出世前夕,一手创立了举世无双的斗牛直播平台。想来直播?男的请自便,女的得展示才艺!比如......想看直播?这里有草根主播,有LOL界泰斗,有职业队员,有明星,有世界名人,比如faker,小智,小苍,小漠,蛋糕,冯提莫,五五开,炫神,mini,饼干,超级小杰......。直播分类?游戏,户外,元气,影视,棋牌......
  • 兰烬沐秋

    兰烬沐秋

    他是孤傲邪魅的第七王爷,她是冷艳温婉的将军遗孤;他几许柔情,她魅惑众生;他说:君王薄性?我愿为你放弃江山。她说:红颜祸水?我偏助你君临天下。
  • 都市之大少

    都市之大少

    主角上官云熙失恋后跳崖意外得到了未来科技。从此走上科技强国的道路。他,没有什么脾气。很帅气。但他的逆鳞是他的亲人兄弟朋友。一触逆鳞,必不死不休。等级:一级修炼者---九级修炼者先天
  • 若梦浮生.

    若梦浮生.

    真爱上一个人,也就终于不再惧怕寂寞,当周遭的热闹归于平静,不要怕从此心空了,只要真爱不变,永远那个人会在寂寞处等你。“愿来生无梦再遇浮生。”看着女子纵身跳下往生崖,白衣飘诀的浮生将那红色衣影收入眼底,转身离去......“梦,你是我信仰,你不在我便不再。”芈珏痛恨那白衣男子,奈何自己始终是黑暗的使者,能做的怕是只有随梦一样的女子去......“纵然我是她,纵然我爱过你,那也是过去了,我如今愿的是无梦无你。”那红衣女子在风中决然抛下一句,凄冷决然......
  • 胡文穆杂著

    胡文穆杂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了本生死经

    了本生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人必须死

    仙人必须死

    青山小城,南风小筑;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一座城里锁了一个人。一段可悲可泣可叹可恨可笑的修仙史。总以为自己总将刀枪不入,到头来还是不堪一击。有朝一日,天赐辉煌,我若得道,仙人,必、须、死!
  • 绝世狂医

    绝世狂医

    萧飞偶得混沌紫气决,修炼绝世功法、传承上古医术,神奇的紫色灵力,来自上天的使命,他将颠覆世人对中医的看法!蜕变成功的萧飞,继而遭到各界美女的疯狂追捧,面对此等情形,他该如何消受?是深藏功与名,还是照单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