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89100000018

第18章 风水宝地(2)

大门外车铃响,是孔庆林来了。车子往地上一撂,上来一把抱住:“你小子可回来了!可回来了!走都不告诉我!”嗔责之中却是一片热诚,说得余悦君心里酸酸的,眼泪在眼圈里打转。

原来老师们都知道了,是孙福贵通报的。孙福贵是听送信的二锁子说的,说看到了骑着车一溜烟飞跑的余悦君。

中午,老余家留孔庆林吃饭。孔庆林说,姜春凤代课五年级二班,是宋德志的决定。余悦君走后第三天,宋校长就向乡中心校做了汇报。也可能是,中心校要求宋德志汇报,因为这消息不胫而走,全乡各学校第二天就都传遍了。

中心校的意见也是追一下余悦君,等他半个月,再找人代课不迟。但宋德志没那个耐性,不过一周就要另行聘人,聘用姜志成的三女儿姜春凤。在这个问题上,教导主任韩继文跟他有些分歧:首先他不赞成这么急,而主张让孙福贵多代一段时间;其次,如果一定要聘人代课的话,也应该聘一个高中生,姜春凤毕竟是连初中也没毕业。

但韩继文跟着又病倒了,宋德志也给了大家更有力的理由:姜支书为此事专门找过他,主动提出要自己的女儿来代课,支书的面子不能不给,这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运行经费以及全体教师的待遇问题。于是,在余悦君走后的第八天,姜春凤到草甸小学上班,接替五年级二班的班主任。

下午,余悦君和孔庆林一起去学校。他拉着孔庆林,掐着点,坚持在铃响五分钟后踏入校园,以免招来全校人的围观。却还是有一屋子的老师,似乎是商量好了一样在等着他,在他进屋的瞬间,齐刷刷地把目光投放了过来。余悦君那一刻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未经排练的演员被强推上了舞台,好容易抬起头来,讪讪地向大家微笑。

校长宋德志已经起身向他伸出手来,热情得出乎他的意料:“哎哟,小余来了!”

余悦君心中一沉。宋校长说“小余来了”,却不说“小余回来了”,那不是在暗示,他余悦君跟草甸小学已经没有关系,不再是这里的一分子,而是外人了?

孔庆林也觉得不对,在一旁道:“校长,悦君上午刚到家,这不是找你报到来了!”

“错了,错了,小余已经不是我的人了,啊,要是报到的话,他就走错地方了,啊,是吧!”宋德志扭头向大家说。

听到这里,余悦君尴尬劲儿没了,开始冷笑,心说:我什么时候是过你的什么人啊?!

还是孔庆林替他追问了一句:“那,悦君去哪儿呢?”

“不知道。或者中心校,或者教委,啊,是吧,具体我也说不好。”宋校长说。见其他老师都在倾听,突然拔高了嗓门:“你们都坐着干什么,不上课去?还没打铃吗?”

余悦君听了这话就要告辞,向其他老师点点头,出了办公室。孔庆林跟了出来,把自行车给他,让他骑了直接去中心校。

中心校在黄原乡政府大院里,西南角一排六间平房。余悦君进门,没看到中心校长石建军。副校长王显章在,正跟他的连桥、黄原小学教导主任郝云龙说话。见余悦君进来,郝云龙起身跟他寒暄了几句,就离开了。

王显章拍着余悦君的肩膀,笑:“哎呀,这个小余,年轻人啊!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说来,王显章也是余悦君的老师:余悦君在黄原读中学时,王显章是学校教导主任,兼初三的生理卫生课。余悦君他妈去学校闹着改报考志愿,还是王显章经手办的,所以王显章对他印象深刻,也打心眼里同情他。

王校长没多说,催着他去县里:“这事教委已经知道了,你得去一趟人事股,跟人家好好说,做个检查,争取宽大。”余悦君出门后,王显章又追出来,“你最好明天上午去,早一点。记住了,态度一定要好!”

第二天一大早,余悦君骑车去茂林教委,见到了人事股的马股长。余悦君只觉得马股长脸熟,一时又想不起是谁。马股长也没说什么,去隔壁教委主任办公室通报了一声,就打发他过去:“孙主任在呢。”

孙主任坐在一张宽阔的老板台后面,戴一副金边眼镜,正在看一份《人民日报》。桌上一角,竖着两面艳红的小国旗。

余悦君进门问了声“孙主任好”。那孙主任朝他点了下头,接着看报,不时吸溜一口茶水。余悦君就走到老板台对面,在沙发上等着。十多分钟后,孙主任终于把报纸放下了,扶扶眼镜,打量着他:“你就是余悦君?”

“是。”

“上班没几天,工作一撂跑了的,就是你?”

“是。”

“在咱们县,你可是第一个啊!”

电话铃响。接电话。接完电话,孙主任从桌上拿起一盒红塔山,抽出一支塞到嘴里,然后到处翻着找火。余悦君旁边的茶几上有盒火柴,抬手拿起来,想起身给孙主任点上。可抬头看看老板桌、小红旗、《人民日报》,以及正襟危坐的孙主任,又决定不点这烟了。火柴递到桌上,就退了回来,坐回到沙发里。

孙主任自己把烟点上,嘶嘶地长吸了两口:“这样吧,你写个东西来。”

余悦君中午去赵志军那里,写了半页纸,简要地把事情“报告”了一遍,下午又去了教委。

孙主任依然坐在老板桌、小红旗、《人民日报》里,两根指头夹着那张纸,看着,“够精练的,啊!”然后往桌旁的文件框里一撂,“你先回去,我们研究一下。”

余悦君就回家等着。等待的日子里,余悦君出去帮人家脱谷,更多的是赶着牛车去茂林卖大葱。

大葱是草甸村新搞的“富民项目”。为这个项目,村支书姜志成头年秋在茂林做了“市场调研”,还带着两个村委专门去山东考察。转过年来项目就正式上马。草甸村为此召开全体村民动员大会,姜支书为大家展望了大葱种植的广阔市场前景,他给大家算账:大葱亩产高达三四千斤,茂林市场价格一斤六角钱,冬天干葱一斤一元二,“大家算算,这个收入,该是种粮食的多少倍?”展望完了,姜支书就宣布草甸的大葱种植规划:为了规模经营,形成品牌效应,全村以户为单位,每户每人每年至少种植一亩地……

会后,草甸村刷出了很多大红标语“草甸村,大葱村”“生男生女都一样,狠种大葱奔小康”“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种好大葱”……

开会展望得好,标语口号响亮,草甸村民却不认账。一年前,草甸刚刚流产了一个“甜菜富民项目”:位于邻县的糖厂黄了,村民手里的甜菜卖不出去,很多都烂在家里喂了猪。这回又要搞大葱,村民们心里犯怵,大会上他们嗡嗡地嘀咕,春天该育苗的时候,他们也蘑菇着不动。

姜志成及时发现了问题,他通过村小组长下达指示:各户各人完不成任务的,村里将在第二年收回其口粮地。草甸人都知道姜支书的厉害,不敢再怠慢。大片的葱苗席了出来,成大车地拉到地里,男女老少集结出动,弯在地里赶栽大葱;场面之恢宏壮观,很有点当年学大寨的样子。草甸村,立即就成了大葱村,人人身上都带着一股葱辣味。

从9月开始,草甸的大葱就陆陆续续地往城里送。10月以后,草甸的大车几乎是倾巢而出,排着队进城。茂林县城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胡同,都有草甸人卖葱的吆喝声。

葱,却卖不动。按姜支书的市场分析,一斤鲜葱可卖六角钱,可草甸的卖葱车队在茂林街头一天守到黑,两角钱一斤都卖不出几捆去。

茂林县城比草甸大不了多少,一家一户,拎上一两捆,十斤二十斤的,一个冬天也就够了。这样小小的一个县城,能有多大的消费能力?而草甸的大葱又有多少呢?当初姜支书在大会上说的大葱六角钱一斤的价钱不沾边,可每亩三四千斤的产量却是八九不离十,草甸村两千多亩大葱,能给茂林当毯子铺当被子盖。

有人试图卖到别的市县,却发现卖葱钱不够路费钱。所以直到封冻的时候,草甸家家户户院子里都堆着一大堆的葱。幸亏这东西不怕冻,一时半会儿烂不了;那就好好存着,慢慢地烂吧。

草甸的大葱卖不出去,按说跟余悦君没什么大关系;他当他的老师教他的学生,跟大葱何干?可谁让他撂挑子跑了呢?要跑就一跑到底,干脆别回来,谁让他又回来?回来了,就跟教委领导表表态度,再去上班就是了,他却连个烟都不给点,该写的检查写成了报告。这就跟大葱关系上啦。20岁的大小伙子,总不能窝在家里吃白饭吧?

所以,当父母让他去城里卖葱的时候,他虽有一百个不情愿,却是半个“不”字也说不出口。

卖葱的辛苦自不用说。草甸到茂林县城三十里路,来回六十里,牛车光在路上就得走五六个钟头。余悦君每天凌晨两三点钟起床,喂牛上路。在街头的冷风中,干挺着卖一天葱。晚上到家已经八九点,人往炕上一倒,饭都不想吃,立即就睡死了过去。

余悦君打怵卖葱,更打怵那份尴尬。到茂林卖葱,要赶着大车走街串巷,一边走,还要一边吆喝。余悦君在课堂上吆喝得响亮,能面对着一大片学生滔滔不绝;可到了街面上,要他对着过往行人喊一声“卖大葱啦——”,他就张不开口了。

不仅是张不开口,赶着大车在大街上行走的余老师还怕遇上熟人。看他现在这副样子:身上披一件他爹穿了多少年的露了棉花泛着油光的破大衣,脚上套一双棉胶靰鞡鞋,头上扣个老头帽,手里举根赶牛的鞭子“驾喔吁”,这哪里还是那个衣着光鲜牛气冲天的大学生余老师,不就是一个庄户土包子?

沦落成土包子的余悦君怕见熟人,而去茂林的路上,络绎不绝的都是草甸的卖葱车辆,县城里也哪儿哪儿都是。见到谁,他都得招呼一声,然后被对方嘲讽打趣:“诶,这不是大学生吗,大学生也出来卖葱?!”

葱卖得也费劲。前几天,他都是把大车赶到茂林县城最北面的一条街上,停在一个角落里,一天从早到黑,卖不过三捆五捆。后来,他脸皮厚了一点,能出声吆喝了,可草甸的大葱满大街都是,还是卖不出几捆去。

余悦君十字街头卖葱,卖得垂头丧气;转而再想不久前逛过的师大校园,校园里美丽的丁玉萍,恍若隔世了。

卖到第十个晚上,他妈兴冲冲地告诉他:孔庆林来了,传达宋校长的通知,让他第二天去草甸学校上班。

同类推荐
  • 乡村医生
  • 毒牛记

    毒牛记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以她之名:第一次接触

    以她之名:第一次接触

    在指挥官欧文. 迈克拉伦的带领下,奥罗拉参加了一次秘密的航空调查任务中,去寻找地球以外的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一个在星图中未曾标注的地方,数据显示那里似乎拥有两个可适合人类的外星球,这种可能性让人们十分兴奋,从而甘愿冒险去探索那片神秘的未知领域。
  • 晚清之后是民国

    晚清之后是民国

    本书系在全国颇有影响的“晚清三部曲”(《晚清有个李鸿章》、《晚清有个曾国藩》、《晚清有个袁世凯》)续篇,由晚清而入民国,由个案扩及群像,从大历史角度描述自袁世凯去世后,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嬗变。古老的东方帝国,在一跃成为亚洲最早的共和国之后,不但没有新生,反而陷入内斗的泥淖,一切都在崩溃:政治和军事,经济和文化,信心和信仰……最后不得不以再度集权的方式,画了一个简单的句号。真实的北洋民国是怎样一种状态?内外各种势力如何博弈?世道人心如何演化?历史走向是否可以掌控?这一切与国民性有何关联?作者从容织出一张历史的网,其间,偶然与必然交错,变幻与恒定交织,振奋与悲怆交替。
  • 春秋配

    春秋配

    叙述主角李春发、姜秋莲与张秋联三人曲折离奇、最终结为夫妻的故事。戏曲《春秋配》据此改编。这是一部以公案情节为主,辅以言情和侠义情节的小说。小说情节曲折离奇,悬念迭起,引人入胜;人物对话生动传神,心理刻画亦颇细微。
热门推荐
  • 小二上酒

    小二上酒

    夜国长安,不见东宁。少年白发,帝业如画!
  • 无尽尸源

    无尽尸源

    *一次意外的病毒泄漏,引发了国家乃至时间的重大安全威胁。*看似平静的太平洋下,隐藏着一个神秘的病毒研发院*一个被国家安全委员会列为SS级机密的计划,已经拉开帷幕。*暗影绝杀队能否完成任务,获得最终的胜利
  • 最强魂体

    最强魂体

    屌丝?高富帅?魔族之王?当这三个极端性格的人物灵魂融合后,成为一体会怎么样?会在狂涛骇浪中沉沦?不!他将在烈火中重生。挣脱命运的枷锁从此开始。
  • 沉浮阿拉德

    沉浮阿拉德

    地下城与勇士这款游戏已经陪伴了我们很多年,我们从中收获了很多温暖和感动。不管是那些开心的还是不开心的事情,一切的一切构起了我们美好的回忆。很多朋友写了很多和DNF有关的小说,本人看了之后心中一直有个想法就是自己也动笔写点什么。无奈总是太懒,只是空有想法却没有付诸行动。这一次,自己动笔描绘心中的阿拉德,写一个阿拉德世界为背景的故事。我希望阿拉德大陆可以像斗气大陆一样成为一个值得让人们怀念的地方。写这本小说,实现自己多年来的一个愿望,写一个心中的阿拉德。以上
  • 异世龙翼翱翔

    异世龙翼翱翔

    这是一篇由xiba(你没看错)网游龙翼编年史为基础的系统文,文笔大概不怎么好,情节或许还行吧,(我们要“谦虚”)更新极不稳定,注意,是极不稳定,不稳定。重要的事情说3遍。这里,我们有英姿飒爽的剑风,有穿着不雅的雅,有少个逆剑的黑剑。肆虐装填居合没有斩你怕不怕。和粉色系的占卜出双入对你羡慕不羡慕,分分钟带你进入剑与魔法的世界
  •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黑子的篮球之王的眼睛

    黑子的篮球之王的眼睛

    五岁时的夏天,他遇见了他,那是世界上最耀眼的光芒,那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眼睛。在很多很多年后,他与他再一次见面——你好,我叫赤司征十郎!本书讲的是奇迹的初中时代,火神就没有了,书的内容和原创不一样,多多包涵啊亲们~
  • 后唐宗庙乐舞辞

    后唐宗庙乐舞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混在美国当土豪

    混在美国当土豪

    碌碌无为的小职员安峰,在机缘巧合下获得了超级科技和财富,他以制造次世代人造钻石赚(骗)钱为终极目标,漂洋过海,和美国人民打起了交道,由此发生一系列追求梦想,追求自由,改变人生的故事。=========休闲小说,求支持。作者新书《攻陷拉斯维加斯》,求支持
  • 香谱

    香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