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34700000001

第1章 杜立特空袭东京,中国军民急营救

1942年2月17日,美国当地时间深夜两点,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灯火通明,总统罗斯福正在批阅太平洋舰队司令部送来的紧急电报。电文是由海军少将理查德撰写的,内容是要求总统马上下令执行轰炸日本本土的作战计划。看完电报,总统陷入了沉思,一边抽着雪茄一边在房内踱步。约莫十多分钟之后,总统拿起电话,直接打给了参谋长联席会议室。“晚上好,皮特,麻烦你叫海军的哈里斯中将和空军的吉米中校到我的办公室来下,对了,是马上。”还在睡梦中的两名军人接到参谋室电话后,急匆匆的来到了会议室。

“请坐,打扰两位的美梦了,深夜叫醒你们是因为有紧急军情要处理。这是海军理查德少将递交的一份作战报告,请两位看下,顺便给点意见。”

哈里斯中将首先说话:“舰队在珍珠湾遭遇了惨败,现在只有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两艘航母可以调用,万一运送途中遭遇日本海军,恐怕有被击沉的危险,必须周密筹划,方能实施该计划。”

“战机在航母上可以顺利起飞吗?“总统追问到。

“经过适当改装,我认为没什么问题”哈里斯中将回答。

“杜中校,空军方面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空军没有任何问题,我们正准备着狠揍小日本一回呢。”杜立特回答道。

总统脸上浮现一丝微笑,随即又马上消失。

“好的,我知道了,我会尽快让参谋长将作战的详细方案给你们的。”

1942年4月2日上午10时,大黄蜂带领的第18机动舰队驶离Alameda。数天后,由哈里斯中将指挥,拥有企业号航母的第16机动舰队在夏威夷以北海域与第18机动舰队会合。企业号上的战斗机和巡逻机为大黄蜂号和整个舰队提供空中保护。第16与第18机动舰队会合后一并向西航行,全程无线电静默。4月17日下午补给舰为舰队补充完燃油之后,与8艘驱逐舰向东后撤,航母和巡洋舰继续向西,以20节的速度朝日军控制的海域快步前进。在那里,16架B-25准备起飞。

4月18日晨7点38分,日军巡逻船日东丸向往常一样沿着既定的航线进行游弋巡逻,就在这时眼尖的瞭望哨发现了美国航母的行踪。“吉野船长、吉野船长,发现米国海军,发现米国海军。”日东丸号巡逻船船长吉野英治听到哨兵的呼喊声后迅速跳出了船舱,拿起望远镜朝西北方向观望,只见不远处硕大的大黄蜂号船体正正面向其驶来,吉野吓出了一身冷汗,随即命令信号兵向大本营发信号。

“磨西、磨西,是大本营吗?我是日东丸号,我部在西太平洋,东经158°,北纬24°附近海域发现多艘米国海军军舰,经辨认确定该舰队的旗舰为大黄蜂号,正全速向本土驶去,请军部做好拦截防御。”就在信号兵传达讯号结束之时,一发炮弹已经重重地打在了船尾,船体发生猛烈倾斜,船上官兵踉踉跄跄,拼命地抓住牢固的东西,返回自身岗位进行战斗,但是为时已晚,“纳什维尔号”巡洋舰已经发现了这个不速之客,并迅速先发制人发射数十枚炮弹将其击沉,吉野英治船长见大势已去,抽出随身佩戴的军刀,割向了自己的头颅。

日东丸虽被击沉,但是信使已将信号顺利传回了大本营。内阁首相兼内务大臣东条英机紧急召见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要求其领导的海军省拿出具体的应对之策。东条英机问道:“米国大军来犯,山本君作何感想?有何应对良策?”东条这么问实际是想试探下山本五十六的作战决心。只见山本抬起头,理了理军装和帽檐,严肃的说道:“大臣阁下,珍珠港一役,米国海军已然遭受重创,其所剩的兵力短时对我帝国海军够不成任何威胁,如果其来犯,我将亲率舰队摧毁之。”说毕,山本向东条敬了一个标准的日式军礼。东条捋了捋嘴上的一撮小毛,满意的点了点头。

杜立特发现自己的行踪被日本人发现后,马上与哈里斯中将通话。

杜立特:“将军,我决定马上起飞,趁敌人还未准备好兵力调配之时,出其不意对其进行轰炸。”

哈里斯:“中校先生,你的勇气令我钦佩,但是我不得不说这样很危险,航程的增加会加大油料的消耗,你有可能全军覆没。”

杜立特:“为了美国,我别无选择。”

哈里斯沉默良久,说了句“祝你成功”后挂断了电话。

东方的地平线上太阳已经开始冉冉升起,海浪在拍打着舰队的每艘船只。与日东丸的短暂战斗之后,一场新的大战序幕已经拉开。杜立特走出船舱走向自己的B-25轰炸机,海风将他的军服吹的有些褶皱。他从自己的口袋中掏出一枚友好奖章挂在了飞机的炮弹尾翼上,随口骂了句“去你的****。”原来这所谓的友好奖章是日本政府为了日美友好授予美国士兵的。16架轰炸机全部顺利从航母上起飞,超低空飞向目的地。

日本本土仓促应战,防空警报也早已拉响,日本东部海岸东京都、千叶县附近布满了海岸警卫队的官兵,然而由于日本的海空防御力量多部署在中国及南太平洋地区,未能及时回援,加上本土的电子雷达等设施不够完善,军部未能有效组织美军轰炸机群于国门之外。

杜立特及他的战友们成功接近目标并实施了轰炸,刹时间火光冲天,百姓东躲西藏,卫兵们拿着机枪在对着天空盲目扫射,到处都是浓烟滚滚。

任务完成之后,杜立特率领机群快速撤离,向中国东部的抗战城市—浙江衢州飞去,那里有事先安排好的中国军民在接应他们。

东京,天皇的住所——皇居外面,整齐地跪着一排排穿着西装和军服的官员,他们在等待着天皇的责罚。队列中有首相东条英机,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海军中将南云忠一、陆军大将冈村宁次,日本谍报部门负责人土肥原贤二等等,都是所谓侵略战争中的头面人物。昭和天皇在寝宫的垂帘后召见了这般臣僚,要求其恪尽职守,保护好帝国领土及人民的安全。全体臣僚感恩戴德,多谢天皇的仁慈和宽大,发誓将誓死保卫日本。

召见结束后的第二个月,日本军部制定了战略收缩方案,将南太平洋及中国大陆的部分海空力量进行了调回,以确保本土的安全。

衢州,浙江西部山区的一个小城,位于金衢盆地西侧,与江西、福建、安徽三个省接壤,号称四省通衢,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衢州下面有个江山县,县内的仙霞山脉山高林密,绵延数百里,与福建地区的武夷山脉相连。唐朝时期,黄巢义军曾在此开山筑路,建立了一条军事要道,增设了关隘,名曰仙霞关。

4月18日晚,衢州城内像以往的日夜一样,很安静。位于主城区10几里外的军用机场却是热闹异常,车辆、人员来往穿梭,部分百姓模样的壮年手中拿着火把,在机场外围排成一条直线,仿佛在等待着重要人物的登场。这时,从远处开来一辆军用吉普车,车上走下来一个人。此人中等身材,穿着普通的呢子外衣,粗眉大眼、脸庞上宽下短,表情严肃,旁边则挤满了戴着红袖章的卫兵。“戴老板,您来啦”只听哪个官员随口这么说了一声。原来此人就是军统谍王,有着蒋介石佩剑之称的戴笠。戴笠一身不响,只是不时地仰望着天空,眼看着风慢慢变大,有下大雨的气势,戴老板的眉头紧皱着。

杜立特一群人,分别驾驶着各自的战机在风雨中前行,彼此之间已经失去了联系。由于江浙一带大部分地区已被日军占领,要想觅得一块安全良好的落脚之处实属不易,况且杜立特并未到过中国,一点也不熟悉中国的地形,加剧了降落的困难。杜立特驾驶着战机且行且走,忽然在远处,他发现有一些微弱的灯光在闪烁,他急忙调转机头,朝着光亮之处飞去。可惜,那里不是他所期盼已久的衢州机场,而是山谷中的几户百姓家里夜晚点的灯。眼看着油料已经所剩无几,根本抵达不了目的地,他选择了迫降,迫降的地点为山谷中的一片开阔的稻田。4月的稻田里,谷子正在飞快抽穗,微风中可以闻到淡淡的稻花香味。杜立特握紧方向盘,以低空飞行的姿势逐渐贴向地面,只听轰隆隆的几声巨响,飞机成功迫降在了稻田之中,杜立特本人在震荡过程中陷入了昏迷。

巨响声打破了小山区的平静,一盏一盏的灯亮了起来,百姓们纷纷从自己的屋内跑了出来,村里的老族长也来了。族长姓姜,已经有80多岁了,他的两个儿子早年已经加入了新四军队伍。老族长和村民们没有见过飞机这样的大怪物,只得远远地看着热闹,这时他大儿子姜克从部队回来了,看见大伙挤在这边也赶了过来。姜克是见过些世面的,眼前的一幕马上使他想起了前段时间赵军长在全军会议上的指示:要求全体游击战士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发现有迫降飞机的及时进行辨别救助。他马上带了村里的几个小伙子上到飞机前,只见驾驶舱内有五六个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人在艰难地呻吟着,眼神中流露出害怕的样子。姜克马上带人打开了驾驶舱,只见为首的驾驶员头部流血不止,神志不清,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马上把他们背到自家的祠堂里面,叫来了村里的赤脚医生给他进行救治。

就这样过了两三天,几名美国人身体终于恢复了,杜立特向姜克及村民们比划着讲了自己和伙伴们的故事,还用蹩脚的中文说“美国、美国”。姜克明白了,他们是美国飞行员,是为了打鬼子来到中国的,他马上把这消息报告给了当时的游击队组织——****江浦县委。县委首长指示:要尽一切力量把美国朋友护送到衢州。

中国百姓的朴实给几个美国大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感谢他们,杜立特和他的战友把随身携带的军用水壶、怀表等随身携带的物品送给了帮助过他们的姜族长和村民,百姓们还一路送他们到了山口。

军统方面已经陆续接到了几名迫降的飞行员,只是杜立特中校本人还下落不明,戴老板要求部队继续开展搜寻工作,务必找到杜本人。4月21日中午时分,杜立特在几名中国百姓的搀扶下,来到了衢州警备区司令部。

戴笠亲自出来迎接,人未到就先闻其声了。“杜中校,杜中校,我代表委员长在此恭候多日了啊,快进来,快进来。”杜立特勉强地举起了右手,向戴笠敬了军礼。进门之后,戴笠马上安排医务人员对几个士兵进行了重新包扎并详细询问了杜立特这次的行动细节。问完之后,他向杜立特告辞,径直走向了机要室。

“委员长,人已接到,一切安全”。

“好的,马上安排人员接往重庆。”蒋回答

同类推荐
  • 行动代号:重启

    行动代号:重启

    这是一群永远都长不大的年轻人,却有着比任何人都要坚强的信念。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并且时刻准备着。当祖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许多人还在彷徨失措之时,他们已经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他们只为曾经的一句誓言,便将此生献于这个伟大而神圣的事业。他们注定为守护光明而生,并每时每刻都在呵护着这片祥和的大地。他们的存在并不是神话,也许就生活在你的身边。假如有一天,有人问你还有没有信仰。你可以自豪地告诉那个人,我们就是信仰!
  •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下)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下)

    本书包括:营救西路军二三事、关于西路军的回忆、我去河西营救西路军的经过、组建西路军的道路等文章。
  • 我当特种兵的岁月

    我当特种兵的岁月

    雷啸天出身贫寒,年幼失去母亲,考上大学后父亲又中风倒下,他退学回乡照顾父亲,这期间因为见义勇为受到表彰,被镇政府聘请为保卫干事,不过是临时工。父亲去世后,镇政府鼓励他参军,以便退伍回来可以安排工作。那一年在云岭征兵的是海军某部,他报名参军后,来到位于北方的海军某新兵训练团……开始了他成为优秀特种兵之路。
  • 烽火乱世情

    烽火乱世情

    一不小心穿越成了村妇,家徒四壁还偏偏遇上战火纷飞,父母年老体衰,还有四个小萝卜头,田丹表示亚历山大。都说亲人最亲,可没想到这年头亲人也不可谱,果断带着父母兄弟和儿子分家。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是田丹的口头语。徐天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重生到了那个小山村,回想他这一生的感情之路,他突然发现他记忆中最深刻的还是那个山沟沟里的妇人,这一生他绝不会轻易放手。当穿越男遇上重生男,田丹表示激情四射啊!
  • 云流

    云流

    速度必然会很慢,但无力改变。我想写的,就像这个分类一样,是一个关于战争的幻想,只求有人喜欢,喜欢这种风格。文思并非能泉涌,唯有细流静漫,还望体谅。
热门推荐
  • 别惹我之成长记

    别惹我之成长记

    这是一篇中篇小说。诗诗,一个曾经被认为是乖孩子的女孩子,为什么现在变成了让人见了就头疼的人呢,她究竟经历了什么?
  • 蜃楼志

    蜃楼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血脉战神

    血脉战神

    远古神庭破碎,四大天帝失踪,只留下了四大战神血脉;天地混乱,万族崛起,强者争锋;小城中的少年,一朝血脉觉醒,重聚战魂,踏九天十地,铸战神天威,君临大地!
  • 我的抗日生涯

    我的抗日生涯

    世界特种兵重生抗日战场,从此二战格局改变。“总有一天,我要给人民一个和平!”他毅然决然的踏上了保卫国家的道路上。
  • 跃起的梦

    跃起的梦

    飞儿穿越,摇身一变成为慕容菲雪。当“飞儿”成为“菲儿”,所有的东西都发生了改变,唯独那一份干净纯洁的心性始终存续。小说中不乏俗套美好的爱情故事,当然,作者推荐的亮点是小说中始终平和安静的环境,人性的美好,极致的纯情,都一一涉猎。“人之初,性本善”是一句套话,作者也落于俗套,小说中以爱情故事为主,间杂着本人对美好人性的推崇。社会不缺乏美好,只是我们在看待美好的时候淡然,在面对真善美的对立面时只知愤怒。将小说的发生时间、地点放在一个飘渺的所谓古代,只是因为作者本人以及社会大众对古代真实存在的空缺给了我最大的发挥空间。
  • 穿越女尊之幸福田园

    穿越女尊之幸福田园

    华晓语因男朋友劈腿及闺蜜的双重背叛车祸身亡,意外来到了女尊的世界,美男·妖孽多多,她该作何选择?
  • 迎接近在咫尺的革命(科普知识大博览)

    迎接近在咫尺的革命(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斗武者

    斗武者

    斗武联赛,是宇宙大联盟为了选拔人才而设置的平台。成为一名职业斗武者,那是赵晨的梦想。可这个梦想却离他十分遥远。一次微不足道的事故,让他觉醒了基因天赋之树。一次陪朋友去试训,却让他成为了一名九级联赛的职业斗武者。从此,开启了他的斗武之路。一个小星球的走出来的年轻斗武者,一路往前,最终铸造了大联盟超级联赛的一个传奇故事。
  • 重生不做贤良妇

    重生不做贤良妇

    作为一个宅斗胜利者,柳檀云心中也有难解的苦闷。外人看来她是未出嫁时父宠母爱,她自己看来是委曲求全、刻意奉承。外人看来她是温柔大度贤良端庄,她自己看来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夹着尾巴做人。外人看来她出嫁后是举案齐眉,她自己明白那是同床异梦。再活一世,究竟是要按着上辈子的路子“轻松”地活一辈子,还是要按着心意活出新生。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道门通教必用集

    道门通教必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