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2600000010

第10章 欲望得失

诸欲求时苦,

得之多怖畏,

失时怀热恼,

一切无乐时。

——《大智度论卷十七》

欲望并不能带来快乐,不论是追求之时、得到之时或失去之时,都是苦恼。虽然如此,大多数人们却无法觉悟,总是在贪欲之中转个不停。

禅宗二祖慧可为了表示自己求佛的诚心,挥刀断臂,拜达摩为师。

有一次,他对达摩祖师说道:“请老师为我安心。”

达摩当即说:“把心拿来。”

慧可不得不说:“弟子无法找到。”

达摩开导他说:“如能找到了,那就不是你的心了!我已经帮你安好心啦,你看到了吗?” 慧可恍然大悟。

几十年以后,僧璨前去拜谒二祖慧可,他对二祖说:“请求师父为弟子忏悔罪过。”

二祖慧可想起了当初达摩启发自己的情景,微笑着对僧璨说:“把罪过拿来!”

僧璨说道:“我找不到罪过。”

慧可便点化他说:“现在我已经为你仟悔了!你看到了吗?”

僧璨恍然大悟。

又过了许多年,一个小和尚向三祖僧璨求教:“如何才能解除束缚?”

僧璨当即反问:“谁在束缚你呢?”

小和尚脱口而出:“没有谁来束缚我呀!”

僧璨微微一笑,说道:“那你何必再求解脱呢?”

小和尚豁然领悟。他就是后来中国排宗第四祖——道信。

醉心于功利,便被“名缰利锁”缚住;斤斤于褒贬毁誉,必会患得患失。野心勃勃、贪欲无厌、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哪一个不是伴随着烦恼焦虑、忧愁惊恐、嫉妒猜疑?重要的是自我解脱,而不是求人解脱。

南阳慧忠禅师被唐肃宗封为“国师”。有一天,肃宗问他:“朕如何可以得到佛法?” 慧忠答道:“佛在自己心中,他人无法给予!陛下看见殿外空中的一片云了吗?能否让

侍卫把它摘下来放在大殿里?”

“当然不能!”

慧忠又说:“世人痴心向佛,有的人为了让佛祖保佑,取得功名;有的人为了求财富、求福寿;有的人是为了摆脱心灵的责问,真正为了佛而求佛的人能有几个?

“怎样才能有佛的化身?”

“欲望让陛下有这样的想法!不要把生命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上,几十年的醉生梦死,到头来不过是腐尸与白骸而已,何苦呢?”

“哦!如何能不烦恼不忧愁?”

慧忠答:“您踩着佛的头顶走过去吧!”

“这是什么意思?”

“不烦恼的人,看自己很清楚,即使修成了佛身,也绝对不会自认是清净佛身。只有烦恼的人才整日想摆脱烦恼。修行的过程是心地清明的过程,无法让别人替代。放弃自身的欲望,放弃一切想得到的东西,其实你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可是得到整个世界又能怎么样?依然不能成佛!

慧忠问:“你为什么要成佛呢?”

“因为我想像佛那样拥有至高无上的力量。”

“现在你贵为皇帝,难道还不够吗?人的欲望总是难以得到满足,怎么能成佛呢?”

是啊,欲望永远没有止境!即使是皇帝也有种种欲望,世人求佛究竟是为了什么?当然是欲望在作祟,欲望的增长常常会使人处于危险的处境而自己却毫无觉察。

道林禅师喜欢一个人住在树上,与鸟巢为邻。

有一次,白居易去拜访道林禅师,只见道林禅师在鹊巢边坐禅,他于是站在树下仰着头对道林禅师说:“你这样住在树上实在是太危险了,赶快下来吧!”

禅师说:“我的处境一点都不危险,只要我小心,就一定不会掉下去的;相反,你的处境才是最危险的!即使你尽量避免,有的时候你却是避不过的,真正要小心的人不是我,而是你自己。”

白居易说:“我是当朝重要的官员,我的生活十分太平,没什么危险。”

道林禅师说:“薪火相交,难道还不够危险吗?官场如战场,众人从无一心,你来我往,危险就在眼前!”

白居易听了禅师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又问道:“佛法是如何解释的呢?”

禅师回答道:“不要做一件坏事,不要不做一件好事!”

白居易听了感到很失望,他说:“我以为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呢,这样的道理连3岁小孩儿也知道,何必说出来呢?这不是侮辱我吗?”

禅师说:“3岁孩儿都明白的道理,80岁老翁却不明白。世人皆为功名利禄,即使身处险境也执迷不悟。就连3岁小孩也明白的道理,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地做到呢?如果每个人都只做好事而不做坏事,那么邪恶将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人间一定是快乐祥和的,难道还会像现在这样处处险境吗?”

是啊,道理很简单,关键是做起来难。人心的欲望有时候连自己都控制不了。下面这个故事中的买地的农民就是很好的说明。

有个人问禅师:“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

禅师说:“欲望!

那个人满脸疑惑。

禅师说:“听我讲一个故事吧!”

有一个农民想要买一块地,他听说有个地方的人想卖地,便决定到那里打探一下。到了那个地方,他向人询问:“这里的地怎么卖呢?”

当地人说:“只要交1000块钱,然后就给你一天时间,从太阳升起的时间算起,直到太阳落下地平线,你能用步子因多大的地,那些地就是你的了,但是如果不能回到起点,你将不能得到一寸土地。”

这个人心想:“那我这一天辛苦一下,多走一些路,岂不是可以得很大一块地,这样的生意实在是太划算了!”于是他就和当地的人签订了和约。

太阳刚一露出地平线他就迈着大步向前疾走,到了中午的时候,他回头已经看不见出发的地方了才拐弯。他的步子一分钟也没有停下,一直向前走着,心里想:“忍受这一天,以后就可以享受这一天的辛苦带来的欢悦了。”

他又向前走了很远的路,眼看着太阳快要下山了,他心里非常着急,因为如果他赶不回去的话就一寸地也不能得到了,于是他走斜路向起点赶去。可是太阳也马上就要落到地平线下面了。于是他加紧了脚步,只差两步就要到达起点了,但是他的力气已经耗尽,倒在了那里,倒下的时候两只手刚好触到了起点的那条线。那片地归他了,可是又有什么用呢?他的生命已经失去了,还有什么意义呢?

禅师讲完,闭目不语,弟子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答案。

人的欲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永远无法逾越,因为人的贪欲永无止境,永远无法满足,这正是人性最大的缺憾。

一个人去沙漠中寻找宝藏,可是宝藏没找到,所带的食物和水都已经没有了。没有食物,也没有水,身上更没有一丝力气,他只能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死亡的降临。

在死的前一刻,他向神做了最后的祈祷:“神啊,请帮助我这个可怜的人吧!

神真的出现了,问道:“你想要什么呢?”

他急忙回答说:“我想要食物和水,哪怕是很少的一份也行。”

神于是满足了他的要求。他吃饱喝足以后,又继续向沙漠深处走去,很幸运,他找到了宝藏,那些宝藏在那里散发着夺目的光彩。他贪婪地将宝藏装满了身上所有的口袋。

但是他已经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来支持他走完剩下的路。他带着宝藏向回走,由于体力不断下降,他不得不扔掉一些宝藏,他一边走一边扔,到最后把身上所有的东西都扔掉了。最后,他躺在地上,临死之前,神又出现了,问道:“现在你要什么?”

他回答道:“食物和水,更多的食物和水!”

人到死也离不开欲望。命运总是在满足一个人的欲望的同时,塞给他一个更难填的新的欲望。因此,人应该在欲望面前及时醒悟。

一天,释尊禅师在寂静的森林中坐禅。太阳斑驳的影子撒在地上,即使闭着眼睛也能感觉到它的晃动。微风轻轻地拂过树梢,发出悦耳的声音。

突然,远方传来隐约的嘈杂声,声音越来越近,在寂静的树林中听得十分清楚,原来是一对男女在林中争吵。

过了一会儿,一名女子慌忙地从树林中跑了过来,她跑得太专注了,从释尊禅师面前过去,居然一点也没有发现禅师。之后又出来一名男子,他走到释尊禅师面前,非常生气地问道:“你有没有看见一个女子经过这里?”

禅师问道:“有什么事吗?为什么你这么生气呢?”

阳光透过树叶,在男子脸上形成明暗不定的阴影。他凶狠地说:“这个女人偷了我的钱,我是不会放过她的!”

释尊禅师问道:“找逃走的女人与找自己,哪一个更重要?”

青年男子没有想到禅师会这样问,站在那里,愣住了。

“找逃走的女人与找自己,哪一个更重要?”释尊禅师再问。

青年男子眼睛里流露出惊喜的神色,他在一瞬间感悟了!青年低下头来,脸上的怒气早已消失了,重新洋溢着平静的神色。

一旦陷进“追逐物欲”中迷失了自己,想要抽身出来就不容易了,趁自己还没有深陷入物欲的泥潭,浪子回头,转身是岸。

同类推荐
  • 身未动,心已远:做都市中的心灵旅者

    身未动,心已远:做都市中的心灵旅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林语堂云:“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者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志。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歌德讲:“人之所以爱旅行,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乐趣”。其实,对于旅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诠释。旅行,对你来说是消遣,对他来说是生活,对有些人,也许就是生命的全部,是活着的理由。带着心灵和身体一起安于途中吧!
  • 胜自己,赢别人

    胜自己,赢别人

    人性都是有弱点的,在人的一生中想得最多的是战胜别人,超越别人。凡事都要比别人强。因此,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因为最强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意志的差异。一个人有了自信,就有了意志,就具备了挑战自我的素质和内驱力,就能成就一番事业,成为一个佼佼者。本书以“性自己,赢别人”为线索,精选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一则则或长或短的有关战胜自我、完善自我的经典励志故事,旨在让读者认知和了解每则故事后的“励志箴言”,蕴涵着精辟的哲理,凝聚了宝贵的人生经验,给人以智慧的启示这对读者战胜自我、完善自我,全面提高素质,实现理想的人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竞争如此残酷,你怎么脱颖而出

    竞争如此残酷,你怎么脱颖而出

    这是一个人人都在路上的时代,一个眨眼就可能一败涂地的时代。如果空想多于实干,注定永远失败。这是一个急需年轻人活力的时代,一个机会只对强者开放的时代。从来就没有什么怀才不遇,敢闯,哪里都有你的江湖!所有年轻人应该学习的课,是认识自己的一无所知。掌握的知识越多,才能意识到自己知道的东西有多贫乏。大脑是用来思考的,想要进步,必须要有值得思考的内容。《竞争如此残酷,你怎么脱颖而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主要讲了面临困境时政治家们是如何抉择的,社会精英如何认知社会,商界领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有什么秘诀。
  • 听雨

    听雨

    《听雨》,可以听出一种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可以让读者放下无限的怅触和悲慨,让读者心如止水,波澜不起;也可以让读者意识的灵动和情感的潜流迸涌而出,穿透细微,随意品咂生活的酸甜苦辣。
  • 别为小事生气

    别为小事生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一点宽容会让别人感动一生,一点爱意会让别人温暖一生,一句祝福与鼓励的话语会让别人幸福一生。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以理智和豁达去化解矛盾,我们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和理解。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我们将赢得美好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升仙游

    升仙游

    游在人世间,闪到上界去,只有坑,坑,而后去仙,仙,仙界。
  • 银色女经

    银色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圣斗士之仙斗士传说

    圣斗士之仙斗士传说

    一个倒霉的小导游意外穿越到圣斗士世界,继承神秘传承,改变命运的故事在这里你也许会看到各个世界神话,也许会看到东方仙族与西方神族的碰撞,也许会看到混沌与顺序的冲突,术法、武功招式与小宇宙的交相辉映。。。也许。。。。一切皆有可能!
  • 毛泽东传:峥嵘岁月

    毛泽东传:峥嵘岁月

    本书作者是公认研究青年时期毛泽东的权威。他前后历时四十年,数度修订,撰成本书。他以第一手原始材料为依据,以近身的观察分析为凭借,将毛泽东早年的才具、胆略与豪情,以及其困学勉思,参与、领导学生和工农运动的历程,予以历历重现。2012年适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19周年,也即将迎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李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书写的传记将集中体现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建立过程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 业委会主任

    业委会主任

    孔明生是个提前退休的初中文教师,当选为所在小区的业委会主任。由于选举时的竞争对手抓住小区的群体事件,煽动业主闹事,孔明生为首的业委会集体辞职。之后,对手通过非正常选举成立了业委会。后一届业委会激起了业主更强烈的不满。孔明生受业主之托,又与对手开展了争斗……
  • 隐世

    隐世

    物理学家罗亚在寻找平行世界的时候,被失控的强子对撞机乱流击碎身体。可是罗亚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出现在了战国末年。强悍的大秦帝国。试图复国的周朝后裔,隐世家族的诛神计划,诸子百家对这个世界的掌控,还有来自遥远大西国的后代……这些拥有庞大势力的国家和组织,无不围绕罗亚展开了行动。这个世界,因为罗亚的到来,产生什么样的剧变?
  • 末世危机:随身空间养萌宠

    末世危机:随身空间养萌宠

    蓝雪莹,这位末世来临还在悠哉悠哉养萌宠的人,那生活可是多姿多彩,种菜,种水果种药材,养萌宠,逗萌宠,学炼丹,学魔法……看她如何利用空间养萌宠!
  • 联邦快递:使命必达的力量

    联邦快递:使命必达的力量

    本书通过阐释“联邦快递,使命必达”的含义、使命感与责任的关系、使命感在职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等,帮助员工培养职业使命感,使得员工和企业获得双赢。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将了解到怎样做一个富有使命感的员工,怎样做一个富有使命感的领导,以及如何培养使命感,如何打造富有使命感的组织,从而为领导和员工提高执行力提供有益的帮助。
  • 亚珞璎学院:当四公主遇上四王子

    亚珞璎学院:当四公主遇上四王子

    她们是四个16岁的公主,是全球的顶级no.1设计师组合“seasonice”,被迫去英国上学。没想到回来之后,又要去中国的亚珞璎学院读书,再开学第一天遇上了四个同是贵族的王子,与他们进行了一场对决……最后她们隐藏身份,和四个王子互相有了好感……遇上她或他,难道是命中注定的?……
  • 盛世浮华:废材五小姐

    盛世浮华:废材五小姐

    “等我。”只为她一句话,他甘愿被她锁住万年,忍受血鸦啄食肉身之苦。“你是谁?”三万年后,她再度出现,却已然忘记所有。他是魔尊,暗夜之王,魔界霸主。她是神王,七界之主,女娲后代。万年纠葛,两世情缘,等待他们的,又是怎样的艰难?“柒儿可信我?”那日,他眼中的深情,让她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信。”待他再度归来时,却对她刀剑相向。“女人,把你的血肉给我,我保你来世荣华富贵。”“呵,是嘛。”她逃出生天。“凤珏,你我从此恩断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