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承回到自己房间,先把阵盘安置好,才盘膝坐在榻上,取出玉简贴在额上,将神识沉入,运起顾悬所给的口诀。
不一会儿,玉简上清光一闪,禁制解开,大量信息流入江承的识海。
江承默默记诵完毕,玉简上又是清光一闪,这道禁制竟然相当高级,只要江承将神识抽离,它又自动回复了!
“只有前三层……”
江承沉吟。也不知道这本残卷是只有前三层,还是按照门规只传了他前三层?
顾悬说他不曾看过,应该不知道此事。稍后得去问问。如果还有后续功法,说不准就要靠贡献值去兑换了。
想到兑换高级功法所需的贡献值,江承一阵头疼。
这套功法残本倘若只有前三层,倒更省事些也说不定。
江承暂且不去想后续功夫的问题,在床榻上盘膝做好,开始修炼水火交济大法的第一层。
也不知道这套功法到底是什么品阶,无论聚气还是凝息,都比汇灵诀要快得多,淬炼后的灵气也比从前更加精纯。
江承驱动灵气在灵海中转了一圈,经过中央时,那团白光竟然动了动。
“唔,这些灵气很是精纯。”
白光猛地涨大了一倍,转瞬间,将经过水火交济大法淬炼的灵气吸了个干净!
江承目瞪口呆:“前辈!”
“大惊小怪什么!不就是些灵气!你再去练会不就又有了。这水灵气不错,虽然还是微有火性,但你是水火灵根,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再来点!”
“……晚辈只怕人微力薄,不够前辈之用。”江承苦笑。遇到了拦路抢劫的匪盗,却没奈何。
“呵呵,老夫不会白拿你的,放心吧,少不了你的好处。”
江承却一点也不放心。这老头儿脸皮厚得很,上次说做交易教他个遮掩木髓精气的法子,结果居然是由他老人家出手,寄居在江承的灵海中,用修为境界压制。这算哪门子教给他江承的法子?
“不知究竟是什么好处?”
“你这套功法不是没人指点吗?老夫可以指点一二。”
“……前辈懂得水火交济大法?”江承目光闪动。
“从未听说过。”那声音答得干脆利落。
“……”
“万法同源,一法通则万法通,你如果只着眼在水火两字上,就是一叶障目。”
“请前辈指点迷津。”江承听出了几分深意。
“呵呵。”那声音笑了两声,“先把水灵气来一份。”
江承无奈,只好运起新学的法门来淬炼灵气。
但这次那老头儿却没那么好打发了,直到两个时辰过去,灵海中积起了一泓清澈的蓝色浅海,那白光才不紧不慢地动了动,跳进去打了个滚,将江承千辛万苦洗练出的精纯灵气吸得干干净净。
吸完灵气后,那白光又恢复了原本的大小,悬在灵海中央不动了。
江承忍无可忍地催促道:“前辈!”
“急什么!老夫要歇一歇。”
那白光在灵海中绕了一圈,最后落在那道木髓精气上。
青溪开始翻腾,散发出蓊郁的木气,一时间将江承的灵海映的绿蒙蒙的。
蕴藏着火灵气的那些灵窍在绿光中也更加明亮了!
白光从溪流中浮起来,大放光明。
江承运着内视之法,看到那团白光中隐隐约约地浮着一个银色的圆盘。
圆盘表面发出湛蓝的光芒,将弥漫在灵海中的木气全部吸了进去。
白光收拢过来,又将它严严实实地掩藏了起来。
“那是前辈的本体?”江承忍不住问道。
那声音似乎心情很好,难得坦率地答道:“和你那本功法残篇一样,未竞其功。路还长着呢……”
“你小子如果是水木灵根就好了!不过你这套功法很是不错,竟然能够将双灵根的灵气淬炼到与单灵根相差无几,恐怕大有来历。”
灵根越纯粹,吸入体内的灵气就越精纯,灵气越精纯,灵力就越强。
晋级化元的时候也能因此得到品质上乘的元液,以上乘元液的精粹凝结而成的金丹会更加纯粹,以此类推,可以说淬炼灵气的法门好坏,能决定修炼者的能为和境界的高低!
高阶功法往往在淬炼灵气上有独到之处,不仅淬炼的效果好,速度也快。
所以修士们才会穷尽心力地追求功法传承。
“再有来历也是个残本!”江承叹息道,“我又不像您老,知道如何修复。”
“呵呵,你这套功法,如果我没有猜错,应该有水火两种法门。”
“的确如此。”江承点点头。心魔誓禁止他将功法告知别人,却不能禁止他回答相关的问题,“水火各有一套法门,分别淬炼灵气。”
“你把火灵气也炼给我看看。”
江承运转法门,依言弄了团火灵气出来,藏真老人一张口,将这团火也吞了。
“果然不错。照此法修炼,灵气精纯,在练气、筑基、化元三境界能有莫大的好处……”
“然后呢?”江承心中一动。藏真老人特地指出前三境,必然是有原因的。
“然后啊,凝丹会很难,元婴会更难,越往后越难。你想想看,修士凝丹是将元液精粹合一,你靠这水火法门分别淬炼出的元液是够精纯了,但要如何相合呢?”
江承想到之前往灵窍中蓄气时引发的紫电风暴,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别人是元液越精纯越好,你是水火相克,越精纯反而越糟糕。你那功法里可有说如何凝丹?”
“晚辈只得了前三层,其中并无凝丹的法门。”
“那就是了。我猜你那门派里炼成这一功法的先人,要么天赋异禀,要么借助了有大造化的天地灵物。”
“前辈是说……”
“比如这道木髓精气。然而,木髓虽然是罕见的灵物,你想借它合道却恐怕不成。”
“莫非是因为未曾生灵?”
“没错,品阶不够。”
“前辈这说法,让我想起来据说除了洗掉灵根以外,还有一类功法是走补足灵根的路数,以天生灵物代替灵根。”
“五行生克,并不是灵根越少就越好。”
藏真老人老气横秋地教训江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