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3800000006

第6章 请别说无可救药(1)

虽然我接触过各种情况的孩子,大宝的状态还是让我倒吸一口凉气,据他父母的描述,孩子完全处于失控状态,看上去简直无可救药。

这是大宝妈妈的描述:

大宝每天都玩到很晚还不写作业。我急呀,急得咬牙切齿,用食指指着他怒吼,威胁他再不写就不许吃饭、不许睡觉。大宝就好像没听见一样继续玩。我在一边咆哮升级,忍不住动手抽他一通,嘴里发泄着我的不满:“叫你不听话,叫你不写作业!”刚开始大宝撇撇嘴哭两声就继续玩,后来他锻炼成了我的对手,我抽他一下,他还我两下。我们常常是斗争了一晚上,结果大宝就是不动,困了躺在地上就睡。我拿着针对着他,他一合眼就扎一下。

那时候大宝刚上学,我就已经被搞得精疲力尽。老师也三天两头找我,说他和同学打架、上课睡觉、上课离开座位、不写作业……一大堆的问题袭来,我都要崩溃了。最让我心惊胆战的是,老师找我说:“大宝上课不听讲,瞪着老师,眼神很可怕,带孩子去看看吧。”

在咨询开始的时候,我给出的第一个建议是先停止打孩子,作业的问题慢慢解决。大宝的父母极力控制自己,不再打骂孩子,但对于这种失控的局面依然无计可施,这是大宝的爸爸当初写的一段日志,描述孩子做作业的过程:

今天是正月十五,打算晚上去孩子奶奶家吃晚饭的。我6点回到家,地上到处都是书、笔、本、尺子、橡皮……孩子闹了一下午一个字都没写。听他妈妈说,一直和他僵持着不理他,他也不写。妈妈盯着他不让他玩他就扔东西。妈妈没给他捡,他继而起身往床上扔鞋,妈妈还是没理他。他找来钥匙把门锁上,并说:“想要钥匙吗?需要5000块钱,您给我1块就行!”他妈妈还是没理他。他说:“反正我今天得去奶奶家,不带我去,我就自己去!”正在这时我回来了,我让他妈妈先去孩子奶奶家,我盯着他要求他必须把作业完成,否则就不让出门。孩子又开始撕心裂肺地哭,没完没了玩命地闹,要求先去奶奶家回来再写作业。

这中间奶奶来了两次电话,姑姑也打过一次电话,劝他赶快写,我在电话里跟她们说:“不完成作业,哪儿都不能去!”孩子没完没了地重复一句话:“我就要去奶奶家,我要给妈妈打电话,我就要去奶奶家!我等妈妈来接我!”并猛烈反抗。他的作业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完成,他就是磨蹭。我一次又一次地用尽各种办法,把他“请”回书桌前坐好。我刚把他放在座位上,他就打出溜儿,然后趴在地上爬。要是想把他拉起来,他就打坠儿。一不留神他又跑到床上去了。反反复复一次又一次,我真是身心疲惫了。等到他妈妈从奶奶家回来了,他还是只字未写,此时已经晚上8点了。我和他妈妈轮番上阵,他一直闹到12点才写完作业。总共半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耗了一天,补寒假作业的时间被他耗没了,原打算带他出去玩的时间也被他耗没了。

爸爸写得详细而稍显烦琐,看了这个过程,我既能理解这对父母的疲惫和无奈,也能理解孩子的无助和痛苦。妈妈曾经用手机录了一些视频片段给我看,其中一个片段是大宝不写作业,妈妈的话也听不进,自顾自地在床上打滚儿。妈妈的话多了,他索性把整个被子蒙在头上,躲在他自己制造的黑暗中,嘴里哼哼哈哈地在床上转圈儿……

父母和孩子天天这样相处,对双方来说都是灾难。

咨询正式开始后,在不打孩子的前提下,我和孩子的父母共同寻找新的策略。对这个家庭来说,改变并不容易。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情况确实比较严重;另一方面因为父母已经习惯了打骂的方式。当然,孩子的表现主要是父母不当的教育方法造成的。

这个家庭给我的感觉是,妈妈的内心储存着很多愤怒和敌意,而这些负面情绪来自于她的童年。这位妈妈说,她的家庭成员都属于简单粗暴型的,爸爸非常严厉,她做错了事就挨打,也不敢反抗。她内向、胆小,做事总是小心翼翼,无法化解心中的郁闷而常常生闷气。她在学校也很孤僻,很少说话,也不合群,总是受欺负。家人亲戚都不喜欢她,她遇到困难时也不知道向谁求助。而她有一个聪明漂亮的妹妹,大家总是拿姐妹俩作比较,总是否定她,夸奖妹妹。

也正因为这样的童年遭遇,她没有形成健康的化解情绪的方式,她的情绪反映到躯体方面,就是一直被莫名的疼痛所困扰,吃了很多年中药。

客观地说,这位妈妈如此粗暴地对待自己的孩子的确不对。了解了她的童年故事,对于她所经历的无助和痛苦,我感到怜惜,毕竟她也曾经是一个孩子。值得庆幸的是,这位妈妈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且痛下决心改变自己。

妈妈在情绪方面遇到的困难超乎我的预料。有几次遇到一些比较小的事情,我建议她严肃地和孩子说一下即可,不必过度处理。结果她“严肃”地和孩子沟通的后果,竟然是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按照常理来判断,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发生激烈的冲突,怎么会这样呢?开始我以为是我的判断出错了,反复推敲这个过程,可想来想去都很费解。我反复问妈妈她是怎样和孩子说的。妈妈说,就是“严肃”的态度。这个细节困扰了我一段时间。有一次,这位妈妈又需要“严肃”地和孩子谈一件事情,我建议她用手机录下这个片段。看了视频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妈妈一直以为自己是“严肃”地和孩子谈话,事实上,她是在“生气”地训斥孩子。

一个成年人分不清“严肃”和“生气”似乎不可理解。联系她的成长经历则很容易解释:在她看来,像父亲那样暴怒的时刻才算是“生气”,相比之下,平时话语中带出来的奚落和训斥都已经是家常便饭,是她眼中的“严肃”。原来,我们之间存在这样一个情绪换算的公式:我们眼里的“暴怒”,在她看来是“生气”;我们眼里的“生气”,在她看来只是“严肃”而已。

于是,我不得不想方设法教她学会真正运用“严肃”的态度,光用语言描述显然不够,我们最终回到了那段视频,一句话一句话地揣摩,慢慢地,她能找到真正的“严肃”的感觉了。这个过程对我俩来说都是挑战。在后来的咨询中,我尽量通过具体的细节,让她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也学会解读孩子的情绪。

这也产生了一个新的任务,我们把表情、眼神、音调作为一个专题来训练。过程中这位妈妈录制了大量的视频片段。我发现,她辅导孩子的时候,语调非常尖利,而且语气很生硬,她总是一脸冰霜,像个监工一样。作为旁观者,我听了都觉得很不舒服。这样的表情语气会让孩子感到紧张。妈妈在旁边辅导孩子的本意是帮助孩子,其实她的负面情绪反倒干扰了孩子。有一次,我们通过对视频的分析,完整地把她干扰孩子的过程呈现了出来。她说,要不是这样分析,她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细微情绪会对孩子有这样大的影响。

后来,我干脆给她布置了一个“作业”——每天花点时间,对着镜子练习笑容。我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她面对孩子的时候表情能有点“温度”就可以。这个作业显得很“可笑”,还好,这位妈妈一直坚持做了,而且坚持了很长时间,她甚至特意在办公桌上放了一面小镜子。同时,我教她怎样更细致地肯定孩子——加上表情语气的变化。渐渐地,孩子和她的互动不再剑拔弩张,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妈妈说:“我改变了表情,大宝的性情不那么急躁了。我改变了语气,大宝学会了和同学互动。”

后来,她给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反馈:有一次回老家,老家的一个长辈竟然说她“变样了,好看了”。她说从小长辈们就说她长得丑,一副“干巴样”,现在居然说她好看了,她自己也感到非常意外。我想,所谓的“好看”,是因为她的表情明媚起来了。其实,这位妈妈一点儿都不丑,以前别人说她丑,是因为她把内心深处的愤怒和敌意都写在了脸上。

这位妈妈的坚持精神让我非常感动。因为她的童年缺少温暖和关爱,所以对于很多微妙的体验,她特别不容易找到感觉。比如,让她学会对孩子示弱,不要太强势,孩子便会有所不同。遗憾的是,她小时候,长辈从来不曾对她示弱过,现在她也从来不曾对孩子示弱过,因此,她总是很难理解“示弱”的意义,也无法想象自己弱下来孩子会怎样。但她愿意一直去尝试,做得不妥当的地方就反复讨论,不断改进。终于有一天,她体会到了示弱的价值:“我生病的时候,就对他说:‘大宝,妈妈浑身没劲儿,头也疼,顾不了你的学习了,你自己写作业吧。我还没吃药呢,能帮我倒杯水吗?’就见大宝纵身一跳:‘妈妈您等着啊!’一会儿就端来一满碗热气腾腾的水,还说‘倒水的时候都烫到我了,不过没事,吹吹就好了’,我听了那叫一个热泪盈眶呀,这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我体会到了!”

同类推荐
  • 与孩子沟通其实很简单

    与孩子沟通其实很简单

    父母与孩子最有效的沟通。从父母的改变开始!放弃那些对孩子没有帮助的说话方式,不再对孩子大声嚎叫和训斥,恰当地运用沟通艺术。让亲子沟通变得更简单、更有效。
  • 孕产育儿宝典

    孕产育儿宝典

    优生优孕是生育健康而聪明宝宝的基础,而其根本源头则是优选优配和婚前检查,严防遗传疾病和先天疾病,为优生优育创造良好的先天前提条件。
  •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在仕途上官运亨通,十年之中连升十级,并在京师赢得了较好的声望。他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他这位赫赫有名的同乡评价甚高,他在1917年致友人的信中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并亲自从《曾国藩家书>中摘录出许多语录。
  • 让孩子心悦诚服

    让孩子心悦诚服

    让孩子心悦诚服,强调的不是让孩子乖乖听话,而是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亲子双方共同体味到一种爱的圆满,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这是家庭教育最理想的境界!这样的境界,离你并不远。本书提供精准的沟通工具,让孩子与父母在放松的状态中,懂得对方,一起成长。在本书中,她用最典型的真实案例提醒……
  • 好妈妈从讲故事开始

    好妈妈从讲故事开始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本社会之书,每一个孩子也都是一本生命之书。本书精选了许多通俗易懂、发人深省的故事,这些故事贴近孩子的生活、切合孩子的心理。而故事以外的悟语,更像是一盏盏智慧的明灯,把一个个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技巧、人生的建议通过妈妈之口娓娓道来,引导孩子去思索、去感悟。而且,本书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每一篇文章的后都配有一个“妈妈锦囊”,为每一位妈妈提供切实的解决技巧。愿在那些绘声绘色的故事中,妈妈种下的是正直善良的品格种子,结出的是令人欣喜的美德之果,这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说,都是一笔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热门推荐
  • 杀心成焚

    杀心成焚

    什么样的人才能算的上是英雄,荣誉?牺牲?英勇?怜悯?诚实?精神?公正?随着时代的过往,人们对于英雄的概念也在逐步改变,唯一不变的是英雄本身,任何一个时代都不缺乏英雄的存在,在于他们并肩同行的时候,你能真切的感受到他们身上那种浓郁的悲剧英雄的史诗情怀。
  • 重生之联姻

    重生之联姻

    联姻,从来都没有纯粹的爱情,中间夹杂着权力、欲望、甚至是恨意。这就是你娶、我嫁的世界。
  • 市民健康手册

    市民健康手册

    本书是由重庆市卫生局组织编写的,旨在为广大市民提供健康生活指导的科普读物。全书既有健康知识的宣传,也有常见疾病的防治,以及生活百科小知识,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科普书。适合广大市民朋友和一般读者阅读使用。
  • 雁来红

    雁来红

    东元国公主遭人追杀,几乎丧命,后被“杏林圣手”雁来谷主所救,倾囊相授绝世医术,学成归来,落难公主踏上了一条复仇不归路。(上架之前,每日一更;上架后每日两更。努力存稿中……)
  •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面具人来了,请小心

    面具人来了,请小心

    唐灵在社团无意中发现了一本日记,是十年前参与面具人游戏其中一人写的,带着好奇心的她开始调查,却碰到诡异之事让她放弃,转校生马萧平的加入又让她不得不继续下去,也牵扯了更多的人,渐渐唐灵发现她不光已经成为面具人游戏的一员,还知道了7岁那年他们六人的另一个游戏······
  • 这个男人有点冷

    这个男人有点冷

    奇葩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冷漠孤僻的冰山男却选择了职业的追女之路?会有怎样苦逼的事情发生?请关注---这个男人有点冷!
  • 三个人的青春童话

    三个人的青春童话

    三位女孩从小一起长大,个个出身豪门都有着美若天仙的面孔,她们三个有着深厚的友谊,刚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父母就让她们三个去幽珘学院读书(超贵族的哦!)父母说为了她们以后继承家族打好基础,三位千金大小姐要求父母隐瞒她们的身份进入学校,当她们遇到三位帅比王子时,她们的命运是否会像摩天轮一样旋转呢?是否会找到自己的王子呢……((*__*)...
  • 朝花熹拾

    朝花熹拾

    他,父母双亡,举目无亲,无奈入住她家。是阴差阳错还是命中注定?她,个性傲娇,会如何“整治”这个不速之客?看内冷外热的腹黑男主如何赢得傲娇女主的芳心!
  • 失孤

    失孤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充满了未知,而未知中又常带着危险。人心险恶的时候、贪婪的时候,是连孩子也不放过的。父亲雷泽宽两岁的儿子丢了,于是他穿越大半个中国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寻子之路。途中雷泽宽遇到了警察也遇到路人,偶然一次修车经历让他遇到了幼时被拐的修车小伙子曾帅,在了解到雷泽宽的寻子历程之后,曾帅不仅没有收取修车费用,更与雷泽宽一起踏上寻亲之旅,途中两人建立了父子般的情谊。在雷泽宽的帮助下,曾帅找到了亲生父母,终于摆脱了“黑人”的身份。可是十五年前丢失儿子的雷泽宽,仍然没有找到自己的儿子,他继续上路,因为“只有在路上,我才觉得,自己是一个父亲……”